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州职院打造“双师型”教师团队构建融合式课程体系推行信息化教学模式.docx
-
资源ID:86804339
资源大小:12.63KB
全文页数:2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滨州职院打造“双师型”教师团队构建融合式课程体系推行信息化教学模式.docx
滨州职院打造“双师型”教师团队,构建融合式课程体系,推行信息化教学模式多年来,毕业生正式就业率98%以上,用人单位满意率达100%,近百名学生通过认定获首批 齐鲁工匠后备人才称号,毕业后3年平均工资5510元、职位晋升比例超70%。骄人成绩的背后, 是滨州职业学院三教改革结出的丰硕成果。近年来,滨州职院围绕谁来教,教什么,怎么教 大力推进三教改革,深耕内涵建设,使培养出来的学生更加快速适应岗位,越来越受用人单位 欢迎。而出口畅则入口旺,滨州职院逐渐形成吸引考生报考的强力磁场。多维驱动,打造双师型教师团队,教师改革潮平两岸阔谁来教是三教改革的灵魂之间。打铁还需自身硬,要培养高素质的技术技能人才,必须 有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滨州职院多维驱动,通过引进、培养、聘任等多种形式,把打造理 论水平高、动手能力强、专业素质优、教育理念新的双师型教师团队作为三教改革的牛鼻子, 着力实施四大工程。一是专任教师双师素质提升工程。制定教职工全员培训计划,提升教师教学能力。定期选派 专任教师轮流到企业挂职或研修锻炼,提升自身实践教学水平。二是兼职教师教学能力提升工程。 规范兼职教师的聘用、管理和考核,聘用企业骨干、行业带头人、技术能手到校担任兼职教师, 把指导学生顶岗实习的企业技术人员纳入兼职教师管理范围,建立“校企互聘互兼双师素质培养 模式。三是高层次人才引领工程。引进重点建设专业急需的高层次人才,加大对专业领军人才、 高技术技能人才和具有博士学位优秀人才的引进力度,培养教练型教学名师和专业带头人。四 是青年教师能力养成工程。为新入职教师配备导师“一对一”指导;定期组织新教师开展职业教 育教学能力培训和测评活动,测评不通过的暂缓上岗;加强对中青年骨干的跟踪培养和动态管理, 促进形成合理的师资梯队;定期举办教学能力大赛、青年教师教学比赛、说课比赛等,推动教师 自我加压,增强使命感,把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和专业实践水平作为自我成长的自觉动力。在国家 级、省级技能大赛和教学比赛中成绩突出的,在职称评聘中实现直晋或直升,形成“人人不甘落 后、个个永争第一”的良好氛围,构建长效激励机制。通过四大工程的实施,一批高素质双师型教师和教学团队脱颖而出,成为推动学校高质量 发展的中坚力量,护理、云计算两个团队被评为国家级教师教学创新团队,8位教师被评为省级 及以上教学名师。教师参加职业院校教学能力大赛、青年教师教学比赛获国家级、省级奖项达16 项。多业创特,构建融合式课程体系,教材改革润物细无声教什么是三教改革的时代命题。要将生源复杂、水平参差不齐的高职生淬火成钢,将其 培养成合格的人才乃至大国工匠,既离不开名师的指引施教,也离不开对课程体系的精心构建, 打造属于自己的拳头专业和精品课程。滨州职院努力探索课程改革,着力构建产教融合式课程 体系,进一步打造特色专业,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夯实人才培养的高质量之基。学校立足课堂,深化产教融合、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构建完善的全方位、全维度育人体系。 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现代企业优秀文化理念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紧跟产业升级,构建智 能+特色专业课程,建立校企互通机制,将最新技术要求和岗位需求融入课程教学,确保课程内 容的前沿性和职业性;与行业、企业或同行合作,基于工作过程或流程,以项目、案例、任务为 载体开发和设计课程,打造底层可共享、中层可融合、上层可互选的平台+模块专业群课程体系。 以系统知识+复合能力重构课程内容,采用模块化教学,认真分析对接岗位的能力要求,融入职 业技能(资格)标准,体现教学内容的技能性、技术性和系统性,符合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要求, 促进中、高职衔接,切实发挥高职教育的引领作用。大力推进教学资源库和在线开放课程建设, 完善面向高端产业和产业高端的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开发建设涵盖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教学 评价的数字化专业教学资源和服务实践教学的虚拟仿真资源。教材是教学内容的支撑和依据,是实施课程改革的重要载体。学校出台实施教材管理办法, 通过教材建设助推教学改革。推动校企双元开发新形态教材,对体现工学结合、教学做一体化教 学理念的特色专业教材给予重点支持,鼓励专业课教师使用新型活页式、工作手册式教材,建立 起动态化、立体化的教材和教学资源体系,使专业教材能够跟随信息技术发展和产业升级情况, 及时调整更新。鼓励教师教材开发融入对学生创新精神和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内容,使学生能够 把所学知识灵活运用到实践中去,创造性地解决问题,提升其适应社会的能力。多法并教,推行信息化教学模式,教法改革好风凭借力怎么教是三教改革的活力之源。如果说,教师、教材改革筑牢了滨州职院高质量发展的 根基、积蓄起可持续发展的强大动能,那么教法改革则如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使改革的活 力迸发,进一步解决了教师怎么教、怎么教好,学生怎么学、怎么学成的问题。为了培养适应行业企业需要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使教学过程与企业生产过程相对接,学 校大胆改革以教师为中心、书本为中心的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全面推行面向企业真实生产环境 的任务式教学模式,广泛采用项目化、情境式教学,将企业真实生产案例搬进课堂,让学生在完 成工作任务和解决工作难题过程中,积极思考,获得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锻炼其快速成为职 业人的基本素养,打造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高效课堂。学校不断创新课堂教学手段和教学模式,改造提升一体化教室环境,运用信息化手段实施云 班课教学、云教材开发,实现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依托平台进行自我诊断改进,实现现代化的 课堂教学和管理,有效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学校在2020年获职业院校数字校园建设样板校荣 誉称号。以大规模在线课程平台、云班课等教育平台为载体,建设、完善共享型专业教学资源库 及应用平台并开通网络学习空间,为学生实现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创设条件。实施混 合课程建设,上网课程323门,建成78门院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及32门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任务式、项目式、情景式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的广泛运用,让课堂不再是单调沉闷的灌输式 授课,而是鲜活有趣、充满思考。教师在课堂上大展身手,展示个性化教学;学生探究、钻研、 实践的学习思维不断得到强化,从"要我学变为我要学,实现从要学会到要学好的转变。近 3年,学生在省级以上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获奖73项、省级以上创新创业竞赛中获奖32项。借助信息化手段,学校教法改革形成了一批优秀成果。护理专业群创新3+N递进式人才培养 模式,专业核心课程均进行了项目化教学设计,推行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机电一体化技术 专业群实施五位一体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校企合作引入德国培养模式和西门子课程体系及 内容;航海技术专业群构建四三五立德树人体系,全面推行混合式对分课堂教学模式等。滨州职业学院2022-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