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物态变化》知识点总结(提高培优).pdf
-
资源ID:86741512
资源大小:543.04KB
全文页数:6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1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21年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物态变化》知识点总结(提高培优).pdf
一、选择题1谚语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结冰过程需要吸收大量热量B“白露秋分夜,一夜凉一夜”,露的形成是汽化现象C“霜降有霜,米谷满仓”,霜的形成是凝华现象D“雪水化成河,粮食千万箩”,雪水化成河是液化现象2王老师上课带来一把金属勺放在了讲桌上,把刚烧开的开水倒入杯中,将金属勺放在杯里,一会儿金属勺熔化了;当杯中的水温降为室温(约20)后,杯中凝固出一金属块。关于这种金属,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该金属熔点不低于 20C该金属凝固点高于 100B该金属熔点低于 20D该金属是非晶体3如图是烧开水时从壶嘴冒出“白气”和刚从冰箱中取出的雪糕冒“白气”时的情景,对于这两种“白气”的解释,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雪糕周围的“白气”是升华形成的B壶嘴里冒出的“白气”是水蒸气C两种“白气”都是水蒸气发生汽化形成的D两种“白气”都是水蒸气发生液化形成的4在“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的实验中,某组同学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了两次实验,并根据实验数据绘制了如图乙所示的图像。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两次实验时大气压都低于标准大气压B第一次实验和第二次实验所用水的质量之比是4:5C实验中烧杯上的盖子留个小孔是为了使烧杯内外气压平衡D两次实验都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改变水的内能5用一支水银温度计测量放在24房间里的一盆热水的温度时,当温度计的水银上升经过“29”这一刻度时,温度计的读数表示的是()A房间里的温度C温度计中水银的温度A冬天池塘的水面上结了一层薄冰B北方的冬天,冰冻的衣服在-10时也能晾干C刚从冰箱取出的冰棍,在其表面上附着一层“白霜”D刚从冰箱取出的冰棍,在其表面周围“冒”出的“白气”7如图是海波的熔化图像,下列从图像中获得的信息正确的是()B热水的温度D无法判断6以下物态变化的事例中,属于液化的是()A海波是非晶体B海波在 AB段是气态C海波在 BC段需吸热,温度升高D海波从开始熔化到完全熔化用时4min8下列关于酒精灯的使用方法中,正确的是()ABCD9以下热现象的解释中正确的是()A冻豆腐里的小孔是因为豆腐里的水先凝固后熔化形成的B往皮肤上涂一些酒精会感到凉爽是因为酒精蒸发时放热C寒冷的北方室外多选用酒精温度计测气温是因为酒精的凝固点高D夏天,从冰箱里取出的易拉罐过一会儿外壁出现了小水滴是由于水蒸气凝华形成的10如图所示是某物质的熔化图象,关于此图象信息的解读正确的是()A这是一种非晶体物质BCD 段时物质处于气态C此物质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D物质熔化时间为 10 分钟11在标准大气压下,一些物质的熔点和沸点如表所示,由表中所提供的数据,判断正确的是()物质酒精水银铅熔点/-117-39328沸点/783571740A温度达到-118时,酒精是固态,水银是液态B温度达到-38时,水银是固态,酒精是液态C温度达到 356时,水银和铅都是液态12舞台上演员跳舞时,会喷洒干冰产生一种美丽的效果“白雾”。关于这种效果产生的整个过程中,所包含的物态变化主要有()A凝华、熔化C升华、液化B升华、熔化D凝华、液化13下列几个验证性小实验,其中有错误的是()A把正在发声的收音机密封在塑料袋里,然后放入水中,人们仍能听到收音机发出的声音,证明液体可以传声B在玻璃片上滴上两滴酒精,将其中一滴摊开,发现摊开的那滴酒精先不见了,证明液体表面空气流速越大,蒸发越快C在手背上擦酒精感到凉,说明蒸发吸热D冬天将玻璃片从室外拿到室内,发现它上面有一层雾,说明降低温度可以使气体液化14用体温计测量病人甲的体温,示数是39,如果该体温计未经甩过就用来测量病人乙的体温,示数也是 39。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乙的体温一定等于甲的体温B乙的体温不可能等于甲的体温C乙的体温一定低于甲的体温D乙的体温不可能高于甲的体温15如图所示的四个物态变化的实例中,属于吸热现象的是()A“雾凇”的形成B“露珠”的形成C“冰柱”的形成D正在变小的干冰二、填空题16在抗击新型冠状病毒期间,医护人员必须穿着厚厚的防护服,戴上口罩和护目镜。护目镜的玻璃片常常模糊不清,这是由于水蒸气_(填物态变化名称)而形成的复学返校后,学校防疫工作人员为了同学们的健康,也定时对学校进行消毒处理,将消毒液喷洒在学校各处地面不久,喷洒过的潮湿地面会逐渐变干,这是_现象(填物态变化名称)。17冬天玻璃窗上的“冰花”是水蒸气遇冷_(填物态变化名称)形成,此过程要_(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人工降雨主要是利用干冰可以发生_(填物态变化名称)现象。18如图所示是小明同学设计的一个气体温度计的示意图。塑料瓶中装的是气体,瓶塞不漏气,弯管中间有一段液柱。这个温度计是根据气体的_原理来测量温度的;若放到冰水混合物中,液柱处的刻度应标_;再将此装置放在室内,此时液柱向左移动,由此可以判断此时室内温度_(选填“高于”或“低于”)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提高此温度计的灵敏度,我们应该选容积更_(选填“大”或“小”)的塑料瓶。19如图所示是某物质的熔化图象,由图象可知,该物质的熔点是_;在第 2min时,该物质处于_(选填“固”、“液”或“固液共存”)态。20小林和小涵同学在做“探究冰的熔化规律”实验时,记录的实验数据如下表:时间/min温度/0-61-42-23-1405060708192103通过实验数据可判断出冰属于晶体,在熔化过程中温度_,冰熔化的时间是_min。21寒冷的冬天,人在户外活动时,眉毛或胡子上形成的“白霜”是_(填物态变化名称)形成的。3D打印是现代制造业的最新技术。我国飞机制造中就用3D打印技术制造钛合金零件,就是在高能激光的作用下钛合金粉末会_(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_(填物态变化名称)成液态,然后成型。22夏天,从冰箱里拿出冰棍时,会发现冰棍表面有一层“白粉”,这是_(填物态变化名称)现象,这个过程需要_热;同时看到冰棍冒出“白气”,这是_(填物态变化名称)现象。23同学们同时在实验室分别利用如图所示的甲、乙两套实验装置做“观察水的沸腾”实验。组装实验器材时,他们应根据 _ 来确定铁圈的高度,水沸腾后,用甲、乙两套装置测出的水沸腾时的温度并不相同,你认为此时水的沸点应该更接近 _C。停止加热后,甲图烧杯和乙图烧瓶内的水并不会立即停止沸腾,原因是 _。24电影中国机长,根据四川航空3U8633航班机组成功处置险情真实事件改编。飞机机身结冰是_现象(填物态变化名称),飞机的防冰与除冰是保障飞机安全的重要功能,常用方法是将防冻液喷洒到飞机结冰表面进行防冻和除冰,防冻液是凝固点比水的凝固点_(选填“高”或“低”)的化学液体,它们使已形成的冰层熔化,冰在熔化过程中要_(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25晓雯同学在做“探究物质的熔化规律”的实验时,观察到试管内的物质在熔化过程温度保持不变,此时温度指示如图所示,则该物质的熔点是_;如果让该物质凝固,下列图象中能正确反映该物质凝固过程的是_。26今年举行的唐山半程马拉松距离约21km,排名第一的选手用时约 70min,这名选手跑完半程马拉松的平均速度为_m/s。赛前气象部门实施人工降雨,有效减轻了赛事当天降雨量。人工降雨的方式之一是将干冰投撒到云层中,干冰_时从周围吸收大量的热,使空气中的水蒸气_成小水滴或_成小冰晶,下落而形成雨。三、解答题27“炖”菜是鸡西人喜欢的一道美食,最好的“炖”菜是应用煮食法。即把汤料和水置于炖盅内,而炖盅则浸在大煲的水中,并用蒸架把盅和煲底隔离,如图所示。当煲中的水沸腾后,盅内的汤水是否能沸腾?为什么?(设汤水的沸点与水的沸点相同)28去年寒假期间,小聪到太原五龙滑雪场滑雪,恰逢有一块空地正在人工造雪,如图所示,造雪机在不断将水吸入,并持续从造雪机的前方喷出“白雾”,而在“白雾”下方,已经积了厚厚的一层“白雪”,请运用所学的物理知识解释“人工造雪”的成因29物理就在我们身边,无处不在比如缥缈的雾,晶莹的露,凝重的霜,轻柔的雪的这些常见物理现象,请你写出各自对应的物态变化?30水在自然界中是变化莫测的,它忽而变成云、忽而变成雨、有时还会变成冰雹,在不同的季节,又可能变成雾、雪、霜等根据你的生活经验和已掌握知识,你能说出水在自然界中存在哪些状态和特点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