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C高血压指南解读.pptx
2007版指南特点2003-2007 4年4个“3”诊断:3个亮点 代谢综合征 血管功能 肾小球滤过滤治疗:3个新观点 降压达标 个体化用药 联合用药联合用药删掉3个联合 噻嗪类利尿剂阻滞剂 阻滞剂a阻滞剂 a阻滞剂ACEI强调3个新进展 ARB不会增加MI 阻滞剂线用药 最佳联合CCB+ACEI(ARB)第1页/共45页刘立生、胡大一、诸骏仁、高润霖:中国医学论坛报高血压预防阵线前移:高度重视心血管危险因素突破靶器官损害诊断:寻找亚临床器官损害ARB应用范围大幅度扩大:LIFE、SCOPE、MOSES、JIKEI HEART、VALUE2007版指南最大特点第2页/共45页07与03版比较不同点一、诊断:增加了三种检测手段检测代谢综合征检测动脉损伤,动脉硬度,踝肱指数A.检测肾脏损害第3页/共45页A.检测代谢综合征注意:下列5个危险因素中存在3个-BP130/85 mmHg-HDL-C降低:男性 1.0 mmol/l(40 mg/dl),女 性 1.7 mmol/l(150 mg/dl)-空腹血糖升高-腹型肥胖:腰围102 cm(男性),88 cm(女 性)表明存在代谢综合征第4页/共45页要点概述:代谢综合征代谢综合征常具有以下特征:内脏性肥胖、糖代谢异常、脂质代谢异常和BP异常。中老年人发病率高。与无代谢综合征者相比,代谢综合征患者微量白蛋白尿、LVH和动脉硬化的发生率以及CV风险较高,而且发生糖尿病的可能性显著增加。代谢综合征患者的诊断应包括对其亚临床器官损害的深层评估,还应当监测其动态BP和家庭BP第5页/共45页要点概述:代谢综合征(续)应全方位地改善所有代谢综合征患者的生活方式。降压治疗需采用不会诱发糖尿病的药物,因此可以使用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阻滞剂,如需要则再加用钙拮抗剂或小剂量噻嗪类利尿剂,以将BP控制在正常范围。目前尚无特定的临床试验证实不应给予正常高值血压的代谢综合征患者降压药物治疗。有证据显示阻断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可能会延缓高血压的发生。血脂异常和糖尿病患者应当分别接受他汀类药物和降糖药物治疗。胰岛素增敏剂已被证实能显著减少新发糖尿病,但其对空腹血糖受损和糖耐量异常(代谢综合征的组分)患者的利弊尚待验证。第6页/共45页B.检测动脉损伤,动脉硬度,踝肱指数l颈动脉壁增厚内膜中层厚度(IMT)0.9 mm 或斑块l脉搏波传导速度(PWV)是衡量动脉硬度的直接指标【颈动脉-股动脉脉搏波传导速度(cfPWV)12 m/s】l踝肱指数 提示亚临床器官损害第7页/共45页第8页/共45页第9页/共45页第10页/共45页第11页/共45页C.检测肾脏损害 血浆肌酐轻度升高 男性:115133 mol/l(1.31.5 mg/dl);女性:107124 mol/l(1.21.4 mg/dl)肾小球滤过率(GFR)估计值降低(60 ml/min/1.73 m2)或肌酐清除率下降(60 ml/min)微量白蛋白尿30300 mg/24 h 或白蛋白-肌酐比:17 mg/g(男性);25 mg/g(女性)第12页/共45页第13页/共45页A.Y.T.Wu,N.C.T.Kong,F.A.de Leon,C.Y.Pan,et al.Diabetologia(2005)48:17-26 临床蛋白尿临床蛋白尿MAUn=6,801020%40%60%患病率(患病率(%)亚洲亚洲中国中国MAPS:亚洲亚洲2型糖尿病高血压患者中型糖尿病高血压患者中蛋白尿患病率高蛋白尿患病率高n=2,473第14页/共45页Kidney International(2006)69,2057-2063临床蛋白尿临床蛋白尿10124339MAUn=24,151020%40%60%患病率患病率(%)全球全球亚洲亚洲DEMAND:2型糖尿病患者的MAU患病率高第15页/共45页伴MAU的糖尿病患者的CV 事件发生率是无MAU的糖尿病患者的4倍,并且是一般人群的37倍。正常正常无无MAU的的DM患者患者有有MAU的的DM患者患者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1 37微量白蛋白尿是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微量白蛋白尿是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第16页/共45页尿蛋白与生存率、中风及冠心病的关系Miettinen H et al.Stroke 1996;27:2033-2039.10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StrokeCHD eventsIncidence(%)Survival curves for CV mortalityMonthsABC010203040A:U-Prot 300 mg/LU-Prot=尿蛋白浓度.N=1056 Type 2 diabetes,7 years follow up 第17页/共45页二、治疗:降压达标,降压药物8090左右保护效 果来自于其降压作用个体化用药,根据心血管危险/靶器官损伤程度,选择用药A.联合用药07与03版比较不同点第18页/共45页第19页/共45页降压治疗降低心脑血管死亡风险61个前瞻性观察研究的荟萃分析研究共入选100万成年患者共1270万病人年SBP平均下降10 mmHg 中风死亡风险下降40%IHD死亡风险下降30%Lewington S et al.Lancet.2002;360:19031913.第20页/共45页有效的血压控制降低心血管事件风险30%-30-25-20-15-10-5010510095908580 降低危险降低危险(%)目标舒张压水平目标舒张压水平mm Hgn=18,790,随访年随访年Hansson L et al.Lancet 1998;351:1755-1762.HOTHOT研究研究研究研究第21页/共45页ARBsARBs降压疗效的荟萃分析4343项研究,项研究,1128111281例例 SBP(mmHg)DBP(mmHg)Losartan Valsartan Irbesartan Telmisartan Candesartan Conlin PR,et al.J Clin Hypertens.2000;2:253-257第22页/共45页安博维 具有更强更持久的AT1抑制作用安博维安博维 更出色地抑制收缩压对外源性更出色地抑制收缩压对外源性AngAng的反应的反应Mazzolai L et al.Hypertension.1999;33:850-5 第23页/共45页安博维安博维 与缬沙坦降压疗效比较(与缬沙坦降压疗效比较(2424小时平均动态血压)小时平均动态血压)安博维降压疗效优于缬沙坦Mancia G,Korlipara K,van Rossum P,et al.Blood Press Monit.2002;7(2):135-42.第24页/共45页二、治疗:降压达标,降压药物8090左右保护效 果来自于其降压作用个体化用药,根据心血管危险/靶器官损伤程度,选择用药A.联合用药07与03版比较不同点第25页/共45页第26页/共45页第27页/共45页第28页/共45页第29页/共45页一:器官的亚临床损害的治疗药物药物左室肥厚左室肥厚ARB、ACEI、CCB无症状性动脉粥样硬化无症状性动脉粥样硬化CCB、ACEI微量蛋白尿微量蛋白尿ARB、ACEI肾功能障碍肾功能障碍ARB、ACEI 降压治疗:20032007首选药物第30页/共45页二、临床事件治疗临床事件临床事件药物药物既往卒中史既往卒中史ARB、ACEI、CCB等所有抗高等所有抗高血压药物血压药物既往心梗史既往心梗史阻滞剂、阻滞剂、ARB、ACEI心绞痛心绞痛阻滞剂、阻滞剂、CCB心力衰竭心力衰竭利尿剂、利尿剂、阻滞剂、阻滞剂、ACEI、ARB醛固酮拮抗剂醛固酮拮抗剂阵发性房颤阵发性房颤ARB、ACEI永久性房颤永久性房颤阻滞剂、非二氢吡啶类阻滞剂、非二氢吡啶类CCB终末期肾病终末期肾病/蛋白尿蛋白尿ARB、ACEI、袢利尿剂、袢利尿剂外周动脉疾病外周动脉疾病CCB 降压治疗:2003 2007首选药物第31页/共45页三、临床情况的治疗药物药物老年老年ISH利尿剂、利尿剂、CCB代谢综合征代谢综合征ARB、ACEI、CCB糖尿病糖尿病ARB、ACEI妊娠妊娠CCB、甲基多巴、甲基多巴、阻滞剂阻滞剂黑人黑人利尿剂、利尿剂、CCB 降压治疗:2003 2007首选药物第32页/共45页小结:ARB的临床应用适应症u卒中 u左室肥厚 u 阵发性房颤u既往心梗史u心力衰竭l微量蛋白尿l大量蛋白尿l肾功能障碍l终末期肾病l代谢综合征l糖尿病第33页/共45页二、治疗:降压达标,降压药物8090左右保护效 果来自于其降压作用个体化用药,根据心血管危险/靶器官损伤程度,选择用药A.联合用药07与03版比较不同点第34页/共45页第35页/共45页第36页/共45页第37页/共45页第38页/共45页固定复方制剂提高治疗依从性100 95 90 85 80 75 70 65 60 55 50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月持续治疗(%)18.8%固定复方制剂(1片)(Lisinopril/HCTZ)临时联合处方(2片)(Lisinopril 和 HCTZ)Dezii CM.Manag Care 2000;9(Suppl):s2-s6第39页/共45页安博诺 联合治疗中的黄金搭档有效提高单药治疗的降压疗效显著提高降压治疗的达标率继续保持对心、脑、肾靶器官的保护作用在维持安慰剂样不良反应率的同时,抵消了利尿剂对血钾的不利影响安博诺安博诺 HCTZHCTZ12.5mg12.5mg利尿剂利尿剂利尿剂利尿剂厄贝沙坦厄贝沙坦150mg150mgARBARB+第40页/共45页厄贝沙坦厄贝沙坦/HCTZ在不同高血压患者中的降压疗效在不同高血压患者中的降压疗效INCLUSIVE研究研究第41页/共45页INCLUSIVE:SBP/DBP达标率18周时周时SBP总达标率总达标率77%18周时周时DBP总达标率总达标率83%Neutel JM,et al.J Clin Hypertens.2005;7:578-586.第42页/共45页总 结诊断过程旨在:明确血压水平;鉴别高血压的继发原因;通过查找其他危险因素、靶器官损害及伴随疾病或临床情况,评估总体心血管危险。增加了三种检测手段降压可以显著降低事件及死亡风险;根据不同的危险因素或靶器官损害,选择不同的降压药物;大型研究荟萃分析显示,大部分患者都需要2种以上抗高血压药物的联合治疗大量的循证医学证据表明,安博维具有“强效降压,全面保护”的特点;安博诺能使更多患者达标第43页/共45页第44页/共45页感谢您的观看!第45页/共4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