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专题—急性支气管炎的基本内容PPT13850.ppt
-
资源ID:87245000
资源大小:412KB
全文页数:17页
- 资源格式: PPT
下载积分:20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医学专题—急性支气管炎的基本内容PPT13850.ppt
1 1急性急性(jxng)支气管炎支气管炎 (acute bronchitis)第一页,共十七页。2 2第二页,共十七页。3 3概论(giln)(giln)定义:支气管粘膜的急性炎症,常累及到气管,故 又称急性气管支气管炎。主要症状 咳嗽 咯痰 多继发于上感之后,或是某些急性传染病的一种 临床表现。发病季节 四季均有,冬春较多 发病年龄(ninlng)3岁以下小儿多见 中医 属“外感咳嗽”范畴第三页,共十七页。4 4 概念及发病情况概念及发病情况:小儿常见、多发的肺系疾病。分为小儿常见、多发的肺系疾病。分为“咳咳”与与“嗽嗽”,有声无痰为咳,有痰无声为嗽,有痰有声,有声无痰为咳,有痰无声为嗽,有痰有声谓之咳嗽。冬春发病;婴幼儿;预后较好。临床上外感咳嗽谓之咳嗽。冬春发病;婴幼儿;预后较好。临床上外感咳嗽多于内伤咳嗽。多于内伤咳嗽。古代古代(gdi)医家的认识医家的认识 内经内经咳论咳论 诸病源候论诸病源候论.嗽候嗽候 活幼心书活幼心书.咳嗽咳嗽指出其多由外感引起指出其多由外感引起 幼幼集成幼幼集成.咳嗽证治咳嗽证治指出其辨证治疗指出其辨证治疗“因痰而嗽因痰而嗽者,痰为重,主治在脾;因咳而动痰者。咳为重,主治在者,痰为重,主治在脾;因咳而动痰者。咳为重,主治在肺。肺。”第四页,共十七页。5 5病因(bngyn)(bngyn)病机西医病因及发病机制 病原:各种病原体或混合感染 诱因:营养不良、佝偻病、免疫功能失调、特异 性体质 病理改变:早期表现为支气管粘膜充血(chngxu)、肿胀,继而浅层纤毛上皮损伤、脱落,黏液腺肥大,分泌物增加,黏膜下层有炎性细胞浸润。第五页,共十七页。6 6 中医病因病机 病因:感受(gnshu)外邪为主,主要为风邪(风寒、风热或时(风寒、风热或时邪)邪),临床有风热、风寒、风燥之不同。病位:肺、脾 病机:风邪犯肺,肺失肃降,肺气上逆则咳嗽。肺主通调水道,肺失清肃,则肺不布津,凝聚为痰而咯痰。风易兼夹他邪而为病,夹寒则伴见鼻塞声重,流清涕等风寒表证;夹热则伴见鼻咽干燥,流浊涕等风热表证;夹燥则见干咳、少痰或无痰等风燥犯肺之证.第六页,共十七页。7 7 禀赋不足或素体(s t)虚弱而气阴不足 或咳嗽日久不愈耗伤肺之气阴,则可转为内伤咳嗽第七页,共十七页。8 8临床表现症状 大多先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一般上感后23天咳嗽加重,呼吸道分泌物增多,痰由白色清稀渐转为黄色粘稠;多伴有发热;婴幼儿症状较重,伴呕吐、腹泻等消化道症状。体征:无呼吸困难(h x kn nn)及发绀,双肺呼吸音粗糙,可听到不固定的散在的干湿啰音。第八页,共十七页。9 9辅助(fzh)(fzh)检查lX线胸片多正常(zhngchng),或有肺纹理增粗,少数可见肺门阴影增深l 血常规:病毒感染者,白细胞总数(zngsh)减少,分类以 淋巴细胞为主;细菌感染者细胞总数增高,分类 中性细胞比例增高。第九页,共十七页。1010诊断(zhndun)(zhndun)与鉴别诊断(zhndun)(zhndun)1、诊断:主要依据临床症状、体征及X线检查可明确诊断。2、鉴别诊断:肺炎早期:肺炎早期常有发热、咳嗽、呼吸急促、双肺听诊吸气未可闻及固定细湿啰音或捻发音,胸部(xin b)X线检查可见点状、絮状或斑片状实变阴影。顿咳(百日咳):以阵发性痉挛性咳嗽为主症,咳毕呕吐痰涎,伴鸡鸣样回声,进行性加重,入暮尤甚。第十页,共十七页。1111治 疗 1、治疗(zhlio)原则:西医 控制感染,对症治疗 中医 疏散外邪,宣通肺气 尽量不用镇咳剂或镇静剂,以免抑制咳嗽反射,影响黏痰咯出。第十一页,共十七页。1212 2、西医治疗:(1)控制感染:由于病原体多为病毒,一般(ybn)不采用抗生素。对婴儿有发热、黄痰、白细胞曾增多者,或考虑有细菌感染时,可适当选用抗生素。(2)对症治疗:化痰 止咳 止喘 第十二页,共十七页。1313 3.中医治疗 辨证纲要:八纲辨证 辨证要点:(1)辨外感与内伤 (2)辨虚实 (3)辨寒热 (4)辨痰性质 (5)辨气虚与阴虚 总原则:疏散外邪,宣通(xun tn)肺气。外感咳嗽外感咳嗽临床为正盛邪实正盛邪实证,故治疗时不宜过早使用苦寒滋腻收涩之品,以免留邪。第十三页,共十七页。1414 分证论治 (1)风寒咳嗽:证候 初起咳嗽频作,咳声急或重浊,痰少色 白清稀。咽痒声重,鼻塞流涕,恶寒(w hn),无汗,或有 发热、头痛、身痛等,舌淡红,苔薄白,脉浮紧。治法 疏风散寒、宣肺止咳杏苏散 (2)风热咳嗽:证候 咳嗽不爽,吐黄色粘稠痰,且不易咯出,口渴咽痛,鼻流浊涕,伴发热恶寒,汗出头痛,舌 质红,苔薄黄,脉浮数。治法 疏风清热、宣肺止咳桑菊饮 第十四页,共十七页。1515(3)风燥咳嗽(k su):证候 干咳痰少不易咳出,或痰中带有血丝,鼻咽干燥,咳甚则胸痛。或有恶寒发热。舌尖红,苔薄黄欠润。治法 疏风解表,润肺化痰桑杏汤加减 第十五页,共十七页。1616 其他(qt)疗法:(1)辨证使用中成药:双黄连、鱼腥草、猴枣散、抗病毒口服液等。(2)外治法:滴鼻、敷背等。(3)针灸:耳穴、拔火罐等。第十六页,共十七页。内容(nirng)总结1。内经咳论。活幼心书.咳嗽指出其多由外感引起。风易兼夹他邪而为病,夹寒则伴见鼻塞声重,流清涕等风寒表证。夹燥则见干咳(n k)、少痰或无痰等风燥犯肺之证.。婴幼儿症状较重,伴呕吐、腹泻等消化道症状。诊断与鉴别诊断。辨证纲要:八纲辨证。外感咳嗽临床为正盛邪实证,故治疗时不宜过早使用苦寒滋腻收涩之品,以免留邪。(3)针灸:耳穴、拔火罐等第十七页,共十七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