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金融工作的政治性和人民性 用心用情做好新市民金融服务工作.docx
-
资源ID:86992421
资源大小:165.43KB
全文页数:9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0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坚持金融工作的政治性和人民性 用心用情做好新市民金融服务工作.docx
坚持金融工作的政治性和人民性 用心用情做好新市民金融服务工作导语:新市民的金融需求体现出三个特点:一是“归属感”。由于城市中心区房价较高,许多毕业大学生、进城务工人员住在城中村或者合租、群租,对拥有住房、改善居住条件的愿望比较强烈。二是“公平感”。受户籍政策制约、就业不稳定、社保信息不完整等因素影响,新市民难以享受到与普通市民完全相同的金融服务,对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期待较高。三是“安全感”。新市民在城市站稳脚跟、持续发展,需要职业、健康、养老、财富等各方面的安全保障。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以城市群为主体构建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格局,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近年来,大量农村人口通过就业、就学等方式转入城镇,融入当地成为新市民。广东地处我国改革开放最前沿,是我国重要的人才和创新高地,吸引了大量科技精英、创业青年和进城务工人员到广东追逐梦想、实现人生价值,新市民人数超过4000万,是推动广东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为加强新市民金融服务,今年3月,中国银保监会、中国人民银行下发关于加强新市民金融服务工作的通知(银保监发20224号),广东银保监局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和银保监会要求,坚持金融工作的政治性和人民性,以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动辖内银行保险机构不断提升新市民金融服务质效,为构建新发展格局和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贡献广东金融力量。增强做好新市民金融服务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做好新市民金融服务是践行金融工作政治性和人民性的具体体现。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高度,对金融工作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强调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和实体经济多样化的金融需求。广东银行业保险业要牢牢把准金融工作的政治方向,增强金融报国情怀和事业心责任感,不断提升新市民金融服务可得性和便利性,让金融发展成果惠及新市民群体,更好地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做好新市民金融服务是推动经济稳增长的重要举措。新市民是城市化进程中规模扩张最快、发展潜力最大的群体,广东新市民人数超过4000万人,占全国十分之一强,是广东改革开放的见证者、开创者、建设者。服务好新市民,使其安居乐业,一方面为各行各业提供丰富的人力资本和劳动力资源,是扩大生产的重要投入。另一方面,随着新市民群体逐步壮大,消费能力不断提升,成为拉动内需的有力支撑。做好新市民金融服务,支持新市民扩大就业、增加收入、促进消费,对稳住宏观经济大盘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做好新市民金融服务是促进银行业保险业转型发展的有效途径。新市民是一个金融需求旺盛的庞大群体,是金融服务的一片“新蓝海”。同时,新市民跨区域流动性强,基础信息不充分,金融需求呈现差异化、多元化特征,服务新市民将倒逼银行保险机构加强产品和服务模式创新,不断提升产品设计和科技研发能力,夯实高质量发展根基。银行保险机构要抓住新市民群体带来的机遇加快改革创新,实现支持实体经济、服务社会民生和自身高质量发展的有机统一。围绕新市民金融需求推动政策落实落地深入调研,把脉“症结点”。为深入了解新市民所需所盼,广东银保监局联合国家统计局广东调查总队对2500多名广东新市民开展了问卷调查。从结果看,新市民的金融需求体现出三个特点:一是“归属感”。对新市民来说,“住下来”是开启城市美好生活的第一步。由于城市中心区房价较高,许多毕业大学生、进城务工人员住在城中村或者合租、群租,对拥有住房、改善居住条件的愿望比较强烈。问卷显示,新市民对住房的需求显著高于其他需求,56.6%的新市民希望降低按揭贷款首付比例和贷款利率,45.3%的新市民希望提高公积金贷款额度。二是“公平感”。受户籍政策制约、就业不稳定、社保信息不完整等因素影响,新市民难以享受到与普通市民完全相同的金融服务,对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期待较高。例如,69.1%的新市民希望建设更多的普惠型婴幼儿照护和学前教育机构,更好满足子女入学入托需求,61.5%的新市民希望银行优化账户开立、社保和公积金缴纳及使用等服务,适当简化操作流程、减少办事材料。三是“安全感”。新市民在城市站稳脚跟、持续发展,需要职业、健康、养老、财富等各方面的安全保障。例如,51.7%的新市民希望银行支持培育普惠型养老企业,助力增加高质量、低成本养老服务供给,43.7%的新市民希望推出短期工、临时工健康保险产品,58.6%的新市民希望严格落实对工资的监管要求,保障资金安全。综合施策,打出“组合拳”。民有所呼,政有所应。广东银保监局主动加强与政府有关部门沟通协作,推动金融政策与就业、住房、教育、医疗、养老、财政等政策有效衔接,努力为新市民织牢织密金融保障网。同时,搭建“省级顶层设计地市多点联动协会密切配合机构跟进落实”工作机制,推动新市民金融服务工作落到实处。一是加强制度建设。联合人民银行广州分行以及广东省金融局、民政厅、财政厅共9个部门出台“广东版”新市民金融服务工作实施方案,围绕新市民创业就业、住房安居、教育培训、医疗保障、养老培训等6个方面提出20条政策措施和5项保障机制。珠海、中山、江门、肇庆、汕头等地相继出台细化方案,政策体系持续完善。二是加强政策宣导。联合银行同业公会、保险协会、中介协会、保险学会召开15场新闻发布会,开展第十个“7.8全国保险公众宣传日”活动,宣传新市民金融惠民政策和产品服务,普及金融知识并开展防骗反诈、防范非法集资等宣传教育,帮助新市民提高金融素养、增强金融反诈能力。三是加强平台搭建。积极推动银行保险机构与“粤省事”等数据服务平台建立对接机制,在依法有效保护个人信息权益的基础上,探索大数据技术应用,提高金融服务效率。同时,指导机构汇编新市民金融产品清单,发布新市民金融服务指引,提升服务便利性。党建赋能,架起“连心桥”。广东银保监局坚持“政治统领党建、党建引领监管、监管为民服务”的工作思路,连续3年开展“结对红”党建共建活动,构建起第一年“一帮一”夯实基础、第二年“手拉手”巩固提升、第三年“心连心”为民服务的立体化党建工作新格局,形成具有广东银行业保险业特色的党建共建品牌,为做好新市民金融服务工作提供了重要平台。2022年,广东银保监局深入开展“心连心、结对红”党建引领为民服务工作,找准“小切口”、解决“大问题”,切实为新市民办实事、解难题。例如,局系统14个党支部与当地街道社区结成对子,在社区设立“普惠金融驿站”,指导银行机构建立“普惠金融专员”队伍,做好小微企业对接服务,有力支持小微企业吸纳新市民就业;与佛山市新市民办结对共建,依托地方政府“新市民服务通”程序、新市民知识课堂等载体,推动金融服务直达佛山市530万新市民群体;与省邮政管理局开展结对,推动完善快递员、外卖配送员等灵活就业群体职业风险保险服务体系,党建引领新市民金融服务取得实效。提升新市民金融服务精准性、均等性和系统性提升“精准性”,推动新市民金融服务“量体裁衣”。引导银行保险机构紧贴新市民金融需求,加快产品创新,优化服务流程,帮助新市民更好融入城市安居乐业,提高生活质量。一是助力新市民“住有所居”。加大对租赁住房建设的支持力度,助力增加住房供给。截至2022年6月末,辖内住房租赁贷款余额218.3亿元,同比增长65.3%。建行广东省分行支持小面积、低租金住房租赁项目256个,累计投放贷款165亿元,助力增加市场租赁房源12万套。人保财险顺德分公司在全国首创“政府+保险+科技+服务”出租屋安全管理新模式,强化新市民居住风险保障。二是助力新市民“壮有所为”。加强与人社部门工作联动,支持新市民在创业地申请创业担保贷款。截至2022年6月末,辖内银行对139家职业教育、技能培训机构贷款余额61.8亿元,当年累计发放创业担保贷款8.9亿元,支持超过4.3万名重点扶持人员创业就业。辖内普惠小微贷款户数、余额分别超过150万户、1.7万亿元,有力支持小微企业吸纳新市民就业。三是助力新市民“老有所养”。指导机构关注中老年新市民差异化金融需求,多维度创新养老金融产品。推动参保人医保待遇和长护待遇无缝衔接,保险机构为广州383万参保人提供长期护理经办服务。按照银保监会统一部署推进养老理财产品试点,辖内试点银行累计向广州地区1.4万名客户销售养老理财22.1亿元,满足新市民多元化养老需求。四是助力新市民“劳有所安”。引导机构加强新市民细分群体产品研发,提高对灵活就业人员的风险保障水平。推动保险机构为37.6万名“南粤家政”“粤菜师傅”“广东技工”三项工程以及网约车、外卖配送等新业态从业人员提供健康、意外风险保障,人均风险保障超过45万元。提升“均等性”,推动新市民金融服务“应享尽享”。坚决贯彻新发展理念,指导银行保险机构将“以人为本”嵌入金融服务全流程,逐步推进新市民在金融服务方面与普通市民享有同等待遇。一是缓解新市民子女“上学难”。推动相关银行落实国家助学贷款政策,强化对新市民子女就学的金融支持。截至2022年6月末,辖内银行累计发放助学贷款82亿元,帮扶学生119万人次。保险机构为24.3万名新市民子女提供学幼险,保障金额超过1800亿元,同比增长22.2%。二是缓解新市民“就医难”。联合相关政府部门推动广州“穗岁康”进一步降低投保门槛,将参保人群扩大至非广州户籍且持有居住证满2年人员的新市民群体,相关参保人数达9.3万人。同时,引导保险机构推出不与户籍挂钩的商业性健康保险产品,惠及新市民人数超过170万人。三是缓解新市民“开户难”。鼓励银行机构在风险可控前提下简化开户流程,同时在费用上“能减尽减”。目前辖内已有6家银行推出新市民专属借记卡,实行免收卡工本费、年费、小额账户管理费等多项优惠措施。工行广东省分行推出个人账户简易开户服务,通过信息告知承诺制解决新市民暂不能提供辅助证明材料难题。四是缓解新市民“讨薪难”。联合政府部门出台工程建设领域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政策,督导银行机构提升账户管理水平,为新市民守住“钱袋子”。2022年以来,辖内银行代发农民工工资超过120万户,金额近400亿元,为270家企业开立工资支付保函29.3亿元。人保广东分公司试点建筑工程履约类保证险,累计赔付近亿元。提升“系统性”,推动新市民金融服务“行稳致远”。强化系统思维,推动银行保险机构从制度流程、产品设计、业务模式、风控机制、信息系统等方面加快变革,不断提升金融服务的适应性、竞争力和匹配度,促进新市民金融服务可持续发展。一是完善组织架构体系。支持机构设立新市民专门服务部门或特色分支机构,目前辖内已成立36家新市民特色网点、9家新市民金融服务中心和1家新市民综合保险服务部。例如邮储银行肇庆分行在四会市设立全省首家新市民金融服务中心,为新市民提供一揽子、一站式金融服务。二是完善产品服务体系。建立健全契合新市民特点的产品和服务体系,推动金融服务下沉到更多新市民群体和场景中。今年以来,银行保险机构推出新市民贷款、存款、开户、保险等产品或服务21项,新市民专属“产品包”持续扩大。三是完善内部管理体系。引导机构加强制度建设,完善考核机制,提高基层服务新市民的积极性。例如辖内银行组建新市民综合经营专项服务团队,在综合绩效考核方案中设置新市民金融服务专项考核指标等。四是完善科技支撑体系。指导机构在内部设立新市民身份标识和数据库,加强与“粤省事”等移动数据服务平台主动对接,优化新市民信用评价体系,提高金融服务效率。例如辖内银行加强信息系统改造升级,添加“新市民”标签,推出“新市民e贷”等线上消费贷产品,实现线上申请、线上审批、线上放款,金融服务便利度有效提升。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