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pptx
国学广义泛指中国文化;狭义专指传统文化中的国学广义泛指中国文化;狭义专指传统文化中的国学广义泛指中国文化;狭义专指传统文化中的国学广义泛指中国文化;狭义专指传统文化中的学术经典及其体现的文化精神,以中华文化为背学术经典及其体现的文化精神,以中华文化为背学术经典及其体现的文化精神,以中华文化为背学术经典及其体现的文化精神,以中华文化为背景、以传世经典为载体、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中景、以传世经典为载体、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中景、以传世经典为载体、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中景、以传世经典为载体、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中国学术。国学术。国学术。国学术。国学:是国魂的载体,国魂就是国学:是国魂的载体,国魂就是国学:是国魂的载体,国魂就是国学:是国魂的载体,国魂就是“自强不息,自强不息,自强不息,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厚德载物厚德载物厚德载物”的中华民族文化精神。的中华民族文化精神。的中华民族文化精神。的中华民族文化精神。国学:与外来文化相比,属于本土文化领域。国学:与外来文化相比,属于本土文化领域。国学:与外来文化相比,属于本土文化领域。国学:与外来文化相比,属于本土文化领域。国学:与现代文化相比,偏向传统文化领域。国学:与现代文化相比,偏向传统文化领域。国学:与现代文化相比,偏向传统文化领域。国学:与现代文化相比,偏向传统文化领域。国学:与自然科学相比,侧重社会科学领域。国学:与自然科学相比,侧重社会科学领域。国学:与自然科学相比,侧重社会科学领域。国学:与自然科学相比,侧重社会科学领域。什么是国学什么是国学第1页/共24页儒家文化是国学的核心儒家智慧解决人生五大问题(1)个人能力修养提升(2)家庭和谐幸福构建(3)社会人际交往健康(4)事业成长永续辉煌(5)领导艺术内圣外王第2页/共24页儒家文化的作用通过十大核心理念传播(1)道德:道重客观规律;德重主观感受,为官之道,为政以德。(2)仁义:君仁臣义,文化认同温暖了制度的冰冷;上下有序,构建成中国特色的社会关系。(3)孝悌:仁之实,事亲,义之实,从兄;孝悌,原来就是仁义的根源。(4)忠恕:尽心尽力就是“忠”,换位思考就是“恕”。德是把好处让别人得到,恕是对别人的错误能体谅宽容。(5)诚信:只有真诚发源于内,才能信约履行于外。今天的社会过度强调信,其实内心愿意才是守约的前提。第3页/共24页(6)学习:“学”是汲取知识,“习”是运用知识。学而时习,把知识转化为能力,让专业知识常识化才有用,习以为常。(7)志气:“志”是目标,“气”是动力;孔子论立志,孟子说养气。有志气,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蓬勃发展的原动力。(8)礼乐:礼以节人,“礼”是对外正言行;乐以和情,“乐”是对内调心性。“礼”为秩序,“乐”为和谐。(9)中庸:中庸,将是中华民族贡献给全人类未来的最高智慧之一。它强调不偏不倚、执两用中,无过无不及,是恰好、是适度、是科学发展观。(10)知行:知是行之始,行乃知之成;理论指导实践,实践丰富理论;知行合一,“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第4页/共24页道道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朝闻道,夕死可矣。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始;有名,万物母。常无,欲观其妙;常有,欲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第5页/共24页道道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仁者见之谓之仁,知者见之谓之知,百姓日用而不知,故君子之道鲜矣。周易系辞上“易之为书也,广大悉备。有天道焉,有人道焉,有地道焉。兼三才而两之,故六。六者非它也,三才之道也。”周易系辞“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论语述而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大学第6页/共24页德德德者,得也。以道得之谓之德有德此有人,有人此有土,有土此有财,有财此有用。德者本也,财者末也,外本内末,争民施夺。是故财聚则民散,财散则民聚。易经说:何以守位,曰:仁。何以聚人,曰:财。第7页/共24页道德(得)关系:道为德之体,德为道之功。道生之,而德畜之,物形之,而器成之。是以万物,尊道而贵德。道之尊也,德之贵也,夫莫之爵。而恒自然也。道与德道与德第8页/共24页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形而下者谓之器。道形器理礼物第9页/共24页1不能尊孔反马,坚持科学发展观不动摇;2不搞封建迷信,防止历史糟粕沉滓泛起;3不带宗教情结,杜绝神学侵蚀理性思维;4不要盲目排外,尊重多元文化并存;5不可厚古薄今,与时俱进开拓创新;6不要望文生义,提倡学有本源;7理论联系实际,源于学术不带学究气;8坚守学术良心,服务社会不染江湖气;9无官守、有言责,学术无禁区,宣传有纪律;10做有传统文化修养的现代公民。第10页/共24页心达而险,记丑而博,言伪而辩,行僻而坚,顺非而泽。第11页/共24页大学大学理想蓝图理想蓝图大学是大人之学,是君子切磋琢磨,终别于宵小的修养境界;大学是大人之学,是君子切磋琢磨,终别于宵小的修养境界;大学是大学问,是人基于学习,转变观念,通过言行,达到齐家治国平天大学是大学问,是人基于学习,转变观念,通过言行,达到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思想升华;下的思想升华;大学是成功学,从大学是成功学,从“明德新民止于至善明德新民止于至善”的目标确定,到的目标确定,到“格致诚正、修格致诚正、修齐治平齐治平”的具体落实;从的具体落实;从“自天子以至于庶人,一是皆以修身为本自天子以至于庶人,一是皆以修身为本”,到,到“知止有定,静安虑得知止有定,静安虑得”的成功,大学之道是幸福人生的成功大道,是美的成功,大学之道是幸福人生的成功大道,是美好生活的理想蓝图好生活的理想蓝图!儒家成功学五大要素:儒家成功学五大要素:“诚、志、气、道、行诚、志、气、道、行”。以诚为本,心正为要,修身为门,齐家为用,治国有道,和谐社会。以诚为本,心正为要,修身为门,齐家为用,治国有道,和谐社会。第12页/共24页大学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此谓知本,此谓知之至也。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此谓知本,此谓知之至也。大学大学第13页/共24页中庸中庸和谐之路和谐之路何谓中庸?何谓中庸?中庸即用中,中庸即用中,“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不偏不易,戒过勉不及。统筹,不偏不易,戒过勉不及。统筹兼顾,科学发展观。兼顾,科学发展观。中庸的现代哲学阐释即为中庸的现代哲学阐释即为“度度”适度。适度。中庸的最高境界是中庸的最高境界是“中和中和”,致中于和,就是天下的,致中于和,就是天下的“达道达道”。唯天下之。唯天下之至诚,为能达到协和阴阳的中庸之道。至诚,为能达到协和阴阳的中庸之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中庸之道,就是融合儒道、化育万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中庸之道,就是融合儒道、化育万物的物的“第三条路第三条路”,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和谐之路。道是规律,原则,形而,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和谐之路。道是规律,原则,形而上的,需要从感性认识抽象到理性。上的,需要从感性认识抽象到理性。第14页/共24页中庸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 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微。故君子慎其独也。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 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第15页/共24页儒家成功学儒家成功学人人身身心心行行心智心智心智心智心性心性心情心情面貌面貌言语言语行为行为喜怒哀乐喜怒哀乐言行举止言行举止第16页/共24页西游记西游记成功启示录成功启示录四大名著中,唯独四大名著中,唯独四大名著中,唯独四大名著中,唯独西游记西游记西游记西游记西天取经西天取经西天取经西天取经终成正果,是大团圆、大胜利的结局,终成正果,是大团圆、大胜利的结局,终成正果,是大团圆、大胜利的结局,终成正果,是大团圆、大胜利的结局,皆大欢喜,其价值意义别有味道。皆大欢喜,其价值意义别有味道。皆大欢喜,其价值意义别有味道。皆大欢喜,其价值意义别有味道。全书总论的一个问题就是心态问题,是全书总论的一个问题就是心态问题,是全书总论的一个问题就是心态问题,是全书总论的一个问题就是心态问题,是讲如何讲如何讲如何讲如何“诚意、正心诚意、正心诚意、正心诚意、正心”,修炼一个人的,修炼一个人的,修炼一个人的,修炼一个人的心性直至成功的问题。心性直至成功的问题。心性直至成功的问题。心性直至成功的问题。第17页/共24页正正 心心孙悟空是唐僧去西天取经心态的形象化反映,孙悟空是唐僧的心。v心态决定命运,成功其实就是一个修心的过程。整个西游记就是一个从收放心到修心的过程。孙悟空是唐僧的心,唐僧要想成功,就必须把握好孙悟空这颗心。第18页/共24页白龙马是唐僧的意。白龙马以前是一条龙,龙可大可小、变化无穷,象征着一个人的思想和意向。唐僧告诉你:要想成功,必须驾驭你的“心猿意马”。哪怕你的意念以前是一匹龙,你也必须给它戴上配套,把它骑在胯下,这样你才能成功。诚诚 意意第19页/共24页食色性也食色性也戒五荤三厌 五荤:大蒜、小蒜、大葱、小葱、薤 三厌:雁、狗、乌龟 戒戒 色色第20页/共24页沙沙 僧僧指沙为姓指沙为姓沙和尚沙和尚以和为尚以和为尚和和 情情第21页/共24页兽兽人神神小人小人君子君子近乎兽近乎兽近乎兽近乎兽近乎神近乎神近乎神近乎神斗战胜佛斗战胜佛斗战胜佛斗战胜佛学做人学做人学做人学做人天产石猴天产石猴天产石猴天产石猴第22页/共24页电话:0431-85380958邮箱:新浪微博:国学教授金海峰第23页/共24页感谢您的观看!第24页/共2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