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E培训第二堂七大手法与动作经济原则课件.pptx
IE七大手法七大手法原則目標例取消取消不能取消嗎?取消又會變成如何?檢查的省略配置變更的搬運省略簡化簡化不能更為簡單嗎?作業的重新估計自動化合併合併能否把兩種以上的工程合而為一?兩種以上的加工,能否同時進行作業加工與檢查同時進行重排重排能否重排工程?變更加工順序,以便提高效率改善的四原則IEIE七大手法简介七大手法简介七大手法简介七大手法简介(1)(1)防错法防错法如何避免做错事情如何避免做错事情,使工作第一次就做好的精神能够具体实现使工作第一次就做好的精神能够具体实现(2)(2)动改法动改法改善人体动作的方式改善人体动作的方式,减少疲劳使工作更为舒适减少疲劳使工作更为舒适,更有效率更有效率,不要蛮干不要蛮干.(3)(3)流程法流程法研究探讨牵涉到几个不同工作或地点之流动关系研究探讨牵涉到几个不同工作或地点之流动关系,以发掘也可资改善的地方以发掘也可资改善的地方.(4)(4)五五法五五法借着质问的技巧来发掘出改善的构想借着质问的技巧来发掘出改善的构想(5)(5)人机法人机法研究探讨操作人员与机器工作的过程研究探讨操作人员与机器工作的过程,藉以发掘出可资改善的地方藉以发掘出可资改善的地方.(6)(6)双手法双手法研究人体双手在工作进行的过程研究人体双手在工作进行的过程,藉以发掘出可资改善的地方藉以发掘出可资改善的地方.(7)(7)抽查法抽查法借着抽样观察的方法能很迅速有效地了解问题的真象借着抽样观察的方法能很迅速有效地了解问题的真象那些工作需要改善那些工作需要改善那些工作需要改善那些工作需要改善?!?!?!?!下面的几个因素下面的几个因素,可以做为找出那些工作需要改善的启示可以做为找出那些工作需要改善的启示.成本成本 金钱,工作时间以及机器使用上花费最多的工作工作量工作量 工作量最多的工作永续性永续性 需要持续很久的工作人数人数 有很多员工从事的工作熟练度熟练度 共大把要高孰练的人担任的工作改由低熟度的进度进度 未能按预定的进行而需要加班的工作工作质量工作质量 未能达到所要求质量基准的工作浪费浪费 劳力度或时间浪费较多的工作危险性危险性 发生很多灾害的工作,或者容易发生灾害的工作疲劳疲劳 肉体上或者精神上很容易疲劳的工作环境环境 在灰尘,噪音,恶臭,气温等恶劣环境下的工作 一一一一.防错法防错法防错法防错法(防呆法防呆法防呆法防呆法)目的目的认识”防错法”的意议,及学习如何应用”防错法”的原于我们的工作上,以避免错误的发生,进而达到”第一次就把工作做对”之境界 以上面这个例子来看以上面这个例子来看,相信每一个人都会做对相信每一个人都会做对,想要做错也不可能想要做错也不可能,因为不同形状因为不同形状根本放不进去根本放不进去意义意义:防错法又称防呆法,即连愚笨的人也不会做错事的设计方法狭义狭义:如何设计一个东西如何设计一个东西,而使错误发生的机会至最低的而使错误发生的机会至最低的程度程度.具有即使有人为疏忽也不会发生错误的构造具有即使有人为疏忽也不会发生错误的构造,不需要注意力不需要注意力.具有外行人来做也不会错的构造具有外行人来做也不会错的构造,不需要经验与直觉不需要经验与直觉.具有在何时工作都不会出差错的构造具有在何时工作都不会出差错的构造,不需要专门知识高度的不需要专门知识高度的技能技能.一一一一.防错法防错法防错法防错法(防呆法防呆法防呆法防呆法)功用功用积极:使用任何错误,绝不会发生消极:使错误发生的机会减至最低程度应用范围应用范围任何工作无论是在机械操作,产品使用上,以及字处理上皆可应用到.基本原则基本原则(一一)使作业的动作轻松使作业的动作轻松难于观察,难拿,难动等作业变得难做,变得易疲劳而发生失误,区分颜色失误,区分颜色使得容易看,或放大标示,或加上把手使得拿,或使用搬运器具使动作轻松.(二二)使作业不要技能与直觉使作业不要技能与直觉需要高度技能直觉的作业,容易发生失误,考虑治具用工具,进行机械化,使新进人员或支持人员也能做不出错的作业.(三三)使作业不会有危险使作业不会有危险因不安全或不安定而会给人或产品带来危险时加以改善使之不会有危险,又马虎行之或勉强行之而发生危险时,设法装设无马虎或无法勉强的装置.(四四)使作业不依赖感官使作业不依赖感官依赖像眼睛,耳朵,感触等官进行作业时,容易发生失误,制作治具或使之机械化,减少用人的感官来判断的作业,又一定要依赖感官的作业,譬如,当信号红即同时有声音出现,设法使之能做二重三重的判斷.防错法防错法防错法防错法排除化排除化:剔除会造成错误的原因剔除会造成错误的原因替代化替代化:利用更确切的方法来代替利用更确切的方法来代替容易化容易化:使作业的容易使作业的容易,更合适更合适,更独特更独特,或共同性以减低失败或共同性以减低失败,适合化适合化,共同化共同化,集集中化中化,特殊特殊/个别化个别化.异常化异常化:虽然已经有不良或错误现象虽然已经有不良或错误现象但在下一制程中但在下一制程中,能将之检出能将之检出,以减少或以减少或剔除其危害性剔除其危害性.缓和影响缓和影响:作业失败的影响在其作业失败的影响在其波动的过程中波动的过程中,用方法其缓和或吸性用方法其缓和或吸性 5432排除化排除化替代化替代化容易化容易化缓和缓和影响影响异常异常检出检出防错法防错法防错法防错法应用原理应用原理I1.断根原理断根原理2.保险原理保险原理将会造成错误的原因从将会造成错误的原因从藉用两个以上的动作必需共同藉用两个以上的动作必需共同根本上排除掉,根本上排除掉,使绝不使绝不式依序执行才能完成工作式依序执行才能完成工作.发生错误发生错误.防错法防错法防错法防错法应用原理应用原理I3.自动原理自动原理4.复制原理复制原理以各种光学、电学、力学、以各种光学、电学、力学、同一件工作同一件工作,如需做二次以上如需做二次以上,最最机构学、化学等原理来限制机构学、化学等原理来限制好采用好采用“复制复制”方式来达成方式来达成,省时省时某些动作的执行某些动作的执行,以避免错误以避免错误又不错误又不错误.之发生之发生.防错法防错法防错法防错法应用原理应用原理I5.顺序原理顺序原理避免工作之顺序或流程前后避免工作之顺序或流程前后倒置倒置,可依编号顺序排列可依编号顺序排列,可以可以减少或避免错误的发生减少或避免错误的发生.6.隔离原理隔离原理藉分隔不同区域的方式藉分隔不同区域的方式,来达来达到保护某些地区到保护某些地区,使其不能造成使其不能造成危险或错误的现象发生危险或错误的现象发生.防错法防错法防错法防错法应用原理应用原理II7.相符原理相符原理8.层别原理层别原理藉用检核是否相符合的藉用检核是否相符合的为避免将不同之工作做错为避免将不同之工作做错,动作动作,来防止错误的发来防止错误的发生生.而设法加以区别出来而设法加以区别出来.防错法防错法应用原理应用原理II9.警告原理警告原理10.缓和原理缓和原理如有不正常的现象发生,以藉各种方法来减少错误能以声光或其它方式显示发生后所造成的损害,虽然出各种“警告”的讯号,以避不能完全排除错误的发生,免错误的发生.但是可以除低其损害的程度.二二二二.动改法动改法动改法动改法(动作改善法动作改善法动作改善法动作改善法)省力动作原则省力动作原则省力动作原则省力动作原则省时动作原则省时动作原则省时动作原则省时动作原则动作舒适原则动作舒适原则动作舒适原则动作舒适原则动作简化原则动作简化原则动作简化原则动作简化原则 目的目的学习有关动作改善的二十个基本原则.应用这些原则来改善个人、家庭、公司内的工作方法,以达到舒适,省力,省时,有效率境界“经济有效经济有效”一词者一词者,乃是并不使操作乃是并不使操作”加速加速”或或”加班加班”,不是嘴不是嘴巴上光喊着巴上光喊着”快点快点”!”快点快点”!的无效而又惹人反感的方法的无效而又惹人反感的方法,而是而是研究一个用力最少研究一个用力最少,疲劳最少疲劳最少,又舒适又舒适,而又能达到最高效率的途径或而又能达到最高效率的途径或方法方法意义意义为配合人体手臂及手之动作为配合人体手臂及手之动作,将有关之事物将有关之事物,归纳出最省力劣时的动归纳出最省力劣时的动作原则作原则,用以检视工作场所及操作效率是否有值得改善之处用以检视工作场所及操作效率是否有值得改善之处,以减少以减少工作人员的疲劳并提高工作效率工作人员的疲劳并提高工作效率二二二二.动改法动改法动改法动改法(动作改善法动作改善法动作改善法动作改善法)动作改善原则为”颉而勃斯(BILBRETHS)所首创称为”动作经济与效率法则”.经若干详加研究改善而成,称之为”动作经济原则”为更易表现其含义,我们称之为”动作改善原则”动作改善原则可分为三大类二十项动作改善原则可分为三大类二十项有关于人体运用方面之原则有关于人体运用方面之原则,共包含共包含8项项.有关于工作场所之布置与环境之原则有关于工作场所之布置与环境之原则,共包含共包含6项项有关于工具和设备之设计原则有关于工具和设备之设计原则.共包含共包含6项项功用功用减少操作人员疲劳.缩短操作人员的操作时间提高工作的效率应用范围应用范围1.适用于生活上个人及家庭之工作改善.2.适用于工厂或办公室有关于人体工作方面的改善.二二二二.动改法动改法动改法动改法(动作改善法动作改善法动作改善法动作改善法)基本原则基本原则(一一)有关人体运用原则有关人体运用原则1.两手同时开始完成动作两手同时开始完成动作2.除休息时间外除休息时间外,两手不应同时空闲两手不应同时空闲3.两臂之动作应反向同时对称两臂之动作应反向同时对称说明说明:此三原则相互关系可一并来讨论此三原则相互关系可一并来讨论,大多数人均惯于一手持东西另大多数人均惯于一手持东西另一手去工作一手去工作,这是吾人所不期望的浪费动作这是吾人所不期望的浪费动作.应当使双手一起工作应当使双手一起工作,同同时开始时开始,同时结束同时结束,并以对称方式进行并以对称方式进行,在大多数的情况下在大多数的情况下,许多工作均许多工作均可由双手来操作完成可由双手来操作完成,因此工作应适当地分布在双手的工作区域因此工作应适当地分布在双手的工作区域,使使双手能同时发挥双手能同时发挥.单手操作使人体容易产生心理上及生理上不平衡的单手操作使人体容易产生心理上及生理上不平衡的感觉感觉,为克服此种不平衡吾人必须运用身体的应力去反制因而使得我为克服此种不平衡吾人必须运用身体的应力去反制因而使得我们的身心容易疲劳们的身心容易疲劳.对称式的动作方式对称式的动作方式,自然使操作者的身体部位产自然使操作者的身体部位产生平衡的感觉生平衡的感觉,而减少运用身体的应力机会而减少运用身体的应力机会,使得工作者较轻松而不使得工作者较轻松而不容易疲容易疲勞勞.二二二二.动改法动改法动改法动改法(动作改善法动作改善法动作改善法动作改善法)基本原则基本原则(一一)有关人体运用原则有关人体运用原则4.尽可能以最低级动作工作(注一)级别一二三四五运动枢轴指节手腕肘肩身躯人体运动部份手指+手掌+前臂+上臂+肩注一二二二二.动改法动改法动改法动改法(动作改善法动作改善法动作改善法动作改善法)基本原则基本原则(一一)有关人体运用原则有关人体运用原则5.物体之“动量”尽可能利用之mM=mxv注:所谓“动量”及俗称“动力”依物理学公式一个物体的“动量(M)”是为其“质量(m)”与“速度(v)”乘积.二二二二.动改法动改法动改法动改法(动作改善法动作改善法动作改善法动作改善法)基本原则基本原则(一一)有关人体运用原则有关人体运用原则6.连续曲线运动较方向突变直线运动为佳二二二二.动改法动改法动改法动改法(动作改善法动作改善法动作改善法动作改善法)基本原则基本原则(一一)有关人体运用原则有关人体运用原则7.弹道式运动较轻快注:弹道式运动只有在下列情形下才会停止下来.(1)反方向的肌肉制止力量(2)碰到阻碍物(3)运动的动量消失了.二二二二.动改法动改法动改法动改法(动作改善法动作改善法动作改善法动作改善法)基本原则基本原则(一一)有关人体运用原则有关人体运用原则8.动作宜轻松有节奏二二二二.动改法动改法动改法动改法(动作改善法动作改善法动作改善法动作改善法)基本原则基本原则(二二)有关工作场所之布置与环境之原则有关工作场所之布置与环境之原则1.工具物料应置于固定处所2.工具物料装置应依工作顺序排列并置于近处.二二二二.动改法动改法动改法动改法(动作改善法动作改善法动作改善法动作改善法)基本原则基本原则(二二)有关工作场所之布置与环境之原则有关工作场所之布置与环境之原则3.利用重力喂料,愈近愈佳.4.利用重力堕送二二二二.动改法动改法动改法动改法(动作改善法动作改善法动作改善法动作改善法)基本原则基本原则(二二)有关于工作场所之布置与环境之原则有关于工作场所之布置与环境之原则5.适当之照明6.工作台椅高度应适当舒适二二二二.动改法动改法动改法动改法(动作改善法动作改善法动作改善法动作改善法)基本原则基本原则(二二)有关于工具设备之原则有关于工具设备之原则1.尽量以足踏/夹具2.尽可能将二种工具合并替代手之工作二二二二.动改法动改法动改法动改法(动作改善法动作改善法动作改善法动作改善法)基本原则基本原则(二二)有关于工具设备之原则有关于工具设备之原则3.工具物料预放在工作位置4.依手负苛能力分配工作5.手柄接触面尽可能加大.6.操作杆应尽可能少变更姿势.二二二二.动改法动改法动改法动改法(动作改善法动作改善法动作改善法动作改善法)基本原则基本原则(二二)有关于工具设备之原则有关于工具设备之原则三三三三.流程法流程法流程法流程法(流程程序法流程程序法流程程序法流程程序法)目的目的学习以符号及有系统化的方法,来观察记录一件工作完成的过程意义意义流程图为一种图表,以适当之符号来表现,观察及记录一件工作完成的过程,流程程序法为”制程分析”最基本,最重要的技朮,也是降低”隐藏成本”分析的最有力工具,由于流程程序法清楚地标出所有的加工,搬运,检验,迟延等事项,据以研究分析,设法减少各种事项的次数与所需及距离,降低”隐藏成本的情况由此可显示出来 流程法流程法流程法流程法应用范围应用范围应用范围应用范围1.该件工作必需经另一个以上不同地点的动作,才能完成2.该件工作,必需经由一个以上的人来完成名词释义(使用符号及图例介绍)为简易明示记录流程之过程,美国机械工程学会(ASME)制定下列之代表符号及分类如下:作业:凡物体任何物理或化学的性质,或装上另一物体或从另一物体拆下,或为另一作业,搬运,储存及检验而作之安排或准备,均谓之作业.检验:为监定物体而加以检查其数量,品质或数值者,谓之检验.搬运:物体同一处运至另一处,人同一工作点移动至另一工作点,谓之搬运.储存:储存为物品之保存或等待,惟此行动乃在控制力之下.储存行动之取消,必须经过制度或法定上的认可.等待:物体或人员因情况不容许或不立即采取迟一步骤时,称为等待.工作人流程图:按工作人之动作来记录之流程图 工作物流程图:以加工物为对象,记录其补工完成之记录之流程图.流程法流程法流程法流程法应用范围应用范围应用范围应用范围使用符号:作业搬运储存等待检验流程法流程法流程法流程法(图表图表图表图表)四四四四.五五法五五法五五法五五法(质疑创意法质疑创意法)目的目的目的目的熟悉有系统的质问技巧熟悉有系统的质问技巧熟悉有系统的质问技巧熟悉有系统的质问技巧,以协助吾人发掘问题的真正根源所在以以协助吾人发掘问题的真正根源所在以以协助吾人发掘问题的真正根源所在以以协助吾人发掘问题的真正根源所在以及可能的创造改善途及可能的创造改善途及可能的创造改善途及可能的创造改善途徑徑徑徑.意义意义意义意义所谓所谓所谓所谓55WIH:55WIH:5W5W是指是指是指是指:WHERE:WHERE何处何处何处何处,在什么地方在什么地方在什么地方在什么地方,在什么地方在什么地方在什么地方在什么地方,空间空间空间空间WHENWHEN何时何时何时何时,在什么时候在什么时候在什么时候在什么时候,时间时间时间时间WHATWHAT何者何者何者何者,是什么东西是什么东西是什么东西是什么东西/事事事事 生产对象生产对象生产对象生产对象WHOWHO何人何人何人何人,是什么人做是什么人做是什么人做是什么人做/生产主体生产主体生产主体生产主体WHYWHY为何为何为何为何,为什么如此为什么如此为什么如此为什么如此1H1H是指是指是指是指HOWHOW如何如何如何如何,怎么做的怎么做的怎么做的怎么做的 5是五次是五次,表示对问题的质疑不要只问一次而要多问几次表示对问题的质疑不要只问一次而要多问几次,不是刚好不是刚好只问只问5次可多亦可少次可多亦可少,类似我们的类似我们的“打破砂锅问到底打破砂锅问到底”之精神之精神.四四四四.五五法五五法五五法五五法(质疑创意法质疑创意法)应用范围:改善的前提是发现问题,而发现问题则全待于怀疑的态度,因此,怀疑为改善之母,应非过甚之词,然而怀疑并非仅是笼统的抽象思维,应该是有系统的,循序渐进的,而且是有具体的方向,5W1H是一种找寻问题之根源及寻求改善的系统化质问工具,如果没有采用系统化的质问技巧,吾人往往会疏漏了某些值得去改善的地方.四四四四.五五法五五法五五法五五法(质疑创意法质疑创意法质疑创意法质疑创意法)质问的技巧:1.对“目的”(WHAT)的质问做了些什么?是否可以做些别的事物?为何要这么做?做些什么较好?这一质问的主要目的是在删除不必要的动作.四四四四.五五法五五法五五法五五法(质疑创意法质疑创意法质疑创意法质疑创意法)质问的技巧:2.对有关“人”(MAN)的方面的质问是谁做的?为何由他做?是否可由别人做?此一质问的目的,在寻求可能的“合并,重组/变更”的改善方向.四四四四.五五法五五法五五法五五法(质疑创意法质疑创意法质疑创意法质疑创意法)质问的技巧:3.对“工作顺序”(WHEN)的质问在何时做的?为何要在当时做?改在别的时候做是否更有利?在何时做最好?此一质问的目的,在寻求可能的“合并,重组/变更”的改善方向四四四四.五五法五五法五五法五五法(质疑创意法质疑创意法质疑创意法质疑创意法)质问的技巧:4.对“地点”(WHERE)质问在何处做的?为何要在该处做?在别处做,其效率是否更高?在何处做好?此一质问的目的,在寻求可能的“合并,重组/变更”的改善方向.四四四四.五五法五五法五五法五五法(质疑创意法质疑创意法质疑创意法质疑创意法)质问的技巧:5.对“方法”(HOW)的质问如何做的?为何要此做?是否还有别的方法?此一质问的目的在寻求“简化”及“改进”的改善方向.四四四四.五五法五五法五五法五五法(质疑创意法质疑创意法质疑创意法质疑创意法)产生创意的思考法产生创意的思考法产生创意的思考法产生创意的思考法則則則則:协助吾人产生创意的方法或技巧协助吾人产生创意的方法或技巧协助吾人产生创意的方法或技巧协助吾人产生创意的方法或技巧,这些方法这些方法这些方法这些方法,技巧可归纳成下列技巧可归纳成下列技巧可归纳成下列技巧可归纳成下列1010项项项项.1.相反法则2.拼图法则3.大小法则四四四四.五五法五五法五五法五五法(质疑创意法质疑创意法质疑创意法质疑创意法)产生创意的思考法产生创意的思考法产生创意的思考法产生创意的思考法則則則則:协助吾人产生创意的方法或技巧协助吾人产生创意的方法或技巧协助吾人产生创意的方法或技巧协助吾人产生创意的方法或技巧,这些方法这些方法这些方法这些方法,技巧可归纳成下列技巧可归纳成下列技巧可归纳成下列技巧可归纳成下列1010项项项项.4.例外法则5.集合法则四四四四.五五法五五法五五法五五法(质疑创意法质疑创意法质疑创意法质疑创意法)产生创意的思考法产生创意的思考法产生创意的思考法产生创意的思考法則則則則:协助吾人产生创意的方法或技巧协助吾人产生创意的方法或技巧协助吾人产生创意的方法或技巧协助吾人产生创意的方法或技巧,这些方法这些方法这些方法这些方法,技巧可归纳成下列技巧可归纳成下列技巧可归纳成下列技巧可归纳成下列1010项项项项.6 6.更换法则7.替代法则四四四四.五五法五五法五五法五五法(质疑创意法质疑创意法质疑创意法质疑创意法)产生创意的思考法产生创意的思考法产生创意的思考法产生创意的思考法則則則則:协助吾人产生创意的方法或技巧协助吾人产生创意的方法或技巧协助吾人产生创意的方法或技巧协助吾人产生创意的方法或技巧,这些方法这些方法这些方法这些方法,技巧可归纳成下列技巧可归纳成下列技巧可归纳成下列技巧可归纳成下列1010项项项项.8.模仿法则9.水平法则10.定数法则图表介绍:1.位置简图:绘制有关此项研究“人”及“机器”之相关位置简图视必要时再绘制.2.制品简图:绘制此项工作之制品之简图,视必要时再绘制.3.时间刻度:以刻度之长短来代表“人”与“机器”之动作时间之长短,刻度单位可以自行设计每一小格为一分钟,或任何其它之适当时间之单位.4.类别:依照动作之类别,即“共同作业”、“单独作业”或“等待”以其代表之方格类别配合动作之起迄时刻范围,绘制出来.表示共同作业表示单独作业表示等待图表介绍:5.人之动作:记录有关“人”之动作过程.6.机器之动作:记录有关“机器”之动作过程.注意此栏可以灵活运用.a.如果是探讨二个人共同作业之情形时,此时机器之动作,可改为另一个人之动作.b.如果是探讨有关一人与两部机器之配合问题之研究时,则可以再增加一页纸张,利用右边之“机器之动作栏”再记录其它机器之动作.五五五五.人机法人机法人机法人机法(人机配合法人机配合法人机配合法人机配合法)目的目的目的目的学习如何记录人与机器配合工作时之过程学习如何记录人与机器配合工作时之过程学习如何记录人与机器配合工作时之过程学习如何记录人与机器配合工作时之过程.意义意义意义意义 以图表的方式以图表的方式以图表的方式以图表的方式,记录操作人与一部机器或多部机器之操作关系记录操作人与一部机器或多部机器之操作关系记录操作人与一部机器或多部机器之操作关系记录操作人与一部机器或多部机器之操作关系,并并并并藉此记录来进一步之分析与改善藉此记录来进一步之分析与改善藉此记录来进一步之分析与改善藉此记录来进一步之分析与改善.功用功用功用功用 1.1.一人操作一部机器或多部机器一人操作一部机器或多部机器一人操作一部机器或多部机器一人操作一部机器或多部机器2.2.数人操作一部机器或多部机器数人操作一部机器或多部机器数人操作一部机器或多部机器数人操作一部机器或多部机器3.3.数人操作一共同之工作数人操作一共同之工作数人操作一共同之工作数人操作一共同之工作.人机法人机法范例:六六六六.双手法双手法双手法双手法(双手操作法双手操作法双手操作法双手操作法)目的目的目的目的学习有系统的记录人体双手学习有系统的记录人体双手学习有系统的记录人体双手学习有系统的记录人体双手(足足足足)动作的过程动作的过程动作的过程动作的过程.“双手操作法双手操作法双手操作法双手操作法”就是希望帮助我们了解手在操作就是希望帮助我们了解手在操作就是希望帮助我们了解手在操作就是希望帮助我们了解手在操作 时时时时”闲置闲置闲置闲置”的状的状的状的状况况况况,并寻求改善的方法并寻求改善的方法并寻求改善的方法并寻求改善的方法,以发挥双手的以发挥双手的以发挥双手的以发挥双手的能力能力能力能力.意义意义意义意义 以图表的方式以图表的方式以图表的方式以图表的方式,来记录操作者双手来记录操作者双手来记录操作者双手来记录操作者双手(足足足足)的动作过程的动作过程的动作过程的动作过程,藉此记录来做进藉此记录来做进藉此记录来做进藉此记录来做进一步之分析及一步之分析及一步之分析及一步之分析及改善改善改善改善.应用范围应用范围应用范围应用范围1.1.适用于以人为主的工作适用于以人为主的工作适用于以人为主的工作适用于以人为主的工作,即研究对象为人体的双手或双足即研究对象为人体的双手或双足即研究对象为人体的双手或双足即研究对象为人体的双手或双足.2.2.专注于某一固定工作地点之研究专注于某一固定工作地点之研究专注于某一固定工作地点之研究专注于某一固定工作地点之研究,即该工作固定在此地点上实施即该工作固定在此地点上实施即该工作固定在此地点上实施即该工作固定在此地点上实施六六六六.双手法双手法双手法双手法(双手操作法双手操作法双手操作法双手操作法)应用范围应用范围应用范围应用范围 3.3.该项工作有高度重复性该项工作有高度重复性该项工作有高度重复性该项工作有高度重复性,即该件工作会再次大量生产即该件工作会再次大量生产即该件工作会再次大量生产即该件工作会再次大量生产.非重复之工非重复之工非重复之工非重复之工 作作作作,则因研究改善后再次应用于同一件工作内则因研究改善后再次应用于同一件工作内则因研究改善后再次应用于同一件工作内则因研究改善后再次应用于同一件工作内,而失去研究改善之目的而失去研究改善之目的而失去研究改善之目的而失去研究改善之目的.功用功用功用功用 1.1.用以主载现行操作者双手用以主载现行操作者双手用以主载现行操作者双手用以主载现行操作者双手(足足足足)的动作过程的动作过程的动作过程的动作过程.2.2.依依依依1.1.之记录之记录之记录之记录,加以质疑加以质疑加以质疑加以质疑.寻求改善之地方寻求改善之地方寻求改善之地方寻求改善之地方3.3.用以比较改善前及改善后之差异情形用以比较改善前及改善后之差异情形用以比较改善前及改善后之差异情形用以比较改善前及改善后之差异情形 双手法双手法双手法双手法七七七七.抽查法抽查法抽查法抽查法(工作抽查法工作抽查法工作抽查法工作抽查法)意义意义意义意义:在日常生活中在日常生活中在日常生活中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应用到这种观察少数的结果来推测群体我们常应用到这种观察少数的结果来推测群体我们常应用到这种观察少数的结果来推测群体我们常应用到这种观察少数的结果来推测群体的状况的状况的状况的状况,被观察的少数个体被观察的少数个体被观察的少数个体被观察的少数个体,我们称之为我们称之为我们称之为我们称之为“样本样本样本样本”,而被推测的整体结而被推测的整体结而被推测的整体结而被推测的整体结果之过程果之过程果之过程果之过程,我们称之为我们称之为我们称之为我们称之为“抽样抽样抽样抽样”.工作抽查就是以抽样的方式工作抽查就是以抽样的方式工作抽查就是以抽样的方式工作抽查就是以抽样的方式,来从事来从事来从事来从事调查推测群体的事实状况调查推测群体的事实状况调查推测群体的事实状况调查推测群体的事实状况.应用范围应用范围应用范围应用范围:可适用于工厂、办公室、商店、医院、银行以及政府行政机可适用于工厂、办公室、商店、医院、银行以及政府行政机可适用于工厂、办公室、商店、医院、银行以及政府行政机可适用于工厂、办公室、商店、医院、银行以及政府行政机构等等构等等构等等构等等,具体来说它可用于了解下列诸项事情具体来说它可用于了解下列诸项事情具体来说它可用于了解下列诸项事情具体来说它可用于了解下列诸项事情:1.办公室人员工作时间所占之百分率.2.机器设备之维修百分率或停机百分率.3.现场操作人员从事有生产性工作之百分率.4.决定标准工时之宽放时间之百分率.5.用以决定工作之标准工时.6.商店顾客类别或消费金额或光顾时刻次数等之分配比例之资料.7.其它可应用抽样调查以收集资料的场合等.七七七七.抽查法抽查法抽查法抽查法(工作抽查法工作抽查法工作抽查法工作抽查法)实施步骤:1.认识工作抽查的目的例如,要知道该部机器的开工率及闲置率以及造成闲置的基本原因何在以及分配情形如何.2.初期观察,收集有关资料例如,绘制机器设备之布置图,并且将机器予以编号、分类及统计不同机器之类别与数量,决定观测位置及观测路径.3.确定抽查的工作项目及明确定义项目应简单明确,且数目应合适,不宜太多,普通在15项左右为宜.4.抽查观测记录表格之设计个人抽查观察表时8910总计分15520482150有效生产工作准备工作收拾工作检验不在工作岗位上时间状态姓名:日期:年月日本表每人每日使用1张七七七七.抽查法抽查法抽查法抽查法(工作抽查法工作抽查法工作抽查法工作抽查法)七七七七.抽查法抽查法抽查法抽查法(工作抽查法工作抽查法工作抽查法工作抽查法)5.抽查之观测次数决定N:观测次数Z:一般所用之信赖度范围为95%,其Z值为1.96P:预估观测数据事项发生的百分率S:精确度之要求例如,精确度要求为5%时,则P值可能落在P(15%)Z2(1-P)S2PN=6.抽查行程之安排决定总观测次数后,再探讨要花多少天的时间才能全部观测完成.7.决定观测时间所观测的时间必须随机化,随机化的方式可采用“随机数表”,此表使用没有任何规则,端视使用者自行决定之.8.现场观测:分析人员仅以符号来记录观测时,瞬间所发生的现象之事实,而不记录时间.七七七七.抽查法抽查法抽查法抽查法(工作抽查法工作抽查法工作抽查法工作抽查法)七七七七.抽查法抽查法抽查法抽查法(工作抽查法工作抽查法工作抽查法工作抽查法)9.资料分析与整理:每一天在工作结束之后,观测人员应将其今日所发现的事实资料,作一总结,以便可以知道结果及工作进展之情形.此外,可依据每天的最新资料,而获得最新的“P”值,也可以计算出新的观测次数,做为整个工作抽查计划修正之依据.备注:本数据与图例参考许文治所著的“工作改善实务七手法教材”動作分析動作分析是對人的作業動作進行細微的分析,省去不合理的和浪費的動作,制定出輕松、安全、正確、高效率的動作序,形成最經濟的作業方法的一種分析技術。動作分析的特點工序分析是從大處著眼,用各種程序圖記錄生產作業過程,發現其中的不合理因素,從合理安排程序中去尋求提高工作效率的方法。作業分析是針對一個工作崗位或一個工作地所進行的分析,動作分析是在宏觀上合理的程序確定之後,針對人體動作的細微之處的浪費,尋求最經濟的解決辦法(省力、省時、安全的辦法)。它尤其適用於成百上千次重復的簡單動作循環中的點滴節約或減輕勞動強度其效益也是很可觀的。動作分析的目的和作用由於它能有效地剔除多餘和浪浪費性的動作,減少作業者的疲勞,從而為改進或設計一個既減少疲勞又安全可靠的、高效率的作業系統,提供可行的模式。為選擇、改進或設計人與機器相結合的工藝裝備提供可靠的資料。為制訂工作標準和標準時間提供基礎資料。動作分析是作業分析的延續和深化。在對工作地進行作業分析時,曾對作業方法(作業程序和操作方法)進行過分析,這裡所進行的動作分析實際上是針對操作方法、操作動作進一步地深入細微的分析,因此,也可看做是作業分析的延續。動作分析種類目視動作的分析:以“作業者程序圖”為工具,依據“動作經濟原則”所進行的分析。這種分析比較簡便靈活,即可繪出“作業者程序圖”做為分析時的參考,也可直接觀察作業者的操作動作,邊觀察邊與“動作經濟原則”相對照,發現不科學、不合理、不必要或浪費的、多餘的動,同時運用“5問、4技巧”加以分析和改進,這種方法是簡易診斷的一種手法。基本動作要素(動素)分析:將操作者的動作細分為“動作要素”,以各個“動素”為對象所進行的分析。影像分析:利用影像、攝影、錄像技術所進行的分析,一般精確度較高,成本也高。基本動作要素分析基本動作要素分析的基本思想是基爾勃里斯奠定的。他認為人所進行的作業是由某些基動作要素(簡稱動素)按不同方式、不同順序組合而成的。為了探求從事某項作業的最合理的動作系列,必須把整個作業過程中人的動作,按動作要素加以分解,然後對每一項動素進行分析研究,淘汰其中多餘的動作,改善那些不合理的動作。基本動作要素分析,就是用基本動作要素對作業進行劃分,細緻地觀察作業的構成,分析每一個動素的有用度,對作業者的重作系列進行評價並獲得設計最佳動作系列的資料一種分析技術。它以目視觀察記錄的方式,以動素為單位,將連續的動作詳細劃分成各個動素,記錄在動作分析圖上,做為分析的依據,然後運用“5問4技巧1表”及“動作經濟原則”進行分析和改善。基本動作要素及其符號表第一類基本動作要素及其符號表第一類動素名稱形象符號代號定義伸手RE接近或離開目的物的動作。抓G握取目的物的動作。移動TL保持目的物由某位置移至另一位置的動作。裝配A使兩個以上目的物相結合的動作。第一類動素說明伸手(RE):空手移動,也包括去取東西的動素(這個動素的起點是開始把手伸向目的物的瞬間,終點是手抵達目的物的瞬間接,有時稱做“空運”即空手移動。抓或握(G):用手指或手掌充份控制物體(包括抓、握、拿)的一瞬間。當物體已被充份控制後的連續(持續)握取則屬於“持住”,用器具抓或取物體時應視為“使用”而非“握取”,當用手以外身體其他部份(如足)控制物體時,也分析為“抓或握”。第一類動素說明移動或移物(TL):用手或身體的一部份改變對象物的位置(從有負荷的手開始移動到抵達目的地為止),移動通常在“握取”之後以及“放手”或“對準”之前發生。移動方式有空間移動、推動、拉動、滑動、旋轉、滾動等。移動過程中突然停止時,即分析為“持住”。裝配(A):將兩個物件裝到一起(從兩個物件開始接觸的瞬間到兩個物體會合的瞬間)的動素,簡單的“裝配”與“對準”幾乎難以區別,亦可分析為“對準”,裝配常在“移動”或“對准”之後發生,也可能與其他動素伴生。基本動作要素及其符號表第一類動素名稱形象符號代號定義使用U藉器具或設備改變目的物的動作。拆卸DA將一物分解為兩個以上目的物的動作。放開TL保持目的物由某位置移至另一位置的動作。檢查I將目的物與規定標準相比較的動作。第一類動素說明使用(U):藉器具或設備改變目的物的動素。它包括開始控制工具進行工的瞬間直到工具使用完畢的瞬間。當用手或手指代替工具使用時,應視為“使用”(如用手指沾漿糊涂於紙上)。“使用”可能與其他動素伴生。拆卸(DA):將一物分解為兩個以上目的物的動素。它包括從物體被控制(握取),處於可拆卸狀態的一瞬間到完全拆開的瞬間。拆卸常在“握取”之後以及“移動”或“放開”之前發生。第一類動素說明第一類動素說明放開(RL):放下目的物的動素。它包括從手指開始離開目的物的瞬間直至手指完全離開目的物的瞬間。“開放”是與“握取”“抓”“持住”等相反的動素,是所有動素中時間消耗最少的。當用身體某一部份對物體控制的狀態解除的一瞬間也視為“放開。檢查(I):將目的物與規定標準相比較的動素。它包括從眼睛開始尋找的一瞬間到目的物被發現的瞬間。基本動作要素及其符號表第二類基本動作要素及其符號表第二類動素名稱形象符號代號定義尋找SH為確定目的物的位置而進行的動作。選擇ST為選定目的物的動作。思考PN為考慮作業方法而延遲的動作。對准P為便於使用目的物而校正位置的動作。第二類動素說明第二類動素說明尋找(SH):為確定目的物的位置而發生的動素。它包括從眼睛開始尋找一瞬間到目的物被發現的瞬間。選擇(ST):從兩個以上相類似的目的物中選取其一。“選擇”常在“尋找”之後發生,但難以分辨。一般是“伸手”與“握取”之間發生,有時與“握取”同時發生。第二類動素說明思考(PN):對以後的行為進行考慮和決定。這是一種心理活動,外在的表現則是猶疑或時間延遲。它包從開始考慮的瞬間到做出決定的瞬間(這是很難觀測到的),思考常與其他動素伴生。對准(P):為便於使用目的物而調整其位置的動素。它包括從手開始操縱物至一定方位的瞬間到物體被安放在正確的方位的瞬間。基本動作要素及其符號表第二類基本動作要素及其符號表第二類動素名稱形象符號代號定義預置PP調整對象物使之與某一軸線或方向相適合。第二類動素說明預置(PP):調整對象物使之與某一軸線或方向相適合。它常常是在“對準”之前先將物體置於准備對準的位置,所以也稱為“預對”,“預置”動素很少單獨發生,常與“移動”伴生。基本動作要素及其符號表第三類基本動作要素及其符號表第三類動素名稱形象符號代號定義拿住H保持目的物的狀態。休息R不含有用動作而以休息為目的的動作。不可避免的延遲UD不含有用動作但作業者本身所不能控制可以避免的耽擱AD不含有用動作作業者本身可以控制的延遲第三類動素說明持住(H):保目的物的狀態(用手指或手掌或身體的某部位持續握取物體的狀態),它包括開始握住物體的一瞬間到開始下一個動素瞬間。休息(REST):為恢復疲勞而停止目的作業的活動。不可避免的遲延(UD):在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