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诊断学影像学.pptx
第一节第一节 总总 论论一:发展概况一:发展概况二:二:CT成像原理成像原理三:三:CT机的基本结构机的基本结构四:四:CT图像特点图像特点五五:CT检查方法检查方法六六:CT图像分析图像分析 第1页/共24页什么是什么是CTCT?CTCT是通过是通过X X线管环绕人体某一层面线管环绕人体某一层面进行扫描,测得该层面中各点吸收进行扫描,测得该层面中各点吸收X X线的数据,然后利用计算机高速运算线的数据,然后利用计算机高速运算和图像重建原理,获得该层面图像。和图像重建原理,获得该层面图像。第2页/共24页CTCT机的基本结构机的基本结构一、扫描装置(扫描机架和检查床)一、扫描装置(扫描机架和检查床)X X线管,探测器,信号转换系统,准直仪线管,探测器,信号转换系统,准直仪 X X线扫描数据的收集和转换线扫描数据的收集和转换二、计算机系统二、计算机系统 扫描数据处理和重建图像扫描数据处理和重建图像三、图像显示与记录三、图像显示与记录 图像显示及存贮图像显示及存贮第3页/共24页CTCT图像特点图像特点CT图像图像.CT图像是由不同灰度的小方块(像素)图像是由不同灰度的小方块(像素)按矩阵排列构成按矩阵排列构成.图像质量与象素大小有关图像质量与象素大小有关 像素越小,数目越多,图像越细致像素越小,数目越多,图像越细致.CT图像在荧屏上有由黑到白的不同灰度图像在荧屏上有由黑到白的不同灰度 黑表示低吸收区黑表示低吸收区-低密度(脑室)低密度(脑室)白表示高吸收区白表示高吸收区高密度(颅骨)高密度(颅骨)第4页/共24页CTCT图像特点图像特点CTCT值值.CT.CT值即代表值即代表CTCT图像象素内组织结构线性衰图像象素内组织结构线性衰减系数相对值的数值减系数相对值的数值 Um-UwUm-Uw.公式:某物质公式:某物质CTCT值值=X 1000 X 1000 Uw Uw.单位:单位:HuHu.骨骨 软组织软组织 水水 脂肪脂肪 空气空气第5页/共24页CTCT图像特点图像特点窗宽与窗位窗宽与窗位.窗宽是指荧屏图像上包括窗宽是指荧屏图像上包括16个灰阶的个灰阶的CT 值范围值范围.窗位是指观察某一组织结构细节时,以该窗位是指观察某一组织结构细节时,以该 组织组织CT值为中心观察值为中心观察.加大窗宽,图像层次增多,组织对比降低加大窗宽,图像层次增多,组织对比降低 提高窗位,图像变黑提高窗位,图像变黑 降低窗位,图像变白降低窗位,图像变白第6页/共24页CTCT图像特点图像特点CTCT分辨力分辨力.空间分辨力是指空间分辨力是指CTCT对于物体空间大小的鉴别对于物体空间大小的鉴别 能力能力.密度分辨力是指密度分辨力是指CTCT对密度差别的分辨能力对密度差别的分辨能力伪影伪影.与病人有关:呼吸心跳,躁动,高密度异物与病人有关:呼吸心跳,躁动,高密度异物.与机器有关与机器有关.伪影影响图像质量,在诊断时应注意伪影影响图像质量,在诊断时应注意部分容积效应部分容积效应第7页/共24页CTCT检查方法检查方法1 平扫平扫:(Precontrast Scan/Non-Contrast Scan)指不用对比增强或造影的普通扫描指不用对比增强或造影的普通扫描 横断面、层厚横断面、层厚/层距层距=510mm2 增强扫描增强扫描 Post Contrast Scan/Contras Scan .指经静脉注入水溶性碘造影剂(指经静脉注入水溶性碘造影剂(60%泛影泛影葡胺葡胺60100ml)后再行扫描)后再行扫描 .常用快速团注法(常用快速团注法(bolus injection),以,以2ml/秒速度快速注入全部对比剂。秒速度快速注入全部对比剂。3 造影扫描:造影扫描:器官或结构内注入造影剂后再扫描器官或结构内注入造影剂后再扫描 如:口服胆囊造影如:口服胆囊造影CT 脊髓造影脊髓造影CT(CTM)第8页/共24页CTCT检查方法检查方法4 特殊扫描:特殊扫描:局部薄层及放大扫描局部薄层及放大扫描,层厚层厚=13mm,缩,缩 小小FOV,有利于观察微小病变有利于观察微小病变.重叠扫描,进床距离小于层厚(如层厚重叠扫描,进床距离小于层厚(如层厚 8mm,进床距离,进床距离5mm)动态增强扫描(动态增强扫描(Dynamic scan)延迟(增强)扫描延迟(增强)扫描(Delay Scan CT)第9页/共24页CTCT的新技术的新技术螺旋螺旋CTCT扫描:扫描:Spiral CT,Helical CTSpiral CT,Helical CT 螺旋螺旋CTCT是通过滑环技术与扫描床连续平直是通过滑环技术与扫描床连续平直移动而实现的。在扫描时,移动而实现的。在扫描时,X X线管连续旋转线管连续旋转并进行连续扫描,检查床沿纵轴连续平直移并进行连续扫描,检查床沿纵轴连续平直移动,这样管球旋转与连续动床同时进行,使动,这样管球旋转与连续动床同时进行,使X X线扫描的轨迹呈螺旋状,因而得名。线扫描的轨迹呈螺旋状,因而得名。第10页/共24页CTCT的新技术的新技术螺旋螺旋CTCT的优点:的优点:1 1 没有扫描间隔时间,大大缩短扫描时间没有扫描间隔时间,大大缩短扫描时间2 2 快速容积扫描,提高小病灶的检出,防快速容积扫描,提高小病灶的检出,防 止遗漏小病灶止遗漏小病灶3 3 能进行容积扫描后处理:能进行容积扫描后处理:CTCT血管造影,血管造影,CTCT三维重建,三维重建,CTCT仿真内窥镜等。仿真内窥镜等。第11页/共24页CTCT的新技术的新技术 CT三维重建图像三维重建图像(Three Dimensional Reconstruction Imaging,3D-CT)多层面重建法(多层面重建法(Multiplanar Reconstruction,MPR)表面遮盖法(表面遮盖法(Surface Shaded Display,SSD)第12页/共24页第13页/共24页CTCT的新技术的新技术CT仿真内镜技术仿真内镜技术(Virtual Endoscopy,VE)又称为腔内表面遮盖法三维重建又称为腔内表面遮盖法三维重建 (Internal 3D Shaded Surface Reconstruction)第14页/共24页CTCT的新技术的新技术CT血管成像(CTA).是静脉内注入对比剂后行血管造影是静脉内注入对比剂后行血管造影CTCT扫描的重建技术,可立体地显示血管影像。扫描的重建技术,可立体地显示血管影像。.目前主要用于脑血管、肾动脉与肺动脉等,对小血管的显示不够理想。目前主要用于脑血管、肾动脉与肺动脉等,对小血管的显示不够理想。.仿真血管内镜可清楚显示血管腔,用于诊断动脉夹层和肾动脉狭窄等。仿真血管内镜可清楚显示血管腔,用于诊断动脉夹层和肾动脉狭窄等。第15页/共24页 CTCT的新技术的新技术CT灌注成像(CT perfusion)对比剂首过灌注成像对比剂首过灌注成像 当顺磁性对比剂通过团注瞬间首过毛细血管时,可导致成像组织当顺磁性对比剂通过团注瞬间首过毛细血管时,可导致成像组织T1T2值值缩短。利用超快速成像方法可得到信号强度缩短。利用超快速成像方法可得到信号强度-时间曲线,并计算相对脑血容量时间曲线,并计算相对脑血容量rCBV、相对脑血容量图、相对脑血容量图rCBVm 第16页/共24页CT脑灌注成像临床应用脑灌注成像临床应用脑血流量图脑血流量图(CBF)右侧坏死灶无右侧坏死灶无血流灌注,左血流灌注,左侧病变区血流侧病变区血流量下降量下降 脑血流容积图(脑血流容积图(CBV)右侧病灶无血容积,左侧血液容积减低右侧病灶无血容积,左侧血液容积减低第17页/共24页造影增强病理基础及临床意义造影增强病理基础及临床意义1 造影剂的分类:造影剂的分类:离子型单体离子型单体 离子型双体离子型双体 非离子型单体非离子型单体 非离子型双体非离子型双体2 碘剂吸收碘剂吸收X线,提高局部组织密度线,提高局部组织密度 第18页/共24页造影增强病理基础及临床意义造影增强病理基础及临床意义 3 局部组织病理改变使造影剂浓度增加局部组织病理改变使造影剂浓度增加:局部血循环量增加(炎症)局部血循环量增加(炎症)病理血管形成(病理血管形成(AVM,肿瘤血管),肿瘤血管)血管通透性增加血管通透性增加 血脑屏障破坏血脑屏障破坏 第19页/共24页造影增强病理基础及临床意义造影增强病理基础及临床意义 3 临床意义临床意义 提高病变检出率提高病变检出率 清楚显示病变轮廓及内部结构清楚显示病变轮廓及内部结构 区别正常与异常结构区别正常与异常结构 鉴别良性与恶性病变鉴别良性与恶性病变第20页/共24页造影增强病理基础及临床意义造影增强病理基础及临床意义造影剂反应患者高危因素造影剂反应患者高危因素1 1 造影剂的过敏史,其它药物过敏史造影剂的过敏史,其它药物过敏史2 2 糖尿病,哮喘,湿疹,麻疹,肾功能不全,心脏病糖尿病,哮喘,湿疹,麻疹,肾功能不全,心脏病3 13 6060岁岁 第21页/共24页造影增强病理基础及临床意义造影增强病理基础及临床意义造影剂反应的预防造影剂反应的预防1 1 禁用造影剂:严重过敏史,心衰,肾衰禁用造影剂:严重过敏史,心衰,肾衰2 2 术前用药:地塞米松术前用药:地塞米松20mg20mg3 3尽量减少用量,严格掌握注射速度尽量减少用量,严格掌握注射速度4 4应用非离子型造影剂,应用非离子型造影剂,5 5注意观察,及时处理注意观察,及时处理第22页/共24页CT分析与诊断分析与诊断一、先了解扫描技术与方法一、先了解扫描技术与方法二、分析病变:二、分析病变:1 位置、大小、形状、数目、边缘、位置、大小、形状、数目、边缘、2 密度:平扫,是否均匀,增强后表现,密度:平扫,是否均匀,增强后表现,有有 无强化及强化形式无强化及强化形式 3 邻近器官组织的改变(受压、移位、破邻近器官组织的改变(受压、移位、破坏等)坏等)4 结合临床资料及其它影像表现综合分析结合临床资料及其它影像表现综合分析 三、诊断步骤:三、诊断步骤:1 1、正常、正常/异常异常 2 2、定位诊断、定位诊断 3 3、定性诊断:、定性诊断:4 4、鉴别诊断:、鉴别诊断:第23页/共24页感谢您的观看!第24页/共2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