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内压薄壁容器应力.pptx
1(2 2)有矩理论有矩理论。壳壁内存在除拉应力或压应力外,。壳壁内存在除拉应力或压应力外,还存在弯曲应力还存在弯曲应力。在工程实际中,理想的薄壁壳体是不存在的,因为即使壳壁很薄,在工程实际中,理想的薄壁壳体是不存在的,因为即使壳壁很薄,壳体中还会或多或少地存在一些弯曲应力,所以壳体中还会或多或少地存在一些弯曲应力,所以无矩理论有其近似性和局限无矩理论有其近似性和局限性性。由于弯曲应力一般很小,如略去不计,其误差仍在工程计算的允许范围。由于弯曲应力一般很小,如略去不计,其误差仍在工程计算的允许范围内,而计算方法大大简化,所以内,而计算方法大大简化,所以工程计算中常采用无矩理论工程计算中常采用无矩理论。第1页/共60页23.1.2 基本概念与基本假设1.基本概念回转壳体回转壳体由直线或平面曲线绕其同平面内的固定轴旋转3600而成的壳体。第2页/共60页3几个典型回转壳体几个典型回转壳体第3页/共60页4轴对称指壳体的几何形状、约束条件和所受外力都对称于回转轴。与壳体内外表面等距离的曲面 母线:第4页/共60页5 法线:经线:纬线(平形圆):第5页/共60页6第6页/共60页72.基本假设:(1)小位移假设。壳体受压变形,各点位移都小于壁厚。简化计算。(2)直法线假设。沿厚度各点法向位移均相同,即厚度不变。(3)不挤压假设。沿壁厚各层纤维互不挤压,即法向应力为零。第7页/共60页83.1.3 经向应力计算区域平衡方程第8页/共60页9经向应力计算公式:(MPa)式中sm-经向应力;p-介质内压,(MPa);R2-第二曲率半径,(mm);S-壳体壁厚,(mm)。第9页/共60页103.1.4 环向应力计算微体平衡方程第10页/共60页11环向应力计算公式 微体平衡方程式中 sm-经向应力(MPa);sq-环向应力(MPa);R1-第一曲率半径(mm);R2-第二曲率半径(mm);p-介质压力(MPa);S-壳体壁厚(mm)。第11页/共60页123.1.5薄膜理论的应用范围1.材料是均匀的,各向同性的。厚度无突变,材料物理性能相同;2.轴对称几何轴对称,材料轴对称,载荷轴对称,支撑轴对称;3.连续几何连续,载荷(支撑)分布连续,材料连续。4.壳体边界力在壳体曲面的切平面内。无横向剪力和弯距作用,自由支撑等;第12页/共60页13 典型壳体受气体内压时存在的应力:圆锥壳体圆柱壳体第13页/共60页143.2 薄膜理论的应用3.2.1.受气体内压的圆筒形壳体式中R2=D/2 则 2.环向应力:由式中 p,S 为已知,而R1=,带入上式,解得 !圆筒体上任一点处,1.经向应力:第14页/共60页圆柱壳壁内应力分布第15页/共60页动脑筋动脑筋?(A)(B)(C)第16页/共60页韧性破坏韧性破坏韧性破坏韧性破坏-照片照片照片照片第17页/共60页实例第18页/共60页圆柱壳应力分布结论圆柱壳应力分布结论1、=2 m 圆柱壳的纵向截面是薄弱截面。2、圆柱壳的承压能力取决于厚径比(S/D),并非厚度越大承压能力越好。第19页/共60页203.2.2.受气体内压的球形壳体用场:球形容器,半球形封头,无折边球形封头等。第20页/共60页21第21页/共60页第22页/共60页23条件相同时,球壳内应力与圆筒形壳条件相同时,球壳内应力与圆筒形壳体的经向应力相同,为圆筒壳内环向应体的经向应力相同,为圆筒壳内环向应力的一半。力的一半。球壳的 R1=R2 ,则 第23页/共60页球壳应力分布结论球壳应力分布结论1、球壳各点=m 说明球壳的薄膜应力分布十分均匀。2、在载荷和几何条件相同的情况下,球壳的最大应力只是圆柱壳的一半,故球壳的承压能力比圆柱壳好。第24页/共60页253.2.3 受气体内压的椭球壳用场:椭圆形封头。成型:1/4椭圆线绕同平面Y轴旋转而成。第25页/共60页(椭球壳)第26页/共60页27椭球壳的长半轴a 短半轴b椭球壳顶点坐标:(0,b)边缘坐标:(a,0)第27页/共60页28椭球壳应力计算公式:应力分布分析:x=0,即椭球壳的顶点处x=a a,即椭球壳的边缘处,sm m是常量,sq 是a/b的函数。即受椭球壳的结构影响。两向应力相等,均为拉应力。第28页/共60页29标准椭球壳的应力分布标准椭球壳指 a/b=21.椭球壳的椭球壳的几何是否连几何是否连续?续?2.环向应力环向应力在椭球壳与在椭球壳与圆筒壳连接圆筒壳连接点处有突变,点处有突变,为什麽?为什麽?第29页/共60页椭球壳应力分布几点结论椭球壳应力分布几点结论1、椭球壳上各点应力大小与点的坐标(x,y)有关2、椭球壳上各点应力大小及分布状况与a/b有关3、m恒为正,最大值在顶点,最小值在赤道。在顶点恒为正,在赤道有大于零、等于零、小于零三种情况。第30页/共60页313.2.4 受气体内压的锥形壳体.用场:容器的锥底封头,塔体之间的变径段,储槽顶盖等。第31页/共60页第32页/共60页33.应力计算锥壳上任一点A处的应力计算公式:R1=R2=r/cosa式中r-A点的平行圆半径;-半锥角,S-锥壳壁厚。由薄膜理论公式得 应力大小与 r 成正比,最大 r 为D/2,则最大应力为:第33页/共60页34.锥壳的应力分布1.圆筒壳与锥壳连圆筒壳与锥壳连接处应力突变,为接处应力突变,为什麽?从结构上如什麽?从结构上如何解决?何解决?2.半锥角越大,锥半锥角越大,锥壳上的最高应力如壳上的最高应力如何变化?何变化?3.在锥壳上那个位在锥壳上那个位置开孔,强度削弱置开孔,强度削弱最小?最小?第34页/共60页圆锥壳应力分布结论圆锥壳应力分布结论1、圆锥壳两向应力均与x成线性关系,离锥顶越远,应力越大。2、圆锥壳两向应力随的增大而增大,故锥壳的半顶角不宜过大。第35页/共60页36 3.2.5受气体内压的碟形壳.碟形壳的形成:母线abc=半径为R的圆弧ab +半径为r1的圆弧bc碟形壳的构成:半径为R的球壳+半径为r1的褶边第36页/共60页37第37页/共60页38.几何特征a.母线abc是不连续的,即R1不连续,在 b点发生突变:球壳部分R1=R;褶边部分R1=r1 。b.R2是连续的变量。球壳部分 R2=R;摺边部分第38页/共60页39 碟形壳的应力分布 1.b 1.b点和点和c c点的点的R R1,1,R R2 2如何变化?如何变化?2.2.碟形壳与圆筒壳连接点处应力状态如何?碟形壳与圆筒壳连接点处应力状态如何?第39页/共60页403.3 内压容器边缘应力简介3.3.1 边缘应力概念压力容器边缘指“不连续处不连续处”,主要是几何不连续及载荷(支撑)不连续处,以及温度不连续,材料不连续等处。例如:几何不连续处:第40页/共60页41温度不连续:材料不连续:在不连续点处,由于介质压力及温度作在不连续点处,由于介质压力及温度作用,除了产生薄膜应力外,还发生变形协调,用,除了产生薄膜应力外,还发生变形协调,导致了附加内力的产生。导致了附加内力的产生。第41页/共60页42边缘处产生附加内力:M0-附加弯矩;Q0-附加剪力。边缘应力的产生第42页/共60页43第43页/共60页44 3.3.2 边缘应力特点(1).局部性只产生在一局部区域内,边缘应力衰减很快。见如下测试结果:第44页/共60页二、电阻应变法测量应力的基本原理(一)电阻应变片 第45页/共60页(二)箔式应变片 第46页/共60页2、导线的连接与固定第47页/共60页第48页/共60页3、应变测量1234567图1-1 薄壁容器应力测试装置1排气阀;2压力表;3薄壁容器 4压力表;5试压泵;6进水阀;7放水阀第49页/共60页 测点选择和布片方案的确定 工作片、补偿片和预调平衡箱、电阻应变仪的连接。容器内气体的排除 预加载和卸载 预调平衡、应变测量。系统卸载,关闭电机和测量仪器。应变测量步骤第50页/共60页第51页/共60页第52页/共60页第53页/共60页第54页/共60页第55页/共60页第56页/共60页57(2).自限性 边缘应力是由于不连续点的两侧产生相互约束而出现的附加应力。当边缘处的附加应力达到材料屈服极限时,相互约束便缓解了,不会无限制地增大。第57页/共60页583.3.3 对边缘应力的处理1.利用局部性特点局部处理。如:改变边缘结构,边缘局部加强,筒体纵向焊缝错开焊接,焊缝与边缘离开,焊后热处理等。第58页/共60页592.利用自限性保证材料塑性可以使边缘应力不会过大,避免产生裂纹。尤其对低温容器,以及承受疲劳载荷的压力容器,更要注意边缘的处理。对大多数塑性较好的材料,如低碳钢、奥氏体不锈钢、铜、铝等制作的压力容器,一般不对边缘作特殊考虑。一般不对边缘作特殊考虑。3.边缘应力的危害性 边缘应力的危害性低于薄膜应力。1)薄膜应力无自限性,正比于介质压力。属于一次应力。2)边缘应力具有局部性和自限性,属于二次应力。第59页/共60页60感谢您的观看!第60页/共6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