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哲学的生命意境.docx
中国传统哲学的生命意境人是在世的存在。在世之人,是宇宙中具有心性的存在,人的心性可 以接通自然大道。作为心性的生命体,人的生命跟宇宙万物的生命是 内在一体的,存在本质上的统一关系。人的小生命来源于宇宙的大生 命,最后还要回归大生命。道就是生命成就自身的内在本性和构成机 理,在人则为“人道”,在天则为“天道”。人的觉悟在于心与道的相通。 然而,人的生命本性在现实中常常是不自觉的,生命之道的迷失使得 现代人找不到回家的路,处于一种生命的无根基状态。人从自然大生 命而来,本身就携带着自然之道的气息,但常常迷失了自然之道的本 性,出现迷茫与苦恼,找不到生命之真谛,。这种生命的无根基状态使 人们迷失了生命的本性,人性的迷惘正是人的生命自觉意识缺失的表 现。我们目前所处的现时代更需要对人的生命观进行反思:我们从哪 里来?能到哪里去?生命本性究竟是什么?能不能找到生命的真实 信仰?这就需要上升到生命的哲学层次进行生命观的澄明,让光亮照 进生命的无明状态,使心性得以启蒙,从而通达生命的澄明之境。一、心与道通的生命观古往今来的哲学,正是人追寻自觉之生命意识的理性映现。哲学的意 义正在于追问和完善生命,实现生命的觉解,追寻人生的真谛。“觉” 字可理解为“学”到慧“见”;“悟”字可理解为“吾”“心”为“悟”,明心见性即 为生命之觉悟。现时代,人们更多的去看生命之外的东西,身外之物 使我们失去了生命自身的本性,遮蔽了自然的生命之通道,心性难以 阳光、空气、水分和各种营养等,但若是拔苗助长就违背了生命的本 性。所以只有遵守生命的自然之道,事物才能够成就自己的本性。无 为而治就是万物顺应自然之道的本性,从而达到知雄守雌、韬光养晦、 无为而不为的境界。只有遵守自然本性去做才能无为而无所不为。4 .出生入死。道家追求逍遥自在,对生命的本性有了一种出神人化的 理解,叫做“出生人死,人的生命都是由道而来最终回归于道。在老 子看来,无所谓生死,生死只是凡人的眼光,以道的立场来看,道是 永恒的,不增不减,不生不灭。如果把大海比喻为自然之道的大生命, 一滴水珠从大海里面出来最后又回归大海。出来了这个水珠就是小生 命,最后它要回去,水珠只有回到大海生命之流的自然大化中才能永 不干涸。道在中国文化的地位无比崇高,孔子说:“朝闻道,夕死可 矣。”“道不同不相为谋。”没有道就没有路,没有道就没有德,没有道就没有理。老子讲: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二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老子和庄子都 悟出了道的本性是不能言说的,道以无名和有名的方式存在,一个为 无名天地之始的道,一个是有名万物之母的道。天地之“始”的含义是 阴阳交会,生命孕育;万物之“母”的含义是大道母亲怀胎,把天地万 物生出来,这时道就以在场的方式显现。但显现的有名之道与不在场 的无名之道是同出而异名而已,道是很玄妙的,是生命的众妙之门。5 .超越意识。无为而治之所以能够达到逍遥自在,是因为道家有一种 独特的超越意谡,它是超世的。道家的超脱使其能够淡泊名利、平定 是非、超脱生死,从而达到真人的境界。道家超越了名利是非,它认 为名利是身外之物,生不带来,死不带走。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 道家超越了生死,庄子去世前说天地是我的棺木,日月星辰是我的陪 葬品,这是人生得道的大气象。按照佛教的说法,生也未曾生,死也 未曾死,真如本性圆满自足。修道之人要自觉以道的角度去看,知道 行道,最后与道合而为一。汉代道学家严君平指出,道家的旨趣在于: “损聪明,弃智虑,反归真朴,游于太素。轻物傲世,卓尔不污,喜 怒不婴于心,利害不接于意。贵贱同域,存亡一度,动于不为,览于 玄妙。精神平静,无所章裁,抱德含和,帅然反化。”(道德真经指 归卷七)道家思想的特质,正是从“道法自然”出发,强调“天人一体”,顺应自 然,合乎天道,以之来规定人生,要求人顺应本性,返璞归真,使之 趋向天人和谐。道家在“道法自然塞础上主张“各复归其根”(老子 16章),向人的自然本性回归,过符合人的本性的本真生活,就是 达“道”了天人的和谐相通。(三)释家“中道圆融”的生命观.因缘和合。缘起理论是佛教的基本教义,是佛教思想的基石,它奠 定了佛教的世界观基础。缘就是因缘、条件;起就是生起、发起。佛 教认为,宇宙人生的生发无不是依托于各种“因缘”和合而成。缘起理 论表明世间万物都是一种因缘而起的和合共生关系,即“因缘和合”。 认为万物的生命,都是缘起,因缘和合。因是内在的根据,缘是外在 的条件,只有当事物同时具备因缘时,生命才得以生长发展。佛教的 万法皆空,实际上是法无自性。法也需要因缘,因为万法就是万千的 众生,这个众生即包括像人这样的有情众生,还包括像石头那样的无 情众生。6 .中道圆融。大乘空宗则把中道观法视为把握世界的“不二法门,大 乘空宗中观学派的龙树提出了著名的“八不中道”:“不生亦不死,不 唱亦不断,不一亦不异,不来亦不去。”并认为此乃“诸说中第一”。大 乘起信论以“众生心”作为最终极的根源,“是心则摄一切世间法与出 世间法”,其阐发的“一心开二门”为圆融奠定了理论基础。天台宗则在 判教的基础上建立了一种包容一切、圆融无碍的理论体系,所谓“一 心三观”、“一念三千”、“三谛圆融”。华严宗则提出了法界“圆融”思想: “法界缘起,圆融自在”、“六相圆融”、“十玄无碍”、“理事圆融”、“事事 圆融”、“一切即一,一即一切”,弘扬圆融精神。佛教后来在中道观基 础上进一步提出了圆融观,圆融是佛家思想的最高理想境界。佛教认 为生命之道是中道,它是圆融圆满的。佛教强调这种中道真实观法, 把这种观法叫做不二法门。中国哲学叫做体用不二,不二就是合而为 一。针对佛教中道圆融、自性具足的妙谛,我曾领悟出这样两句生活 禅:如来如去真如圆融不一不二,非空非色无非因缘自性自然。7 .明心见性。禅宗倡导“直指内心”、“明心见性”、“顿悟成佛”。其实, 佛性就是人性,如果人能够明心见性,即人心觉悟了之后就能成就佛 性,也就是说人觉悟了就是佛:一念之觉悟即为佛,一念之痴迷即为 凡夫。修心养性,明心见性,觉悟之后就可以觉解人的本性,就是成 佛。因此佛是觉悟的“人”而不是“神”,也就是说每个人都具有佛性, 众生皆可成佛,每个人的生命里面都有佛之真如本性,都可以修炼到 大彻大悟,都可以超越生死。8 .平等慈悲。大乘佛教认为,一切法都是真如佛性的显现,万法万物 皆有佛性,人人皆可能成佛。因此,不仅人与人应当平等,而且人与 万物都应当平等,要破除人类中心主义的幻妄与自我中心主义的执迷, 主张包括有情(人)无情(物)的众生平等。如果人觉悟到人人都拥 有真如本性,就会有平等之心,产生慈悲为怀之心:慈就是无缘大慈, 悲就是同体大悲。正是相信众生平等,才大慈大悲,普渡救世。大 智度论卷二十七说:“大慈,与一切众生乐;大悲,拔一切众生苦。” 大乘空宗的心经开篇即说:“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 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无论是“四谛义”、“八正道”,还是“六度”、 “四摄”,表达的都是佛教为众生救苦救难的慈悲救世情怀。5,真如本性。真如就是宇宙人生的真相与真理,佛教旨在把握宇宙人 生的真谛与真如,真如即如其本来面目。生命是一体的,众生的痛苦 就是我的痛苦,人心感同身受。整个人类是同源的生命,甚至天地万 物,生命都是一体的。佛教强调'色空不二",心经认为,“色不异 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真如本性不在外面,就在人 的本性之中,所以说“色空不二,无色不空”。人的真如本性要在人生 的红尘中经过磨炼,去掉无明才能觉悟,觉悟之后就能看破红尘,祛 除虚妄之相,把握到真如本性。只有“看破”之后才能“放下”,只有“放 下”才.能“自在”。总的来看,佛教主张一种因缘和合、中道圆融的生 命观,从修心开始来建构起整个世界的和谐相通。中国文化是以儒治世、以道治身、以佛治心。儒家着重人世的道,调 节人际关系,孔子的理念对于人生在世是非常有价值的,很多高僧也 不排斥孔子的言论。以道治身,修身养性,修炼自身。以佛治心,让 人明心见性。陶渊明有诗:“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悲。应尽便须尽, 无复独多虑。”他的这种感悟写出了对生命之道的理解:每个人流浪 在宇宙生命的大化之中,我们不必对生命的得失感到悲伤,该走的时 候潇洒的走,不要像庸人自扰那样多愁多虑,这显然是得道的气象, 因而在人世他才能:“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 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 有真意,欲辨已忘言。”从中可领悟到人生的真谛。(四)周易“自然大化”的生命观.自强不息的大化日新精神。“易”是中国古人对'太极图”日往月来、 阴阳转化之自然运转的意象把握。说文解字释“易”为、:旧月为易, 象阴阳也。"我们透过太极图阴阳鱼的交互运转,可非常直观地理会“易的本义:上为日下为月,寓意阴阳变易转化。从周易到以后 “易”的演化中,有以下四重含义:(1) “易生”:“生生之为易”,“易有 太极,是生两仪”,世界由阴阳矛盾推动,处于生生不已的创生转化 之中;(2) “易变”:“大易流行”、“太虚本动”,阴阳二象轮回运转, 注人自强不息的动变活力;(3) “易通”:“极则反”,“穷则变,变则 通,通则久”,阴阳变通,大化日新,实现通达平衡;(4) “易和”:“阴 阳交感”,“天人和合”,对立面在相即相离的演化中实现新的和谐统一。 以上含义共同体现了中国哲学思维贯通天地人一体的大易流行、生生 不息、阴阳转化、变易致和的“易”思维本色,形成了中国哲学的“易” 思维特质“创生转化论”。1 .厚德载物的和谐融通精神。易经讲:“乾道变化,各正性命, 保合太和,乃利贞。”“和”的内涵博大精深,主要有如下四重含义:(1) “和生”:”和实生物,同则不继”,“和而不同”,在多样性统一的“和”中 才能化生万物;(2) “调和”:“相反相成”,“以他平他谓之和”,在系 统中使不同的因素相互协调实现和解,维系着事物的有序运转;(3) “中和”:“适度中节”,“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和”乃“天下之达道”, 有适度制衡的动态功效;(4)“和合”:强调“天人和合”与“阴阳之序”, 阴阳矛盾在对立中达到统一,促成多样性的统一体或对立面的和合体, 变易的阴阳矛盾在创生转化、对立冲突、协调融合的过程中通达新的 和谐。透过太极图那和谐圆融的系统图式,我们对“和”的本义有了更 直观的意会:“和”就是太极图的圆圈,是维系阴阳鱼对立统一的矛盾 和合体。“和生”、“调和”、“中和”、“和合”所体现的“和谐融通”理念正 是“和”的本质,构成了承载中国哲学的“和”思维特质。2 .自然大化的“易和”之道。“易与"和”形成易和”之道,坚持“一阴一 阳之谓道”的“易和”之道,以来推演万物流变、对立和谐的矛盾系统。 “易”为世界的动变活力,通过阴阳矛盾注入永恒的创生能力,展开宇 宙大化变易的运行历程;“和”为世界的构成法则,成为阴阳矛盾演化 的整合秩序,在相互依存中和谐运转。“易和”之道用系统整体思维看 待生命的运转:“易意味着进步,“和”意味着秩序;“易追求发展,“和” 守持稳定;“易'为变革的力量,“和”为维系的力量。易道广大,生生 不息。“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生命 的本性在于:阳刚之气生生不息,阴柔之气厚德载物。以道的视角来 观察,人的死亡并非生命的终结,而是生命被大道母亲所隐藏,重新 回到道的怀抱。回归大道之后又参与自然大化,可以产生新的生命 一粒种子种下去的时候,种子就死了,死意味着新生,它上面就 长出了新芽。这个新芽进一步生长,变成了植物的杆。最后它开花了, 花落了之后才能结果。生命就是这样自然而然、生生不息、大化流行。 当孔子看到大河就自然涌现出生命大化之流的感慨:“逝者如斯夫, 不舍昼夜”,生命之流永不停息。这是“出生人死”的大化与“归根复命” 的回归,能够回到母亲大道的怀抱。三、理解生命的不同思维方式(-)科学生命观:以观物的方式观人 科学生命观主要是一种以观“物”的方式来观人,以还原论的思维方式 把握人的本源。科学生命观认为人的生命从自然生命中演化而来,只 要理解宇宙万物本身,那生命之间没什么本质区别。科学通过一种认 识“物”的方式达到了对人的生命的认识,也就是以观“物”的方式来观 人,而最后得到的并非真实的人性,而是物的本性即物性。整个科学 对人的生命的理解经过了一个漫长的历史,最早是自然哲学的研究, 那个时候人们就有了认识自身的欲望,但只能从外在找到一个更高的 物来解释人自身。中国人将其认识白身的方式称之为天道,天道产生 了人道。随着时代的进步,科学的发展,人们对自身的认识更加具体 深入。随着物理学、化学的发展,出现了生物学,人们开始了解身体 这样一个有机体。生物学研究人的生命,达尔文的进化论以观“物”的 方式来认识人,将宇宙生命的演化定义为一个完整的链系。达尔文的 进化论从生物学视角,将无机界到有机界到人的生命界的链条打通, 描述了生命的自然进化历程,不仅揭示了人类的起源与形成过程,更 让人们认识到生命原来是一体同源的。在生物学研究的视野中,人与 天地万物都是从一个生命链条进化而来的,但我们无法通过生物学看 出人性独特的内涵,因为生物学为代表的自然科学是以一种认识物” 的方式来认识“人”的,即把人理解成某一种特殊的物。比如说人是一 种会说话的动物、人是理性的动物、人是直立动物、人是政治的动物 等,这些描述虽然有不同的修饰语,但其本质上都把人当作物。科学 对人的认识,后来在生物学上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出社会学,认为人 的个体生命来源于社会生命,每个人的生命都是父母的生命的延续, 个体生命只有在人群中才能存活。从原始社会到今天,没有人可以脱 离人与人的社会关系交织而成的群体而独自生存,所以说人通常把自 己生命的本性隐含在社会群体中。人的文化是从历史中积淀下来的, 本性是从社会化过程中获得的,寄托于社会历史性。生物学注重找到生命进化的链条,而社会学、历史学进一步指出了人 的个体生命的本质在于社会历史性,但人作为人的独特本性还是没有 呈现出来。心理学进一步揭示人的心理和精神活动,探讨人的认知、 情感和意志。但是心理学对人的探讨主要还是一种科学认知的方式, 也就是用一种实验方式进行研究,来把握心理现象和规律。现代心理 学如弗洛伊德从精神分析的层次上来揭示人的独特性,为人类理解生 命的奥秘作出了贡献。弗洛伊德将人的心理本质划分为三层结构:本 我,即人的本能,靠这个欲望来引导,这是人的自然本能;人还有一个超我,即理想中的我,每 一个体不满足于自我的当下,总是希望把自己改造成希望的那样,这 个理想中的我叫超我,自我在超我的引导下最后实现自我。自我是矛 盾的存在,向上接近于神,向下接近于物,但人的生命本能又使其回 到起点的欲望之中,所以说人一半是天使,一半是魔鬼;一半是海水, 一半是火焰。人就是这样一个矛盾的存在,将自我解读为存在于超我 与本我的夹缝中。但是这些还都是揭示了人的演化过程,提供了研究 人的生命的源头等知识,虽然它们都为理解人的生命作出了重要贡献, 但并没有揭示出人性的本质与奥秘。(-)神学的生命观:以观神的方式观人神学生命观以观神的方式来观人,把人理解为一种接近神的超越性存 在,是一种超越论的思维方式,因此对人的理解过于理想和纯粹。早 期人类认为自身由神创生而来,是神的后代,所以理解了神就理解了 人,这是宗教神学的思维方式。宗教神学源于原始神话思维,在那个 时候人由于无法认识自己便以其崇拜对象来理解自身,因此每个原始 部落都有自己的图腾。图腾的出现正是因为人认识不清自己将自己对 象化并神化,所有的原始部落都认为自己是神的后代。神是怎么产生 的?很显然神是人创造出来的。人之所以创造神是因为神就是人对自 然具有化生生命的神奇能力的隐喻。神实际上是人对自然大生命本性 的人格化寄托,形成一种自然神论。人的小生命由宇宙自然的大生命 而生,最后小生命在死亡之后又回到其中,即道家所讲的“出生人死”、 “归根日静”,人即回归、静即归道,返璞归真。对宇宙大生命的奥秘的理解,中国人称之为道。但在原始思维中,自 然力量就是神,是世界万物生命的奥秘。因为原始人无法解释天地万 物包括人是怎么产生出来的,人的生老病死是怎么一回事,大自然的 变化又是如何发生的。于是,人们将自然生命的奥秘赋予神,人创造 了人格化的神,但是神有自己的真实基础,那就是宇宙大道生命本身 与大道接通,导致生命有隔,陷人迷茫的无明状态。作为拥有心智的 存在者,人不可能忍受无意义的生命中难以承受之轻。人从哪里来, 最后要归于何处?在生死之间的人世路上,我们应以怎样的态度对待 生命?如何来超越生死界限以找寻人生的意义?这一系列的追问都 需要我们用心灵去感悟,用生命去体验。从个体在世的角度来看,生 命似乎只有一次,而如果从自然大化之道来看,则人的心性与道相通, 不生亦不灭,是一种道法自然的大化存在。心与道通的生命观,主要体现在如下层次:1 .人世。人世即人生在世,人存在于世界之中,要把握人与世界的关 系。我们如何理解宇宙的真相和人生的意义,需要自觉领会哲学意义 上的世界观问题。通常我们将世界观定义为人对世界的根本看法,其 核心就是把握人与世界的关系,把握人生的存在方式。从哲学的层面 理解世界观,“世”是人生在世的生命宇宙;“界”是人生体验的道路;“观' 是以人的心性对宇宙大道的觉悟。这种观不只是“眼”观,更在于“心” 观和“心”悟。心之世界观决定着人生观的视野,人的心性自觉到与宇 宙大道相通则是世界观的澄明。2 .人生。人生就是人的生命,觉解人和自身生命的关系才能真实把握 人生。宇宙有其生命的自然演化历史,作为宇宙大生命进化链条中的 一员,人是天地之灵长、万物之精华,遵循着宇宙进化的法则,即自 然大化之道。人生在世的意义重大:“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 和人的超越性。道家并不讲人格化的神,而是以道为万物的根据。佛 家也不讲神,讲真如本性。基督教与伊斯兰教讲人格化的神。基督教 主张上帝创世说,而上帝就是一个人格化的神,是圣父、圣子、圣灵的三位一体。这是人在那 个时候为理解生命的奥秘而创造出的神灵论。上帝本质上就是自然大 生命本身,因为说上帝创造世界,实质上是自然产生万物,所以神就 是宇宙生命的化身。伊甸园的传说,亚当和夏娃偷吃了智慧树上的果 子拥有了智慧和理性,却遗忘了宇宙大生命的一体性。亚当和夏娃在 伊甸园里原先没有是非善恶之心,意味着天地万物融为一体,但是人 吃了智慧树上的果子就意味着人开始有私心杂念,人变得“聪明”,这 样上帝的惩罚就来了。这就是说人违背了那个自然大生命的一体性, 只为自己小生命着想,这时就要遭到自然之道的惩罚。佛教认为人不 仅仅只有在世这一段,相反生命是有轮回的,也是可以往生的。在佛 教看来,佛性这样一种真如本性赋予了我们生命,人要在世间修行来 去掉生命的蒙蔽获得清净的本性。真如本性就是生命之真谛,,真如本 性的觉悟就是与宇宙大生命同在。而神学的生命观究其本质,是将人 的超越性发挥到极端,把人神化,赋予人以神性。“神”实乃自然大生 命的奥妙。神学通过超越性的神来理解人的超越性的生命本质。(三)哲学的生命观:以观人的方式观人 哲学是以人的方式来认识人,它不同意科学以认识物的来认识人,也 不同意宗教神学以认识神的方式来认识人,而是追求以符合人性的方 式来观人。在哲学看来,人性是一个二重化的矛盾的存在。人有物性, 人是从自然生命那里来的;人同时还有神性,人有超自然的生命。高 清海先生认为,人的生命是超自然的自然生命”,是具有“自然生命的 超自然生命”。人的心性,人心与人性,就是支配自然生命的超越性 之所在。人是顶天立地的存在,头顶着理想的蓝天,脚踏着现实的大 地,是在天地之间的一种真实存在。中国古人讲天地人“三才同德”, 就是从哲学生命观的角度找到理解人性的结构,即人性其实既有神性 的理想的层面,也有物性的世俗的层面。人既不能被物化,这样人就 和动物没有区别了;然而人也不能被神化,因为人就是人而不是神。 人是宇宙大生命自然大化的产物,当人不理解宇宙大生命之道时就称 其为神。西方早期自然哲学,是一种追本溯源式的思维方式,认为找到世界的 本源就能揭示人的奥秘。早期希腊哲学家将“逻各斯”作为世界的本源。 “逻各斯”类似于中国的天道,像一团永恒的活火,“在一定的分寸上燃 烧,又在一定的分寸上熄灭”。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开创了形而上学 的本体论。他们认为人的生命根源在于世界的本体,本体是不动的, 不变的,柏拉图称其为理念,这就是理念论。亚里土多德创立了形而 上学,要找到世界的最后的本体、最高的原理、终极的存在,并对其 作出终极的解释。问题在于,这样一种本体论的认识方式,是一种本 质还原论意义上的思维,在观人时却观到了非人,认为人的生命不在 其生命之中,而在于一个外在的高于人的理念或本体,这就是还原论 思维方式,以人性外投的方式来认识人。这显然是离开人的生命本身, 离开了人的生命与宇宙生命的真实联系,以人性外投的方式来理解人, 结果失落了人的本性。本体论的思维方式到近代转向了认识论,人成 为认识的主体,世界万物都是客体。客体围绕主体而旋转,这又走向 了另一个极端一主体形而上学。笛卡尔的“我思故我在”,发展了理性 演绎的认识方式。到康德那里世界被划分为物自体和现象,而人的理 性只能认识现象,把握不了事物本身,这就存在着二律背反的矛盾。 但事实上从大道生命观来看,生命是内在相通的,人为地进行主客二 分就把完整的生命世界给封闭和隔绝了。现代哲学对生命本性的理解 可以说才刚刚开始,要理解生命就要I可归人的现实生活世界,回到人 的生命本身和生活实践活动,这开创了一个新的生活世界的转向。(四)中西哲学生命观的区别对生命的理解上,西方哲学与东方哲学需要进行深人的对话和会通。 包括易与儒释道等的东方哲学,在领悟人的生命时强调一种直观的悟 性思维,主张要靠心去悟,把人放到实验室里不可能得出人的生命的 奥秘,当然也不能按照认识神的神学思维方式来认识人。这种悟性思 维以体悟、感悟、证悟等方式来领会人性的奥秘,核心在于主张心与 道的相通,这是东方特有的悟觉思维。与之相比,西方哲学思维就是 注重概念化的理性思维,认为人的本性就是理性,主张对人的生命的 认识要靠理性的思维,也就是一种科学理性的思维方式。科学并不能解决心性、信仰与意义问题。科学主要是对事物做出一个 事实判断,它难以给出价值判断,科学无法告诉人应该怎样生存,无 法洞悉心性的奥秘。而东方的生命哲学,特别强调开发人的心灵,通 过开启人的心智,在人的生命中筑起心法,以接通大道的心性来引导 人生,实现生命的觉悟。总之,东方哲学更注重于心智,而西方的理 性思维更强调理智。这两种不同的思维方式对人们认识生命和世界产 生了不同的后果,西方的科学思维方式非常发达,近代以来一直领先。 东方的悟觉思维,对人的生命奥秘的理解具有独特和深刻的意义。在 当今全球化时代,东西方的哲学思维方式需要进行深层次的会通。四、生命之道的自觉与生命的澄明之境(-)双重生命观以前所说的生命观大多是单一的,要么是物的生命观,要么是神的生 命观。而人的生命观是双重性的,人既有物的属性,又有神的属性; 人有超越性,人还有世俗性,人因而是一个顶天立地的存在。人让物 尽其性,人尽其才。人有物的尺度,同时人还有自身内在固有的尺度。 马克思说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塑造自己,让生命变成自身审美的对象。 生命的双重观就是人用超自然的心性生命或者自由生命去统率自身 的自然生命,让自然生命释放出它应有的潜能,让生命之花灿烂绽放。尊重生命,敬畏生命,源于生命的内在一体性。宗教和哲学都反复强 调,生命是独一无二的和宝贵的,是有着独特的使命的。按照儒家的 说法,民胞物与,人都是我的同胞,物都是我的朋友,这是一种博大 的生命情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 太平。”生命在自然进化过程中进化出人来,人睁开心灵之眼,让宇 宙通过人心看到自身。人在这个世界上肩负着极其神圣的使命,若生 命没有绽放,那就是生命的夭折。“天”字上面一横偏了就变成夭折的 “夭。夭折就不是天然的,不是自然生命的自然实现。生命的逻辑在于:人的生命是自然和自由的统一。从哲学层次来讲, 人既是自在的又是自为的,是自在与自为的统一。人从天地那里得到 了自然的生命,人利用这种自然的生命之道,来证成自己的自由生命。 比如说,一个艺术家有他的艺术生命,一个运动员有他的体育生命, 一个政治家有他的政治生命,一个文学家有他的文学生命,等等,而 这些才是人所要实现的价值。人利用宝贵的自然生命,去创造属于自 己的自由生命。自由生命是以自然生命为基础的,但又要靠生命之道 引导自然生命,这就是生命的心性。(二)道的位置 道不在遥远的彼岸,不在极乐世界、不在天国,不在天堂。“道不远 人,人是为道而远人,不可以为道。”道就在人的生命之中,道就是 人的心性,道与心同在,心与道相通。道就是心性、良知、良能,道 不在外面,而在人的生命之中,也就是道在万物之中,是成就万物的 生命本性。在冰天雪地的冬天,花的种子就在大地里边隐藏着。春天 来了,春风一吹,就自然的发芽了,生命就苏醒了。这时候使得花儿 绽放的内在力量,就是花的自然生命之通道,即自己构成自己的道路。 花草自然的生长,但是如果人为地把它拔了或者人为地给它施化肥农 药,这其实就违背了花的自然本性。现在有诸多违背生命本性的现象, 在现代化的生产方式下,人食用的粮食里大都含有农药等有害物质, 吃的食品大都放了添加剂,不天然也就不自然了。这就违背了自然而 然的生命本性。人对自然过度的开采开发,大自然会对人类进行“报 复”。这实际上是自然之道在起作用背道就不得正果,顺道就通达顺 利。道就在生命之中,有道的人能主宰自身的命运,也就是说遵道的 人才能不随波逐流,才能主宰自己的人生。(三)生命的澄明之境只有对生命的本性与生命之道有了自觉的意识,我们才可以进一步思 考开启生命的澄明之境。生命的澄明相对于生命的无明,无明就是黑 暗。因此,人要想达到澄明就要打通自己的心性,通过修心养性、致 虚守静、明心见性,让道照亮生命世界。一是觉与证。修养心性,既要知道,又要行道,这就是觉与证。要觉 悟道,又要证道,即通过生命去验证道,去展现道。这就是知行的统 一。中国哲学强调知行合一,佛教也强调觉证一体。若有了道但却没 有在生命中修行,那么道还不能贯通,不能住留心性。因此,必须要 修行并重。觉和证的关系,就是不但要“知道”,而且要“行道”,达到 觉悟和修证的统一。二是诗与思。古往今来的诸多思想家、艺术家都在思考生命。那些伟 大的文学著作、伟大的诗歌,都是指向生命、感叹生命、觉悟生命, 其目的都是寻求生命的真谛。红楼梦的伟大之处在于它不仅仅是 我们通常所说的文学作品,它里边蕴涵着深厚的儒道释意境,不了解 儒释道就难以读懂红楼梦。所谓“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 文章:事实上,古往今来的诗人、文学家、艺术家,都以自己特有 的方式感悟生命,追寻生命之道,但我们传统的哲学史中却鲜有诗人 和诗性的智慧。这就是说我们现有的思想认识格局是很有局限性的, 不足以把握生命的恢弘与博大气象,把诗性引人思想才可能是完整的。 人不光需要理性,还需要情感,诗与思的对话才可能觉悟完整的人性。 诗与思都是对生命之道的一种感悟,诗意之思将开启现代人诗意栖居 的人生态度。三是心与性。知人要知心。中国哲学的高明之处就在于把心性开显出 来,中国文化也是注重心性的文化。心和生合起来就是性,就是用心 去引领生命,以符合道的本性。如何处理好心性与生命的关系,这是 个永恒的哲学主题,也是永恒的人生主题。得道之人用心性驾驭生命, 而失道之人则是丧失心性的指引。道是方向,是理想的指引,而路是 现实的具体的开显。因此说,没有道就没有路,有道才有路。人要对 自己的生命有一个真实的观照,要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才可能找到所 想要的,但在大多数时候人们往往把虚假的欲望满足当做真实的生命 需要。这就凸显了心性之于生命的重要性。四是迷与悟。人生总是处在迷和悟之间。悟就是觉之光明,可以照亮 迷之黑暗。如果已经意识到了迷,那就意味着离悟不远了。这说明人 可以调整自己生命的姿态,向着合适的道路前行。人生的辩证法就在 于,只有经过苦才能找到乐,经过迷才能找到悟。一个人只有经历了 很多的苦难之后,才能感知生命的甘甜。一个民族只有经历了诸多的 苦难才能够成熟起来,才能有自己的文化道统。人与人的交往,最贵 于交心,达到心灵的相通。人同此心,心同此理。人有神圣的心性与 道性,通过天地神人的会通,可促进人内在本性的觉醒,从而达到“泰 然自若”和“虚怀敞开的生命通达之境。人要体悟生命的澄明之境,就要修心养性,明心见性,通过心与道的 接通,永葆“自然率真的心性”,体悟“生命一体的情怀”,怀抱“寄托天 下的气度”,追寻“逍遥自在的境界”,活出“乐观通达的人生”。这就是 心与道通的生命之道,也是我们现代人所要开启的生命澄明之境。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人的生命与物的生命有着质的差异, 虽然在自然生命意义上具有一体性,但人的生命有着极为特殊的使命。 人生观是人对自己生命的观照,在生命中寻找人生真谛并对存在意义 的反思和追问。3 .人心。人在宇宙中担负着极其重要的使命就在于其存在的特殊方式 一人有心性。“心之官则思”,“明心见性”,都强调了心性的重要性。 人心不是作为身体器官的心脏,它是宇宙生命进化中最精妙的存在, 我们现时代的科学都难以精确地把握。人心变化莫测,若要高尚起来, 比神还崇高,可杀身成仁、舍生取义;若要作孽,却可以禽兽不如。 中国哲学特别发展了心性、良心、良知,即对人的心性的自觉修炼。 人心不是某一个器官性的存在,而是作为一种生命之道的属性来主宰 人的生命。这是因为心中有道,心与道通,心即道。道是一种宇宙自 然而然的本性,“天命之为性,率性之为道”。古往今来哲学、宗教、 艺术都关注的人与自我心灵的关系。身与心、灵与肉怎样达相通与和 谐,达到内在的宁静与从容,这就需要人反观自己的内心,洞察心灵 的奥秘。4 .人性。人性由人“生”与人“心”构成,“性”正是心与生命之道贯通的体 现。那么何为人的本性?人的本性就是道性,宇宙之道赋予了人的心 性。心的生命即“性”,就是要用心来支配和引导人的生命,找寻生命 的道路。灵魂是人的本性的另一种表达,它引导着生命。没有了心性 的引导,人的生命就会出现迷失。这就需要反思人性,形成哲学意义 上的人性观。人心作为支配人性的本源,是人的生命中非常独特的存 在。人除了拥有与动物一样的自然本能,还拥有自由,即能够支配自 然生命的生命。人的心性就是用来主导人的自然生命,因此说人的心 性就是人的本性,是人的生命的特殊性。只有破解人性的密码,才.能 获得对生命的洞察。人生在世最大的困惑是人性的困惑。人性是哲学 的奥秘,哲学就是要去理解神奇和玄奥的人性。从人世、人生、人心和人性四个层次可以看出,生命的奥秘在于人的 心性,心性是支配人的自然生命的生命,是人的道德自觉的自由生命。 生命的价值需要人的创造,人如果能够创造出自由的生命,就实现了 自身的潜力。人能舍生取义、杀身成仁,正是由于与道接通的心性引 导人生的结果。二、中国传统哲学的生命意境阐释中国传统哲学对生命的关注源远流长,易与儒道释都有各自独到的生 命意境。儒道释的生命观是互补的,所谓“以儒治世”、“以道治身”、“以 佛治心”。虽然这三家都是身心兼修,但各有所侧重。用易传的 说法,各家“同归而殊途,百虑而一致: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儒道释 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了“和而不同”的中国文化生态。经过长期的交流 融合,儒道释三教合流,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生命观:儒家主张中和之 道的生命观,注重人世的人文关怀;道家主张道法自然的生命观,追 求超脱的天地境界;释家主张中道圆融的生命观,注重真如的本性觉 解;周易主张自然大化的生命观,注重变通的阴阳和谐。它们共同构 成了“心与道通”的中国生命哲学的觉悟之道,与西方注重概念化的理 性思维形成鲜明对照。(-)“中和之道”的儒家生命观1 .“天人合一”。儒家继承了殷周以来的“以德配天”、“敬德保民”思想, 主张天人相感相通的天人合一观念。儒家认为天道寓于人道之中,天 道人道是统一的。中庸讲:“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 谓教。”人的生命是自然生成的,天命赋予人的生命和本性,这样天 道和人道就统一起来了。孟子从心性上解释天人合一:“尽其心者, 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孟子尽心上我们为什么要遵循 天道?因为人源自于天,最后还要回归于天,这叫“天人合一”,天人 合一并非仅仅是人和自然在物质层面的统一,而深层次是指人心与天 道的相通,人的生命和自然的生命在本质上达到统一。人道的根据是 天道,天理良心一体,儒家认为天理良心是人最高的道德根据。程颐 说道与性一也。"(程氏遗书卷25)儒家的“天人合一”肯定了天 与人、自然与人类社会具有统一性,并视这种统一性为和谐的最高境 界。2.“和而不同”。国语记载了西周末年史伯与郑桓公的对话,史伯 指出:“夫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以他平他谓之和,故能丰长而物归 之。”(国语郑语)开启了中国哲学史上的“和同”论辩。左传 记载了晏婴与齐景公的对话,晏婴提出了“和与同异”的思想。到儒家 这里,将“和”提升为一个极为重要的范畴。儒家认为“君子和而不同, 小人同而不和。”“和”意味着君子做人做事有原则,讲信誉,有法度, 胸怀远大,包容万物;而“同”意味着小人做人做事表面上随声附和, 竭力求同,但实际上他们不讲原则,没有胸怀,不能容忍不同的事物。 “和”是不同事物的统一,而“同”是完全一样。君子和而不同,有包容 之心,能够和衷共济、和平共处;而小人一味尚同,追逐臭味相同。 正因如此,“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通过和而不同”可以看出, 儒家认为人的生命是丰富多彩的,生命是能够包容万物的,生命不仅 在于“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刚健有为精神,生命还在于“地势坤, 君子以厚德载物”的包容和谐精神。3.“义利之辨”。“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义者,宜也,指做事适 当、合道。如“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而小人则因“利”弃“义”。”小人 喻于利”,意味着“利”是其最高的追求,见利忘义。在儒家的观念中, ,义”具有至高的地位。我们经常说的有情有义之人,是有道有德的人。 在儒家看来,如果缺少仁义、道义、情义的“义”字,人就无异于禽兽。 孟子认为人之所以高于禽兽是因为人有道德,讲仁义。正是由于这样, “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贫贱不能移,此谓之大丈夫”,“吾善养吾 浩然正气”,这种浩然正气显然是体现了道义的生命观。无数仁人志 土能够杀身成仁、舍生取义,就是因为他们把道德生命看作是更高的 生命。“义利之辨”中“利”和“义”实际上是统一的,“求功当求天下功, 计利当计天下利”。当人们追求的功利不是一己的私利,而是大众的 福利,这样的“利”就是众人是义人“义”和“利”就统一起来了。义不在 于追不追求利,而在于怎么追求利,追求到利之后怎么办,这决定了 义利观的境界。儒家对义利的理解非常深刻,提出“己欲立而立人, 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4“中和之道”。尚书大禹漠中提出“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 惟一,允执其中”。孔子首次提出“中庸之道”:“中庸之为德也,其至 矣乎。"(论语雍也)以中庸为最高美德。中庸提出“君子 之中庸,君子而适中”,又进一步提出“中和”思想:“喜怒哀乐之未发, 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 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中和之道是儒家的根 本之道,强调的是一种生命的和谐之道。孔子认为人要畏天命,天命 需要敬畏,因为人还无力改变天命,这个天命是我们的大生命。按照 儒家来说天命之谓性”,天命赋予我们以自然本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