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八年级下诗词曲五首页.pptx
人教八年级下诗词曲五首页人教八年级下诗词曲五首页学习目标1 1、学习并了解诗歌的意境。、学习并了解诗歌的意境。2 2、学习并了解诗、词、曲、学习并了解诗、词、曲等诗歌的体裁特点。等诗歌的体裁特点。3 3、熟读并背诵课文。、熟读并背诵课文。第1页/共84页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赤壁赤壁赤壁赤壁唐唐唐唐诗诗诗诗过零丁洋过零丁洋过零丁洋过零丁洋宋宋宋宋诗诗诗诗水调歌头水调歌头水调歌头水调歌头宋词宋词宋词宋词山坡羊山坡羊山坡羊山坡羊 潼关怀古潼关怀古潼关怀古潼关怀古元曲元曲元曲元曲唐诗、宋词、元曲是中国文学史上三座唐诗、宋词、元曲是中国文学史上三座唐诗、宋词、元曲是中国文学史上三座唐诗、宋词、元曲是中国文学史上三座绮丽的高峰,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绮丽的高峰,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绮丽的高峰,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绮丽的高峰,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律诗律诗绝句绝句律诗律诗第2页/共84页 唐诗唐诗是中国古典文学的瑰宝,其体裁是中国古典文学的瑰宝,其体裁之完整,技巧之纯熟,风格之遒劲,境界之完整,技巧之纯熟,风格之遒劲,境界之高远,都达到了完美与辉煌,堪称中国之高远,都达到了完美与辉煌,堪称中国传统诗歌之集大成者。传统诗歌之集大成者。宋词宋词在中国文学史上是一种独立的重在中国文学史上是一种独立的重要的文学形式。它原是配合隋唐要的文学形式。它原是配合隋唐“新声新声”(燕乐)而创作的歌词,直到晚唐五代(燕乐)而创作的歌词,直到晚唐五代才逐渐脱离按曲拍谦词的束缚,成为一种才逐渐脱离按曲拍谦词的束缚,成为一种长短句的诗体,以格律诗的形式流传至今。长短句的诗体,以格律诗的形式流传至今。元曲元曲起源于金、元之际民间流行的起源于金、元之际民间流行的“俗谣俚曲俗谣俚曲”,因而带有浓郁的地方色彩和,因而带有浓郁的地方色彩和乡土风味。乡土风味。第3页/共84页第4页/共84页第5页/共84页第6页/共84页第7页/共84页第8页/共84页刘刘 禹禹 锡锡 第9页/共84页刘禹锡刘禹锡 (772842772842)字)字梦得梦得 ,彭城,彭城(今江苏徐州)人,(今江苏徐州)人,唐唐代中期诗人、代中期诗人、哲学家。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哲学家。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后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后被贬为郎州司马、连州刺史,晚年任被贬为郎州司马、连州刺史,晚年任太子宾客。其代表作有太子宾客。其代表作有乌衣巷乌衣巷、秋词秋词、竹枝竹枝(六六)、浪淘沙浪淘沙(一)、(一)、浪淘沙浪淘沙(八)、(八)、杨杨柳枝柳枝(一)、(一)、西塞山怀古西塞山怀古、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等。其等。其诗结有诗结有刘宾客集刘宾客集。第10页/共84页 这是一首这是一首这是一首这是一首赠答诗赠答诗。唐敬宗宝历二。唐敬宗宝历二。唐敬宗宝历二。唐敬宗宝历二年(年(年(年(826826826826),诗人罢和州刺史,回归洛),诗人罢和州刺史,回归洛),诗人罢和州刺史,回归洛),诗人罢和州刺史,回归洛阳,途经扬州,与罢苏州刺史的白居易阳,途经扬州,与罢苏州刺史的白居易阳,途经扬州,与罢苏州刺史的白居易阳,途经扬州,与罢苏州刺史的白居易相会。在酒席上,相会。在酒席上,相会。在酒席上,相会。在酒席上,白居易吟诗白居易吟诗白居易吟诗白居易吟诗醉赠刘醉赠刘醉赠刘醉赠刘二十八使君二十八使君二十八使君二十八使君相赠相赠相赠相赠。在诗中,白居易对。在诗中,白居易对。在诗中,白居易对。在诗中,白居易对刘禹锡被贬谪的遭遇,表示了同情和不刘禹锡被贬谪的遭遇,表示了同情和不刘禹锡被贬谪的遭遇,表示了同情和不刘禹锡被贬谪的遭遇,表示了同情和不平。平。平。平。于是刘禹锡写了此诗回赠白居易于是刘禹锡写了此诗回赠白居易于是刘禹锡写了此诗回赠白居易于是刘禹锡写了此诗回赠白居易。酬,答诗酬,答诗酬,答诗酬,答诗,以诗相答的意思。以诗相答的意思。以诗相答的意思。以诗相答的意思。第11页/共84页刘禹锡刘禹锡巴山巴山楚水楚水凄凉地,凄凉地,二十三年二十三年弃置弃置身。身。怀旧怀旧空吟空吟闻笛赋闻笛赋,到乡,到乡翻似翻似烂柯人烂柯人。沉舟沉舟侧畔侧畔千帆过,病树千帆过,病树前头前头万木春万木春。今日今日听君听君歌一曲,暂凭歌一曲,暂凭杯酒杯酒长精神。长精神。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醉赠刘二十八使君醉赠刘二十八使君 白居易白居易 为我引杯添酒饮,与君把箸击盘歌。为我引杯添酒饮,与君把箸击盘歌。诗称国手徒为尔,命压人头不奈何。诗称国手徒为尔,命压人头不奈何。举眼风光长寂寞,满朝官职独蹉跎。举眼风光长寂寞,满朝官职独蹉跎。亦知合被才名折,二十三年折太多。亦知合被才名折,二十三年折太多。第12页/共84页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刘禹锡刘禹锡刘禹锡巴山楚水凄凉地,巴山楚水凄凉地,巴山楚水凄凉地,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二十三年二十三年二十三年弃置身弃置身弃置身弃置身。怀旧怀旧怀旧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空吟闻笛赋,到乡空吟闻笛赋,到乡空吟闻笛赋,到乡翻翻翻翻似烂柯人。似烂柯人。似烂柯人。似烂柯人。沉舟侧畔千帆过,沉舟侧畔千帆过,沉舟侧畔千帆过,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病树病树病树前头万木春。前头万木春。前头万木春。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今日听君歌一曲,今日听君歌一曲,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暂凭杯酒暂凭杯酒暂凭杯酒长长长长精神。精神。精神。精神。反而反而增长、振增长、振作作枯朽的树枯朽的树被抛弃的被抛弃的人人怀念老朋怀念老朋友友答谢答谢第13页/共84页诗诗歌歌赏赏析析巴山楚水凄凉地,巴山楚水凄凉地,巴山楚水凄凉地,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二十三年弃置身。二十三年弃置身。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到乡翻似烂柯人。我在巴山楚水这凄凉的地方,我在巴山楚水这凄凉的地方,度过了二十三年沦落的时光。度过了二十三年沦落的时光。怀念旧友我徒然吟诵起闻笛小曲,怀念旧友我徒然吟诵起闻笛小曲,久谪回归才感到人事皆非。久谪回归才感到人事皆非。第14页/共84页诗诗歌歌赏赏析析沉舟侧畔千帆过,沉舟侧畔千帆过,沉舟侧畔千帆过,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病树前头万木春。病树前头万木春。病树前头万木春。沉船的旁边正有千万艘帆船沉船的旁边正有千万艘帆船沉船的旁边正有千万艘帆船沉船的旁边正有千万艘帆船驶过,病树的前头已是万木驶过,病树的前头已是万木驶过,病树的前头已是万木驶过,病树的前头已是万木争春。争春。争春。争春。今日听君歌一曲,今日听君歌一曲,今日听君歌一曲,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暂凭杯酒长精神。暂凭杯酒长精神。暂凭杯酒长精神。今天听了你为我吟诵的诗章,今天听了你为我吟诵的诗章,今天听了你为我吟诵的诗章,今天听了你为我吟诵的诗章,我暂且借这一怀美酒振奋精神。我暂且借这一怀美酒振奋精神。我暂且借这一怀美酒振奋精神。我暂且借这一怀美酒振奋精神。第15页/共84页酬酬酬酬乐乐乐乐天天天天扬扬扬扬州州州州初初初初逢逢逢逢席席席席上上上上见见见见赠赠赠赠交代:贬地之荒僻,贬时之漫长。交代:贬地之荒僻,贬时之漫长。心情:痛苦、孤寂。心情:痛苦、孤寂。1.首联交代了什么?首联交代了什么?“凄凉地凄凉地”和和“弃置身弃置身”表露出诗人怎样的心情?表露出诗人怎样的心情?2.颔联在表现手法上有什么特点?描写了怎颔联在表现手法上有什么特点?描写了怎样的现状?体会作者此时此刻的心情。样的现状?体会作者此时此刻的心情。特点:用典。特点:用典。现状:写回乡所见,人事俱非,今昔对比,现状:写回乡所见,人事俱非,今昔对比,恍如隔世。恍如隔世。心情:百感交集,感慨万分。心情:百感交集,感慨万分。第16页/共84页3.3.颈联写的是什么的意思?表现了诗人颈联写的是什么的意思?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境界?怎样的境界?原原意意是是表表达达对对现现实实的的愤愤懑懑:“沉沉舟舟”与与“病病树树”自自比比遭遭贬贬;“千千帆帆过过”与与“万万木木春春”则则比比喻喻被被贬贬后后,新新贵贵们们仕仕途途得得意意,抒抒发发身身世世之之感感。这这两两句句诗诗借借用用自自然然景景物物的的变变化化暗暗示示社社会会的的发发展展,蕴蕴含含着着深深刻刻的的哲哲理理。意意思思是是说说,个个人人的的沉沉沦沦算算不不了了什什么么,社社会会总总是是要要向向前前发发展展的的,未未来来肯肯定定会会比比现现在在好好。或或可可理理解解为为诗诗人人心胸豁达。心胸豁达。4.4.结合诗题,说说尾联的用意。结合诗题,说说尾联的用意。点点明明酬酬谢谢赠赠题题意意,既既是是对对友友人人关关怀怀的的感感谢谢,也也是是和和友友人人共共勉勉,表表现现诗诗人人虽虽遇遇挫挫折折而而意意志志不不衰衰,坚定的意志和乐观的精神。坚定的意志和乐观的精神。第17页/共84页长期遭贬长期遭贬遭遇坎坷遭遇坎坷辛酸、愤懑辛酸、愤懑归来感慨归来感慨世事变迁世事变迁用典用典悲痛、怅惘悲痛、怅惘感叹身世感叹身世展望未来展望未来比喻比喻富有哲理富有哲理豁达、进取豁达、进取感谢赠言感谢赠言振作精神振作精神坚定、乐观坚定、乐观辛辛酸酸愤愤懑懑、坚坚定定乐乐观观第18页/共84页既表现了既表现了作者对自己被贬谪、遭弃作者对自己被贬谪、遭弃置的无限辛酸和愤懑不平的思想感置的无限辛酸和愤懑不平的思想感情情。同时也表现了诗人。同时也表现了诗人坚定信念和坚定信念和乐观精神。乐观精神。思想感情:思想感情:第19页/共84页杜杜杜杜 牧牧牧牧第20页/共84页 泊泊泊泊 秦秦秦秦 淮淮淮淮 杜杜杜杜 牧牧牧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烟笼寒水月笼沙烟笼寒水月笼沙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夜泊秦淮近酒家。夜泊秦淮近酒家。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商女不知亡国恨商女不知亡国恨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隔江犹唱后庭花。隔江犹唱后庭花。隔江犹唱后庭花。唐朝著名诗人,与李商隐并称为唐朝著名诗人,与李商隐并称为“小李杜小李杜”。第21页/共84页杜牧:(杜牧:(803803852852),),晚唐杰出的诗人晚唐杰出的诗人。字牧之字牧之。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大和。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大和进士,历任监察御史、史馆修撰、中书舍人,进士,历任监察御史、史馆修撰、中书舍人,世称世称“杜舍人杜舍人”。为人刚直,不逢迎权贵,。为人刚直,不逢迎权贵,在仕途上不很得意。在仕途上不很得意。其文学创作有多方面的其文学创作有多方面的成就,诗、赋、古文都足以名家成就,诗、赋、古文都足以名家。尤长于七。尤长于七绝,人称绝,人称“小杜小杜”,以别于杜甫。,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与李商隐齐名,并称齐名,并称“小李杜小李杜”。他的古体诗受杜甫、。他的古体诗受杜甫、韩愈的影响,题材广阔,笔力峭健。近体诗韩愈的影响,题材广阔,笔力峭健。近体诗则以文词清丽、情韵跌宕见长。晚唐诗歌趋则以文词清丽、情韵跌宕见长。晚唐诗歌趋于藻绘绮密,杜牧受时代风气影响,也有注于藻绘绮密,杜牧受时代风气影响,也有注重辞采的一面。以济世之才自负,注曹操所重辞采的一面。以济世之才自负,注曹操所定定孙子兵法孙子兵法十三篇。有十三篇。有樊川文集樊川文集。杜牧作品杜牧作品过华清宫过华清宫山行山行秋夕秋夕泊秦淮泊秦淮。本诗选自。本诗选自樊川诗集樊川诗集。作者简介:作者简介:第22页/共84页赤壁赤壁 杜牧杜牧折戟沉沙折戟沉沙铁未销,铁未销,自将磨洗自将磨洗认前朝,认前朝,东风不与东风不与周郎便,周郎便,铜雀春深铜雀春深锁二乔。锁二乔。第23页/共84页赤赤壁壁杜牧杜牧折戟沉沙折戟沉沙铁未销,铁未销,自将自将磨洗认前朝。磨洗认前朝。东风东风不与周郎不与周郎便,便,铜雀铜雀春深销二乔春深销二乔。【注释注释】折戟沉沙:断戟没入沙中。折戟沉沙:断戟没入沙中。将:拿起。将:拿起。东风:指吴蜀联军借东风火攻曹操事。东风:指吴蜀联军借东风火攻曹操事。周郎:吴军统帅周瑜。周郎:吴军统帅周瑜。铜雀:台名,魏曹操所建。顶上饰有大铜雀。铜雀:台名,魏曹操所建。顶上饰有大铜雀。二乔:乔玄两女。大归孙策,小嫁周瑜。二乔:乔玄两女。大归孙策,小嫁周瑜。第24页/共84页写实写实诗诗歌歌赏赏析析折戟沉沙铁未销,折戟沉沙铁未销,折戟沉沙铁未销,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自将磨洗认前朝。自将磨洗认前朝。自将磨洗认前朝。一支深埋在泥沙里的断戟,虽然一支深埋在泥沙里的断戟,虽然历时久远,但并未完全锈蚀。我历时久远,但并未完全锈蚀。我把它拣起来磨洗干净,还能认出把它拣起来磨洗干净,还能认出是三国赤壁之战的遗物。是三国赤壁之战的遗物。第25页/共84页诗诗歌歌赏赏析析东东东东风风风风不不不不与与与与周周周周郎郎郎郎便便便便,铜铜铜铜雀雀雀雀春春春春深深深深锁锁锁锁二二二二乔乔乔乔。感慨感慨如果不是东风帮助周瑜获如果不是东风帮助周瑜获得火烧曹军的胜利,恐怕得火烧曹军的胜利,恐怕吴国的国色大乔、小乔就吴国的国色大乔、小乔就要被幽禁在曹操的铜雀台要被幽禁在曹操的铜雀台上了。上了。第26页/共84页这是一首这是一首咏史诗咏史诗。杜牧好谈兵论杜牧好谈兵论战,虽有用世之心,却无用武之战,虽有用世之心,却无用武之地。在这首诗歌中,诗人见解独地。在这首诗歌中,诗人见解独到,到,不以成败论英雄,把历史上不以成败论英雄,把历史上赤壁之战的胜利归于东风,把周赤壁之战的胜利归于东风,把周瑜的成功归为偶然机遇,瑜的成功归为偶然机遇,有悖有悖bi于史家的评论,其用意恐怕在于于史家的评论,其用意恐怕在于借史事,借史事,吐露心中的抑郁不平。吐露心中的抑郁不平。资料:资料:第27页/共84页1 1、诗人是怎样评价赤壁之战的?、诗人是怎样评价赤壁之战的?2 2、前后两句在表达上有什么不同?有什、前后两句在表达上有什么不同?有什么内在联系?么内在联系?不以成败论英雄,认为赤壁之战的胜利,不以成败论英雄,认为赤壁之战的胜利,不过是借助东风而已,有很大的偶然性,不过是借助东风而已,有很大的偶然性,否则,就是相反的结果。否则,就是相反的结果。前两句是前两句是叙事。兴感之由。叙事。兴感之由。借一件事物来借一件事物来兴起对前朝人物和事迹的慨叹。后两句是兴起对前朝人物和事迹的慨叹。后两句是议论感慨。议论感慨。假使这次东风不给周郞方便,假使这次东风不给周郞方便,那么双方就要易位,历史形势将完全改观。那么双方就要易位,历史形势将完全改观。由叙事引发议论。由叙事引发议论。第28页/共84页咏史诗是中国古代诗歌的一个重咏史诗是中国古代诗歌的一个重要类型。许多咏史诗,不仅是对要类型。许多咏史诗,不仅是对历史沧桑的歌咏,更包孕了作者历史沧桑的歌咏,更包孕了作者的认识和感情,即所谓的认识和感情,即所谓名为咏史,名为咏史,实为咏怀。实为咏怀。在这首诗中,赤壁之在这首诗中,赤壁之战已不是作者关注的重点,战已不是作者关注的重点,历史历史兴亡之感才是本诗所要表达的情兴亡之感才是本诗所要表达的情感,感,只是表现得形象含蓄而已。只是表现得形象含蓄而已。赤壁赤壁赤壁赤壁诗所咏赤壁,并非赤壁之诗所咏赤壁,并非赤壁之诗所咏赤壁,并非赤壁之诗所咏赤壁,并非赤壁之战发生地,由此可见传统咏史诗的一个战发生地,由此可见传统咏史诗的一个战发生地,由此可见传统咏史诗的一个战发生地,由此可见传统咏史诗的一个什么特点?什么特点?什么特点?什么特点?第29页/共84页3 3、千古名句的理解、千古名句的理解课后练习二课后练习二2 2如果不是东风给了周瑜以方便,取得胜如果不是东风给了周瑜以方便,取得胜利的就可能是曹操,历史将要重写。利的就可能是曹操,历史将要重写。这这两句发议论感慨,曲折地反映出他的抑两句发议论感慨,曲折地反映出他的抑郁不平和豪爽的胸襟,慨叹历史上英雄郁不平和豪爽的胸襟,慨叹历史上英雄成名要有机遇。成名要有机遇。第30页/共84页借周瑜和曹操的故事,表现诗人英雄借周瑜和曹操的故事,表现诗人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抑郁不平之气。无用武之地的抑郁不平之气。思想感情:思想感情:第31页/共84页兴感之由兴感之由未销蚀的铁戟未销蚀的铁戟是前朝之物是前朝之物感慨咏叹感慨咏叹若非东风之便若非东风之便历史将会改写历史将会改写表现英雄无用武表现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抑郁不平之地的抑郁不平之气之气告诫统治者不要告诫统治者不要有侥幸心理有侥幸心理第32页/共84页文天祥文天祥文天祥文天祥第33页/共84页文天祥文天祥:(1236(12361283)1283),初名云孙,初名云孙,字天字天祥,祥,改字宋瑞,又字履善,改字宋瑞,又字履善,号文山,号文山,吉安吉安(今江西县名)人。(今江西县名)人。宋理宗宝佑四年宋理宗宝佑四年(12561256)考取进士第一名。历任湖南提刑,)考取进士第一名。历任湖南提刑,知赣州。恭帝德佑元年(知赣州。恭帝德佑元年(12751275)元兵渡江,)元兵渡江,文天祥起兵勤王。临安危急,奉命至元营议文天祥起兵勤王。临安危急,奉命至元营议和,因坚决抗争被扣留,后冒险脱逃,拥立和,因坚决抗争被扣留,后冒险脱逃,拥立益王赵罡,至福建募集将士,进兵江西,恢益王赵罡,至福建募集将士,进兵江西,恢复州县多处。后兵败被俘至元大都,终以不复州县多处。后兵败被俘至元大都,终以不屈被害。屈被害。封信国公封信国公。作品有作品有文山先生全集文山先生全集 作者简介:作者简介:第34页/共84页文天祥纪念錧第35页/共84页过零丁洋过零丁洋文天祥文天祥辛苦辛苦遭逢遭逢起一经,干戈起一经,干戈寥落寥落四周星。四周星。山河山河破碎破碎风飘絮,身世风飘絮,身世浮沉浮沉雨打萍。雨打萍。惶恐滩头惶恐滩头说说惶恐,零丁洋里惶恐,零丁洋里叹叹零丁。零丁。人生人生自古自古谁无死!留取谁无死!留取丹心丹心照汗青。照汗青。第36页/共84页这是一首这是一首咏志诗咏志诗。祥兴元年(。祥兴元年(12781278)十)十二月,文天祥兵败被俘。第二年元月,二月,文天祥兵败被俘。第二年元月,元军出珠江口,进军南宋最后据点崖山,元军出珠江口,进军南宋最后据点崖山,文天祥被押解同行,过零丁洋时写了这文天祥被押解同行,过零丁洋时写了这首诗,决心以死殉国。后来元军统帅张首诗,决心以死殉国。后来元军统帅张弘范逼他招降宋军抗战将领张世杰等,弘范逼他招降宋军抗战将领张世杰等,文天祥严正拒绝,说:文天祥严正拒绝,说:“我自救父母不我自救父母不得,乃教人背父母,可乎?得,乃教人背父母,可乎?”遂出此诗遂出此诗以明心志。张弘范见诗中辞意坚决,以明心志。张弘范见诗中辞意坚决,“但称但称好人!好诗!好人!好诗!竟不能逼。竟不能逼。”资料:资料:第37页/共84页辛苦遭逢起一经,辛苦遭逢起一经,辛苦遭逢起一经,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干戈寥落四周星。干戈寥落四周星。干戈寥落四周星。回想我早年由科举入仕回想我早年由科举入仕回想我早年由科举入仕回想我早年由科举入仕历尽苦辛,如今战火消历尽苦辛,如今战火消历尽苦辛,如今战火消历尽苦辛,如今战火消歇已熬过了四年。歇已熬过了四年。歇已熬过了四年。歇已熬过了四年。山河破碎风飘絮,山河破碎风飘絮,山河破碎风飘絮,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身世浮沉雨打萍。身世浮沉雨打萍。身世浮沉雨打萍。国家危在旦夕恰如狂风国家危在旦夕恰如狂风国家危在旦夕恰如狂风国家危在旦夕恰如狂风中的柳絮,个人身世遭中的柳絮,个人身世遭中的柳絮,个人身世遭中的柳絮,个人身世遭遇好似骤雨里的浮萍。遇好似骤雨里的浮萍。遇好似骤雨里的浮萍。遇好似骤雨里的浮萍。疏通诗疏通诗意意第38页/共84页惶恐滩头说惶恐,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零丁洋里叹零丁。惶恐滩的惨败让我至今惶恐滩的惨败让我至今惶恐滩的惨败让我至今惶恐滩的惨败让我至今依然惶恐,零丁洋身陷依然惶恐,零丁洋身陷依然惶恐,零丁洋身陷依然惶恐,零丁洋身陷元虏可叹我孤苦零丁。元虏可叹我孤苦零丁。元虏可叹我孤苦零丁。元虏可叹我孤苦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人生自古谁无死,人生自古谁无死,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留取丹心照汗青。留取丹心照汗青。留取丹心照汗青。人生自古以来有谁能人生自古以来有谁能人生自古以来有谁能人生自古以来有谁能够长生不死?我要留够长生不死?我要留够长生不死?我要留够长生不死?我要留一片爱国的丹心映照一片爱国的丹心映照一片爱国的丹心映照一片爱国的丹心映照汗青。汗青。汗青。汗青。疏通诗疏通诗意意第39页/共84页1 1、首联回顾了诗人怎样的、首联回顾了诗人怎样的经历经历?2 2、颔联、颔联“风飘絮风飘絮”“雨打萍雨打萍”比喻什比喻什么?么?写了写了个人和国家个人和国家的两件大事的两件大事:2121岁读经岁读经书入仕途;书入仕途;在国家危急存亡关头,起兵在国家危急存亡关头,起兵勤王抗元。勤王抗元。“风飘絮风飘絮”比喻国家命运惨淡,危在旦比喻国家命运惨淡,危在旦夕;夕;“雨打萍雨打萍”比喻自己家破人亡,孤比喻自己家破人亡,孤苦伶仃。苦伶仃。第40页/共84页3 3、颔联前后句有何联系?、颔联前后句有何联系?暗示国家命运与个人命运紧密相连。暗示国家命运与个人命运紧密相连。第41页/共84页4 4、颈联两人个、颈联两人个“惶恐惶恐”两个两个“零丁零丁”各有什么含义各有什么含义“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感情?5 5、尾联表明了诗人怎样的气节?、尾联表明了诗人怎样的气节?前者各表前者各表地名,地名,后者各表后者各表心绪。很巧妙地借心绪。很巧妙地借惶恐滩和零丁洋两个地名,惶恐滩和零丁洋两个地名,写出了写出了形势的险形势的险恶和境况的危苦。表达了诗人对危难国运的恶和境况的危苦。表达了诗人对危难国运的担忧和对自身处境的哀怨。担忧和对自身处境的哀怨。直抒胸臆,表明诗人以死明志的决心。直抒胸臆,表明诗人以死明志的决心。充分体现他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民族气充分体现他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民族气节。节。第42页/共84页通过追忆自己抗元的艰辛经历,表通过追忆自己抗元的艰辛经历,表现诗人忧国之痛和愿意以死明志、现诗人忧国之痛和愿意以死明志、为国捐躯的豪情壮志。为国捐躯的豪情壮志。思想感情:思想感情:全诗概括了作者一生中的重大事件,熔叙事全诗概括了作者一生中的重大事件,熔叙事和抒情言志为一炉,慷慨悲凉,感人至深。和抒情言志为一炉,慷慨悲凉,感人至深。第43页/共84页叙事叙事步入仕途步入仕途起兵抗元起兵抗元国家危难国家危难命运艰辛命运艰辛形势险恶形势险恶境况危苦境况危苦抒情抒情言志言志舍生取义舍生取义名垂青史名垂青史比喻比喻对偶对偶对偶对偶双关双关追忆追忆抗元经历抗元经历,表表现现忧国之痛忧国之痛和和以以死明志死明志、为国捐为国捐躯躯的豪情壮志的豪情壮志第44页/共84页第45页/共84页了解词的常识了解词的常识 词来源于民间,原是配乐的歌词。后乐谱失词来源于民间,原是配乐的歌词。后乐谱失传,学者依椐前人的词制成图谱,词人按图谱填传,学者依椐前人的词制成图谱,词人按图谱填词。填词依据的乐谱叫词调。每种词调都有特定词。填词依据的乐谱叫词调。每种词调都有特定的名称叫的名称叫“词牌词牌”(如(如“水调歌头水调歌头”、“浣溪浣溪沙沙”、“如梦令如梦令”、“相见欢相见欢”、“苏幕遮苏幕遮”)。)。其作用是规定一首词其作用是规定一首词每句的字数、平仄每句的字数、平仄等。等。常记溪亭日暮,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惊起一滩鸥鹭。昨夜雨疏风骤。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试问卷帘人,却道却道“海棠依旧海棠依旧”。知否?知否?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应是绿肥红瘦。如梦令(李清照)如梦令(李清照)第46页/共84页了解词的常识了解词的常识词在形式上具有律诗的一些特点,只是词在形式上具有律诗的一些特点,只是句子句子一般长短不齐一般长短不齐。词的段落叫做。词的段落叫做阕阕,也叫做,也叫做片片。词也是讲究词也是讲究押韵押韵的。有的词还有小序。的。有的词还有小序。一曲新词酒一杯。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夕阳西下几时回?无可奈何花落去,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小园香径独徘徊。山下兰芽短浸溪,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松间沙路净无泥,潇潇暮雨子规啼。潇潇暮雨子规啼。谁道人生无再少?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休将白发唱黄鸡。浣溪沙(晏殊)浣溪沙(晏殊)浣溪沙(苏轼)浣溪沙(苏轼)第47页/共84页 词,是我国古代诗歌的一种。它始于梁代,形词,是我国古代诗歌的一种。它始于梁代,形成于唐代而极盛于宋代。大体上可分类为成于唐代而极盛于宋代。大体上可分类为婉约派和婉约派和豪放派豪放派。婉约派的词,其风格是典雅涪婉、曲尽情。婉约派的词,其风格是典雅涪婉、曲尽情态;象柳永的态;象柳永的“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晏殊的;晏殊的“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晏几道的;晏几道的“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底风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底风”等名句,不愧是情景交融的抒情杰作,艺术上有可等名句,不愧是情景交融的抒情杰作,艺术上有可取之处。取之处。豪放词作是从苏轼开始的豪放词作是从苏轼开始的。他把词从娱宾。他把词从娱宾遗兴的天地里解助出来,发展成独立的抒情艺术。遗兴的天地里解助出来,发展成独立的抒情艺术。山川胜迹、农舍风光、优游放怀、报国壮志,在他山川胜迹、农舍风光、优游放怀、报国壮志,在他手里都成为词的题材,使词从花间月下走向了广阔手里都成为词的题材,使词从花间月下走向了广阔的社会生活。从我们今天读者的情趣来看,象的社会生活。从我们今天读者的情趣来看,象“大大江东去江东去”之类的豪放派的作品更易于接受。之类的豪放派的作品更易于接受。第48页/共84页 词大致可分词大致可分小令小令(5858字以内字以内)、)、中调中调(5959一一9090字字)和和长调长调(9191字以上字以上,最长的词达最长的词达240240字字)。一首词,有的只一段,称为。一首词,有的只一段,称为单调单调;有的;有的分两段,称分两段,称双调双调;有的分三段或四段,称;有的分三段或四段,称三三叠叠或或四叠四叠。词有词牌词有词牌。词牌的产生大体有以下几种。词牌的产生大体有以下几种情况:沿用古代乐府诗题或乐曲名称;如情况:沿用古代乐府诗题或乐曲名称;如六州歌头六州歌头;取名人诗词句中几个字,如;取名人诗词句中几个字,如西江月西江月;据某一历史人物或典故,如;据某一历史人物或典故,如念奴娇念奴娇;还有名家自制的词牌。词发展;还有名家自制的词牌。词发展到后来逐渐和音乐分离,而成为一种独立的到后来逐渐和音乐分离,而成为一种独立的文体。文体。第49页/共84页苏轼苏轼“中秋词自东坡中秋词自东坡水调歌头水调歌头一一出,余词尽废。出,余词尽废。”第50页/共84页【作者简介作者简介】苏轼:苏轼:(1037-1101)(1037-1101)北宋文学北宋文学家家。字字子瞻子瞻,号,号东坡居士东坡居士,四川眉山人,四川眉山人,唐宋八大家之唐宋八大家之一一,他与,他与父亲苏洵、弟弟苏父亲苏洵、弟弟苏辙辙合称合称“三苏三苏”。最高官至。最高官至礼部尚书。因为反对王安石礼部尚书。因为反对王安石新法,被人弹劾新法,被人弹劾“谤讪朝廷谤讪朝廷”,下狱,因为反对王安石,下狱,因为反对王安石新法,先后被贬谪到黄州、新法,先后被贬谪到黄州、惠州、琼州等地。一生坎坷,惠州、琼州等地。一生坎坷,飘零不定。苏轼的学识广博,飘零不定。苏轼的学识广博,他他开豪放词风开豪放词风,苏在当时的,苏在当时的影响力是很大的。有影响力是很大的。有东坡东坡乐府乐府流传于世。流传于世。第51页/共84页序言中序言中,“中秋中秋”、“兼怀子由兼怀子由”,透露了,透露了写作本词的写作本词的时间、缘由、目的时间、缘由、目的。当时苏轼任密州。当时苏轼任密州太守,政治上失意,苏轼的弟弟子由被贬谪到离太守,政治上失意,苏轼的弟弟子由被贬谪到离苏轼数百公里的山东济南,兄弟七年没有见面。苏轼数百公里的山东济南,兄弟七年没有见面。望月思亲,心情抑郁惆怅。中秋对月,心情抑郁望月思亲,心情抑郁惆怅。中秋对月,心情抑郁惆怅,怀念手足兄弟,是很自然的。此词上片极惆怅,怀念手足兄弟,是很自然的。此词上片极写作者在写作者在“天上天上”、“人间人间”的徘徊、矛盾,下的徘徊、矛盾,下片写对月怀人,以积极乐观的旷达情怀作结。片写对月怀人,以积极乐观的旷达情怀作结。题解及写作背景题解及写作背景水调歌头水调歌头,是,是词牌名词牌名,其作用是,其作用是规定一首规定一首词每句的字数、平仄等词每句的字数、平仄等。此词作于丙辰年,即。此词作于丙辰年,即宋神宗熙宁九年(宋神宗熙宁九年(10761076)。)。第52页/共84页水水 调调 歌歌 头(宋)苏轼头(宋)苏轼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子由。明月明月几时有?把酒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天上宫阙,今夕今夕是何年。我欲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琼楼玉宇,高处处不胜寒。起舞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弄清影,何似在人间。在人间。转转朱阁,低朱阁,低绮户,照绮户,照无眠。不应无眠。不应有恨,何事有恨,何事长向长向别时圆?人有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阴晴圆缺,此事事古难全。但愿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共婵娟。朗读朗读第53页/共84页水调歌头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明月几时有苏轼苏轼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何似在人间。把酒:端起酒杯。把酒:端起酒杯。宫阙:宫殿。宫阙:宫殿。归去:回到天上。归去:回到天上。琼楼玉宇:指想象中的宫殿。琼楼玉宇:指想象中的宫殿。不胜:经不住。不胜:经不住。弄清影:指月光下的身影也跟着做出各种舞姿。弄清影:指月光下的身影也跟着做出各种舞姿。何似:哪比得上。何似:哪比得上。第54页/共84页 转朱阁,低姬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转朱阁,低姬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长久,千里共婵娟。转朱阁,低姬户,照无眠:月儿转过朱红色色楼阁,低低转朱阁,低姬户,照无眠:月儿转过朱红色色楼阁,低低地挂在雕花的窗户上,照着没有睡意的人(指诗人自己)。地挂在雕花的窗户上,照着没有睡意的人(指诗人自己)。不应:不应:不该。不该。何事:为什么。何事:为什么。别时圆:在人们分别时圆。别时圆:在人们分别时圆。此事:指人的此事:指人的“欢欢”和和“合合”和月的和月的“晴晴”和和“圆圆”。千里:相隔千里的人。千里:相隔千里的人。共婵娟:共同享受美好的月光。共婵娟:共同享受美好的月光。第55页/共84页明月什么时候出现的?(我)端着酒杯问青天。明月什么时候出现的?(我)端着酒杯问青天。明月什么时候出现的?(我)端着酒杯问青天。明月什么时候出现的?(我)端着酒杯问青天。不知道天上的神仙宫阙里,现在是什么年代了。(传不知道天上的神仙宫阙里,现在是什么年代了。(传不知道天上的神仙宫阙里,现在是什么年代了。(传不知道天上的神仙宫阙里,现在是什么年代了。(传说神仙世界里过几天,地下已是几千年,故此设问。)说神仙世界里过几天,地下已是几千年,故此设问。)说神仙世界里过几天,地下已是几千年,故此设问。)说神仙世界里过几天,地下已是几千年,故此设问。)我想乘着风回到天上(好象自己本来就是从天上下到我想乘着风回到天上(好象自己本来就是从天上下到我想乘着风回到天上(好象自己本来就是从天上下到我想乘着风回到天上(好象自己本来就是从天上下到人间来的,所以说人间来的,所以说人间来的,所以说人间来的,所以说“归去归去归去归去”),只怕玉石砌成的美丽),只怕玉石砌成的美丽),只怕玉石砌成的美丽),只怕玉石砌成的美丽月宫,在高空中经受不住寒冷(传说月中宫殿叫广寒月宫,在高空中经受不住寒冷(传说月中宫殿叫广寒月宫,在高空中经受不住寒冷(传说月中宫殿叫广寒月宫,在高空中经受不住寒冷(传说月中宫殿叫广寒宫)。在浮想联翩中,对月起舞,清影随人,仿佛乘宫)。在浮想联翩中,对月起舞,清影随人,仿佛乘宫)。在浮想联翩中,对月起舞,清影随人,仿佛乘宫)。在浮想联翩中,对月起舞,清影随人,仿佛乘云御风,置身天上,哪里象在人间!云御风,置身天上,哪里象在人间!云御风,置身天上,哪里象在人间!云御风,置身天上,哪里象在人间!月亮转动,照遍了华美的楼阁,夜深时,月光又月亮转动,照遍了华美的楼阁,夜深时,月光又月亮转动,照遍了华美的楼阁,夜深时,月光又月亮转动,照遍了华美的楼阁,夜深时,月光又低低地透进雕花的门窗里,照着心事重重不能安眠的低低地透进雕花的门窗里,照着心事重重不能安眠的低低地透进雕花的门窗里,照着心事重重不能安眠的低低地透进雕花的门窗里,照着心事重重不能安眠的人。月亮既圆,便不应有恨了,但为什么常常要趁着人。月亮既圆,便不应有恨了,但为什么常常要趁着人。月亮既圆,便不应有恨了,但为什么常常要趁着人。月亮既圆,便不应有恨了,但为什么常常要趁着人们离别的时候团圆呢?人的遭遇,有悲哀、有欢乐、人们离别的时候团圆呢?人的遭遇,有悲哀、有欢乐、人们离别的时候团圆呢?人的遭遇,有悲哀、有欢乐、人们离别的时候团圆呢?人的遭遇,有悲哀、有欢乐、有离别、也有团聚;月亮呢,也会遇到阴、睛、圆、有离别、也有团聚;月亮呢,也会遇到阴、睛、圆、有离别、也有团聚;月亮呢,也会遇到阴、睛、圆、有离别、也有团聚;月亮呢,也会遇到阴、睛、圆、缺;这种情况,自古以来如此,难得十全十美。只愿缺;这种情况,自古以来如此,难得十全十美。只愿缺;这种情况,自古以来如此,难得十全十美。只愿缺;这种情况,自古以来如此,难得十全十美。只愿我们都健康长寿,虽然远离千里,也能共同欣赏这美我们都健康长寿,虽然远离千里,也能共同欣赏这美我们都健康长寿,虽然远离千里,也能共同欣赏这美我们都健康长寿,虽然远离千里,也能共同欣赏这美丽的月色。丽的月色。丽的月色。丽的月色。丙辰年的中秋节,高兴地喝酒(直)到(第二天)早晨,(喝到)丙辰年的中秋节,高兴地喝酒(直)到(第二天)早晨,(喝到)大醉,写了这首(词),同时怀念(弟弟)子由。大醉,写了这首(词),同时怀念(弟弟)子由。第56页/共84页1、词的上阕写了什么?、词的上阕写了什么?上阕:上阕:饮酒问月,(写景)饮酒问月,(写景)极写作者在极写作者在“天上天上”“人间人间”的徘徊、矛盾。的徘徊、矛盾。(抒发对政治的感慨抒发对政治的感慨)研读:研读:第57页/共84页明月几时有?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何似在人间!上上阕阕:问问月月 起笔突兀起笔突兀心情矛盾心情矛盾热爱生活热爱生活 想象奇特想象奇特小结小结第58页/共84页“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有何含义?有何含义?我想架着风回到天上去,又怕那美玉建成的宫殿,高高在上,让人经受不住那份清寒。这句话反映了词人对天上生活的向往,政治上的失意让他产生了乘风归去的奇想,但他又顾虑“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反映了作者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也是针对政治遭遇而言,想回到朝廷中去,但是又怕党争激烈,难以容身。第59页/共84页3、词的下阕写了什么?、词的下阕写了什么?下阕:下阕:对月怀人,(抒情)对月怀人,(抒情)抒发对兄弟的怀抒发对兄弟的怀念之情。念之情。(以积极乐观的旷达情怀作结。)(以积极乐观的旷达情怀作结。)第60页/共84页 下阕紧承上阕下阕紧承上阕仍然写月仍然写月:“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