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人教九年级上册《故乡》的教学设计.docx
-
资源ID:86797293
资源大小:12.97KB
全文页数:3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初中语文人教九年级上册《故乡》的教学设计.docx
故乡的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 . 了解、掌握小说的基本知识。2 . 了解作者是如何运用“对比”的手法来刻画人物形象和展现主题的。3 .初步掌握从动作、语言、外貌、心理和细节等描写来分析人物性格特征并由此探究文章主 题的鉴赏方法。4 .初步学会运用“对比”手法进行写作。5 .理解作者对文中人物的复杂感情。6 .珍爱新生活,树立为远大理想而不屈努力的决心和信心;培养在逆境中百折不挠、坚强不 屈的良好心理素质。教学重点、难点:重占八、1 .主要人物形象及其描写方法。2 . “对比”手法的运用。难点:1 .从分析人物到提炼主题的思维训练。2 . “对比”手法在实际写作中的运用。教法、学法说明:为实现教学目标,在学生熟读课文、认真预习、扫清字词障碍的基础上,分三课时来完成教学 任务。第一、二课时主要完成课文内容分析和人物分析;第三课时主要完成写法分析和写作片段训 练。在教学过程中坚持以学生能力培养为目标,运用启发式教学法和合作探究学习法,注重语言品 味和情感熏陶。教学过程:课前准备1 .通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2 .阅读课本附录谈谈小说(第259页)。3 .搜集有关鲁迅生平与创作的介绍。课堂教学第一课时导入问题1:谈谈你所认识的鲁迅.在学生介绍的基础上,教师主要强调或补充鲁迅呐喊的内容及创作背景。问题2:什么是小说?阅读小说应注意些什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明确第一问的答案(参见课课本附录谈谈小说)及小说的三要素。 明确学习目标和重点。列出人物表.提示:故乡中写到了那些人物?他们的身份各是什么?互相之间有什么关系?人物表:(按出场顺序)我(迅哥儿)我的母亲宏儿(“我”的侄儿)闰土(小时侯“我”家一个“忙月”的儿子,“我”的儿时好友)杨二嫂(“我”老家的街坊邻居)水生(闰土的第五个孩子)重点分析闰土提示:闰土是这篇小说重点刻画的人物,也是小说的主人公。我们可以通过对闰土这个人物形 象的分析,来理解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主题。问题1:闰土的身份是什么?他现在的生活景况如何?从哪里可以看出?学生四人小组讨论,然后确定一个小组的代表发言,其他小组若有不同看法或补充再发言,最 后形成比较一致的看法。(个人的不同意见可以保留)闰土是当时(二十世纪一、二十年代,辛亥革命后十年间)中国江南农村的一个普通农民。他 现在的生活”景况很不如意”(“我”的母亲语),“非常难”(闰土语);“只是摇头”,“大 约只觉得苦”;多子,饥荒,苛税,兵,匪,官,绅,都苦得他像一个木偶人了。问题2:课文中说:“虽然我一见便知道是闰土,但又不是我这记忆上的闰土了",我记忆上 的闰土又是怎样的?指导学生阅读“这时候,我的脑里忽然闪出一幅神奇的图画来”至“但从此没有再见面”,概 括出少年闰土的形象特点来。然后齐读“这时候,我的脑里忽然闪出一幅神奇的图画来”一段,感 受这个“少年英雄”的形象。问题3 :这个“少年英雄”如今却变成了一个“木偶人”,作者从哪些方面来写出了闰土的这 种变化?运用了什么手法?学生四人小组讨论,然后确定一个小组的代表发言,其他小组若有不同看法或补充再发言。作者从多方面对少年闰土与中年闰土进行了对比描写,主要有:外貌、语言(包括对“我”的 称呼)、神态(包括对“我”的态度)等。问题4:对于闰土的这种变化和生活景况,“我”有怎样的态度与想法?指导学生从文中寻找有关语句,理解分析:“叹息”(同情),“惘然”(失落感),“悲哀”(哀其不幸),“不愿意”(对现实的不 满)问题5:作者塑造闰土这一人物形象的目的是什么?在学生讨论回答的基础上,教师适时提出:对于这个问题,有以下几种理解,你赞成那一种? 为什么?A.通过对“我”和闰土关系变化的叙写,揭示了人与人之间的冷漠麻木,表达了对平等亲密 人际关系的期待。B.描写了农民生活的悲苦与挣扎,表达了对农民的深切同情。C.通过写闰土的种种不幸,揭示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性,揭露社会的弊端。布置作业:故乡中所塑造的人物,除闰土外,作者着墨较多的另一个人物就是杨二嫂。课外认真阅读 课文有关内容,自己分析杨二嫂这个人物(突出一点,不求全面),写一篇两三百字的短文。下节 课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