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第十二章-量子物理基础.pptx

    • 资源ID:87330093       资源大小:2.35MB        全文页数:86页
    • 资源格式: PPTX        下载积分:2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0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第十二章-量子物理基础.pptx

    12-1 黑体辐射v 问题的提出:光的本质是什么?牛 顿(16421727)提 出 光 具 有 粒 子 性,杨(17731829)通过光的双缝干涉实验证实光具有波动性,但光的波动性无法解释黑体辐射、光电效应等实验规律.一、基本概念v 热辐射(thermal radiation)热量以电磁波的形式从一个物体传给其他物体的过程.实验证明任何物体只要T 0 K,都要以电磁波形式向外辐射能量.同时吸收其他物体发出的能量.第1页/共86页温度越高,辐射的总能量越多;同时,辐射能按波长的分布随温度的变化而改变.v 平衡热辐射同一时间内物体辐射出的能量与吸收的能量相同.这时物体的温度不变.不同温度的白炽灯灯丝及其辐射的能谱.左图灯丝温度较低,辐射的能量集中在可见光谱的长波段,灯丝看起来是红色的;右图灯丝温度较高,辐射的能量包括全部可见光谱,灯丝发出“白炽”光.第2页/共86页v 辐射出射度(radiant exitance)若物体温度为T 时,单位时间内从物体单位表面积辐射出的波长在 +d 间隔内的辐射能为dE(,T),则物体单色辐射出射度(单色辐出度)M(,T)定义为 单位时间内从物体单位表面积辐射出的包括各种波长的总辐射能称为总辐射出射度.第3页/共86页v 吸收因数(absorption factor)物体吸收的辐射能与入射到物体的总辐射能的比值,用(,T)表示.M(,T)和(,T)由物体性质及表面情况决定.v 黑体(black body)在任何温度下都能把入射其上的所有波长的辐射能全部吸收的物体.即0(,T)1,与、T无关.v 基尔霍夫辐射定律:热辐射问题转化为黑体辐射问题.第4页/共86页v 黑体模型在由不透明材料制成的任意形状的封闭空腔的表面上开一小孔,若入射到小孔的光强为1,空腔内部吸收因数为,则光线在空腔内一次反射后的光强为1-;二次反射后的光强为(1-)2;n次反射后光线从小孔射出,其光强为(1-)n I1)第15页/共86页照射的同时就产生光电流.分析:光电子能量为按照经典电磁理论,W应与入射光强和照射时间有关,而与入射光频率无关.因此,经典理论无法解释上述实验结果.v 截止频率的存在表明入射光频率低于某一值(截止频率)时,光电效应不会发生.v 弛豫时间非常短表明无论入射光强多么微弱,几乎在开始U0 01 02 03第16页/共86页二、爱因斯坦光子理论爱因斯坦提出:辐射能不是连续分布,而是集中在一 些 不 可 分 割 的 光 子(photon)上,频率为 的光子能量为E=h.金属中电子吸收一个光子,获得能量W=h.即 只有当h A时,光电子才能从金属表面逸出.由此解释了光电效应全部实验结果.爱 因 斯 坦(A.Einstein,18791955)美 籍 德 国 人,20世纪最伟大的物理学家.1921年因发现光电效应公式获诺贝尔物理学奖.第17页/共86页例 使锂产生光电效应的最大波长0为520nm.若以波长为=0/2的光照射在锂金属上,它所放出的光电子的最大动能是多少?解:截止频率0为由此可求出锂金属是脱出功A为以波长为260 nm的光照射时放出的光电子的最大动能为第18页/共86页或第19页/共86页三、光电效应的应用利用光电效应制成的光电池可以将光信号转换成电信号,被用于许多领域.例如:v 光电池用于车库门的自动开启.v 光电池在医学中的应用,细菌对光的吸收导致光电池接收到的光子数目减少,光电流降低.v 电影胶片上的光学声轨与条形码类似,但更详细.声轨调制与所记录声音频率相同的光的强度.由光电池转成电流,经放大后驱动扬声器发声.第20页/共86页12-3 康普顿效应康普顿效应(Compton effect)证 实 光 子 不 仅 具 有 能 量E=h,也具有动量p=h/.一、实验规律v 波长为0的X射线经物质散射时,在散射线中除有0的射线外,还有波长为(0)的射线.v 波长差=-0 随散射角的增大而增大.康 普 顿(A.H.Compton,18921962)美 国 物 理 学 家.1937年因发现康普顿效应获诺贝尔物理学奖.第21页/共86页v 与散射物质无关;波长为0的谱线强度随散射物质原子序数的增加而增加,波长为的谱线强度随原子序数的增加而减小.经典理论无法解释康普顿效应.二、理论解释根据光子理论,康普顿效应可看作X射线中的光子与散射物质中的原子核和静止的自由电子作弹性碰撞.v 光子与质量很大的原子核碰撞后,只改变运动方向,不损失能量,波长仍为0.v 光子与电子碰撞时,将部分能量传递给电子,使散射光子能量减少,波长增加为.第22页/共86页上式与实验结果完全符合.而且随着散射物质原子序数的增大,被原子核束缚很紧的内层电子数增加,光子与这些电子碰撞相当于和原子核碰撞.因此波长为0的谱线强度增加,波长为的谱线强度减小.根据光子与电子碰撞前后能量守恒、动量守恒,可以计算散射光子波长及其与入射光子的波长差.作为靶子的静止电子反冲电子入射光子散射光子 0 0 第23页/共86页我国物理学家吴有训作为康普顿的得力助手,参加了研究X射线散射的开创性工作.吴有训测试了15种元素对X射线的散射曲线,证实了康普顿效应的普遍性.吴有训还是著名的教育家,他的学生有杨振宁及“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钱三强、王淦昌、郭永怀、赵九章、朱光亚、彭桓武、王大珩、邓稼先等人.吴有训(18971977)闻名国际的中国物理学家、教育家,是中国近代物理学的先驱者.第24页/共86页12-4 波粒二象性v实验表明光同时具有波动性和粒子性,即波粒二象性(wave-particle dualism).粒子性和波动性通过E=h 和p=h/联系起来.v1924年德布罗意提出既然波动具有粒子性,实物粒子也应具有波动性.能量为E、动量为p的粒子的频率和波长为德 布 罗 意(L.V.de Broglie,18921987)法国物理学家.1929年因发现电子波动性获诺贝尔物理学奖.第25页/共86页1927年戴维孙、革末和汤姆孙获得电子在晶体上的衍射图样,实验证实电子具有波动性.戴维孙(C.J.Davisson,18811958,左)美国物理学家,1937年因用晶体对电子衍射所作出的实验发现获诺贝尔物理学奖.革末(L.H.Germer,18961971,右)美国物理学家.电子束在单晶上的衍射图样.第26页/共86页 汤姆孙(G.P.Thomson,18921975)英国物理学家,1937年因用晶体对电子衍射所作出的实验发现获诺贝尔物理学奖.他是发现电子的J.J.汤姆孙(18561940,190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的独生子.电子束在多晶上的衍射图样第27页/共86页随后,实验陆续证实中子、质子、原子甚至分子等都具有波动性.即一切微观粒子都具有波动性.v 描写微观粒子的波称为物质波(matter wave),它既不是机械波,也不是电磁波,而是一种概率波.我们无法确定某一时刻粒子出现的位置,只能知道某一时刻粒子在空间各处出现的概率.v 微观粒子的波动性不是大量粒子的集体行为.微观粒子的波动性与粒子性一样,是每个粒子自身的固有属性.粒子的干涉是自身的干涉,而不是不同粒子之间的干涉.第28页/共86页v 电子显微镜由于电子的波长(0.1 0.01nm)远小于可见光的 波 长,因 此 电 子 显 微 镜 的 分 辨 能 力 可 达0.1nm.扫描电子显微镜 透射电子显微镜第29页/共86页 鲁斯卡(E.Ruska,19061988)德国物理学家.1986年因设计了第一台电子显微镜获诺贝尔物理学奖.1931年鲁斯卡和克诺尔(M.Knoll,18971969)研制了第一台电子显微镜.第30页/共86页电子显微镜下的红细胞 HIV病毒颗粒的电镜照片第31页/共86页12-5 不确定关系(uncertainty relation)v 微观粒子的波粒二象性表明微观粒子具有与经典粒子完全不同的属性.v 物质波的一个实例粒子最简单的运动形式是沿x方向以确定的动量p和能量E作匀速直线运动.其运动相当于一个频率 和波长 均取定值的平面波.海森伯(W.Heisenberg,19011976)德 国 物 理 学 家.1932年因创立了量子力学获诺贝尔物理学奖.第32页/共86页沿x方向传播的平面波可以表示为写成复数形式为根据德布罗意关系:p=h/,E=h,可以写出以动量p,能量E沿x方向作匀速直线运动的粒子的波函数为第33页/共86页其中=h/2,称为约化普朗克常量.由于上式表示的平面波是无限长的,即它代表的粒子有确定的能量和动量,但分布于整个空间.或者说以它为波函数所描写的粒子处于空间坐标完全不确定的状态.这与经典粒子可以同时具有确定的空间位置和动量(速度)完全不同.v 描述局限在空间一定范围内的粒子可以用一个有限长的波列(称为波包)表示.要得到波包最简单的方法是用振动方向相同、振幅相同,而频率不同的两列正弦波相干叠加.第34页/共86页其中一个拍类似于一个波包.许多不同频率的正弦波叠加可以得到一个孤立的波包.第35页/共86页由于拍频为,因此观察时间t 必须大于 1/才能看到一个拍.即或设波速为u,则在时间t 内波所走过的路程为x=u t.代入上式,有又因=u/,则代入上式得第36页/共86页v 这表明为了得到一个孤立的波包,即位置很确定的波包,必须用很多个波去叠加,x越小,就越大.利用德布罗意关系=h/p,考虑到粒子沿x方向运动,有代入 得或px第37页/共86页这就是粒子位置坐标与动量的不确定关系.它表明当粒子被局限在x方向上一个有限范围x内时,它所相应的动量分量px必然有一个不确定的数值px范围,两者的乘积满足x px h.即粒子不能同时具有确定的坐标位置及其相应的动量.如果粒子的位置完全确定(x=0),那么粒子可以具有的动量px的数值是完全不确定(px )的;当粒子处于一个px数值完全确定的状态(px=0)时,粒子在x方向的位置是完全不确定的(x ),我们无法在x 方向把粒子固定住.第38页/共86页v 对于其他坐标分量,类似地有 y py h z pz h v 由=E/h,可得=E/h 代入t 1,得到 E t h 这是能量与时间的不确定关系.它表明若一粒子在能量状态E只能停留t 时间,那么,在这段时间内粒子的能量状态并非完全确定,而是有一个弥散E h/t;只有当粒子的停留时间为无限长时(稳态),它的能量状态才是完全确定的(E=0).第39页/共86页例 一个电子及一个质量为0.01kg的子弹均沿x 方向运动,速度都是vx=500m/s,已知速度的精确度为0.01%.求电子及子弹坐标所能达到的最大准确度.解:将me=9.110-31 kg 及m子弹=0.01kg 代入,得xe 14.510-3 m;x子弹 1.3210-30 m.第40页/共86页v 以上对不确定关系的推导比较粗糙.更严格的证明给出:v不确定关系与粒子坐标和动量按概率分布有密切关系,存在概率分布表明这些量是不确定的.v微观粒子固有的波粒二象性必然导致粒子的坐标和动量不可能同时具有确定值.因此也就不可能确切地用粒子的坐标和动量描述粒子的运动状态,粒子运动轨道的概念在量子力学中也是不存在的.第41页/共86页12-6 薛定谔方程v 微观粒子具有波粒二象性,其运动状态可以用波函数(wave function)描述.波函数满足的基本规律是薛定谔方程.一、波函数的统计解释v 玻恩1926年提出了粒子波函数的统计诠释:波函数模的平方 (r,t)2等于在t 时刻该粒子在r处的单位体积中出现的概率.玻 恩(M.Born,18821970)德 国 物 理 学 家.1954年因对波函数所作的统计解释获诺贝尔物理学奖.第42页/共86页即描写微观粒子运动状态的物质波与经典的机械波和电磁波不同,其在一般情况下是不可测量的,可以测量的只是2.v 由于2表示粒子出现的概率,与C(C为常数)具有相同的概率分布,因此它们所描述的粒子状态完全相同.v 根据波函数的统计诠释,就要求描写粒子的波函数必须是单值、有限和连续(包括其一阶导数连续)的函数.此外,任何时刻,在整个空间发现粒子的概率应为1,即称为波函数的归一化条件.第43页/共86页上述条件为波函数必须满足的标准条件.二、定态薛定谔方程v 某些情况下,粒子的波函数可以写成位置和时间两个函数的乘积.如自由粒子的波函数薛 定 谔(E.Schrdinger,18871961)奥地利物理学家.1933年因发现了原子理论(波动力学)的新形式获诺贝尔物理学奖.第44页/共86页除自由粒子外,若波函数(r,t)可以写为则 即粒子在空间出现的概率密度不随时间变化.我 们 将 这 时 粒 子 所 处 的 状 态 称 为 定 态(stationary state).(r)称为定态波函数.v 对于定态,如果能得到粒子的定态波函数(r),再乘上时间因子,就可以得到粒子的整个波函数(r,t).第45页/共86页为找到定态波函数满足的方程,将自由粒子的定态波函数对x取二阶导数,可得在v c 的非相对论情况下,粒子的动能Ek与动量p之间的关系为p2=2mEk(m为粒子质量),代入上式得自由粒子波函数满足方程第46页/共86页若粒子在势场U中运动,则粒子的总能量E=Ek+U,将Ek=E-U 代入上式得到描写势场中一维运动粒子状态的定态波函数所满足的方程为v 对于粒子的三维运动,可将上式推广为其中第47页/共86页这就是定态薛定谔方程.它表明对于质量为m,在势能为U(r)的势场中运动的一个粒子,可以用定态波函数(r)描写粒子的稳定状态,波函数满足定态薛定谔方程.v 定态薛定谔方程的每一个满足标准条件的解(r)表示粒子的一个可能的稳定状态,粒子处于这个状态的概率为(r)2,方程中与这个解对应的常量E就是粒子处于这个稳定状态时具有的能量.v定态薛定谔方程满足波函数标准条件的全部解构成了粒子的全部可能状态.第48页/共86页v粒子所处的环境决定了势能函数U(r)的具体形式,而不同的U(r)会导致不同解.v由于波函数必须满足标准条件和由具体问题所确定的边界条件,从而使得只有当总能量E取某些特定值时,定态薛定谔方程才有解.这些特定的能量值称为能量本征值(eigenvalue),而与能量本征值对应的波函数称为能量的本征函数(eigenfunction).v定态波函数乘以时间因子即为粒子的整个波函数.只有粒子的势能不显含时间,粒子才处于定态.第49页/共86页v薛定谔方程是量子力学的基本假设,它在量子力学中的地位与牛顿定律在经典力学中的地位相当.v微观粒子的粒子性表现在实验上发现电子时总是一个一个(质量为m,电荷为-e的一个粒子)的;而波动性则反映在粒子的运动由波函数描写.波函数服从薛定谔方程.粒子性和波动性的联系就在于波函数的统计解释,即波函数模的平方表示在空间各处粒子出现的概率.v波函数和薛定谔方程支配着微观粒子的运动,控制着微观世界的结构和发展变化.第50页/共86页12-7 薛定谔方程的应用研究方法比较研究方法比较v经典力学:分析物体受力,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求出物体加速度,由初始条件确定物体的运动状态(位移、速度、加速度等).v量子力学:根据粒子所处环境写出粒子的势能函数,代入薛定谔方程,解出粒子符合标准条件的波函数,确定粒子的运动状态及其性质(本征函数、本征值、粒子空间概率分布等).第51页/共86页一、一维无限深方势阱粒子被限制在长度为a的一维区域内作自由运动,在两端边界上发生反射.v粒子的势能函数为这种势场称为无限深势阱.由于势能不随时间变化,粒子处于定态.将势能代入一维定态薛定谔方程,得到 OaxU第52页/共86页上式表明粒子不可能在势阱外出现;在势阱内,根据波函数在边界处必须连续的要求,可以得到势阱内粒子能量的可能值为 其中n称为量子数.即势阱内粒子的能量只能取一系列离散的值,与其对应的定态波函数为第53页/共86页讨论:v 只要粒子被束缚在一定区域内,根据波函数应满足标准条件,其能量必是量子化的.v 粒子最低能量不为零.根据不确定关系,在量子力学中没有“静止的粒子”.问题:v 有限深势阱?En n第54页/共86页二、势垒 隧道效应粒子的势能函数 E U0,粒子将被反射,无法穿过势垒.v 量子力学:E U0,粒子既有越过势垒的可能,也有被势垒反射回去的可能.v 经典力学:E U0,粒子将越过势垒.OaxUU0E第55页/共86页在E U0情况下,分别写出三个区域的定态薛定谔方程令OaxUU0E第56页/共86页解得上述方程在三个区域的通解为A0、A、B、C、D为常数,可由波函数在x=0,x=a 两点的连续性条件和归一化要求确定.U0E123第57页/共86页1中的两项分别表示入射波和 x=0处的反射波;由于U0是有限的,因此20.若在 x=a 处,2 没有衰减到0,粒子将穿过势垒;3只有透射波,而没有反射波.v当粒子能量E U0,计算表明A 0,在x 0区域中仍然有反射波存在,即粒子有一定的概率被反射回去.a/m10-1110-1010-910-8T0.710.03310-1510-146第59页/共86页扫描隧穿显微镜(Scanning Tunnelling Microscope,STM)1981年德国物理学家宾尼(G.Binnig,1947)和瑞士物理学家罗雷尔(H.Rohrer,1933)利用隧道效应研制成扫描隧穿显微镜.并因此获得198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第60页/共86页 DNA的STM图像及三维图像 红细胞的STM扫描像 第61页/共86页12-8 氢原子中的电子v氢原子是量子力学解决的第一个实际问题,并由此证明了量子力学的正确性.v氢原子中的电子在原子核的电场中运动时,其势能为势能与时间无关,氢原子中的电子处于定态.解定态薛定谔方程知,对于任何E0的能量值E,都有满足标准条件的解.即电子能量可以连续取值,电子处于电离状态.第62页/共86页一、能量量子化v 对于E 0 的束缚态,只有当E为某些特定值时,才有满足标准条件的解.这时能量本征值是离散的:n为主量子数.氢原子能量只能取离散的值,这就是能量的量子化.上式中的每一个能量的可能取值称为原子的一个能级.v 氢原子在不同能级间跃迁时吸收或放出的光子能量等于相应的能级差,即h=En-El.第63页/共86页二、轨道角动量量子化v 经典力学中,粒子在中心对称的势场中运动时,粒子的角动量守恒,角动量可以取任意值而保持不变.v 量子力学中,通过解薛定谔方程得到:在氢原子中电子轨道运动的角动量的数值虽然是确定的,但不能任意取值,只能取一系列离散值,即氢原子中电子的轨道角动量L也是量子化的l 称为角量子数.通常将l=0,1,2,3,的状态称为s,p,d,f,态.第64页/共86页三、轨道角动量分量量子化v 角动量是个矢量,有三个独立的分量(如Lx、Ly、Lz),但这些分量受到不确定原理的限制不能同时确定.如因此一般总是研究角动量的一个分量,如Lz,当这个分量有确定值时,另外两个分量的值是完全不确定的.v 解薛定谔方程知Lz有确定的值,并是量子化的.Lz的可能取值为第65页/共86页其中m称为磁量子数.可见角动量的方向是不确定的.v 三个量子数n、l、m分别决定了氢原子的能量E、角动量的大小L及其在z轴的分量Lz.v E、L、Lz都有确定的数值,而且是量子化的,这些结果是从波函数连续、单值、有限的条件得到的,除此之外没有其他假设.zm=1m=-1m=0l=1第66页/共86页四、定态波函数和概率分布v 电子的运动状态由波函数描述,每个波函数都表示电子一个可能的运动状态.波函数由三个量子数n、l、m决定,因此波函数可表示为nlm.v 解定态薛定谔方程可以得到氢原子基态的定态波函数1s=100 为其中第67页/共86页1s 只是电子与原子核距离r 的函数,1s态的波函数为v 计算电子随r 的概率分布.以原子核为中心,r 为半径,取一单位厚度的球壳层,电子在其中出现的概率为1234D(r)n=1l=00第68页/共86页12-9 电子自旋一、能级简并和能级分裂v 对氢原子,电子的能量只由主量子数n 决定.n确定后,l 取0,1,2,(n-1)所对应的n 个状态具有相同的能量值En,即这n 个描述电子运动状态的波函数nl 都是同一能量值En的本征函数,这种情况称为n度简并(degeneracy).v 而复杂一些的多电子原子,其能量由n、l共同决定.对于确定的n值,多电子原子有n个能级分别对应的l=0,1,2,(n-1)的状态.即从氢原子的一个n度简并的能级分裂为多电子原子的n 个能级.第69页/共86页H能级He能级角量子数 l单一态三重态能量/eV第70页/共86页NaH 能量/eV第71页/共86页二、电子轨道磁矩v氢原子中的电子具有确定的角动量L和角动量的投影Lz,因而具有磁矩,称为电子轨道磁矩或原子磁矩.v按经典观点,原子中电子绕核运动与闭合载流线圈相似,应具有磁矩;根据量子理论,由电子波函数可以得到空间r处绕z轴环流的电流密度通过积分可以得到这个电流分布所产生的磁矩.所得结果与经典模型的结果相同.第72页/共86页v按经典观点,设电子在半径为r的圆轨道上以速度v绕核运动,则产生的磁矩为=i S其中i 为电子运动产生的电流,等于电子电量-e 与S为电子轨道包围的面积,S=r2,因此r-evLz 单位时间内电子转过的圈数的乘积,即第73页/共86页三、外磁场中能级进一步分裂v当有外磁场(沿z方向)存在时,电子的轨道磁矩便与外磁场相互作用而产生一个附加的能量v 角动量和磁矩都是矢量,且方向相反,因此v 由于Lz=m 只能取一系列离散值,因此,E也只能取一系列相应的离散值.第74页/共86页其中称为玻尔磁子(Bohr magneton),是原子磁矩的基本单位.v由于m可取 0,1,2,l 共2l+1个值,所以附加能量E共有2l+1个可能的数值.这就使原来一个能级在外磁场作用下分裂为2l+1个能级.这些能级的间距是相同的,都等于BB,即外磁场越强,能级间隔越大.第75页/共86页v如果观察原子在外磁场中的光谱就会发现原来一条谱线分裂成2l+1条谱线.这个现象早在1896年即为塞曼首先发现,称为塞曼效应(Zeeman effect).塞 曼(P.Zeeman,18651943)荷兰物理学家.1902年因研究磁性对辐射现象的影响所作的特殊贡献获诺贝尔物理学奖.B=0B 0能级图光谱第76页/共86页v在外磁场存在时,由于电子轨道磁矩与外磁场相互作用产生附加能量E=mBB.因此决定电子能量的量子数除了n和l外,还要加上m.m是表示轨道磁矩与磁场相互作用的能量大小的量子数,所以称为磁量子数.四、斯特恩-盖拉赫实验v1921年德国物理学家斯特恩(O.Stern)和盖拉赫(W.Gerlach)通过实验测得了一束经过非均匀磁场的Ag原子具有磁矩,进一步研究发现该磁矩并不是电子相对于核运动所产生的轨道磁矩.第77页/共86页斯特恩(O.Stern,18881969,左)德国物理学家.1943年因在发展分子束方法上所作的贡献和发现了质子的磁矩获诺贝尔物理学奖.盖拉赫(W.Gerlach,18891979,右)德国物理学家.第78页/共86页v实验装置如图所示,银原子被加热成蒸气,通过狭缝形成一束很细的射线进入非均匀磁场,在照相底片上记录银原子到达的位置.没有磁场时,观察到一条细痕迹;在有磁场时,观察到的是两条痕迹.加热炉狭缝磁体Ag原子束屏幕 第79页/共86页分析:根据电磁学理论,具有磁矩的载流线圈在非均匀磁场中要受到力的作用;如果原子具有磁矩,在非均匀磁场中也将受到磁场力的作用.磁场力的大小为其中dB/dz为磁感应强度B(z轴方向)随z的变化率,为 与磁矩 之间的夹角.v如果原子磁矩在磁场中可以任意取向,原子受力可在一定范围内连续变化,原子束偏转后将在底片上溅落成一片.第80页/共86页v实验上在底片上看到的是几条清晰可辨的黑斑,这表明原子磁矩在z 方向的分量z=cos只能取几个特定的值,从而角动量z方向的投影是量子化的.v若按轨道磁矩与角动量的关系如果只考虑电子绕核运动的磁矩,当l 一定时,m可取(2l+1)个值,对应有(2l+1)个z和Fz值.于是原子束通过非均匀磁场后应分裂为(2l+1)束,即奇数束.但实验结果却是分裂为偶数束.第81页/共86页五、电子自旋而且实验所用的银原子处于基态(价电子处于5s态,l=0),轨道磁矩为零.可见轨道磁矩无法解释斯特恩-盖拉赫实验.荷兰物理学家乌仑贝克(G.Uhlenbeck,19001988,左)和 古 兹 米 特(S.Goudsmit,19021978,右).v1925年荷兰莱顿大学的两位学生乌仑贝克和古兹米特,根据实验事实提出了电子自旋(electron spin)的大胆假设.第82页/共86页v他们认为:电子不是点电荷,它除了轨道角动量外,还有自旋运动,具有相应的自旋角动量S.描写自旋角动量的量子数s称为自旋角量子数.与轨道角量子数l不同每个电子都具有相同的s值,s=1/2.于是v 自旋角动量在z 方向的投影为其中ms为自旋磁量子数,由于s=1/2,ms只能取+1/2和-1/2两个值.与自旋角动量对应的自旋磁矩 为第83页/共86页v 自旋磁矩 在z轴方向的分量为由此解释了银原子向两个相反方向偏转的实验结果.同样,用电子自旋还可以解释碱金属原子光谱的精细结构.v原子在外磁场中的能量及原子中电子的运动状态将由四个量子数n、l、m、ms 共同确定.除电子外,人们发现其他微观粒子都存在自旋,自旋是微观粒子的重要特征.第84页/共86页本章结束谢谢!作者:喀蔚波第85页/共86页感谢您的观看!第86页/共86页

    注意事项

    本文(第十二章-量子物理基础.pptx)为本站会员(莉***)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