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中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pptx
他们有几对相他们有几对相对性状?对性状?黄色绿色圆粒皱粒一对相对性状一对相对性状两对相对性状种子颜色黄色绿色种子形状圆粒皱粒用豌豆的黄色圆粒与绿色皱粒将会出现怎样的试验结果呢?有如何来解释出现的试验结果呢?第1页/共111页二、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二、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P黄色圆粒黄色圆粒绿色皱粒绿色皱粒F1?黄色圆粒黄色圆粒(双显双显)(双显双显)(双隐双隐)F2?315 108 101 32315 108 101 32 9 :3 :3 :1第2页/共111页实验过程实验过程P PX X黄色圆粒黄色圆粒绿色皱粒绿色皱粒黄色圆粒黄色圆粒F F1 1F F2 2黄色黄色圆粒圆粒绿色绿色圆粒圆粒黄色黄色皱粒皱粒绿色绿色皱粒皱粒个体数315 108 101 32315 108 101 32 9 9 :3 3 :3 3 :1 1第3页/共111页(一一)描述实验过程结果描述实验过程结果_对相对性状的两对相对性状的两个个_亲本杂交,亲本杂交,F F1 1表现为表现为_。两两纯合纯合双显性状双显性状F F1 1自交,自交,F F2 2表现为表现为_现象,出现现象,出现_种表现种表现型型,且,且比例为比例为_。两对相对性状的自由组合两对相对性状的自由组合四四 9:3:3:1?观察现象,提出问题观察现象,提出问题第4页/共111页(二二)对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对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1.1.分离定律是否错了分离定律是否错了?怎样通过该实验数据检验怎样通过该实验数据检验?分析问题分析问题第5页/共111页孟德尔对每一对相对性状单独分析孟德尔对每一对相对性状单独分析粒色粒色黄色种子黄色种子绿色种子绿色种子315+101=416315+101=416108+32=140108+32=140粒形粒形圆粒种子圆粒种子皱粒种子皱粒种子315+108=423315+108=423101+32=133101+32=133豌豆的粒形和粒色的遗传都遵循了分离定律。圆粒:皱粒 3 :1黄色:绿色 3 :1黄色圆粒黄色皱粒绿色圆粒绿色皱粒个体数 315 101 108 32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都分别遵循分离定律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都分别遵循分离定律第6页/共111页 从数学角度分析,9:3:3:1与3:1能否建立数学联系?9:3:3:1黄色圆粒:黄色皱粒:绿色圆粒:绿色皱粒 9:3:3:1(黄色:绿色)(圆粒:皱粒)(3:1)(3:1)黄色:绿色 3 :1圆粒:皱粒 3 :1分析问题,提出假说分析问题,提出假说第7页/共111页2 2孟德尔提出了孟德尔提出了几点假说几点假说解释自由组合现象解释自由组合现象?怎样理解怎样理解假说的含义假说的含义?1)1)两对相对性状分别由两对遗传因子控制两对相对性状分别由两对遗传因子控制粒色分别由粒色分别由Y Y、y y控制,粒形分别由控制,粒形分别由R R、r r控制控制2)2)F F1 1 产生配子时,产生配子时,每一对遗传因子彼此分每一对遗传因子彼此分离离,不同对遗传因子不同对遗传因子表现为表现为自由组合自由组合3)3)受精受精时,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分析问题,提出假说分析问题,提出假说第8页/共111页YRYR黄色圆粒黄色圆粒 r r y y绿色皱粒绿色皱粒F F1 1黄色圆粒黄色圆粒YRYRyryrYy Yy RrRrYRYRyryrYrYryRyRF F1 1配子配子P PP P配子配子配子只得配子只得_遗传因子遗传因子F F1 1在产生配子时,在产生配子时,每对遗传因子彼每对遗传因子彼此此_,不同,不同对的遗传因子可对的遗传因子可以以_分离分离自由组合自由组合一半一半_种性状种性状由由_种种 遗传因子控制遗传因子控制2 22 23、对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第9页/共111页黄圆绿皱豌豆杂交实验分析图解Y y R rF1黄色圆粒YRRyryY rYyrR第10页/共111页YRyRYryrYRyRYryr YYRR YyRR YYRr YyRr YyRR yyRR YyRr yyRr YYRr YyRr YYrr Yyrr YyRr yyRr Yyrr yyrrF1配子配子 F2遗传因子类型统计(遗传因子类型统计(棋盘法棋盘法):9 :3 :3 :1第11页/共111页表现型共表现型共_种,种,基因型共 种。49黄圆:Y-R-3黄皱:1YYrr 2 YyrrY-rr 3绿圆:1yyRR 2yyRryyR-1绿皱:1yyrr1YYRR 2YyRR 2YYRr 4 YyRr双显性类型双隐性类型单显性类型新性状组合9纯合子有纯合子有 种种单杂合子单杂合子 种种 双杂双杂合子合子 种种414什么叫纯合子?第12页/共111页 F F2 2中中纯合子的基因型有哪些(纯合子的基因型有哪些()各占各占F2 F2()共占共占 ()F F2 2中杂合子:中杂合子:2 2、F F2 2中基因型种类和比例中基因型种类和比例双杂合子双杂合子基因型有哪些?基因型有哪些?()各占各占F2 F2()共占共占()。单杂合单杂合基因型有哪些?基因型有哪些?()各占各占F2 F2(),共占共占()。3 3、F F2 2中表现型种类和比例中表现型种类和比例F F2 2中双显性(中双显性()。)。F F2 2中单显性(中单显性()F F2 2中双隐性(中双隐性()四种表现型之比:四种表现型之比:四种表现型之比:四种表现型之比:作业1、画出豌豆杂交试验二的遗传图解豌豆杂交试验二的遗传图解在F2F2中中与亲本表现型相同的占()与亲本表现型不同占()第13页/共111页1、F2中能中能稳定遗传稳定遗传的个体占总数的的个体占总数的_2、F2中能中能稳定遗传稳定遗传的的绿色圆粒绿色圆粒占总数的占总数的_3、F2绿色圆粒绿色圆粒中,能中,能稳定遗传稳定遗传的占的占_4、F2中不同于中不同于F1表现型的个体占总数的表现型的个体占总数的_5、F2中重组类型占总数的中重组类型占总数的_分析:根据对分析:根据对F2统计结果,回答下列问题统计结果,回答下列问题:4/161/161/37/166/16你答对了吗?你答对了吗?巩固练习6、双显性性状的个体占总数的 。9/169/16第14页/共111页1按自由组合定律遗传的具有两对相对性状的纯合子杂交,F2中出现的性状重组类型的个体占总数的()A3/8 B3/8或5/8 C5/8 D1/16 解解析析:若若亲亲本本为为双双显显和和双双隐隐,则则F2中中重重组组类类型型所所占占比比例例为为3/8。若若亲亲本本为为单单显显(YYrr和和yyRR),则,则F2中重组类型所占比例为中重组类型所占比例为5/8。答案:答案:B第15页/共111页(1)F2中亲本类型指实验所用的纯合显性和纯合中亲本类型指实验所用的纯合显性和纯合隐性亲本即黄圆和绿皱,重组类型是指黄皱、隐性亲本即黄圆和绿皱,重组类型是指黄皱、绿圆。绿圆。(2)若亲本是黄皱若亲本是黄皱(YYrr)和绿圆和绿圆(yyRR),则,则F2中重中重组类型为绿皱组类型为绿皱(yyrr)和黄圆和黄圆(YR),所占比例,所占比例为为1/169/1610/16;亲本类型为黄皱;亲本类型为黄皱(Y_rr)和和绿圆绿圆(yyR_),所占比例为,所占比例为3/163/166/16。注意:第16页/共111页(三)对自由组合现象解释的验证(三)对自由组合现象解释的验证测交测交:黄色圆粒黄色圆粒 F1 YyRr 绿色皱粒绿色皱粒 yyrr预期结果预期结果:配子配子:测交后代测交后代:YR yR Yr yryrYyRryyRrYyrryyrr黄圆:黄圆:黄皱:绿圆:绿皱黄皱:绿圆:绿皱 1:1:1:1演绎推理演绎推理第17页/共111页 表现型表现型项目项目黄圆黄圆黄皱黄皱绿圆绿圆绿皱绿皱 实际实际子粒数子粒数F1作母本作母本31272626F1作父本作父本24222526不同性状的数量比不同性状的数量比 1 :1:1 :1 测交实验的结果符合预期的设想测交实验的结果符合预期的设想,因此可以证明因此可以证明,上上述对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规律的解释是完全正确的。述对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规律的解释是完全正确的。实实 际际 结结 果果进行试验,验证假说进行试验,验证假说第18页/共111页(四)自由组合定律(四)自由组合定律控制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的分离和组合是互不控制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的分离和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形成配子时,干扰的,形成配子时,决定同一对性状的基因决定同一对性状的基因彼此分离彼此分离,决定不同对性状的基因自由组合决定不同对性状的基因自由组合得出结论得出结论(本质上的自由组合定律)(本质上的自由组合定律)现象上的自由组合定律现象上的自由组合定律:F F1 1双杂合子双杂合子自交自交,F F2 2出现出现4 4种表现型,种表现型,且比例为且比例为9:3:3:19:3:3:1F F1 1双杂合子双杂合子测交测交,F F2 2出现出现4 4种表现型,种表现型,且比例为且比例为1:1:1:11:1:1:1第19页/共111页孟德尔获得成功的原因 (给我们的启迪)1正确选用试验材料是孟德尔获得成功的首要条件2科学方法的重要性(研究方法:单因素多因素)一对相对性状到多对相对性状3应用统计学方法进行分析4科学地设计了实验的程序。实验分析提出问题假设(解释)验证总结规律的科学实验程序进行实验。(假说-演绎法的应用,这是他成功的最主要原因)5.敢于质疑、勇于创新、严谨求实的科学品质和精神第20页/共111页三、孟德尔三、孟德尔(18221884)遗传规律的再发现遗传规律的再发现1900年,荷兰植物学家德佛里斯、德国植物学家柯灵斯和奥地利植物学家丘马克 三位的再做实验。(18861900)19091909年约翰逊提出用基因(gene)(gene)代替遗传因子。在此基础上又提出了基因型和表现型两个概念。等位基因: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D、d非等位基因: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A、d表现型:是指生物个体所表现出来的性状。基因型:是指与表现型有关的基因组成。第21页/共111页1 2A AB b3 4C cD d同源染色体:同源染色体:非同源染色体:非同源染色体:1和和2,3和和41和和3,2和和4 或或1和和4,2和和3B和和b,C和和c,D和和d等位基因:等位基因:相同基因:相同基因:非等位基因:非等位基因:A和和A.A和和B,A和和b,C和和D,C和和d.A和和C,A和和D,b和和D,b和和C等等 注意:非等位基因-存在于非同源染色体上或同源染色体不同位置上的控制不同性状的不同基因(自由组合定律指哪一种自由组合定律指哪一种非等位基因?)?)第22页/共111页YyRrYRyr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 精子细胞精子细胞F F1 1产生配子时产生配子时:同源染色体分离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自由组合YYyRRrry1234第23页/共111页YYYrrrrRYyyyyRRR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 精子细胞精子细胞等位基因分离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等位基因分离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Y Y与与y y分离,分离,R R与与r r分离,分离,Y Y与与r r或或R R自由组合自由组合,y,y与与R R或或r r自由组合。自由组合。1234第24页/共111页F F1 1杂合子(杂合子(YyRrYyRr)产生配子的情况可总结如下)产生配子的情况可总结如下:可能产生配可能产生配子的种类子的种类实际能产生配子的种类实际能产生配子的种类一个精原细胞4 4种种2 2种(种(YRYR和和yryr或或YrYr和和yRyR)一个雄性个体4 4种种4 4种(种(YRYR、yryr、YrYr、yRyR)一个卵原细胞4 4种种1 1种(种(YRYR或或yryr或或YrYr或或yRyR)一个雌性个体4 4种种4 4种(种(YRYR、yryr、YrYr、yRyR)第25页/共111页1细胞学基础细胞学基础第26页/共111页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1.位于位于非同源染色体非同源染色体上的上的的分离的分离和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和组合是互不干扰的。2.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彼此在分离的同时,彼此在分离的同时,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非等位基因等位基因非同源染色体上oYRyrYRryRr第27页/共111页据图判断,下列选项中不遵循基因据图判断,下列选项中不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是自由组合定律的是答案:答案:A A第28页/共111页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发生于下图中哪个过程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发生于下图中哪个过程A.B.C.D.答案:答案:A第29页/共111页小结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研究的是两对(或两对以上)相对性状的遗传规律,即:两对(或两对以上)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两对(或两对以上)同源染色体上的遗传规律。发生过程:在杂合子减数分裂产生配子的过程中 实质:等位基因分离,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理论意义:基因重组,生物种类多样性的原因之一。实践意义:指导杂交育种,选择培育新品种。第31页/共111页(1)遗传学的基本定律都是对进行有性生殖的真核生物而言的,属于细胞核遗传。原核生物、细胞质基因的遗传都不属于该定律的研究范围。(具染色体具染色体.能进行有性生殖的能进行有性生殖的真核真核生物生物)(2)基因的分离定律揭示了控制一对相对性状的(一对等位基因的)遗传行为。(3)基因自由组合定律揭示两对或两对以上等位基因的遗传行为。适用范围:不同对的基因要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遗传基本定律的适用范围遗传基本定律的适用范围第32页/共111页(4)发生时间: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经减数发生时间: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经减数分裂产生配子时,分裂产生配子时,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随,随同源染色体分开等位基因分离同源染色体分开等位基因分离(基因的分离定基因的分离定律律),而随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非同源染,而随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也自由组合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也自由组合(基因的自由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组合定律)。在进行有丝分裂或无性生殖的过在进行有丝分裂或无性生殖的过程中不发生这两大定律程中不发生这两大定律。第33页/共111页四、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区别和联系四、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区别和联系 :分离定律分离定律自由组合定律自由组合定律研究的相对形状研究的相对形状涉及的遗传因子涉及的遗传因子(或等位基因)(或等位基因)F1配子的种类及配子的种类及其比值其比值F2基因型及其比基因型及其比值值F2表现型及比值表现型及比值一对一对两对(或多对)2种,比值相等两对(或多对)4种(2n),比值相等3种,1:2:19种(3n),(1:2:1)n2种,显:隐=3:14种(2 n),9:3:3:1(3:1)n第34页/共111页F1F1测交后代测交后代基因型、表基因型、表现型种类及现型种类及比值比值遗传实质遗传实质联系联系 2种,显:隐=1:14种(2n 种),1:1:1:1(1:1)nF1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或等位基因)发生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的配子中,随配子遗传给后代F1形成配子时,决定同一形状的成对的遗传因子(或等位基因)发生分离,决定不同形状的遗传因子自由组合两个遗传定律都发生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减1),且同时起作用;分离定律是自由组合定律的基础。两大遗传定律在生物的性状遗传中两大遗传定律在生物的性状遗传中_进行,进行,_起作用。起作用。分离定律是自由组合定律的分离定律是自由组合定律的_。同时同时同时同时基础基础第35页/共111页练习:1、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主要揭示()基因之间的关系。A、等位 B、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 C、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 D、染色体上的2、具有两对相对性状的纯合子杂交,在F2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 数占总数的()A、1/16 B、1/8 C、1/2 D、1/4BD第36页/共111页练习:3、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自交,子代中与亲代相同的基因型占总数的(),双隐性类型占总数的()A、1/16 B、3/16 C、4/16 D、9/164、关于“自由组合定律意义”的论述,错误的是()A、是生物多样性的原因之一 B、可指导杂交育种 C、可指导细菌的遗传研究 D、基因重组CAC第37页/共111页5下列关于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理解正确的是下列关于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理解正确的是:AF1(YyRr)自交时,四种雌配子和四种雄配子自交时,四种雌配子和四种雄配子自由结合自由结合BF1(YyRr)产生配子时,不同对基因之间自由产生配子时,不同对基因之间自由组合组合CF1(YyRr)自交结果产生的自交结果产生的F2表现为亲本两对表现为亲本两对性状的自由组合性状的自由组合D F1(YyRr)自交结果产生的自交结果产生的F2表现型比例为表现型比例为9:3:3:1第38页/共111页 6.(2009年广州二模)下列有关孟德尔遗传定律的说法错误的是()A叶绿体基因控制的性状遗传不遵循孟德尔遗传定律B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这是得出孟德尔遗传定律的条件之一C孟德尔发现分离定律与自由组合定律的过程运用了假说演绎法D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自交,其后代一定有四种表现型和9种基因型 解析:如果A、B基因位于同一条染色体上,则其产生两种配子AB和ab,故后代有两种表现型和三种基因型。答案:D第39页/共111页7黄肉毛桃黄肉毛桃红肉光桃红肉光桃 F1:黄肉毛桃黄肉毛桃自花传粉自花传粉F2:1600粒种子发育成的植株所结果实种类如粒种子发育成的植株所结果实种类如何?何?黄肉毛桃:黄肉毛桃:900株株黄肉光桃:黄肉光桃:300株株红肉毛桃:红肉毛桃:300株株红肉光桃:红肉光桃:100株株重组类型重组类型_株株600黄肉光桃黄肉光桃红肉毛桃红肉毛桃重组类型重组类型_株株1000第40页/共111页拆合法拆合法:单独计算单独计算,相乘组合相乘组合,同类相加同类相加.基因自由组合规律的解题思路基因自由组合规律的解题思路求两对或两对以上基因的个体杂交时,不管求求两对或两对以上基因的个体杂交时,不管求子代基因型还是表现型,都可以先拆开,分开子代基因型还是表现型,都可以先拆开,分开求每一对基因个体杂交,然后再把相关对基因求每一对基因个体杂交,然后再把相关对基因型个体杂交的子代基因型或表现型的型个体杂交的子代基因型或表现型的比率相乘比率相乘第41页/共111页1 1、求有关配子的几个问题求有关配子的几个问题 已知某生物体的基因型,求其产生的配子的种数和类型 举例:基因型为 AaBbCCAaBbCC的个体进行减数分裂时可产生_种类型的配子,它们分别是_(注:三对基因分别位于不同对同源染色体上)解:i)i)此题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 ii)ii)分解:AaAAaA和a a两种配子 BbBBbB和b b两种配子 CCCCCC一种配子 iii)iii)组合:种数=221=4=221=4种 类型=(A+a)(B+b)C=ABC=(A+a)(B+b)C=ABC、AbCAbC、aBCaBC、abCabC 实用例析实用例析第43页/共111页1.1.某基因型为某基因型为AaBbCCDdAaBbCCDd的的生物体生物体产生配子的种产生配子的种类:类:_(_(各对等位基因独立遗传各对等位基因独立遗传)8 8种种2.2.一个基因型为一个基因型为AaBbCCDdAaBbCCDd的的精原细胞精原细胞产生配产生配子的种类:子的种类:_2 2种种3.3.一个基因型为一个基因型为AaBbCCDdAaBbCCDd的的卵原细胞卵原细胞产生配产生配子的种类:子的种类:_1 1种种精原细胞许多细胞:卵原细胞 产生2n种配子 一个细胞:一个精原细胞:产生两种配子一个卵原细胞:产生一种配子考题应变考题应变:第44页/共111页已知某生物体的基因型,求其产生的某一种类型的配子所占的比例。举例:基因型为 AaBbCCAaBbCC的个体,产生基因组成为AbCAbC的配子的几率为_。(设此题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以下同。)解:i)i)分解:AaAAaA的几率为:1/2:1/2 Bbb Bbb的几率为:1/2:1/2 CCC CCC的几率为:1:1 ii)ii)组合:产生AbCAbC配子的几率1/2*1/2*1=1/41/2*1/2*1=1/4(列式并计算)技巧技巧:求任一种配子的几率均为求任一种配子的几率均为:2n1第45页/共111页求配子的组合方式。举例:已知基因型为AaBbccAaBbcc与aaBbCCaaBbCC的两个体杂交,其产生的配子有几种组合方式?解:i)i)分解:AaBbAaBbcc 2*2*1=4 2*2*1=4种;aaBbCC aaBbCC 1*2*1=2 1*2*1=2种 ii)ii)组合:AaBbccaaBbCC 4*2=8AaBbccaaBbCC 4*2=8种 第46页/共111页求子代基因型的几个问题 i)i)求子代基因型的种数、类型及其比例。举例:已知基因型为AaBbCc aaBbCCAaBbCc aaBbCC的两个体杂交,能产生_种基因型的个体,其基因型分别是_,比例为_。种数2322321212类型(Aa+aa)(BB+Bb+bb)(CC+Cc)(Aa+aa)(BB+Bb+bb)(CC+Cc),按乘法分配率展开后即得;比例(1:1)(1:2:1)(1:1)(1:1)(1:2:1)(1:1),按乘法分配率展开。第47页/共111页ii)ii)求子代个别基因型所占几率。举例:已知基因型为AaBbCcaaBbCCAaBbCcaaBbCC两个体杂交,求子代中基因型为AabbCCAabbCC的个体所占的比例为_。解:a)a)分解:AaaaAaaa产生AaAa的几率为 1/2 1/2;BbBbBbBb产生bbbb的几率为 1/4 1/4;CcCCCcCC产生CCCC的几率为 1/2 1/2;b)b)组合:子代基因型为AabbCCAabbCC的个体所占的比例 1/2*1/4*1/2=1/161/2*1/4*1/2=1/16 第48页/共111页5.5.求表现型的几个问题求表现型的几个问题 求子代表现型的种数、类型及其比例。举例:设家兔的短毛(A)(A)对长毛(a)(a)、毛直(B)(B)对毛弯(b)(b)均为显性,基因型为AaBbAaBb和aaBbaaBb两兔杂交,后代表现型种数为_种,类型分别是_,比例为_。种数 2 2 2 2 4 4 种类型(A_:aa)(B_:bb)(A_:aa)(B_:bb)A_B_:A_bb:aaB_:aabbA_B_:A_bb:aaB_:aabb :写出性状比例(1:1)(3:1)=3:1:3:1(1:1)(3:1)=3:1:3:1 第49页/共111页例1:(1:(广东高考试题)某种哺乳动物的直毛(B)(B)对卷毛(b)(b)为显性,黑色(C)(C)对白色(c)(c)为显性(这两对基因分别位于不同对的同源染色体上)。基因型为BbCcBbCc的个体与bbCcbbCc个体交配,子代表现型有:直毛黑色、卷毛黑色、直毛白色和卷毛白色,它们之间的比为()()A 3311 B 3:1:3:1 A 3311 B 3:1:3:1 C 1:1:1:1 D 1:2:1:2 C 1:1:1:1 D 1:2:1:2A第50页/共111页求子代某种表现型的个体所占的比例。举例:设家兔的短毛(A)(A)对长毛(a)(a)、毛直(B)(B)对毛弯(b)(b)、黑色(C)(C)对白色(c)(c)均为显性,基因型为AaBbCcAaBbCc和aaBbCCaaBbCC两兔杂交,求子代表现型为“短(A_)(A_)直(B_)(B_)黑(C_)(C_)”的个体所占的比例。解:i):i)分解:AaaaAaaa 1/2 1/2 A(A(短);BbBbBbBb 3/4 3/4 B(B(直);CcCCCcCC 1 1 C(C(黑)。ii)ii)组合:表现型为“短直白”的个体所占的比例 1/2 1/2 3/4 3/4 1 1 =3/8 3/8 。第51页/共111页6.6.求基因型的几个问题求基因型的几个问题。已知后代的某些遗传特征,推亲代的基因型。举例:豚鼠的皮毛黑色(D)(D)对白色(d)(d)为显性,粗糙(R)(R)对光滑(r)(r)为显性,现有皮毛为黑色光滑与白色粗糙的豚鼠杂交,其后代表现型为:黑色粗糙1818只、黑色光滑1515只、白色粗糙1616只、白色光滑1919只,则亲本的基因型为_。分解:黑(D_)(D_)白(dd)(dd)黑:白=(15+18):(16+19)1:1=(15+18):(16+19)1:1推知亲本的基因型为(Dd)(Dd)和(dd)(dd)光(rr)(rr)粗(R_)(R_)粗:光=(18+16):(15+19)=(18+16):(15+19)1:11:1推知亲本的基因型为(rr)(rr)和(Rr)(Rr)Ddrr和ddRr第52页/共111页(2009年广州模拟)豌豆子叶的黄色(Y)、圆粒种子(R)均为显性,两亲本杂交的表现型如下图。让F1中黄色圆粒豌豆与绿色皱粒豌豆杂交,F2的性状分离比为()典型题A2 2 1 1 B1 1 1 1C9 3 3 1 D3 1 3 1【答案】A第53页/共111页 例2:(广东高考)某种哺乳动物的直毛(B)对卷毛(b)为显性,黑色(C)对白色(c)为显性(这两对基因分别位于不同对的同源染色体上)。基因型为BbCc的个体与个体“X”交配,子代表现型有:直毛黑色、卷毛黑色、直毛白色和卷毛白色,它们之间的比为3 3 1 1。“个体X”的基因型为A BbCc B Bbcc C bbCc D bbccC例例3:已知子代基因型及比例为已知子代基因型及比例为:YYRR:YYrr:YyRR:Yyrr:YYRr:YyRr=1:1:1:1:2:2,按按自由组合规律试推测双亲的基因型是自由组合规律试推测双亲的基因型是:A、YYRR YYRr B、YYRr YyRr C、YyRr YyRr D、Yyrr YyRrB解题思路解题思路:子代基因型中子代基因型中YY:Yy=(1+1+2):(1+1+2)=1:1由分离定律由分离定律可知亲本的基因型为可知亲本的基因型为:YY Yy子代基因型中子代基因型中RR:Rr:rr=(1+1):(2+2)=(1+1)=1:2:1则由则由分离定律可知亲本的基因型为分离定律可知亲本的基因型为:Rr Rr 然后将两亲本组合即得然后将两亲本组合即得:亲本的基因型为亲本的基因型为 YYRr YyRr 第54页/共111页(3)已知双亲类型求不同于亲本基因型或不同于已知双亲类型求不同于亲本基因型或不同于亲本表现型的概率亲本表现型的概率规律:不同于亲本的类型规律:不同于亲本的类型1亲本类型亲本类型如上例中亲本组合为如上例中亲本组合为AaBbCCAabbCc则则不同于亲本的基因型不同于亲本的基因型1亲本基因型亲本基因型1(不同于亲本的表现型不同于亲本的表现型1亲本表现型亲本表现型1第55页/共111页(4)已知子代表现型分离比推测亲本基因型已知子代表现型分离比推测亲本基因型9 3 3 1(3 1)(3 1)(AaAa)(BbBb);1 1 1 1(1 1)(1 1)(Aaaa)(Bbbb);3 3 1 1(3 1)(1 1)(AaAa)(Bbbb);3 1(3 1)1(AaAa)(BBBB)或或(AaAa)(BBBb)或或(AaAa)(BBbb)或或(AaAa)(bbbb)。第56页/共111页几个规律几个规律:(1).9:3:3:11:1:1:11:1:1:1(2).Yyrr yyRr1:1:1:11:1:1:1YyRr yyRr YyRr Yyrr3 1 3 13 3 1 1YyRr yyrr(3).YyRr YyRr第57页/共111页几对几对等位基因等位基因的个体杂交子代:的个体杂交子代:1.1.子代基因型的种类子代基因型的种类=亲代每对基因杂交子代基亲代每对基因杂交子代基因型种类的因型种类的乘积乘积2.2.子代表现型的种类子代表现型的种类=亲代每对基因杂交后代亲代每对基因杂交后代表现型种类的表现型种类的乘积乘积3.子代某基因型的比例子代某基因型的比例=亲代每一对基因杂交后亲代每一对基因杂交后代基因型比例的代基因型比例的乘积乘积4.子代某表现型的比例子代某表现型的比例=亲代每一对基因杂交后亲代每一对基因杂交后代表现型比例的代表现型比例的乘积乘积5.5.每个个体产生配子的种类每个个体产生配子的种类=每对基因分开产生每对基因分开产生配子的配子的乘积乘积第58页/共111页例4 4、(上海高考题)人类的多指是一种显性遗传病,白化病是一种隐性遗传病,已知控制这两种病的等位基因都在常染色体上,而且是独立遗传的,在一家庭中,父亲是多指,母亲正常,他们有一患白化病但手指正常的孩子,则下一个孩子正常或同时患有此两种疾病的机率分别是()()A A 3/4 3/4,1/4 B1/4 B 3/8 3/8,1/81/8 C C 1/4 1/4,1/4 D1/4 D 1/4 1/4,1/81/8B解题思路:解题思路:1、先判断出题目所涉及的相对性状有多少对;、先判断出题目所涉及的相对性状有多少对;2、根据所给条件推断亲代的基因型。、根据所给条件推断亲代的基因型。3、按相应的遗传定律进行计算。、按相应的遗传定律进行计算。第59页/共111页4.利用自由组合定律预测遗传病概率利用自由组合定律预测遗传病概率当两种遗传病之间具有当两种遗传病之间具有“自由组合自由组合”关系关系时,各种患病情况的概率如表:时,各种患病情况的概率如表:序号序号类型类型计算公式计算公式1患甲病的概率患甲病的概率m则不患甲病概率为则不患甲病概率为1m2患乙病的概率患乙病的概率n则不患乙病概率为则不患乙病概率为1n3只患甲病的概率只患甲病的概率m(1n)mmn4只患乙病的概率只患乙病的概率n(1m)nmn第60页/共111页序号序号类型类型计算公式计算公式5同患两种病的概率同患两种病的概率mn6只患一种病的概率只患一种病的概率1mn(1m)(1n)或或m(1n)n(1m)7患病概率患病概率m(1n)n(1m)mn或或1(1m)(1n)8不患病概率不患病概率(1m)(1n)第61页/共111页常见两对相对性状遗传性状分离比的偏离类型常见两对相对性状遗传性状分离比的偏离类型9AB:3Abb 3aaB 1aabb9AB 3aaB 4(Abbaabb)9AB 7(AbbaaBaabb)9AB 6(AbbaaB)1aabb15(ABAbbaaB)1aabb第63页/共111页两对基因控制一对性状的特殊遗传现象(自由组合定律的变形)第64页/共111页第65页/共111页第66页/共111页第67页/共111页第68页/共111页第69页/共111页控制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自由组合,如果控制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自由组合,如果F2的分离比分别为的分离比分别为9 7、9 6 1和和15 1,那么,那么F1与与双隐性个体测双隐性个体测交,得到的分离比分别是交,得到的分离比分别是()A.1 3、1 2 1和和3 1B.3 1、4 1和和1 3C.1 2 1、4 1和和3 1D.3 1、3 1和和1 4答案:答案:A第70页/共111页不同题型:1.1.下列各项中不是配子的是下列各项中不是配子的是 A.HR B.YR C.Dd D.AdA.HR B.YR C.Dd D.Ad2.2.一基因型为一基因型为AaBbAaBb的杂合公牛,体内的杂合公牛,体内100100个精原个精原细胞经过减数分裂后细胞经过减数分裂后(1 1)理论上可产生含)理论上可产生含A A的精子的精子 个个(2 2)产生含)产生含ABAB的精子的精子个个(3 3)产生含)产生含A A且含且含X X染色体的精子染色体的精子 个个(4 4)产生含)产生含ABAB且含且含X X的精子的精子 个。个。C 200 100100 50第71页/共111页附、利用图析法(数学中集合的方法)附、利用图析法(数学中集合的方法):例例4 4、一对夫妇的子代患遗传病甲的概率是、一对夫妇的子代患遗传病甲的概率是a a,不患遗,不患遗传病甲的概率是传病甲的概率是b b;患遗传病乙的概率是;患遗传病乙的概率是c c,不患遗传,不患遗传病乙的概率是病乙的概率是d d。那么下列表示这对夫妇生出只患甲、。那么下列表示这对夫妇生出只患甲、乙两种病之一的概率的表达式正确的是:乙两种病之一的概率的表达式正确的是:A A、ad+bc Bad+bc B、1-ac-bd 1-ac-bd C C、a+c-2ac Da+c-2ac D、b+d-2bdb+d-2bdABCD第72页/共111页解析:解析:下面我们先做出图来验证下面我们先做出图来验证A A选项,选项,大圆表示整个后代,大圆表示整个后代,左小圆表示患甲病左小圆表示患甲病a a,右小圆表示患乙病右小圆表示患乙病c c,则两小圆的交集部分表示则两小圆的交集部分表示 患甲、乙两种病(患甲、乙两种病(acac)两小圆除去交集部分两小圆除去交集部分表示只患甲病(表示只患甲病(adad)或乙病()或乙病(bcbc),和两病都和两病都不患(不患(bdbd)则只患一种病的概率为则只患一种病的概率为ad+bcad+bc。依次类推,可以用此方法依次验证余下三个表依次类推,可以用此方法依次验证余下三个表达式的正确性。达式的正确性。(建议建议:此题主要考数学知识此题主要考数学知识,与生物学知识关联不大与生物学知识关联不大,请删除请删除.运用运用集合知识解决生物学问题可另选题集合知识解决生物学问题可另选题.-.-建议人建议人:高原高原)b ba a c cacacadadbdbdd dbcbc第73页/共111页上表各种情况可概括如下图:上表各种情况可概括如下图:第75页/共111页教材问题释疑 第76页/共111页第77页/共111页第78页/共111页第79页/共111页第80页/共111页第81页/共111页第82页/共111页第83页/共111页第84页/共111页方法应用探究 第85页/共111页第86页/共111页第87页/共111页第88页/共111页第89页/共111页第90页/共111页第91页/共111页第92页/共111页第93页/共111页走进实验室 第94页/共111页基础再现实验课题:验证基因的分离定律实验 基因分离定律是指F1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分开而分离。它适用于进行有性生殖的真核生物的核基因的遗传。验证基因分离定律实质上就是要推知F1产生配子的种类及比例,进而反推F1的基因组合方式及遗传行为。第95页/共111页 方法1:测交法 让两个纯合子杂交,取F1进行测交,依后代表现型的种类及比例反推F1产生的配子种类及比例。方法步骤:让纯合的粳稻与糯稻杂交,获取F1杂合粳稻;让F1杂合粳稻与糯稻测交;观察后代性状分离现象。实验现象:测交后代出现粳稻和糯稻两种表现型且比例为11。分析和结论:测交使用的糯稻只产生一种含糯性基因(m)的配子,后代既然出现两种表现型,则F1必然产生M和m两种类型配子,即F1中含有M和m基因且这对等位基因在F1产生配子的过程中必随同源染色体分开而分离,从而验证了基因分离定律。第96页/共111页 方法2:花粉鉴定法 花粉为亲代产生的雄配子,依题意,取F1的花粉经碘液染色后用显微镜观察并计数,直接验证基因的分离定律。方法步骤:让纯种粳稻和糯稻杂交,获取F1杂合粳稻;F1开花时取一个成熟花药,挤出花粉置于载玻片上,滴一滴碘液并用显微镜观察、计数。实验的现象:花粉一半呈蓝黑色,一半呈红褐色。分析和结论:实验现象说明F1在减数分裂过程中产生了一种含M基因的配子(呈蓝黑色)和一种含m基因的配子(呈红褐色),从而验证了基因分离定律。第97页/共111页方法3:花药离体培养法 花药中含有雄配子,对其进行离体培养,观察性状分离比即可推知F1产生配子的种类及比例。方法步骤:取两纯种亲本玉米进行杂交,获得F1;取F1植株的花药进行植物组织培养,获得单倍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