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道路绿化设计.pptx

    • 资源ID:87535963       资源大小:2.22MB        全文页数:37页
    • 资源格式: PPTX        下载积分:2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0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道路绿化设计.pptx

    相关术语红线在城市规划建设图纸上划分出的建筑用地与道路用地的界线,常以红色线条表示,故称红线。红线是街面或建筑范围的法定分界线,是线路划分的重要依据。道路分级道路分级的主要依据是道路的位置、作用和性质,是决定道路宽度和线型设计的主要指标。目前我国城市道路大都按三级划分:主干道(全市性干道)、次干道(区域性干道)、支路(居住区或街坊道路)。道路总宽度也叫路幅宽度,即规划建筑线(建筑红线)之间的宽度。是道路用地范围,包括横断面各组成部分用地的总称。第1页/共37页相关术语分车带车行道上纵向分隔行驶车辆的设施,用以限定行车速度和车辆分行。常高出路面10cm以上。也有在路面上漆涂纵向白色标线,分隔行驶车辆,称为“分车线”。三块板道断面有两条分车带;两块板道断面有一条分车带。交通岛分为中心岛、导向岛和立体交叉绿岛。(1)中心岛 为利于管理交通而设于路面上的一种岛状设施。一般用混凝土或砖石围砌,高出路面10cm以上,设置在交叉路口中心引导行车。(2)导向岛位于交叉口上分隔进出行车方向,安全岛是在宽阔街道中供行人避车之处。(3)立体交叉绿岛互通式立体交叉干道与匝道围合的绿化用地。第2页/共37页相关术语道路绿带道路红线范围内的带状绿地,道路绿带分为分车绿带、行道树绿带和路侧绿带。分车绿带车行道之间可以绿化的分隔带,位于上下行机动车道之间的为中间分车绿带;位于机动车道与非机动车道之间或同方向机动车道之间的为两侧分车绿带。如三块板道路断面有两条分车绿带,两块板道路上只有一条分车绿带,又称中央分车绿带。分车绿带有组织交通、夜间行车遮光的作用。第3页/共37页相关术语行道树绿带又称人行道绿化带、步道绿化带,是车行道与人行道之间的绿化带,以种植行道树为主的绿带。人行道如果宽26m的,就可以种植乔木、灌木、绿篱等。行道树是绿化带最简单的形式,按一定距离沿车行道成行栽植。路侧绿带在道路侧方,布设在人行道边缘至道路红线之间的绿带。基础绿带又称基础栽植,是紧靠建筑的一条较窄的绿带。它的宽度为25m,司植绿篱、花灌木,分隔行人与建筑,减少外界对建筑内部的干扰,美化建筑环境。第4页/共37页相关术语园林景观路在城市重点路段,强调沿线绿化景观,体现城市风貌、绿化特色的道路。装饰绿地以装点、美化街景为主,不让行人进入的绿地。开放式绿地绿地中铺设游步道、设置坐凳等,供行人进入游览休息的绿地。第5页/共37页相关术语第6页/共37页布置形式 城市道路绿地断面布置形式是规划设计所用的主要模式,常用的有:一板二带式、二板三带式、三板四带式,四板五带式及其他形式。1一板二带式这是道路绿地中最常用的一种形式。在车行道两侧人行道分割线、上种植行道树。简单整齐,用地经济,管理方便。但当车行道过宽时行道树的遮荫效果较差,不利于机动车辆与非机动车辆混合行驶时交通管理。第7页/共37页布置形式2二板三带式在分隔单向行驶的两条车行道中间绿化,并在道路两侧布置行道构成二板三带式绿带。这种形式适于宽阔道路,绿带数量较大,生态效益较显著,这式多用于高速公路和入城道路。第8页/共37页第9页/共37页布置形式3三板四带式利用两条分隔带把车行道分成三块,中间为机动车道,两侧为非机动车道,连同车道两侧的行道树共为四条绿带。虽然占地面积大,却是城市道路绿地较理想的形式。其绿化量大,夏季蔽荫效果较好,组织交通方便,安全可靠,解决了各种车辆混合互相干扰的矛盾。第10页/共37页第11页/共37页布置形式 4四板五带式利用三条分隔带将车道分为四条而规划为五条绿化带,以便各种车辆上行、下行互不干扰,利于限定车速和交通安全。如果道路面积不宜布置五带,则可用栏杆分隔,以节约用地。第12页/共37页第13页/共37页基本指标确定道路绿地率道路绿地率是指道路红线范围内各种绿带宽度之和占总宽度的百分比。在规划道路红线宽度时,应同时确定道路绿地率。我国建设部规定:园林景观路绿地率不得小于40;红线宽度大于50m的道路绿地率不得小于30;红线宽度在4050m的道路绿地率不得小于25;红线宽度小于40m的道路绿地率不得小于20。国外一些大城市绿化景观较好的道路,其绿地率为3040。因此,根据实地情况,尽可能提高道路绿地率,使城市的绿化风貌与景观特色更好体现。第14页/共37页2合理布局道路绿地种植乔木的分车绿带宽度不小于1.5m;主干路上的分车绿带宽度不宜小于2.5m;行道树绿带宽度不小于1.5m;主、次干路中间分车绿带和交通岛绿地不能布置成开放式绿地;路侧绿带尽可能与相邻的道路红线外侧其他绿地相结合;人行道毗邻商业建筑的路段,与行道树绿道路两侧环境条件差异较大时,路侧绿带可集中布置在条件较好的一侧。基本指标第15页/共37页道路绿化的原则1 利用绿化加强道路特征现代的道路环境往往容易雷同,采用不同的绿化方式将有助于加强道路特征,而使不同的道路区分开来,一些道路也往往以其绿化而闻名于世。在现代交通条件下,要求道路具有连续性,而绿化则有助于加强这种连续性,同时,绿化也有助于加强道路的方向性,并从纵向分隔之间使行进者产生距离感。第16页/共37页第17页/共37页道路绿化的原则2 绿化要注意地方特色 不同的城市可以有不同的道路绿化方式与树种。目前一些城市的花、树均可作为地方的象征,如南京市的雪松,南方的棕榈树都能使绿化带有浓郁的地方特色。这种特色使本地人感到亲切,外地人也特别喜欢。3 绿化要有适宜的树种 绿化要有多品种的协调和各种栽植方式的配合。各种绿化植物,因树形、色彩、香味、季相等不同,在景观、功能上也有不同的效果。根据道路景观上的要求,以及功能上的要求,要能四季常青,三季有花就需要多品种配合与各栽植方式的协调。街道的绿化直接影响街景的四季变化,应使春、夏、秋、冬均有相宜的景色。另外,还应根据不同用路者的视觉特性及观赏要求,处理好绿化的间距、树木的品种、树冠的形状以及树木成年后的高度及修剪等问题。第18页/共37页道路绿化的原则4 绿化要与其他道路景观元素相协调 道路景观是由多种景观元素所组成,各种景观元素的作用、地位都应恰如其分。一般情况下,绿化应与道路环境中的景观诸元素协调,单纯地作为行道树而栽植的树木往往收不到好的效果。通常道路两侧的栽植应看成是建筑物前的种植,应该让用路者从各方面来看都有良好的效果。有些街道树木遮蔽了一切,绿化成了视线的障碍,用路者看不清街道面貌,这种绿化,从街道景观元素协调来看就不适宜。道路绿化除有特殊功能方面的要求以外,还应根据道路性质、街道建筑、气候及地方特点的要求等,作为道路环境整体的一部分来考虑,这样才能收到好的效果。第19页/共37页道路绿化的原则5 重视绿化对道路空间的分离作用 高大的栽植对道路空间有分隔作用,如在较宽的道路中问分隔带上种植乔木,往往可以将空间分隔开来。若道路边界视线涣散,也可用种植让用路者视线集中起来。6 用绿化作为道路与建筑连接的缓冲带 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道路与建筑连接处可用绿化作为缓冲带(过渡带)使之有机地连接。这种处理方法也就是在人行道与建筑之间的绿地铺装草皮种以鲜花。从道路美学的观点看,这就是所谓的外部秩序与内部秩序的过渡带,这种绿地既是道路绿化,又是住宅或其他公共建筑前的绿地,这样处理的空间是富有魅力的。第20页/共37页道路绿化的原则7 重视绿化对视线的诱导作用 城市的交通干道的行车速度较高,特别是城市快速路与市郊的高速公路,从行车安全与驾驶员的心理状态来看,均需要视线诱导。在道路弯道及凸形竖曲线上种植高大乔木可以预示路线的变化,有很好的视线诱导作用。这种视线诱导,可能使用路者在视觉上产生线形的连续性,从而提高了行车的安全性。绿化的视线诱导见图1l一2。第21页/共37页第22页/共37页道路绿化的原则8 绿化要保证道路有足够的净空与横净距 道路的绿化树木要保证侧向有足够的净距,同时枝叶不应侵占道路行车的必要净空,以保障安全。有些地方绿化的树冠下净空不够,使司机及其他用路者有胁迫感。横净距与侧向净空的保证见图113。第23页/共37页第24页/共37页道路绿化的原则9 注意功能与美观的结合 不同性质的道路,应根据用路者的观赏特点,采用不同的绿化方式。绿化有遮荫、防音、防尘、装饰、遮蔽、视线诱导、地面覆盖(地被)等功能作用,但必须要与道路景观有机地配合起来,才能充分发挥其改善环境的特殊作用。第25页/共37页植物的选择选择树种和地被植物道路绿化应选择适应道路环境条件、生长稳定、观赏价值高和环境效益好的植物种类。寒冷积雪地区的城市,分车绿带、行道树绿带种植的乔木,应选择落叶树种。行道树应选择深根性、分枝点高、冠大荫浓、生长健壮、适应城市道路环境条件,且落果对行人不会造成危害的树种。花灌木应选择花繁叶茂、花期长、生长健壮和便于管理的树种。绿篱植物和观叶灌木应选用萌芽力强、枝繁叶密、耐修剪的树种。地被植物应选择茎叶茂密、生长势强、病虫害少和易管理的木本或草本观叶、观花植物。其中草坪地被植物尚应选择萌蘖力强、覆盖率高、耐修剪和绿色期长的种类。第26页/共37页4 道路绿带设计 41 分车绿带设计1 分车绿带的植物配置应形式简洁,树形整齐,排列一致。乔木树干中心至机动车道路缘石外侧距离不宜小于075m。2 中间分车绿带应阻挡相向行驶车辆的眩光,在距相邻机动车道路面高度06m至15m之间的范围内,配置植物的树冠应常年枝叶茂密,其株距不得大于冠幅的5倍。3 两侧分车绿带宽度大于或等于15m的,应以种植乔木为主,并宜乔木、灌木、地被植物相结合。其两侧乔木树冠不宜在机动车道上方搭接。分车绿带宽度小于l5m的,应以种植灌木为主,并应灌木、地被植物相结合。4 被人行横道或道路出入口断开的分车绿带,其端部应采取通透式配置。第27页/共37页第28页/共37页42 行道树绿带设计1 行道树绿带种植应以行道树为主,并宜乔木、灌木、地被植物相结合,形成连续的绿带。在行人多的路段,行道树绿带不能连续种植时,行道树之间宜采用透气性路面铺装。树池上宜覆盖池箅子。2 行道树定植株距,应以其树种壮年期冠幅为准,最小种植株距应为4m。行道树树干中心至路缘石外侧最小距离宜为0.75m。3 种植行道树其苗木的胸径:快长树不得小于5cm,慢长树不宜小于8cm。4 在道路交叉口视距三角形范围内,行道树绿带应采用通透式配置。第29页/共37页第30页/共37页43 路侧绿带设计1 路侧绿带应根据相邻用地性质、防护和景观要求进行设计,并应保持在路段内的连续与完整的景观效果。2 路侧绿带宽度大于8m时,可设计成开放式绿地。开放式绿地中,绿化用地面积不得小于该段绿带总面积的70。路侧绿带与毗邻的其他绿地一起辟为街旁游园时,其设计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公园设计规范(CJJ48)的规定。3 濒临江、河、湖、海等水体的路侧绿地,应结合水面与岸线地形设计成滨水绿带。滨水绿带的绿化应在道路和水面之间留出透景线。4 道路护坡绿化应结合工程措施栽植地被植物或攀缘植物。第31页/共37页第32页/共37页5 交通岛、广场和停车场绿地设计 51 交通岛绿地设计1 交通岛周边的植物配置宜增强导向作用,在行车视距范围内应采用通透式配置。2 中心岛绿地应保持各路口之间的行车视线通透,布置成装饰绿地。3 立体交叉绿岛应种植草坪等地被植物。草坪上可点缀树丛、孤植树和花灌木,以形成疏朗开阔的绿化效果。桥下宜种植耐荫地被植物。墙面宜进行垂直绿化。4 导向岛绿地应配置地被植物。第33页/共37页第34页/共37页52 广场绿化设计1 广场绿化应根据各类广场的功能、规模和周边环境进行设计。广场绿化应利于人流、车流集散。2 公共活动广场周边宜种植高大乔木。集中成片绿地不应小于广场总面积的25,并宜设计成开放式绿地,植物配置宜疏朗通透。3 车站、码头、机场的集散广场绿化应选择具有地方特色的树种。集中成片绿地不应小于广场总面积的10。4 纪念性广场应用绿化衬托主体纪念物,创造与纪念主题相应的环境气氛。第35页/共37页53 停车场绿化设计1 停车场周边应种植高大庇荫乔木,并宜种植隔离防护绿带;在停车场内宜结合停车间隔带种植高大庇荫乔木。2停车场种植的庇荫乔木可选择行道树种。其树木枝下高度应符合停车位净高度的规定:小型汽车为2.5m;中型汽车为3.5m;载货汽车为4.5m。第36页/共37页感谢您的观看!第37页/共37页

    注意事项

    本文(道路绿化设计.pptx)为本站会员(莉***)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