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中华文明的起源都江堰市玉堂中学七年级(上)期中历史试卷-学生用卷.docx
-
资源ID:86738846
资源大小:79.28KB
全文页数:4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中华文明的起源都江堰市玉堂中学七年级(上)期中历史试卷-学生用卷.docx
都江堰市玉堂中学七年级(上)期中历史试卷副标题题号-二总分得分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8小题,共72.0分)1 .美国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的芭芭拉沙尔和纽约大学的迈克尔普鲁加南联合开展了一项DNA研究,最终得 出结论:栽培稻的确起源于中国,你还能从下面哪个遗址中找到水稻起源于中国的证据?()A.北京人遗址 B.河姆渡遗址 C.半坡遗址D.龙山文化遗址.夏朝筑有以城墙和护城河作为防护的城堡和大型宫殿,并且组建军队,制定刑法,设置监狱,建立起国家政 权机构。这标志着()A.中央集权制度建立起来B.中国古代国家的形成C.夏朝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国家D.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形成.周朝“虽历时很久,但却未能建立稳固的中央政府。周朝有许多诸侯国,他们无视周名义上的最高领主地位, 彼此征战不休”。这一局面的出现是由于()A.禅让制的推行 B.世袭制的出现 C.分封制的实行 D.郡县制的推广.汉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载体,下列图片中已知最早具备了汉字基本结构的文字是()A.甲骨文居延汉简文字.四川某地二王庙的大殿有一副对联:“六字炳千秋,十四县民命食天,尽是此公赐予;万流归一汇,八百里青城沃野,都从太守得来。”对联中的“此公”主持修建的防洪灌溉工程是()A.郑国渠B.都江堰C.灵渠D.大运河.“春秋时期的大国争霸,使得中原地区的诸侯国几乎都卷入了战争。一些小国备受战争之苦,如郑国遭受战祸70多次,宋国40多次。”这主要说明争霸战争()A.使诸侯国的数量不断减少B.给人民带来深重灾难C.为统一创造了条件D.促进大规模的民族交融.战国时期,百家争鸣有力地促进了当时思想文化和社会的发展。下列“诸子百家”及其思想对应正确的是( )A.孟子-民贵君轻B.韩非子-“兼爱”“非攻”C.墨子一无为而治D.庄子-以“法”治国.习近平强调加大对行政执法的监督,曾经指出:“健全国家监察组织架构,形成全面覆盖国家机关及其公务员的国家监察体系。”秦朝时,负责监察事务的是()A.丞相B.太尉C.刺史D.御史大夫.为汉代大一统国家的巩固和发展打下坚实基础,被称为中国古代第一个治世的是()A.文景之治B.光武中兴C.贞观之治D.开元盛世.西汉统治者在充分认识到“先富民,再强国”的道理后,在王朝建立之初采取的富民政策是()A.力倡节俭B.大兴文治C.休养生息D.平抑物价2 .生活在距今约70万-20万年前,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手脚分工明显,会使用天然火的远古人类是()A.元谋人B.北京人C.山顶洞人D.河姆渡人3 .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强大凝聚力的民族。华夏千秋,同尊始祖,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是()A.炎帝、黄帝 B.尧、禹C.黄帝、蚩尤 D.鳏、禹4 .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她的第一个王朝的建立者是()A.禹B.启C.汤D.秦始皇.史记周本纪记载:“平王之时,周室衰微,诸侯强并弱,齐、楚、秦、晋始大,政由方伯(一方诸侯 之长)。”下列对材料的解读正确的是()A.周王室的统治力量大大加强B.各诸侯国势力逐渐衰弱C.诸侯之间经常进行争霸战争D.秦国最终完成国家统一5 .使秦成为战国时期最强盛的诸侯国,为以后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的变法改革是()A.尊王攘夷B.管仲改革C.焚书坑儒 D.商鞅变法.秦朝时,今苏州地区属会稽郡吴县管辖。那么,如果你是来自都城咸阳的商人,前往会稽郡做生意你所使用 的货币是()的1(嚼6 . “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与材料有关的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起义是()A.巨鹿之战B.陈胜、吴广起义C.楚汉之争D.黄巾起义7 . “文景之治”是中国封建社会历史上出现的第一个盛世局面,这一盛世局面出现的原因不包括()A.减轻农民徭役、赋税负担B.注重发展生产C.铸币权和盐铁经营权收归中央D.统治者提倡节俭,以德化民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24.0分)8 .农业是人类衣食之源、生存之本,是一切生产的首要条件。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距今(2023年)六七千年前,居住在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的原始居民,已经普遍使用磨制石器。那时候人们已经懂得种植水稻、粟和蔬菜,饲养家畜和家禽,有稳定的食物来源,人们再也不必像过去那样 四处奔波,开始了定居或半定居生活。材料二:UU倒春秋时期的铁雷春秋穿有晶环的牛a材料三:如表内容是某著名水利工程的相关说明。部位作用鱼嘴将岷江分为内、外二江,外江主要用于排洪,内江主要用于引水灌溉飞沙堰当内江水量超过宝瓶口上限时,多余水量从飞沙堰自行溢出,排入岷江,起到泄洪减灾作用;排出 内江水中携带的沙石,确保内江通畅宝瓶口是控制内江进水的咽喉。内江水流入宝瓶口后,经过不断分闸调节,形成灌溉成都平原的自流濯溉渠系材料四:江南之为国盛矣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鱼盐杞梓之利,充仞八方;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材料一中水稻和粟分别是由我国哪一原始居民种植的?材料二反映的是春秋后期生产工具的革新和耕作技术的进步,它们分别具体指什么?材料三反映的是哪一水利工程?材料四反映了江南地区什么历史现象?根据上述材料,指出农业的发展与哪些因素息息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