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产品标准温法热计量分摊装置介绍.pptx
1.温度法热计量分摊方的发展历程 欧洲最早开始热计量,采用的是分摊的技术路线.蒸发式热分配表就是在这样条件下诞生的.随着技术的进步,产生了热量表.热量表主要用于独立的建筑和在销售时考虑了能源差别的建筑的计量 对于没有考虑能耗差别的公寓类建筑,为了解决公平问题,主要采用修正的方法解决.随着电子技术、通讯技术的进步,产生了温度法第1页/共22页1.温度法热计量分摊方的发展历程美国政府的研究报告中提到这一点.在上个世纪90年代,美国ASHRAE就发表过介绍这种方法应用于若干公寓建筑。美国的经验表明,能耗测定装置难于保证用户之间的公平,并且有些调节方法难于向他们解释清楚,这样这种室温分摊法就成了较易于接受的途径。室温法热费分摊系统与耗热量分摊系统一样能够改变人们的用能习惯和意识。第2页/共22页1.温度法热计量分摊方的发展历程这种形式在法国运行多年,根据法国国家重量及测试协会年建立的测试程序以及国家公用事务分摊组织采纳的系统,它的节能性和按能量分摊系统一样明显。英国正在进行将其用于热水供应及采暖热量分摊国外争议问题:(1)室内温度测不准,测量成本高;(2)开窗户导致室温降低。第3页/共22页1.温度法热计量分摊方的发展历程1 1)国外技术介绍阶段)国外技术介绍阶段1995年1998年间,国内有多篇文章,介绍温度分摊方法。2 2)理论探讨及仪表开发阶段)理论探讨及仪表开发阶段2000年开始国内开始温度法的研究探讨。天大涂光备、李建兴、高林,哈工大李文波,孙延勋、张锡虎、方展和和徐晨辉等2001年开始样机试验。第4页/共22页1.温度法热计量分摊方的发展历程3)工程应用及技术完善阶段2003年第一块温度法产品通过建设部鉴定.逐渐有一批研究人员,对室温法分配技术的完善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4)标准化建设2008年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下达的编制计划,由哈尔滨工业大学、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石家庄市自动化研究所、哈尔滨市技术监督局等单位负责编写温度法热计量分配装置产品标准。2012年2月发布,编号为JG/T362-2012,自2012年8月1日起实施。第5页/共22页2.标准编制的原则及主要内容第6页/共22页 1范围2规范性引用文件3 术语和定义4一般要求5要求6试验方法7检验规则8标志、包装、运输及贮存附录A(规范性附录)温度法热计量分摊装置原理附录B(规范性附录)热量计算方法第7页/共22页2.1 温度法标准的定位 热计量收费实际上是热用户的热费分摊,热费计算,本质上是计算热用户的相对面积比和相对热量比。由于热用户的相对面积比是一个固定数值,因此热用户设置的分摊仪表的目的是为了得到热用户的相对热量比。第8页/共22页2.1 温度法标准的定位 当将建筑物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热量分摊时,贸易结算热量的准确度是由楼栋设置的贸易结算表保证的。分摊仪表的作用就是通过一些参数的测量,得到每户用热量占总热量的比例,将贸易结算表计量的热量,公平、合理地分摊到各个热用户 温度面积法是基于楼栋贸易结算表计量的热量热量,根据一定的分摊原则,对外网供给建筑物的热量或整栋建筑物的热费进行再分摊的仪表。第9页/共22页温度法热计量分摊装置原理图第10页/共22页2.2 温度法标准的定位当将建筑物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热量分摊时,分摊仪表的数据采集系统与建筑物或采暖系统构成了一个热量分摊系统。热量分摊系统的性能与分摊原理、数据采集系统有关。对热量分摊系统的干扰来自两方面。一个是现场对数据采集系统的干扰,一个是采暖系统或建筑物的使用状况,对分摊原理有干扰。因此对基于楼栋贸易结算表的热用户热量分摊系统的要求是:1.热量分摊系统所依据的分摊模型,其物理概念要明确,分摊模型要能溯源。2.数据采集系统性能要稳定、可靠,静态性能及动态性能均应达到规定的技术指标。3.热量分摊系统应具有强抗干扰能力。第11页/共22页2.2 温度面积法标准的定位 对数据采集系统的噪声干扰,主要来自采集系统的外部(如电磁干扰、机械干扰、热干扰等),也可能来自数据采集系统的内部(如测量电路中的寄生电容、寄生电感、测量电路元器件的随机噪声等)。数据采集系统的噪声干扰控制主要通过产品的技术指标的控制来实现。数据采集系统的噪声干扰同热量表一样,可以通过合理地产品设计,将其消除或减小。第12页/共22页2.2 温度面积法标准的定位对数据采集系统的噪声干扰,本标准对静电放电抗扰度、射频电磁场辐射抗扰度、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浪涌(冲击)抗扰度、工频磁场抗扰度、电压暂降、短时中断抗扰度做了具体规定。第13页/共22页2.2 温度面积法标准的定位 对分摊原理的干扰的抑制,需要通过对热量分摊系统的使用条件的限定,保证其分摊结果的准确及合理。第14页/共22页2.3 温度面积法的分摊原理如果将室外温度取为开始(停止)采暖时的室外温度(5)。此时室内平均温度由18,增加或降低1时,用户分配的热量变化约为7.7%。如果用户可以自主控温,户温每变化1导致采暖费的变化幅度又与地区有关,则全国就不会有一个统一的激励政策;如果户温每变化1导致采暖费的变化幅度过小,即激励强度过弱,则对鼓励节能和抑制消费起不到应有作用。因此从即简化测量系统,又考虑到大家对温度的认知习惯,同时利于激励用户节能的角度,将计算的室外温度取为0。tntntw tw -14-14-12-12-10-10-8-8-6-6-4-4-2-20 02 25 520201.061.061.071.071.071.071.081.081.081.081.091.091.11.11.111.111.131.131.151.1519191.031.031.031.031.041.041.041.041.041.041.051.051.051.051.061.061.061.061.081.0818181 11 11 11 11 11 11 11 11 11 117170.970.970.970.970.960.960.960.960.960.960.950.950.950.950.940.940.940.940.920.9216160.940.940.930.930.930.930.920.920.920.920.90.90.90.90.890.890.880.880.850.85第15页/共22页2.3 温度面积法的分摊原理温度法是将热量总表测量的贸易结算量温度法是将热量总表测量的贸易结算量,用所选定的分摊用所选定的分摊单位进行分配单位进行分配,分配的倍数即为测量结果。分配的倍数即为测量结果。温度法选定的分配单位是可以直接测量的室内温度、时间温度法选定的分配单位是可以直接测量的室内温度、时间与面积的乘积与面积的乘积,这样热量计算系数可以直接由测定的室温、这样热量计算系数可以直接由测定的室温、时间和面积进行计算。时间和面积进行计算。第16页/共22页2.3 温度面积法的分摊原理室外温度理论上应取对应于采样时间的室外温度。在一个小区内,如果每一个建筑都测量室外温度,不但增加了安装工作量,又增加了分配系统的造价。考虑到进行热量分配的建筑处于同一个室外条件,因此对于整个采暖季来说,可以将室外温度取为一个定值。在采暖期内,有代表性的温度应为当地的室外平均温度。通过18个面积相同的用户的分析,可得在不同的室外温度时,用户室温变化1时,所分配的热量变化情况。第17页/共22页2.3 温度面积法的分摊原理严寒地区室外温度较低,但是室外评均温度变化所导致的用户分配的热量变化远小于室外温度取0 时的用户分配的热量变化。以哈尔滨为例,室外平均温度为-10时,室内平均温度由18,增加或降低1时,用户分配的热量变化约为3%;而室外平均温度为0时,室内平均温度由18,增加或降低1时,用户分配的热量变化约为5.5%。tntntw tw -14-14-12-12-10-10-8-8-6-6-4-4-2-20 02 25 520201.061.061.071.071.071.071.081.081.081.081.091.091.11.11.111.111.131.131.151.1519191.031.031.031.031.041.041.041.041.041.041.051.051.051.051.061.061.061.061.081.0818181 11 11 11 11 11 11 11 11 11 117170.970.970.970.970.960.960.960.960.960.960.950.950.950.950.940.940.940.940.920.9216160.940.940.930.930.930.930.920.920.920.920.90.90.90.90.890.890.880.880.850.85第18页/共22页2.4 对分配原理的干扰消除为消除建筑物状态对分配原理的干扰,提高对分配模型的干扰的抑制水平,标准规定了开窗识别与处理这一要求。装置应具有室温陡降识别和处理的功能,在用户室温陡降期间所计算的热量与用户室温陡降前所计算的热量相对变化量不应大于1%。该规定可以消除开关窗户对分摊原理的干扰,对于长期干扰,可以利用供热时间、从建筑设计和加强对用户管理上解决。第19页/共22页2.4 对分配原理的干扰消除为防止将温度法演变为简单的数据采集系统,除了规定室温陡降识别和处理的功能室温陡降识别和处理的功能外,尚规定了温度传感器安装的基本数量。室温传感器的材料性能应稳定,应有坚固的外罩并能够固定安装。室温传感器应设置在每户除厨房、卫生间、储藏室外的每一个房间内。同一栋建筑里相同户型不同住户的室温传感器的设置位置应相近,且不应受家具遮挡和热源干扰而影响温度采集。为了利于用户维权,规定了现场数据存储的时间。为了利于用户维权,规定了现场数据存储的时间。显示数据应至少保存最近三个采暖期的数据。第20页/共22页第21页/共22页感谢您的观看!第22页/共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