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史地三近代中国对民主的理论探索.pptx
中国近代对民主的理论探索中国近代对民主的理论探索背景:背景:对君主专制的反思对君主专制的反思 (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想家)(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想家)(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想家)(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想家)表现表现萌芽:萌芽:民权思想的启蒙民权思想的启蒙 (资产阶级维新派)(资产阶级维新派)(资产阶级维新派)(资产阶级维新派)成熟:成熟:孙中山的民权思想孙中山的民权思想 (资产阶级革命派(资产阶级革命派(资产阶级革命派(资产阶级革命派 )第1页/共41页一、对君主专制的批判一、对君主专制的批判 对民主朦胧的渴望对民主朦胧的渴望思考思考:2:2位思想家共同的生活时代?位思想家共同的生活时代?黄宗羲梨洲先生顾炎武亭林先生明末清初社会急剧变动时期。明末清初社会急剧变动时期。第2页/共41页读读P12P12资料:资料:“其(君主)既得之(天下)其(君主)既得之(天下)也,敲剥天下之骨髓,离散天也,敲剥天下之骨髓,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奉我一人之淫乐,下之子女,以奉我一人之淫乐,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矣。”一、对君主专制的反思请概括黄宗羲的观点?黄宗羲第3页/共41页1 1、黄宗羲的主要思想:、黄宗羲的主要思想:(1 1)尖锐批判)尖锐批判君主专制君主专制;(2 2)提出)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天下为主,君为客”(民本);(民本);(3 3)为了)为了限制君主的权力,国家应重限制君主的权力,国家应重“法法治治”;(4 4)呼吁)呼吁废除君主专制下的废除君主专制下的“一家之法一家之法”,建立,建立“天下之法天下之法”。第4页/共41页谈谈你对这段话的看法?读读P13材料:材料:有亡国,有亡天下。亡国与有亡国,有亡天下。亡国与亡天下奚辨?曰:易姓改号,亡天下奚辨?曰:易姓改号,谓之亡国。仁义充塞而至于率谓之亡国。仁义充塞而至于率兽食人,人将相食,谓之亡天兽食人,人将相食,谓之亡天下。下。是故知保天下,然后是故知保天下,然后知保其国。保国者,其君其臣知保其国。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之贱,与有责焉耳矣。谈谈你对这段话的看法?顾炎武第5页/共41页(1 1)大力抨击)大力抨击君主专制君主专制,批判,批判“家天家天下下”的天下观;的天下观;(2 2)提出)提出“亡国亡国”与与“亡天下亡天下”的区的区别;别;(3 3)“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天下兴亡,匹夫有责”。2 2、顾炎武的思想主张、顾炎武的思想主张黄、顾二者的思想有哪些影响?黄、顾二者的思想有哪些影响?(1 1)都具有民主思想,对中国两)都具有民主思想,对中国两)都具有民主思想,对中国两)都具有民主思想,对中国两千年来的君主专制制度进行了深刻千年来的君主专制制度进行了深刻千年来的君主专制制度进行了深刻千年来的君主专制制度进行了深刻反思,对近代民主思想的产生奠定反思,对近代民主思想的产生奠定反思,对近代民主思想的产生奠定反思,对近代民主思想的产生奠定了基础。(了基础。(了基础。(了基础。(2 2)促进了政治思想从)促进了政治思想从)促进了政治思想从)促进了政治思想从传统向近代转换。传统向近代转换。传统向近代转换。传统向近代转换。第6页/共41页 根据上述材料分析明清之际引起一些仁人志士对根据上述材料分析明清之际引起一些仁人志士对君主专制进行深刻反思的原因君主专制进行深刻反思的原因?【深化深化 探究探究】材料材料1 1:自秦朝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以来,经过历朝的完善、:自秦朝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以来,经过历朝的完善、加强,明清时期极大强化了中央集权的封建君主专制。大大阻碍了加强,明清时期极大强化了中央集权的封建君主专制。大大阻碍了生产力和经济的发展,束缚了思想文化的发展,阻碍了社会进步,生产力和经济的发展,束缚了思想文化的发展,阻碍了社会进步,是中国封建社会由盛转衰的表现和原因之一。是中国封建社会由盛转衰的表现和原因之一。材料材料2 2:明朝中后期,伴随着耶稣会士来华,西方进步的科技知识:明朝中后期,伴随着耶稣会士来华,西方进步的科技知识开始传入我国,一批先进的知识分子开始把目光从经学转向科学,开始传入我国,一批先进的知识分子开始把目光从经学转向科学,高举起高举起“求实求实”、“明理明理”的旗帜,掀起了振兴科学的启蒙运动。的旗帜,掀起了振兴科学的启蒙运动。材料材料3 3:明清两朝,旧制度的衰落和新的社会因素的产生。中国封明清两朝,旧制度的衰落和新的社会因素的产生。中国封建社会进入后期,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萌芽已经产生并建社会进入后期,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萌芽已经产生并且不断缓慢发展。这些变化首先反映在了思想界里。于是,明清时且不断缓慢发展。这些变化首先反映在了思想界里。于是,明清时期思想界里一批反对传统儒家思想,反对封建专制主义腐朽统治的期思想界里一批反对传统儒家思想,反对封建专制主义腐朽统治的思想家,批判继承了传统的儒学体系,形成了思想活跃的局面。思想家,批判继承了传统的儒学体系,形成了思想活跃的局面。政治:专制统治的强化 阶级矛盾、民族矛盾尖锐经济: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发展思想:“西学东渐”程朱理学、八股取士,限制了思想的自由第7页/共41页明清之际,黄宗羲、顾炎武等对君主专制的反思出现的背景?提示:提示:经济上经济上经济上经济上工商业的发展,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和工商业的发展,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和工商业的发展,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和工商业的发展,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和政治上政治上政治上政治上封建制度日趋衰落,但君主专制日趋强化封建制度日趋衰落,但君主专制日趋强化封建制度日趋衰落,但君主专制日趋强化封建制度日趋衰落,但君主专制日趋强化思想上思想上思想上思想上封建统治者实行专制和高压政策,理学日益僵化封建统治者实行专制和高压政策,理学日益僵化封建统治者实行专制和高压政策,理学日益僵化封建统治者实行专制和高压政策,理学日益僵化外交上外交上外交上外交上统治者实行闭关锁国政策,统治者实行闭关锁国政策,统治者实行闭关锁国政策,统治者实行闭关锁国政策,“西学东渐西学东渐西学东渐西学东渐”现象出现现象出现现象出现现象出现第8页/共41页经济基础:阶级基础:时代特征:思想条件: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产生发展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产生发展民族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民族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民族危机日益严重,民族危机日益严重,洋务运动洋务运动“中中体西用体西用”的主张破产的主张破产。激起新的民激起新的民族觉醒和救亡图存的新要求族觉醒和救亡图存的新要求早期维新思想的启蒙作用早期维新思想的启蒙作用1.1.民权思想启蒙的背景民权思想启蒙的背景 二、二、民权思想的启蒙民权思想的启蒙四万万人齐下泪四万万人齐下泪 天涯何处是神州天涯何处是神州第9页/共41页康有为康有为梁启超梁启超谭嗣同谭嗣同严复严复.代表人物代表人物 近代民主思想的演进近代民主思想的演进,既不是一江长流既不是一江长流,也不止一个洪峰也不止一个洪峰,而是以一个接一个思潮的涨落相继出现的而是以一个接一个思潮的涨落相继出现的。陈旭麓陈旭麓第10页/共41页“变者天道也,变者天道也,传曰:传曰:逝者如斯逝者如斯,故孔,故孔子系易,以变易为义。子系易,以变易为义。”“法者,天下之公器;变者,天下之公理。法者,天下之公器;变者,天下之公理。”“天天”是虚构的,是虚构的,“天子挟天以压天下天子挟天以压天下”,是毫无,是毫无道理的。道理的。“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认为人人认为人人“有自主之权有自主之权”,人人,人人“有自立之权有自立之权”,还认为,还认为“人人平等人人平等”。认为专制君主是认为专制君主是“收人人自主之权,而归诸一人,收人人自主之权,而归诸一人,以一人而夺众人之权。以一人而夺众人之权。”“废君权,倡民权,变不平等为平等废君权,倡民权,变不平等为平等”。君民关系实际上是一种社会契约关系。君民关系实际上是一种社会契约关系。阅读以下材料,请回答:这些话分别是谁的主张?康有为康有为梁启超梁启超谭嗣同谭嗣同严复严复第11页/共41页资资资资产产产产阶阶阶阶级级级级维维维维新新新新派派派派代代代代 表表表表主主主主 张张张张评价评价评价评价谭嗣同谭嗣同谭嗣同谭嗣同严复严复严复严复认为人人认为人人“有自主之权有自主之权”,人人人人“有自立之权有自立之权”,还主张还主张“人人人人平等平等”。(1)民权政治的主要特点()民权政治的主要特点(P13.14)(2)自主之权与专制君主集权对立;)自主之权与专制君主集权对立;(3)中国再不开放民权就要亡国灭种。)中国再不开放民权就要亡国灭种。(1 1)认为君主专制制度是万恶之源;)认为君主专制制度是万恶之源;(2 2)提出废君权,倡民权,变不平)提出废君权,倡民权,变不平等为平等。等为平等。(1 1)吸收卢梭的社会契约论和人民)吸收卢梭的社会契约论和人民主权论的思想,传播资产阶级的天赋主权论的思想,传播资产阶级的天赋人权论;(人权论;(2 2)君臣关系实际上是一)君臣关系实际上是一种契约关系。种契约关系。维新派主要代表人物主张维新派主要代表人物主张(1)局限性:)局限性:只是表达了资只是表达了资产阶级对平等、产阶级对平等、自由和民主的自由和民主的向往,但没有向往,但没有多少可行性,多少可行性,社会影响较为社会影响较为有限。有限。(2)积极影响:)积极影响:民权思想的启蒙民权思想的启蒙民权思想的启蒙民权思想的启蒙是后来资产阶级是后来资产阶级是后来资产阶级是后来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的民主革命思想的民主革命思想的民主革命思想的先声。先声。先声。先声。梁启超梁启超梁启超梁启超康有为康有为康有为康有为第12页/共41页材料:比较康有为和梁启超思想的异同同:都否定君主专制制度,都主张君主立宪制;异:康有为借用孔子来证明自己变法的合理性;而梁启超则显得更加激进,把张扬民权和批判封建专制结合起来,揭露君权神授的荒谬性。第13页/共41页1 1、背景:、背景:三、孙中山的民权思想三、孙中山的民权思想(1)民族危机的加深;)民族危机的加深;(2)由戊戌变法的失败)由戊戌变法的失败认识到清政府的腐败。认识到清政府的腐败。(3)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壮大展,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壮大(4)资产阶级革命思想的资产阶级革命思想的传播。传播。第14页/共41页四万万人齐下泪四万万人齐下泪 天涯何处是神州天涯何处是神州第15页/共41页2、三民主义三民主义 民族主义民族主义(民族革命)(民族革命)(民族革命)(民族革命)民权主义民权主义(主要内容)(主要内容)(政治革命)(政治革命)(政治革命)(政治革命)民生主义民生主义(社会革命)(社会革命)(社会革命)(社会革命)创立民国创立民国推翻封建帝制,推翻封建帝制,推翻封建帝制,推翻封建帝制,建立资产阶级共建立资产阶级共建立资产阶级共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和国和国和国内容内容内容内容核心核心核心核心前提前提前提前提补充和补充和补充和补充和发展发展发展发展孙中山的民权思想孙中山的民权思想第16页/共41页五权分立原则(基本内容)行政权、立法权、司法权、考试权、监察权 对西方民主政治加以改造借鉴对西方民主政治加以改造借鉴孙中山的民主思想的发展孙中山的民主思想的发展:新三民主义新三民主义3 3、孙中山民权思想的特点:思想更民主,手段更革命;结合中国国情,改进西方政治不足,思想有创新。孙中山的民权思想孙中山的民权思想第17页/共41页 康、梁、孙观点的异同康、梁、孙观点的异同 同:同:代表资产阶级的利益,主张在中国实行西方的先进政治制度,建立资本主义统治方代表资产阶级的利益,主张在中国实行西方的先进政治制度,建立资本主义统治方式。式。异:异:康有为将西方资产阶级的政治学说同传统儒学思想相结合,主张渐进改革;康有为将西方资产阶级的政治学说同传统儒学思想相结合,主张渐进改革;梁启超认为立宪制是最好的政体,主张先制定宪法和培养新民再实行立宪;梁启超认为立宪制是最好的政体,主张先制定宪法和培养新民再实行立宪;孙中山主张革命,建立民主共和国,实行五权分立。孙中山主张革命,建立民主共和国,实行五权分立。【深化深化 探究探究】(重点知识)(重点知识)第18页/共41页小结:知识框架小结:知识框架第19页/共41页(2011皖南八校联考)康有为曾上书光绪帝:“臣读各国史,至法国革命之际,君民争祸之剧,未尝不掩卷而流涕也。流血遍国中,巴黎百日而伏尸百二十九万,变革三次,君主再复,而绵祸八十年。”这说明康有为对革命的态度是()A赞成革命,为革命流血是值得的B赞成革命,法国的革命道路是正确的C反对革命,革命会造成悲惨的后果D反对革命,革命不利于实行民主共和第20页/共41页解析:从题干材料可以看出,康有为掩卷流涕是因为革命造成的流血牺牲,再加上他的核心思想是主张实行君主立宪、改良,所以他反对革命。答案:C第21页/共41页1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是以其(君主)未得之(天下)也,荼毒天下之肝脑,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博我一人之产业,曾不惨然,曰我固为子孙创业也。其既得之也,敲剥天下之骨髓,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奉我一人之淫乐,视为当然,曰此我产业之花息也。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黄宗羲明夷待访录原君第22页/共41页材料二古者以天下为主,君为客,凡君之所毕世而经营者,为天下也;今也以君为主,天下为客,凡天下之无地而得安宁者,为君也。黄宗羲明夷待访录原君材料三或曰:臣不与子并称呼?曰:非也。父子一气,子分父之身而为身。故孝子虽异身,而能日近其气,久之无不通矣;不孝之子分身而后,日远日疏,久之而气不相似。君臣之名,从天下而有之者也。吾无天下之责,则吾在君为路人。出而仕于君也,不以天下为事,则君之仆妾也;以天下为事,则君之师友也。夫然,谓之臣,其名累变。夫父子,固不可变者也。黄宗羲明夷待访录原臣第23页/共41页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指出君主和天下百姓实际上是一种什么关系?作者的主张具有一种什么政治倾向?(2)材料二反映的核心思想是什么?其思想的局限性又是什么?(3)根据材料三指出君臣与父子关系有何不同?(4)综合上述材料说明黄宗羲的思想与传统的“民本”思想有何不同。第24页/共41页解析:本题通过黄宗羲关于君主与臣民关系的三则材料。考查学生分析、比较、概括等能力,材料为文言文,阅读、理解难度较大,要认真阅读,根据题目要求,提炼有效信息,对黄宗羲的观点进行辩证的分析。答案:(1)君主是天下百姓的残暴的统治者和剥削者。反对腐朽的封建专制主义制度。(2)通过古今对比,将对今世社会的批判和对未来社会的期望寄托于对远古时代理想化追求之中。在思想上还保留着传统的印迹。第25页/共41页(3)父子血缘关系不能更改,而君臣关系则是可以“累变”的。(4)传统的民本思想是在不危害专制君主的绝对统治的前提下,提出爱民、惜民的,而黄宗羲的民主思想则不然,其基本理论前提是“天下(人民)为主,君为客”。这就把传统的君民关系颠倒了过来。第26页/共41页2近代中国资产阶级民主思想有哪些异同?提示:(1)相同点从来源上看,都来源于西方,是向西方学习的结果。从目的上看,都为挽救民族危亡,发展资本主义。从影响上看,都推动了中国社会的近代化,都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从根源上看,都是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在思想文化领域的反映。第27页/共41页(2)不同点维新派主张维新变法,通过改良,实行君主立宪政体,发展资本主义,其思想代表不了资产阶级上层的利益。革命派主张通过资产阶级革命,推翻清政府,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第28页/共41页1.康有为康有为“托古改制托古改制”的理论依据是的理论依据是 新学伪经考新学伪经考日本变政考日本变政考俄彼得变政记俄彼得变政记孔子改制考孔子改制考 A B C D2同盟会的纲领中属于同盟会的纲领中属于“政治革命政治革命”的是的是 A驱除鞑虏驱除鞑虏 B恢复中华恢复中华 C创立民国创立民国 D平均地权平均地权3.19世纪世纪90年代,康有为维新思想的基本特点是年代,康有为维新思想的基本特点是 A提倡提倡“师夷长技以制夷师夷长技以制夷”B猛烈抨击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传统道德猛烈抨击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传统道德 C从学习西方科技转向民主共和从学习西方科技转向民主共和 D把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学说同传统的儒家思想相结合把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学说同传统的儒家思想相结合第29页/共41页4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创立中华民国,在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创立中华民国,在政治体制方面效仿政治体制方面效仿 A美国美国 B英国英国 C俄国俄国 D德国德国5.康有为、梁启超等人呼吁中国要学习西方民主制度,实康有为、梁启超等人呼吁中国要学习西方民主制度,实行行“变政变政”,其目标是,其目标是 A.建立民主共和制度建立民主共和制度 B.实行君主立宪实行君主立宪 C.建立皇族内阁建立皇族内阁 D.推翻皇帝统治推翻皇帝统治6.康有为、梁启超的民主思想主要包括康有为、梁启超的民主思想主要包括“中体西用中体西用”依靠清王朝进行改革依靠清王朝进行改革 建立君主立宪建立君主立宪 实现民权实现民权 实实行共和制行共和制 A.B.C.D.第30页/共41页7 7、对康有为“托古改制”理论的表述中,错误的是 A.A.借用传统儒学,宣传维新变法思想 B.B.借用孔子权威,为维新改制创造根据 C.C.将儒学思想与西方民主思想结合 D.D.新学伪经考是高水平的学术著作8、之所以说三民主义是一个完整的思想体系,是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主要是因为其 A.表达了资产阶级在政治上和经济上的要求 B:提出了推翻清政府的民族革命要求 C.表达了建立共和国的愿望 D.提出了解决农民土地问题的正确途径第31页/共41页9 9、孙中山三民主义思想中最能体现其民主思想的是 A.A.驱除鞋虏 B.B.恢复中华 C.C.创立民国 D.D.平均地权第32页/共41页1向西方学习受到哪些阻力?提示:(1)中国深受长期形成的盲目自大思想观念的影响,对西方文明自然排斥。(2)中国占主导地位的是封建自然经济。西方近代事物只在少数通商口岸出现,新思想缺乏社会基础。第33页/共41页(3)封建统治阶级长期奉行闭关自守政策和文化专制政策,在愚民政策下,广大人民群众愚昧无知、思想保守。(4)封建顽固势力强大,整个统治阶级昏聩愚昧,缺乏对西方列强的认识和了解,并且千方百计地阻断中国与世界的联系。第34页/共41页2康有为和梁启超民主思想产生的历史条件有哪些?提示:(1)物质条件和阶级基础:甲午战争后,国内出现兴办资本主义企业的浪潮,资本主义有了初步发展,资产阶级力量有所增强。(2)形势和时代发展的需要:甲午战争后,民族危机日益加深,激发起了新的民族觉醒,救亡图存成为时代的要求。(3)思想基础:洋务运动中形成的早期维新思想主张抵御外国侵略,发展民族工商业和变革政治制度。(4)康有为、梁启超等人的积极推动:他们较早认识到西方资本主义制度的优越性,逐渐形成了变革现状的思想,并进行了积极的宣传和鼓动。第35页/共41页近近现现代代中中国国的的先先进进思思想想师夷长技以制夷师夷长技以制夷开眼看世界开眼看世界 (19世纪世纪40、50年代)年代)中体西用中体西用洋务运动洋务运动 (19世纪世纪6090年代)年代)维新变法维新变法戊戌变法戊戌变法 (19世纪世纪90年代年代19世纪末)世纪末)民主共和民主共和辛亥革命辛亥革命 (19世纪世纪90年代年代20世纪初)世纪初)民主科学民主科学新文化运动新文化运动 (20世纪初世纪初1915年)年)第36页/共41页(1)内容内容:考证古文经是伪造的,否定了考证古文经是伪造的,否定了古文经的权威性古文经的权威性。(2)目的目的:动摇了封建统治的思想基础动摇了封建统治的思想基础“恪守祖训恪守祖训”的传统。的传统。(1)内容内容:孔子是孔子是托古改制托古改制,主张变革的先师。主张变革的先师。以资产阶级的民权思想来猛烈抨击了封建专制主以资产阶级的民权思想来猛烈抨击了封建专制主义,表现了民主自立的思想义,表现了民主自立的思想(2)目的:目的:论述维新变法的合理性。论述维新变法的合理性。“托古改制托古改制”理论理论1.著作一:著作一:新学伪经考新学伪经考2.著作二:著作二:孔子改制考孔子改制考 康有为思想的特点:康有为思想的特点:把西方政治制度与中国传把西方政治制度与中国传 统儒家思想相结合。有力地冲统儒家思想相结合。有力地冲击了顽固守旧势力;动摇了封建击了顽固守旧势力;动摇了封建统治思想。统治思想。第37页/共41页自主之权、自立之权、人人平等自主之权、自立之权、人人平等康有为的民主思想:康有为的民主思想:A、批判封建的君主专制:理论基础:-“托古改制”B、民权思想:第38页/共41页梁启超的民主思想:兴民权,君主立宪思想;教育改革。提出 ,一度倾向革命。民权思想:P13-14P13-14梁启超思想的特点:阐述思想更激进,把张扬民权和批判封建专制结合起来,民权思想更突出,维新运动后其思想更进步。梁启超的民主思想“新民”思想 有爱国思想、尚武精神、社会公德、独立人格的新国民,而不是中国传统时代的“臣民”或“良民”。第39页/共41页孙中山的民权思想孙中山的民主思想的发展:新三民主义旧三民主义旧三民主义新三民主义新三民主义民族民族主义主义反对民族压迫,反对反对民族压迫,反对反对民族压迫,反对反对民族压迫,反对满洲贵族的统治,恢满洲贵族的统治,恢满洲贵族的统治,恢满洲贵族的统治,恢复汉族的正统地位。复汉族的正统地位。复汉族的正统地位。复汉族的正统地位。中国民族自求解放,反对中国民族自求解放,反对中国民族自求解放,反对中国民族自求解放,反对帝国主义侵略,中国境内帝国主义侵略,中国境内帝国主义侵略,中国境内帝国主义侵略,中国境内各民族一律平等各民族一律平等各民族一律平等各民族一律平等。民权民权主义主义推翻君主专制政体,推翻君主专制政体,推翻君主专制政体,推翻君主专制政体,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和国和国和国中华民国,国中华民国,国中华民国,国中华民国,国民一律平等。民一律平等。民一律平等。民一律平等。民权为一般平民所共有,民权为一般平民所共有,民权为一般平民所共有,民权为一般平民所共有,凡真正反对帝国主义之个凡真正反对帝国主义之个凡真正反对帝国主义之个凡真正反对帝国主义之个人及团体,均得享有一切人及团体,均得享有一切人及团体,均得享有一切人及团体,均得享有一切自由及权利。自由及权利。自由及权利。自由及权利。民生民生主义主义解决以土地为中心的解决以土地为中心的解决以土地为中心的解决以土地为中心的财富重新分配问题,财富重新分配问题,财富重新分配问题,财富重新分配问题,平均地权。平均地权。平均地权。平均地权。平均地权,节制资本,实平均地权,节制资本,实平均地权,节制资本,实平均地权,节制资本,实行行行行“耕者有其田耕者有其田耕者有其田耕者有其田”的政策。的政策。的政策。的政策。“新”在反帝“新新”在强调在强调民权民权普遍性普遍性;“新新”在在更更关注农民和工人关注农民和工人影响:在新三民主义的指导下,国共影响:在新三民主义的指导下,国共进行了第一次国共合作,推动了以北进行了第一次国共合作,推动了以北伐战争为主要标志的第一次大革命高伐战争为主要标志的第一次大革命高潮的到来。潮的到来。局限:新三民主义在理论上、纲领上局限:新三民主义在理论上、纲领上仍未超出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范畴。仍未超出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范畴。第40页/共41页感谢您的观看!第41页/共4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