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习题课件 期末专题训练 7.专题七文言文知识梳理与阅读.ppt
-
资源ID:87352554
资源大小:1.55MB
全文页数:48页
- 资源格式: PPT
下载积分:6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习题课件 期末专题训练 7.专题七文言文知识梳理与阅读.ppt
人人教教版版七七年年级级上上专题七专题七 文言文知文言文知识梳理与阅读识梳理与阅读人人教教版版七七年年级级上上提示提示:点击点击 进入讲评。进入讲评。12345123412312341234一一(一)(一)(二)(二)(三)(三)(四)(四)(五)(五)人人教教版版七七年年级级上上提示提示:点击点击 进入讲评。进入讲评。12二二(一)(一)123(二)(二)123(三)(三)123(四)(四)1234(五)(五)345专题七专题七(1)俄而雪骤俄而雪骤_(2)未若柳絮因风起未若柳絮因风起_(3)太丘舍去太丘舍去_(4)相委而去相委而去_(5)友人惭,下车引之友人惭,下车引之_1重点词理解。重点词理解。一、文言文知识梳理一、文言文知识梳理不久,一会儿。不久,一会儿。(一一)世说新语世说新语二则二则 趁、乘。趁、乘。舍弃。舍弃。舍弃。舍弃。拉,牵拉。拉,牵拉。专题七专题七2通假字。通假字。尊君在不:尊君在不:“_”同同“_”。不不否否3词类活用。词类活用。陈太丘与友期行陈太丘与友期行_名词用作动词,约定。名词用作动词,约定。专题七专题七(1)与儿女讲论文义与儿女讲论文义古义:古义:_;今义:;今义:_。(2)太丘舍去太丘舍去古义:古义:_;今义:;今义:_。(3)元方入门不顾元方入门不顾古义:古义:_;今义:;今义:_。4古今异义。古今异义。子女,这里泛指小辈,包括侄儿侄女子女,这里泛指小辈,包括侄儿侄女 子女子女离开离开从所在地到别的地方从所在地到别的地方(跟跟“来来”相对相对)回头看回头看注意,照管注意,照管 专题七专题七5重点句子翻译。重点句子翻译。(1)白雪纷纷何所似?白雪纷纷何所似?这纷纷扬扬的白雪像什么呢这纷纷扬扬的白雪像什么呢?不如比作柳絮乘风漫天飞舞。不如比作柳絮乘风漫天飞舞。(2)未若柳絮因风起。未若柳絮因风起。像像凭借凭借专题七专题七(3)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您您)正午不到,就是不讲信用;对着人家正午不到,就是不讲信用;对着人家的儿子骂他的父亲,就是没有礼貌。的儿子骂他的父亲,就是没有礼貌。正午正午专题七专题七(1)学而时习之学而时习之_(2)人不知而不愠人不知而不愠_(3)吾日三省吾身吾日三省吾身_(4)可以为师矣可以为师矣_(5)学而不思则罔学而不思则罔_1重点词理解。重点词理解。按时温习。按时温习。(二二)论语论语十二章十二章生气,恼怒。生气,恼怒。自我检查、反省。自我检查、反省。凭借。凭借。迷惑,意思是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迷惑,意思是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专题七专题七(6)思而不学则殆思而不学则殆_(7)三军可夺帅也三军可夺帅也_(8)博学而笃志博学而笃志_(9)知之者不如好之者知之者不如好之者_疑惑。疑惑。改变。改变。坚定。坚定。喜爱,爱好。喜爱,爱好。专题七专题七2通假字。通假字。不亦说乎:不亦说乎:“_”同同“_”,意为:,意为:_。说说悦悦愉快愉快专题七专题七3词类活用。词类活用。(1)学而时习之学而时习之_(2)吾日三省吾身吾日三省吾身_(3)传不习乎传不习乎_(4)温故而知新温故而知新_(5)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_ 名词作状语,按时。名词作状语,按时。名词作状语,每天。名词作状语,每天。动词用作名词,指老师传授的知识。动词用作名词,指老师传授的知识。形容词用作名词,学过的知识。形容词用作名词,学过的知识。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快乐。为快乐。专题七专题七4重点句子翻译。重点句子翻译。学习了学习了(知识知识),并且按时温习,不是很愉快吗?,并且按时温习,不是很愉快吗?(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2)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温习学过的知识,可以得到新的理解和体会,温习学过的知识,可以得到新的理解和体会,可以凭借可以凭借(这一点这一点)当老师。当老师。通通“悦悦”愉悦愉悦学过的知识学过的知识专题七专题七(3)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只学习却不思考,就会感到迷茫而无所适只学习却不思考,就会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只思考却不学习,就会疑惑。从;只思考却不学习,就会疑惑。(4)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懂得某种学问的人不如喜爱它的人;喜爱它的人不懂得某种学问的人不如喜爱它的人;喜爱它的人不如以研究这种学问为快乐的人。如以研究这种学问为快乐的人。迷茫迷茫懈怠、疑惑懈怠、疑惑专题七专题七(5)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富贵,对于我来讲就像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富贵,对于我来讲就像浮云一样。浮云一样。对于对于像像专题七专题七(1)静以修身静以修身_(2)非淡泊无以明志非淡泊无以明志_(3)非宁静无以致远非宁静无以致远_(4)淫慢则不能励精淫慢则不能励精_(5)年与时驰年与时驰_(6)险躁则不能治性险躁则不能治性_1重点词理解。重点词理解。连词,表示后者是前者的目的。连词,表示后者是前者的目的。(三三)诫子书诫子书 内心恬淡,不慕名利。内心恬淡,不慕名利。达到远大目标。达到远大目标。放纵懈怠。放纵懈怠。疾行,指迅速逝去。疾行,指迅速逝去。轻薄浮躁。轻薄浮躁。专题七专题七形容词活用为名词,远大目标。形容词活用为名词,远大目标。2词类活用。词类活用。(1)非宁静无以致远非宁静无以致远_(2)非志无以成学非志无以成学_ 名词活用为动词,立志。名词活用为动词,立志。专题七专题七(他们他们)以宁静专一来提高修养,以节俭来培养品德。以宁静专一来提高修养,以节俭来培养品德。3重点句子翻译。重点句子翻译。(1)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静以修身,俭以养德。(2)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不不(能做到能做到)内心恬淡、不慕名利就没办法明确志内心恬淡、不慕名利就没办法明确志向,不平和安静就无法达到远大目标。向,不平和安静就无法达到远大目标。节俭节俭培养培养明确志向明确志向到达到达专题七专题七(3)悲守穷庐,将复何及!悲守穷庐,将复何及!可悲地守着陋室,可悲地守着陋室,(悔恨悔恨)又怎么来得及!又怎么来得及!专题七专题七(四四)狼狼1重点词理解。重点词理解。(1)止有剩骨止有剩骨_(2)缀行甚远缀行甚远_(3)一狼仍从一狼仍从_(4)屠大窘屠大窘_(5)弛担持刀弛担持刀_仅,只。仅,只。连接、紧跟。连接、紧跟。跟从。跟从。处境困迫,为难。处境困迫,为难。解除,卸下。解除,卸下。专题七专题七(6)眈眈相向眈眈相向_(7)意暇甚意暇甚_(8)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_(9)盖以诱敌盖以诱敌_(10)狼亦黠矣狼亦黠矣_ 凶狠注视的样子。凶狠注视的样子。这里指神情、态度。这里指神情、态度。意图。意图。表示推测,大概,原来是。表示推测,大概,原来是。狡猾。狡猾。专题七专题七(1)狼不敢前狼不敢前_(2)其一犬坐于前其一犬坐于前_(3)一狼洞其中一狼洞其中_(4)恐前后受其敌恐前后受其敌_名词用作动词,上前。名词用作动词,上前。2词类活用。词类活用。名词作状语,像狗似的。名词作状语,像狗似的。名词用作动词,挖洞。名词用作动词,挖洞。名词用作动词,攻击。名词用作动词,攻击。专题七专题七(1)一狼径去一狼径去古义:古义:_;今义:;今义:_。(2)禽兽之变诈几何哉禽兽之变诈几何哉古义:古义:_;今义:;今义:_。(3)止增笑耳止增笑耳古义:古义:_;今义:;今义:_。离开离开3古今异义。古今异义。从所在地到别的地方从所在地到别的地方(跟跟“来来”相对相对)多少,意思是能有多少多少,意思是能有多少几何学几何学罢了罢了耳朵耳朵专题七专题七(1)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4重点句子翻译。重点句子翻译。骨头已经被投完了,可是两只狼像原来一样一起追赶骨头已经被投完了,可是两只狼像原来一样一起追赶(屠户屠户)。(2)狼不敢前,眈眈相向。狼不敢前,眈眈相向。狼不敢上前,瞪眼朝着屠户。狼不敢上前,瞪眼朝着屠户。一起追赶一起追赶瞪眼瞪眼专题七专题七(3)久之,目似瞑,意暇甚。久之,目似瞑,意暇甚。时间长了,狼的眼睛似乎闭上了,神情很悠闲。时间长了,狼的眼睛似乎闭上了,神情很悠闲。(4)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屠户此时屠户此时)才明白前面的那只狼假装睡觉,原来才明白前面的那只狼假装睡觉,原来是用来迷惑敌方的。是用来迷惑敌方的。闭上闭上神情神情才才原来原来专题七专题七(5)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禽兽的诡诈手段能有多少?只是增加笑料罢了。禽兽的诡诈手段能有多少?只是增加笑料罢了。罢了罢了专题七专题七1重点词理解。重点词理解。待,等到。待,等到。(五五)寓言四则寓言四则(1)及其家穿井及其家穿井_(2)国人道之国人道之_(3)丁氏对曰丁氏对曰_(4)身亡所寄身亡所寄_(5)因往晓之因往晓之_ 讲述。讲述。应答,回答。应答,回答。无,没有。无,没有。告知,开导。告知,开导。专题七专题七其人舍然大喜其人舍然大喜“_”同同“_”,意为:,意为:_。2通假字。通假字。舍舍释释解除、消除解除、消除专题七专题七(1)奈何忧崩坠乎奈何忧崩坠乎古义:古义:_;今义:今义:_。(2)亦不能有所亦不能有所中伤中伤古古义:义:_;今义:;今义:_。3古今异义。古今异义。为何,为什么为何,为什么意思跟意思跟“怎么办怎么办”相似,用相似,用于反问或否定式,表示没有于反问或否定式,表示没有办法办法伤害伤害诬蔑别人使受损害诬蔑别人使受损害 专题七专题七(1)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4重点句子翻译。重点句子翻译。寻到的消息如此,还不如不知道。寻到的消息如此,还不如不知道。(2)其人舍然大喜,晓之者亦舍然大喜。其人舍然大喜,晓之者亦舍然大喜。那个杞国人消除了疑虑,很高兴;开导他的那个杞国人消除了疑虑,很高兴;开导他的人也消除了疑虑,很高兴。人也消除了疑虑,很高兴。消息消息知道知道开导他的人开导他的人专题七专题七1.“竞竞”是会意字。甲骨文是会意字。甲骨文“竞竞”字像两个头上有字像两个头上有“辛辛”(刑刀刑刀)标志的奴隶在搏斗标志的奴隶在搏斗(如右图如右图)。所以,。所以,“竞竞”的本义是的本义是“争逐、角逐、比赛争逐、角逐、比赛”,引申为:,引申为:强劲;强劲;繁忙的;繁忙的;小心谨慎。文中小心谨慎。文中“南风不南风不竞竞”的的“竞竞”意为意为_(填序号填序号)。二、课外文言文阅读二、课外文言文阅读(一一)请同学们看请同学们看点拨训练点拨训练第第117页第页第(一一)题第题第1-4题。题。本题考查对词语的理解。本题考查对词语的理解。“南风不竞南风不竞”的的“竞竞”是是“强劲强劲”的的意思,句意是南边的进攻意思,句意是南边的进攻不强劲,要输。所以选不强劲,要输。所以选。专题七专题七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1)尝看诸门生摴蒱尝看诸门生摴蒱_(2)乃曰乃曰_(3)遂拂衣而去遂拂衣而去_ 曾经。曾经。于是,就。于是,就。离开。离开。专题七专题七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语句。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语句。这个小孩儿也就是通过竹管的小孔来看豹,经常这个小孩儿也就是通过竹管的小孔来看豹,经常只看到豹身上的一块斑纹而已。只看到豹身上的一块斑纹而已。此狼亦管中窥豹,时见一斑。此狼亦管中窥豹,时见一斑。经常看到经常看到专题七专题七4出自文中的成语是出自文中的成语是“_”,这个成语的比喻,这个成语的比喻义是义是_。管中窥豹管中窥豹只见到事物的一小部分只见到事物的一小部分专题七专题七(1)军皆渴皆:军皆渴皆:_(2)乃令曰乃:乃令曰乃:_(3)甘酸可以解渴可以:甘酸可以解渴可以:_(4)乘此得及前源及:乘此得及前源及:_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全,都。全,都。(二二)望梅止渴望梅止渴于是。于是。可以用来。可以用来。到,到达。到,到达。请同学们看请同学们看点拨训练点拨训练第第18页第页第(二二)题第题第1-3题。题。专题七专题七2.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士兵们听到后,嘴里都流出口水。趁着这个机会士兵们听到后,嘴里都流出口水。趁着这个机会得以到达前方有水源的地方。得以到达前方有水源的地方。士卒闻之,口皆出水。乘此得及前源。士卒闻之,口皆出水。乘此得及前源。都都趁着趁着专题七专题七3.结合选文简要分析魏武帝曹操这一人物形象。结合选文简要分析魏武帝曹操这一人物形象。本题考查分析人物形象的能力,答题时找出描写本题考查分析人物形象的能力,答题时找出描写人物的语句人物的语句 与相关事件,然后结合具体内容来分析。与相关事件,然后结合具体内容来分析。曹操谎称前方有梅林,利用士兵们渴望吃到梅曹操谎称前方有梅林,利用士兵们渴望吃到梅子的心理,让军队成功克服了干渴的困难,可见其子的心理,让军队成功克服了干渴的困难,可见其才思敏捷、足智多谋。才思敏捷、足智多谋。专题七专题七(1)而徙衽以从阴而徙衽以从阴_(2)其阴逾去其阴逾去_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跟随,跟从。跟随,跟从。(三三)【2021上海普陀区期末上海普陀区期末】更加。更加。请同学们看请同学们看点拨训练点拨训练第第118页第页第(三三)题第题第1-3题。题。专题七专题七2.根据选文,摘录原文填空。郑人逃暑,巧于用昼的行为是根据选文,摘录原文填空。郑人逃暑,巧于用昼的行为是“_”;到了傍晚,他;到了傍晚,他“_”,结果却结果却“_”。徙衽以从阴徙衽以从阴复徙衽以从阴复徙衽以从阴其阴逾去,而其身逾湿其阴逾去,而其身逾湿本题考查对文章的阅读理解能力,结合题干的提本题考查对文章的阅读理解能力,结合题干的提示进行回答。示进行回答。专题七专题七3.这则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这则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不要盲目照搬经验、不要套用老办法解决新问题,不要盲目照搬经验、不要套用老办法解决新问题,做事时要顺应事物的变化。做事时要顺应事物的变化。本题考查主题,解答此题需在通晓全文大意的基本题考查主题,解答此题需在通晓全文大意的基础上进行分析。础上进行分析。专题七专题七(四四)【2021无锡梁溪区期末无锡梁溪区期末】请同学们看请同学们看点拨训练点拨训练第第113页第页第(四四)题第题第1-3题。题。(1)韩豫章遗绢百匹韩豫章遗绢百匹 _(2)如是减半如是减半_(3)就车中裂二丈与范就车中裂二丈与范_(4)人宁可使妇无裈也人宁可使妇无裈也_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给予、赠送。给予、赠送。这样。这样。撕下。撕下。难道。难道。专题七专题七2.下列句子中与下列句子中与“笑而受之笑而受之”中中“之之”的用法不相同的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的一项是()A下车引之下车引之B学而时习之学而时习之C久之久之 D有闻而传之者有闻而传之者代词,指玉璧代词,指玉璧代词,指元方代词,指元方代词,指前面代词,指前面所学的知识所学的知识代词,指代代词,指代听说的事听说的事C专题七专题七3.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我我)不是因为痛,身体发肤不是因为痛,身体发肤(是父母给的是父母给的),不敢,不敢有所损伤,因此才哭泣啊。有所损伤,因此才哭泣啊。非为痛,身体发肤,不敢毁伤,是以啼耳。非为痛,身体发肤,不敢毁伤,是以啼耳。因此因此专题七专题七1.“法法”字在古汉语字词里有如下解释:字在古汉语字词里有如下解释:法令,制度;法令,制度;方法;方法;效法;效法;准则。你认为文中准则。你认为文中“不知卿家君不知卿家君法孤,孤法卿父法孤,孤法卿父”中的中的“法法”的意思是的意思是 _。(只写序号只写序号)(五五)陈元方候袁公陈元方候袁公请同学们看请同学们看点拨训练点拨训练第第118页第页第(五五)题第题第1-5题。题。本题本题考查理解词义的能力,这句话的意思为不知道是考查理解词义的能力,这句话的意思为不知道是你的父亲效仿我,还是我效仿你的父亲?因此,你的父亲效仿我,还是我效仿你的父亲?因此,“不不知卿家君法孤,孤法卿父知卿家君法孤,孤法卿父”中的中的“法法”的意思是的意思是“效效法,仿效法,仿效”。专题七专题七2.对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对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贤家君在太丘贤家君在太丘/远近称远近称/之何所履行之何所履行B贤家君在贤家君在/太丘远近太丘远近/称之何所履行称之何所履行C贤家君在贤家君在/太丘远近称之太丘远近称之/何所履行何所履行D贤家君在太丘贤家君在太丘/远近称之远近称之/何所履行何所履行文言语句的节奏文言语句的节奏划分方法:划分方法:1.主语和谓语之间要停顿;主语和谓语之间要停顿;2.谓谓语和宾语、补语之间一般要停顿;语和宾语、补语之间一般要停顿;3.后置的介宾短语前一般后置的介宾短语前一般要停顿;要停顿;4.古二今一之间要停顿;古二今一之间要停顿;5.需要强调的地方一般要需要强调的地方一般要停顿;停顿;6.省略句中省略的地方一般要停顿;省略句中省略的地方一般要停顿;7.发语词、句首发语词、句首关联词或语气词之后要停顿;关联词或语气词之后要停顿;8.在转折词前一般要稍加停顿。在转折词前一般要稍加停顿。D专题七专题七3.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对弱者用仁爱去安抚。对弱者用仁爱去安抚。弱者抚之以仁。弱者抚之以仁。用仁爱用仁爱专题七专题七4.“正行此事正行此事”中的中的“此事此事”指的是什么?指的是什么?强者绥之以德,弱者抚之以仁,恣其所安。强者绥之以德,弱者抚之以仁,恣其所安。本题考查筛选信息的能力,答题时要在理解文章本题考查筛选信息的能力,答题时要在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联系上文筛选恰当的信息。内容的基础上联系上文筛选恰当的信息。专题七专题七5.你认为元方所说的你认为元方所说的“周公不师孔子,孔子亦不师周周公不师孔子,孔子亦不师周公公”的言外之意是什么?的言外之意是什么?家君没有效法袁公,袁公也没有效法家君。家君没有效法袁公,袁公也没有效法家君。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关键语句的能力,答题时,要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关键语句的能力,答题时,要反复阅读文章,理解文章内容,然后联系上下文理解反复阅读文章,理解文章内容,然后联系上下文理解句子的含义。句子的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