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专题三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专题学习总结学案含解析人民版必修.docx
-
资源ID:86786624
资源大小:52.31KB
全文页数:2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高中历史专题三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专题学习总结学案含解析人民版必修.docx
专题学习总结知识结构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V资产阶级无产阶级学习器物学习西方 与救亡图 在相结合;学习程度 不断深化.思想不断 解放知识线索近代思想解放潮流1 . 一个主题:近代中国思想解放潮流,其实也就是要解决“中国向何处去”这一历史课题。2 .四个阶段及特点(1)第一阶段:从鸦片战争到甲午中日战争,地主阶级学“器物”。特点:用西方先进技术维护封建统治,挽救民族危机,停留在“器物”的表层阶段,对封建旧文化的根基 并未有任何触动。(2)第二阶段:从戊戌变法到20世纪初,资产阶级学“制度”。特点:不仅要学习西方技术,还要学习西方政治制度,通过发展资本主义挽救民族危机,已发展到学习西 方的“制度”的深层阶段,但对封建文化没有进行全面彻底地批判。(3)第三阶段:从1915年至1919年,资产阶级学“思想文化”。特点:彻底否定封建传统文化,清算封建制度的根源,后期宣传马克思主义。在向西方学习的道路上已深 入到“思想”的核心结构,在广度和深度上都超过以往任何一个时期,达到了高潮。存在绝对肯定和绝对 否定的偏向,前期也没有与工农群众运动相结合。(4)第四阶段:从五四运动到新中国成立。中国共产党从“走俄国的路”至I “走自己的路”,即从“城市 中心道路”到“农村包围城市”。特点:“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3 .特征(1)近代中国人学习西方、寻求变革的思想主题是为了中国的独立、民主和富强。(2)学习西方与抵制侵略、启蒙和救亡相连,体现强烈的反封建、反侵略性质。(3)学习西方的历程是一个由浅入深、由表及里不断深化,由“器物”到“制度”再到“文化”的复杂历 程。(4)中国人对西方文化的认识经历了一个由被动接受(洋务运动)到主动接受(辛亥革命)的过程,最终中国 共产党选择了马克思主义作为拯救国家、改造社会的思想武器。真题感悟【例题】(2017 课标全国II, 29) 1913年,申报登载的“艾罗补脑汁”广告称:“欲图一国之进步,当 先使一国之人民精神日旺,思想日新,舍补脑之外另无精神思想也。故善国者必先得卫生,善谋卫生者必 先得谋补脑。”由于广告成功,产品一上市就十分畅销。这反映出当时()A.新文化运动的影响日益广泛B.追求新思想成为社会时尚C.改良社会风俗成为国民共识D.广告成为推进文明的工具【解题规范】一明考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二抓关键:抓住材料中关键信息“思想日新,舍补脑之外另无精神思想也”三析选项:选项具体分析结论A项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是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时间上 与材料不符,故A项错误排除B项依据材料“思想日新,舍补脑之外另无精神思想也”“广告成功,产品一 上市就十分畅销”可知追求新思想成为社会时尚,故B项正确正确C项材料只是提及广告的宣传,并不代表改良社会风俗己经成为国民共识,故 C项错误排除D项材料只是广告宣传而已,谈不上推进文明,况且在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 建社会条件下,文明的推进有待于经济的发展和思想的解放,广告的作用 十分有限,故D项错误排除答案B【解题技巧】表述型选择题表述型选择题一般难度不大,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通常的解题方法有:?1?直选法,根据 自己对史实的认识和理解,直接确定符合史实和历史逻辑关系的选项。?2?排除法,通过排除不符合史实和 历史逻辑关系的选项,选出符合题意的选项。?3?推理法,若不能确定某个选项时,可以先假设此选项正确, 然后再根据所学知识进行推理,分析其结论是否符合史实和历史逻辑关系。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