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学专业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doc
体育学专业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体育学专业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专业代码 0403)一、培养目标一、培养目标 培养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需要的,适应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层次专门人才。具体要求是:1、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德优良,学风严谨,具有实事求是、不断追求新知、勇于创造的科学精神,积极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2、具有较宽的体育专业知识面和本学科坚实的基础理论、系统的专门知识和专项运动技能;具有独立从事体育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3、较熟练地掌握一门外国语,具有较好的外语听说和科学论文写作能力,能比较熟练地进行本学科外文文献的阅读,并能准确地撰写论文的外文摘要。4、不断提高信息技术水平,熟练掌握计算机办公软件和教育技术以及与专业结合的应用能力。5、具有健康的体魄和健全的心理素质。 二、学习年限二、学习年限 学制 3 年。提前完成培养方案规定的全部课程,符合学校有关要求者,可申请提前毕业,但最短学习年限原则上不得少于 2.5 年。硕士生在学制规定的基本年限内,未能完成全部学业,可适当延长学习年限,但在校最长学习年限不得超过 5 年。三、研究方向三、研究方向研究方向名称研究方向名称序 号二二 级级三级三级主要研究内容主要研究内容 (每方向字数在 50 字以内)研究生导师研究生导师1体育社会学理论运用社会学、经济学等理论探讨体育运动对 社会整体及个人的影响和价值。李爱民、钟建 伟2体育经营与管理掌握经营管理的基本理论、方法,通过对体 育产业部门经营单位主体行为的研究,来揭示经 营管理的原则与途径。徐国根、张军 献3体育跨文化比较 研究运用文化学研究方法,从文化的差异性视角, 研究不同区域体育文化发生、发展的特点和规律。郑国华4体育教学理论与 方法研究利用教育学原理,结合当前教育教学中的最 新科研成果,研究和探讨当前国内外体育教学理 论与方法及在实践中运用;体育教师职前、职后 培养研究。谢 彬5体 育 人 文 社 会 学体育休闲娱乐研究国内外休闲体育发展趋势及个体参与休闲体 育的主客观因素与特点分析,休闲体育的组织与 管理及产业化推进。罗 林6运动生物化学探索体育运动影响下身体机能变化的规律; 采用运动生理生化方法,进行运动选材及身体机 能评定;制定运动处方,指导大众健身。黄文英7运动生理生化运用生理学、生物化学的实验方法,为全民 健身中的健康促进、竞技运动中的运动员选材、 训练监控等提供理论基础和科学依据。聂 晶8运动医学与保健学习运用中医、心理调节、气功及催眠技术, 处理运动性疲劳、运动性失眠、运动性疾病、运 动损伤以及激发运动员的运动潜能。掌握运动医 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及实验技能、运动医学教学和 科学研究方面的基本能力。王 炜9体育运动与心理 健康运用心理学的教育、科学和职业功能,为促 进、解释、保持和提高运动者心理健康水平进行 积极的理论与实践探索殷晓旺10体育测量与评价实验研究中的测量方法和技术(含实验设计), 调查研究中的测量方法和技术(含问卷设计),以 及对结果的评价方法和技术。 丁伟祥11运 动 人 体 科 学运动与适应采用运动生理生化、体育测量与评价 的方法和手段,探索运动员和各层次锻炼 人群对运动的适应、身体机能的评定、训 练监控和制定运动处方,为健康促进、科 学训练提供理论基础和科学依据。詹晓梅12田径教学训练理 论与方法1、以田径运动高级教程为主要教材, 结合当前田径教学、训练的最新科研成果,深入 研究和探讨田径教学、训练内在和本质的规律。 2、以大学体育与健康为主要教材,结 合学校体育、全民健身的国家战略重点,深入研 究和探讨健康教育新理念,把握体育教学、课外 体育活动、学校体育教学最新动态。程其练、何耀昕、 周美芳、卢春根、 尹国昌13体操教学训练理 论与方法以体操教程为主要教材,结合当前体操 教学、训练的最新科研成果,深入研究和探讨体 操教学、训练内在和本质的规律。王次农14篮球教学训练理 论与方法运用多学科多视角、多维度综合诊断与评价 篮球专项技术教学训练中的重点、难点问题,改 进技术动作质量,分析技术动作运动学特征,建 立教学训练效果评价体系,指导科学教学、训练。冯 洪、罗 林刘建平、林 蔚15排球教学训练理 论与方法以排球教程为主要教材,青少年排球训 练教学大纲为辅,深入探讨我国青少年排球教学、 训练理论与方法。万仲平16足球教学训练理 论与方法运用多学科基础理论,指导学生对足球运动 技战术及身体、心理等方面的教学与训练等方面 进行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朱桂林、虞 勇17网球教学训练理 论与方法运用计算机图像图形技术、数理统计原理方 法、综合诊断与评价各专项运动技术的运用效果。郭开强18乒乓球教学训练 理论与方法以乒乓球运动教程为依据。以乒乓球的 发展方向及演变为研究指导思想,对乒乓球的教 学与训练理念进行较深入探索。杨德敏19羽毛球教学训练 理论与方法在学习掌握羽毛球基本技术及理论同时,解 决教学训练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建立教学训练 效果的评价与反馈机制,使教学训练更加系统化 和科学化,从而构建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邓朝辉20体 育 教 育 训 练 学体育信息化运用信息技术,通过软、硬件设备,对运动杜少武技术视频等进行处理,对获得的时间和空间特征 数据进行二维、三维解析;其它信息技术与体育 结合的研究。21武术教学训练理 论与方法不同角度研究武术运动与社会、历史、政治、 经济、宗教、民俗等的相互关系,探索武术运动 人才培养模式,提高学生武术理论及实践水平。刘 磊、张均 予、李先长22舞龙舞狮训练理 论与方法从不同角度研究龙狮运动与社会、历史、政 治、经济、宗教、民俗等的相互关系,探索龙狮 运动人才培养模式,使龙狮运动的体育化功能得 到加强,理论研究得到提升。刘 磊23民俗体育研究了解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和不同学术观点。 研究探讨民俗的社会构成,本质及其与体育、文 化发展的相互关系。掌握民俗体育的基本概念、 民俗体育的方法论。李先长24民族民间体育理 论与方法着重介绍我国民族民间体育竞赛和健身娱乐 项目的基本技术与战术、教学与训练方法、竞赛 基本规则与裁判方法。郑松波25民 族 传 统 体 育 学体育健身原理与 方法运用体育学、运动生理学等有关学科成果, 分析体育健身锻炼活动的理论基础、规律和原则, 掌握体育健身活动的内容、手段、方法。饶永辉四、培养方式和培养计划四、培养方式和培养计划采取系统理论学习、强化实践教学和科学研究相结合的培养方式。(一)实行导师负责与导师组集体培养相结合的培养方式。导师主要负责硕士生的业务指导和思想政治教育,并注重发挥导师组集体智慧,不断拓宽硕士研究生的学术视野。(二)硕士生在入学后的三个月内(最迟在第一学期末)经师生互选,确定导师,互选未成功的硕士生由导师组分配导师。导师应对所带硕士生的情况进行全面的了解,包括掌握硕士生的基本情况和对运动技术和技能进行诊断。根据本学科培养方案和硕士生本人的具体情况确定研究方向与制订培养计划,经学科负责人审定后报学院和研究生院备案。(三)课程学习与科学研究相结合。注重课程学习,夯实学科基础,通过课程学习使硕士生掌握学科专业知识和前沿动态。采用研讨班、专题式、启发式等多种教学方法,把课堂讲授、交流研讨、案例分析等有机结合起来,充分调动硕士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注重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四)有计划地聘请国内外专家来学院授课,或派出硕士生到其他名牌高校或科研院所修读部分课程。逐步实现与国内外著名高校和科研院所联合培养研究生。(五)为了弥补按学科开设的基础课、专业课和导师研究方向的缝隙,学院规定各学科学科研究进展课程 50%的课时按一级方向开设,50%的课时按二级方向开设,任课教师由全体导师以讲座形式开出。(六)教师在课程教学时,要突出介绍本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最新研究成果和进展。同时还应注重学科交叉,运用其它学科先进的研究方法对本专业的问题进行研究,以提高硕士生科研水平和论文质量。(七)导师应积极申报高等级课题,引导硕士生选择学科前沿领域课题和对国家发展有重要应用价值的课题进行研究。突出学位论文的创新性、先进性、科学性和研究性,注重培养研究生独立进行科学研究的能力。每位硕士生都必须参与导师的科研课题,使硕士生在参与科研课题研究中学习,在学习中研究,努力提高硕士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八)导师应把教学实践纳入教学计划安排,其内容可以是担任本科课程若干章节讲授,协助导师指导本科生的论文设计工作,协助主讲教师批改作业,答疑解难,或习题课讲授,指导试验设计、实验报告,或组织课堂讨论,深入运动队进行实习以及临床医学实习等与本专业相关的教学实践。(九)研究生应积极参加教学、训练实践活动,掌握技能,注重培养实践应用能力。采取敦促研究生参加课余训练活动、参与导师课堂教学、开设实践技能课等方式大力提高研究生技能应用水平。(十)研究生必须参加学校和学院组织的政治学习、形势教育和学术活动,参加社会公益活动和劳动,参加校、院和研究生学院组织的其它活动。 五、课程设置与学分要求五、课程设置与学分要求(一)课程设置与学分(见附件一)(二)补修课程与专业技能选修课程 为了保证培养质量,跨专业入学和以同等学力入学的硕士研究生需补修与本专业相关的大学本科的主干课程不少于 2 门。补修课程由导师根据硕士生的具体情况,安排他们插入本科班级随堂上课,学习要求和考核同本科生。考核应取得合格以上成绩,补修课程不计学分。为提高研究生运动技能,开设包括田径、体操、篮球、排球、足球、武术、散打、跆拳道、体育舞蹈、健美操在内等技能选修课,每名学生选修 1-2 门。选修课程由导师根据硕士生的具体情况进行选修,四个二级学科可以打通选修。考核应取得合格以上成绩,技能选修课程计学分。(三)研究生应修满 34 学分。其中学位课程不少于 26 学分,非学位课程不少于 6 学分,实践环节 2 学分(其中学术活动 1 学分,实践活动 1 学分) 。(四)课程考核课程考核采用考试和考查两种形式,注重过程考核,重视对研究生运用专业理论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考核。学位课程采用考试形式,非学位课程采用考查形式。学位课程 75 分(百分制)以上为合格。非学位课程 60 分以上为合格。 六、实践环节六、实践环节实践环节主要包括学术活动和实践活动两部分。(一)学术活动(1 学分)“学术活动”是研究生教育的重要环节。为了拓宽研究生的视野,促进研究生主动关心和了解学科前沿的进展,硕士生在校期间应积极主动地参加校内外本学科专业或其他相关专业的各种学术活动。凡在校内举办的各级学术活动,相关专业的研究生均应参加。凡校外学术组织和省、部、国家有关部门、单位及国际学术团体组织的各种学术活动,可根据实际情况,积极参加。在读期间,硕士研究生应听取不少于 5 场高水平学术讲座;公开主讲不少于 2 次有关文献阅读、学术研究等内容的学术报告。各学位点根据学科自身特点合理安排学术活动的时间和形式。学术活动占 1 学分,根据学生参加学术活动的考勤和学生主讲的学术报告质量进行考核,考核成绩采用五级分制评定,考核成绩由导师、学院综合评定。(二)实践活动(1 学分)硕士生必须参加教学实践、科研实践与社会实践等活动。教学实践是体现我校师范特色,培养提高硕士生的教学能力、组织表达能力和检验研究生学习效果的重要手段。教学实践的形式包括课堂讲授、批改作业、指导实验、答疑解难等。教学实践由导师根据具体情况安排,时间从第 3 学期开始,可集中也可分散进行。科研实践是锻炼硕士生开展科学研究的必要途径,其形式包括参与导师课题研究、完成自主申报科研课题及参与人才培养基地和学科研究基地研究项目等。科研实践由导师根据具体情况尽早安排,以培养硕士生研究意识和能力。社会实践的形式可以是社会调查、技术推广、咨询、科技开发及公益劳动等,导师应结合不同方向培养特点,以及研究生院和体院的工作安排,适时安排硕士生的社会实践活动。考核成绩采用五级分制评定,导师依据研究生参与实践活动的实际情况进行考核。 七、科研能力的培养七、科研能力的培养(一)在培养硕士生科研能力的过程中,导师尽早安排他们进入有关课题的研究,以推动有关专业课程的学习和进一步加深与拓宽硕士生的理论和知识面。 (二)硕士生应积极参加各种学术交流活动,各二级学科和导师要尽力创造国内外学术交流的条件。硕士生在学期间必须参加和聆听有关学术报告不少于 5 次,在学术会议作学术报告或面向本科生做学术报告不少于 2 次。(三)硕士生在校期间,必须以江西师范大学为第一署名单位,至少公开发表与本专业相关的学术论文 1 篇(第一作者或导师为第一作者、学生为第二作者) ;未完成者不得授予硕士学位。 八、学位论文八、学位论文学位论文工作是研究生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研究生进行科学研究训练,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环节。(一)论文开题报告 研究生在导师指导下于第三学期结束前确定学位论文题目,提交撰写论文的工作计划,向导师组作开题报告(跨学科的研究选题,开题时应聘请相关学科专家) ,经导师组讨论认为选题合适、计划切实可行,才能正式开展论文工作。研究生在开题前,应完成与题目相关的有较大信息量的文献综述。论文选题要具有一定的理论和现实意义,要有一定的新见解。(二)论文进展报告和中期检查 第四学期硕士生开始按开题报告的研究进程进行科学研究。在撰写论文过程中,硕士生应定期向导师作研究进展报告,并在导师的指导下不断完善论文。各二级学科应定期组织论文中期检查。 (三)论文评阅与答辩 硕士学位论文应在导师指导下由研究生独立完成,并在导师认可签字后送专家评阅和答辩。论文评阅与答辩的具体要求详见江西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评审实施细则和江西师范大学学位授予工作细则 。 九、毕业与学位授予九、毕业与学位授予硕士研究生在学校规定的学习年限内完成课程学习,修满规定的学分,通过思想品德考核、学位论文答辩,符合毕业要求,准予毕业;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有关规定,达到我校学位授予标准,经学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审核和表决,授予硕士学位。附件一:附件一: 体育人文社会学专业研究生课程设置与教学计划表体育人文社会学专业研究生课程设置与教学计划表 课程课程 类别类别课程编课程编 号号课程名称课程名称学分学分学时学时开课开课 学期学期任课任课 教师教师 9992001 9992002公共英语42161 和 2学校统一安排9992009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2361学校统一安排9992011 自然辩证法概论1182学校统一安排公 共 必 修 课0102001 专业英语1183余 联 0102003 运动生理学专题3541黄文英 0102004 运动心理学专题3541殷晓旺专业基础课0102053 体育统计学原理3541丁伟祥0102007 体育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进展(每生必修)2362导师组 0102157体育与社会发展(方向一必修)3542李爱民、钟建 伟 0102158体育经营与管理(方向二必修)3542徐国根、张军 献 0102159 体育跨文化比较研究(方向三必修)3542郑国华 0102160 体育教学理论与方法研究(方向四必修)3542谢 彬 0102161 体育休闲娱乐研究(方向五必修)3542罗 林0102078社会学概论(每生必修)2362钟建伟学位课程专 业 核 心 课0102060 体育经济学(每生必修)2362徐国根0102079民俗学原理2364涂传飞、李先 长0102059奥林匹克学专题2364涂传飞、张军 献0102084 体育哲学原理2363刘欣然专业选修课(理论)0102085体育行政管理学2364罗 林0102095 羽毛球项目技能实践与应用2361邓朝晖非学位课专业选修课(技能)0102112 网球项目技能实践与应用2362郭开强学术活动参加学术讲座或学术研讨不少于 5 次,作 学术报告不少于 2 次1实 践 环 节实践活动教学实践、科研实践和社会实践1学院、导师安 排备注:备注: 方向一:体育与社会发展 方向二:体育经营与管理 方向三:体育跨文化比较研究 方向四:体育教学理论与方法研究 方向五:体育休闲娱乐研究附件二:附件二: 运动人体科学专业研究生课程设置与教学计划表运动人体科学专业研究生课程设置与教学计划表 课程课程 类别类别课程编课程编 号号课程名称课程名称学分学分学时学时开课开课 学期学期任课任课 教师教师 9992001 9992002公共英语42161 和 2学校统一安排9992009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2361学校统一安排9992011 自然辩证法概论1182学校统一安排公 共 必 修 课0102001 专业英语1183余 联 0102003 运动生理学专题3541黄文英 0102004 运动心理学专题3541殷晓旺专业基础课0102053 体育统计学原理3541丁伟祥 0102110 运动人体科学研究进展(每生必修)2362导师组 0102162 运动、心理与免疫(方向一必修)3542黄文英0102163 运动生理生化(方向二必修)3542聂 晶0102164 运动医学与保健(方向三必修)3542王 炜0102165 体育运动与心理健康(方向四必修)3542殷晓旺0102166 体育测量与评价(方向五必修)3542丁伟祥0102178 体适能(方向六必修)3542詹晓梅0102063运动生物化学(每生必修)2362聂 晶学位课程专 业 核 心 课0102167运动医学理论与实践(每生必修)2362郑松波0102182 运动技术分析方法2363杜少武0102067健康心理学2362殷晓旺0102169 运动员机能评定方法2363聂 晶0102054 运动生物力学2364丁伟祥专业选修课(理论)0102170 体育实验应用及管理2364李江华0102113篮球项目技能实践与应用2361冯洪、李爱民非学位课专业选修课(技能)0102114乒乓球项目技能实践与应用2362杨德敏学术活动参加学术讲座或学术研讨不少于 5 次,作 学术报告不少于 2 次1实 践 环 节实践活动教学实践、科研实践和社会实践1学院、导师安 排备注:备注: 方向一:运动生物化学 方向二:运动生理生化 方向三:运动医学与保健 方向四:体育运动与心理健康 方向五:体育测量与评价 方向六:运动员选材与训练监控附件三:附件三: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研究生课程设置与教学计划表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研究生课程设置与教学计划表课程课程 类别类别课程编课程编 号号课程名称课程名称学分学分学时学时开课开课 学期学期任课任课 教师教师 9992001 9992002公共英语42161 和 2学校统一安排9992009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2361学校统一安排9992011 自然辩证法概论1182学校统一安排公 共 必 修 课0102001 专业英语1183余 联 0102003 运动生理学专题3541黄文英 0102004 运动心理学专题3541殷晓旺专业基础课0102053 体育统计学原理3541丁伟祥0102008体育教育训练科学研究进展(每生必修)2362导师组0102171 田径教学训练理论与方法(方向一必修)3542程其练、何耀 昕、周美芳、 卢春根、尹国 昌 0102172 体操教学训练理论与方法(方向二必修)3542王次农0102173 篮球教学训练理论与方法(方向三必修)3542冯 洪、罗 林 刘建平、林 蔚 0102174 排球教学训练理论与方法(方向四必修)3542万仲平0102175足球教学训练理论与方法(方向五必修)3542朱桂林、虞 勇0102176 网球教学训练理论与方法(方向六必修)3542郭开强0102177 乒乓球教学训练理论与方法(方向七必修)3542杨德敏0102168 羽毛球教学训练理论与方法(方向八必修)3542邓朝晖0102111 体育信息化(方向九必修)3542杜少武0102180运动训练学原理(每生必修)2362朱桂林学位课程专 业 核 心 课0102062运动选材理论与方法(每生必修)2362詹晓梅0102182 运动技术分析方法2363杜少武0102181 运动生物力学专题2363丁伟祥0102188 体能训练原理与方法2364詹晓梅、席毅林0102169 运动员机能评定方法2363聂 晶专业选修课(理论)0102071 体育赛事学2363虞 勇0102144 足球项目技能实践与应用2362虞勇、朱桂林非学位课专业选修课(技能)0102143 排球项目技能实践与应用2363万仲平实 践 环学术活动参加学术讲座或学术研讨不少于 5 次,作 学术报告不少于 2 次1学院、导师安 排课程课程 类别类别课程编课程编 号号课程名称课程名称学分学分学时学时开课开课 学期学期任课任课 教师教师节实践活动教学实践、科研实践和社会实践1备注:备注:方向一:田径教学训练理论与方法 方向四:排球教学训练理论与方法 方向七:乒乓球教学训练理论与方法 方向二:体操教学训练理论与方法 方向五:足球教学训练理论与方法 方向八:羽毛球教学训练理论与方法 方向三:篮球教学训练理论与方法 方向六:网球教学训练理论与方法 方向九:体育信息化附件四:附件四: 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研究生课程设置与教学计划表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研究生课程设置与教学计划表 课程课程 类别类别课程编课程编 号号课程名称课程名称学分学分学时学时开课开课 学期学期任课任课 教师教师 9992001 9992002公共英语42161 和 2学校统一安排9992009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2361学校统一安排9992011 自然辩证法概论1182学校统一安排公 共 必 修 课0102001 专业英语1183余 联 0102003 运动生理学专题3541黄文英 0102004 运动心理学专题3541殷晓旺专业基础课0102053 体育统计学原理3541丁伟祥0102010 民族传统体育科学研究进展(每生必修)2362导师组0102183武术教学训练理论与方法(方向一必修)3542刘 磊、李先 长、郑松波0102184舞龙舞狮训练理论与方法(方向二必修)3542刘 磊0102185民族民间体育理论与方法(方向三必修)3542郑松波0102190民俗体育研究(方向四必修)3542李先长0102179 体育健身原理与方法(方向五必修)3542饶永辉0102093武术典籍选读(每生必修)2362刘 磊学位课程专 业 核 心 课0102186民族传统体育概论(每生必修)2364郑国华、李先 长0102089 中国武术通论2364李先长0102090 太极拳理论与实践2364刘 磊0102187 东西方健身理论与实践2364郑松波专业选修课(理论)0102091中西体育文化比较2363钟建伟0102031 操舞项目技能实践与应用2362秦丽萍、王燕非学位课专业选修课(技能)0102189 武术项目技能实践与应用2363刘磊、李先长学术活动参加学术讲座或学术研讨不少于 5 次,作 学术报告不少于 2 次1实 践 环 节实践活动教学实践、科研实践和社会实践1学院、导师安 排备注:备注: 方向一:武术教学训练理论与方法 方向二:舞龙舞狮训练理论与方法方向三:民族民间体育理论与方法 方向四:民俗体育研究方向五:体育健身原理与方法附件五:附件五:体育专业学术型硕士研究生课程简介体育专业学术型硕士研究生课程简介课程编号:课程编号:01020010102001课程名称:专业英语英文译名:English for Graduate Students in Kinesiology(Science of Exercise and Sports) 课程类别:公共必修课学 分:1学 时:18开课单位:体育学院任课教师及职称:余联 副教授教学内容及要求:本课程教学宗旨主要侧重于努力培养和提高体育类学术型硕士研究生的体育科技英语阅读和英译汉的能力。通过对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初步了解体育科学分类的英语术语;掌握体育科学论文英文题目、内容摘要和关键词的撰写;初步养成经常阅读各种英文体育资料的良好习惯;运用英语这一工具掌握更多的体育知识,提高自己的英语水平。教材及参考书目:【1】自选教材 【2】奥林匹克委员会官方网站:www.olympics.com【3】人体运动科学网站:www.humankinetics.com课程编号:0102003课程名称:运动生理学专题英文译名:Exercise Physiology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学 分:3学 时:54开课单位:体育学院任课教师及职称:黄文英教授教学内容及要求:教学内容: 运动生理学是体育科学基础学科之一,是人体生理学的一个分支。研究人体在体育活动 和运动训练影响下结构和机能的变化,研究人体在运动研究人体在运动过程中机能变化的规 律,以及形成和发展运动技能的生理学规律,探讨人体运动能力发展和完善的生理学机理,论证并确立科学的训练制度和训练方法。主要内容包括:运动生理学原理和运动生理学原 理在竞技体育和大众健身中的应用。 要求: 1、理解掌握体育运动影响下身体机能变化的生理原理、分子机制。 2、能够采用运动生理方法,进行运动选材及身体机能评定。 3、掌握运动能力的生理学测定与评价方法。 4、能够运用运动生理学原理,制定运动处方,指导大众健身。 5、使用英文原版教材为主,要求具备基本的英文阅读能力。 主要教材及参考书目(文献):主要教材及参考书目(文献):1 Per-Olof Åstrand, Kåre Rodahl. Textbook of work physiology: physiological bases of exercise. © The McGrawHill Companies, 2002. 2 Fox. Human Physiology,Eighth Edition. © The McGrawHill Companies, 2003. 3 朱大年主编. 生理学(第六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 年版。4 邓树勋,王健.高级运动生理学理论与实践.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5 田野主编.运动生理学高级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课程编号:课程编号:01020040102004课程名称:运动心理学专题 英文译名:Special Topic in Sports Psychology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学 分:3学 时:54开课单位:体育学院任课教师及职称:殷晓旺教授教学内容及要求:本课程侧重从体育活动动机、唤醒与焦虑、体育活动中的行为改变、运动与自我等方面,介绍体育运动心理学研究领域的最新理论与研究成果。通过对当前运动心理学各有关内容的研究进展、案例分析与文献导读的教学,深入了解并掌握体育运动心理学的研究过程和方法。要求学生根据运动心理学有关专题内容,阅读相关资料,并结合自身体育运动实践经验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注重培养研究生的“学以致用”能力。教材及参考书目:【1】季浏,张力为,姚家新,体育运动心理学导论,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7【2】理查德、考克斯著(美) ,张力为等译,运动心理学-概念与运用,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年【3】Arnold LeUnes 对太极拳的运动规律、拳理拳论、风格特点、主要流派进行研究。同时对太极拳的健身价值、社会功能进行探索。本课程要求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用理论指导实践,在实践中丰富理论。每个人必须掌握一套太极拳的技术动作。主要教材及参考书1.李德印.太极拳规范教程M 成都时代出版社,2009.4。2.童红云 中华太极拳M人民体育出版社 2005.9。3.顾留馨 太极拳研究M人民体育出版社,1996.2.4.杨瑞,齐犁 太极拳大架与养生M人民体育出版社 20011.12。5.蓝晟.国学与太极拳M 当代中国出版社 2012.1。6.王昆子.太极拳秘谱M 华夏出版社 2008.3。7.于志钧.中国太极史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2.4。8.王西安.陈式太极拳推手技法M 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8.4。 9.王大有. 太极辩证法M 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 2007.5。10.温力. 中国武术概论M 人民体育出版社 2005.12。课程编号:课程编号:01020910102091课程名称:中西体育文化比较英文译名:课程类别:专业选修课学 分:2学 时:36开课单位:体育学院任课教师及职称:钟建伟 副教授教学内容及要求:本课程主要讲授中国和西方国家(古希腊、英国、美国)的体育文化之间的异同及原因。内容包括中国主要传统体育项目发展流变过程及其原因,总结分析我国传统体育文化的特征、精神内涵及其来源;古希腊、英国传统体育项目、赛事(古代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历史流变及其原因,分析西方传统体育文化的特征及其原因;对比分析中西传统体育文化的特征。分析现代英国和美国竞技体育项目的兴起原因及文化内涵;中国现代体育文化的引进及转变,并对未来中西体育文化的融合和冲突进行分析。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能够全面了解中西体育项目的历史和现状,深刻认识中西体育文化的异同并理解其背后的原因,树立对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的自信心。主要教材及参考书1.杨弢、姜付高 著.中西方体育文化比较M.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 年. 2.崔怀猛 著.古代中西方体育文化M.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10 年. 3.谭华 著.体育史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年. 4.崔乐泉 著.图说古代奥林匹克运动会M.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8 年. 5.孔繁敏 等著.奥林匹克文化研究M.人民体育出版社,2005 年. 6.易剑东 著.体育文化学M.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6 年. 7.塞尔格耶夫 著.古希腊史M.缪灵珠 译.高等教育出版社,1956 年. 8.钱乘旦 许洁明 著.英国通史M.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2007 年. 9.张国刚 吴莉苇 著.中西文化关系史M.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 年. 10. Steven Riess 著.Major problems in American sport history : documents and essaysM. Houghton Mifflin,1997 年. 11. Rader Benjamin 著.American sports (5th) M. Prentice Hall,2004 年.课程编号:课程编号:01020930102093课程名称:武术典籍选读武术典籍选读英文译名:课程类别:专业核心课学 分:1学 时:18开课单位:体育学院任课教师及职称:刘磊副教授教学内容及要求:本方向课以武术典籍为研究对象;教师对各时期有关武术技术和武术文化的书籍进行推荐,并对其核心内容进行解读、判研。学生在课堂中对学习内容进行广泛讨论。本课程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认真笔记,并在课程结束时整理学习心得。主要教材及参考书1.唐顺之(明).武编选M 中华书局 2007.7。 2.何良臣(明).阵纪记M 中华书局 2007.7。 3.戚继光(明) 纪效新书M 中华书局 2007.7。 4.俞大猷(明).剑经M 中华书局 2007.7。 5.吴殳著.手臂录M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6.1。 6.中华书局编辑.武经七书M中华书局 2007.7。 7.中华书局编辑.孙子兵法M中华书局 2007.7。 8.马力.中国古典武学秘籍录M人民体育出版社.2006.6。 6.陈鑫写陈氏太极拳图说M 1933 。 9.邱丕相武术文化传承与教育研究M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1.12。 10. 游玄德.武当道教养生导引术M人民体育出版时间 2010.12。 11.王卓然.武术学 M山西科技 2011.6。 12.释永信.中国武术大典 (精装)M中国书店出版 2012.3。课程编号:课程编号:01020950102095课程名称:羽毛球项目技能实践与应用英文译名:课程类别:专业补修课学 分:2学 时:36开课单位:体育学院任课教师及职称:邓朝辉副教授教学内容及要求:本方向课以羽毛球技术实践为主,教学内容有羽毛球基本技、战术、羽毛球各种基础理论、羽毛球教学方法和手段、羽毛球社会实践等。本方向研究特色;1.研究国内外羽毛球运动前沿发展趋势,学习掌握羽毛球基本技术及理论2.评价各专项技术项目教学训练中的重点、难点、瓶颈问题。3.建立教学训练效果的评价与反馈对比;改进技术动作质量,分析技术动作的运动学特征,指导科学训练;使教学训练更加系统化和科学化。4.研究建立羽毛球运动科学的评价体系,从而能实现体育运动效果的自我评价、教师评价、学生评价的理论体系构建。主要教材及参考书1.郑超羽 毛球教程(高等学校教材) (M)北京交通大学 2010-04-012.毛秋明 刘佳 羽毛球(高等院校体育选项课系列教材) (M) 湖南大学出版社 2011-7-183 田麦久著,论运动训练计划(M)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 年版4. 张瑞林 羽毛球运动(第 2 版高等学校教材) (M)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0 年 01 月 01 日5. 马启伟. 体育心理学(M)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6. 田麦久. 运动训练学(M) 人民体育出版社,2000.7. 刘清早:体育赛事运作管理 ,M.人民体育出版社,2006 年版。8. 王亚琼等:运动竞赛学 ,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年版。 课程编号:课程编号:01021100102110课程名称:运动人体科学研究进展英文译名:Exercise Physiology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学 分:3学 时:54开课单位:体育学院任课教师及职称:黄文英教授教学内容及要求:教学内容: 运动人体科学研究进展以专题的形式介绍运动人体科学的研究热点、实验设计及方法。 了解掌握一些运动人体科学的研究手段,如动物实验方法与技术、运动疲劳的研究进展、 生理心理学研究技术、体质测评的原理与方法。 要求: 1、理解掌握运动人体科学的研究动态。 2、能够了解运动人体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3、掌握一种运动人体科学研究的具体方法。 主要教材及参考书目(文献):主要教材及参考书目(文献): 1、乔德才、张蕴琨、邓树勋主编。运动人体科学研究进展与应用(体育科学研究生通用教 材) 。人民体育出版社,2006。 2、冯连世 李开刚主编.运动员机能评定常用生理生化指标测试方法及应用.人民体育出版 社,2002课程编号:课程编号:01021110102111课程名称:体育信息化英文译名:课程类别:专业核心课学 分:4学 时:72开课单位:体育学院任课教师及职称:杜少武教授教学内容及要求:体育信息化课程为体育教育训练学二级方向下的研究生方向课程。主要以信息技 术为支点,广泛地寻求与体育结合的突破点。根据研究生信息技术的应用基础,从以下几 个方面进行研究:体育应用软件的研制与开发;通过软、硬件设备,对运动技术视频 等进行处理,对获得的时间和空间特征数据进行二维、三维解析。其它信息技术与体育 结合的研究。教材及参考书目:【1】伊利奇、王保众:透视 Excel VBA 应用与开发人民邮电出版社,2008 年版。 【2】郑秀瑷:现代运动生物力学 ,国防工业出版社,2002 年版。【3】卢德明等:运动生物力学测量方法 ,人民体育出版社,2001 年版。【4】三维运动解析系统(Ariel Performance Ana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