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高考二轮总复习(适用广东湖南辽宁湖北等)历史世界史综合检测Word版含解析.docx
世界史综合检测一、选择题(本大题16小题,每题3分,共计48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1 .(2022辽宁大连高三双基测试)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指出:农业生产率增长使食物有了剩余, 能够供养新产生的祭司阶级、士兵和官吏文字就是祭司们出于记事的需要而作出的一大发明。据此 可知,人类进入阶级社会的根源是() A.剩余产品的出现 B.文字的发明C.社会分工的形成D.生产力发展.(2022天津和平高三期末)下列关于文明产生的先后顺序,正确的是()A.原始农业、畜牧业发展私有制产生社会分工的发展阶级出现国家形成 B.私有制产生原始农业、畜牧业发展阶级出现社会分工的发展国家形成 C社会分工的发展私有制产生原始农业、畜牧业发展阶级出现国家形成 D.原始农业、畜牧业发展社会分工的发展私有制产生阶级出现国家形成.(2022广东茂名五校联盟高三第三次联考)古罗马法对“物''进行了下列分类:要式转移物和略式转移物、有 体物和无体物、动产和不动产等,不仅包括有形物体和具有金钱价值的东西,而且包括无形体的法律关系和 权利,并对物权做了相当周全的规定。这表明罗马法()A.意图维护贵族特权 B.立法技术比较发达 C.形式主义特征浓厚 D.限制财产自由转移.(2022北京顺义一模)大学是西欧中古时期文明发展的重要成果和标志。阅读下面“大学兴起”的示意图,其中“? ”处应填()20.(2022江苏盐城高三期末)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的有机组成部分和重要基础。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4 分)材料一美国建国后,乡镇是最基本的地方自治单位,承担着除司法之外的所有公共服务功能。法国大革命 后,形成了以自治市镇为基层单位的制度,每个市镇的市长和市议会都由普选产生,市长同时对中央政府和本 地选民负责。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许多国家把城市分成若干小区,每个小区组织志愿者,负责救济的分配, 并协调慈善团体和救济机构的工作,社区组织开始形成。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社区很快发展为基层自治的主 要方式。社区实行居民自我管理,不仅提供生活服务、教育、休闲娱乐、福利等,还参与相关的城市规划、 土地政策等地方政府的决策。20世纪80年代以后,西方国家的基层治理更加强调政府、社区和非政府组 织的共同作用,社区承担了更多的政府功能。材料二20世纪80年代以来,为了将单位之外的社会个体重新组织起来,便于社会管理和提供公共服务,民 政部于1986年提出要争取社会力量兴办社会福利事业,由此提出了社区的概念,随后1991年提出了社区建 设的政策构想,并在上海、武汉、北京等地进行社区建设实验。为了从更高层次力推社区建设,在1998年 的政府机构改革中,整合成立了民政部基层政权与社区建设司,统筹推进社区建设和社区治理工作,到20世 纪90年代末期,基本完成了社区制的建章立制。2001年开始,农村社区进入地方自发试点阶段;2006年中共 中央首次完整地提出了农村社区建设的概念。摘编自李春根、罗家为从动员到统合: 中国共产党百年基层治理的回顾与前畸(1)根据材料一,指出近代以来西方国家不同阶段基层治理的主要方式,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发展变化的趋势。(8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区建设的特点。(4分)(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基层治理的认识。(2分)世界史综合检测1 .D根据材料“农业生产率增长使食物有了剩余,能够供养新产生的祭司阶级、士兵和官吏”并结合唯 物史观可知,人类进入阶级社会的根源是生产力的发展,故选D项;根据材料可知,剩余产品的出现是生 产力发展的表现,并非根源,排除A项;文字不是推动人类进入阶级社会的根源,排除B项;材料没有涉及 社会分工,排除C项。2 .D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原始农业和原始畜牧业的出现及发展导致社会分工发 生变化,这是生产力提高的表现。伴随生产力的提高,生产关系发生改变,私有制出现,阶级产生,国家雏 形形成,故选D项。3 .B古罗马法中对“物”进行了细致的分类,创立了诸多科学的概念和术语,且用语准确,逻辑严谨,说明 其立法技术比较发达,故选B项;“物”并不仅仅是贵族所拥有,排除A项;物权分类细致,说明注重实用,而 非形式主义特征浓厚,排除C项;材料内容并未体现罗马法限制财产自由转移,排除D项。4 .B随着西欧封建社会走向稳定,封建经济获得一定发展,10-11世纪起,西欧各地兴起了众多城市,一 些城市兴办大学,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世俗教育发展,即城市和商品经济的发展推动了大学的兴起,故 选B项。5 .D由材料“这在很大程度上都要归功于其他文明的成就,而不仅仅取决于欧洲本土所发生的事情”可 知,该材料强调西方堀起的外部因素,即“其他文明的成就”,而不是其内在原因,即“欧洲本土所发生的事 情”,故选D项。6 .A根据题干内容可知,欧洲城市街道硬化技术的不断进步与城市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都是欧洲工 业化不断进步的表现,据此可知,题干所述现象反映出欧洲当时工业化进程持续不断推进,故选A项;街 道铺砌技术的进步仅是题干内容的一部分,不能够概括题干的全部内容,排除B项;材料中的城市街道 硬化技术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与“市政立法”无关,排除C项;材料没有涉及公共卫生事业,排除D项。7 .D笛卡尔生活的17世纪正值西方科学技术和理论不断发展、启蒙运动兴起的时期,他主张用数学 推理解释宇宙,强调全面怀疑及从事物的本质本性去探寻真理等观点彰显了理性精神,即强调独立思考 与自主精神,故选D项。8 .B由材料可知,尽管教会采取各种手段限制自然科学的发展,但科学家的精神和研究成就依然得到 流传,说明在科学和神学的斗争中,教会最终没有阻止科学的进步和发展,故选B项。9 .A由材料可知,英国民众深受君主专制传统的影响,并不主张废弃君主制,说明政治传统影响民众心 理,故选A项;“普遍支持”表述过于绝对,排除B项;材料强调议会对国王的审判,并未提及审判的结果,排 除C项;英国革命的过程中,封建王权已经受到冲击和限制,排除D项。10 .D美国废除了奴隶制,为工业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大量自由劳动力,俄国废除农奴制也为本国工业 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大量自由劳动力,故选D项;俄国废除农奴制的原因之一是在克里米亚战争中失败 而导致国内社会矛盾激化,但是与美国废除奴隶制不符合,排除A项;美国废除奴隶制是在平定南方叛 乱过程中颁布解放黑人奴隶宣言而实现的,但是与俄国废除农奴制不符合,排除B项;俄国在发展 经济的同时保留了封建农奴制的残余,排除C项。U.D根据材料可知,巴黎公社统计应该交还给工人的财产清单,维护了工人的利益,体现了社会主义性 质,故选D项;巴黎公社没有接受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直接指导,排除A项;巴黎公社是城市政权,不具有全 国性,因此法国大部分仍是资本主义制度,旧的上层建筑依然存在,排除B项;巴黎公社进行统计的目的 是维护工人利益,并不是建立企业财产管理制度,排除C项。12 .C根据题干材料“给西班牙殖民者以毁灭性的打击正是中古时期与近代之交的一个封建堡垒 的彻底崩溃”,可知西属拉丁美洲独立战争加速了欧洲封建主义的崩溃,故选C项;题干材料没有体现 A、B两项,D项说法与史实不符,故排除A、B、D三项。13 .B结合所学知识,海地的独立拉开了拉丁美洲独立运动的序幕,故选B项;法国大革命开始于1789 年,而海地独立是在1804年,排除A项;海地当时处于法国的殖民统治之下,驱逐了法国殖民者,排除C 项;题干仅提到了海地一个国家宣告独立,而不是拉丁美洲各国都嬴得了独立,排除D项。14 .A根据材料“经中、美、英三方代表认真讨论(中国代表据理力争),三国首脑同意,并征得斯大林的 完全肯定,最终公布”可知,中国以大国身份参加且“中国代表据理力争”,最终得到英美苏等国同意,说明 开罗宣言的发表提高了中国国际地位,故选A项。15 .D根据表格信息可以看出,19481950年,西欧对苏联、东欧国家的贸易出口额远远高于美国对苏 联、东欧国家的贸易出口额,这说明欧洲市场与资本主义阵营之间产生了分化,故选D项;马歇尔计划 在1947年就已经出台,排除A项;西方国家的“滞胀”现象出现于20世纪70年代,其根源是资本主义制 度的基本矛盾,排除B项;布雷顿森林体系在1948年前已经形成,排除C项。16 .A根据材料可知,部分西方国家、拉丁美洲国家不再唯美国马首是崎,说明美国对他们的影响力相 对下降,这是多极化趋势增强的表现,故选A项。17 .参考答案(1)特点:间接往来、规模大、商品种类多、对罗马影响较大。(2)示例文明交流促进人类社会进步。经济交流推动人类社会发展。原产美洲的马铃薯传到欧洲并进一步传 到世界各地,丰富了饮食种类,改变了饮食结构,提高了全球粮食产量,促进人口增长。商周时期,中国养 蚕缠丝技术传到朝鲜,有利于朝鲜丝织技术的进步。文化交流促进文明进步。字母文字的传播,推动文化发展与交流。阿拉伯人将印度人发明的数字传到 世界各地,促进了科学文化进步。制度交流推动政治文明的进步。日本学习唐制,开展大化改新,建立了中央集权国家;南京临时政府学习 西方民主制度,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促进政治近代化。文明交流的方式多元,内容丰富,文明的交流与互鉴推动人类共同进步。18 .参考答案(1)关系:彼此分立,乂保持密切联系;有共同信仰,共同参加运动会。作用:古希腊圣地;体育竞技中心。(2)构成:妇女、奴隶、外邦移民(或“外邦人”)。层面:民主范围;民主性质;参政方式。19 .参考答案(1)价值:材料一反映了哥伦布航海到美洲的史实,对研究人类从相对孤立逐渐走向会合、 全球化的兴起等问题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材料二概括了全球化的演变历程及重要发展阶段,对整体把握全球化的发展变化及发展趋向具有重要 意义。材料三指出了当今全球化面临的困境与诸问题,对全面认识全球化的本质及如何应对全球化挑战有重 要的历史启示。(2)建议:积极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增进全球共识;奉行多边主义,推动各国共同参与全球治理;推动 全球治理体系改革,促进规则平等;开展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扩大共同利益;积极应对人类面临的共同挑 战,共担主体责任;积极推进共建“一带一路”倡议,践行共商共建共享;全面深化改革,办好自己的事情 等。20 .参考答案(1)方式:近代早期(民族国家发展时期)一市镇治理(自治);工业革命后一社区开始形 成;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社区自治成为基层治理的主要方式。趋势:逐渐民主化、法制化;自治化程度不断提高(自主权逐渐扩大);治理主体多元化;基层服务多样化; 基层承担了更多的政府功能。A.专制王权的加强B.城市的兴起发展C.市民文学的产生D.民族国家的统一5 .(2022山东聊城一模)1500年前后的经济、科学技术、航海、贸易以及探索开拓方面,亚洲与中东国家都 是全世界的引领者,而那时的欧洲刚走出中古时期,直到19世纪初才赶上并超过那些领先的亚洲国家。因 此,西方崛起是比较晚才突然发生的,这在很大程度上都要归功于其他文明的成就,而不仅仅取决于欧洲本土 所发生的事情。材料重在强调,“西方崛起”的()A.基本规律B.原生动力C.历史时期D.外在条件.(2022山东聊城一模)在欧洲,19世纪初的城市街道普遍使用鹅卵石铺路,到19世纪中期,己改用花岗石及 方木块铺路,19世纪末发明用砖、混凝土和沥青铺路后,欧洲各国的城市街道状况大为改观;新式自来水系 统于19世纪中期以后开始在伦敦、巴黎、柏林等城市建成,路灯制度从19世纪开始也日渐改良。上述变 化主要反映了欧洲当时() A.工业化进程持续推进B.街道铺砌技术的进步C.各国市政立法的完善 D.公共卫生事业的发展 7.(2022山东济宁高三3月高考模拟)法国数学家笛卡尔(1596-1650年)善于用数学推理来解释宇宙的状况, 他认为学者对其探讨的问题应先持全面性的怀疑,然后从事物的本质本性去推断真理真相。其观点反映的 时代主题是()A.否定神学世界观B.强调人性尊严C.尊重知识的力量D.彰显理性精神8 .(2022山东滨州高三期末)哥白尼阐述“日心说”的天体运行论被罗马教廷宣布为禁书;通过天文观测证 实哥白尼学说的伽利略则被判处终身监禁。但是,他们的科学精神和实践得到天文学家、数学家和哲学家 的肯定。材料意在强调()A.近代科学体系已经建立B.科学在与神学的斗争中前进C.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不足D.天主教会的权威仍旧占主导.(2022山东滨州高三期末)英国革命推翻了查理一世统治,但从革命的上层领导者到百姓,许多人仍希望身 为囚徒的查理世复位。在议会对国王的审判中,多数人是勉强的。这一现象表明在英国()A.政治传统影响民众心理B.民众普遍支持国王专制C.议会处死国王是非法的D.封建王权依然高于议会10 .(2022北京海淀高三期末)19世纪中期,资本主义制度得到巩固和扩展。美、俄两国分别废除了本国的奴 隶制和农奴制,其共同之处是()A.由对外战争失败激化社会矛盾引起氏在平定内部叛乱过程中颁布了法令C.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保留了封建残余D.为工业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劳动力.(2022江苏南京一模)1871年,马克思在法兰西内战一文中,指出工人合作社联合会组织的调查委员会 受委托,统计那些应该交还给工人的、原业主遗弃的工场和编制财产清单册。于是“剥夺者被剥夺了这 表明巴黎公社()A.接受马克思主义的直接指导B.打碎旧的上层建筑C.注重建立企业财产管理制度D.具有社会主义性质12.西属拉丁美洲独立战争给西班牙殖民者以毁灭性的打击。西班牙殖民帝国的瓦解,正是中古时期与近代 之交的一个封建堡垒的彻底崩溃。这说明西属拉丁美洲独立战争()A.奠定了拉丁美洲各国的政治格局B.促进了拉丁美洲资本主义的发展C加速了欧洲封建主义的崩溃D.完成了资产阶级革命的任务13.(2022北京海淀高三期末)1803年,海地人民庄严宣告:圣多明各(法属)宣布独立广。我们恢复了我们原有 的尊严,维护了我们的权利。我们宣誓,永远不把我们的权利委弃给任何强国。1804年,海地正式独立。对 此理解正确的是()A.海地的独立影响了法国大革命B.拉丁美洲独立运动揭开了序幕C.海地人民驱逐了西班牙侵略者D.拉丁美洲各国赢得了独立主权14.(2022海南高三学业水平诊断)1943年的开罗宣言以中、美、英三国首脑会谈精神为基础,经中、 美、英三方代表认真讨论(中国代表据理力争),三国首脑同意,并征得斯大林的完全肯定,最终公布。由此可 见,开罗宣言的发表()A.提高了中国国际地位氏体现了大国强权政治C.遏制了日本侵略活动D.维护了中国独立地位15.(2021 广东卷,16)美国与西欧对苏联、东欧国家贸易出口额比较单位:百万美元上表作为直接论据,可用来探究的论题是()年份美国对苏联、 东欧国家西欧对苏联、东欧国家1948 年3975821949 年1457651950 年 16 月41268A.马歇尔计划的出台及其历史背景B.两极格局与西方国家滞胀的根源C.世界贸易与布雷顿森林体系形成D.欧洲市场与资本主义阵营的分化16.(2022广东梅州二模)2020年7月,在美国宣布退出世界卫生组织后不久,欧盟、拉丁美洲部分国家就对美 国的单边主义行动作出了回应,包括德国、法国、巴西和阿根廷在内的18个国家外长共同发表声明坚决支 持联合国,特别是世界卫生组织。材料说明()A.世界多极化趋势不断增强B.经济全球化的潮流势不可挡C.美国单边主义已彻底失败D.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已开启二、非选择题(本大题4小题,共计52分)17.(2022北京丰台高三期末)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4分)材料一 丝路的开通终于揭开了中国与罗马关系史上的第一章。自奥古斯都时代起,"赛里斯''在罗马就成 了中国丝绸和与东方开展贸易的象征,尽管这种贸易往往经过印度或安息的中介。古罗马史学家也特别提 到中国铁是“质量最佳的”,还有中国的大黄、桂皮等药物也是罗马人着力追求的商品。据记载,罗马每年因 东方贸易而流入印度、中国和阿拉伯的货币至少达一亿赛斯特斯,约合十万盎司黄金。双方的交往一般不 对中国社会产生反馈,反之中国特别是西域的重大变化或动荡,则常会通过商路传递到西亚、欧洲。摘编自丘进汉代中西交往与社会开放 材料二人类文明交流的部分史料区域时间史料非洲公元前13世纪埃及雕刻中出现赫梯战车形象欧洲公元前5前1世纪塞浦路斯、撒丁岛和马赛出现许多用腓尼基字母书写的碑文亚洲1世纪汉书地理志关于“殷道衰.箕子去朝鲜建国,教其民以田蚕织作”的记载亚洲646年日本颁布改新诏书,全面学习唐代制度亚洲771年阿拉伯文版信德代德中运用了大量的印度数字美洲15世纪哥伦布在给国王的信中说道“携带有种马、母马、骡子和其他的禽类、大麦和各种果树等“运往 美洲欧洲18世纪中期普鲁士政府法令规定,所有王公贵族和庶民百姓要充分理解种植马钵薯的益处,并把马铃薯作为今春主要食物亚洲1912 年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践行主权在民等原则(1)根据材料一,简要概括汉代与罗马帝国交往的特点。(8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以“文明的交流与进步”为主题,任选三个角度,进行阐释。(要求:观点明确、论据充分、逻辑清晰、史论结合。)(6分)18.(2022浙江卷,2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0分)材料一 希腊也没有一个共同的国王和共同的行政管理机构,每个城市自成一个国家。只有某些东西把希 腊联合在一起了 :共同的信仰和共同的体育运动。譬如,为了纪念众神之父宙斯,人们每隔四年在其圣地 举行一次盛大的赛会。这个圣地叫奥林匹亚,那里有大的神庙,也有一座运动场,所有的希腊人,多里安人和 伊安尼尔人、斯巴达人和雅典人都来到那里,以显示他们在短跑、掷铁饼、投标枪、摔跤和赛车方面的才 能。摘自英贡布里希写给大家的 简明世界史:从远古到现代 材料二(雅典)民主活动的范围比过去大大扩大了这套体系也体现了雅典为现今许多学者称为“极端 民主制”的基本原则。仅自由民中的成年男子才享有公民权而且,这种民主权利本身有时也流于形 式,失之过滥;公民大会往往在一些别有用心之徒的煽惑之下,通过了一些怀有偏见的错误决议,伤及无辜,扼 杀了新的思想。所以雅典民主政治始终只是意味着社会上一少部分成员的政治权利,存在着无可逾越的阶 级和时代的局限性。摘自王斯德主编世界通史 (1)阅读材料一,根据材料概括古希腊各城邦的关系,指出奥林匹亚遗址在当时所起的作用。(6分)(2)阅读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写出雅典城邦被排除于公民权之外的人员构成。雅典民主政治“无可逾越的阶级和时代的局限性”体现在哪几个层面?(说明:只列关键词,无须展开。)(4分)19.(2022山东聊城一模升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4分)全球化在逆转吗?有学者认为,作为与全球化相生相克的一个反命题,逆全球化是与全球化此消彼扬、相互掣肘的一种历 史进程,尤其在某一具体领域里,逆全球化的勃兴,往往意味着全球化的式微,反之亦然。研究这一问题时,某 学者选择了以下几则材料。材料一木雕: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这幅木雕最先出现在1493年印制的一本小册子上,他可能是欧洲第一幅描绘哥伦布到达美洲的绘画。图 中,西班牙国王坐在左边,正指挥哥伦布和他的三艘船驶向一个小岛。(见有外族人出现,)原住民(画得比欧洲 人身材高大)似乎正纷纷逃离。摘编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材料二 全球化浪潮发展至今已历500余年,呈现出较为显著的阶段性特征。全球化在跨入21世纪之前主 要经历了三大历史阶段:全球化1.0阶段,浪成于微澜之间西方列强抢占发展先机;全球化2.0阶段,风起 于青萍之末国际多边机制异军突起;全球化3.0阶段,山重水复疑无路“逆全球化”亦已全球化。当 前全球化有望迈入全球化4.0阶段,柳暗花明又一村人类命运共同体亟待共构建。在新的国际情势下, 世界各国理当积极以自身的发展、智慧引导全球化朝着正确的方向砥砺前行。摘编自檀有志全球化的阶段 性特征及未来方向材料三人类的全球化历史进程不会因为最近出现的“逆全球化”“贸易保护主义''和全球治理难题等问题而 终结、逆转或回到原点,而是意味着全球化的转折或再出发。全球化再出发的时代恰逢中国经过四十多年 的改革探索,综合国力不断增强,日益走进世界舞台中央。中国为全球未来发展提出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 念方案,并积极构建“一带一路''的发展合作平台。摘编自王森志新自由主义的 全球化困境及中国因应之道(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明以上三则材料对研究全球化这一问题有何价值。(7分)(2)综合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当前全球化困境下中国迎接“全球化4.0”的合理建议。(7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