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赋能高质量发展工作方案.docx
电力赋能高质量发展工作方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 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精神,深 入落实天津市两会部署,坚持实字当头、以干为先,全力服务 天津市”十项行动”,领导干部示范带头深入大企业、大项目开 展常态化走访服务,制定落实10方面32项电力举措,为区经 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电力支撑,以实际行动彰显央企“大 国重器”“顶梁柱”的责任担当。一、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1 .助力”轨道上的京津冀”。加快京滨高铁站周边配套电力设施线等工程建设,服务京津冀铁路联网。加快地铁4号线牵引 站供电工程和电力设施迁改工程建设,确保满足轨道交通建设 需求。2 .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联合区工信局、开发区、供电 企业建立常态化沟通机制,主动对接产业转移项目,建立重大 项目点对点专属服务机制,做好区域内承接的北京非首都功能 项目供电服务。二、服务大项目建设3 .强化电网投资拉动。发挥电力产业链链长作用,全年固定 资产投资超4亿元,加强220千伏站间负荷转移能力,统筹推 动110千伏站电压序列优化和设备改造,满足区域经济发展和 保供电、保民生新增需求。4 .服务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紧密跟踪区5G基站、人工智能开发、工业物联网、大数据、区块链、云计算产业等新型基础 设施增长热点和产业布局,持续做好供电服务保障。5 .服务重大项目快速落地。在开发区提前开展电源点及网架 结构布局,加快北郊500千伏变电站重建、崇仕道220千伏变 电站等重点工程建设。健全大项目协调服务机制,开展全区重 点项目对接走访服务,对市区两级重点项目提级管控,服务雅 迪电动车、京东物流等大项目早开工早投产。三、服务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建设国际领先型城市配电网。服务智能科技、医药等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提升高质量电力供给能力, 建设更加智慧、灵活的“雪花网”试点。2025年建成国际领先型 城市配电网,为区域产业结构升级调整提供坚强电力保障。6 .多措并举助力中小微企业纾困解难。完善代理购电配套政策,助力稳定购电价格,纾解中小微企业困难。配合政府清理 转供电不合理加价,确保政策红利及时足额传导。发挥“电e金 服”平台作用,推广“电e贷”“电e盈”“电e票”“信用证”等金融 产品,助力小微企业缓解“融资难”“融资贵”难题。8,持续降低企业用能成本。推行“1+N”综合能源服务,在答 复客户“广个安全经济供电方案的同时,按需提供能效诊断、节 能改造、运行托管等个能源增值服务。9 .实现企业购电交易“指尖办”。加快推进电力市场建设,打 造电商化电力市场服务平台,推广“e交易”app应用,将电力交 易平台功能延伸至移动端,提升电力市场服务质效,推动企业在津投资发展。U!、服务营商环境优化10 .延伸投资界面节约企业办电成本。落实执行供电到红线政策,推动城市规划建设用地范围内企业供电延伸至客户建筑 区划红线,切实降低客户接电成本。11 .持续巩固“三零”(零上门、零审批、零投资)服务。优化“网上国网”线上办电功能,推行低压业务“就近办”和“一窗通 办”,持续压降低压办电成本,160千瓦及以下项目实行零投资 服务,确保城乡执行标准一体化。12 .推行“阳光业扩”办电新模式。推动供电企业全年开展常态化客户走访,通过多级走访、常态互动,实现客户需求早知 悉。创新开展全业务、多渠道”零要件受理”,实现业务即时即 办、“对接即受理"。提速配套电网工程建设,做到电等项目、 开门接电,助推“阳光业扩”质效再提升。13 .实现“水电气讯”业务联办。持续拓展“政务+电力”服务范围,联合供水、供气、通讯部门,依托数据互联共享整合公共 服务资源,为客户提供更省心、更便捷的“一站式”联办服务。14 .提供定制化用电安全服务。常态开展安全用电宣传。发挥党员服务队作用,为重点客户提供“一对一”保姆式安全服务。五、服务城区更新提升.强化输电精益管理满足高可靠性供电需求。加大无人机等智能装置应用,推进“集中监控+智能巡检”运维新模式,结合 城市和电网规划成果,适度超前建设线路通道,满足城市高可 靠性的供电要求。15 .提高供电网络运行可靠性。持续加大电网投资力度,开展优化联络位置、增加分段开关、切带供电户数等方面举措, 加强配网自动化、智能化改造,进一步提高供电网络运行可靠 性,满足用电密集区域高可靠用电需求。16 .做好网格化供电服务。构建“枫桥式”网格化供电服务体系,推动街道社区与供电企业签订共建协议,实现社区网格中 供电服务全覆盖,常态开展政企共建活动及社区宣传走访,推 动供电服务网格与社区网格深度融合。17 .全力推广绿色低碳建筑。面向办公楼、医院、交通枢纽、 学校等大型公共建筑,加大节能改造和绿色低碳技术产品推广 应用力度,通过绿色化改造、数字化赋能等方式,重点开展楼 宇用能优化、电冷暖供应和能源托管服务,打造绿色低碳建筑 样板工程。六、服务乡村振兴.实施农村电网提档升级。构建强简有序、结构清晰、方式灵活的农村电网结构,10千伏互联互通比例100% ;持续提升0.4千伏配电网供电可靠性 推动农村地区老旧设备进一步更 新换代,设备标准化率100%。18 .促进乡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结合农业农村生产季节性特点,做好春耕春灌、秋粮生产等供电服务保障。供电公司 积极对接乡村产业电气化用电需求,合理布局电源点并适度超 前延伸配电网,配置专属客户经理,为乡村电商、仓储保鲜、 冷链物流等新业态提供上门咨询等“一站式”办电服务。19 .促进乡村能源清洁转型。支持乡村发展分布式光伏、地 热等新能源,推动构建经济可持续开发模式。结合农村垃圾整 治、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支持“光伏+农业”发展,推进乡村分 布式新能源优先接网。20 .服务乡村“五大振兴”。深化村网共建服务模式,扎实做 好驻村帮扶工作,积极开展消费帮扶,推广电气化大棚、电烘 干等乡村电气化项目。七、坚决保障电力供应21 .守住民生用电底线。坚持“需求响应优先、有序用电保底、 节约用电助力”,深化应用新型电力负荷管理系统,促进用户主 动节约用电、合理错峰避峰。配合政府修订迎峰度夏(冬)负 荷管理预案,开展大面积停电、负荷管理专项演练,提高各方 协同处置能力。22 .发挥电力市场机制作用。积极宣传省间电力交易,持续 扩大市场化交易规模,规范开展中长期交易,全面推进市场连 续运营,充分发挥电力中长期交易“压舱石”作用,保障电力价 格相对稳定,稳定市场供需基本格局。八、服务“双碳”目标落地23 .深化电力“双碳”示范。高质量支撑天津碳达峰碳中和运 营服务中心建设运营,聚焦企业碳减排规划管理等领域开展市 场化业务。推广天津碳中和支撑服务平台应用,积极引导企业 通过平台梳理核算自身碳排放情况,实现重点用能企业全覆盖。24 .支撑绿色产业发展。支持建设一批绿色工厂,打造一批 绿色园区,构建一批绿色供应链,发展一批绿色设计产品、绿 色数据中心。25 .加快发展绿电绿证交易。优化完善绿电绿证交易机制和 服务体系,加快扩大交易规模,鼓励各类用户自愿消费绿色电 力,引导全社会形成绿色电力消费意识,积极推进新能源机组 入市交易,促进绿色能源可持续发展。26 .服务新能源并网消纳。配合推动煤电机组灵活性改造。政企联合开展清洁能源发展规划编制及电网适应性分析,引导 项目有序开发。加快双口风电等清洁能源配套工程开工建设, 提高地区清洁能源消纳能力。27 .推广“新能源云”平台。发挥新能源数字经济平台作用, 提高新能源管理透明度。持续完善平台功能、拓展应用场景, 为新能源电源用户、厂商等群体提供建站并网、金融交易、运 营运维、能源社区、数据服务等线上“一站式”全流程服务。九、服务消费市场扩容提质28 .服务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持续推动充电服务网络升级, 全年完成110余台直流充电桩宽电压恒功率改造,在民心工程 小区建设100余台充电桩,在充电热点区域建设100余台充电 桩,结合老旧小区提升改造工程推广黎明移动共享充电桩应用, 支持新能源汽车产业快速发展。29 .全力保障百姓高品质供电。做好住房改善供电保障,服务 保交楼。深化带电作业机器人应用,扩大检修施工零计划停电工 作范围,不停电作业化率达到95%。30 .促进社会能效提升。围绕“3+1”重点方向,包括公共建筑多 能供应、公共机构能源托管、工业节能和能源交易增值服务,以 电能替代为抓手,开拓学校电供暖、商业建筑电供冷热、调峰辅 助服务、能效评估等项目,推广能效市场化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