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心理学 (2).ppt
咨询心理学卫 博1第一节 概述2第一单元 咨询心理学的简史与现状一、心理咨询产生的背景条件1、学术背景高尔顿(1882):用测量的方法对心理活动个别差异的研究和“自由联想”方法建立卡特尔(1890):心理测验与测量论文的发表韦特默(1896):在宾西法尼亚大学开办儿童行为矫正诊所比内与西蒙(1904):为帮助弱智儿童编制智力测量大卫(1907年):为防止学生的行为出现问题,进行行为指导帕森斯(1908):职业指导运动的兴起2、社会需求背景3二、心理咨询专业的发展1、心理咨询专业的诞生据文献记载,心理咨询起源于1896年诞生的临床心理学韦特默不但在19世纪末已经提出“临床心理学”概念,而且以临床心理学家的立场,在解决儿童行为问题方面,做了大量工作,1907年已经创办了专业刊物,并提出就业之前必须经过心理测量的建议2、心理咨询专业的发展促使咨询心理学大踏步前进的外在因素,是社会现实的需要;内部关键因素,是该学科自身方法学的发展在20世纪30年代以后,心理测验和个体差异的研究,是临床心理学发展的主要基础和促进因素,也是心理咨询工作的重要手段,代表人物威尔森1955年,美国心理学会开始正式颁发心理咨询专家执照4二、心理咨询专业的发展2、心理咨询专业的发展咨询心理学可以从三个方面做出贡献,并且这三者不可偏废通过关心人的动机、情绪的调节,进而促进个体内在精神世界的发展通过发展人们必要的能力、动机,帮助个人与环境协调正确地利用个体差异、充分考虑所有成员的发展,加深社会对心理咨询的理解心理咨询的目标:不但要帮助那些连最基本、最低适应状态都已丧失的心理不适应者,而且还应该为促进特定社会集团的每一个人,使其最大限度地实现自我提供服务5第二单元 心理咨询的基本概念一、心理咨询的职业定义心理咨询师是运用心理学以及相关知识,遵循心理学原则,通过心理咨询的技术与方法,帮助求助者解除心理问题的专业人员心理咨询师必须掌握的基本知识,其中既有心理学的一般知识,又有心理咨询临床操作的相关知识心理咨询师使用的方法只能是心理咨询的技术与方法,不包括药物的使用标准中所说“帮助求助者解除心理问题”的含义:咨询关系是“求”和“帮”的关系帮助求助者解决的问题只能是心理问题,或由心理问题引发的行为问题或躯体症状,不帮助求助者解决任何生活中的具体问题心理咨询这一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涵盖了临床干预的各种方法或手段狭义:主要是指具备心理学理论指导和技术应用的临床干预措施6二、心理咨询的操作性定义罗杰斯:通过与个体持续的、直接的接触,向其提供心理帮助并力图促使其行为、态度发生变化的过程威尔森等:A、B两个人在面对面的情况下,受过心理咨询专门训练的A,向在心理适应方面出现问题并企求解决问题的B提供援助的过程,这里的A就是咨询师,B就是求助者陈仲庚:心理咨询就是帮助人们去探索和研究问题,使他们能决定自己应做些什么。心理咨询应明确三个问题:1、待解决的问题;2、咨询师的技术(人格?);3、所要达到的目标7二、心理咨询的操作性定义心理学大词典(朱智贤主编):对心理失常的人,通过心理商谈的程序和方法,使其对自己与环境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以改变其态度与行为,并对社会生活有良好的适应。心理失常,有轻度的有重度的,有属于机能性的,有属于机体性的。心理咨询以轻度的、属于机能性的心理失常为范围。心理咨询的目的,就是要纠正心理上的不平衡,使个人对自己与环境重新有一个清楚的认识,改变态度和行为,以达到对社会生活有良好的适应8二、心理咨询的操作性定义心理学百科全书(李维主编):咨询者就访谈对象提出的心理障碍或要求加以矫正的行为问题,运用相应的心理学原理及其技术,借助一定的符号,与访谈者一起进行分析、研究和讨论,揭示引起心理障碍的原因,找出行为问题的症结,探索解决的可能条件和途径,共同协商出摆脱困境的对策,最后使来访者增强信心,克服障碍,维护心理健康9二、心理咨询的操作性定义张人俊等:心理咨询是通过语言、文字等媒介,给咨询对象以帮助、启发和教育的过程。通过心理咨询,可以使咨询对象的认识、情感和态度有所变化,解决其在学习、工作、生活、疾病和康复等方面出现的心理问题,从而更好地适应环境,保持身心健康马建青:心理咨询定义为运用有关心理科学的理论和方法,通过解决咨询对象(即来访者)的心理问题(包括发展性心理问题和障碍性心理问题),来维护和增进身心健康,促进个性发展和潜能开发的过程10二、心理咨询的操作性定义赵耕源:向已经有了心理刺激而尚未发病的人,或已有某些心理疾病(变态心理)或躯体疾病的人,进行心理指导,通过耐心细致的交谈,帮助他避免或消除不利于心身健康的心理社会因素,或认识这些心理社会因素在已发生疾病中的作用,因此能增强对心理刺激与冲突导致疾病的防卫能力,减轻已经发生疾病者的心理负担,树立起对疾病的治疗信心,从而能预防某些精神病、神经症或心身疾病的发生,使工作、学习、生活更美满或促使病者向良好的痊愈方向发展11心理咨询是:心理咨询师协助求助者解决心理问题的过程12第三单元 心理咨询师的基本条件一、心理咨询师应有的思维方式与态度1、唯物主义观点咨询心理学是一门科学,在咨询工作中,必须坚持唯物主义观点,反对一切迷信、巫术2、普遍联系的观点所谓普遍联系的观点,是一种整体观念咨询师要对求助者的心理问题做到全面考察、系统分析;把握各类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即能考虑心理、生理及社会因素的相互制约和影响,又能综合运用各种咨询方法,以使咨询工作准确有效,防止或克服咨询工作中的片面性13一、心理咨询师应有的思维方式与态度2、普遍联系的观点心理咨询中普遍联系的观点有多重含义:心身一体的观点心理和生理是相互作用,互为因果的关系例:心理问题躯体化倾向(愤怒与高血压、爱抚与皮肤病等);生理状况欠佳或某些不足,引起焦虑不安或自卑等心理、生理和社会因素交互作用的观点横向交叉:分析同一时间内各种因素对心理问题的影响纵向联系:从历史发展角度分析以往事件对当前心理的影响事实上每一种心理问题,原因都是立体式的,既有横向也有纵向诸因素的作用,咨询师要用普遍联系的观点把握问题的真实原因整体性观点人的任何一种心理和行为,都是和人的整个心理活动联系在一起的,“牵一发而动全身”例:中学生表现为学习问题症状;自卑、情绪问题、人际交往把咨询方法整合起来运用:整合性心理咨询14一、心理咨询师应有的思维方式与态度3、限制性观点(1)咨询师的职责限制咨询师的职业责任不是无限的,来访者心理行为的改变,在于咨询双方的共同努力,而不全是咨询师的责任举例:求助者带领自己的孩子前来咨询,他表示对自己小孩无法管理,同时认定咨询师应对矫治孩子的不良行为负全部责任时。这就是求助者对咨询师的职责产生了误解心理咨询的任务在于解决心理问题本身,而不包括引发心理问题的具体事件;例如,可以解决离婚后的心理问题,但不能为其寻找再婚对象15一、心理咨询师应有的思维方式与态度3、限制性观点(2)时间上的限制每次咨询的时间:每次50分钟左右(初次咨询可适当延长)两次咨询之间的间隔:一般是一周一次咨询关系的终结:咨询结束,咨询关系也就终止,不能再以“朋友”进行往来16一、心理咨询师应有的思维方式与态度3、限制性观点(3)感情限制所谓感情限制,是指咨询师的工作要以有助于求助者的成长为最终目的,不能借机满足自身的欲望或好奇心,不能与求助者建立除咨询关系之外的其他关系咨询师和求助者心理的沟通和接近,是建立稳固、信任的工作联盟的前提,是咨询工作顺利进行的关键,彼此的沟通必须限制在工作范围内,即在咨询室中进行心理咨询禁止咨询师与求助者在咨询室之外进行任何咨询活动咨询师不能将个人的情绪带入咨询过程以求助者最大利益化为咨询的目的和前提17一、心理咨询师应有的思维方式与态度3、限制性观点(4)咨询目标的限制心理咨询目标只能锁定求助者的心理问题 如果求助者既有躯体疾病,又有心理问题,咨询目标应如何锁定?如果求助者同时有几方面的心理问题,我们应设置一个总体目标,下设若干局部目标,在同一时间段里,只能锁定一个(或一种)心理问题作为局部的咨询目标在心理咨询的各个阶段上以及最后结束咨询时,到底能将心理问题解决到什么程度,这也是有限制的,不能过分保守,也不能冒进,要进行比较恰当的评估18一、心理咨询师应有的思维方式与态度4、历史、逻辑、现实相统一的发展观个人历史原因(精神分析学派的贡献)咨询开始,就要考虑他的心理问题有无个人史原因;有个人史根源与现实的症状之间有什么样的逻辑关系发展的观点个体从出生到死亡,始终处于发展变化的过程中,人的心理问题是变化来的,同样也是在变化中消除随着咨询深入,求助者在情绪、情感、认知、行为、态度都会发生变化,咨询师就要善于用发展的眼光做动态的观察,积极引导,使来访者脱离心理问题19一、心理咨询师应有的思维方式与态度5、中立性态度定义:是指咨询师从求助者的角度出发了解求助者的问题,对求助者的困惑与处境表示理解,同时不予评价,不掺杂个人的情绪与观点不以自己的价值取向或固定的某一价值取向去评论为保持“非评判性”态度,不要轻易发表自己意见,特别是评论性意见,这是求助者感到轻松的重要因素体现在言语、表情、行为问题1:当来访者要求你表明自己的态度时,你怎么办?问题2:家长、亲友为何不能起到咨询师的作用?问题3:咨询师固执己见是否违背了中立性态度?随意迎合呢?20一、心理咨询师应有的思维方式与态度5、中立性态度在没有弄清楚下一步做什么的时候,给与来访者同情和鼓励,其实也是违背了中立价值原则例如:一个高三学生选择休学觉得对不起父母,选择继续上学,浑身充满了难受、困扰和疼痛,所以才来找咨询师帮忙。此时咨询师肯定来访者说,“你是个好孩子,你这样还替父母着想,看来你很孝顺”21二、心理咨询师应具备的条件1、品格品格的核心是价值观系统,价值观系统的关键是人生价值观心理咨询师应有的品格:做一个尊重生命、热爱生活的人,做一个有利于社会和他人的人2、自我修复和觉察的能力心理咨询是一项特殊的工作,而咨询师所能运用的唯一工具恰恰是其自身,因此咨询师的自我成长和完善是至关重要的在咨询过程中保持相对的心理平衡,自己在生活中的矛盾和冲突应在咨询室外解决。(见咨询师或督导)有能力将咨询中由负面信息造成的不良情绪排除经常处于心理冲突状态而不能自我平衡的人,是不能胜任心理咨询工作的22二、心理咨询师应具备的条件3、善于容纳他人只有善于容纳他人,才能营造和谐的咨询关系和安全、自由的咨询气氛;才能接纳各种求助者和求助者的各种问题容器:垃圾桶与垃圾处理器4、有强烈的责任心“庸医杀人不用刀”:无本事、无责任心,治人死亡要对求助者负责,不能因自己的言行,使求助者“雪上加霜”;不能夸大咨询的作用,欺骗求助者自己能力有限应向求助者说明,并转诊5、自知之明通常被理解为清楚自己的优点、缺点,知道自己的能力限度深层含义是能对自我生存价值进行评价,这类评价常和自我成就感连在一起23第四单元 我国心理咨询的历史、现状与展望一、我国心理咨询的简史30年代,丁瓒中国第一位临床心理学家,北京协和医院,关注青年的心理健康问题1937年与丁祖荫一起,翻译出版弗.狄.布鲁克青年期心理学1937年,抗日战争的爆发,使我国刚刚萌芽的临床心理学和健康心理咨询工作毁于一旦20世纪50年代中叶,50年代末,综合快速疗法治疗神经症和身心疾病为我国心理咨询工作创造了一个良好开端60年代中至70年代初,销声匿迹80年代初,重新焕发生机与活力24二、我国心理咨询业的现状1、心理咨询已经开始职业化社会化水平:社会的需要社会效益:个人重获健康、家庭恢复和谐和谐社会经济效益:直接的经济效益、间接的经济效益组织的建设和信息的沟通:学术组织与刊物社会的认可:心理访谈等传播手段心理咨询师国家职业标准已经出台(2001年8月)2、对心理咨询的需求与咨询力量存在差距社会的需求远远超过学科自身的发展,学科的发展无论是理论归宿方面,还是在方法学方面都不能适应社会的急切需求从业者的素质与业务能力尚显不足25三、对我国心理咨询的展望1、借鉴西方文化而产生的心理咨询工作,将会越来越贴近中国社会现实和文化背景“矿石”与“冶炼炉”2、社会需求的广泛性以及心理咨询的普及化,发展势头将保持强劲3、完善和职业化的心理咨询,将不断提高自身的价值,并且将与中国特色的市场经济融为一体,评估该职业社会价值的指标有三:学科理论和操作程序是否科学操业人员的能力是否达标管理、服务体系、业务操作模式是否达到标准化水平26第二节 历史上的几种理论观点27心理咨询流派的四大思潮:第一思潮:精神分析疗法第二思潮:(认知)行为疗法第三思潮:人本主义疗法第四思潮:后人本主义疗法(超个人主义疗法)每一种咨询方法都有其优势所在,不存在哪个理论是“对”还是“错”的问题,因为每个理论在了解人类行为的时候都有独特的贡献,对咨询实践有独特的意义在一个正在变得多样化的社会里,理论应该是多元的28第一单元(经典)精神分析理论观点弗洛伊德(S.Freud,18561939)1856年5月6日出生于奥地利187381维也纳大学医学院1886年结婚1939年死于喉和颌癌29一般心理学史家把他在1913年以前的观点称为早期理论,代表作有:梦的解析(1900)、日常生活的心理病理学(1904)、性欲三论(1905)、精神分析引论(1910)。1913年以后的20年,弗洛伊德在修订早期理论的基础上,进一步将其理论构成一个完整的体系,成了一种人生哲学,企图解决社会生活的一系列重要问题。此时的主要著作有:超越快乐原则(1920)、文明与缺憾(1920)、群体心理学和自我的分析(1921)、自我和本我(1923)、图腾和禁忌(1913)、摩西一神教(1938)。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内容十分丰富,涉及意识潜意识理论、梦的解析、性的本能或力比多、心理性欲发展理论等,生本能与死本能、人格论、焦虑与自我防御、社会文化观等30精神分析引论的原版,是他早期三册作品,即过失心理学、梦、神经病通论的演讲录合编而成。由于这三篇作品都是用性本能解释心理现象或神经症症状,所以又称为性学三论阿帕波特将精神分析学说概括为五个观点:分区观点结构观点动力观点发展观点适应观点31一、分区观点意识是心理结构的表层,它面向外部世界,是由外在世界中的种种文化内容构成前意识在意识和潜意识之间,负责警戒任务。有用的、意识可以接受的愿望和冲动在这里被选择、加工,然后被释放到意识层面潜意识(无意识)是心理活动的深层结构,被认为是原始欲望和冲动的储存仓库32潜意识存在的证据催眠梦日常生活中错误的行为灵感和直觉某些心身疾病精神分析治疗效果33二、结构观点本我代表追求生物本能欲望的人格结构部分,是人格的基本结构,是人格中的一个永存的成分遵循快乐原则,要求及时满足,否则就会出现烦扰和焦虑无意识的,无理性的,要求无条件得到满足34二、结构观点自我遵循现实原则,代表理性和审慎通过与外界环境的接触和通过后天的学习获得特殊的发展是本我与外界关系的调节者调节功能:是一种适应环境、个体保存的本能,对本我发挥指导和管理功能一部分是无意识的,一部分是意识的延迟满足,理性的、成人的思考方式评价事物以现实(客观)为依据或参考35二、结构观点超我代表良心或道德力量的人格结构部分,遵循道德原则从个体发育来看,在较大程度上依赖于父母的影响大部分是无意识的,是父母权威的内化,可分为自我理想和良心,主要作用是监督和控制“良心”是一种道德检查官,是儿童受到惩罚后所内化的经验;是事先禁止和事后内疚等心理特质的动力;不应该做什么“自我理想”是儿童受到奖赏后所内化的经验,是教育的产物,是早期生活中向父母和其他重要他人认同的结果,是人生目标;应该做什么超我是真实的心理力量,使人们按照社会接受和认可的方式去行动;超我的这两种成分对人的行为有重大影响;超我的不适当发展会导致的不同的心理病态36二、结构观点本我、自我和超我的关系在弗洛伊德的人格系统中,本我、自我和超我之间不是静止的,而是始终处于冲突协调的矛盾运动之中,以动态的形式相互结合着本我在于寻求自身的生存,寻求本能欲望的满足,是必要的原动力;超我在监督、控制自我按社会道德准则行事,以保证正常的人际关系,而自我既要反映本我的欲望,并找到途径满足本我欲望,又要接受超我的监督,还要反映客观现实,分析现实的条件和自我的处境,以促使人格内部协调并保证与外界交往活动顺利进行如果人格的三个系统保持平衡,人格就得到正常的发展。但是,三者的行动原则是各不相同的,所以冲突是无法避免的,三个系统的平衡关系遭到破坏时,个体往往产生焦虑,导致神经症和人格异常37本我欲求本我欲求自我的决定和行动自我的决定和行动超我的限制超我的限制食欲 去食品市场 偷吃别人的东西是犯罪憎恨父亲 离家出走 仇恨父亲是罪过求生欲望 神经症 逃避战场是胆小鬼性欲 结婚 非婚性行为不道德38分区观点与结构观点的关系39三、动力学观点早期性本能(种族繁衍):也称为利比多(Libido),是指人的行为的内在潜力,促使人通过各种方式得到满足营养本能(自我保存):是以食欲为基础的自我保存本能,包括害怕危险,保护自我不受伤害等力比多是人的性本能,但不是心理发展的唯一动力心理发展动力是性本能和营养本能的复合体40三、动力学观点晚期生的本能(性本能、自我本能)生的本能是与性本能有关的建设性的驱力,是生存的基本能量死的本能(攻击、自杀、仇恨、谋杀、死亡)死的本能是一些破坏性的驱力,其最重要的衍生物是攻击,另外还包括破坏甚至死亡当它指向机体内部时,导致个体的自责,甚至自伤自杀,当它转向外部世界时,导致对他人的攻击、仇恨、谋杀等41四、发展观点弗洛伊德认为:在个体发展的不同阶段,总要通过身体的不同部位或区域得到满足并获取快感,而在不同部位获取快感的过程,就构成了人格发展的不同阶段口欲期(01岁左右):其快乐来源为唇、手指头。在长牙以后,快乐来自咬牙肛欲期(13岁):其快乐来源为忍受和排粪便,肌紧张的控制生殖器期,又称俄狄浦斯期(35岁):其快乐来源为生殖部位的刺激和幻想,恋母或恋父潜伏期(512岁):这时儿童不对性感兴趣,不再通过躯体的某一部位而获得快感,而是将兴趣转向外部,去发展各种知识和技能,以便应付环境的需要生殖期(12岁以后),性欲逐渐转向异性。这一阶段起于青春期,贯穿于整个成年期42阶段阶段年龄年龄性敏感区性敏感区(兴奋与(兴奋与满足)满足)主要发展任务主要发展任务(潜在冲突来源)(潜在冲突来源)固着后的成人固着后的成人性格特点性格特点口欲期口欲期oral stageoral stage0-10-1口,嘴口,嘴唇,舌唇,舌头头断奶断奶嘴部行为嘴部行为:抽烟、过抽烟、过度饮食;依赖他人度饮食;依赖他人肛欲期肛欲期anal stageanal stage1-31-3肛门肛门上厕所的训练上厕所的训练杂乱无章、吝啬、杂乱无章、吝啬、固执、或者相反固执、或者相反俄狄浦斯期俄狄浦斯期phallic stagephallic stage3-63-6生殖器生殖器俄狄浦斯情结俄狄浦斯情结伊利克特拉情结伊利克特拉情结道德约束力弱,难道德约束力弱,难与权威人士相处与权威人士相处潜伏期潜伏期latency stagelatency stage6-126-12无特定无特定区域区域防御机制的发展防御机制的发展无(一般在此阶段无(一般在此阶段不会发生固着)不会发生固着)生殖期生殖期genital stagegenital stage12-1812-18以生殖以生殖器为主器为主成熟的性亲密行为成熟的性亲密行为成功完成早期阶段成功完成早期阶段的成年人会对他人的成年人会对他人产生真诚的兴趣并产生真诚的兴趣并具有成熟的性特征具有成熟的性特征43五、适应观点焦虑:是弗洛伊德确立适应观点的重要概念定义:一种由紧张、不安、焦急、忧虑、惊恐等感受交织在一起的情绪体验来源:自我经常处于三种压力之下来自本我的本能欲望、来自于现实世界的要求和社会伦理规范的压力、来自于超我的监督。这三方面的压力相互作用,使个体产生焦虑焦虑的分类:现实性焦虑神经症性焦虑道德性焦虑焦虑是冲突引起的结果,具有特殊的功能,它能唤醒自我警惕,并去发现已经存在的内部或外部的危险44五、适应观点自我防御机制所谓自我防御机制,就是自我在承受本我的欲望压力时,同时又顾及到现实要求的压力,在这种情况下,自我便渐渐形成了的一种功能,这种功能可以使人们在不知不觉中,用一定的方式调整自我欲望与现实之间的矛盾不论是正常人或神经症病人,都会使用自我防御机制自我防御机制使用得当,可免除内心痛苦以适应现实;使用不得当,冲突和压抑就会以症状的形式表达出来,从而形成各种障碍自我防御机制包括压抑、投射、置换、反向、合理化、升华、转移等454647六、梦的解析Freud 1900年出版梦的解析一书,他在给神经症病人治疗时发现梦的内容与被压抑的无意识幻想有着某种联系,人能讲出来的梦境是梦的显意,其背后都有隐意“清白无邪的梦清白无邪的梦清白无邪的梦清白无邪的梦是披着羊皮的狼。是披着羊皮的狼。是披着羊皮的狼。是披着羊皮的狼。当我们对这些梦进行分析时,它们的当我们对这些梦进行分析时,它们的当我们对这些梦进行分析时,它们的当我们对这些梦进行分析时,它们的含义可能是与其表象正相反。含义可能是与其表象正相反。含义可能是与其表象正相反。含义可能是与其表象正相反。”弗洛伊德弗洛伊德弗洛伊德弗洛伊德48六、梦的解析梦的内容显性梦境或显性内容(manifest content):它是梦者意识到的感觉形象(通常是视觉的)隐性梦境或隐性内容(latent content):它是梦者没有意识到的、被压抑的愿望和动机梦的解释就是从显性梦境探寻其隐意,也就是剥掉显性梦境的伪装去了解潜性内容的含义举例:年轻的少女梦见“自己非常喜爱的外甥死了,僵硬地躺在小棺材里,两手交叉平放着,周围插满了蜡烛,情景就像几年前她的另外一个外甥死的时候一样。”49第二单元 行为主义理论观点概述行为主义心理学把可观察、可测量的行为作为研究对象,其先驱,当属巴甫洛夫和桑代克各位行为主义心理学家的理论观点1、巴甫洛夫经典条件反射学说条件反射的形成和建立:条件刺激取代无条件刺激,形成特定的刺激反应关系的获得过程泛化,人或动物把学习到的经验扩展运用到其他类似的情境中去消退,条件反射建立后,不再需要无条件刺激,仅条件刺激物就可引起条件反应,但继续给予条件刺激物时,条件反应的强度就逐渐下降,直至不再出现条件反应,这时消退产生50各位行为主义心理学家的理论观点2、桑代克桑代克使用观察记录老鼠走迷宫的方法,研究行为的学习过程,并提出他的著名的“尝试错误”定律这一理论认为,学习的实质是通过“尝试”在一定的情景与特定的反应之间建立某种联结。在尝试中,个体会犯很多错误,通过环境给予的反馈,个体放弃错误的尝试而保留正确的尝试,从而建立起正确的联结,这就是学习开创了使用心理学的实验方法和量化手段研究动物行为学习的先河51各位行为主义心理学家的理论观点3、华生建立了刺激-反应模式,即R=f(S)该理论不考虑刺激与反应的中间过程行为可以通过学习和训练加以控制,他不认为遗传因素起重要作用否认传统心理学以主观体验到的知觉或意识作为研究对象,而代之以行为将行为归结为肌肉的收缩或腺体的分泌给我一打健康的婴儿,并在我设置的特定环境中教育他们,那么任意挑选其中的一个婴儿,不管他的才能、嗜好、性格和神经类型等种种因素如何,我都可以把他训练成我所选定的任何专家、医生、律师、艺术家、商人乃至乞丐和小偷52各位行为主义心理学家的理论观点4、托尔曼新行为主义学家提出中间变量的概念,即刺激和反应之间存在一个中介变量,这个中间变量就是有机体的内部因素B=f(S、P、H、T、A)B是行为S为环境刺激P为生物内驱力H为遗传T为训练和过去经验A为年龄53各位行为主义心理学家的理论观点5、斯金纳新行为主义心理学家建立了操作性条件反射学说R=f(S、A)R是反应S是刺激A为实验者在研究中所控制的实验变量不仅考虑了某一刺激和某一反应之间的关系,而且也考虑了改变刺激与反应关系的其他条件的作用人的行为大都决定于先前行为的后果,而先前行为的后果起到激励作用,这就是强化作用,后果不同,强化的性质也不同54各位行为主义心理学家的理论观点6、班杜拉新行为主义心理学家提出了新的社会学习理论,也称模仿学习理论此理论认为:人类行为既不是单纯地取决于内力驱动,也不是单纯地被环境所摆布。人有自己独特的认知过程,它们不但参与行为模式的形成,而且可以参与人格的形成和保持三种重要概念“替代学习”或“观察学习”自我奖赏或批判,而不必依靠外部强化人们可以调节、控制自己的行为,而不是被外界左右55各位行为主义心理学家的理论观点6、班杜拉按照学习理论,对行为问题的咨询与治疗的实质:在行为反应过剩的情况下,治疗就是要消退这些反应;而在行为反应不足时,治疗就是要建立刺激-反应之间的联系基本假设:个体既然可以通过社会学习形成那些不良或不适应行为,也可以通过社会学习获得这些行为,反之亦然56行为治疗沃尔普对行为治疗的定义:使用实验确立的行为学习原则和方式,克服不良行为习惯的过程对待求助者不良行为的态度,应该就事论事,即在行为治疗中,要治疗的东西就是不良行为本身,不假设也不探讨在这些不良行为背后是否存在着什么更深层的东西认知行为治疗的理论依据:“内隐”、“外显”活动相一致57行为治疗一般包括七个步骤:对靶行为进行功能性分析:经常和很少发生的情景对靶行为严重程度的标定靶行为矫正目标的制定制定并实施干预计划,增加积极行为,减少消极行为监测干预计划的实施并根据情况进行调整结束阶段检验阶段主要方法:系统脱敏法、模仿学习、自我管理技术角色扮演、自信心训练、厌恶疗法、强化法、认知-行为疗法等等58行为治疗具有六个特点:注重形成靶行为的现实的原因、而不是它的历史原因以可观察的行为作为评价治疗效果的标准,这种行为可以是外显的,也可以是内隐的依据实验研究,从中引伸出假设和治疗技术用尽客观的、操作的术语描述治疗程序,以便使治疗过程能够被重复精心发现靶行为,并认真选择测量行为改变的方法对于每个求助者,咨询师根据其问题和本人的有关情况,采用适当的经典条件作用、操作性条件作用、模仿学习或其他行为治疗技术59第三单元 认知心理学观点概论认知心理学观点与行为主义心理学观点的区别行为主义心理学:认为外部刺激进入大脑以后的内部加工过程不重要,是不可探索的“黑箱”认知心理学:认为恰恰是“黑箱”中的信息加工过程才是最重要的所谓认知,是指一个人对某一事件的认识和看法,包括对过去事件的评价,对当前事件的解释,以及对未来发生事件的预期认知是人类心理活动的一个组成部分,是与情感、意志、动机和行为相联系的一种功能认知作为理性的心理活动,对人的情绪、情感、动机和行为,有较强的调控作用认知心理学不是一个学派,所以无门派偏见,其最大优点是能够不带成见地吸纳各种理论中的科学见解举例:触龙说赵太后60认知心理学原理人们不是由于某些事件本身,而是由于他们自己对这些事情的看法所困扰情绪是认知的产物,心理障碍来源于错误的思维方式,即非逻辑的思维认知疗法定义:根据认知过程影响情感和行为的理论假设,通过认知和行为技术来改变或重建不良认知为目标的一类心理疗法基本过程:寻找不良认知、改变不良认知、新的认知模式、情绪和行为的好转、社会适应能力增强常见的认知疗法:合理情绪疗法、认知行为疗法、认知行为矫正61第四单元 存在-人本主义心理学观点每个人都有巨大的潜每个人都有巨大的潜能可以挖掘,自我实能可以挖掘,自我实现是一个人根本性的现是一个人根本性的动机动机心理障碍的发生源于心理障碍的发生源于自我形象的破裂和行自我形象的破裂和行为的外部标准为的外部标准62这一理论相信求助者具有自我实现的能力,强调和谐的治疗关系真实的、真诚的、团结的、正直而诚实、没有保守的偏见让求助者感受到一种和谐、无条件积极关注和共情的氛围,是治疗取得成效的关键所在操作过程:求助者和咨询师之间,以存在人本主义的人生哲学为准绳,围绕着求助者的心理问题,进行“平等、自由地”讨论,通过这种讨论,使求助者接受人本主义哲学理念创立者坚信:只要相信了这种人生哲学,就能解脱自身的一切苦闷,无限的“潜能”便可迸发出来,推动求助者直逼“自我实现”的顶巅,获得“自我高峰体验”63时间:20世纪50年代在美国兴起基础:现象学和存在主义,提倡从人的主观意识经验出发,反对行为主义的环境决定论和精神分析的无意识决定论内容:强调着重从整体上理解人的动机和人格强调人的尊严和价值,尊重每一个体的自由选择,根据自己的意向,确定其自身存在意义人的意识能超越传统的、现实的、文化的界限,因而具有创造性和无限发展的潜在可能性64马斯洛:需求层次论罗杰斯:有效治疗的四个条件无条件的积极关注共情尊重(真诚)不要解释,也不要提出问题的解决办法或建议,重诉来访者的思想和情感65罗杰斯求助者中心疗法人具有自我发展的潜能自我潜能的发展即自我实现是一种自发过程尊重全部真实经验是自我实现(成为理想自我)的前提健康人的自我和经验和谐一致,自我和经验的冲突会导致心理冲突和适应不良为了获得外部安全,进而满足外界的价值条件会形成一种自我和经验的分离;为了避免内心冲突,会形成自我的防御;防御造成对自我的疏远心理治疗的目标恰恰在于使一个人更多地尊重自我的真实经验,放弃外界的价值条件在治疗中,我们应该给予病人一种在缺乏价值条件下的无条件关注,使其在这种无条件的关注中重新体验与评价自我全部的真实经验及其对自我的威胁,接受自己的全部的真实经验,并发展这种经验66治疗早期:病人往往体现出一种强烈而混乱的情绪冲动,顽固的病理信念,思维的狭窄、泛化和僵硬;这时要求来访者放弃一种长期的价值条件是有很大威胁的,来访者对于自我改变存在着巨大的抵抗治疗过程:随着治疗的进行,在治疗者的启发下,来访者会发现尊重自己的真实经验,在这种新的经验中确立不压抑的自我、是一种更好的感受,体会到不服从或者放弃外在的价值条件,并不象原来那么可怕,这时来访者便找到了(体验)他的真实自我,这种对真实自我的体验成为成长的动力和源泉67治疗手段:启发式谈话和谐与真诚:和谐与真诚是指咨询师在咨询中是真实的,他的内心体验和外在的表达是一致的,他能够表达自己内心世界和感情无条件的积极关注:咨询师需要体现出对求助者的深切和真实的关切。这种关切必须是无条件的,绝对不能根据对求助者的评价来决定共情式理解:设身处地的理解求助者在咨询过程中流露出来的经验和感情“穿别人的鞋”与“穿自己的鞋”68 理论名称理论名称理论名称理论名称人本主义理论人本主义理论人本主义理论人本主义理论行为主义理论行为主义理论行为主义理论行为主义理论认认认认 知知知知 理理理理 论论论论精神分析理论精神分析理论精神分析理论精神分析理论代表人物代表人物代表人物代表人物罗杰斯、马斯洛罗杰斯、马斯洛罗杰斯、马斯洛罗杰斯、马斯洛华生、斯金纳华生、斯金纳华生、斯金纳华生、斯金纳贝克、艾理斯贝克、艾理斯贝克、艾理斯贝克、艾理斯弗洛伊德弗洛伊德弗洛伊德弗洛伊德人人人人 性性性性观观观观 点点点点人性本善人性本善人性本善人性本善人是一张白纸人是一张白纸人是一张白纸人是一张白纸人是可以改变人是可以改变人是可以改变人是可以改变的的的的人性本恶人性本恶人性本恶人性本恶乐观主义乐观主义乐观主义乐观主义机械主义机械主义机械主义机械主义现实主义现实主义现实主义现实主义悲观主义悲观主义悲观主义悲观主义人是什么人是什么人是什么人是什么具有成长动机的具有成长动机的具有成长动机的具有成长动机的人人人人环境控制的人环境控制的人环境控制的人环境控制的人可以改变的人可以改变的人可以改变的人可以改变的人紧张的人紧张的人紧张的人紧张的人治疗方法治疗方法治疗方法治疗方法患者中心疗法患者中心疗法患者中心疗法患者中心疗法行为疗法行为疗法行为疗法行为疗法认知疗法认知疗法认知疗法认知疗法精神分析精神分析精神分析精神分析心理病理心理病理心理病理心理病理自我实现受阻自我实现受阻自我实现受阻自我实现受阻习得性无助习得性无助习得性无助习得性无助思维方式的歪思维方式的歪思维方式的歪思维方式的歪曲曲曲曲自我压抑自我压抑自我压抑自我压抑治疗机理治疗机理治疗机理治疗机理促进成长动机促进成长动机促进成长动机促进成长动机矫正不良行为矫正不良行为矫正不良行为矫正不良行为改变不良认知改变不良认知改变不良认知改变不良认知改变人格改变人格改变人格改变人格主要技术主要技术主要技术主要技术真诚、关注真诚、关注真诚、关注真诚、关注强化、学习强化、学习强化、学习强化、学习认知、行为认知、行为认知、行为认知、行为共情、自由联共情、自由联共情、自由联共情、自由联想想想想医师角色医师角色医师角色医师角色解释者、反馈者解释者、反馈者解释者、反馈者解释者、反馈者指导者、示范者指导者、示范者指导者、示范者指导者、示范者教育者、塑造教育者、塑造教育者、塑造教育者、塑造者者者者建议者、参与建议者、参与建议者、参与建议者、参与者者者者治疗效果治疗效果治疗效果治疗效果慢,长期慢,长期慢,长期慢,长期快,短期快,短期快,短期快,短期较快,中期较快,中期较快,中期较快,中期慢,长期慢,长期慢,长期慢,长期69第五单元 人性心理学观点郭念峰于1986年,将“人类的本质”问题引入“临床心理学”,并使用这类概念解释心理现象,1995年将“人的本质”定义为“人性”,提出一种心理学理论,即“人性心理学”理论基本概念1、人性定义:人,作为一个类,其自身与其它动物相区别的质的规定性人性是人的三种基本属性的辩证统一体,缺一不可生物属性:被精神属性和社会属性制约(人作为生物体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新陈代谢的过程)精神属性:以生物属性为前提,社会属性为内容(为生存发展而对外界环境进行的探究反射,与外界进行信息交换的过程)社会属性:以生物属性为基础,以精神属性为表现形式(个体对群体的依附本能,体现为个体与群体间的利益交换我为人人,人人为我)70基本概念2、人性心理学人性心理学,是从人性出发,在三种基本属性之间的辩证关系中,把握人的心理活动及其规律人性心理学,不再把心理现象单纯地定义为“脑的功能和客观现实的反映”。而是明确地提出,心理现象是人性的表达,是人的三种本质属性的外在表现形式人性心理学,是以人性中的精神属性为中心,进而说明心理、脑和社会这三者的关系,依据他们之间的具体关系,讨论心理自身的性质、特点以及变化的规律71基本概念3、心理动力心理发展变化的动力,是与生俱来的人性的内在需要内在需要源于人的三种本能:个体保存、种族延续的本能为认识世界,向自然界索取生活必需资料和适应环境的探究本能为生存而组成人类社会的依存本能4、个性心理心理差异有两大类型:彼此有差异的群体心理彼此有差异的个体心理理想的个性心理,只在理想的、无矛盾冲突的条件下生成,只是一种抽象概念现实的个性心理,永远是充满矛盾的,只要矛盾不被激化,处在相对稳定状态,就可以说是健康的个性心理72基本概念5、情绪与健康人有三种发自人性的需求,需求获得满足,产生正向的、有利于健康的情绪,否则,产生负向的、不利于健康的情绪对心理诊断、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的认识各种性质和严重程度不同的心理问题的内在原因:是人性的某种属性出现了问题,或者各种属性之间的关系失去了平衡。这种失衡,导致了不同性质的人性偏离、扭曲和异化对心理问题的诊断:应当全面收集与三种基本属性相关的资料,经过对比、综合,最后在症状的背后,从人性的内涵中找到造成症状的主、次原因咨询、治疗的基本原则:是触及人性中的各类失衡状态,使它们重新恢复相对平衡的状态73第三节 心理咨询的对象、任务、分类和一般程序74第一单元 心理咨询的对象、任务(一)心理咨询的对象精神正常,但遇到了与心理有关的现实问题并请求帮助的人群精神正常,但心理健康水平出现问题并请求帮助的人群特殊对象,即临床治愈或潜伏期的精神病患者注意:心理咨询的对象包括精神病人吗?75(二)心理咨询的任务 从总体上来说,心理咨询的任务是帮助正常人群在生活中化解各类心理问题,克服轻度心理障碍,纠正不合理的认知模式和非逻辑思维,学会调整人际关系,构建健康的生活方式,强化适应能力等等 具体内涵有如下几点:761、认识自己的内、外世界每个人都生存在身外的客观世界中,但却有各自的内部世界;这两个世界,被人的认知和实践活动连接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