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所大学生暑期训练心得体会总结(武汉大学).docx
-
资源ID:86896144
资源大小:17.90KB
全文页数:7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研究所大学生暑期训练心得体会总结(武汉大学).docx
研究所大学生暑期训练心得体会总结(武汉大学) 讨论所大学生暑期训练心得体会总结(武汉大学) 今年五月份时,偶然间得知了讨论所的暑期工程。由于以下几点缘由,我申请了本工程:一是在学校时还没有时机进入试验室,我想借此时机看看真正的科研是怎样的;二是我始终对病毒学颇有兴趣,想通过这次初步接触病毒讨论,若适合自己,就可以确定其为将来进展方向;再者,也可以丰富暑期生活。于是,抱着试一试的态度,我申请了这个工程并有幸通过,进入z教师的试验室。 来报道的那一天北京下着难得一遇的大暴雨,交通的不顺当让我的心情有些烦躁。等到下午进行开营仪式时,我才静下心来好好看了看这个地方,对这里有所了解。讨论所总是被称为“最适合做科研的地方”,这不无道理。首先,这里真正看重科研力量,不管其身份背景。其次,这里对PI的审核制度严格,因此学术气氛严谨且丝毫不散漫,但同时,又不会将发文章当成终极目标,而是真正盼望在某一领域有零的突破。 在生活了几天之后,我更深刻地体会到为何这里能出成果。讨论所为staff供应了吃住行-几乎全方位的生活效劳。同时,这里地处偏远,远离城市的喧嚣,staff更能潜心于科研。另外,这里不存在等级制度,科学问题面前人人公平,鼓舞质疑,这样能够最大限度地碰撞思维的火花。在八月上旬,我们有幸参与了年会,KTV大赛上几位教师一展歌喉让人记忆犹新。除此之外,更让人印象深刻的是各大PI做的报告展现,各种不同领域的成果汇报非常开拓视野,也让我能借此时机对生物科学的更多方面有一个直观的了解。 其实,在讨论所最多的,也是最让人快乐的,就是在试验室里同师兄师姐一起做试验的时间。师兄师姐们人都很nice,遇到什么试验问题他们都会急躁帮我解决,其中带我最多的是李聪师兄和王怡雪师姐。我的试验根本操作大多是同王怡雪师姐学习的。师姐做试验动作很利索,原来自己可以快速完成的试验,她情愿花更多的时间来教我怎么做,一遍一遍地提示我步骤和留意事项,非常急躁且热忱。而我的小课题设计主要是李聪师兄带我完成的。师兄专业力量很强,思路清楚,对自己试验的进展方向有很明确的规划和认知。当没有试验做时,我总会向师兄问这问那,除了试验方面的事,还包括一些学问的拓展,对领域的选择、看法,人生的规划等等。这种深度沟通的时机在学校是很难有的,因此我特殊感谢师兄,情愿抽时间解答我的疑问,对我进展指导。 我认为,在科研这条路上能够坚持下来的生科人应当都很享受做试验的过程,那种专注,一心一意,把周遭事物都屏蔽在外的感觉是别的过程很难赐予的。在学校做试验多在教学,而在这里我才真正体会到将所学应用起来的感觉。当时选择生物这条道路是由于其中探究不尽的微妙令我着迷,不断涌现的新事物可以保持我对这门学科的新颖感。在试验室呆了近一个月后我意识到平常我们在书本上快速大量猎取的学问都是很多科研人员一点一点积存起来的,这其中包含着数不清的失败、探究、重复试验。在科研过程中,我们每天可能做着看起来一样的操作,但其中蕴含着缜密的规律思维。要想有所成果,就必需承受失败和不断的重复。 感谢在讨论所学习的一个月,让我对科研有了更深的理解! 篇2:讨论所大学生暑期训练心得体会总结(武汉大学)(1) 讨论所大学生暑期训练心得体会总结(武汉大学) 这个盛夏,与讨论所相遇 暑期训练的录用结果在考试月飘进我的邮箱,心砰砰着点开了名单,看到自己名字时雀跃得想要跳起来,是一种期盼、兴奋的心情。希望着七月早日到来。 7月16日,北京以暴雨迎接了我。兜兜转转报了到、安置好行李,为期五周的SSTP就算是开头了。 我想要通过参与SSTP了解真正的科研是什么,讨论生的日常又是怎样,而讨论所却直接勾画出了科研圣地的模样。 在北京昌平区五环的宁静一隅,坐落着北京生命科学讨论所。因其地处偏郊,并无城市的浮华,故而沉敛。红楼掩映,碧湖荡漾。宿舍离讨论所不过2分钟的路程,讨论所大楼又集试验室、健身房、食堂于一体,为了科研,把全部能省的时间都省下来了。开个小玩笑,在这儿呆久了,怕是真的会与世隔绝! 所里的环境设备都是极好的,每层楼都有沙发休息区,各试验室井然排列,走进去,宽阔而光明。休息区里每人有一个小办公桌,微波炉、冰箱、饮水机一应俱全;试验区更是令人赞叹,几个大冰柜赫然排列,各式样的恒温箱、摇床、自是齐全的,每排试验台都有涡旋仪、离心机,各种量程的移液枪是标配了。PCR仪有5台,根本是不需要抢的。枪头不用自己插、试管不用自己刷、培育基不用自己配,由于有特地的helper。在这样的地方做试验,幸福感噌噌噌地提升! 我所在的杜立林教师的试验室以裂殖酵母为模式生物,探究细胞自噬、DNA修复还有必需基因省却抑制子的系统筛选等课题。来到所里的第一天,杜教师亲切地与我谈天,并安排郑金鑫师兄指导帮忙我接下来的小课题。 刚一开头,师兄就甩给了我2篇介绍背景的paper。我原本是对自己的英文水平还比拟有自信的,究竟是在国际班,平常英文教学,文献也看过一些。然而这两篇文献给了我结牢固实一个下马威,生词倒是不多,但是读着读着就不知道它在说什么了!正文读个整个,那就图片来凑,哪成想那一堆奇惊奇怪的图表也让我摸不着头脑。困难苦涩地把文章读了个五六分懂,拿着一堆的问题问师兄,慢慢能有个七八分懂了。 我的小课题实际上是对一类基因的验证,也就离不开提质粒,做酶切,做转化,挑菌落,PCR鉴定。这一套根本的分子生物学流程在学校虽然学过,但真正做起试验来才知道自己根本不娴熟。师兄一个小时能搞定的,我得一个上午,还漏洞百出。要么试剂加着加着就开头犯懵,不知道自己加到哪了,要么忘了涡旋忘了离心.lab新手可以说是试验黑洞了,师兄盯了我两天试验,竟也放心把那几十个样品交到我手里。我心里感到一阵的压力,ep管里的菌虽小,师兄的信任却大,固然要好好表现了! 做science,心要静,耐得住性子、葆有澄静通透的内心方能耕耘于科学的沃土。在高速进展的现代社会,科研是相对金融、互联网等领域更慢的一类,心急吃不了热豆腐,想要短时间、高产出几乎是不行能的,若是急功近利,定会早早打起退堂鼓。来到讨论所的这几周,看师兄师姐们日复一日争分夺秒地做着试验,组会上剧烈争论、讲座积极参加,我感到由衷地敬佩。杜教师的试验室治理是比拟宽松的,没有什么打卡,也没规定加班,但是师兄师姐们都很自觉地早早就来试验室做试验,走也经常是坐最晚的班车走。他们让我知道科研是一件多么纯粹的事情,爱她的人乐在其中,哪里还去想其他杂七杂八的东西呢。此间乐,不思蜀也。科学纯粹,这里的人儿也纯粹。师兄师姐们都很照看我们几个summer,凡有问题必定急躁解答。每天试验室一块儿吃饭,大家又谈天聊地,相互打趣儿。我真实地感到,大家的心是一起的,不仅仅是同事,还是伙伴。这样好的气氛,也是助力科研的一剂强药。 这个夏天,成为summer与讨论所相遇,实乃一大幸事。在这学科前沿之地,我深深感到自己的眼界实在鄙陋、力量确实薄弱。讨论所让我看到了科研生活的样子,我憧憬这里憧憬科研,却也担忧自己沉不住气、坐不住冷凳子。天性毛躁又贪玩,做事情又经常半吊子,这样的我真的适合科研吗?现在是觉得有意思,可这一腔孤勇能坚持下来一路披荆斩棘吗?还是一旦新奇感过去,就毫无前进动力了呢。好在我还有时间去探究去学习,开学就是大三学生了,盼望接下来一年的学习过后自己不再迷茫!如开幕式上教师所说,我们御雨而来,乘风而去。不过我信任,我与讨论所的缘分,不止于此,再会! 篇3:讨论所大学生夏令营暑期训练心得体会总结(武汉大学)(2) 讨论所大学生夏令营暑期训练心得体会总结(武汉大学) 此次夏令营完毕在即,虽然只有短短一月,但我已经习惯了这里的生活节奏与气氛。最初听闻讨论所的大名是在今年3月多,这时候各大夏令营都启动了报名,而我一眼相中了讨论所夏令营,不为别的,就为它独一无二的时长。 在这一个月时间内,我真正体会到作为一个科研人员的生活该是怎样的。讨论所地处五环外,不算偏僻也称不上繁华,能够安宁静静做科研,也足够衣食无忧。作为一个大三学生,资格比同期summer较长,之前也进过试验室做业余科研,但比起零碎的试验时间,此次夏令营还是我第一次深入感受讨论生活。在曹教师试验室的一个月内,我学习了帕金森综合征的根本背景以及小鼠模型的构建,小鼠在looming刺激下的本能行为的机制通路以及很多行为学试验操作等,于我而言生疏又新颖。同时,指导我的刘爱学师兄在试验过程中急躁的讲解、不时的提问也让我学会多记多思、收益颇多。试验室生活的另外一个重点就是文献了,我之前接触行为试验很少,来到曹lab后有更多的时机接触行为讨论,同时也通过了很多文献的阅读,让我了解了行为调控的环路机制讨论的根本流程与常用的工具。 在曹lab的一个月summer时间虽然短,但是却让我对神经科学更加布满兴趣,想要一探毕竟。我信任这一个月的完毕并不是我与讨论所的终点,由于我已经入选了第一志愿讨论所的PTN工程,来年就是讨论所学生了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