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教版农作物生产技术第三章第二节水稻育秧与移栽技术模板优秀PPT.ppt
-
资源ID:86834326
资源大小:2.86MB
全文页数:23页
- 资源格式: PPT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高教版农作物生产技术第三章第二节水稻育秧与移栽技术模板优秀PPT.ppt
其次节 水稻育秧与移栽技术一、水稻的类型和良种的选择(一)水稻的类型 我国栽培稻主要有籼稻和粳稻两大类型 籼稻粳稻叶宽叶色分蘖力茎秆形态谷粒形状米质耐寒性中等淡绿较强,散生较粗,壁薄细长直链淀粉多,黏性小,胀性大弱较窄浓绿较弱,集中较细,壁厚宽厚直链淀粉少,黏性大,胀性小强(二)水稻良种选择1.辽粳3712.旱稻653.津优20034.夏旱515.豫粳6号6.杂交水稻-汕优63二、水稻育秧技术、水稻育秧技术 水稻生产上主要有育秧移栽和直播两种方式。育秧移栽可以缩短本田生育期,有利于提高复种指数;在寒冷地区,育秧可以延长水稻生育期,有利于提高水稻产量;在秧田期便于精细管理,移栽时可以保证密度。我国主要育秧方式包括水育秧、旱育秧两种。水育秧又分为水层育秧、潮湿育秧、通气潮湿育秧等;旱育秧包括温室育秧和旱育秧。通气潮湿育秧是目前应用的主要育秧形式。(一)水稻秧田选择与制作1.选择育秧地 一般选择交通便利,地势平坦,背风向阳,灌排便利,便于管理,靠近本田,土质松软,通透性良好,有机质含量在1.5%以上,pH在7.5以下,含盐量在0.1%以下的地块作育秧地。2、秧田制作 耕耙 一般选用冬闲田作秧田,前作收后随即翻耕,翻耕不宜太深,一般以15 cm为宜。冬季 冻垡、风干、晒垡,促进土壤进一步熟化。春季浅耕细耙,精细平整,更深10cm。作床 潮湿育秧要求通透性良好的“通气秧田”。苗床特点是上糊下松,通气保温,易排易灌。做法是干耕干耙,水层浅平,播前泡田,用钉齿耙将表面耙成泥浆,再用木耙粗平。粗平后挑沟作畦,沟宽、深各25cm,畦宽1.5m。田四周挖围沟,中间开厢沟,畦太长还要打腰沟,做到三沟相通,排灌便利。挖好沟后要精细平整,放水找平,做到畦如镜。秧田培肥 底肥以有机肥为主,化肥为辅,有机肥要细,要充分腐熟。肥料要匀施、浅施,使其在育秧期充分发挥肥效。目前,在辽宁、吉林、黑龙江等省大力目前,在辽宁、吉林、黑龙江等省大力推广配制养分土育苗,具体方法有两个:推广配制养分土育苗,具体方法有两个:一种是就地取材,配制床土一种是就地取材,配制床土 另一种是应用床土调制剂调制床土另一种是应用床土调制剂调制床土(二)培育壮秧技术1、壮秧标准 培育壮秧是水稻高产的基础,也是防止烂秧的有效措施。壮秧的形态特征是:叶片宽大挺健,叶短,叶色鲜绿无病虫,黄叶少;苗基部扁宽、粗大、有弹性;根系发达,短白根多,无黑根、烂根;秧苗长势旺,不徒长,高度整齐一样,叶龄适中。小壮苗(3.5叶期以内移栽的苗)标准 苗高812 cm,茎基部宽2 mm以上;根56条,色白、短粗;叶片宽厚挺立,叶色鲜绿,叶鞘较短;移栽适龄1.52.2叶。中壮苗(3.54.5叶期移栽)标准 苗高1015 cm;根10余条,色白而粗;叶片宽厚挺立,叶色鲜绿,叶鞘较短;移栽适龄3.5叶以上。大壮苗(4.56.5叶期移栽)标准 苗高1525 cm,茎基部宽4 mm以上,短而粗大;根系白而粗大;叶片宽厚挺立,有弹性,叶色绿中带黄,叶鞘短而匀整;移栽适龄4.56.5叶。2.培育壮秧技术(1)播前种子处理晒种:可增加种皮的透性,提高酶活性,促进发芽。搓种:使种子能够分散匀整。种子精选:方法有风选、筛选和盐水选种子消毒:为了防治通过种子传染恶苗病白叶枯病稻瘟病等,用1%石灰水40%的克瘟乳剂500倍液,或50%的多菌灵1000倍液浸种48h,消毒后马上捞出种子用清水冲洗,在进行清水浸种。浸种:使谷种较快地吸取水分,促进早发芽,发芽整齐。催芽:对于早稻播种时气温低,一般都要进行催芽。催芽的方法有:温室催芽、地窖催芽、酿热物温床催芽、草木灰催芽等。催芽的过程:高温破胸、适温催芽、保温促芽、摊亮炼芽。(2)精细播种 确定适宜的播期:水稻移栽日期减去秧龄,就是适宜的播期。秧田播种期,应依据当地气候条件、育苗方式、品种特性、茬口和秧龄等确定 确定播种量:依据秧龄长短、育秧期气温凹凸、品种特性而定。提高播种质量:一、驾驭浆口适当,即播种时床面泥浆软硬合适,以撒下种子入泥一半为宜 二、种子撒播要匀整 三、种子要撒盖过筛细碎马粪或土杂肥12cm后。(3)秧田管理 立苗期:从播种至一叶一心。此期应保持床面潮湿,只在沟中灌水,一般不建立水层。通常是“晴天满沟水,阴天半沟水,小雨水放干”。这种管理有利于快速扎根出苗,立好苗,防止烂种、烂芽。扎根期:从一叶一心到三叶一心。此期要求扎好根,保住苗,防止烂秧死苗。以潮湿浇灌为主,浅水间断浇灌为辅,逐步向全部浅水浇灌过渡。天暖日灌夜排,天寒夜灌日排”。刚好追施“断乳肥”。成秧期:三叶一心至移栽。此期的基本要求是控下促上,防止秧根深扎,不利拔秧,主动促进地上部的生长。因此,畦面上应保持23 cm的浅水层。四叶期前后,秧苗生长快速,需肥多,依据苗情,追施“提苗肥”,每667 m2施硫酸铵17 kg左右。栽秧前46天,假如叶色较淡,可追施“送嫁肥”,每667m2施硫酸铵15 kg左右。拔秧时加深水层,便于拔秧洗泥。三、水稻育秧移栽技术 水稻移栽的方法分为手栽、机栽和抛栽 (一)水稻手栽与机栽1、本田整地(1)整地标准:耕层深厚,土壤松软,上虚下实,渗漏适宜,田面平整,凹凸不差寸,寸水不露泥。(2)整地方法与措施:旱整地技术 一是耕地。二是耙地。三是平地。四是作畦、泡田。五是施肥。六是耖田,是插秧前的最终一项作业,目的是耖平田面,达到寸水不露泥。水整地技术 一般是低洼存水地实行水整地。先施肥,然后水耕、水耙,耖田后即可插秧。2.水稻移栽(1)配置方式 配置方式即水稻本田行、穴距的配置。一般有3种方式:长方形、正方形和宽窄行。(2)合理密植 合理密植应依据品种、地力、茬口、气候和技术水平而定。早熟品种宜密,晚熟品种宜稀;肥沃、通气良好的田块宜稀,瘦薄、通透性差的田块宜密;春稻宜稀,麦茬稻宜密;气温高、日照好、降水足够的田块宜稀,反之宜密。(3)适时早栽 适时早栽是水稻栽培中一个重要环节,特殊是多熟制地区,春稻适时早栽可以充分利用生长季,分蘖期长,有效分蘖多,延长本田生长期,是高产的重要前提。春稻移栽一般认为日均气温稳定在15 时,可起先插秧。对于麦茬稻来说,插秧时间原则上是抢时移栽,麦收后越早越好。(4)插秧技术 水稻插秧要做到“五要”和“五不要”,以保证插秧质量。“五要”是:“浅、稳、足、匀、直”。“浅”是要求插秧深度不超过3.3 cm(图3-1,图3-2),水层深度以1 cm左右为宜;“稳”是指秧苗不漂不倒;“足”是指每穴苗数要插够数,以保证密度;“匀”是指行、穴距匀整,秧苗大小一样,每穴苗数一样;“直”指插正,不插斜秧、烟斗秧。“五不要”是:不插隔夜秧,不插超龄秧,不插混杂秧,不插带病虫秧,不丢秧。图3-2 不同插秧深度对分蘖的影响 栽深栽深2寸寸-二段二段秧秧 栽插栽插过深过深,基基部节间拔部节间拔长,长出长,长出不定根,不定根,形成二段形成二段秧与三段秧与三段秧。活棵、秧。活棵、分蘖推迟。分蘖推迟。栽深栽深3寸寸-三段三段秧秧 栽深栽深1寸寸分蘖推迟分蘖推迟5-7天,天,增施增施7.5kg/亩化亩化肥,肥,1个月后才个月后才赶上浅栽苗赶上浅栽苗分蘖推迟分蘖推迟15天,一般分天,一般分蘖不能成穗蘖不能成穗(5)灌深水返青 秧苗移栽到大田后,由于根系受到损伤,有一段时间相对停滞,这段时间叫返苗期。此期应尽量削减叶片蒸腾,增加秧苗吸水,促使秧苗早发根早返青。此期的主要措施是灌深水护苗,水深以不沉没“秧心”为宜。(二)水稻抛栽技术 水稻抛栽就是把育成的水稻秧苗,干脆匀整的抛洒在大田中的一种水稻移栽方式。依据育秧方式不同,水稻抛栽又分为塑盘潮湿育秧抛栽、肥床旱育秧抛栽、塑盘旱育秧抛栽等方式。水稻抛栽技术的技术要点1.播前准备备种备秧盘备养分土耕翻作床2.播种 浇透水铺秧盘撒底泥匀播种盖好土淋足水3.苗床管理4.抛秧 抛秧时,人(机)倒走,向前抛秧,抛秧高度约3 m。抛秧要分两次抛,第一次抛秧苗总量的2/3,余下的补稀补漏。抛秧要力争匀整一样,这是确保抛秧水稻高产的关键措施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