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8.1 数据的收集教案教学设计.docx
数据的收集。(教材第9092页)1.让学生经历数据的收集、整理的过程,体验统计结果在不同标准下的多样性,并学会用统计表来表示数据整理的结果。2.让学生在学习统计的过程中,发展数学思维,能从统计的角度提出并解决与数据信息有关的问题。3.让学生参与合作交流的学习活动,培养学习数学的积极情感和良好的合作学习的习惯。重点:体验统计结果在不同标准下的多样性。难点:能从统计的角度提出并解决与数据信息有关的问题。课件。师:同学们,“童心园”那惬意、自由的活动场面,你们还记得吗?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童心园”中,看看这里有哪些人?他们分别在做什么?(课件出示:教材第90页例1图)生:图中有同学,也有老师,他们有的在下棋,有的在做游戏,有的在看书【设计意图: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创设了生动有趣的“童心园”情境,从而把数学知识同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联系,为学生开展数学活动做好铺垫】师:你还想知道些什么?学生可能会说:·我想知道学生比老师多多少人。·我想知道参加哪种活动的人最多,参加哪种活动的人最少。师:要弄清这些问题,可以先把图中的人分类整理,你打算怎样分类?生1:可以按老师和学生分成两类。生2:可以按参加的活动分成三类。生3:还可以按性别分成两类。师:小组合作,选择一种标准分一分,并用自己的方法表示分类的结果。学生尝试小组合作,教师巡视了解情况。组织学生交流,展示学生分类整理的结果:我用一个“”表示一个人。老师学生 我用一个“”表示一个人。看书 下棋 做游戏 师:通过整理,你们知道图中有多少位老师吗?学生呢?生:有3位老师,12名学生。师:参加每种活动的分别有多少人?生:看书的有5人,下棋的有4人,做游戏的有6人。师:你还知道些什么?和同学交流。学生自由发言,教师巡视指导。【设计意图:让学生经历数据的收集、整理过程,通过这两个问题的解决使学生体会到根据不同的标准来分类收集整理数据的结果是不同的。分组活动可以增强学生的互动交流,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师:回顾分类整理的过程,你有哪些体会?·分类可以更清楚地知道图中有哪些人,各有多少人。·按不同的标准分类,结果是不同的。【设计意图:课末总结所学知识点,能够帮助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梳理,回顾知识点的同时,让学生学会数学思考的方法】A类按要求分类填空。()个()个()个()个()个(考查知识点:数据的收集;能力要求:能按不同标准分类收集整理数据)B类按不同标准把下列纽扣进行分类整理。(考查知识点:数据的收集;能力要求:能按不同标准分类收集整理数据)课堂作业新设计A类:( 2 )个( 7 )个( 3 )个( 5 )个( 3 )个B类:答案不唯一。按颜色分按形状分 按扣眼分教材习题第92页“想想做做”1. 4 26 4 3232. 按面值分类:4张80分的;5张100分的;2张200分的。(答案不唯一,还可以按题材分类等)3. 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