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型背景下西安东郊纺织城文化创意产业研究.pptx
-
资源ID:87371142
资源大小:1.92MB
全文页数:22页
- 资源格式: PPTX
下载积分:20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转型背景下西安东郊纺织城文化创意产业研究.pptx
目录目录一、区域背景1.1 区位1.2 历史沿革1.3 发展现状二、存在问题三、原因探讨四、初步建议第1页/共22页一、区域背景1.1 区位 纺织城地处西安东部浐、灞河之间,北麓原北麓,西至东三环,东邻绕城高速,北距陇海铁路仅3公里,核心区面积约5.3Km2。具有较好的综合交通区位优势,但与主城区联系不便,且区内道路设施不完善,通达性较差。第2页/共22页1.1 区位综合交通区位之公路运输综合交通区位之铁路运输第3页/共22页1.2 历史沿革 西安“纺织城”是国家“一五”期间投资建设的西北地区最大的纺织工业基地,面积约5.3平方公里,主要包括西北第一印染厂和西北国棉三厂、四厂、五厂、六厂等大型国有纺织企业。纺织城在七、八十年代时曾创造了陕西纺织业的辉煌,但是从九十年代后期开始,因为产业结构调整、市场竞争加剧和生产工艺的落后,“纺织城”地区企业纷纷倒闭,大量工人下岗,纺织城逐渐走向衰落。第4页/共22页1.2 历史沿革 直到07年初,包括白夜、王风华、贺军等在内的多位艺术家自发聚集到纺织城西街238号,租用原西北第一印染厂闲置多年的老厂房,改建为创作工作室。并成立了纺织城创意产业协会筹委会,包括城市规划、建筑设计、特色旅游、画廊以及艺术家、设计师、音乐家、策展人、艺术经纪人、教育专家等领域的代表,几乎涉及了创意产业的各个门类。从此,纺织城开始了她的蜕变历程。第5页/共22页纺织城艺术钩沉2008年89月,李齐“我的态度”个人摄影展2009年78月,小电影拍摄2009年910月,“乐来乐快乐”09张冠李戴音乐节第二季2009年12月25日,秀秀茶文化2010年68月,西安纺织城艺术街区人像入围腾龙镜头杯网络摄影大赛未完待续、第6页/共22页艺术品欣赏第7页/共22页1.3 发展现状07年,西安市委及相关部门对纺织城地区进行调研,将纺织城的改造振兴提上议事日程;08年,纺织城地区振兴发展规划原则通过;同年,纺织城地区总体规划通过审批,并将纺织城地区纳入主城区;09年4月28日,11个项目在灞桥纺织企业外迁承接工业园开工,标志着纺织城改造振兴规划正式启动。第8页/共22页核心区周边改造情况2004年6月24日2006年5月30日2009年8月12日2011年7月7日注意虚线框内基质的变化第9页/共22页1.3 发展现状根据规划,未来的纺织城将形成五大产业共同支撑的产业结构。即结合老工业区改造、交通优势及西安市商业布局规划,加快纺织业、建材业等传统产业内部结构调整和升级,培育新型产业,重点发展纺织、商贸物流、文化创意、房地产及旅游业五大产业。作为纺织城原来的主导产业,灞桥区也将通过实施旧城改造,调整产业结构,将原来的纺织业整体迁至新的纺织产业园。第10页/共22页1.3 发展现状未来,纺织城综合发展区还将形成“一核、两带、三轴、六区”的空间格局。“一核”:即商贸核心区;“两带”:即沿浐河、灞河两岸形成绿化生态带;“三轴”:指沿东三环、纺西街及纺北路形成的功能景观轴;“六大功能区”:即东部生态居住区、北部居住区、工业改造区、中部居住区、南部居住区、工业区。第11页/共22页二、存在问题鉴于本次研究的课题,并根据纺织城改造规划将研究范围缩小至旧城改造核心区,即国棉三、四、五、六厂及西北一印老厂房的基地范围,如图所示。尽管纺织城改造规划决定将该区改造成为文化创意产业园区,但是从实际的改造情况来看,效果并不理想。根据相关新闻报道及实地调查,发现自从改造实施以来,艺术区承办的活动越来越少,艺术家纷纷离开纺织城,来此地的游客更是寥寥无几。第12页/共22页改造核心区第13页/共22页二、存在问题 归结起来,艺术区目前面临的问题是:大部分厂房处于空置状态,并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部分以前被用作工作室的厂房因艺术家纷纷离开再次处于空置状态;多数工作室大门紧锁,这部分工作室虽然还在运营,但艺术家并没有选择在工作室创作,而是在市区的家里,只是偶尔去一趟工作室;艺术区几乎没有任何游客。上述问题的直接原因是艺术家纷纷离开纺织城,艺术活动减少导致艺术区活力下降并处于衰落状态。第14页/共22页三、原因探讨纺织城艺术区活力下降的背后存在一系列原因,表面上是艺术家离开的结果,实际上隐藏着更深层次的原因,归结如下:纺织城偏于一隅,多年来形成相对封闭的状态,与主城区的功能联系不够紧密;纺织城内部道路设施不完善,周边虽然被东三环及绕城高速所包围,但均为快速通过性道路而非生活性道路。另外,公交线路很少,地铁换乘设施缺乏导致其可达性很差;区内市政公用设施不完善。原来自成体系的模式导致其市政公用设施与主城区缺乏良好衔接,给艺术家及居民的生活带来不便;第15页/共22页三、原因探讨改造规划实施后,管理方开始提高厂房租金及水电费,这是导致艺术家离开的原因之一;规划缺乏对艺术区持续发展的科学引导,只做了核心区的改造规划方案,并没有对改造期间艺术区的持续发展提出具体可行的引导方案;纺织城的艺术环境欠佳,艺术品市场不景气导致许多工作室处于入不敷出的状态;改造施工产生的噪音、粉尘、垃圾等破坏了宁静的创作氛围,给艺术家的创作活动带来很大干扰。第16页/共22页四、初步建议纺织城艺术区活力下降会严重妨碍其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从原因探讨可以看出,其背后既有交通条件、政策环境、市场状态这样的区位因素,又有市政设施、改造施工、艺术环境这样具体细微的因素。这些因素共同导致纺织城在发展文化创意产业上处于不利的区位条件,并导致艺术家纷纷离开,艺术区衰落的局面。在转型背景下,如何充分发挥城市规划作为公共政策的导向作用,制定纺织城改造施工期间的引导方案,实现艺术区在过渡期的持续发展,成为本文关注的核心问题。基于上述分析,现提出一些初步的建议如下:第17页/共22页四、初步建议改善交通条件。增加公交线路的条数或班次,引入微公交或公共自行车建立地铁站与目的地之间的换乘系统,从而提高艺术区的通达性;完善市政公用设施。采取工程措施建立纺织城与主城区之间市政公用设施的衔接,改善艺术区的居住工作条件;配建商业服务设施。提高艺术区生活的便捷性,增强其对游客的吸引力;降低厂房租金,并免费向刚毕业的大专院校艺术系学生开放;第18页/共22页四、初步建议控制好核心区的改造程度,只有严重老化、存在结构隐患的建筑物方可拆除,厂房建筑都应该原样保留,拆迁时应保护好基地上的原有树木;采取措施尽量减弱改造施工对艺术家的影响,使之在改造期间仍能进行艺术创作活动;通过电视、网站、报刊等媒体手段加强对纺织城艺术区的宣传,使更多的人了解纺织城艺术区;文化创意活动应丰富多彩,除常见的绘画、雕塑、摄影、音乐会之外,还可以增加行为艺术、游客参与式的涂鸦活动等。要注意物质文化遗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同步保护,使艺术区的纺织文化得到延续。第19页/共22页文化创意产业区位选择过程文化创意产业多为创作与展销相结合的产业,其市场指向性很强。因此,经济人在选择其区位时,会倾向于接近市场的城市中心地区。但是,文化创意产业高度依赖于展销活动,而展销活动一般需要高大宽敞的空间,对建筑面积需求较大。这样,在级差地租的作用下,其区位将会发生第一次偏移,转移到地租较低的郊区。然而,文化创意产业的市场指向性要求它位于消费者易于到达的地区。因此,其区位又发生第二次偏移,转移到交通便捷、通达性好的交通枢纽区。第20页/共22页谢谢大家第21页/共22页感谢您的观看!第22页/共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