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装箱基础知识.pptx
第二章 集装箱国际标准第一节 标准化与集装箱国际标准化第二节 集装箱国际标准化的发展过程第三节 国际标准集装箱第四节 集装箱国际标准与其他国际标准的衔接。第1页/共150页第一节 标准化与集装箱国际标准化一、标准与标准化二、集装箱国际标准化的必要性第2页/共150页(一)标准与标准化的定义(二)标准化的特点第3页/共150页(一)标准与标准化的定义 为了提高社会生产各部门、各环节之间相互联系与转换的便利和效率,人们根据大家都能接受的方案,规定一些统一的沟通方式,这样就出现了“标准”与“标准化”。第4页/共150页国标中对“标准”的定义:标准是对经济、技术、科学及其管理中需要协调统一的事物和概念,所作的统一技术规定。这种规定是为了获得最佳的、全面的经济效果,最佳的秩序和社会效益,根据科学、技术和实践经验的综合成果,经各有关方面协商同意,由主管机构批准,以特定形式发布,作为共同遵守的准则。第5页/共150页标准的制订、发布、贯彻和实施是一个过程,是许多人、许多部门甚至许多国家共同协调工作的过程,这个过程就是“标准化”。ISO的定义:标准化为了所有有关方面的利益,特别是为了求得最佳的、全面的经济效果,并适当考虑到产品使用条件和安全要求,在所有有关方面的协作下,进行有秩序的特定活动制订并实施各项规则的过程。第6页/共150页(二)标准化的特点经济性:标准化的目的。科学性:标准化的依据。民主性:标准化的过程。、法规性:标准化的保障。第7页/共150页二、集装箱国际标准化的必要性(一)集装箱运输方式对集装箱设备提出 的基本要求。(二)集装箱国际标准化的必要性。第8页/共150页集装箱运输方对集装箱设备提出的基本要求1.需求性的要求2.制约性的要求第9页/共150页需求性的要求1.便于存装货物的较大的内部容积和几何形状;2.有便于在场地堆存和充分利用船舶等运输工具内部容积的外在几何形状;3.能方便地使用各种装卸机械进行高效装卸;4.能方便地与各种运输工具相配合,容易进行紧固和绑扎;5.具有一定的强度,适应一定程度的堆高、摇晃、冲击;6.有易于区别的外部标记,以弥补其外部几何形状千篇一律所造成的识别上的困难,便于运输,装卸与堆存的管理;7.能适应运输不同的货物,如需要保温、冷藏、液体、活体或异形货物。第10页/共150页制约性的要求1.不能太重,避免造成运输卡车对公路等路面“轴压”过大,而使一般的公路、桥梁路面或桥梁的负荷无法承受。因为一般公路能承受的“轴压”,铁路都能承受,所以这一制约主要限于集装箱的公路运输。2.不能太高,避免造成无法通过桥梁、隧道、高压架空线与用户企业的大门等路段。3.不能太宽,避免与铁路两侧的有关设施相擦或公路运输出现会车困难。第11页/共150页集装箱国际标准化的必要性1.国际间运输的必然要求。2.多式联运方式的必然要求。3.集装箱运输自身特点的必然要求。4.集装箱运输过程安全的必然要求。第12页/共150页第二节 集装箱国际标准化的发展过程一、地区标准化时期二、国际标准化时期第13页/共150页地区标准化时期大致可以划分为早期欧洲地区标准化时期和20世纪50年代美国标准化时期。1.早期欧洲标准化时期2.美国标准化时期第14页/共150页早期欧洲标准化时期 早期的集装箱标准由欧洲联盟(UIC)制订。为了欧洲各国早期的铁路集装箱运输中达到换装方便,于1933年制订了三种集装箱标准。1.小型集装箱(A类)容积:1m(35ft),重量在1.5t以下。2.小型集装箱(B类)容积:13m(35106ft),重量在1.55.2t。3.小型集装箱(C类)容积:3m(106ft)以上,重量5.27t。第15页/共150页美国标准化时期 1958年6月30日,美国标准协会(ASA)在美国机械工业协会(ASME)和美国搬运协会(AMHS)组成了美国标准协会集装箱委员会(ASAMHS),制订了第一个集装箱标准。该标准有以下三种集装箱:托盘集装箱(Paller Container)货物集装箱(Cargo Container)货箱集装箱(Van Container)第16页/共150页1.相当于一般成组运输托盘;2.是尺寸最小的一种集装箱;3.容积0.53.0m;4.其设计尺寸是根据火车和火车的车厢有效载荷考虑第17页/共150页1.容积为6.015.0m;2.具有水密结构,能在室外进行保管;3.结构坚固能用起重机进行装卸;4.考虑了适合卡车、火车、船舶之间的互换。第18页/共150页1.一种可以摘下的卡车车体;2.容积为12.050.0m3.标准尺寸的集装箱可以装在85ft、40ft、30ft、20ft以及集装箱船和飞机上。4.成为第一系列国际集装箱基本原型。第19页/共150页国际集装箱的标准化时期 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成立于1947年,它是世界最大的非政府标准化专门机构,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持紧密联系,是联合国甲级咨询机构。国际标准化组织以组成技术委员会的方法开展和主持各类标准的制订和标准化的推动工作 第104技术委员会(TC-104)专门负责讨论与制订集装箱的国际标准。TC-104于1961年9月召开第一次全体大会,标志着集装箱国际标准化时期的开始。集装箱国际标准化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阶段。第20页/共150页ISO技术委员会第21页/共150页集装箱国际标准化的四个阶段确立基本标准阶段。1961年9月ISO TC-104的第一次全体大会至1964年7月 ISO TC-104的第三次全体大会。(主要贡献,特点)。实用阶段。1965年ISO TC-104的第四次全体大会至1967年ISO TC-104的第五次全体大会。对集装箱的角件(Corner fitting)的结构逐渐形成了统一的意见。多样化阶段。1967年ISO TC-104的第六次全体大会至1978年ISO TC-104的第十次全体大会。(特点)。稳定阶段。1978年ISO TC-104第十次代表大会之后。(达成一致)第22页/共150页1.确立了内容积为1m以上的最小集装箱体积标准。2.确定了8ft8ft的集装箱断面标准。3.建立了系列1(1A1F)和系列2(2A2C)共9种集装箱标准。第23页/共150页发达国家的集装箱运输基本上都在各自原来的水平上运行,大规模的基础设施投资善未开始。三大集团各执己见,日本被降级。虽形成雏形,但仍是各行其是。第24页/共150页各国纷争最终系列1集装箱标准被广泛接受。第25页/共150页历经十年的“北北对立”、“南北对立”之后,各国都认识到集装箱标准的稳定远远要好于频繁地变动。因此,1978年ISO TC-104第十次会议通过了集装箱基本标准五年不变的提案。从此,系列1集装箱为主的标准集装箱,虽在结构和装卸工艺配套方面不断完善,但其主要尺寸等标准不再有大的变化。第26页/共150页第三节 国际标准集装箱一、国际标准集装箱的尺寸二、国际标准集装箱的分类三、集装箱的方位性术语四、通用集装箱上主要部件名称和说明五、国际标准集装箱的标记第27页/共150页国际标准集装箱的尺寸(一)国际标准集装箱的外部尺寸(二)国际标准集装箱的内部尺寸第28页/共150页外部尺寸第29页/共150页外部尺寸第30页/共150页1A1B1D1C1C1D1D1D1D1TEU2TEU0.5TEU1.5TEU第31页/共150页我国集装箱标准1978年10月,国家标准总局发布的国家标准(GB 1413-78)规定我国集装箱系列为 5t、10t、20t、32t型号分别为5D、10D、1CC、1AA。1985年该标准又增加了1A、1AX、1C、1CX型号型号 时间时间5 5D D1010D D1 1A AA A1 1A A1 1A AX X1 1C CC C1 1C C1 1C CX XB BD D19781978 19851985 第32页/共150页内部尺寸 mm型号型号最小内部尺寸最小内部尺寸最小箱门开口尺寸最小箱门开口尺寸H HWWL LH HWW1AAA1AAA1AA1AA1A1A1BBB1BBB1BB1BB1B1B1CC1CC1C1C1D1D-241-2412 3302 33011 99811 99811 99811 99811 99811 9988 9318 9318 9318 9318 9318 9315 8675 8675 8675 8672 8022 8022 5662 5662 2612 2612 1342 1342 5662 5662 2612 2612 1342 1342 2612 2612 1342 1342 1342 1342 2862 286第33页/共150页国际标准集装箱的分类杂货集装箱开顶集装箱台架式集装箱平台集装箱冷藏集装箱散货集装箱通风集装箱罐状集装箱动物集装箱汽车集装箱组合式集装箱其他用途集装箱第34页/共150页 散货集装箱主要用于装运麦芽、谷物和粒状化学药品等。它的外形与杂货集装箱相近,在一端有箱门,同时在顶部有23个装货口,在箱门下方还设有两个长方形的卸货口。第35页/共150页 杂货集装箱又称干货箱,适用范围很广,除需制冷、保温的货物与少数特殊货物外,均可使用杂货箱装运。一段开门、两端开门与侧箱开门三类。杂货箱的门均有水密性,可270开启。第36页/共150页开顶集装箱一种特殊的通用集装箱,除顶部可以拆下外,其他结构与通用集装箱类似。开顶集装箱又可分为“硬顶”和“软顶”开顶集装箱主要使用于装载大型货物和重型货物,如钢材,不材,玻璃等。第37页/共150页第38页/共150页第39页/共150页台架式集装箱(Platform Based Cont)台架式集装箱完整上部结构不完整上部结构敞侧式全骨架式(无箱顶、侧壁、端板)有完整的固定端板有完整的折叠式端壁有固定角柱有折叠式角柱栅栏式插板式第40页/共150页第41页/共150页第42页/共150页平台集装箱平台集装箱是指无上部结构、只有底部结构的集装箱。平台集装箱又分为有顶角和底角件的和只有底角件而没有顶角件的两种。平台集装箱在欧洲使用较多。第43页/共150页第44页/共150页冷藏集装箱1、机械式冷藏集装箱 这种集装箱里面装有冷冻机,只有有外部供电,就能制冷。使用时应注意以下问题:冷冻集装箱本身没有冷冻能力,对货物要事先冷冻。机械式冷冻集装箱有“空冷”与“水冷”之分,当采用“空冷”方式,在装船时应将其置于甲板上。一般20ft集装箱可采用空冷,有可采用水冷,而40ft集装箱一般只有空冷而没有“水冷”,因此只能放在甲板上,此外当空冷式集装箱的冷冻装置面对面摆放时,应至少有1m以上的间隔。2、离合式冷藏集装箱 这种集装箱是指冷冻装置与集装箱箱体分离的集装箱。其优点、缺点。第45页/共150页优点1.箱内温度能保持在-25C以下;2.冷风由箱底吹进,箱内温度分布良好,没有温差;3.即使航行时间长,冷冻机的故障率也低,箱内保持一定温度的可靠性高;4.由于冷冻装置在箱体外,箱内容积比机械式冷藏集装箱大,自重轻;5.制造成本低。第46页/共150页缺点1.船舱内可能设置管道,可能损失船舶仓容积,增加船舶投资。2.集装箱在陆上保管时,接拆冷冻装置比较费时。第47页/共150页第48页/共150页第49页/共150页第50页/共150页通风集装箱通风集装箱,在箱壁上开有46个通风口。当船舶驶经温差较大的地域时,通风集装箱可防止由于箱内温度变化造成“结露”和“汗湿”。通风集装箱一般采用自然通风,其箱体一般采用双层结构,以便通风和排露效果较好。第51页/共150页第52页/共150页罐状集装箱罐状集装箱由罐体和箱体框架两部分构成。罐体顶部设有装货口,装货口的盖子必须具有水密性,罐底有排出阀。要注意:罐体的强度在设计时是按照满载为条件的,如呈半罐状态,可能对罐体有巨大冲击力,造成危险。因此在装货时应确保货物为满罐。第53页/共150页第54页/共150页第55页/共150页动物集装箱箱顶采用胶合板覆盖,侧面和端面都有金属网制成的窗,以便通风。动物集装箱在船上必须装在甲板上,而且不允许多层堆装,所以其强度可低于国际标准集装箱的要求,重量也较轻。第56页/共150页汽车集装箱汽车集装箱是在简易箱底上装一个钢制框架,一般设有端壁和侧壁,箱底采用防滑钢板。为提高箱容利用率,双层汽车集装箱有两种不同高度:一种为10.5ft(3200mm),另一种12.75ft(8.5ft的1.5倍)。因此汽车集装箱一般不是国际标准集装箱。第57页/共150页组合式集装箱组合式集装箱又称“子母箱”,俗称奇泰纳(G-tainer).它的结构是在对立的底盘上,箱顶、侧壁和端壁可以分解和组合,既可以单独运输货物,也可以紧密地装在20ft和40ft箱内,作为辅助集装箱使用。它拆掉壁板后,形似托盘,所以又称”盘式集装箱“。第58页/共150页第59页/共150页第60页/共150页第61页/共150页第62页/共150页三、集装箱的方位术语占集装箱总数85%以上的通用集装箱,均一端设门,一端为盲端。前端(Front):指没有箱门的一端。后端(Rear):指有箱门的一端。如果集装箱两端结构相同,则应避免使用前端和后端这两个术语,若必须使用,应依据标记、铭牌等特征加以区别。左侧(Left):从集装箱后端向前看,左边的一侧。右侧(Right):从集装箱后端向前看,右边的一侧。由于集装箱在公路上行驶时,有箱门的一端必须装在拖车的后方,因此有的标准把左侧称为公路侧,右侧称为路缘侧。路缘侧(Gurbside):靠右行驶时,靠近路缘的一侧。公路侧(Roadside):靠右行驶时,靠马路中央的一侧。纵向(Longitudinal):指集装箱的前后方向。横向(Transverse):指集装箱的左右。第63页/共150页第64页/共150页第65页/共150页四、通用集装箱上主要部件名称和说明角件角柱角结构上端梁下端梁门楣门槛上侧梁下侧梁顶板顶梁箱顶底板底梁底结构和底框架叉曹鹅颈曹端框架端壁侧壁端板侧板箱门端门门铰链箱门密封垫箱门搭扣件箱门锁杆锁杆托架锁杆凸轮锁杆凸轮座门锁把手把手锁件海关铅封件海关铅封保护罩第66页/共150页 角件分为甲、乙两种,甲种角件适用于1AA和1CC型集装箱,乙种角件适用于10D、5D型集装箱。采用角件方案时,必须符合集装箱角件的技术条件标准的要求第67页/共150页 角柱连接集装箱顶角件与底角件的立柱,是集装箱的主要承重部件。第68页/共150页 角结构由顶角件、角柱和底角件组成的结构,是承受集装箱堆码载荷的强力构件。集装箱的重量通过角结构传递。在集装箱堆码时上下层集装箱的角件应对准,不能偏码。最底层的集装箱必须堆放在堆场划线的范围内,否则会压坏堆场。第69页/共150页 上端梁指箱体端部与左右上角件连接的横向结构第70页/共150页 下端梁指集装箱端部与左右下角件连接的横向结构。第71页/共150页门楣指箱门上方的梁第72页/共150页门槛指箱门下端的梁。第73页/共150页上侧梁指集装箱侧壁上部与前后顶角件连接的纵向结构。第74页/共150页下侧梁指集装箱侧壁下部与前后底角件连接的纵向结构。第75页/共150页 顶板指箱体顶部的板。顶板要求用一张整板制成,不得用柳接或焊接成的板,以防止柳钉松动或焊缝开裂造成漏水。第76页/共150页 顶梁指在顶板下连接上侧梁,用于支撑箱顶的横向结构。第77页/共150页箱顶由顶板和顶梁组合而成的结构。第78页/共150页 底板是指铺在底梁上承受载荷的板。一般由底梁和下端梁支撑,是集装箱主要承载结构。因此底板必须有足够强度,通常用硬木板或胶合板制成,木板应为搭接或榫接,也可采用开曹结构。第79页/共150页 底梁指在底板下连接下侧梁,用于支撑底板的横向构件。底梁从箱门起一直排列到端板为止。第80页/共150页底结构和底框架底结构:两根下侧梁+下端梁+门槛+底板+底梁。底框架:下侧梁+底梁第81页/共150页叉曹横向贯穿箱底结构、供叉车的叉齿插入。20ft集装箱上一般有一对或两对叉曹。40ft集装箱上一般不设叉曹。通过叉曹一搬不能叉实箱,只能叉空箱。第82页/共150页鹅颈曹设在集装箱箱底前部,用以配合鹅颈式底盘车上的凹槽。第83页/共150页端框架集装箱前端的框架,由前面的两组角结构、上端梁和下端梁组成后端的框架实际为门框架,它由后面的两组角结构、门楣和门框组成。第84页/共150页端壁在端框架平面内与端框架相连接形成封闭的板壁(不包括端框架在内)。在端壁的里面一般设有端柱,以加强端壁的强度。第85页/共150页侧壁与上侧梁和下侧梁以及角机构相连接,形成封闭的板壁(不包括上侧梁、下侧梁、角结构),在侧壁里面一般有侧柱,加强侧壁强度。第86页/共150页端板覆盖在集装箱端壁外表面的板。第87页/共150页侧板覆盖在集装箱侧壁外表面的板。第88页/共150页箱门通常为两段后端开启的门,用铰链安装在角柱上,并用门锁装置进行关闭。第89页/共150页门铰链连接箱门与角柱的部件,保证箱门能自由转动。第90页/共150页箱门密封垫在箱门周边为保证密封而设的零件。材料一般为氯丁橡胶。第91页/共150页箱门搭扣件进行装、卸货物作业时,保证箱门开启状态的零件。设在箱门下方和相对应的侧壁上。第92页/共150页箱门锁杆设在箱门上垂直的轴或杆。锁杆两端有凸轮,锁杆转动后凸轮即嵌入锁杆凸轮座内,把箱门锁住。锁杆还起到加强箱门承托力的作用。第93页/共150页锁杆托架把锁杆固定在箱门上并使之能转动的承托件。第94页/共150页锁杆凸轮设于锁杆端部的门锁部件,通过锁件的转动,把凸轮嵌入凸轮座内,将门锁住。第95页/共150页锁杆凸轮座保持凸轮成锁住状态的内撑装置,又称卡铁。第96页/共150页门锁把手装在箱门锁杆上,在开关箱门时用来转动锁杆的零件。第97页/共150页把手锁件用来保持箱门把手使它处于关闭状态。第98页/共150页海关铅封件通常设在箱门的把手锁件上,海关用于施加铅封的装置,一般都采用孔的形式。第99页/共150页海关铅封保护罩设在把手锁件上方,用于保护海关铅封而加装的防雨罩,一般用帆布制成。第100页/共150页端门设在箱端的门,一般通用集装箱前端设端壁,后端设箱门。第101页/共150页五、国际标准集装箱的标记(一)国际集装箱标记的类别(二)必备标记(三)自选标记(四)通行标记第102页/共150页国际标准集装箱标记的类别标记在集装箱上的位置必备标记自选标记作业标记作业标记识别标记识别标记第103页/共150页必备标记第104页/共150页第105页/共150页箱主代号即集装箱所有人代号。用三个大写拉丁字母表示。例如:ABC箱主代号在使用之前应向国际集装箱局(BIC)登记注册。BIC每隔半年公布一次在册的集装箱主代号。第106页/共150页设备识别代号分别为“U”,“J”,“Z”U代表集装箱,J代表集装箱所配置的挂装设备,Z表示集装箱专用车和底盘车。箱主代号和设别标记代号一般为四个字母连续排列,如ABCU则表示,货主代号为ABC,设备识别代号为U。第107页/共150页第108页/共150页顺序号(箱号)用6位阿拉伯数字表示。若不足6位,则在前面用“0”补足6位。例:000123.第109页/共150页核对数字由一位阿拉伯数字表示,列于6位箱号之后,置于方框之中。设置核对数字的目的是为了防止箱号在记录时发生差错。第110页/共150页额定重量和自重标记集装箱的额定重量(空箱质量)和箱内装载货物的最大允许重量(最大允许质量)之和,即最大工作总重量,以R表示。集装箱的自重(Tare weight)又称空箱重量(Tare mass),以T表示,它包括集装箱在正常状态下的所有附件的重量。P=R-T图示第111页/共150页第112页/共150页空路水联运集装箱标记空陆水集装箱指可在飞机、船舶、卡车、火车之间联运的集装箱,其容积为1m或1m以上,为适用空运,这种集装箱自重较轻,结构较弱,强度仅能堆码两层。图示第113页/共150页第114页/共150页登顶触电警告标记凡有登箱梯子的集装箱,应设有登箱顶触电警告标记。该标记一般设在罐式集装箱上,位于临近登箱顶的扶梯上。第115页/共150页第116页/共150页超高标记凡高度超过8.5ft(2.6m)的集装箱必须标出超高标记。该标记表明超高实际高度为9.5ft(9ft6in)合公制2.9m第117页/共150页自选标记第118页/共150页尺寸代号 尺寸代号以两个字符表示,第一个字符表示箱长;第二个字符表示箱宽与箱高。箱高箱高代码字符代码字符箱宽箱宽mmmmFt inFt in2,438mm(8ft2,438mm(8ft)2,438mm2,438mm和和2 2,500mm500mm22,500mm500mm2,4382,4388 80 02,5912,5918.68.62 2C CL L2,7432,7439 94 4D DMM2,8952,8959.69.65 5E EN N2,8952,8959.69.66 6F FP P1,2951,2954.34.38 81,2191,219449 9第119页/共150页类型代号类型代号可以反映出集装箱的用途和特征。类型代号用两个阿拉伯数字表示,1995年改为两个字符表示。第一个字符为拉丁字母,表示集装箱的类型。第二个字符为阿拉伯数字,表示集装箱的特征。第120页/共150页集装箱的类型G(General)G(General)通用集装箱通用集装箱V(Ventilated)V(Ventilated)通风集装箱通风集装箱B(Bulk)B(Bulk)散货集装箱散货集装箱R(Reefer)R(Reefer)保温集装箱保温集装箱H(Heated)H(Heated)隔热集装箱隔热集装箱U(UP)U(UP)敞顶集装箱敞顶集装箱P(Platform)P(Platform)平台集装箱平台集装箱T(Tank)T(Tank)罐式集装箱罐式集装箱A(Air)A(Air)空路水联运集装箱空路水联运集装箱S(Sample)S(Sample)货物命名的集装箱货物命名的集装箱第121页/共150页集装箱尺寸代码箱长箱长代号代号箱长箱长代号代号mmmmft ftmmmm2 9912 99110101 17 4507 450D D6 0586 05820202 27 8207 820E E9 1259 12530303 3 8 100 8 100F F12 19212 19240404 4 12 500 12 500GG未定号未定号5 513 10613 106H H未定号未定号6 613 60013 600K K未定号未定号7 713 71613 716L L未定号未定号8 814 63014 630MM未定号未定号9 914 93514 935N N7 1507 150A A16 15416 154P P7 3157 3152424B BR R7 4307 43024ft6in24ft6inC C第122页/共150页长为20ft,箱宽为8ft,高为8ft6in,上方有透气罩的通用集装箱。第123页/共150页长为40ft,箱宽为8ft,高为8ft的平台式集装箱。第124页/共150页长为24ft,半高式无压干散货集装箱。第125页/共150页作业标记主要为国际铁路联盟标记。各国的铁路都有各自的规章制度,手续极其复杂。为简化手续,制订了国际铁路联盟条例。满足改条例规定的集装箱可获得国际铁路联盟标记。在欧洲铁路上运输集装箱时,必须有此标记。实例第126页/共150页第127页/共150页通行标记集装箱上除必须有上述必备标记,自选标记外,还必须有一些允许其在各国间通行的牌照,称为通行标记。安全合格牌照集装箱批准牌照检验合格辉注:上述通行标记在国际运输中是必须的,不带这些标记的集装箱,会在卸船后扣押在码头,进行相关检验,合格后才准放行。第128页/共150页安全合格牌照该牌照表示集装箱已按照国际集装箱安全公约(International Convetion for safe Container)(CSC)的规定,经有关部门检验合格,符合有关的安全要求,允许在运输运营中使用。安全合格牌照是一块长方形金属牌。尺寸要求不得小于200mm100mm,牌上应该印有“CSC安全合格”字样,同时还有其他内容文字。在运输、运营中使用的集装箱,在安全合格牌照上还必须标明维修间隔时间。为便于集装箱在各国间的通行,可海关加封运行,而不必开箱检查箱内的货物。联合国欧洲经济委员会制订了一个集装箱海关公约凡符合此公约的集装箱,可以装上集装箱批准牌照,在各国间加封运营。第129页/共150页安全合格牌照第130页/共150页PIR批准牌照第131页/共150页检验合格徽集装箱上的安全合格牌照主要是确保集装箱不对人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胁。此外,集装箱还必须确保在运输过程中不对运输工具的安全造成威胁。国际标准化组织要求各检验机关必须对集装箱进行各种相应试验,并在试验合格后,在集装箱箱门上贴上代表该检验机关的合格徽。第132页/共150页第四节 集装箱国际标准与其他国际标准的衔接集装箱类型、尺寸与标记的标准还必须同与集装箱运输相关的其他系统的标准箱衔接。一、集装箱标准与货物成组方式的关系。二、集装箱、托盘与包装的模数化。第133页/共150页集装箱标准与货物成组方式的关系集装箱运输系统仅是物流这个大系统的一个子系统。集装箱的标准化必然离不开物流系统的标准化。国际标准化组织与运输和货物成组化有关的技术委员会有三个商业包装与运输包装/工业包装理想的状态是:商品外包装的尺寸应是托盘尺寸的整数分割,托盘尺寸又是集装箱尺寸的整数分割。一开始就有点颠倒:TC-51第一个成立的,然后向着“外包装”和“集装箱”发展。为使外包装、托盘、集装箱三类标准互相协调,在三个技术委员会中任何一个开会时,其他两个委员会都以观察员的身份出席,是相互之间能充分了解彼此的立场。第134页/共150页ISO TC-51 托盘技术委员会ISO TC-104 集装箱技术委员会ISO TC-122 包装技术委员会第135页/共150页集装箱、托盘与包装的模数化1.模数(Module)与模数化2.集装箱、托盘与包装模数化的途径3.物流基础模数、物流模数及其与集装箱的配合第136页/共150页模数与模数化模数指一个基本的度量单位,是一种基准尺寸。ISO组织对模数的定义为:能引出运输系统各构成要素尺寸的一个标准值。模数化就是在确定基础模数尺寸后,将相互联系的实务均按基础模数尺寸形成“倍数系列”和“分割系列”,以便相互配套。第137页/共150页集装箱、托盘和包装模数化的途径逻辑上看:实际上看:包装托盘集装箱托盘包装集装箱第138页/共150页物流基础模数、物流模数及其与集装箱的配合物流基础模数,即商品外包装尺寸,规定为400mm600mm。物流模数,即托盘尺寸,规定为1000mm1200mm,也允许采用800mm1200mm和1100mm1100mm两种尺寸。1000mm1200mm与800mm1200mm托盘在国际标准集装箱中排列方式与对集装箱的利用率。第139页/共150页第140页/共150页1200mm800mm1200mm800mm1200mm1000mm1200mm1000mm1A1A79.7%79.7%90.3%90.3%1AA1AA1B1B83.2%83.2%92.3%92.3%1BB1BB1C1C77.4%77.4%87.6%87.6%1CC1CC第141页/共150页利用率利用率1C,1CC1C,1CC集装箱集装箱1200mm1200mm800mm800mm77.40%77.40%1200mm1200mm1000mm1000mm87.60%87.60%第142页/共150页2 2 n=0n=0n=1n=1n=2n=2n=3n=3n=4n=4n=5n=5n=6n=6n=7n=7n=8n=8n=9n=9=1 12 24 48 8161632326464128128256256512512查表查表JSCU 007518JSCU 007518DRXU 750005DRXU 750005第143页/共150页30,19,31,32,5,2,5,3,8,630*1+19*2+31*4+32*8+5*16+2*32+5*64+3*128+8*256+6*512=64166416/11=58333查表得第144页/共150页15,36,35,20,4,7,3,0,8,515*1+36*2+35*4+20*8+4*16+7*32+3*64+0*128+8*256+5*512=54755475/11=49788查表得第145页/共150页第146页/共150页第147页/共150页第148页/共150页JSCU 007518JSCU 007518DRXU 750005DRXU 750005第149页/共150页感谢您的观看。第150页/共15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