2023年浙江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试点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教新版.docx
浙江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试点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教学计划(涉及师范方向)总一、培养目的及规格a 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能胜任文化、 宣传、教学、管理等工作,具有较宽阔的文化视野和创新能力,综合素质良好的汉语言文学实用型高级专门人 才。a 本专业的业务培养规定:能对的理解和掌握马克思主义关于语言、文学的基本原理,能较扎实地掌 握汉语和文学的基础知识并具有相邻学科的有关知识,了解本学科的前沿成就和发展前景,具有较强的文学 分析鉴赏能力和写作能力,能阅读和检索古典文献,具有一定的科研能力和实际工作能力。八二、课程设教学计划中设必修课、限选课、选修课和集中实践环节。必修课:语言学概论、汉语专题、中国古代文论选读、中国古代文学专题、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20世 纪外国文学专题、英语(1) (2)等。限选课:专题写作、艺术欣赏、现代教育思想、中学语文教学研究。选修课:汉语修辞学、西方文论选读、中国古代文学要籍导读、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读、比较文学概论、 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选读、传播媒体与信息技术、信息检索与运用、地域文化、英语(3)(4)、大学英语m (1)(2)、美学专题、语法研究、影视批评、交响音乐赏析、教师职业道德、马列文论、哲学引论、中国古 代文化专题、训诂学、计算机应用基础、少年儿童文学、行政管理学、秘书资格证书专题、书法、现代汉 字学等。三、教学与教学管理总(一)教学计划中的必修课由中央电大统一开设,执行统一教学大纲、统一教材、统 一考试、统一评分标准。采用集中辅导和巡教巡考等方式,加强教学过程管理。学生在专科阶段已修完 英语(1) (2)的,在本科阶段可将英语(3)( 4 )或大学英语III (1) (2)作为必修课,替代英语(1)( 2),也可从选 修课中选择其它课程作为必修课替代英语( 1 )(2)。a (二)限选课为专业必修课程,由中央电大统一课程名 称,执行统一教学大纲(或教学规定),并推荐教材。a (三)选修课可由浙江电大根据需要自由选择,但专科 阶段已选的选修课,除在本科阶段作为限选课的民间文学和艺术欣赏以外,本科阶段不得反复选用。浙江 电大亦可根据培养目的及本地的需要自开选修课。(四)统设服务的课程,中央电大提供教学大纲、多种 媒体教材、考试等教学资源的支持服务。地方自开课程的教材、教学管理及考试工作均由各省级电大负责。4 (五)学生可以从“公共选修课程目录”中选修课程,也允许学生跨科类选修课程。但这部分课程的学分 不得超过课程总学分的1 0 %o(六)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各门课程均须安排平时作业,由中央电大和地方电大共同组织实行。作业成绩计入 课程总成绩。英语平时作业成绩占该课程总成绩的20%。无平时作业成绩者不得参与该课程的结业考试。(七)汉语言文学专.业各门课程的考核应以教学大纲和文字教材为依据,命题时应注意安排理论知识和应 用能力两部分内容。结业考试试卷采用百分制,卷面成绩占课程总成绩的80%。平时作业成绩占总成绩的2 0%。a (八)集中实践环节由地方电大根据教学大纲(规定)负责组织实行。实践环节不合格者,不能取 得该门课程的学分。集中实践环节不得免修。a (九)毕业论文安排5周(5学分),重点培养学生综合运用 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题目提倡多样化,选题应在总体上符合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学规定。师范方 向增长教学实习3周(3学分)。a四、修业年限与毕业会 实行学分制,学生注册后8年内取得的学分均为有效。a中央电大按三年业余学 习安排教学计划。本专业最低毕业学分为71学分。学生通过学习取得规定的毕业总学分,思想品德经鉴定符合规定,即准 予毕业,并颁发国家认可的高等教育本科学历毕业证书。a五、教学计划进程表(附后X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文学科中国语言 文学类统设专业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教学计划进程表。a六、课程说明a 1、开放教育入学指南本课程1学分,课内学时18,开设一学期。“开放教育入学指南”是文科中国语言文学类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教学的必修课程。通过本课程的教 学,使接受电大远程开放教育的学生在进入专业(课程)学习之前,了解和熟悉电大开放教育新的学习环 境,建立与开放教学模式相适应的新的学习理念,了解并尽快适应远程开放教育教与学的方式,掌握基本的 学习技能,逐步培养自主学习的习惯和能力。课程的重要内容:概述部分,现代远程开放教育、中国的广播电视大学、广播电视大学的开放教育的相 关情况;教学部分,电大的教学方式和电大的教学管理;学习部分,电大学生学习的一般方式、个人学习计划、 自主学习的方式、学习资源的选择与运用、常用的学习技巧;学习技术部分,计算机系统的基本组成、计算机 的基本操作、常见的汉字输人方法、运用计算机网络学习、CAI课件的安装和使用。2、英语(1) (2)本课程5学分,课内学时90,电视课程90学时。“英语(1) (2)”是文科中国语言文学类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教学的必修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 应能掌握2 8 00左右的常用词汇以及相关的常用词组;可以掌握并对的运用基本的语法知识;可以听懂平常 生活中发音清楚、语速较慢的简短对话或陈述,并能用英语进行简短的平常交谈;可以阅读中档难度的一般 题材的简短英文文字材料,理解对的,并可以读懂通用的简短实用文字材料,如告知、介绍和广告等;可以写 简短的应用文,如日记、信函、告知等。3、语言学概论本课程3学分,课内学时54,开设一学期。“语言学概论”是文科中国语言文学类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的必修课程。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通过语言学 基本理论和基本概念的阐释,为学生学习其它语言课程提供必要的理论知识,为探讨语言理论打下基础。4本 课程的重要教学内容:1 )语言在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2)语言的结构;3)语言的发展。4、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1)(2)本课程6学分,课内学时1 0 8 ,开设一学年。a “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是文科中国语言文学类汉语言文 学专业本科教学的选修课程。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在学生比较系统了解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历程,涉及重要社 团、流派、代表性作家作品的基础上,就某一文学现象作重点阐释,以培养学生对的的文学史观,提高学 生独立分析文学现象与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本课程的重要教学内容:第一学期就中国现代文学发展中的小说流变(或诗歌创作、或文学思潮)作比较进一 步、细致的分析;第二学期,就中国当代文学发展中的重大文学现象(涉及文学思潮)作比较细致的描述与 分析。5、汉语专题(1)(2本课程7学分,课内学时12 6,开设一学年。a “汉语专题”是文科中国语言文 学类汉语言文学专业木科教学的必修课程。木课程涉及现代汉语和古代汉语两方面。现代汉语方面,通 过现代汉字学和汉语规范化两个专题的讲授,使学生能对的使用现代汉字和汉语,提高语言的交际能力。重 要教学内容:现代汉字学重要研究现代汉字的属性和应用(属性方面涉及字量、字形、字音、字序,应用 方面涉及人际界面和人机界面);总 古代汉语方面,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对古代汉语的基本知识能有 进一步的了解。重要教学内容:1 )汉字的结构及流变,汉字与古汉语词汇学习的关系;2)音韵学常 识;3)词义及其变化,词与词之间的关系,汉字、语音与词汇的关系;4)古今语法的基本区别,汉语语法 的重要变化。6、20世纪外国文学专题a本课程4学分,课内学时7 2,开设一学期。20“ a世纪外国文学专题”是文科 中国语言文学类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教学的必修课程。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在学生已有外国文学史知识 基础上,重点了解2 0世纪西方文学,特别是现代主义文学的发展状况,扩大文学视野。本课程重要教学内容:讲授20世纪西方文学发展脉络,重点介绍西方现代主义文学产生的因素、发展的 过程、重要流派的理论主张、代表作品、文学特点、影响与评价等。7、中国古代文学专题(1)( 2 A 本课程12学分,课内学时216,开设一学年。“中国古代文学专题”是文科中国语言文学类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教学的必修课程。本课程的教学目的, 是在学生比较系统了解中国文学发展流变、重要的文学流派、重要作家与作品的基础上,就小说、诗歌和戏 剧三种体裁的代表作家与作品,作进一步一步的阐释,以提高学生对中国古代文学的解读能力与鉴赏水平。 总 本课程的重要教学内容:“小说专题”,讲授中国古典小说的演进脉络,对若干代表性著作作较进一步细致 的分析(如“话本”、水浒、三国、红楼梦、聊斋志异等);“诗歌专题”,讲授中国古典诗歌的演进脉 络,对若干代表性诗作(如诗经、楚辞、唐诗、宋词)作较为进一步细致的分析;“戏曲专题”,讲授中 国古典戏曲的演进脉络,对若干代表性作品作较为进一步细致的分析。8、中国古代文论选读a本课程4学分,课内学时7 2,开设一学期。“中国古代文论选读”是文科中国语言文学类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教学的必修课程。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 在学生己有中国文学知识基础上,通过研读古代文论名著选篇,把握中国古代文艺思想发展脉络,了解古代文 论经典作家文艺思想,从而加深对中国文学的理解。本课程的重要教学内容:重要讲解从先秦诸子(涉及孔子、庄子等人),到魏晋南北朝时期(以刘勰为代表) 的文论名篇,以及唐宋诗论,明清小说、戏曲理论,以把握中国古代文论家丰富的理论成果。9,艺术欣赏本课程3.5学分,课内学时63,开设一学期。a “艺术欣赏,是文科中国语言文学类汉语言文学类汉语言 文学专业本科教学的限选课程。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让学生了解重要艺术门类的艺术特性,初步掌握欣赏 艺术的重要方法,通过欣赏实践提高文化欣赏品味。本课程的重要教学内容:除艺术引论统涉全课外, 先后有建筑、绘画、雕塑、工艺美术、书法、音乐、舞蹈、戏剧、戏曲、摄影、电影等11个艺术门类的赏 析,每个艺术门类赏析一般分为语言特性、具体作品赏析和欣赏方法三个有机的组成部分。I0、专题写作本课程4学分,课内学时72,开设一学期。“专题写作”是文科中国语言文学类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教学的限选课程。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在学生 学完“基础写作”后,通过讲评与写作实践,使写作能力有较大提高。本课程的重要教学内容:1)范文解读;2 )习作讲评;3)写作实践。11 .现代教育思想本课程3学分,54学分,开设一学期。c本课程的重要内容:教育思想概述、科教兴国思想、可连续发 展教育思想素质教育思想、主体教育思想、科学教育思想、人文教育思想、创新教育思想、实践教育思想、 终身教育思想、全民教育思想和全球教育思想等。总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员了解现代教育理论研究和 实践发展的最新成果,以及重要的学校教育及其他教育形式的新结识,理解教育思想发展的状况和客观规 律、实行素质教育的理论依据和教育基本原理发展线索,掌握现代西方和我国基础教育实践的发展及一般理 论研究成果在学校教学中的具体运用思绪。12 2 .中学语文教学研究本课程3学分,课内学时54,开设一学期。a本课程重要内容涉及当前中学语文教学改革的实际问题, 中学语文教学研究的最新成果。通过学习,使学生更新教学观念,提高教学能力和教学研究能力。13、计算机文化基础本课程4学分,课内学时7 2,其中实验45学时,开设一学期。“计算机文化基础”是文科中国语言文学类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教学的选修基础课程。通过本课程的 教学,使学生掌握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基本概念和基本操作技能,并兼顾实用软件的使用和计算机应用领域 的前沿知识,为学生纯熟使用计算机和进一步学习计算机有关知识打下基础。课程的重要内容:计算机的产生,发展及应用,计算机系统组成,计算机安全常识等计算机基木知识;信息 解决概述,计算机中数和字符的表达方式,汉字输入方法等计算机信息解决技术;DOS操作系统基本使用方 法;WINDOWS操作系统基本使用方法;计算机网络基本概念和internet入网方法。此外还设有WPS文字解 决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和WORD文字解决系统、EXCEL电子报表系统两部分选择教学内容,供各地电 大根据本地实际选用。14、秘书资格证书专题(1)(2)本课程6学分,课内学时108,开设一学年。“秘书资格证书专题(1)(2)”是文科中国语言文学类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教学的选修课程。通过本课 程的学习,使学生具有初级至中级的秘书理论、秘书业务和较强的秘书实践能力,满足其获取秘书职业 资格证书(初级)的规定,提高学生在就、业市场的竞争能力。课程的重要内容:由“知识规定”和“技能规定”两部分构成。其中“知识规定”涉及“汉语”、“文书”、 “档案”、“会议”、“调查研究”、“信息工作”、“办公室事务”、“公共关系与礼仪”、“法律与法规”、“管理”、 “速记”、“会计”;“技能规定”涉及“汉语”、“计算机操作”、“文书工作”、“档案管理”、“会务工作”、“调 查研究”、“办公室事务”、“公共关系与礼仪”、“速记”、“摄影、静电复印和传真通信”。15、中国现当代文学名著导以 本课程6学分,课内学时为10 8,开设一学年。“中国现当代文学名著导读”是文科中国语言文学类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教学的选修课程。本课程的教学 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对所选文学作品的认真研读,掌握其要义与艺术特色,达成对现当代文学成就的深一层 结识,并提高阅读与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a本课程的重要教学内容:按中国现当代文学发展的脉络,精 选有代表性作家若干名篇,如鲁迅、茅盾、丁玲、巴金、老舍等作家的小说,五四以来的诗歌、散文名篇, 当代诗歌、散文和小说名篇,组织学生阅读,教师就作品的要义及艺术特色给予评析。16、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读本课程4学分,课内学时7 2,开设一学期“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读”是文科中国语言文学类汉语言文 学专业本科教学的选修课程。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对所选文学作品的认真研读,掌握作品的要 义与艺术特色,达成对中国古代文学成就的深一层结识,并提高阅读与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本课程的重要教学内容:按中国文学发展顺序,精选诗、词中若干名篇,节录古典小说与戏曲名著中若干 篇章,在学生阅读的基础上,教师就作品的要义及艺术特色给予评析。17、英语(3) (4)本课程6学分,课内学时1 0 8,电视课程9 0学时,开设一学年。“英语(3 ) (4)”是文科中国语言文学类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教学的选修课程。通过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能掌握40 0 0左右的词汇能及相关的常用词组;可以掌握并能灵活运用所学语法知识;可以听懂题材熟 悉、句子结构比较简朴、基本没有生词的一般性谈话或陈述,并能用英语与外国人进行简短的平常交流; 可以阅读语言难度中档的一般题材的英文书刊文章,理解对的,可以读懂公共告知、公务信函等;可以就一 般性题材依据简朴的图表或图片,写出相关的短文,并可以写便条、申请等简朴的应用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 可达成申请成人学位证书时对英语的规定。18、汉语修辞学A本课程2学分,课内学时3 6,开设一学期。A “汉语修辞学”是文科中国语言文学类 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教学的选修课程。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了解和初步掌握汉语修辞知识,提高 言语交际素质和汉语运用能力。本课程教学内容:重要讲授汉语修辞学的基本知识和原理,涉及修辞及修辞学的基本范畴,各种修辞手段和 修辞方法的结构、功能,汉语修辞的基本规律,以及话语组织,话语协调,话语修辞评价的具体操作技巧, 汉语修辞研究的历史等。19、中国古代文化史讲座(中国古代文化专题)本课程3学分,课内学时54,其中电视课40学时,开设一学期。“中国古代文化史讲座”是文学专业的选修课。本课程采用专题讲座形式介绍了中国古代文化常识, 旨在使学生通过学习,初步了解中国古代文化的有关基本知识,同时也有助于古代汉语和中国古代文学等 课程的学习。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共十四个专题:为什么学习古汉语要学点天文学;古代汉语天文知识;谈谈历史地理学; 历代行政区划略说;职官与科举;古代的礼制和宗法;宗教和宗教研究;古代的衣食住行;金石书画漫谈;浅 谈诗经;春秋左氏传浅讲;论语和孟子;古代目录学简述;学点音韵学等。20、比较文学概论a本课程4学分,课内学时7 2,开设一学期。“比较文学概论”是文科中国语言文学类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教学的选修课程。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为学 生提供关于比较文学这个新学科的基础知识,并尝试运用比较的基本理论与方法,解读中外文学作品,提高结 识文学现象、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4 本课程的教学内容:讲解比较文学的基本原理,介绍比较文学的方 法(涉及影响研究、平行研究、文化研究、闸发研究,跨学科研究),评述比较文学与20世纪西方文论的 关系等。21、西方文论选读本课程4学分,课内学时72,开设一学期。a “西方文论选读”是文科中国语言文学类汉语言文学专业本 科教学的选修课程。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让学生了解西方文艺思想发展脉络,掌握西方文论经典作家的文 艺思想。本课程的教学内容:重要讲解从古希腊到1 9世纪西方文论的经典著作,涉及柏拉图的文艺对话录、亚里士 多德的诗学、贺拉斯的诗艺,布瓦洛的诗的艺术、莱辛的拉奥孔、康德的判断力批判、席 勒的审美书简、黑格尔的美学等。13 2.教师职.业道德本课程1学分,课内学时18,开设一学期。本课程重要内容涉及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规范、范畴、教师的心理品质和教师职业道德 修养及其评价等。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教师耿业道德的一些基础知识和道德规定,涉及教师职 业的特殊性、教师职业道德及其特点、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加强教师职业道德的意义以及加强教师 职业道德的方法等,可以比较进一步地了解教师职业的特殊性和教师职业道德的重要性,自觉加强自身的 职业道德,坚定师德修养的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