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民歌《伏尔加船夫曲》 教学设计.docx
附件:教学设计方案模版教学设计方案课程俄罗斯民歌伏尔加船夫曲课程标准通过了解列宾及列宾的代表作品伏尔加河的纤夫,感受 乐视人民不向命运低头的抗争精神和伟大的民族力量,认识艺术作 品的表现形式和方法在艺术作品创作中的作用,感受同一题材的多 种艺术表现形式及其特点。教学内容 分析人音版七年级上教学目标1、通过视觉与听觉的结合,体会歌曲中所表达的悲愤情感以 及纤夫们对当时沙皇统治的不满和奋起反抗、追求光明的决心。2、通过预习和课堂学习体会歌曲所表现的人物背景和深刻的 社会现象,能总结和表现出歌曲中的力度变化。3、通过姊妹艺术(文学、美术)等多角度欣赏和理解作品。学习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能体会音乐所表达的情感和感受力度的变化学情分析八年级学生,男女生都处于青春期,特别是男生处于变声期, 歌唱课不喜欢开口,因此选择与语文、美术都相关联的本课进行学 习。重点、难点体会音乐所表达的情感和感受力度的变化教与学的媒体选择多媒体、电脑、音响、电子白板课程实施类型偏教师课堂讲授类偏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类备注教学活动步骤序号1一、导入部分:听辨以下几个声音片段,说出它们分别属于哪 种人声的类别,各有什么特点?2二、新课部分:(一)我们今天要欣赏的就是一首男低音演唱 的作品伏尔加船夫曲。听到“伏尔加船夫”这几个字,可能很 多同学已经回忆起我们小学语文课本上的一篇文章伏尔加河上的 纤夫吧,还记得这篇文章讲述的是什么吗?它又反映了当时怎样 的社会状况呢?(展示油画,学生介绍作品背景)3(二)完整地欣赏一遍作品后思考:从音乐中你听到了什么, 看到了什么?歌曲的力度又是如何变化的?如何分段?(听到了 “沉重”的吆喝声,如同叹息一般无可奈何,想到了纤夫们的生活 艰难,靠出卖劳动力维持生计,在当时沙皇的黑暗统治下过着悲惨 的生活。力度有强有弱,由弱渐强再渐弱,直到最后到消失。以 53 6 3 0为动机分为四段)。学生学唱动机53 6 3 0,注意力度变化。4(三)分段欣赏1、播放A部分,欣赏思考:开头53630以630的力度 很弱,你从音乐中想到了什么?加入力度跟随音乐片段演唱动机短句。2、播放A1部分,欣赏思考:1)高音区的同音反复,力度达 到最强双FF,3 3 / 3-3 33| 3 一在作品中起什么作用?2)歌词当中“对着太阳唱起歌”这句歌词体现了纤夫们什么 样的决心?加入表现力度的动作跟随音乐片段律动。3、播放A2欣赏思考:5 1 717 6 5p 6 3 0以四度 上行又回到中强力度又有何作用?加入表现力度的动作跟随音乐片段律动。4、播放尾声,欣赏思考:对比开头,首尾呼应有什么作用?(低沉的音调再次出现,回到最弱的力度,不仅达到首尾呼应统一, 而且使人仿佛耳闻目睹,描绘出纤夫们拖着沉重的货船,迈着艰辛 的步伐,复而远去,直到消失在远方的情景。加入力度跟随音乐片段演唱。5(四)回顾总结:在完整的欣赏了这首歌曲以后,大家回顾一下贯穿整首作品的 主要因素和情感分别是什么?(力度ppp < ff > ppp、悲愤的情 感)6三、知识拓展、课堂总结:结合小学语文课文,再次欣赏油画, 在俄文演唱的作品当中请同学朗诵课文。教学活动详情教学活动1:导入部分活动目标听辨以下几个声音片段,说出它们分别属于哪种人声的类别,各有 什么特点?解决问题辨别人声类别技术资源电脑、PPT、MP3等,让学生欣赏听辨常规资源磁带活动概述仔细聆听后辨别声音类别后,区分高中低音,不单单是由音的高低 来区分,而更多的是从音色本身的特点上来区分。让学生能在美的 音响中进入课堂,感悟音乐。(教师活动和学生活动)教与学的策略听、辨反馈评价学生能辨别声音的高度,能区分三种不同男声类别。(对本阶段学 生表现的评价方法以及对学生的反馈)教学活动2:展示油画,学生通过预习后介绍作品背景活动目标从姊妹艺术的相关知识中引入新课,让那个学生对今天要学习的作 品有个大概了解O解决问题介绍作品的创作背景以及了解作品所要反映的社会状况技术资源PPT常规资源活动概述学生回忆相关知识,对伏尔加河上的纤夫的社会背景等相关知识做一定的了解、教与学的策略从姊妹艺术的相关知识中引入新课,学生回忆相关知识(语文课本 知识和美术课本知识),对伏尔加河上的纤夫的社会背景等相关知 识做一定的了解。反馈评价学生预习到位,能准确的说出作品的创作背景以及当时所处的时代 背景和社会现状。教学活动3:完整欣赏活动目标完整地欣赏作品,通过音乐了解歌曲的力度变化。解决问题初步了解歌曲的力度变化技术资源电脑、PPT、mp3常规资源磁带活动概述完整地欣赏作品后思考:从音乐中你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歌 曲的力度又是如何变化的?如何分段?(听到了 “沉重”的吆喝声, 如同叹息一般无可奈何,想到了纤夫们的生活艰难,靠出卖劳动力 维持生计,在当时沙皇的黑暗统治下过着悲惨的生活。力度有强有 弱,由弱渐强再渐弱,直到最后到消失。以因6 3 0为动机分为 四段)。学生学唱动机以6 3 0,注意力度变化。教与学的策略通过欣赏,辨别力度,引导学生体会纤夫对生活无奈的控诉。反馈评价学生能辨别力度变化感受纤夫的苦难生活。教学活动4:分段欣赏活动目标通过分段欣赏,体会力度变化在作品中出现不在不同位置的目的和 用途解决问题体会力度变化在作品中出现不在不同位置的目的和用途技术资源电脑、PPT、MP3常规资源磁带活动概述(三)分段欣赏1、播放A部分,欣赏思考:开头区630|以630的力度 很弱,你从音乐中想到了什么?加入力度跟随音乐片段演唱动机短句。2、播放A1部分,欣赏思考:1)高音区的同音反复,力度达 到最强双FF,3 3 - 3| 3-3_3 3| 3 在作品中起什么作用?2)歌词当中“对着太阳唱起歌”这句歌词体现了纤夫们什么 样的决心?加入表现力度的动作跟随音乐片段律动。3、播放A2欣赏思考:5 1 717 6 |53 6 3 0叫四度 上行又回到中强力度又有何作用?加入表现力度的动作跟随音乐片段律动。4、播放尾声,欣赏思考:对比开头,首尾呼应有什么作用?(低沉的音调再次出现,回到最弱的力度,不仅达到首尾呼应统一, 而且使人仿佛耳闻目睹,描绘出纤夫们拖着沉重的货船,迈着艰辛 的步伐,复而远去,直到消失在远方的情景。加入力度跟随音乐片段演唱。教与学的策 略引导欣赏,体会力度变化,对比不同力度要表达的不用意境和纤夫 们的心态。反馈评价学生能辨别力度变化感受纤夫的苦难生活。教学活动5:回顾总结活动目标在完整的欣赏了这首歌曲以后,大家回顾一下贯穿整首作品的主要 因素和情感分别是什么?(力度ppp < ff > ppp、悲愤的情感)解决问题回顾贯穿整首作品的主要因素和情感技术资源电脑、PPT、MP3磁带图片活动概述学生口头表述,贯穿整首作品的主要因素和情感分别是什么?教与学的策通过学生自己回忆,口头表述总结,加深对作品的印象。略反馈评价能回顾贯穿整首作品的主要因素(力度)和情感(悲愤)。教学活动6:知识拓展及总结课堂活动目标知识拓展:结合小学语文课文,再次欣赏油画,在俄文演唱的作品 当中请同学朗诵课文。解决问题从姊妹艺术的相关知识再次回顾作品,体会作品要表达的悲愤的情 感以及对伏尔加河纤夫悲惨命运的同情。技术资源PPT常规资源图片活动概述结合小学语文课文,再次欣赏油画,在俄文演唱的作品当中请同学 朗诵课文。教与学的策略结合姊妹艺术,再次回顾作品。反馈评价学生能有感情的在音乐声中朗读,体会到了悲愤的情感评价量规其它参考书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