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10《隆中对》课件冀教版.ppt
-
资源ID:87098952
资源大小:718KB
全文页数:13页
- 资源格式: PPT
下载积分:16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10《隆中对》课件冀教版.ppt
隆中对隆中对ho f 好好 为为梁父吟梁父吟su y 遂遂 诣诣 亮亮 bng 屏屏 人人qng tu 倾倾 颓颓du 度度 德德 量量 力力shn 信信 大大 义义chng ju 猖猖 獗獗 kui 吴吴 会会di x殆殆 存恤存恤 yn民殷国富民殷国富 zhu 帝室之胄帝室之胄Zh rng 诸诸 戎戎dn箪食壶浆箪食壶浆 1 时人莫之许也(倒装句)翻译:_2 贤能为之用(被动句)翻译:_3 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判断句)翻译:_4 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反问句)翻译:_n n1 1是谁在问?是谁在问?n n2 2问谁?问谁?n n3 3问什么?问什么?n n4 4为什么问?为什么问?n n5 5是谁在回答?是谁在回答?n n先主刘备。先主刘备。n n问诸葛亮。问诸葛亮。n n“君谓计将安出君谓计将安出”中中的的“计计”欲信大义于欲信大义于天下的大计天下的大计消灭奸贼,消灭奸贼,匡扶汉室的大计。匡扶汉室的大计。n nAA有徐庶的推荐。有徐庶的推荐。n nBB先主的话先主的话“汉室倾颓汉室倾颓,奸奸臣窃命,主上蒙尘。孤不臣窃命,主上蒙尘。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而智术浅短,遂用猖下,而智术浅短,遂用猖獗,至于今日,然志犹未獗,至于今日,然志犹未已。已。”n n诸葛亮。诸葛亮。6 他答了些什么?试概括他答话的要 点:n(1)分析对手的形势及应对的策略:曹操拥百万之众(军事上),挟天子而令诸侯(政治上)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天险),已历三世(历史),国险而民附(民心),贤能为之用(人才)可以为援而不可图。n(2)分析有利的地势及利用的策略:荆州用武之国,益州天府之土。跨有荆益,保其岩阻。n(3)分析刘备的优势:帝室之胄,信义著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n(4)确定霸业兴汉的策略:n (A)做好准备: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n (B)等待时机:天下有变。n (C)起兵出伐: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7 他为什么要这样答?也就是他答话的依据是什么?诸葛亮其实是在分析天下大势的基础上为刘备做了一系列精心的谋划(1)看清对手曹操抢占天时,孙权坐拥地势,因此应把握好“人和”,即“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联吴抗曹)(2)在人和的基础上也要占有地利:跨有荆益,保其岩阻。(3)看清自己:“将军既帝室”因为看清自己才能增强自信,才能知己知彼,百战不殆。(4)相时而动,准确用兵:天下有变8 这是一个怎样的人?从哪些方面可以看出来?v(1)从诸葛亮的“对”,也就是诸葛亮的一番答话,即诸葛亮为刘备对天下大势的精彩分析和对战略战策的精心谋划可以看出,诸葛亮胸怀大志,高瞻远瞩,雄才大略,富有智慧,头脑清醒,目光长远。是一个有高瞻远瞩的战略思想的军事家和有注重实际的政治才能的政治家。v(2)还能从其他哪些地方看出诸葛亮的非凡之处?vA 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身长八尺,自比管仲,乐毅。胸怀大志,有自信有抱负。vB 诸葛孔明者,卧龙也。避世待时而飞.vC 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将军宜枉驾顾之。-矜持自重。vD 先主曰:“善!”于是与亮情好日密。见解高明,令人折服。vE 关张不悦,先主解之曰: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治国之栋梁。(六)对人物的刻划可以正面描写与侧面烘托相结合,看看以上对诸葛亮的性格刻划,哪些是正面描写,哪些是侧面烘托?诸葛亮的答话和A 属正面描写,而BCDE属侧面烘托。(七)文中的刘备是怎样一个人?从哪些(七)文中的刘备是怎样一个人?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地方可以看出来?l刘备是一个有雄心有抱负,有号召力有威望,能虚心求贤,礼贤下士的人。lA 徐庶见先主,先主器之。lB 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lC 因屏人曰:“汉室倾颓君谓计将安出?”lD 先主曰:“善!”于是与亮情好日密。lE 先主解之曰:“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愿诸君勿复言。”第三十七回第三十七回司马徽再荐名士刘玄德三顾草庐第三十八回定三分隆中决策定三分隆中决策战长江孙氏报仇战长江孙氏报仇三国志选段试比较分析文学笔法和史家笔法有什么不同之处?试举一例说明。史家笔法叙事简约,“唯书其事”,通过记事记言,客观公正的记录历史,文中一般没有褒贬评论。比如刘备在拜访诸葛亮时,三国志中的叙述非常简练,只有“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文学笔法则讲究故事情节生动,人物形象鲜明,往往在历史的基础上适当加入传说和作者的想像等。所以读起来往往生动有趣,引人入胜。而三国演义中叙述的就非常细致生动,每一次都祥细描写了刘备、关羽、张飞三人的对话,并且人物的语言非常符合各自的性格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