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叙文中的议论和抒情定稿.pptx
记叙文中的议论第1页/共26页 记叙文中的议论,不象议论文那样要有充足的论据和严密的论证,它是在叙述、描写的基础上,直接表明作者对人物、事件的看法,在文章中起画龙点睛的作用。记叙文中的议论第2页/共26页 先叙后议含义:先叙事,在叙述的基础再对人物、事物或事件进行议论。作用:提高对所叙事物的认识,深化文章的主题思想,点明和加深所叙事物的意义,起画龙点睛的作用。有的议论用在文章的结尾部分是为了与文章开头相照应,使文章结构更加严谨先叙后议先叙后议深化主题深化主题画龙点睛画龙点睛照应上文第3页/共26页妈妈非常的疼我。一天,天生瘦弱的我病倒了。母亲白天带我到医院排队、挂号、看病、拿药整整忙乎了一天,夜里又一直守候在我身边,生怕发生什么意外。可那时我完全不知道妈妈一夜没水,整整一夜,一直都在看护着我。第二天早晨,我慢慢的睁开双眼,朦胧中,我看到了母亲的脸,黯然无光,眼里布满了血丝。显然她已经疲惫不堪了。见我醒了,她用手轻轻的抚摸着我的前额,露出了欣慰的笑容。顿时我只觉得一股暖流涌上心田,啊!(妈妈的精力是多么的充沛,意志有十多么坚强啊!我真为有这样一个精力充沛,意志坚强的妈妈而感到幸福。)第4页/共26页雨,尽情地下着。走出考场,我看到雨中走来了我的母亲,她很快汇入前来接考生的家长的人群。在考场楼前,在那一大群母亲中,她的个子是那么小,可她也象每一个母亲那样,挺起矮小的身子,急切地在那些从考场里涌出的孩子中寻找着我。她打着一把雨伞,可那伞哪是为了遮挡她的身体!她把伞的一大半用来遮挡手中的东西,那时我的衣服、雨鞋,还有蛋糕、汽水、饼干。我到了她眼前,她眼泪汪汪的看着我,(我一辈子也不会忘记母亲看到我时的那种目光。那是难以用语言描绘的目光,那是母亲眼里特有的光华。)第5页/共26页在下面这段话结尾的括号内,加入能揭示“我”感受和记叙内涵的议论句。清晨,走在上学的路上,一片树叶飘落在我的肩上。一叶知秋,我将它拾起,仔细地端详。它那变化了的色泽,正在失去的柔软,以及开始卷曲的形态,向我展示了一个生命最后阶段的依恋与惆怅。()它似乎在告诉我,生命是多么美好,时光又是多么容易流逝,珍惜这大好青春吧!第6页/共26页这是一只养熟的鸟,也许是从小便养了笼里的,所以它不十分怕人。可是它的左翅也许是被养着它的或是别人孩子扯坏了,所以它爱人,又不完全信任人。想到这里,()我觉得很难过。一只鸟儿失去了翅膀,是多么可怜的事情。这只小鸟儿离开了人恐怕不会活了,可是人又那么狠心,伤了它的翎羽。它被人毁坏了,可是还想依靠人,多么可怜!它的眼睛现出进退为难的神情。虽然只是那么小的一只并不美丽的小鸟,它的举动和表情可露出了十分委屈和为难的样子。它要保全它那点小小的生命,可不晓得怎样才能保全。第7页/共26页这个枕头刚做好的时候,我总觉得它不好,还觉得有点硬,所以就置之不用了.有一次吃晚饭时,我问妈妈:“这个枕头里装的是什么?”妈妈说是柏树子地儿.我又问:“怎么才装那么一点?”妈妈有点不高兴地说:“那么一点儿?让你爸爸走了多少路,流了多少汗.那么一点儿?都是为了你,为了让你头脑清醒些,去去火.这一切的一切,都是为了你.”我明白了,一切都明白了()第8页/共26页先议后叙 作用:起统领全文、点明中心、引出下文的作用,并能使文作用:起统领全文、点明中心、引出下文的作用,并能使文章的主题思想得到鲜明的表达,同时能使文章条理分明,层章的主题思想得到鲜明的表达,同时能使文章条理分明,层次清楚,揭示记叙的事物所蕴含的道理和意义次清楚,揭示记叙的事物所蕴含的道理和意义先叙后议先叙后议点明中心点明中心统领全文统领全文引出下文引出下文 平时,我要上早自习。为了不耽误我的学习,妈妈每天总是早早起来为我做饭。偶尔做晚了点,就会焦虑不安地看着锅,好像犯了什么错似的。冬天,怕我冻手,妈妈就给我早早织好了手套。我洗衣服,她也总是不让,生怕冻坏了手,影响学习。在上面叙述片段之前,添上一句议论,起到点示中心,统领下文的作用。第9页/共26页试一试 下面这段话开头的括号内加一个能准确地领起下边记叙的议论句。()每日爸爸下班,妈妈听到脚步声,总会在爸爸掏出钥匙之前跑过去开门,然后再接过爸爸的包,递上一杯热茶。阴雨天,妈妈刚一换衣服,拿包要出门,爸爸就把伞递到她的手里。并叮嘱妈妈:“路上要小心。”我不知道别家的夫妻,关系是什么样的,但是我非常清楚爸妈之间那种平常又特别的关爱。第10页/共26页夹叙夹议 含义:一面叙述某一件事,一面又对这件事进行分析、评论含义:一面叙述某一件事,一面又对这件事进行分析、评论。作用:笔法灵活多变,生动活泼,还可以起到总起、提示、。作用:笔法灵活多变,生动活泼,还可以起到总起、提示、过渡和总结等作用。能够具体地记叙事件,充分地抒发感情,过渡和总结等作用。能够具体地记叙事件,充分地抒发感情,直接揭示所写对象的意义直接揭示所写对象的意义唉,梅老师是我们 村里全婶的女儿 ,()前年,她师范毕业,主动要求回到我们这缺老师的山沟沟里 教书。为此,不仅她妈妈全婶骂她傻,就连她在城里当局长的舅舅也火冒三丈。()但梅老师最终还是回来了。夹叙夹议夹叙夹议过过 渡渡总起提示总起提示总 结第11页/共26页回家的路上,形形色色的人川流不息.偶然间,迎面走来一位伯伯.只见他手里抱着一盆火鹤,脸上漾着微笑。火鹤的花朵配上墨绿色的大叶子.让人觉得它透着一股喜庆劲儿.而此时伯伯的脸上的笑意已经清楚明白地把他的心情告诉了每一个人.他的笑容充满着自豪,充满着喜悦.他小心地搬着花向前走,还不时停下来弄弄叶子,那股小心呵护的劲儿,就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看着那盆火鹤,再看那位伯伯,我发现原来生活就像这火鹤一样美丽.我继续向家走着,心中的甜蜜久久不散.第12页/共26页第二课时抒情第13页/共26页 在记叙中抒情,就是作者在记叙人物或事物、描绘景或物的过程中,用饱含感情的语言,把自己内心的情感(或喜或悲,或热爱或厌恶,或赞美或批评)抒发和表达出来。第14页/共26页记叙文中抒情的作用A抒情用在写人、叙事、写景散文的开头,能使文章充满抒情色彩。B在记叙、描写中穿插几点抒情,有助于理解、理清作品的思路。避免偏离题意第15页/共26页抒情方式(类型)1.直接抒情(直抒胸臆)直接抒情是在记叙的基础上直接抒发自己对事物的思想感情。即直截了当地把内心强烈的感情抒发、倾吐出来。2.间接抒情间接抒情是借助其它表达方式(如叙述、描写、议论等)抒发感情。在叙述中抒情,寓“情”于叙事之中。在描写中抒情,寄“情”于描写人物、事物、景物之中。在议论中抒情,边发议论边抒情。第16页/共26页 一位同学写了一篇题为一位同学写了一篇题为看病看病的作文,的作文,文中刻画了一位认真负责的女医生。在描文中刻画了一位认真负责的女医生。在描写她细心呵护病人之后,小作者点染了一写她细心呵护病人之后,小作者点染了一笔:笔:她的白大褂上一个小小的红十字格外她的白大褂上一个小小的红十字格外显眼,仿佛是盛开在雪地里的一朵红莲花,显眼,仿佛是盛开在雪地里的一朵红莲花,那么美丽,那么圣洁那么美丽,那么圣洁 一个有着高尚医德的白衣天使形象一个有着高尚医德的白衣天使形象就站在了我们面前,作者对她的赞美之就站在了我们面前,作者对她的赞美之情也就溢于言表了。情也就溢于言表了。第17页/共26页 一位同学暑假回农村老家探亲,目睹一位同学暑假回农村老家探亲,目睹了兄妹换亲的封建陋俗,写了一篇了兄妹换亲的封建陋俗,写了一篇探探亲亲的作文。在文章结尾,小作者妙用的作文。在文章结尾,小作者妙用点染:点染:第二天清早,我上路回城了。走第二天清早,我上路回城了。走时山村好静,走过童年的小树,我不禁时山村好静,走过童年的小树,我不禁回首:山村雾茫茫,人们还没有从梦中回首:山村雾茫茫,人们还没有从梦中醒来呢。醒来呢。结尾既点明主旨,又余音袅袅,语结尾既点明主旨,又余音袅袅,语言富有意蕴,耐人寻味。言富有意蕴,耐人寻味。第18页/共26页 给下面两段文字补充几句抒情性语句。第19页/共26页1.还记得我参加物理竞赛的那个早上,兄弟们为了让我多睡一会儿,下床整理衣服走路洗漱都静悄悄的,连说话都轻声细语,直到我起床,他们才将灯打开(这哪里是宿舍,这分明是一个无微不至、互帮互助的大家庭,我们都是这个家庭中的好兄弟!)第20页/共26页 2.“小璇,我们快到家了。”妈妈的话把我的思绪拉了回来。在两排路灯的陪伴下,我们又走完了这条路,我望着那明亮、温暖、柔和的灯光,突然一个念头跳进我的脑海 妈妈,她,不就是我生命中的路灯吗?是她照亮了我人生的道路,帮我绕过陷阱,跨过壕沟,增强我战胜困难的勇气,我的人生之路正是因为有了她而一片光明。第21页/共26页 可我能感觉妈妈并没有出去,反而好像可我能感觉妈妈并没有出去,反而好像到了我的床前。我将眼睛微微睁开一条缝,到了我的床前。我将眼睛微微睁开一条缝,妈妈果然站在我的床边,眼睛愣愣地看着我,妈妈果然站在我的床边,眼睛愣愣地看着我,那是那是什么样的眼神什么样的眼神啊!啊!这个文段有没有表达出母亲的关爱柔情?这个文段有没有表达出母亲的关爱柔情?没有,少了议论和抒情的文字。没有,少了议论和抒情的文字。第22页/共26页 可我能感觉妈妈并没有出去,反而好像可我能感觉妈妈并没有出去,反而好像到了我的床前。我将眼睛微微睁开一条缝,到了我的床前。我将眼睛微微睁开一条缝,妈妈果然站在我的床边,眼睛愣愣地看着我,妈妈果然站在我的床边,眼睛愣愣地看着我,那是那是什么样的眼神什么样的眼神啊!啊!那是第一缕晨曦对娇那是第一缕晨曦对娇花的抚弄,那是三月里的春风对碧水的温柔,花的抚弄,那是三月里的春风对碧水的温柔,那是夏日晚霞对嫩柳的辉映,那是秋夜月光那是夏日晚霞对嫩柳的辉映,那是秋夜月光对修竹的依恋,那是冬日里的朝阳与小草的对修竹的依恋,那是冬日里的朝阳与小草的交谈!交谈!巧用修辞,虚实相生,深情款款。巧用修辞,虚实相生,深情款款。第23页/共26页记叙中的抒情与议论常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很难截然分开。学会在记叙中穿插适当的抒情与议论,对于提高写作记叙文的水平有着重要作用.总结第24页/共26页课后练习(1)什么叫在记叙中抒情?抒情的方式有哪些?运用抒情表达方式要注意什么?(2)以我赞美_为题,写一篇记叙文,要求恰当地运用抒情的表达方式。(用日记本写)第25页/共26页感谢您的观看!第26页/共2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