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课夏商周政治制度制度.ppt
一、夏、商的政治制度一、夏、商的政治制度1、王位世袭制、王位世袭制启启 王位世袭制取代禅让制王位世袭制取代禅让制特点:特点:王位在一家一姓中传承王位在一家一姓中传承表现:表现:父子相传,兄终弟及父子相传,兄终弟及确立:确立:一、夏商两代的政治制度鼎本来是古代的烹饪之器。传说夏禹曾收九牧之金铸九本来是古代的烹饪之器。传说夏禹曾收九牧之金铸九鼎于荆山之下,以象征九州,并在上面镌刻魑魅魍魉的图鼎于荆山之下,以象征九州,并在上面镌刻魑魅魍魉的图形,让人们警惕,防止被其伤害。自从有了禹铸九鼎的传形,让人们警惕,防止被其伤害。自从有了禹铸九鼎的传说,鼎就从一般的炊器而发展为传国重器。国灭则鼎迁,说,鼎就从一般的炊器而发展为传国重器。国灭则鼎迁,夏朝灭,商朝兴,九鼎迁于商都亳京;商朝灭,周朝兴,夏朝灭,商朝兴,九鼎迁于商都亳京;商朝灭,周朝兴,九鼎又迁于周都镐京。历商至周,都把定都或建立王朝称九鼎又迁于周都镐京。历商至周,都把定都或建立王朝称为为“定鼎定鼎”。鼎被视为传国重器、国家和权力的象征鼎被视为传国重器、国家和权力的象征,“鼎鼎”字也被赋予字也被赋予“显赫显赫”、“尊贵尊贵”、“盛大盛大”等引申等引申意义,如:一言九鼎、大名鼎鼎、鼎盛时期、鼎力相助,意义,如:一言九鼎、大名鼎鼎、鼎盛时期、鼎力相助,等等。等等。鼎又是旌功记绩的礼器鼎又是旌功记绩的礼器。禹子启贤,天下属意焉。及禹崩,禹子启贤,天下属意焉。及禹崩,虽授益,益之佐禹日浅,天下未洽。虽授益,益之佐禹日浅,天下未洽。故诸侯皆去益而朝启,曰:故诸侯皆去益而朝启,曰:“吾君吾君帝禹之子也。帝禹之子也。”于是启遂即天子位,于是启遂即天子位,是为夏后帝启。是为夏后帝启。史记史记 夏本纪夏本纪这片叶是王事的占卜这片叶是王事的占卜安阳甲骨文摹刻作品展安阳甲骨文摹刻作品展思考:商思考:商王王每日必占卜的每日必占卜的中心目的是什么?中心目的是什么?中心目的:强化王权中心目的:强化王权中央中央地方:地方:相、卿士等的设立相、卿士等的设立特点特点血缘、神权色彩浓厚血缘、神权色彩浓厚2、商朝的行政制度、商朝的行政制度王位世袭制王位世袭制侯、伯侯、伯1、从、从“传贤传贤”到到“传子传子”,从,从“公天下公天下”到到“家天下家天下”:A、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B、是偶然出现的历史现象、是偶然出现的历史现象C、不利于社会进步、不利于社会进步D、在以后列朝列代没有被沿用、在以后列朝列代没有被沿用约BC1046年周武王灭商后,如何进周武王灭商后,如何进行有效统治呢?这种制行有效统治呢?这种制度有哪些特点度有哪些特点?二、西周的政治制度二、西周的政治制度(公元前(公元前1046年年770年)年)分封制分封制宗法制宗法制礼乐制礼乐制西周政治制度的西周政治制度的主要制定者周公主要制定者周公重点重点庶民庶民士士卿大夫诸诸侯侯得田而耕,得田而耕,得田而耕,得田而耕,缴税缴税缴税缴税、服役、服役、服役、服役天子天子管管辖国辖国邑邑管管辖辖食邑食邑服服务务,食,食禄禄公公侯侯伯伯子子男男天子统天子统治天下,治天下,管管辖辖王畿王畿。周代分封制度奴隶奴隶分封制特点:分封制特点:层层封授,等层层封授,等级森严级森严齐齐鲁鲁燕燕晋晋卫卫宋宋周周西西周周疆疆域域及及主主要要诸诸侯侯国国材料一王者之制禄爵:公、侯、伯、子、材料一王者之制禄爵:公、侯、伯、子、男,凡五等男,凡五等天子之田方千里,公侯之田天子之田方千里,公侯之田方百里,伯七十里,子男五十里方百里,伯七十里,子男五十里。礼记礼记王制篇王制篇材料二适诸侯曰巡狩,诸侯朝与天子曰述职材料二适诸侯曰巡狩,诸侯朝与天子曰述职一不朝,则贬其爵;再不朝,则削其地;一不朝,则贬其爵;再不朝,则削其地;三不朝,则六师移之。三不朝,则六师移之。孟子孟子告子告子1、等级森严的分封制、等级森严的分封制1).目的:目的:2).对象:对象:3).内容内容:4).等级等级:5).过程:过程:为了进行有效的统治为了进行有效的统治天子天子诸侯诸侯卿大夫卿大夫士士王族、功臣、先代贵族王族、功臣、先代贵族权利:得到土地和人民权利:得到土地和人民义务:守、战、贡、述义务:守、战、贡、述武王开始,周公旦继续武王开始,周公旦继续6)、影响:)、影响:(1)加强周天子对地方统治)加强周天子对地方统治(2)开发了边远地区,扩大统治区域)开发了边远地区,扩大统治区域(3)成为一个延续数百年强国)成为一个延续数百年强国7)、瓦解)、瓦解原因:原因:诸侯势力日益壮大,周王室衰微诸侯势力日益壮大,周王室衰微表现:表现:大国兼并,周天子无力过问大国兼并,周天子无力过问诸侯国有相当大的独立性,埋下分裂割据的隐患。诸侯国有相当大的独立性,埋下分裂割据的隐患。积极:积极:积极:积极:消极:消极:消极:消极:(楚庄王)伐陆浑之戎(楚庄王)伐陆浑之戎,遂至洛遂至洛,观兵观兵于周郊。周定王使王孙满劳楚王。楚王于周郊。周定王使王孙满劳楚王。楚王问鼎小大轻重问鼎小大轻重,对曰:对曰:“在德不在鼎。在德不在鼎。”庄王曰:庄王曰:“子无阻九鼎!楚国折钩之喙子无阻九鼎!楚国折钩之喙,足以为九鼎。足以为九鼎。”王孙满曰:王孙满曰:“天所命天所命也。周德虽衰也。周德虽衰,天命未改。鼎之轻重,天命未改。鼎之轻重,未可问也。未可问也。”楚王乃归。楚王乃归。楚王问鼎楚王问鼎 周天子年老了,膝下有四个子女,大儿子(二夫人所生);二周天子年老了,膝下有四个子女,大儿子(二夫人所生);二儿子(正室夫人所生);老三(正室夫人所生的女儿);小儿儿子(正室夫人所生);老三(正室夫人所生的女儿);小儿子(正室夫人之子),几个子女都想争夺王位和家业,子(正室夫人之子),几个子女都想争夺王位和家业,大儿子:我是长子,年纪最长,你们都应该听我的。大儿子:我是长子,年纪最长,你们都应该听我的。大儿子:我是长子,年纪最长,你们都应该听我的。大儿子:我是长子,年纪最长,你们都应该听我的。二儿子:我是正室夫人所生,而且我又是儿子,当然应该二儿子:我是正室夫人所生,而且我又是儿子,当然应该二儿子:我是正室夫人所生,而且我又是儿子,当然应该二儿子:我是正室夫人所生,而且我又是儿子,当然应该 由我来继承王位。由我来继承王位。由我来继承王位。由我来继承王位。三女儿:我最聪明伶俐,学识渊博,所谓巾帼不让须眉,三女儿:我最聪明伶俐,学识渊博,所谓巾帼不让须眉,三女儿:我最聪明伶俐,学识渊博,所谓巾帼不让须眉,三女儿:我最聪明伶俐,学识渊博,所谓巾帼不让须眉,当然由我来统治周朝。当然由我来统治周朝。当然由我来统治周朝。当然由我来统治周朝。四儿子:你们都别争了!我是父王最疼爱的儿子,父王一定四儿子:你们都别争了!我是父王最疼爱的儿子,父王一定四儿子:你们都别争了!我是父王最疼爱的儿子,父王一定四儿子:你们都别争了!我是父王最疼爱的儿子,父王一定 会挑我的。会挑我的。会挑我的。会挑我的。请问请问:王位应该由谁继承?为什么?王位应该由谁继承?为什么?2、西周的宗法制、西周的宗法制1 1).含义:含义:2 2).目的:目的:3 3).特点:特点:4 4).内容:内容:5 5).作用:作用:用用父系血缘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维系政关系的亲疏来维系政治等级、治等级、巩固国家统治的制度。巩固国家统治的制度。解決矛盾、巩固統治解決矛盾、巩固統治嫡长子嫡长子继承制继承制(见图)(见图)a、保障贵族在政治上的、保障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垄断和特权地位;地位;b、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稳定和团结。“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立子以贵不以长”宗法制度配合宗法制度配合分分封封嫡长子余嫡子及庶子大宗小宗大宗小宗小宗大宗(宗主)天子諸侯卿大夫士庶人宗法制对我国社会有什么影响?宗法制对我国社会有什么影响?答:答:如重男轻女、传宗接代的观念;家如重男轻女、传宗接代的观念;家长制、任人唯亲的作风;尊宗敬祖的长制、任人唯亲的作风;尊宗敬祖的传统等。传统等。3 3、维护宗法分封制度的工具维护宗法分封制度的工具礼乐制度礼乐制度 礼是维护宗法、分封等级制度的典章制度和礼礼是维护宗法、分封等级制度的典章制度和礼仪规定,是各级贵族的生活准则:仪规定,是各级贵族的生活准则:吉礼(祭祀天神和祖先)、嘉礼(个人礼节,吉礼(祭祀天神和祖先)、嘉礼(个人礼节,如冠礼、婚礼、谢礼和饮酒礼)、凶礼(死丧之礼)如冠礼、婚礼、谢礼和饮酒礼)、凶礼(死丧之礼)、宾礼(天子、诸候交住之礼)、军礼(行军训练、宾礼(天子、诸候交住之礼)、军礼(行军训练之礼),各有等级和不同的规定。之礼),各有等级和不同的规定。乐:指音乐、舞蹈、歌咏等。乐:指音乐、舞蹈、歌咏等。宗法制宗法制分封制分封制礼乐制礼乐制血缘纽带(里)血缘纽带(里)政治制度方面的政治制度方面的表现(表)表现(表)维维护护的的工工具具维维护护的的工工具具夏夏商商西西周周的的政政治治制制度度王位世袭制王位世袭制分封制分封制宗法制宗法制宗法制与分封制的关系:宗法制与分封制的关系:宗法制与分封制的关系:宗法制与分封制的关系:维系宗法制的血缘关系是:维系宗法制的血缘关系是:维系宗法制的血缘关系是:维系宗法制的血缘关系是:宗法制遵循的原则:宗法制遵循的原则:宗法制遵循的原则:宗法制遵循的原则:大宗与小宗的关系:大宗与小宗的关系:大宗与小宗的关系:大宗与小宗的关系:宗法制的作用:宗法制的作用:宗法制的作用:宗法制的作用:出现的时间:出现的时间:出现的时间:出现的时间:与禅让制的区别:与禅让制的区别:与禅让制的区别:与禅让制的区别:世袭的基本方式:世袭的基本方式:世袭的基本方式:世袭的基本方式:是否是历史的进步?为什么?是否是历史的进步?为什么?是否是历史的进步?为什么?是否是历史的进步?为什么?出现的朝代:出现的朝代:出现的朝代:出现的朝代:目的:目的:目的:目的:分封内容:分封内容:分封内容:分封内容:受封对象:受封对象:受封对象:受封对象:受封者的义务:受封者的义务:受封者的义务:受封者的义务:作用作用作用作用积极:积极:积极:积极:消极:消极:消极:消极:夏商周三代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有夏商周三代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有哪些?哪些?A.A.王位世袭制、分封制和宗法制紧密结合王位世袭制、分封制和宗法制紧密结合 B.神权与王权相结合神权与王权相结合C.最高统治集团尚未实行权力的高度集中最高统治集团尚未实行权力的高度集中D.以宗法制为核心,以宗法制为核心,层层封授层层封授,等级森严等级森严,政治政治与血缘相结合与血缘相结合.带有浓厚的部族色彩带有浓厚的部族色彩 (0909年北京卷)图年北京卷)图6 6是北京广安门桥北的,是北京广安门桥北的,蓟城纪念柱。蓟城纪念柱。礼记礼记载:载:“武王克殷反商,武王克殷反商,未及下车,而封黄帝之后于蓟。未及下车,而封黄帝之后于蓟。”与蓟城与蓟城建立相关的制度是建立相关的制度是 A.A.禅让制禅让制 B.B.井田制井田制 C.C.分封制分封制 D.D.郡县制郡县制 (0707广东)在西周初年,下列哪个人广东)在西周初年,下列哪个人被封为诸侯王的可能性最小被封为诸侯王的可能性最小 A.A.甲是商朝末年的贵族,带兵抵抗周甲是商朝末年的贵族,带兵抵抗周部落进攻,兵败后降周部落进攻,兵败后降周 B.B.乙是商朝末年的平民乙是商朝末年的平民,才能才能 人品俱佳人品俱佳 C.C.丙带兵攻打商纣王,为周王朝的建立丙带兵攻打商纣王,为周王朝的建立立下了汗马功劳立下了汗马功劳 D.D.丁是西周王族成员,整日无所事事丁是西周王族成员,整日无所事事 (0909年江苏)年江苏)“九鼎既成,迁于三国。夏后九鼎既成,迁于三国。夏后氏失之,殷人受之;殷人失之,周人受之。氏失之,殷人受之;殷人失之,周人受之。”其中所说的其中所说的“九鼎九鼎”之所以被广泛重视并在之所以被广泛重视并在夏商周流转,主要因为它是夏商周流转,主要因为它是 A A反映民心民意的凭据反映民心民意的凭据 B B国王祭祀的重要礼器国王祭祀的重要礼器 C C青铜工艺水平高的标志青铜工艺水平高的标志 D D王朝统治权力的象征王朝统治权力的象征 (0909广东)广东)三字经三字经中所说中所说“周辙东,周辙东,王纲堕。王纲堕。”透视出的深层政治信息是透视出的深层政治信息是 A A统治中心实现转移统治中心实现转移 B B宗法分封制度走向解体宗法分封制度走向解体 C C君主权威发生动摇君主权威发生动摇 D D社会伦理道德面临崩溃社会伦理道德面临崩溃荀子荀子儒效篇儒效篇记载:记载:“(周公)(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有国,姬姓独五十兼制天下,立七十有国,姬姓独五十三人。三人。”可见同姓亲族是西周分封的可见同姓亲族是西周分封的主体。这些同姓亲族受封时,周王会主体。这些同姓亲族受封时,周王会给他们:给他们:A A、封号和耕牛、封号和耕牛 B B、土地和耕牛、土地和耕牛 C C、土地和人口、土地和人口 D D、人口和铁犁、人口和铁犁 (0808江苏)江苏)史记史记周本纪周本纪:“(周)(周)武王追思先圣王,乃褒封神农之后于焦(地武王追思先圣王,乃褒封神农之后于焦(地名),黄帝之后于祝,名),黄帝之后于祝,大禹之后于杞。大禹之后于杞。于是封功臣谋士,而师尚父为首封,封尚父于是封功臣谋士,而师尚父为首封,封尚父于营丘,曰齐。封弟周公旦于曲阜,曰鲁。于营丘,曰齐。封弟周公旦于曲阜,曰鲁。”下列对该材料的理解与史实不相符的是下列对该材料的理解与史实不相符的是 A.A.周武王分封诸侯以巩固统治周武王分封诸侯以巩固统治 B.B.先代贵族和功臣均可受到分封先代贵族和功臣均可受到分封 C.C.姬姓贵族在分封对象中居少数姬姓贵族在分封对象中居少数 D.D.周武王认为姜尚是灭商的最大功臣周武王认为姜尚是灭商的最大功臣妻妾妻妾一般称谓一般称谓妻(正室)妻(正室)A A、三哥(、三哥(2020岁)岁)B B、四哥(、四哥(1414岁)岁)妾一妾一C C、大哥(、大哥(2525岁)岁)妾二妾二D D、二哥(、二哥(2222岁)岁)观察下表,按照西周宗法制规定,观察下表,按照西周宗法制规定,有资格继承王位的是有资格继承王位的是 (0909天津)下列史实符合西周确立天津)下列史实符合西周确立的宗法制继承原则的是的宗法制继承原则的是 A A唐太宗通过玄武门之变继位唐太宗通过玄武门之变继位 B B宋太宗继承兄长宋太祖之位宋太宗继承兄长宋太祖之位 C C明太祖因太子亡指定嫡长孙继位明太祖因太子亡指定嫡长孙继位 D D清康熙帝死后皇四子继位清康熙帝死后皇四子继位 20062006年年4 4月月1919日中国国民党荣誉日中国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在漳州龙海马崎村举行了盛主席连战在漳州龙海马崎村举行了盛大的祭祖仪式。这种大的祭祖仪式。这种“认祖归宗认祖归宗”的情的情结源于古代的结源于古代的 A.A.宗法制宗法制 B.B.分封制分封制 C.C.郡县制郡县制 D.D.井田制井田制 孔子说:孔子说:“殷因于夏礼,所损益,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也。”孔子这句话中的孔子这句话中的“礼礼”的主要是的主要是 A A礼仪礼仪 B B政权政权 C C风俗风俗 D D政治制度政治制度 说文解字说文解字解释说:解释说:“宗,尊祖庙宗,尊祖庙也。也。”也就是说,宗法的也就是说,宗法的“宗宗”的本义是的本义是宗庙,这说明,宗法制以什么为纽带的:宗庙,这说明,宗法制以什么为纽带的:A A、财产、财产 B B、地域、地域 C C、信仰、信仰 D D、血缘、血缘姓氏起源姓氏起源一书对一书对“宋宋”姓起源的解释:姓起源的解释:周武王克商灭纣,建立周朝,封微子启周武王克商灭纣,建立周朝,封微子启(商商王后裔王后裔)于商丘,建立宋国,共传于商丘,建立宋国,共传3636代,亡代,亡于楚国。宋亡国后,原王公之族散居各地,于楚国。宋亡国后,原王公之族散居各地,以原国以原国“宋宋”为姓,乃成宋姓。由此不能得为姓,乃成宋姓。由此不能得出的历史信息是出的历史信息是 A A周朝实行分封制和宗法制周朝实行分封制和宗法制 B B姓氏是维护中央集权统治的有力工具姓氏是维护中央集权统治的有力工具 C C诸侯争霸是宋亡国的主要原因诸侯争霸是宋亡国的主要原因 D D反映了我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的基本特点反映了我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的基本特点夏商周断代工程夏商周断代工程-简介简介 夏商周断代工程夏商周断代工程”是一项文化工程,旨在研究和排是一项文化工程,旨在研究和排定中国夏商周时期的确切年代,定中国夏商周时期的确切年代,19961996年年5 5月月1616日启动。日启动。该工程将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的研究手段该工程将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的研究手段和成果相结合,设置和成果相结合,设置9 9个课题个课题4444个专题,组织来自历个专题,组织来自历史学、考古学、文献学、古文字学、历史地理学、天史学、考古学、文献学、古文字学、历史地理学、天文学和测年技术学等领域的专家进行联合攻关,聘请文学和测年技术学等领域的专家进行联合攻关,聘请了历史学家李学勤、碳了历史学家李学勤、碳-14-14专家专家仇士华仇士华、考古学家李伯、考古学家李伯谦、天文学家席泽宗作为工程的首席科学家,直接参谦、天文学家席泽宗作为工程的首席科学家,直接参与项目的专家学者达与项目的专家学者达200200人。人。20002000年年9 9月月1515日通过验收。日通过验收。20002000年年底,年年底,夏商周断代夏商周断代工程工程1996-20001996-2000年阶段成果报告年阶段成果报告-简本简本正式发布。正式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