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危儿早期干预的重要性精选PPT.ppt
关于高危儿早期干预的重要性现在学习的是第1页,共65页 随着医学的进步,随着医学的进步,NICU的建立,高危的建立,高危儿的存活率有了明显的提高,随之而来,儿的存活率有了明显的提高,随之而来,神经系统后遗症的发生率也明显增加。神经系统后遗症的发生率也明显增加。高危儿的生存质量急需医务工作者的重点关注。国内外大量研究表明,0-3岁时儿童一生中体格智能发育的关键时期,也是早期干预的最佳时期现在学习的是第2页,共65页早期干预的重要性n1脑发育的关键期和可塑性n脑的发育脑的发育生后头几年是大脑发育最迅速时期,新生儿脑重370克,6个月时为700克(占成人脑重的50),2岁时为成人的3/4,4岁时脑重为出生时的4倍,已与成人接近。人脑中的神经细胞增殖期是从妊娠头3个月至生后1岁,过了此时期,神经细胞不再复制或再生。而维持神经细胞的营养、传导等支持细胞的增殖是从妊娠后期延续至生后2岁。神经细胞之间由突触连接,突触数目在生后迅速增加,6个月时约为出生时7倍,4岁左右,突触的密度约为成人的1倍半,持续到1011岁,以后逐渐裁减到成人水平。与突触密度变化相应,神经回路在生后迅速发育。在2岁前,良好的育儿刺激对脑功能和结构,无论在生理和生化方面均有重要影响。现在学习的是第3页,共65页脑神经元图脑神经元图出生时突触密度远低于成人出生时突触密度远低于成人出生几个月后突触数目迅速增加,出生几个月后突触数目迅速增加,包围神经元轴突的髓鞘在生后大包围神经元轴突的髓鞘在生后大量增加量增加儿童时突触密度保持在远高于成儿童时突触密度保持在远高于成人的水平人的水平神经回路的发育,形成信息传递和神经回路的发育,形成信息传递和加工的网络,可塑性强,用进废退加工的网络,可塑性强,用进废退现在学习的是第4页,共65页出生时出生时6个月个月2岁岁神经元的发育神经元的发育从出生到从出生到2岁,神经纤维组织岁,神经纤维组织快速发育快速发育现在学习的是第5页,共65页n脑发育的关键期脑发育的关键期脑科学研究表明,在脑发育过程中存在着关键期。在这一时期,脑在结构和功能上都有很强的适应和重组的能力,易于受环境的影响。关键期内脑功能的建立要比成熟后更容易。关键期内适宜的经验和刺激是运动、感觉、语言及其他脑高级功能正常发展的重要前提。n脑结构和功能的可塑性脑结构和功能的可塑性未成熟脑的可塑性最强。脑的可塑性表现为可变更性和代偿性。现在学习的是第6页,共65页2早期干预的关键年龄早期干预的关键年龄早期干预愈早愈好,6岁以前都称早期,但3岁以前更好,最好从新生儿开始。关键期是指学习或形成某种行为的最佳时期。在这个时期提供刺激最容易获得反应,过了这个时机,反应或者不能获得,或者不能达到最好水平。而6个月以下的婴儿脑组织发育未完善,发育的潜力最大,可塑性最强,此为治疗的黄金期,对促进脑恢复、防治伤残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现在学习的是第7页,共65页高危儿定义:n在胎儿期或新生儿期,有些胎儿或新生儿的身心发育,尤其是脑发育受到危险因素的影响,这样的新生儿称为高危儿。现在学习的是第8页,共65页 高危儿属于高危儿属于健康儿童范畴,健康儿童范畴,但存在生长发育和神经精但存在生长发育和神经精神发育障碍、感知觉障碍等神发育障碍、感知觉障碍等潜在危险潜在危险,需要进行,需要进行医学监医学监测,测,达到达到早期发现异常、早期进行医学干预早期发现异常、早期进行医学干预,避免病情发,避免病情发展或产生残障。展或产生残障。现在学习的是第9页,共65页 对胎儿、新生儿和婴幼儿的身心发育(尤其是脑发育)有对胎儿、新生儿和婴幼儿的身心发育(尤其是脑发育)有不良影响不良影响的因素称为的因素称为 高危因素。高危因素。胎儿期高危因素:胎儿期高危因素:母亲孕早期先兆流产,孕期感染(如母亲孕早期先兆流产,孕期感染(如TORCH感染、乙型肝炎、感染、乙型肝炎、HIV感染),孕期接触放射线、有害化学感染),孕期接触放射线、有害化学物质或药物,母妊高征,胎儿宫内窘迫,胎儿宫内发育迟缓、胎盘物质或药物,母妊高征,胎儿宫内窘迫,胎儿宫内发育迟缓、胎盘功能不良,前置胎盘,胎盘早剥离、脐带高危绕颈,遗传因素功能不良,前置胎盘,胎盘早剥离、脐带高危绕颈,遗传因素(染色染色体病、基因病体病、基因病),其他(如不良环境、孕母贫血、肝肾疾病、吸毒、不,其他(如不良环境、孕母贫血、肝肾疾病、吸毒、不良情绪,未进行产前保健)等。良情绪,未进行产前保健)等。现在学习的是第10页,共65页 分娩期高危因素:分娩期高危因素:产时窒息,难产、剖宫产、产伤等。产时窒息,难产、剖宫产、产伤等。新生儿期高危因素:新生儿期高危因素:早产、低出生体重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早产、低出生体重儿,缺氧缺血性脑病、颅内出血,病理性黄疸(黄疸过深、时间过久),严重感染性疾颅内出血,病理性黄疸(黄疸过深、时间过久),严重感染性疾病,寒冷损伤等。病,寒冷损伤等。婴幼儿期高危因素:婴幼儿期高危因素:颅内感染、颅外伤、颅内出血、中毒以及缺乏颅内感染、颅外伤、颅内出血、中毒以及缺乏刺激、生活环境不良、缺乏刺激、反复感染等。刺激、生活环境不良、缺乏刺激、反复感染等。现在学习的是第11页,共65页高危儿随访的目的:n对高危儿定期随访,早期干预,脑损伤的早期诊断和治疗,目的是促进高危儿健康成长,减少由于脑损伤所致的疾病和残障的发生。现在学习的是第12页,共65页高危儿对象:高危儿对象:n1低出生体重儿(出生体重低出生体重儿(出生体重2500克)克)n2早产儿(胎龄早产儿(胎龄37周)周)n3多胎儿多胎儿n4过期产儿过期产儿n5产伤、宫内或产时窒息儿。产伤、宫内或产时窒息儿。n6缺血缺氧性脑病、颅内出血。缺血缺氧性脑病、颅内出血。n7病理性黄疸。严重感染。病理性黄疸。严重感染。n8先天畸形并影响生活能力者(如唇裂、腭裂、先天性心先天畸形并影响生活能力者(如唇裂、腭裂、先天性心脏病等等)脏病等等)n9生母为高龄初产(生母为高龄初产(35岁)、严重妊高症、盲聋、岁)、严重妊高症、盲聋、呆傻、精神病等呆傻、精神病等现在学习的是第13页,共65页高危儿的潜在危险及对策n由于在胎儿期、分娩期或新生儿期存在各种危险因素,可能导致脑损伤,有些会在出生时或新生儿早期就表现出来,;而有些脑损伤要在生后2-3个月、甚至更长时间才表现出异常状态。n由于脑损伤会导致严重的后遗症如脑瘫、智力低下等,是造成小儿伤残的主要原因,进行高危儿随访检测,早期发现异常,早期干预治疗。促进脑结构的修复和脑功能代偿,消除或最大限度地减少脑损伤的危害,是小儿正常生长发育。现在学习的是第14页,共65页高危儿监测项目n1.高危儿1岁以内每月检查一次,1-2岁3月检查一次,2-3岁半年检查一次,n2.监测项目包括:体重、身长、头围、简易神经检查、智力筛查、必要时其他辅助检查项目如脑干诱发电位、头颅B超、眼底检查等。现在学习的是第15页,共65页 高危儿 护士站 护士建立高危儿档案,测量身高、体重、头围 高危儿随访室 问询、体检 相关辅助检查 评估 正常 异常 医生咨询指导 相关科室就诊 预约下次体检时间 n高危儿随访流程现在学习的是第16页,共65页n备注:n高危儿1岁以内每月检查一次,1-2岁3月检查一次,2-3岁半年检查一次。n1岁以内每次体检医生做简易运动神经筛查,如有运动发育迟缓,做康复治疗,必要时做头颅B超检查。n根据情况每3个月做一次智力筛查,早产儿需矫正胎龄。6个月、1岁、2岁、3岁做血常规、BALP、微量元素等血液检测,1岁半后每半年进行一次视听检查项目。n随访过程中根据高危因素做有针对性的相关检查,如有异常做ABR、EEG、头颅B超等。n对进行过氧疗的早产儿、虽未氧疗但胎龄32周或出生体重2000克婴儿、重度窒息、颅内出血儿,在生后42天指导家长带小孩定期去眼科随诊检查眼底并必须在病历上写明。n新生儿病理性黄疸,黄疸指数300umol/L者6个月时做ABR检查。n现在学习的是第17页,共65页n1岁以内小儿重点是大运动的监测,早期发现大运动发育迟缓,早期干预(家庭干预,康复治疗),同时也根据丹佛智力筛查结果进行相应能区训练,促进大脑发育。现在学习的是第18页,共65页早期高危儿的干预措施:n视听刺激n婴儿抚触n婴儿被动操n抬头训练n手抓握训练n语言交流训练现在学习的是第19页,共65页高危儿的家庭监护n家长在护理婴儿时如发现有以下10项中任何一项,应及时到有条件的医疗保健机构就诊检查:现在学习的是第20页,共65页n1.护理婴儿时手脚经常用力伸直或屈曲,好象“很有力”;2.满月后头老往后仰,扶坐时竖不起头;3.3个月还不能抬头;4.4个月紧握拳,手不松开,拇指内收;5.5个月俯卧位时前臂不能支撑身体;6.6个月扶立时尖足;7.7个月不能发ba、ma音;8.8个月不能独坐;9.头和手频繁抖动;10.整日哭闹、张口、喂养困难。现在学习的是第21页,共65页新生儿20项行为神经测查方法简称NBNAn20项行为神经测查分为5个部分:n行为能力(6项)n被动肌张力(4项)n主动肌张力(4项)n原始反射(3项)n一般估价(3项)n每项评分为三个分度,即0分、1分和2分,n满分为40分,35分以下为异常。适用范围:NBNA方法只适用于足月新生儿,n早产儿需要等胎龄满40周后测查,因为早产儿肌张力较低,NBNA评分低下不能反应其正常与否。但早产儿可有视听反应。n足月窒息儿可以生后3天开始测查,如果评分低于35分,7天应重复,仍不正常者1214天再测查。因为该日龄测查有预测预后的意义。现在学习的是第22页,共65页n测查环境测查环境:测查者应在新生儿两次喂奶中间进行,检查环境宜安静、半暗。测查室温应为2227。检查在10分钟内完成。现在学习的是第23页,共65页新生儿行为能力主要表现:新生儿行为能力主要表现:n1.视觉视觉:新生儿在觉醒状态时能注视物体和移动眼睛和头追随物体移动的方向,这是中枢神经系统完整性的最好预示因素之一。n2.听觉听觉:如在新生儿耳旁柔声呼叫或说话,觉醒状态的新生儿会慢慢转过头和眼睛向发声的方向,有时已会用眼睛寻找声源,但声音频率太高,强度过大时,新生儿的头反而转离声源或用哭声表示拒绝这种干扰。现在学习的是第24页,共65页n3.嗅觉嗅觉,味觉和触觉味觉和触觉:新生儿5天时能区别他们自己母亲的奶垫和其他乳母奶垫的气味。生后第1天对不同浓度的糖溶液吸吮的强度和量不同。这说明新生儿生后不久就有嗅觉和味觉能力。新生儿对触觉也很敏感,如果你用手放在哭着的新生儿的腹部或握住他的双手,可使他平静。这就是新生儿利用触觉得到安慰的表现。现在学习的是第25页,共65页n4.习惯形成习惯形成:睡眠状态的新生儿均有对连续光和声反复刺激反应减弱的能力,这说明新生儿具备了对刺激有反应,短期记忆和区别两种不同刺激的功能,可以认为这是一种简单形式的学习。n5.和成人相互作用和成人相互作用:新生儿已具有和成年人相互作用的能力。新生儿哭是引起成人反应的主要方式,使其要求得到满足。此外,新生儿的表情如注视,微笑和皱眉也可引起母亲的反应。现在学习的是第26页,共65页新生儿20项行为神经测查方法n新生儿行为能力共6项(16项)n(1)对光刺激反应减弱:也称对光刺激习惯化。在睡眠状态下(状态1和2),婴儿对手电筒短暂照射眼睛产生不愉快的反应后,重复光刺激有反应减弱的能力。n(2)对格格声反应减弱:此项测查新生儿对于扰乱性听刺激抑制能力。现在学习的是第27页,共65页n(3)非生物听定向反应(对格格声反应):这是一种在婴儿觉醒状态时对格格声刺激反应的测查方法。如果对初次刺激未引出反应,在以后检查中可以重复刺激。n(4)非生物视定向反应(对红球反应):大多数新生儿觉醒状态时有注视物体和简短地追随物体运动的能力。现在学习的是第28页,共65页n(5)生物性视听定向反应(对说话的人脸反应):新生儿在觉醒状态,检查者和新生儿面对面,相距约20厘米,用柔和的高调的声音说话,从新生儿的中线位慢慢移向一侧,然后另一侧,移动时连续发声,观察新生儿的眼和头追随检查者说话着的脸移动的能力,n(6)安慰:是指哭闹的新生儿对外界安慰的反应。现在学习的是第29页,共65页n被动肌张力共4项(7-10项)受检新生儿在觉醒状态,呈仰卧头在正中位,以免引出不对称的错误检查结果。n(7)围巾征:检查者一手托住新生儿于半卧位姿势,使颈部和头部保持正中位,以免上肢肌张力不对称。将新生儿手拉向对侧肩部,观察肘关节和中线的关系。n(8)前臂弹回:只有新生儿双上肢呈曲屈姿势时才能检查,检查者用手拉直新生儿双上肢,然后松开使其弹回到原来的屈曲位,观察弹回的速度。现在学习的是第30页,共65页n(9)下肢弹回:受检新生儿髋关节呈屈曲位时才能检查,如未呈屈曲位,检测者可屈伸小儿下肢23次,使其自动屈曲位。新生儿仰卧,头呈正中位,检查者用双手牵拉新生儿双小腿,使之尽量伸直,然后松开,观察弹回情况。n(10)腘窝角:新生儿平卧,骨盆不能抬起,屈曲下肢呈胸膝位,固定膝关节在腹部两侧,然后举起小腿,测量国窝的角度。现在学习的是第31页,共65页n主动肌张力共4相(1114项)主动肌张力均应在觉醒状态时测查。n(11)颈屈、伸肌主动收缩(头竖立反应):此项为检查新生儿颈屈、伸肌主动肌张力。拉新生儿从仰卧到坐位姿势,新生儿试图竖起他的头部,使之与躯干平行,但新生儿头相对重,颈屈,伸肌主动肌张力较弱,当小儿起坐时头向后仰,正常新生儿颈屈、伸肌主动肌张力是平衡的,在坐直位时,头一般能竖立12秒。在坐位稍向前倾时头向前倒。现在学习的是第32页,共65页n(12)手握持:新生儿呈仰卧位,检查者的手指从小儿手的尺侧伸进其掌心,观察其抓握的情况。n(13)牵拉反应:新生儿呈仰卧位,手应是干的,检查者食指从尺侧伸进其手内,先引出抓握反射。然后检查者拉住新生儿上臂屈曲,伸直来回12次。在肘部伸直时突然提起小儿离开检查台(同时用大拇指在必要时抓住新生儿的手,加以防护)。一般新生儿会主动抓住检查者的手指使其身体完全离开检查现在学习的是第33页,共65页n(14)支持反应:检查者用手握住新生儿前胸,拇指和食指外其他手指分别放在两腋下,食指放在拇指对侧锁骨部位,支持新生儿呈直立姿势,观察新生儿头颈部、躯干和下肢主动肌张力和支持身体呈直立位情况。现在学习的是第34页,共65页n原始反射共三项(1517)在觉醒状态时测查。n(15)自动踏步和放置反应:自动踏步和放置反应的意义相同,一项未引出可用另一项代替。自动踏步:新生儿躯干在直立位时,使其足底接触检查桌面数次,即可引出自动迈步动作,如果检查者扶着小儿身体顺迈步方向向前,新生儿似能扶着走。放置反应:竖抱起新生儿一手扶住新生儿一下肢,另一肢自然垂下,使该垂下的下肢的足背接触检查桌边缘,该足有迈上桌面的动作。然后交替测查另一足的放置反应现在学习的是第35页,共65页n(16)拥抱反射:新生儿呈仰卧位,检查者拉小儿双手上提,使小儿颈部离开检查桌面约23厘米,但小儿头仍后垂在桌面上,突然放下小儿双手,恢复其仰卧位。由于颈部位置的突然变动引出拥抱反射。表现为双上肢向两侧伸展,手张开,然后屈曲上肢,似拥抱状回收上肢至胸前。可伴有哭叫。现在学习的是第36页,共65页n(17)吸吮反射:将乳头或手指放在新生儿两唇间或口内,则引起吸吮动作。注意吸吮力、节律,与吞咽是否同步。现在学习的是第37页,共65页n一般估价共三项(1820项)n(18)觉醒度:在检查过程中能否觉醒和觉醒程度。n(19)哭声:在检查过程中哭声情况。n(20)活动度:在检查过程中观察新生儿活动情况。现在学习的是第38页,共65页简易神经筛查法简易神经筛查法1、视、听感觉检查在小儿清醒状态下进行在小儿清醒状态下进行现在学习的是第39页,共65页视反应检查n利用直径利用直径8-10cm8-10cm红球,在距仰卧位红球,在距仰卧位小儿眼前上方小儿眼前上方20-30cm20-30cm处,先引起注处,先引起注视,然后慢慢地弧形向左或右移动视,然后慢慢地弧形向左或右移动红球,观察小儿眼球与头部跟随红红球,观察小儿眼球与头部跟随红球转动情况。球转动情况。现在学习的是第40页,共65页n正正常常:1:1个个月月眼眼能能追追视视9090度度,2-3,2-3个个月月能能追追视视超超过过9090度度。3-43-4个个月月能能追追视视并并转转头头180180度。度。n异常异常:不能注视不能注视,不能追视或追视、转头不能追视或追视、转头范围过小。范围过小。现在学习的是第41页,共65页听反应检查n用一长方形的塑料盒,盒内装有干用一长方形的塑料盒,盒内装有干黄豆或玉米粒黄豆或玉米粒8-108-10颗,摇动时可发颗,摇动时可发出出“格格格格”声。在小儿视线外,距声。在小儿视线外,距左(或右)耳左(或右)耳10-15cm10-15cm处摇动发声处摇动发声3-3-6 6次,观察小儿听声反应。次,观察小儿听声反应。现在学习的是第42页,共65页n正正常常:1-3:1-3个个月月小小儿儿听听声声音音有有反反应应,4,4个个月月小儿头可转向声音一侧。小儿头可转向声音一侧。n异常异常:对声音无反应对声音无反应,4,4个月头不能转向声个月头不能转向声源。源。现在学习的是第43页,共65页人脸反应n检查者用左手托住小儿头颈后部,检查者用左手托住小儿头颈后部,使小儿呈半斜位。检查者发出逗引使小儿呈半斜位。检查者发出逗引声吸引小儿注视面部,然后检查者声吸引小儿注视面部,然后检查者边发出逗引声,边向一侧移动头部,边发出逗引声,边向一侧移动头部,观察小儿眼球和头部是否跟检查者观察小儿眼球和头部是否跟检查者的脸部转动。的脸部转动。现在学习的是第44页,共65页n正正常常:1:1个个月月眼眼能能追追视视9090度度,2-3,2-3个个月月能能追追视视超超过过9090度度。3-43-4个个月月能能追追视视并并转转头头180180度。度。n异常异常:不能注视不能注视,不能追视或追视、转头不能追视或追视、转头范围过小。范围过小。现在学习的是第45页,共65页2.拉起抬头检查小儿置仰卧位,检查者扶其上臂或前臂小儿置仰卧位,检查者扶其上臂或前臂慢慢拉起小儿至慢慢拉起小儿至45时稍停片刻,观察时稍停片刻,观察头与躯干的位置,再拉成坐位观察竖头头与躯干的位置,再拉成坐位观察竖头情况。情况。现在学习的是第46页,共65页正常正常:n新新生生儿儿拉拉起起时时,头头完完全全后后垂垂,在在拉拉成成坐坐位位时能竖头时能竖头5 5秒;秒;n2-32-3个个月月头头仅仅轻轻微微后后垂垂,坐坐位位时时能能竖竖立立1515秒以上秒以上;n4 4个个月月拉拉起起时时头头不不后后垂垂,头头与与躯躯干干呈呈直直线线抬起抬起,坐位时竖头稳坐位时竖头稳,能左右转头。能左右转头。现在学习的是第47页,共65页异常:异常:n1 1个月不能竖头;个月不能竖头;n2-32-3个月小儿头明显后垂,竖头不个月小儿头明显后垂,竖头不起;起;n4 4个月仍头后垂。个月仍头后垂。现在学习的是第48页,共65页3.俯卧位抬头与手支撑检查正常正常:n1 1个月小儿尚不能抬头个月小儿尚不能抬头;n2 2个月小儿能抬头个月小儿能抬头4545度度;n3 3个个月月小小儿儿能能肘肘支支撑撑,胸胸部部离离开开床床面面,抬抬头超过头超过4545度度;n4 4个个月月小小儿儿能能手手支支撑撑,抬抬头头9090度度并并能能左左右右转头。转头。现在学习的是第49页,共65页异常异常:n2 2个月不能抬头片刻;个月不能抬头片刻;n3 3个月不能肘支撑并抬头;个月不能肘支撑并抬头;n4 4个月不能手支撑个月不能手支撑,抬头不稳抬头不稳现在学习的是第50页,共65页注意注意n有些头背屈明显的患儿在俯卧位时有些头背屈明显的患儿在俯卧位时抬头抬头“很好很好”,这是颈后肌张力增这是颈后肌张力增高的表现高的表现,此时手支撑能力仍差。此时手支撑能力仍差。现在学习的是第51页,共65页4.肌张力检查肌张力分类:肌张力分类:n正常肌张力正常肌张力n肌张力低下肌张力低下n增高增高n肌肌张张力力障障碍碍:肌肌张张力力紊紊乱乱,或或高高或或低低,无无规规律律地地交交替替出出现现(多多见见于于锥锥体体外外系系损伤,如核黄疸)损伤,如核黄疸)现在学习的是第52页,共65页5.异常姿势检查n(1)(1)持续头背屈持续头背屈 2-32-3个月后仰卧位拉起时头明显后垂个月后仰卧位拉起时头明显后垂;n(2)(2)紧握拳紧握拳 3-43-4个月后仍紧握拳不松开个月后仍紧握拳不松开;n(3)(3)拇指内收拇指内收 3-43-4个月后拇指紧贴手掌个月后拇指紧贴手掌,不能外展不能外展;现在学习的是第53页,共65页n(4)(4)两上肢硬性后伸两上肢硬性后伸;n(5)(5)角弓反张角弓反张 头头后后仰仰,上上肢肢硬硬性性后后伸伸,下下肢肢强强直伸展;直伸展;n(6)(6)下肢交叉、内收下肢交叉、内收;现在学习的是第54页,共65页n(7)(7)尖足尖足 扶扶小小儿儿腋腋下下直直立立,当当抱抱起起再再放放下下时时,两两足足尖尖着着地地,足足跟跟不不能能落地。落地。6 6个个月月后后尖尖足足为为异异常常姿姿势势,10,10个月后尖足是脑瘫表现。个月后尖足是脑瘫表现。现在学习的是第55页,共65页n5 5项中如发现项中如发现1 1项异常项异常,应作为应作为脑损伤可疑儿脑损伤可疑儿,作进一步诊治。作进一步诊治。现在学习的是第56页,共65页不同月龄小儿关节活动度的正常范围(表内所列数字为度)现在学习的是第57页,共65页脑损伤的早期诊断1、中枢性协调障碍(Central Coordination Disturbance,CCD)CCD是小婴儿脑损伤的临床综合征,表现为运动发育落后、姿势异常和肌张力改变。是对6个月以下的小婴儿脑损伤早期诊断的名称。2、发育落后:对仅有运动发育落后的小婴儿的早期诊断名称现在学习的是第58页,共65页CCD诊断条件l1、新生儿神经行为测定(NBNA)35分;l2、运动发育落后;l3、肌张力改变(增高、降低或障碍);l4、姿势异常或Vojta姿势反射异常;l5、辅助诊断:头颅B超、CT、MRI、EEG。现在学习的是第59页,共65页婴儿脑损伤的诊断1、病史:高危因素,婴儿的病史和发育史;2、高危儿筛查结果;3、临床检查:体格发育,肌张力,肌力,姿势及姿势反射,神经反射,视听感觉检查等;4、辅助检查:智能诊断,头颅B超,CT,MRI,EEG,骨龄检查,血液检查(包括甲状腺功能及染色体检查)等。现在学习的是第60页,共65页脑损伤的治疗原则l 早期l 综合l 整体l 长期l 医院强化治疗和家庭康复治疗相结合现在学习的是第61页,共65页脑损伤的综合治疗神经发育治疗(包括运动功能训练、智力训练、语言训练)针刺疗法(梅花针、头针、耳针、药物穴位注射、体针)Bobath疗法,Vojta诱导疗法、上田法推拿、按摩疗法水疗法、物理疗法、磁疗高压氧脑代谢功能活化剂(脑活素、胞二磷胆硷)现在学习的是第62页,共65页脑损伤综合治疗的疗效评估 智力评估(Gesell量表,Bayley量表)运动功能评估(GMFM)语言发育评估 神经功能评估(M法评估)儿童发展评估 临床疗效评估现在学习的是第63页,共65页每个儿童应该拥有一个最佳的人生开端每个儿童应该拥有一个最佳的人生开端现在学习的是第64页,共65页感感谢谢大大家家观观看看现在学习的是第65页,共6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