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华东师大版(试用本)高一上册第四单元-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教学设计.docx
-
资源ID:86779109
资源大小:14.55KB
全文页数:3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高中语文华东师大版(试用本)高一上册第四单元-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教学设计.docx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教学设计四川省广安花桥中学校黄红梅 【教学目标】L 了解这篇新闻的结构,品味作品中精彩的细节描写,独特的艺术视角。2 .引导学生思考,品味细节,理解记者的感情倾向。3 .深切感受纳粹对人的惨绝人寰的摧残和迫害,牢记历史,热爱和平。【教学重难点】重点:明确新闻结构和内容,理解记者的感情倾向。难点:品味作品中精彩的细节描写,独特的艺术视角。【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1 .引入故事叔叔请把我埋得浅一些进而联系到奥斯维辛集中营。这里是一座平静的小镇,也曾经是最恐 怖的死亡工厂;这里见证着人性的堕落,也凝结着一个民族的苦难;这里是人类历史无法跳过的一页这里是 奥斯维辛。(投影课题: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2 .介绍奥斯维辛集中营:位于波兰南部小波兰省境内。1940年4月27日,德国法西斯头子希姆莱下令在此 修建最大的灭绝人性的杀人工厂一一奥斯维辛集中营,二战结束时,整个集中营占地面积达40平方公里。营内 采用毒气室等各种方法屠杀、虐待囚犯,5个焚尸炉平均每天焚尸1万具。包括中国人在内的28个民族的400 万人死于集中营,其中犹太人最多,达250万。1947年被开辟为国家博物馆。1979年被列入联合国世界文化遗 产名录。3 .投影一组奥斯维辛集中营的资料图片。如“奥斯维辛集中营的大门”、“奥斯维辛集中营的密布的电网”、 “巨大的焚尸炉”、“囚房”、“一批犹太人在毒气室里在等待死亡”、“集中营里堆积如山的尸骨”、“集中营里的 万人坑”、“集中营中用于做实验的孩子们”、“奥斯维辛集中营档案室中部分死者的照片”等等。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新闻的主体部分主要写了什么内容?明确:参观者参观奥斯维辛集中营的经过和感受。1 .参观者参观的顺序是怎样的?明确:毒气室一焚尸炉一死囚牢房一女牢房一灰砖建筑试验室一纪念长廊一地下绞刑室 三、精读课文,深入理解活动一:研读课文7T5节,品析细节,把握木文的精神核心。1 .请找出:描述参观者行动、神态或反应的语句,体会他们心中的感受。谈谈哪个句子特别让你触动,为什么?明确:开始时一一“默默地迈着步子,先是很快地望上一眼”接着一一“步履不由得慢了下来”毒气室一一对他来说特别恐怖,使他终身难忘毒气室和焚尸炉一一开头注视着,表情茫然死囚牢房一一看到成堆的头发和婴儿的鞋子一一不由自主地停下了脚步,浑身发抖 女牢房一一惊惧万分,张大了嘴巴,他想叫,但是叫不出来 试验室一一庆幸“没有打开门进去”,否则会“羞红了脸的纪念长廊一一注视着照片,沉思执行绞刑的地下室一一他们“感到自己也在被篁息参观结束时一一“参观者用恳求的目光彼此看了一眼,然后对解说员说:够了2 .辅助问题:细致描述参观者的神态、感受有何作用?明确:不用具体介绍集中营里那些沾满鲜血的刑具,仅是参观者的表情、举止就足以让读者体会到集中营的恐怖, 纳粹法西斯的残暴。(侧面烘托)活动二:精度探讨,理解内涵除了参观者的表情神态以外,还有一些描写是十分耐人寻味的,下面我们就对这样一联句子进行赏析。1 .文章开头描述现在的布热金卡“居然阳光明媚温暖,白杨树婆娑起舞,儿童追逐游戏。”本是一幅美好和平的 景象。作者为何却说这是“最可怕的事情”“像一场噩梦”?明确:可怕的不是景象本身,而是这一切与布热金卡的历史太不相配了,这才有了第二段的四个“不该”灰暗的 天空,沉闷的色调才与它最相配而现今,两种不相配的东西结合在了一块,所以作者感到“可怕”在这里无一句 控斥却强烈表达作者的愤懑,同时在开头给读者造成了情感上的震撼和心里上莫名的压抑。2 .如何理解“对另外一些人来说,这样一些事实使他们终生难忘:在德国人撤退时炸毁的布热金卡毒气室和焚尸 炉废墟上,雏菊花在怒放”这一细节?明确:一边是戕害生命的毒气室和焚尸炉,一边是生机勃勃的生命,两种反差极大的事物摆在一起,表达了作者 对纳粹的讽刺:纳粹的残暴终究阻止不了生命的进程同时也表达了作者的控诉:生命的绽放是人世间最美好的事 情,对生命的戕害是最恶劣的罪行。3 .“这是一个二十多岁的姑娘,长得丰满、可爱,皮肤细白,金发碧眼她在温和的微笑着,似乎是为着一个美好 而又隐秘的梦想而微笑。”为何插入姑娘的描写?她的微笑有何深意?明确:这是一个令人震撼的细节描写,在集中营长廊里那数以千计的已遇难的囚徒们的照片中,竟有这样一张充 满青春与梦想的照片,而这美好的生命已化为灰烬,这不正是对法西斯的控诉吗?同时,我们也可以猜测姑娘心 中神秘的梦想是对光明与希望的向往。四、合作探究,寻疑解惑活动三:作者都说“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可为何还要写这篇报道?明确:奥斯维辛早就因它那段沉重、血腥、灭绝人性的历史而出名。对追求时效性的记者而言,的确是没有什么 新闻可供报道了;另一方面,作者此刻感到一种非写不可的使命感。这里虽然没有什么新鲜东西,但每一个参观 者进来后的震惊和窒息,驱使作者必须为它写一点东西,以祭奠亡灵,揭露罪恶,铭记历史,珍惜和平。活动四:二战后关于奥斯维辛集中营的新闻报道很多,而罗森塔尔的报道说:“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却获得 了美国普利策新闻奖,成为了新闻史上的名作。思考概括,本文与常规新闻相比,独到之处在哪里? 明确:常规的新闻很客观,相当冷静,而这篇文章突破了新闻“零度写作”的原则,着眼细节,以冷峻的视角, 把自己和其他参观者的感受当作文章的主要内容来写,字里行间里灌注着个人的情感。补充:普利策新闻颁奖词。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突破了新闻“零度写作”原则,着眼于细节,以冷峻的视角,深沉地描述了奥斯 维辛集中营纪念馆,在恐怖与快乐、战争与和平、历史与现实的反差中,它召唤起人民关于灾难的记忆,关于生 命的思考,关于人性的自省,它的发表充分地表现了一个新闻记者的使命感,更以迫人的力量震撼生者的心,成 为新闻史不朽的名篇。五、拓展延伸,情感升华197()年的12月7日,德意志联邦共和国(西德)第四位总理维利勃兰特来到位于华沙老城内的原犹太人聚 居区。站在这片残存着战争创伤的土地上,作为一个曾屠杀了 600万犹太人的国家的代表,面对着眼中饱含愤怒 的大屠杀的幸存者们,勃兰特无言以对。于是,他默默屈身,面色凝重,低垂着头,双膝跪倒在犹太人死难者纪 念碑前!延伸推荐:电影辛德勒的名单美丽人生穿条纹睡衣的男孩钢琴师播放一小段来自电影辛德 勒的名单中关于纳粹焚尸的剪辑,让学生深刻理解作者,并沉浸在文字中的悲痛与沉重,营造情境。六、结语:我们从未生活在一个和平的时代,我们只是生活在一个和平的国家。奥斯维辛是一个尺度,关于时代的、道德的、人性的尺度,无法弃置的尺度,即使作家所写的题材亳不涉及 战争和杀戮,时至今日,也都与奥斯维辛有关。在这里,奥斯维辛已成为现实的一部分,虽然属于过去,却向未 来敞开。七、布置作业完成课后练习题第四题第二问:关于纪念长廊照片上的姑娘,“当时她在想什么呢?现在她在这堵奥斯维辛 集中营遇难者纪念墙上,又在想什么呢? ”这不仅是作者的疑问,也是给读者提出的问题。请你写一段文字,描 述一下她的内心活动。附:板书设计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罗森塔尔参观者参观的经过和感受(侧面烘托)主观情感社会意义和平与人性八、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