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人教四年级下册(统编)(教研版)第七单元-芙蓉楼送辛渐教学设计.docx
-
资源ID:86785748
资源大小:14.87KB
全文页数:2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小学语文人教四年级下册(统编)(教研版)第七单元-芙蓉楼送辛渐教学设计.docx
芙蓉楼送辛渐教学设计观阁小学李亚莉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古诗,默写古诗。2、通过自学和小组合作的方法理解诗意,抓住“孤揣摩作者内心情感,理解诗人不会因横遭谤 议贬谪而改变气节的决心。教学重难点:走进诗人内心,揣摩情感变化。教学过程:一、导入同学们已经跟着老师一起积累了不少古诗词,在积累的过程中,我们知道每一首诗都饱含着诗人深深的感情或者深刻的道理。那么,同学们还记得以前我们学过的送别诗吗?1 .大屏幕出示赠汪伦赋得古原草送别别董大你读出了什么?2 .读了这些离别之诗,我们体会到:自古离别多惆怅,有辛酸,有不舍,又无奈,有思念,有 嘱托有这样一位诗人,他也提笔写了一首送别诗,他一改以往离别时的悲怆笔调,让我们 一起走进诗中去品味个中滋味。3 .板书课题“芙蓉楼送辛渐”,强调写法。4 .生齐读课题,出示全诗,用一句话说题目的意思。谁送谁?哪儿送?芙蓉楼在哪儿?5 .介绍诗人二、初步感知诗歌,熟读诗歌,把握韵律。1 .自由读诗三遍。2 .找同学读,师点评。3 .师生一起读,学生读前四个字,老师读后三个字。读之前,把头抬起来,深深吸上一口。再 男女生交换读。4 .小结:这首诗我们反反复复读了好几遍,读诗不但要读出它的节奏和味道,更要关注和体会 它带给我们的那一份情绪和那一种感觉。这是一首送别诗,饱含了诗人几多深情和惆怅呢? 三、品诗意.从诗的前两行,仿佛看到了什么样的画面?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此刻你觉得哪个词最能表达 你的感受?提示学生把词语写出来,师点评。寒师:什么样的雨称为“寒雨”呢? “寒雨”怎么样呢?板书:雨“秋风秋雨秋煞人”,“寒雨”不仅增添了 萧瑟的秋意。也渲染出离别的暗淡气氛。江,此时江面感觉如何?吴地,结合注释理解。1 .透过诗句,我们也仿佛和王昌龄站在芙蓉楼上看到了什么?这样的一幅画面,那就是:吴江夜雨图此刻有这样的一幅画在你脑海定格,你看到了寒气笼罩的江面上因为一想到朋友即将离我而 去,一片孤寂油然而生.初解孤诗人在满江烟雨中,又看到了什么?(楚山)怎样的楚山?(孤独的、孤寂的、孤傲的),仅仅是“楚山孤”吗?还有谁也是孤零零的?2 .诗中有一组表示时间的词语,“夜和平明”,在离别的前夜,窗外秋雨绵绵,一对友人对立而 坐,饮酒道别,此时他们会说些什么呢?3 .止匕情此景,给你一种什么感觉?(凄凉、忧愁)师:这种情感凝聚在诗中哪个字中?(孤):猜猜看,这王昌龄何以孤独至此?介绍诗人屡次遭贬的生平。四、悟诗情,再品孤。1 .师:好友辛渐要走了,即将见到家乡的亲友,这些亲友见到辛渐会问些什么?(为何还不回来?是否吃饱穿暖?他究竟翻了什么错?为什么屡次遭贬?)是呀,洛阳亲友的问题、疑虑诗人早已想到,但在送别辛渐时诗人只有一句嘱托,那就是(一片冰心在玉壶).“冰”和“玉”有什么特点?(纯洁、透明、洁白无瑕)“冰心”指的是什么? “玉壶”又比喻什么?早在王昌龄之前就有诗人鲍照曾作诗:清如玉壶冰,以此比喻高尚纯洁的品格。2 .诗人在心里一遍遍呐喊,是想表白什么?(不因屡次被贬而改变自己冰清玉洁的品质)五、拓展这首诗写了一种情绪,人人都会有的情绪,一个大写的孤字,这是人类共同的情绪,所以古今 中外表达此情的诗歌不计其数。向同学们展示更多有关的作品。六、总结诗人通过写寒意迷蒙的吴江,孤寂而立的楚山,不仅展现了一种孤寂的气氛,表现出与友人分 别的伤感、不舍,更展现了诗人纯洁的品格和乐观坚强的精神。这就是诗歌的魅力,这就是文 化的力量。这节课就上到这儿!板书设计芙蓉楼送辛渐寒雨楚山冰心 玉壶 高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