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化学高三一轮复习系列《一轮复习讲义》36第4章 第17讲氮及其化合物5.pptx
-
资源ID:87080578
资源大小:5.86MB
全文页数:129页
- 资源格式: PPTX
下载积分:50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最新化学高三一轮复习系列《一轮复习讲义》36第4章 第17讲氮及其化合物5.pptx
氮及其化合物氮及其化合物第第1717讲讲大一轮复习讲义第四章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考纲要求KAOGANGYAOQIU1.了解氮元素单质及其重要化合物的制备方法,掌握其主要性质及其应用。2.了解氮的化合物对环境的影响。内容索引NEIRONGSUOYIN考点一氮气及其氧化物考点二典型的氧化性酸硝酸探究高考明确考向课时作业考点三氨、铵盐考点四氮及其重要化合物的综合应用01考点一氮气及其氧化物1.氮的固定知识梳理ZHISHISHULIZHISHISHULI游离化合人工2.氮气(1)物理性质:色味气体,密度比空气略小,溶于水。无无难(2)化学性质写出有关化学方程式:;。3.氮的氧化物(1)氮有多种价态的氧化物,氮元素从15价都有对应的氧化物,如N2O、N2O3、NO2(或)、N2O5,其中属于酸性氧化物的是N2O3、。(2)NO和NO2的比较性质NONO2色、态、味_溶解性_毒性有毒,大气污染物之一有毒,大气污染物之一与水反应不反应3NO2H2O=2HNO3NO与氧气反应_不反应对环境的影响NO与血红蛋白结合使人中毒,NO、NO2导致光化学烟雾、形成酸雨及破坏臭氧层无色、无味气体难溶于水红棕色、有刺激性气味气体NON2O4N2O5NOO2=2NO2(1)固氮反应一定属于氧化还原反应()(2)NO中的NO2杂质气体,可通过盛有水的洗气瓶除去()(3)CO、NO、NO2都是大气污染气体,在空气中都稳定存在()(4)N2与O2在放电条件下直接化合成NO2()(5)NO2溶于水时,NO2是氧化剂,水是还原剂()解析3NO2H2O=2HNO3NO,NO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6)可用NO2与水反应制取硝酸,故NO2是酸性氧化物()辨析易错易混正误判断1.汽车尾气主要含有CO2、CO、SO2、NOx等物质,这种尾气逐渐成为城市空气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1)汽车尾气中的CO来自于_,NO来自于_。汽车尾气对环境的危害主要有_(至少填两种)。提升思维能力深度思考解析汽车汽缸内不断进行着汽油的燃烧反应,当空气不足时,汽油燃烧不完全,会产生CO;当空气过量时,N2和O2在放电或高温条件下反应生成NO。汽车尾气对环境的危害很大,可以形成硝酸型酸雨,导致光化学烟雾,产生温室效应。导致光化学烟雾、产生温室效应(任填两种即可)汽油的不完全燃烧N2与O2在汽车汽缸内的高温环境下的反应形成硝酸型酸雨、(2)汽车尾气中的CO、NOx在适宜温度下采用催化转化法处理,使它们相互反应生成参与大气循环的无毒气体。写出NO被CO还原的化学方程式:_。解析CO、NOx反应后生成的无毒气体为CO2和N2。2.氮氧化合物(用NOx表示)是大气污染的重要因素,根据NOx的性质特点,开发出多种化学治理氮氧化合物污染的方法。(1)用氨可将氮氧化物转化为无毒气体。如,4NH36NO 5N26H2O,写出氨气转化NO2的化学方程式_,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质量之比为_。43(2)工业尾气中氮的氧化物常采用碱液吸收法处理。NO2被烧碱溶液吸收时,生成两种钠盐,其物质的量之比为11,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2NO22NaOH=NaNO3NaNO2H2O解析生成两种钠盐,必须是NO2的歧化反应,依据量的关系可知两种盐分别为NaNO3和NaNO2。NO与NO2按物质的量之比11被足量NaOH溶液完全吸收后只得到一种钠盐,该钠盐的化学式是_。NaNO2解析NO中氮的化合价为2价,NO2中氮的化合价为4价,二者11混合时与NaOH反应生成一种钠盐,依据电子守恒可知,钠盐中氮的化合价为3,即为NaNO2。氮氧化物对环境的污染及防治(1)常见的污染类型光化学烟雾:NOx在紫外线作用下,与碳氢化合物发生一系列光化学反应,产生了一种有毒的烟雾。酸雨:NOx排入大气中后,与水反应生成HNO3和HNO2,随雨雪降到地面。破坏臭氧层:NO2可使平流层中的臭氧减少,导致地面紫外线辐射量增加。NO与血红蛋白结合使人中毒。归纳总结归纳总结(2)常见的NOx尾气处理方法碱液吸收法2NO22NaOH=NaNO3NaNO2H2ONO2NO2NaOH=2NaNO2H2ONO2、NO的混合气体能被足量烧碱溶液完全吸收的条件是n(NO2)n(NO)。一般适合工业尾气中NOx的处理。催化转化法在催化剂、加热条件下,氨可将氮氧化物转化为无毒气体(N2),或NOx与CO在一定温度下催化转化为无毒气体(N2和CO2)。一般适用于汽车尾气的处理。题组一氮气及氧化物的性质和应用1.下列有关氮气用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作焊接金属的保护气B.制硝酸和化肥的原料C.食品袋中充氮气来防腐D.与氧气反应制NO从而制硝酸解题探究JIETITANJIUJIETITANJIU2.Murad等三位教授提出NO在人体内有独特的功能,关于NO的叙述正确的是NO可以是某些含低价氮物质氧化的产物NO是亚硝酸的酸酐NO可以是某些含高价氮物质还原的产物NO是无色气体,在空气中可变为红棕色A.全部B.C.D.解析NO中氮元素的化合价处于中间价态,它可以是还原产物,如HNO3NO,也可以是氧化产物,如NH3NO;HNO2的酸酐是N2O3;NO是无色气体,可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为红棕色的NO2。3.下图为装有活塞的密闭容器,内盛22.4mL一氧化氮。若通入11.2mL氧气(气体体积均在标准状况下测定),保持温度、压强不变,则容器内物质的密度为A.等于1.369gL1B.等于2.054gL1C.在1.369gL1和2.054gL1之间D.大于2.054gL1题组二氮氧化物溶于水的定量判断4.(NOx与H2O反应计算)如图所示,相同条件下,两个容积相同的试管分别装满NO2和NO气体,分别倒置于水槽中,然后通过导管缓慢通入氧气,边通边慢慢摇动试管,直到两个试管内充满液体。假设试管内的溶质不向水槽中扩散,则两个试管内溶液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A.11B.57 C.75D.435.(2018贵阳模拟)同温同压下,在3支相同体积的试管中分别充有等体积混合的2种气体,它们是NO和NO2,NO2和O2,NH3和N2。将3支试管均倒置于盛水的水槽中,充分反应后,试管中剩余气体的体积分别为V1、V2、V3,则下列的关系正确的是A.V1V2V3B.V1V3V2C.V2V3V1D.V3V1V2解析设各种气体的体积都为1体积。根据3NO2H2O=2HNO3NO,即剩余NO的体积V1(1)体积。根据4NO2O22H2O=4HNO3,即剩余O2的体积V2(1)体积。剩余N2的体积V31体积。即B项符合题意。氮氧化物溶于水的问题分析无论是单一气体(NO2),还是NO、NO2、O2中的两者的混合气体,反应的实质是3NO2H2O=2HNO3NO,2NOO2=2NO2,故若有气体剩余只能是NO或O2,不可能是NO2。(1)若NO和O2通入水中,总关系式为4NO3O22H2O=4HNO3(43)。(2)若NO2和O2通入水中,总关系式为4NO2O22H2O=4HNO3(41)。练后反思练后反思02考点二典型的氧化性酸硝酸1.物理性质硝酸是无色易挥发的液体,有刺激性气味。2.化学性质知识梳理ZHISHISHULIZHISHISHULI(1)不稳定性反应:。(2)强氧化性硝酸无论浓、稀都有强氧化性,而且浓度越大,氧化性越强。按要求完成下列反应的方程式:与金属反应:稀硝酸与铜反应:;浓硝酸与铜反应:。与非金属反应:浓硝酸与C的反应:。3Cu8HNO3(稀)=3Cu(NO3)22NO4H2OCu4HNO3(浓)=Cu(NO3)22NO22H2O与还原性化合物反应:硝酸可氧化H2S、SO2、Na2SO3、HI、Fe2等还原性物质。稀硝酸与FeSO4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3)与有机物反应硝化反应(与反应):;颜色反应:含有苯基的蛋白质遇到浓硝酸时变黄色。2H2O(1)常温下,铁、铝在浓硝酸中的钝化为化学变化()(2)可用稀硝酸与FeS固体反应制取H2S()(3)过量的铜与浓硝酸反应,产物中一定有NO()(4)浓硝酸在光照下久置,会变黄()辨析易错易混正误判断1.(1)浓HNO3如何保存?提升思维能力深度思考答案不一定,当Fe少量时生成Fe3,当Fe过量时生成Fe2。答案应保存在棕色带有玻璃塞的细口试剂瓶中,置于阴凉处。(2)硝酸具有强氧化性,硝酸与Fe反应一定生成Fe3吗?为什么?2.用动态观点理解Cu与浓HNO3的反应在浓硝酸中放入Cu片,(1)反应开始时的化学方程式为_,实验现象为_。(2)若Cu片有剩余,则反应将要结束时的化学方程式为_。(3)待反应停止后,再加入少量的稀硫酸,这时Cu片上又有气泡产生,原因是_。溶液逐渐变蓝色,有红棕色气体逸出Cu4HNO3(浓)=Cu(NO3)22NO22H2O3Cu(NO3)22NO4H2O3Cu8HNO3(稀)=加入稀硫酸后,氢离子与原溶液中硝酸根离子构成强氧化性酸,又能与过量的铜反应(1)HNO3与金属反应一般不能产生H2。(2)还原产物一般为HNO3(浓)NO2,HNO3(稀)NO;很稀的硝酸还原产物也可能为N2O、N2或NH4NO3。(3)硝酸与金属反应时既表现氧化性又表现酸性。(4)涉及HNO3的离子反应常见的易错问题在书写离子方程式时,忽视HNO3的强氧化性,将氧化还原反应简单地写成复分解反应。易错警示易错警示题组一硝酸的性质及应用1.硝酸被称为“国防工业之母”是因为它是制取炸药的重要原料。下列实验事实与硝酸的性质不相对应的一组是A.浓硝酸使紫色石蕊溶液先变红后褪色酸性和强氧化性B.不能用稀硝酸与锌反应制氢气强氧化性C.要用棕色瓶盛装浓硝酸不稳定性D.能使滴有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的红色褪去强氧化性解题探究JIETITANJIUJIETITANJIU2.(2018潍坊期末)硝酸是化学实验室中最常用的试剂之一,下列有关硝酸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浓硝酸和氯水用棕色试剂瓶保存,原理相同B.将分别蘸有浓硝酸和浓氨水的玻璃棒相互靠近时,有白烟生成C.常温下铁和铂都不溶于浓硝酸,原理相同D.浓硝酸溅到皮肤上,皮肤会变黄解析A项中HNO3和氯水中的HClO见光都易分解,都应避光保存,正确;B项,浓HNO3和浓氨水都具有挥发性,HNO3与NH3化合生成白色固体小颗粒NH4NO3,正确;C项,铁在浓硝酸中钝化,而Pt与浓硝酸不反应,原理不同;D项,浓HNO3能使蛋白质显黄色。3.(全面描述金属与硝酸反应的现象)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中,盛有足量水的水槽里放两个烧杯,小烧杯里放有适量铜片和过量浓硝酸,小烧杯外面倒扣一大烧杯,请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主要现象是_;_;_;_。铜片表面产生气泡,铜片慢慢溶解并逐渐消失小烧杯中溶液的颜色逐渐变成蓝色大烧杯中有红棕色气体生成,后来慢慢变成无色大烧杯内液面上升,水槽中液面下降(2)用该装置做铜与浓硝酸反应的实验,最突出的优点是_。氧化合物逸出,不污染环境反应体系封闭,无氮解析该反应体系密闭,反应产生的NO2和NO不会逸出,不污染环境。(3)若要验证最终得到的气体生成物,最简便的操作及现象是_。轻轻掀起倒扣的大烧杯,通入适量的空气,若有红棕色气体生成,则证明最终气体生成物为NO气体解析利用NO与O2反应生成红棕色的NO2的性质来检验最终气体是否为NO气体。现象描述答题模板(1)全面描述现象的程序“海、陆、空”“海”溶液有什么变化;“陆”固体有什么变化;“空”气体有什么变化。(2)规范描述现象的答题模板如颜色:由(具体颜色)变为(具体颜色);气体:溶液中产生(颜色)的气体,(或)在固体表面产生(颜色)气体;沉淀:在(颜色)溶液中产生(颜色)的沉淀(浑浊)。答题模板答题模板题组二金属与硝酸反应的定量分析4.一定质量的铁和足量的稀硝酸或浓硝酸完全反应,在相同条件下,用排水集气法收集产生的气体。下列叙述一定正确的是硝酸浓度越大,消耗的硝酸越少硝酸浓度不同,生成的Fe(NO3)3的物质的量相同硝酸浓度越大,产生的气体越少用排水集气法收集到的气体在相同状况下体积相同A.只有B.C.D.5.(2018湖北鄂东南市级示范高中学校联考)铜和镁的合金4.6g完全溶于浓硝酸,若反应中硝酸被还原只产生4480mL的NO2气体和336mL的N2O4气体(都已折算到标准状况),在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生成沉淀的质量为A.9.02gB.8.51gC.8.26gD.7.04g解析最终生成的沉淀是氢氧化镁和氢氧化铜,所以沉淀增加的质量就是和金属阳离子结合的OH的质量。由于金属阳离子结合的OH的物质的量,就是金属失去电子的物质的量,所以根据得失电子守恒可知,金属失去电子的物质的量是20.23mol,所以和金属阳离子结合的OH的物质的量也是0.23mol,质量是3.91g,则沉淀的质量是8.51g,B项正确。6.某稀溶液中含有4molKNO3和2.5molH2SO4,向其中加入1.5molFe,充分反应(已知被还原为N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反应后生成NO的体积为28LB.所得溶液中c(Fe2)c(Fe3)11C.所得溶液中c()2.75molL1D.所得溶液中的溶质只有FeSO4金属与硝酸反应的思维模型方法指导方法指导题组三硝酸反应产物综合实验探究题(教师用书独具)7.(2018桂林高三测试)某校课外活动小组为了探究铜与稀硝酸反应产生的气体主要是NO而设计了下列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加热装置和固定装置均已略去)。图中K为止水夹(处于关闭状态),F是一半空的注射器。请回答有关问题:(1)设计装置A的目的是_。产生CO2,赶走装置中的空气,防止因NO与O2反应生成NO2而产生干扰(2)在完成(1)中的“操作”后,将装置B中铜丝插入稀硝酸并微热之,观察到装置B中的现象是_;B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3)装置E和F的作用是_;为实现此作用,其操作方法是_。(4)装置D的作用是吸收多余的氮氧化物,防止污染空气,兼有_的功能。Cu丝表面产生气泡,稀硝酸液面上方仍为无色,溶液变蓝验证NO的生成将注射器中的空气推入E中,若气体变为红棕色则说明生成了NO防止倒吸03考点三氨、铵盐知识梳理ZHISHISHULIZHISHISHULI1.氨的分子结构和物理性质电子式密度气味水溶性比空气_强烈性气味极易溶于水(1700)小刺激2.氨的化学性质(1)氨与水的反应NH3H2ONH3H2OOH,氨溶于水得氨水,氨水中含有的粒子有。氨水为可溶性一元弱碱,易挥发,不稳定,易分解:NH3H2O。NH3H2O(2)氨与酸的反应:蘸有浓盐酸的玻璃棒与蘸有浓氨水的玻璃棒靠近,其现象为,将浓盐酸改为,也会出现相同的现象。化学方程式:。(3)与盐溶液的反应如过量氨水与AlCl3反应的离子方程式:。(4)氨的还原性氨的催化氧化化学方程式:。有白烟生成浓硝酸HClNH3=NH4Cl、NH3HNO3=NH4NO33.氨的实验室制法(1)加热固态铵盐和碱的混合物一般加热NH4Cl和Ca(OH)2的混合物,化学方程式:_。2NH3CaCl22H2O装置:“固体固体气体”(与用KClO3或KMnO4制O2的装置相同)。收集:只能用法。验满方法:a.用湿润的,试纸变蓝色;b.将蘸有浓盐酸的玻璃棒置于试管口,现象是。尾气处理:收集时,一般在管口塞一团用水或稀硫酸浸湿的棉花球,可减小NH3与空气的对流速度,收集到纯净的NH3,同时也可避免污染空气。向下排空气红色石蕊试纸置于试管口有白烟产生(2)实验室制取氨的其他方法方法化学方程式(或原理)气体发生装置加热浓氨水浓氨水固体NaOHNaOH溶于水放热,促使氨水分解。且OH浓度的增大有利于NH3的生成浓氨水固体CaOCaO与水反应,使溶剂(水)减少;反应放热,促使氨水分解。化学方程式为NH3H2OCaO=NH3Ca(OH)2(1)铵盐的物理性质铵盐都是色固体,均易溶于水。(2)铵盐的化学性质白CO2H2O蓝红(1)氨遇到浓盐酸、硫酸都会发生反应,产生白烟()解析硫酸难挥发,与氨反应不产生白烟。(2)加热盛有NH4Cl固体的试管,试管底部固体消失,试管口有晶体凝结,说明NH4Cl固体可以升华()(3)氨水中含氮微粒中最多的微粒是()(4)铵盐都易溶于水,其水溶液均呈酸性()解析NH4HCO3、(NH4)2S溶液呈碱性。(5)现有1molL1的氨水,则该溶液中NH3H2O的浓度是1molL1()辨析易错易混正误判断氨及铵盐中3价N还原性的拓展应用(1)用于检验氯气是否泄露的原理,如下图,室温下将过量的氨推入试管,预测试管中可能出现的现象_,写出反应过程的化学方程式:_。提升思维能力深度思考生成白烟,而后凝结在试管内壁,试管内黄绿色气体颜色逐渐变浅至褪去3Cl22NH3=6HClN2、HClNH3=NH4Cl(2)氨在加热条件下可还原氧化铜,产生无污染气体和单质铜,可用于测定铜的相对原子质量,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3)氨在催化剂条件下可还原氮的氧化物,常用于消除汽车尾气产生的氮氧化物,以还原NO为例,分析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质量比_。3H2O23(4)实验室用饱和氯化铵(NH4Cl)与亚硝酸钠(NaNO2)加热来制取氮气,气体发生装置应选用_。反应原理的化学方程式为_。A题组一氨、铵盐的性质实验1.(2019重庆高三模拟)探究氨气及铵盐性质的过程中,下列根据实验现象得出的结论不正确的是A.将集有氨的试管倒扣于水槽中,液体迅速充满试管,说明氨极易溶于水B.向氨水中加入浓氢氧化钠溶液,加热产生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说明氨水中含有C.加热NH4HCO3固体,观察到固体逐渐减少,试管口有液滴产生,说明NH4HCO3具有热不稳定性D.将红热的Pt丝伸入上图所示的锥形瓶中,瓶口出现少量的红棕色气体,说明氨催化氧化的产物中有NO解题探究JIETITANJIUJIETITANJIU2.如下图,利用培养皿探究氨的性质。实验时向NaOH固体上滴几滴浓氨水,立即用另一表面皿扣在上面。下表中对实验现象所做的解释正确的是选项实验现象解释A浓盐酸附近产生白烟NH3与浓盐酸反应产生了NH4Cl固体B浓硫酸附近无明显现象NH3与浓硫酸不发生反应C氯化物溶液变浑浊该溶液一定是AlCl3溶液D干燥红色石蕊试纸不变色,湿润红色石蕊试纸变蓝NH3是一种可溶性碱实验室用铂丝按下图进行氨的催化氧化实验,操作现象总结如下:(1)空气通入氨水中:其作用是让氨易挥发出来,从而使氧气和氨充分混合。(2)锥形瓶中气体呈红棕色:这是因为NH3被氧化为NO,NO遇到空气中的O2又迅速被氧化为红棕色的NO2。归纳总结归纳总结(3)通常瓶内有白烟出现:这是由于锥形瓶里有水蒸气存在,水蒸气和NO2反应生成了HNO3:3NO2H2O=2HNO3NO,HNO3再跟NH3反应生成微小的白色NH4NO3晶体:NH3HNO3=NH4NO3。(4)悬空铂丝总是呈红色:这是因为NH3与O2在铂丝的表面上进行的反应是放热反应,反应放出的热量足以使铂丝继续保持红热状态。题组二氨制备与性质实验的综合3.(2018太原一模)实验室制取氨、收集、验证其还原性并进行尾气处理的装置和原理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用装置甲制取氨B.用装置乙收集氨时气体应该从a口进b口出C.装置丙中黑色固体变成红色时还原产物一定为铜D.可以用装置丁吸收氨,进行尾气处理4.(2018西安模拟)氨催化氧化法是工业生产中制取硝酸的主要途径,某同学用该原理在实验室探究硝酸的制备和性质,设计了如图所示装置。解析甲中不需要加热即能同时产生NH3和O2,说明固体X溶于氨水既产生O2又放出大量热,则该固体为Na2O2。(1)甲装置不需要加热即能同时产生氨和氧气,烧瓶内固体X为_。过氧化钠(2)乙装置的作用是_;写出受热时丙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解析乙装置可干燥NH3和O2;NH3和O2在加热和Cr2O3的催化作用下,发生催化氧化反应。干燥氧气和氨的混合气体(3)当戊中观察到_现象,则说明已制得硝酸。某同学按下图组装仪器并检验装置气密性后进行实验,没有观察到此现象,请分析实验失败的可能原因是:_,如何改进装置:_。解析HNO3能使石蕊溶液变红;由于NH3过量,可能会与HNO3反应,致使观察不到溶液变红的现象;可在丙和丁之间连接一个能除去NH3的装置。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过量的氨致使戊中溶液不一定呈酸性在丙和丁之间连接盛有无水氯化钙的干燥管或盛有浓硫酸的洗气瓶(4)改进后待反应结束,将丁装置倒立在盛水的水槽中,会观察到的现象是_。解析丁装置中为NO2,NO2会与H2O反应生成无色的NO。试管丁内水面慢慢上升,上升到一定高度不再变化,试管内气体颜色由红棕色逐渐变淡至无色04考点四氮及其重要化合物的综合应用知识梳理ZHISHISHULIZHISHISHULI注意箭头指出可体现物质的性质,指向可寻找该物质的制备方法。题组一氮及其化合物的转化1.(2018贵阳模拟)氮及其化合物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解题探究JIETITANJIUJIETITANJIU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路线是工业生产硝酸的主要途径B.路线、是雷电固氮生成硝酸的主要途径C.上述所有标号的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D.氮气可在足量的氧气中通过一步反应生成NO22.(2018河南一轮复习诊断调研联考)一定条件下,含氮元素的物质可发生如图所示的循环转化。回答下列问题:(1)氮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_。(2)图中属于“氮的固定”的是_(填字母,下同);转化过程中发生非氧化还原反应的是_。k和ca和l解析N位于第二周期A族,其原子结构示意图为。解析氮的固定是游离态的氮转化为化合态的氮,根据循环图可知,属于氮的固定的是k和c;发生非氧化还原反应,说明反应前后各元素化合价没有发生变化,则属于非氧化还原反应的是a和l。(3)若“反应h”是在NO2和H2O的作用下实现,则该反应中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解析反应h的化学方程式为3NO2H2O=2HNO3NO,HNO3是氧化产物,NO是还原产物,因此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21(4)若“反应i”是在酸性条件下由与Zn的作用实现,则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题组二含氮物质的性质与实验综合3.(2018江西名校学术联盟质量检测)某学习小组设计实验探究NO与铜粉的反应并检验NO,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夹持装置略)。实验开始前,向装置中通入一段时间的N2,排尽装置内的空气。已知:在溶液中FeSO4NOFe(NO)SO4(棕色),该反应可用于检验NO。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装置F、I中的试剂依次为水、硫酸亚铁溶液B.若观察到装置H中红色粉末变黑色,则NO与Cu发生了反应C.实验结束后,先熄灭酒精灯,再关闭分液漏斗的活塞D.装置J收集的气体中一定不含NO4.某化学自主实验小组通过实验探究NH3、NO2的性质。探究:利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NO2能否被NH3还原(K1、K2为止水夹,夹持固定装置略去)。(1)A装置中制取NH3的化学方程式是_。NH3H2OCaO=NH3Ca(OH)2解析将浓氨水滴入生石灰中,由于CaOH2O=Ca(OH)2,放热且消耗了水,故促使浓氨水放出氨。(2)甲、乙分别是_(填字母)。a.浓硫酸、碱石灰b.碱石灰、碱石灰c.碱石灰、无水氯化钙d.五氧化二磷、五氧化二磷c解析干燥氨只能用碱石灰,干燥二氧化氮可用五氧化二磷固体或无水氯化钙。(3)若NO2能够被NH3还原,预期C装置中能观察到的现象是_。C装置中混合气体解析如果能反应,消耗NO2使装置中混合气体颜色变浅。颜色变浅(4)此实验装置存在一个明显的缺陷是_。缺少尾气吸收装置解析由于NH3、NO2均能污染空气,所以与它们相关的实验均应有尾气吸收装置。探究:探究NO2、O2混合气体的喷泉实验。(5)请在G装置中的虚线上描出导管实线图。答案 (进气管短,出气管长)解析O2、NO2密度比空气大,故应进气管短,出气管长。(6)G装置中浓硫酸有三种作用:混合NO2、O2气体;干燥NO2、O2;_。的速率,控制混合气体的比例解析观察气泡的速率控制混合气体的比例。观察气泡(7)将G装置上面的圆底烧瓶收集满气体进行喷泉实验,若混合气体全部被吸收,则所得溶液物质的量浓度为_molL1(保留两位有效数字)。0.03605探究高考明确考向1.(2018全国卷,8)研究表明,氮氧化物和二氧化硫在形成雾霾时与大气中的氨有关(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雾和霾的分散剂相同B.雾霾中含有硝酸铵和硫酸铵C.NH3是形成无机颗粒物的催化剂D.雾霾的形成与过度施用氮肥有关1234解析NH3参与反应生成铵盐,是反应物,不是催化剂,C项错误;雾和霾的分散剂都是空气,A项正确;雾霾中的无机颗粒物含有硝酸铵和硫酸铵,B项正确;过度施用氮肥会增加大气中氨的含量,D项正确。52.(2018海南,2)某工业废气所含氮氧化物(NOx)的氮氧质量比约为74,该NOx可表示为A.N2OB.NOC.N2O3D.NO2123453.(高考选项组合)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加热盛有少量NH4HCO3固体的试管,并在试管口放置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石蕊试纸变蓝,说明NH4HCO3显碱性(2017全国卷,13C)B.用烧碱处理含高浓度的废水并回收利用氨(2017天津,1D)C.NH3易溶于水,可用作制冷剂(2017江苏,3D)D.氨气使AlCl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反应中氨气被还原(2017北京,8D)123454.(2017北京,12)下述实验中均有红棕色气体产生,对比分析所得结论不正确的是 1234A.由中的红棕色气体,推断产生的气体一定是混合气体B.红棕色气体不能表明中木炭与浓硝酸产生了反应C.由说明浓硝酸具有挥发性,生成的红棕色气体为还原产物D.的气体产物中检测出CO2,由此说明木炭一定与浓硝酸发生了反应55.(2016全国卷,26)氮的氧化物(NOx)是大气污染物之一,工业上在一定温度和催化剂条件下用NH3将NOx还原生成N2。某同学在实验室中对NH3与NO2反应进行了探究。回答下列问题:(1)氨气的制备氨气的发生装置可以选择上图中的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A2NH4Cl12345欲收集一瓶干燥的氨气,选择上图中的装置,其连接顺序为发生装置_(按气流方向,用小写字母表示)。解析氨气是碱性气体,可用碱石灰干燥,密度小于空气,应采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氨气极易溶于水,尾气处理时应防止倒吸,则要收集一瓶干燥的氨气,仪器的连接顺序为发生装置d、cf、ei。dcfei12345(2)氨气与二氧化氮的反应将上述收集到的NH3充入注射器X中,硬质玻璃管Y中加入少量催化剂,充入NO2(两端用夹子K1、K2夹好)。在一定温度下按图示装置进行实验。操作步骤实验现象解释原因打开K1,推动注射器活塞,使X中的气体缓慢通入Y管中Y管中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红棕色气体慢慢变浅6NO212345将注射器活塞退回原处并固定,待装置恢复到室温Y管中有少量水珠生成的气态水凝聚打开K2_Z中NaOH溶液产生倒吸现象反应后气体分子数减少,Y管中压强小于外压1234506课时作业1.下列关于自然界中氮循环(如下图)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人工固氮可以得到硝酸盐B.雷电作用可将氮气直接转化为铵盐C.细菌对氮元素的循环有重要作用D.亚硝酸盐转化为硝酸盐的过程中,氮元素被氧化12345678910111213142.起固氮作用的化学反应是 A.N2和H2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NH3B.NO遇O2转化为NO2C.硝酸工厂用NH3氧化制NOD.用NH3制碳酸氢铵和硫酸铵12345678910111214解析氮的固定是指游离态的氮转化成化合态的氮。133.关于氨的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液氨易汽化,因此可用来作制冷剂B.氨溶于水显弱碱性,因此可使酚酞溶液变为红色C.氨极易溶解于水,因此氨水比较稳定(不容易)分解D.氨可被氯气氧化生成N2,同时还可能产生白烟现象12345678910111214134.下列关于氨水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氨水和液氨不同,氨水是混合物,液氨是纯净物B.氨水中物质的量浓度最大的粒子是NH3H2O(水除外)C.氨水显弱碱性,是弱电解质D.在1molL1氨水中,NH3H2O、NH3的物质的量浓度之和为1molL11234567891011121413解析氨极易溶于水,发生如下反应:生成的氨水是混合物,其中的NH3H2O是弱电解质,电离程度小,且NH3分子极易与H2O结合,故其中浓度最大的粒子是NH3H2O(H2O除外)。5.下列与碳、氮、氧、硫、硅等非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有关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工业上,用焦炭在电炉中还原二氧化硅可得到含杂质的粗硅B.氮的氧化物是形成光化学烟雾的主要物质,硫的氧化物是形成酸雨的主要物质C.NO2、CO2和SO2溶于水均可导电,它们都是电解质D.将SO2通入酸化的Ba(NO3)2溶液中会出现白色沉淀12345678910111214136.最新病毒学研究证实,一氧化氮对SARS病毒有直接的抑制作用。下列关于一氧化氮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一氧化氮是一种红棕色的气体B.常温常压下,一氧化氮不能与空气中的氧气直接化合C.一氧化氮可由氮气和氧气在放电条件下直接化合得到D.一氧化氮易溶于水,不能用排水法收集1234567891011121413解析NO是无色气体,难溶于水,在放电的条件下N2与O2化合生成NO。7.(2018兰州高三质量检测)下列关于浓硝酸和浓硫酸的叙述,正确的是 A.常温下都用铜制容器贮存B.露置在空气中,容器内酸液的质量都减轻C.常温下都能与铜较快地反应D.露置在空气中,容器内酸液的浓度都降低1234567891011121413解析Cu与浓HNO3可在常温下反应,Cu与浓H2SO4需加热才反应,故浓HNO3不能用铜制容器贮存;将二者都露置在空气中,硝酸挥发,浓H2SO4吸收空气中的水分,故酸液的浓度都降低,但酸液的质量变化不同,浓HNO3减轻,浓H2SO4增重。8.如图所示是NH3的两个性质实验,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1234567891011121413A.两个实验均表现了NH3易溶于水B.两个实验均表现了NH3易挥发C.两个实验均表现了NH3是碱性气体D.两个实验均表现了NH3是还原性气体9.某实验过程如图所示,则图的试管中的现象是 A.无明显现象,因稀H2SO4不与铜反应B.铜片溶解,产生无色气体,该气体遇到空气不变色C.铜片溶解,放出红棕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D.铜片溶解,产生无色气体,该气体在试管口变为红棕色解析生成的Cu(NO3)2在H2SO4的酸性条件下相当于又有了HNO3,铜片会继续溶解生成NO。12345678910111214131234567891011121410.(2018安徽皖江名校联考)某兴趣小组设计用铁粉将NO还原为N2(同时生成FeO),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13已知:浓硝酸可氧化NO;NaOH溶液能吸收NO2,不吸收NO。A.装置的连接顺序为afejihg(或gh)bcdB.装置E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O2Fe2FeON2C.装置D的作用是吸收挥发出来的硝酸和产生的NO2D.装置B的作用是干燥,防止水蒸气进入E中干扰反应11.2018福州八县(市)协作体联考常温下,将一定量的铁粉加入50mL10molL1硝酸()中,待其充分反应后,收集到的气体换算成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4.2L(),所得溶液能够使淀粉碘化钾溶液变蓝(),该溶液也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中数据表明,硝酸是浓硝酸,因此Fe已经钝化B.中数据表明,生成的气体中只有NO2C.中现象表明,硝酸一定有剩余D.中现象表明,溶液中一定含有Fe2123456789101112141312.如图是氮元素的几种价态与物质类别的对应关系,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N2的一种用途:_。(2)从N元素化合价分析,N2具有氧化性和还原性。各举一例说明(用化学方程式表示)氧化性:_。还原性:_。1234567891011121413作保护气、保存粮食(或合成氨、制硝酸等)(3)HNO3与下图中的物质C常用于检验Cl的存在,则C的化学式为_。AgNO3(4)实验室制取物质B的化学方程式为_。2H2O(5)NO2与水反应生成物质A的化学方程式为_。3NO2H2O=2HNO3NO(6)浓硝酸与木炭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CO24NO22H2O123456789101112141313.(2018河北邢台质量检测)氨广泛用于生产化肥、制冷剂等方面。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室可用右图所示装置合成氨。亚硝酸钠与氯化铵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12345678910111214131234567891011121413锥形瓶中盛有一定量水并滴有几滴酚酞试剂。反应一段时间后,锥形瓶中溶液变红,则气体X的成分为N2、水蒸气、_和_(填化学式)。解析锌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的氢气与亚硝酸钠和氯化铵反应生成的氮气在催化剂作用下反应生成了氨,因此锥形瓶中含酚酞的水变红,则气体X的成分为N2、水蒸气、H2、NH3。H2NH31234567891011121413(2)最近斯坦福大学研究人员发明了一种SUNCAT的锂循环系统,可持续合成氨,其原理如图所示。图中反应属于_(填“氧化还原反应”或“非氧化还原反应”)。非氧化还原反应解析反应是Li3N与水反应生成氨和LiOH的过程,反应中没有元素化合价的变化,属于非氧化还原反应。1234567891011121413反应中能量转化的方式是_(填“电能转化为化学能”或“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电能转化为化学能解析反应中氢氧化锂转变为锂、氧气和水,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属于非自发的氧化还原反应,属于电解池反应,能量转化的方式是电能转化为化学能。14.甲、乙两同学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探究硝酸与铁反应的产物。12345678910111214文献记载:.在浓硝酸和活泼金属反应过程中,随着硝酸浓度的降低,其生成的产物有4、2、3价等氮的化合物。.FeSO4NOFe(NO)SO4(棕色)(H0)。.NO2和NO都能被KMnO4氧化吸收。131234567891011121413甲的实验操作和现象记录如下:实验操作实验现象打开弹簧夹,通入一段时间CO2,关闭弹簧夹打开分液漏斗活塞,将浓硝酸缓慢滴入烧瓶中,关闭活塞无明显现象加热烧瓶,反应开始后停止加热A中有红棕色气体产生,一段时间后,气体颜色逐渐变浅;B中溶液变棕色;C中溶液紫色变浅反应停止后,A中无固体剩余请回答下列问题:(1)滴入浓硝酸加热前没有明显现象的原因是_。12345678910111214化膜,阻止反应进一步发生(答“钝化”也可)解析常温下,铁遇浓硝酸发生“钝化”。13常温时,铁遇浓硝酸形成致密氧(2)检验是否生成3价氮的化合物,应进行的实验操作是_。取少量反应后A中溶液于试管中,向其中加入足量浓NaOH溶液,加热,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接近试管口,若试纸变蓝,则A中生成解析3价氮的化合物是NH3或铵盐,而此反应的环境呈酸性,故3价氮的化合物应是硝酸铵,可利用与OH共热产生NH3的性质检验。12345678910111214(3)甲取少量B中溶液,加热,实验现象是_。请用平衡移动原理解释原因:_。甲依据该现象得出的结论是A中有NO生成。13棕色溶液颜色变浅(或绿),有无色气体逸出,且在空气中变为红棕色 Fe(NO)SO4(棕色)的正反应为放热反应,加热后,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解析B中发生反应FeSO4NO Fe(NO)SO4(棕色),加热后,上述平衡逆向移动,无色气体NO逸出,在空气中变为红棕色,而溶液颜色变浅或变成浅绿色。FeSO4NO(4)乙认为甲得出A中有NO生成的证据不足。为获取充足的证据,乙仍采用该装置和操作进行对照实验,乙作出的改变是_,证明有NO生成的实验现象是_。12345678910111214解析NO2与水反应生成NO,故可把浓硝酸换成稀硝酸,若A中无红棕色气体生成,但B中溶液变为棕色,可证明A中有NO生成。13浓硝酸换成稀硝酸A中没有红棕色气体生成,B中溶液变为棕色本课结束本课结束大一轮复习讲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