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李时珍夜宿古寺》教学反思.doc
-
资源ID:87487497
资源大小:15.17KB
全文页数:4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苏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李时珍夜宿古寺》教学反思.doc
苏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李时珍夜宿古寺教学反思 这篇文章对我国古代宏大的医学家和药物学家李时珍的描写,不管是为修好本草住破寺,吃干粮,还是在月光下仔细记载寻访所得,冒着生命危急品尝药草,都是为了表现李时珍不怕吃苦的珍贵精神和严谨踏实的仔细作风。那么,如何深入文本抓住一个“苦”字,从“吃、住、行、记录”四方面去体会李时珍的这种一心为民的精神呢?教学时,我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品文字,结合联想,体会住得苦 在学生整体把握文本体会到李时珍不怕苦的精神后,引导学生思索:李时珍夜宿古寺苦在哪里?近前一看,原来是一座破败的古寺。李时珍轻轻推开门,只见里面处处是灰尘,断垣残壁上长满了青苔,中间的神像蒙上了厚厚的蜘蛛网。 学生能从这段文字中的“处处灰尘、断垣残壁、长满青苔、厚厚的蜘蛛网”体会到了古寺的破败,从而了解到李时珍住得苦。在这过程中,紧紧抓住“断垣残壁”一词,让学生发挥想像,说说看到“断垣残壁”这个词,你的脑海里出现了怎样一幅画面?这样的”设计调用了学生以往的学问储藏,丰富了文本。他们这样描述:我看到古寺的屋顶破了个大洞,风呼呼地吹进寺内;地上很潮湿长了很多青苔,他们只好在上面铺了些稻草作床;那古寺的门已经歪斜,窗户上糊的纸已经不在了,夜晚寒风呼呼,真冷啊!寺内处处是蜘蛛网,神像也倒塌了,可见从来没人住的。从学生的答复中,不难看出,古寺破败不堪他们已实实在在地看到,他们俩住得苦也从中真真实切地体会到了。 二、抓动词,联系上文,体会吃得苦 李时珍和他的徒弟庞宪吃得苦是学生从“夜幕慢慢降落了,师徒俩找来些枯枝杂草,生起火来。庞宪用陶碗舀来泉水,煮沸后,两人便坐在火边,一边喝水一边啃干粮。”体会到的。在教学时,主要引导学生抓住一系列动词去体会。学生从“找、生”体会到查找枯枝杂草生火遇到的困难;从“舀”字体会到连喝碗水也需要走上一段路去查找;从“坐”想到了在家里是何等舒适;从“啃”字体会到了干粮的硬,干粮的难以下咽。当学生通过这些动词切实体会到了李时珍和徒弟查访途中吃得苦时,再请学生联系前文,告知学生喝山泉、啃干粮已经很苦了,但即使这样,他们也是有一顿没一顿的。课文一开头就告知了我们,是怎么说的?从而,引导学生从“饥餐渴饮”一词思索:“就这么简简洁单的一个词,却让教师看到了一幅又一幅的画面,你也看到了吗?”这样,一方面学生能进一步体会他们俩的苦,另一方面则在潜移默化中教给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文本的方法。 三、读对话,抓细枝末节,体会记录的苦 记录的条件之苦时极其简单体会的,但对于记录过程中李时珍的严谨踏实的工作作风的体会有难度。因此,引导学生反复品读记录对话: 李时珍把本子摊开,拿起毛笔边忆边写:“忍冬花初开时银白色,两三天后变为金黄色,所以又叫金银花,可以解暑消热。” “胭脂草捣烂了,可以治虫咬伤。” “刀豆子烧成渣子吃下去,能治呃逆。” “鸡肠草庞宪,你把药包拿来。”李时珍拿过药包,从里面翻出两种草。它们的叶子非常相像,但是药性不同。怎样区分他们呢?李时珍打量了一阵,各扯下一点放在嘴里嚼嚼,若有所悟。他接着往下写:“鸡肠草,生嚼涎滑;鹅肠草,生嚼无涎” 从金银花名字由来,胭脂草、刀豆子的使用方法以及末尾的一个省略号体会到的李时珍记录的内容具体且多;从嚼药草体会他记录时仔细、认真,不怕牺牲等,都是学生在品读这段文字过程中所领悟到的,如此,而得出的结论“李时珍是个严谨仔细的人”就自然不过了。这样,从多方面深入体会到了李时珍的“苦”,再抓住本文的文眼“我们修订好本草,万民得福,吃点苦也是值得的。”去体会李时珍一心为民的精神就水到渠成了。 课后思索:课堂上如何依据学生的理解层次来删减我们的预设。 在学习记录之苦时,学生已然从他不怕牺牲,咀嚼草药,辨析药性,而体会到了他一心为民的精神,是否可以把在体会到他们的苦后设计的这样一个环节“在我们看来,李时珍和庞宪四处察访药材住破庙,喝泉水,吃干粮,借月光垒砖块当桌子记录无一不苦,那他们觉得苦吗?看看他们俩怎么说的?”去掉?设计时之所以放在里面是由于,生怕学生无法深入理解到“虽苦但值”这一层次。但课堂上学生已品悟到了,再连续这样的环节不是显得多余了吗?也有为了设计而设计的嫌疑。课堂上,我把这个环节去掉了,而是直接奔向中心“我们修订好本草,万民得福,吃点苦也是值得的。”的确,正像一些教师说的,这样的“手术”好像使教学过程缺少了一个阶梯式的过渡,但从学生一头去考虑,他们需要这样的阶梯吗? 固然,学生的理解层次是不同的。课堂上,需要教师依据不同的学生实行不同的引导过程。但重要的是,在备课过程中,预设要充分估量更多学生在各个不同理解层次上的反响,设计应是全面且循序渐进的。在教学过程中,再依据学生的理解程度作相应的调整,进展删减教学环节,也就是说,我们教学设计与教学都应是敏捷多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