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税收法律制度 第五节 企业所得税zwk.pptx
-
资源ID:87418212
资源大小:422.66KB
全文页数:31页
- 资源格式: PPTX
下载积分:20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第三章税收法律制度 第五节 企业所得税zwk.pptx
马鞍山网络大学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 v四、企业所得税四、企业所得税(一)概念(一)概念1.1.概念概念企业所得税,是指国家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所得和其他企业所得税,是指国家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所得和其他所得征收的一种税。所得征收的一种税。2.2.范围范围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企业和其他取得收入的组织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企业和其他取得收入的组织为企业所得税的纳税人。为企业所得税的纳税人。但不包括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但不包括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个体工商户。业、个体工商户。v3.3.纳税人(纳税义务不同划分)纳税人(纳税义务不同划分)v(1 1)居民企业,是指依法)居民企业,是指依法在中国境内成立在中国境内成立,或者依照外,或者依照外国(地区)法律成立但国(地区)法律成立但实际管理机构实际管理机构(如董事会)在如董事会)在中国中国境内的企业。境内的企业。vv(2 2)非居民企业,是指依照外国(地区)法律成立且实)非居民企业,是指依照外国(地区)法律成立且实际管理机构不在中国境内,但在中国境内设立机构、场所际管理机构不在中国境内,但在中国境内设立机构、场所的,或者在中国境内未设立机构、场所,但有来源于中国的,或者在中国境内未设立机构、场所,但有来源于中国境内所得的企业。境内所得的企业。v4.4.缴纳企业所得税的所得来源缴纳企业所得税的所得来源 (纳税义务)(纳税义务)纳税人纳税人纳税义务纳税义务居民纳税人居民纳税人境内境外所得境内境外所得非居民纳税人(有机构)非居民纳税人(有机构)境内所得境内所得与机构有实际联系的境外所得与机构有实际联系的境外所得非居民纳税人(无机构)非居民纳税人(无机构)境内所得境内所得v(二)企业所得税征税对象(二)企业所得税征税对象v 生产经营所得和其他所得。生产经营所得和其他所得。v具体包括销售货物所得、提供劳务所得、转让财产所得、具体包括销售货物所得、提供劳务所得、转让财产所得、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所得、利息所得、租金所得、特许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所得、利息所得、租金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接受捐赠所得和其他所得。权使用费所得、接受捐赠所得和其他所得。v(三)企业所得税税率(三)企业所得税税率v1.1.居民企业居民企业和和境内有机构场所的非居民企业境内有机构场所的非居民企业25%25%。v2.2.国家需要重点扶持的高新技术企业国家需要重点扶持的高新技术企业15%15%。v3.3.符合条件的小型微利企业符合条件的小型微利企业20%20%。符合条件的小型微利企业,是指从事国家非限制和禁符合条件的小型微利企业,是指从事国家非限制和禁止行业,并符合下列条件的企业:止行业,并符合下列条件的企业:(1 1)工业企业,年度应纳税所得额)工业企业,年度应纳税所得额3030万元,从业万元,从业人数人数100100人,资产总额人,资产总额3 0003 000万元;万元;(2 2)其他企业,年度应纳税所得额)其他企业,年度应纳税所得额3030万元,从业万元,从业人数人数8080人,资产总额人,资产总额1 0001 000万元。万元。v4.4.在境内不设机构场所的非居民企业在境内不设机构场所的非居民企业,或虽设立机构场所,或虽设立机构场所但取得的所得与境内机构场所没有实际联系的,只就来源但取得的所得与境内机构场所没有实际联系的,只就来源于中国境内的所得于中国境内的所得依据法定依据法定20%20%的税率(实际征收时减半的税率(实际征收时减半优惠后为优惠后为l0%l0%)缴纳企业所得税。缴纳企业所得税。v(四)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四)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应纳税所得额应纳税所得额=收入总额收入总额-不征税收入不征税收入-免税收入免税收入-准予准予扣除项目金额扣除项目金额-允许弥补的以前年度亏损允许弥补的以前年度亏损(直接法)(直接法)v1.1.收入总额收入总额收入总额包括以收入总额包括以货币形式货币形式+非货币形式非货币形式从各种来源取从各种来源取得的收入。得的收入。v其中货币形式,包括现金、银行存款、应收账款、应收票其中货币形式,包括现金、银行存款、应收账款、应收票据、准备持有至到期的债券投资以及债务的豁免等。据、准备持有至到期的债券投资以及债务的豁免等。非货币形式非货币形式(以公允价值确定收入额),(以公允价值确定收入额),包括固定资产、包括固定资产、生物资产、无形资产、股权投资、存货、不准备持有至到生物资产、无形资产、股权投资、存货、不准备持有至到期的债券投资、劳务以及有关权益等。期的债券投资、劳务以及有关权益等。v(1 1)销售货物收入销售货物收入,是指企业销售商品、产品、原材料、,是指企业销售商品、产品、原材料、周转材料(包装物、低值易耗品等)以及其他存货取得的周转材料(包装物、低值易耗品等)以及其他存货取得的收入收入v 合计为合计为“销售营业收入销售营业收入”v(2 2)提供劳务收入提供劳务收入。v(3 3)转让财产收入,转让财产收入,是指企业转让固定资产、生物资产、是指企业转让固定资产、生物资产、无形资产、股权、债权等财产取得的收入。无形资产、股权、债权等财产取得的收入。v(4 4)股息、红利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是指企业因权益性等权益性投资收益,是指企业因权益性投资从被投资方取得的收入。投资从被投资方取得的收入。v(5 5)利息收入利息收入,包括存款利息、贷款利息、债券利息、,包括存款利息、贷款利息、债券利息、欠款利息等收入。欠款利息等收入。v(6 6)租金收入租金收入,是指企业提供固定资产、包装物或者其,是指企业提供固定资产、包装物或者其他有形资产的使用权取得的收入。他有形资产的使用权取得的收入。(出租有形资产使用(出租有形资产使用权)权)v(7 7)特许权使用费收入特许权使用费收入,是指企业提供专利权、非专利,是指企业提供专利权、非专利技术、商标权、著作权以及其他特许权的使用权取得的收技术、商标权、著作权以及其他特许权的使用权取得的收入入。(出租无形资产使用权)。(出租无形资产使用权)vv(8 8)接受捐赠收入接受捐赠收入。v(9 9)其他收入,其他收入,包括企业资产溢余收入、逾期未退包包括企业资产溢余收入、逾期未退包装物押金收入、确实无法偿付的应付款项、已作坏账损失装物押金收入、确实无法偿付的应付款项、已作坏账损失处理后又收回的应收款项、债务重组收入、补贴收入、违处理后又收回的应收款项、债务重组收入、补贴收入、违约金收入、汇兑收益等。约金收入、汇兑收益等。v(1010)企业发生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企业发生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以及将货物、财产、,以及将货物、财产、劳务用于捐赠、偿债、赞助、集资、广告、样品、职工福劳务用于捐赠、偿债、赞助、集资、广告、样品、职工福利或者利润分配等用途的,利或者利润分配等用途的,应当视同销售货物应当视同销售货物、转让财产、转让财产或者提供劳务。或者提供劳务。v税法收入确认时间:税法收入确认时间:v企业应以权责发生制作为确认收入的企业应以权责发生制作为确认收入的基本原则基本原则,v但下列生产经营业务可以但下列生产经营业务可以分期确认收入分期确认收入的实现:的实现:(1 1)以分期收款方式销售货物的,按照合同约定的)以分期收款方式销售货物的,按照合同约定的收款日期确认收入的实现;收款日期确认收入的实现;(2 2)企业受托加工制造大型机械设备、船舶、飞机,)企业受托加工制造大型机械设备、船舶、飞机,以及从事建筑、安装、装配工程业务或者提供其他劳务等,以及从事建筑、安装、装配工程业务或者提供其他劳务等,持续时间超过持续时间超过1212个月的,按照纳税年度内完工进度或者完个月的,按照纳税年度内完工进度或者完成的工作量确认收入的实现。成的工作量确认收入的实现。v2.2.不征税收入不征税收入vv(1 1)各级人民政府对纳入预算管理的事业单位、社会团)各级人民政府对纳入预算管理的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组织拨付的财政资金。体等组织拨付的财政资金。v(2 2)依法收取并纳入财政管理的行政事业性收费、政府)依法收取并纳入财政管理的行政事业性收费、政府性基金。性基金。v(3 3)企业取得的,由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规定专)企业取得的,由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规定专项用途并经国务院批准的财政性资金项用途并经国务院批准的财政性资金。(财政性资金本身。(财政性资金本身属于征税范围,但特殊规定的作为不征税收入)属于征税范围,但特殊规定的作为不征税收入)v3.3.免税收入免税收入(1 1)国债利息收入国债利息收入。(鼓励)。(鼓励)v(2 2)符合条件的居民企业之间的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符合条件的居民企业之间的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不包括连续持有居民企业公开发行并上市流通的资收益。不包括连续持有居民企业公开发行并上市流通的股票不足股票不足1212个月取得的投资收益。个月取得的投资收益。v(3 3)在中国境内设立机构、场所的非居民企业从居民企)在中国境内设立机构、场所的非居民企业从居民企业取得与该机构、场所有实际联系的股息、红利等权益性业取得与该机构、场所有实际联系的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投资收益。(税后分配,避免重复征税)。(税后分配,避免重复征税)v(4 4)符合条件的非营利组织的收入,不包括非营利组织)符合条件的非营利组织的收入,不包括非营利组织从事营利性活动取得的收入。(如慈善基金会所获捐款)从事营利性活动取得的收入。(如慈善基金会所获捐款)v4.4.准予扣除的项目准予扣除的项目v(1 1)准予扣除项目的内容)准予扣除项目的内容企业实际发生的与经营活企业实际发生的与经营活动有关的、合理的支出。动有关的、合理的支出。v企业发生各项支出时应区分为收益性支出和资本性支出。企业发生各项支出时应区分为收益性支出和资本性支出。v收益性支出收益性支出在发生时直接扣除在发生时直接扣除 (如招待费)(如招待费)v资本性支出资本性支出应当分期扣除或者计入有关资产的成本,不得应当分期扣除或者计入有关资产的成本,不得在发生当期直接扣除。在发生当期直接扣除。(如:购置固定资产)(如:购置固定资产)v(两种支出作为扣除项目计入成本费用的方式不同)(两种支出作为扣除项目计入成本费用的方式不同)v成本成本销售成本、销货成本、业务支出以及其他耗费。销售成本、销货成本、业务支出以及其他耗费。包括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包括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v费用费用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已经计入成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已经计入成本的有关费用除外。本的有关费用除外。v税金税金除企业所得税和允许抵扣的增值税以外的各项除企业所得税和允许抵扣的增值税以外的各项税金及其附加税金及其附加。包括消费税、营业税、资源税、城市维护。包括消费税、营业税、资源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等产品销售税金及附加,以及发生的建设税、教育费附加等产品销售税金及附加,以及发生的房产税、车船税、土地使用税、印花税等。房产税、车船税、土地使用税、印花税等。v损失损失固定资产和存货的盘亏、毁损、报废损失,转固定资产和存货的盘亏、毁损、报废损失,转让财产损失,呆账损失,坏账损失,自然灾害等不可抗力让财产损失,呆账损失,坏账损失,自然灾害等不可抗力因素造成的损失以及其他损失。因素造成的损失以及其他损失。v其他支出其他支出生产经营活动中发生的与生产经营活动有生产经营活动中发生的与生产经营活动有关的、合理的其他支出。关的、合理的其他支出。v(2 2)准予扣除项目的具体规定)准予扣除项目的具体规定v第一,实际第一,实际支付支付的合理的工资薪金支出的合理的工资薪金支出。(非月末计提额)。(非月末计提额)v第二,第二,规定内的规定内的基本社会保险费和住房公积金,以及补充基本社会保险费和住房公积金,以及补充养老保险费、补充医疗保险费。养老保险费、补充医疗保险费。v第三,合理的不需要资本化的借款费用。第三,合理的不需要资本化的借款费用。v(如为购建固定资产借入的长期借款,在固定资产达到预(如为购建固定资产借入的长期借款,在固定资产达到预定使用状态之前,借款利息资本化,而达到预定使用状态定使用状态之前,借款利息资本化,而达到预定使用状态之后费用化)之后费用化)v第四,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发生的下列利息支出,准予第四,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发生的下列利息支出,准予扣除:扣除:v非金融企业向金融企业借款的利息支出、非金融企业向金融企业借款的利息支出、v金融企业的各项存款利息支出和同业拆借利息支出、金融企业的各项存款利息支出和同业拆借利息支出、v企业经批准发行债券的利息支出;企业经批准发行债券的利息支出;v(银行、债券借贷(银行、债券借贷 据实扣除)据实扣除)v非金融企业向非金融企业借款的利息支出,不超过按照非金融企业向非金融企业借款的利息支出,不超过按照金融企业同期同类贷款利率计算的数额的部分。金融企业同期同类贷款利率计算的数额的部分。v(民间借贷(民间借贷 限额扣除)限额扣除)v第五,部分汇兑损失。第五,部分汇兑损失。v第六,发生的不超过工资薪金总额第六,发生的不超过工资薪金总额14%14%的职工福利费支出;的职工福利费支出;不超过工资薪金总额不超过工资薪金总额2%2%的拨缴的工会经费;不超过工资薪的拨缴的工会经费;不超过工资薪金总额金总额2.5%2.5%的职工教育经费支出。的职工教育经费支出。超过部分,准予在以后超过部分,准予在以后纳税年度结转扣除。纳税年度结转扣除。v第七,业务招待费支出,按照第七,业务招待费支出,按照发生额的发生额的60%60%扣除扣除,但最高,但最高不得超过当年不得超过当年销售(营业)收入的销售(营业)收入的55。v第八,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支出,一般企业不超过当年第八,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支出,一般企业不超过当年销销售(营业)收入售(营业)收入l5%l5%;超过部分,准予在以后纳税年度结超过部分,准予在以后纳税年度结转扣除。转扣除。v第九,第九,公益性公益性捐赠支出,捐赠支出,不超过年度(会计)利润总额不超过年度(会计)利润总额12%12%。v第十,依法提取的用于环境保护、生态恢复等方面的专项第十,依法提取的用于环境保护、生态恢复等方面的专项资金。资金。v第十一,企业参加财产保险,按照规定缴纳的保险费。合第十一,企业参加财产保险,按照规定缴纳的保险费。合理的劳动保护支出。理的劳动保护支出。v第十二,租入固定资产支付的租赁费:第十二,租入固定资产支付的租赁费:以以经营租赁经营租赁方式租入固定资产发生的租赁费支出,方式租入固定资产发生的租赁费支出,按照租赁期限均匀扣除;按照租赁期限均匀扣除;以以融资租赁融资租赁方式租入固定资产发生的租赁费支出,方式租入固定资产发生的租赁费支出,按照规定构成融资租入固定资产价值的部分应当按照规定构成融资租入固定资产价值的部分应当提取折旧提取折旧费用费用,分期扣除。,分期扣除。v第十三,非居民企业在中国境内设立的机构、场所,就第十三,非居民企业在中国境内设立的机构、场所,就其中国境外总机构发生的与该机构、场所生产经营有关的其中国境外总机构发生的与该机构、场所生产经营有关的费用,能够提供总机构出具的费用汇集范围、定额、分配费用,能够提供总机构出具的费用汇集范围、定额、分配依据和方法等证明文件,并合理分摊的,准予扣除。依据和方法等证明文件,并合理分摊的,准予扣除。v第十四,按照规定计算的固定资产折旧。但下列固定资产第十四,按照规定计算的固定资产折旧。但下列固定资产计提的折旧不准扣除:计提的折旧不准扣除:v房屋、建筑物以外未投入使用的固定资产房屋、建筑物以外未投入使用的固定资产v以经营租赁方式租入的固定资产;以经营租赁方式租入的固定资产;v以融资租赁方式租出的固定资产;以融资租赁方式租出的固定资产;v已足额提取折旧仍继续使用的固定资产;已足额提取折旧仍继续使用的固定资产;v与经营活动无关的固定资产;与经营活动无关的固定资产;v单独估价作为固定资产入账的土地;单独估价作为固定资产入账的土地;v其他不得计算折旧扣除的固定资产。其他不得计算折旧扣除的固定资产。v第十五,按照规定计算的无形资产摊销费用。但下列无第十五,按照规定计算的无形资产摊销费用。但下列无形资产不得计算摊销费用扣除:形资产不得计算摊销费用扣除:v自行开发的支出已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的无自行开发的支出已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的无形资产;形资产;自创商誉;自创商誉;与经营活动无关的无形资产;与经营活动无关的无形资产;其他不得计算摊销费用扣除的无形资产。其他不得计算摊销费用扣除的无形资产。v第十六,企业发生的下列支出作为长期待摊费用,按照规第十六,企业发生的下列支出作为长期待摊费用,按照规定摊销的,准予扣除:定摊销的,准予扣除:v已足额提取折旧的固定资产的改建支出;已足额提取折旧的固定资产的改建支出;v租入固定资产的改建支出;租入固定资产的改建支出;v固定资产的大修理支出;固定资产的大修理支出;v其他应当作为长期待摊费用的支出。其他应当作为长期待摊费用的支出。v5.5.不得扣除的项目不得扣除的项目(1 1)向投资者支付的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款项;)向投资者支付的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款项;v(2 2)企业所得税税款;)企业所得税税款;v(3 3)税收滞纳金、罚金、罚款和被没收财物的损失;)税收滞纳金、罚金、罚款和被没收财物的损失;v(4 4)公益救济以外的捐赠支出、赞助支出(非广告性质)公益救济以外的捐赠支出、赞助支出(非广告性质支出);支出);v(5 5)企业为投资者或者一般职工支付的商业保险费;)企业为投资者或者一般职工支付的商业保险费;v(6 6)未经核定的准备金支出;)未经核定的准备金支出;(会计上的资产减值损失)会计上的资产减值损失)v(7 7)与取得收入无关的其他支出,包括企业之间支付的)与取得收入无关的其他支出,包括企业之间支付的管理费、企业内营业机构之间支付的租金和特许权使用费,管理费、企业内营业机构之间支付的租金和特许权使用费,以及非银行企业内营业机构之间支付的利息,不得扣除。以及非银行企业内营业机构之间支付的利息,不得扣除。v6.6.亏损弥补亏损弥补(1 1)亏损,是指企业依照企业所得税法的规定将每一纳)亏损,是指企业依照企业所得税法的规定将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减除不征税收入、免税收入和各项扣除税年度的收入总额减除不征税收入、免税收入和各项扣除后小于零的数额后小于零的数额。(非会计利润小于零)。(非会计利润小于零)v(2 2)企业纳税年度发生的亏损,准予用以后年度的所得)企业纳税年度发生的亏损,准予用以后年度的所得弥补,弥补,但结转年限最长不得超过但结转年限最长不得超过5 5年年。五年内不论是盈利。五年内不论是盈利或亏损,都作为实际弥补期限计算。不得将每个亏损年度或亏损,都作为实际弥补期限计算。不得将每个亏损年度的连续弥补期相加,更不得断开计算。的连续弥补期相加,更不得断开计算。v(3 3)企业在汇总计算缴纳企业所得税时,)企业在汇总计算缴纳企业所得税时,其境外营业机其境外营业机构的亏损不得抵减境内营业机构的盈利。构的亏损不得抵减境内营业机构的盈利。v(五)企业所得税征收管理(五)企业所得税征收管理1.1.纳税地点纳税地点v纳税人纳税人纳税地点纳税地点居民企业居民企业境内注册地境内注册地境内实际经营地境内实际经营地非居民有机构非居民有机构(主要)机构所在地(主要)机构所在地非居民无机构非居民无机构扣缴义务人所在地扣缴义务人所在地v2.2.纳税期限纳税期限v企业所得税按纳税年度计算(公历企业所得税按纳税年度计算(公历l l月月1 1日起至日起至1212月月3131日止)日止)。v纳税年度的实际经营期不足纳税年度的实际经营期不足1212个月的,应当以其实际经营个月的,应当以其实际经营期为一个纳税年度。期为一个纳税年度。v3.3.纳税申报纳税申报v预缴申报期为月或者季度的,应当自终了之日起预缴申报期为月或者季度的,应当自终了之日起1515日内,日内,向税务机关报送预缴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表及财务报告,向税务机关报送预缴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表及财务报告,预缴税款预缴税款。v应自应自年度终了之日起年度终了之日起5 5个月内个月内,报送年度企业所得税纳税,报送年度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表,并汇算清缴,结清应缴应退税款。申报表,并汇算清缴,结清应缴应退税款。v(零申报)(零申报)企业在纳税期不管有无应纳税款,均应向主管企业在纳税期不管有无应纳税款,均应向主管税务机关进行纳税申报。企业享受减免税优惠的,在减免税务机关进行纳税申报。企业享受减免税优惠的,在减免税期间也应当按照规定办理纳税申报。税期间也应当按照规定办理纳税申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