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理学与药物学治疗基础中职药剂中枢兴奋药.pptx
-
资源ID:87285414
资源大小:119.66KB
全文页数:17页
- 资源格式: PPTX
下载积分:2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药理学与药物学治疗基础中职药剂中枢兴奋药.pptx
第一节 主要兴奋大脑皮层的药物咖啡因(caffeine)【药理作用】1.中枢作用 小剂量兴奋大脑皮层,消除疲劳;较大剂量兴奋延脑的使呼吸加深、加快;中毒量可致惊厥。主要用于解救急性感染中毒、催眠药、麻醉药、镇痛药中毒引起的呼吸循环衰竭。2.收缩脑血管:与麦角胺配伍治疗偏头痛,与解热镇痛药配伍治疗一般头痛。3.其他:利尿、刺激胃酸和胃蛋白酶第1页/共17页 【临床应用】1.中枢性呼吸抑制或呼吸衰竭 2.神经官能症 3.其他 【不良反应】剂量过大可引起兴奋不安、失眠、心悸、震颤甚至惊厥。口服时可出现恶心、呕吐等胃肠道刺激症状。第2页/共17页第二节第二节 主要兴奋延脑呼吸中枢的药物主要兴奋延脑呼吸中枢的药物 主要兴奋延脑呼吸中枢的药物有尼可刹米、洛贝林等。尼可刹米(nikethamine)直接兴奋呼吸中枢,使呼吸加深加快,临床主要用于各种原因所致呼吸抑制或衰竭。作用快,维持时间短,常用注射给药。过量可致惊厥。惊厥时及时静脉注射苯二氮卓类或小剂量硫喷妥钠第3页/共17页 洛贝林临床用于新生儿窒息,一氧化碳中毒引起的窒息。安全范围大,不易导致惊厥 二甲弗林人工合成药,临床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中枢呼吸衰竭,对肺性脑病有较好的苏醒作用。安全范围小,过量易抽搐和惊厥,静脉注射速度应缓慢,并严格观察患者反应,准备短效巴比妥类急救。第4页/共17页 第八节 中枢神经系统 药物治疗学基础第5页/共17页焦虑症的药物治疗【治疗原则】药物治疗与心理治疗相结合 【合理用药指导】1.1.苯二氮卓类:优点是起效快,较易为患者接受。缺点是治疗时间长,有依赖性,不能突然停药。2.2.丁螺环酮:优点是没有镇静作用和依赖性,缺点是起效慢。一、焦虑症和神经衰弱的药物治疗学基础第6页/共17页 初次应首选作用较弱的阿普唑仑或艾司初次应首选作用较弱的阿普唑仑或艾司唑仑。再次可选用作用较强的氯硝安定治唑仑。再次可选用作用较强的氯硝安定治疗。疗。此外,在治疗中加入此外,在治疗中加入受体阻滞剂(如普受体阻滞剂(如普萘洛尔)有协同治疗作用。或者加入运用萘洛尔)有协同治疗作用。或者加入运用三环类抗抑郁药或选择性三环类抗抑郁药或选择性5-5-羟色胺再摄取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如氟西汀、帕罗西汀等)进行联抑制剂(如氟西汀、帕罗西汀等)进行联合治疗。合治疗。第7页/共17页【治疗原则】心理疗法为主,辅以药物治疗及物理或其他疗法。1 1.抗焦虑药物:常用苯二氮卓类,连续使用服1 12 2周,可帮助患者改善焦虑、紧张和睡眠障碍。2 2.镇静催眠药物:尤适合睡眠障碍明显者,睡前服;避免产生药物依赖,不宜使用时间太长。神经衰弱的药物治疗神经衰弱的药物治疗【合理用药指导】无特效药物,仅减轻症状作用第8页/共17页3 3.受体阻滞剂:交感神经功能亢进,如紧张、心悸、震颤、多汗等症状明显者,可选用普萘洛尔。4.三环类药物:焦虑和抑郁情绪混合存在,且有早醒者,可选用多塞平(多虑平)或阿米替林,睡前服。以缓解焦虑和抑郁情绪,延长睡眠时间,多选用副作用较少的第二代抗抑郁药,以低剂量为宜。第9页/共17页【治疗原则】对诊断未明的疼痛不宜过早用药物止痛,以免掩盖病情,贻误诊断。剂量个体化,需要时可加辅助药物。【合理用药指导】1 1.强镇痛药:作用强大,多用于各类剧痛,反复应用易致成瘾 。二、疼痛的药物治疗学基础 疼痛是由实际的或潜在的组织损伤引起的一种不愉快的感觉和情感经历。第10页/共17页2 2.解热镇痛抗炎药:中等程度镇痛作用,多用慢性钝痛,尤其对炎性疼痛疗效显著,在镇痛剂量下,不抑制呼吸,无成瘾性。常用药物有:非选择性COXCOX抑制药(阿司匹林、对乙酰按基酚)和选择性COX-2COX-2抑制药(塞来昔布、美洛昔康等)。典型的镇痛药为阿片生物碱类(吗啡、可待因)与人工合成品(哌替啶、美沙酮等)。第11页/共17页 发热是临床常见的疾病症状之一。【治疗原则】1 1.退热治疗 一般体温低于3939时不必退热治疗,2.2.感染性发热的治疗 总的治疗原则是根据病原体选择敏感的药物,足量全程应用。3.3.肿瘤性发热的治疗 要致力于寻找肿瘤的原发灶和转移灶,争取早期手术和化疗。三、发热的药物治疗学基础第12页/共17页1 1.解热镇痛抗炎药:抑制中枢PGPG合成而发挥解热作用,仅降低发热者的体温,对正常体温几无影响。常用的药物主要有阿司匹林、对乙酰氨基酚等及其复方制剂。【合理用药指导合理用药指导】2 2.糖皮质激素:一方面通过抑制前列腺素合成而降温,另一方面通过抑制致热原的生成而起作用。对于感染性疾病一般不主张应用于发热全病程,而应该在有应用指征时,在使用有效抗生素上短期使用。第13页/共17页 除了药物治疗外,临床上还常采用非药物治疗法,主要是物理降温包括酒精擦浴,四肢大动脉处置冰袋及头部放置冰帽等措施。3.抗微生物药物:通过消除病原体和病灶,发挥对因治疗作用。第14页/共17页 四、精神失常的药物治疗学基础四、精神失常的药物治疗学基础 精神失常是由多种原因引起人类异常的精神活动,精神失常是由多种原因引起人类异常的精神活动,在思维、认知、情感和行为等方面出现障碍。在思维、认知、情感和行为等方面出现障碍。【治疗治疗原则原则】剂量、疗程、选择药物都要因人而异,最好做剂量、疗程、选择药物都要因人而异,最好做到个体足量争取最大疗效和最小的不良反应。到个体足量争取最大疗效和最小的不良反应。【合理用药指导合理用药指导】药物主要有:抗精神病药、抗躁狂药物主要有:抗精神病药、抗躁狂抑郁症药及抗焦虑药。抑郁症药及抗焦虑药。1 1.此类药物都有一定的毒副作此类药物都有一定的毒副作用,应尽量使用单一药物,避免合用二种同类药物。用,应尽量使用单一药物,避免合用二种同类药物。开始宜分次小量,以后逐渐增量,疗效稳定后再减少开始宜分次小量,以后逐渐增量,疗效稳定后再减少服药次数。老年人和肝病患者一般从半量开始。服药次数。老年人和肝病患者一般从半量开始。第15页/共17页 2 2.药物的选择,同类药物因化学结构不同,其抗精神病的效应强度和副作用大小略有差异,各类结构相近的药物则作用较为接近,但不同个体对不同药物可能有不同的反应。3.坚持疗程规律定时定量服药,严禁随意换药,停药。如果用药6周8周,药物疗效不佳时应考虑更换药物。第16页/共17页感谢您的观看!第17页/共1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