辣椒茄子种子生产.pptx
辣椒又名番椒、海椒、秦椒、辣茄,为茄科辣椒属能结浆果的以嫩果或成熟果供食的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植物。染色体数2n=2x=24。辛辣气味是因含有辣椒素辣椒素主要存在于胎座附近隔膜及表皮细胞中。含有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维生素C等营养物质,干辣椒富含维生素A。可生食、炒食、干制、腌制、酱渍等。第1页/共72页一、辣椒种质资源1、起源 辣椒原产中南美洲热带地区,1493年传到西班牙,1542年传入日本。在明朝末年传入中国。其途径有二:一经丝绸之路,在甘肃、陕西等地栽培;一经海路,在广东、广西、云南等地栽培。中国于20世纪70年代在云南西双版纳原始森林里发现有野生型的“小米辣”。世界各地普遍栽培。中国西北、西南、中南、华南各省均普遍栽培辣椒,形成世界有名的“辣带”。第2页/共72页2、特征特性辣椒主根不发达,根系再生能力弱。茎直立,黄绿色,具深绿色纵纹,基部木质化,较坚韧。一般为二叉状分枝。小果型品种分枝较多,植株高大。有较明显的节间,一般当主茎长到5-15片叶时,顶芽分化为花芽,形成第一朵花。其下的侧芽抽出分枝,侧枝顶芽又分化为花芽,形成第二朵花。以后每一分叉处着生一朵花。丛生花则在分叉处着生一朵或更多。单叶互生,全缘,叶面光滑。完全花,较小,单生或丛生,花冠白或绿白色。雄蕊5-6枚,雌蕊1个。子房2室,少数3或4室。属常异交植物,虫媒花。浆果,果皮肉质,于心皮的缝线处产生隔膜。果身直、弯曲或螺旋状,表面光滑。果形一般为两心皮,有锥形、短锥形、牛角形、长形、圆柱形、棱柱形等。果顶有尖,。种子肾形、淡黄色,千粒重4.5-7.5 g。第3页/共72页3、分类与品种Bailey认为:两个种,即一年生椒及木本辣椒,分为5个变种。(1)樱桃椒类 (2)朝天椒类 (3)簇生椒类 (4)长椒类 (5)甜椒类第4页/共72页(1)樱桃椒类叶中等大小,圆形、卵圆或椭圆形。果小如樱桃,圆形或扁圆形。呈红、黄或微紫色,辣味甚强,制干辣椒或供观赏。如四川成都扣子椒、五色椒等。第5页/共72页(2)朝天椒类与樱桃椒类似,植株矮;但果实为圆锥形成圆筒形,多向上生长,味辣。如四川朝天椒、湖南邵阳朝天椒、福建同安线椒、广东仓平鸡心椒和安徽望天猴等。第6页/共72页(3)簇生椒类叶狭长。果实簇生、向上生长。果色深红,果肉薄,辣味甚强,油分高。多作干辣椒栽培。晚熟,耐热,抗病毒力强。如四川七星椒、五姐妹、湖南七姊妹和福建小米椒等。第7页/共72页(4)长椒类株型矮小至高大,分枝性强,叶片较小或中等,果实一般下垂,为长角形,先端尖,微弯曲,似牛角、羊角、线形。果肉薄或厚。肉簿、辛辣味浓的供干制、腌渍或制辣椒酱,如陕西的大角椒;肉厚,辛辣味适中的供鲜食,如湖南河西牛角椒、湘潭迟班椒、矮杆早、伏地尖、窑嘴大辣椒、四川二金条和大辣子等。第8页/共72页(5)甜椒类植株粗壮,分枝性较弱,叶片矩圆形或卵形。果实较大,近球状、圆柱状或扁球状,多纵沟,味不辣,如合肥四叶椒、茄门甜椒和四川柿饼椒。第9页/共72页根据分枝和结果习性,辣椒也可分为无限生长型、有限生长型。辣(甜)椒栽培类型较多,栽培种根据果实的特征通常可分为灯笼椒,圆锥椒、长角椒、簇生椒和樱桃椒等5个变种。第10页/共72页二、辣椒的育种目标1、丰产2、抗病 3、早熟性4、品质第11页/共72页1、丰产亩产量=株数/亩单株的平均产量坐果数和单果重是构成辣椒产量的主要因素。而市场上一般要求大果品种,在育种时应注意坐果数和单果重两个性状的配合。辣椒的杂种优势非常明显,优良组合比传统主栽品种增产30-40%,目前生产中应用的辣椒优良品种几乎都是杂种一代。第12页/共72页2、抗病主要病害有病毒病:主要有黄瓜花叶病毒、烟草花叶病毒,还有少量的马铃薯X病毒、烟草蚀纹病毒等。真菌性病害有白粉病、枯萎病等。细菌性病害有疮痂病、细菌性斑点病、软腐病、青枯病等。虫害有烟青虫、茶黄螨等。第13页/共72页3、早熟性辣椒的早熟性由单基因控制,两个熟性相近的亲本杂交,其杂种一代的熟性提早。在早熟性杂交育种上,要得到超早熟组合,必须选择两个熟性差异不大的早熟亲本杂交。第14页/共72页4、品质通过味觉选择果实味道浓、纯正,糖酸比高和其他风味理想的品种。果实的风味主要受芳香素的影响,辣味是由辣椒素引起。第15页/共72页我国辣椒种植产区根据其生态条件可分为三大类型:一类是亚热带,包括长江中下游地区、华南、西南地区,湖南、四川是典型的代表地区,典型的气候特点是前期低温(不利于辣椒前期生长),中期高温潮湿(病虫害严重,产量不稳定),后期高温干旱(虫害较多)。二类是热带及附近区域,以海南省为代表,主要是反季节栽培,冬季气温高,降雨量少,空气湿度较大,适宜辣椒生长,产量高,但病害较多,有些年份也会有低温冷害。三类是温带地区,以华北、西北为代表,前期温度低(育苗阶段),定植后温度适宜辣椒生长,后期温度较低,但阳光充足,整个生育期降雨较少,空气湿度较低,病虫害相对较小,一般能够高产稳产。为了是选育的新品种在不同地区表现良好,要求其亲本在不同环境下适应性强,就必须在不同生态环境条件下选择亲本。第16页/共72页三、辣(甜)椒的花器构造与开花习性1、花器构选 2、开花习性 3、结果习性第17页/共72页1、花器构选花单生、丛生或簇生,雌雄同花。甜椒花蕾大而圆,而辣椒花蕾较小而长,柱头与雄蕊的花药相近,一般品种雄蕊与柱头等长或稍长,也有少数品种柱头长于雄蕊花药。异交率高。第18页/共72页1、辣椒花器(图)、辣椒花器(图)花单生、丛生或簇生,雌雄同花单生、丛生或簇生,雌雄同花。完全花,甜椒花蕾大圆,花。完全花,甜椒花蕾大圆,尖椒较小而长。萼片绿色,基尖椒较小而长。萼片绿色,基部相连成钟形,先端部相连成钟形,先端5-65-6齿,齿,花谢后不脱落,花冠由花谢后不脱落,花冠由5-65-6片片花瓣组成,基部合生为钟形,花瓣组成,基部合生为钟形,多为白色,少数浅紫色,雄蕊多为白色,少数浅紫色,雄蕊有花药有花药5656枚,雌蕊枚,雌蕊1 1个,位于个,位于花中央。柱头与雄蕊的花药相花中央。柱头与雄蕊的花药相近,一般品种雄蕊与柱头等长近,一般品种雄蕊与柱头等长或稍长,也有少数品种柱头长或稍长,也有少数品种柱头长于雄蕊花药。异交率高。于雄蕊花药。异交率高。第19页/共72页常异交植物,虫媒花,天然杂交率10%。留种应隔离花由下向上依次开放,早晨68时开花,适温2027,花粉生活力和柱头接受能力均以开花当日最强。从开花到生理成熟5060天。浆果。2、开花习性第20页/共72页辣椒的始花节位早熟品种一般在主茎的4-9叶节,中、晚的品种在10-24叶节。在自然条件下,由于昆虫传粉常常造成品种间杂交,常异花授粉作物,品种间应注意隔离。第21页/共72页3、结果习性辣(甜)椒为二叉分枝,根据分枝、结果习性,可分为有限生长型和无限生长型。无限生长型:一般在主茎长出7-18叶时,茎的顶端形成花芽,花芽下部的叶腋再萌生了2个腋芽,腋芽的顶端又形成花芽,以此类推。栽培品种大多为无限生长型。有限生长型:植株矮小,下面的腋芽萌发分枝,分枝的顶芽也形成花簇封顶,每个花簇的花数多,结果多而小,簇生椒属此类。第22页/共72页辣椒的开花结果习性(图辣椒的开花结果习性(图)无限分枝型有限分枝型第23页/共72页四、常规种子生产技术辣(甜)椒为常异花授粉作物,在种子生产过程中,可采用三种隔离方法:空间隔离、利用纱网隔离、花期隔离。1、原种生产 2、良种生产 第24页/共72页1、原种生产最简便可靠的是利用原原种直接繁殖。如果没有,就用三圃制繁殖。(1)单株选择 (2)株行比较(株行圃)(3)株系比较(株系圃)(4)混系繁殖(原种圃)第25页/共72页(1)单株选择选株:在种子田或生产田中选择具有原品种典型性状的单株。选种标准 A、座果初期选择:主要选择株型、叶型、叶色、第一果着生节位、幼果色泽、抗病性等符合原品种标准的植株。淘汰杂株和病株。B、果实成熟期的选择:主要选择植株生长类型、抗病性、果实大小、果色、果柄着向,不同层次果实整齐度,果实心室数,座果率高低均符合原品种标准的植株。C、种果成熟期选择:主要根据熟性、抗病性、果实形状(大小、果形、果色、心室数)决定入选。室内考种:当中选单株基本上红熟时即可采收,供室内进一步鉴定,主要根据果色、果形指数、果肉厚度、胎座大小、种子多少、风味品质等选留符合该品种特性的果实留种。第26页/共72页(2)株行比较(株行圃)将单株决选的种子分小区种植于株行圃。每小区不少于100株,按单株选择标准选择优良株行,中选株行淘汰少量不良的单株进行混合采种。在一个株行内杂株率大于5%的全行淘汰。第27页/共72页(3)株系比较(株系圃)将上个世代入选的株行种子分别种植在株系圃,淘汰杂株率在0.5%以上的株系。第28页/共72页(4)混系繁殖(原种圃)入选株系的种子混合种植于原种圃,用原来品种种子作对照,于开花期、坐果初期、和种果采收期分别进行观察和鉴定,符合原品种要求的方可用于生产原种。第29页/共72页2、良种生产以原种作为作为生产良种的种子,制种田中,分期去劣去杂,进行混合采种。采种辣椒的留种部位以“对椒”和“四面斗”留作种椒为好。生长势强的品种可留第四层果实。采种量大、种子质量好,由于“门椒”坐果后影响前期植株生长和上部果实发育,所以在杂交制种和繁育品种时,都应强调疏去“门椒”。第30页/共72页辣椒从开花到种果成熟一般需要辣椒从开花到种果成熟一般需要5060d。生理成熟标志:红熟生理成熟标志:红熟 辣(甜)椒种椒采收后,通常不需要再经后辣(甜)椒种椒采收后,通常不需要再经后熟,因为经后熟后再采种子,往往种子过于熟,因为经后熟后再采种子,往往种子过于饱满反而不易发芽。饱满反而不易发芽。辣辣(甜甜)椒椒单单果果种种子子数数因因品品种种不不同同差差异异很很大大,多多则则达达400余余粒粒,少少则则100粒粒左左右右。一一般每公顷产种子般每公顷产种子450750kg。第31页/共72页采种时,剖开种椒取出种子后,应放置在通风处的凉席或尼龙沙筛上晾晒,切忌放在水泥地或金属皿中曝晒。否则将严重影响种子的发芽率和色泽,降低种子质量。剖开后的种子也不必用水洗,因经水洗晾晒后的种子色泽多呈白灰色,且遇连阴天时种子不易晒干,还容易发霉变质。通常作法是:连同胎座一起晾晒,待胎座充分干燥时,在晒盘中用木板搓擦,使种子与胎座分开,然后过筛,筛出种子。第32页/共72页(一)利用人工杂交繁育一代杂种制种技术(二)利用雄持不育系繁育一代杂种第33页/共72页五、一代杂种制种技术(一)人工杂交制种技术(二)利用雄性不育(两用)系杂交制种技术第34页/共72页(一)人工杂交制种技术1、严格隔离 2、适期播种 3、苗床管理和定植 4、田间管理5、去杂去劣6、去雄授粉7、果实采收及采种第35页/共72页1、严格隔离虽然辣椒是常异花授粉作物,但辣椒花易吸引昆虫,容易引起混杂,影响种子质量。因此,辣椒制种田与其他辣椒品种隔离距离要求在500米以上。第36页/共72页 2 2、适期播种、适期播种 父本应比母本早57d,父本始花期比母本晚熟的,父本应提早1520d播种。第37页/共72页3、苗床管理和定植亲本于12月上中旬假植于营养钵内,分苗床培育到2月下旬。观察父本生长情况,要求父本开花早于母本。如父本生长偏慢,则应提高床温,方法是减少通风次数和时间,或将父本移于塑料棚内加强管理,以促进发育。若用电热温床,则可适当控温,达到理想的苗龄。定植时期一般应在晚霜期过后,气温回升稳定,否则易遭遇冻害。定植应选择晴天、土壤较干时进行,定植后马上浇足根水。定植密度与品种密切相关,母本栽植距离宜稀,一般采用宽窄行,宽行行距7580厘米,窄行4045厘米,株距3540厘米。父母本的种植比例一般为13-6。第38页/共72页4、田间管理(1)追肥。辣椒追肥要根据不同生育阶段的特点进行。第一,要施足基肥,一般以厩肥为好,每公顷6000075000公斤,或施腐熟的饼肥3000公斤。第二,开花前轻施苗肥,一般在定植710天后,可追施粪肥稳苗,肥液浓度要低,以一成稀为好。第三,授粉前稳施花肥,以促进植株分枝、开花、坐果。每公顷可施入二成稀畜粪尿7500公斤,另加氮、磷、钾复合肥150公斤。第四,要重施果肥以保证果实充分膨大和种子发育的需要,一般每公顷施复合肥375公斤,增施磷、钾肥各150公斤。第39页/共72页(2)灌水。前期不要经常灌溉,避免地温低,影响前期苗的正常生长。后期处于高温干旱季节,应及时在晚上灌水。辣椒喜水怕涝,因此要注意及灌及排,灌水不要漫过畦面,灌水后可适当追肥。(3)病虫害的防治。辣椒制种常见的病虫害有疮痂病、病毒病、疫病、炭疽病等,害虫有烟青虫、斜纹夜蛾、棉铃虫等,防治方法同常规栽培,用药浓度可稍高。第40页/共72页5、去杂去劣 拔除杂株、劣株是辣椒授粉开始前拔除杂株、劣株是辣椒授粉开始前 的首要工作。的首要工作。坐果初期:株型、叶型、叶色、第一果着生节位、幼果颜色、植株开张度。商品成熟期:植株生长类型、抗病性、果实大小、果形、果色、果实整齐度、果实心室数、坐果率高低。生理成熟期,主要对熟性、抗病性、果实大小、果色、心室数。第41页/共72页6、去雄授粉一般还要注意选择晴天进行人工杂交授粉。(1)母本植株的整理。去雄授粉前,必须对母本植株进行整理,将植株上所有已经开放的花全部摘除,同时摘除门椒以下所有分枝和内部瘦弱,发育不良的枝条。门椒由于温度低,本身生长不良,坐果后种子少,并且与上部花、果竞争养分,一般不进行杂交。授粉从对椒以上部位开始。及时将“门椒”和5层以上花果疏除,促使植株增加分枝数,以而使花期集中,授粉期缩短。第42页/共72页(2)母本去雄花冠由绿白色转为乳白色,冠端比萼片稍长。一天当中以上午610时和下午4时以后去雄为好,应避开中午高温时间,以便提高杂交结实率。n注意事项:去雄前清除杂株、劣株,第一花朵要摘除。去雄以左手托住花蕾,右手持镊子剥开花冠摘除全部花药,动作要轻,不要碰伤柱头和子房。打开花蕾时如发现花药苞开裂则应摘去花蕾,用75%酒精棉球对镊子及手进行消毒处理。一旦发现未去雄而开放的花朵,应立即摘除,严防产生假杂种。第43页/共72页(3)父本采粉。辣椒在上午9点左右大量散 粉,于授粉前一天上午或当 天上午710时,应尽量在8 点之前摘回花蕾,用镊子取下花药,放置在干净的玻璃板或硫酸纸上,也可置于干燥皿内干燥。第二天或当天授粉时用花粉筛将花粉筛出,或把干燥的雄蕊放于封闭的玻璃盒或塑料盆中摇动,使花粉散落,然后放在温度20的通风房间贮藏备用。采集成熟的未开裂的花药于干燥器内干燥,以备授粉之用。授粉结束后,需将母本植株整个清理一遍,若发现有未杂交的花蕾和无标记物的果实,即应全部摘除。第44页/共72页(4)人工授粉上午710时,下午4时以后,要避开中午高温。授粉最好是在去雄后第二天进行授粉量要足,柱头接触花粉的面积要大,花粉分布要均匀。选择当天开放的花粉进行授粉,授粉完毕的花应掐掉12个花瓣做为标记,及时摘除未授粉已开过的花。授粉前必须将不育株上已开的花和所结果实全部摘除。第45页/共72页7、果实采收及采种早熟品种需45-50天,中晚熟品种需55-60天,保护地比露地时间长,一般需65-70天确保种子成熟。第46页/共72页在辣(甜)椒种果达到红熟时,应分批分期采收。采收时无标记的果、发育畸形的果一律淘汰。一般的34d采收一次,然后剖种,晾干。第47页/共72页(二)利用雄性不育(两用)系杂交制种技术辣(甜)椒利用雄性不育系生产杂交种,省去了蕾期人工去雄,大大降低制种难度和成本,并能提高杂交种纯度。目前生产上采用的雄性不育系有两类,即雄性不育两用系和雄性不育系。第48页/共72页1、利用雄性不育两用系技术要点播种量及定植密度用种量为12001500g/cm2,密度以120000135000株/cm2为宜,行距不变,单株定植,株距缩小一倍,为1214。第49页/共72页2、利用雄性不育系技术要点以雄性不育系为母本,以恢复系为父本按341定植,父本系花粉给不育系授粉,在不育系上收获的种子即为杂交种。授粉前拔除杂株劣株,摘除已开的花和已结的果。选择当天开放花的花粉授粉,授粉后摘去12个花瓣。第50页/共72页 彩椒彩椒第51页/共72页天鹰椒天鹰椒朝天椒第52页/共72页第七节 茄子种子生产技术 一、茄子种质资源二、茄子育种目标三、茄子花器构造与开花习性四、杂交种子生产技术第53页/共72页一、茄子种质资源1、茄子的起源2、茄子的分类3、茄子的生产概况第54页/共72页1、茄子的起源茄子为茄科茄属一年生草本植物,热带为多年生灌木,古称酪酥、昆仑瓜,以幼嫩果实供食用,染色体2n=24,最早产于印度,公元45世纪传入中国,南北朝栽培的茄子为圆形,与野生形状相似;元代则培养出长形茄子;到清朝末年,这种长茄被引入日本。茄子的吃法,荤素皆宜。既可炒、烧、蒸、煮,也可油炸、凉 拌、做汤,都能烹调出美味可口的菜肴。吃茄子建议不要去皮,它的价值就在皮里面,茄子皮里面含有维生素B,维生素B和维生素C是一对很好的搭档,摄入了充足的维C,维C的代谢过程中是需要维生素B的支持;由于现在种植过程中使用太多农药,建议烧煮茄子前一定要用洗涤剂把茄子清洗干净。第55页/共72页2、茄子的分类茄子可分为三个变种:(1)圆茄:植株高大、果实大,圆球、扁球或椭圆球形,中国北方栽培较多。(2)长茄:植株长势中等,果实细长棒状,中国南方普遍栽培。(3)矮茄:植株较矮,果实小,卵或长卵。第56页/共72页果色以紫红色为主,也有白色、青色和紫黑色。近年来,随着北运市场需求量的增大,北运基地也喜欢种紫黑色,有亮泽的长茄、卵圆茄和圆茄。茄子是我国南北方主要的蔬菜种类之一,在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在我国各地栽培普遍,尤其是在广大农村,茄子的栽培面积远比番茄大。东北、华东、华南地区以栽培长茄为主,华北、西北地区以栽培圆茄为主。茄子适应范围广泛,容易栽培,生长期长,产量较高,是夏秋季的主要蔬菜之一。第57页/共72页 3、茄子的生产概况茄子在全世界都有分布,在亚洲、非洲、欧洲中南部、中美洲均广泛种植。只有在较低纬度栽培,因在欧美等地品种不多,以中国茄子栽培面积最大,总产量最高。我国茄子种植面积最大的6个省依次是山东、河南、河北、四川、湖北、江苏。由于茄子较耐贮运,它已成为由蔬菜生产基地运往城镇、南方运往北方的大宗蔬菜之一。全国茄子栽培面积约300多万亩,茄子的产量高,市场广阔,经济效益十分显著。利用日光温室保护,对茄子反季实施秋冬茬、越冬茬、冬春茬大面积栽培,使其成为冬春季也能大量外销的主要鲜嫩浆果商品蔬菜之一,因反季节价格高,一般每茬茄子产鲜果150225t/hm2,纯收入3045万元/hm2。第58页/共72页二、茄子育种目标抗病优质抗逆多样化第59页/共72页三、茄子花器构造与开花习性1、茄子的花器构造茄子花是两性花,多为单生,少数簇生。花朵较大,花萼5裂,花谢后不脱落,并继续生长,表面被刺;花冠呈钟状,花为紫色、淡紫色或白色;雄蕊有花药5-9个,花药呈狭卵形,着生在雌蕊周围,花丝很短,雌蕊一个,内含胚珠多个。第60页/共72页2、茄子开花习性茄子分枝习性为假二叉分枝,当主茎长到3-9片叶时形成花芽,所开的第一朵花结的第一个果称为门茄;花下叶腋里所生的侧枝特别强健,和主茎的长势及形态差不多,因而形成对等的分叉。当主茎和侧枝生长2-3片叶时,又分叉开花,主侧枝上各结一果,称为“对茄”;以后以相同的方式继续开花结果,逐渐向上形成“四面斗”、“八面风”、“满天星”等。茄子属自花授粉作物,开花时花药裂开散粉,花粉直接落在柱头上,完成自花授粉过程。开花顺序是由下而上,开花适宜温度为25-30,17以下,40以上,不能受精结果。最适宜花开放为早晨6时左右,7时以后花药开始开裂,因此每天适宜的授粉时间为8时以后。第61页/共72页四、杂交种子生产技术1、隔离区和茬口安排2、适时播种3、分苗、炼苗4、适时定植,合理密植5、加强田间管理 6、去雄与授粉7、病虫害防治8、种子采收第62页/共72页1、隔离区和茬口安排茄子虽为白花授粉作物,但在未隔离的情况下,自然杂交率仍有3%-7%,为确保种子纯度,制种区和其他茄子品种的距离应在200m以上。茄子忌重茬,也不宜与辣椒、番茄、马铃薯等茄科作物连作,应实行4-5年轮作,这样能明显减轻黄萎病的危害。第63页/共72页2、适时播种各地应根据其气候条件特点及时播种,华北地区可在1月中下旬播种,长江中下游地区可提早到1月上中旬播种。两亲本熟性相近时,可同期播种育苗;若两亲本熟性有差异时,晚熟亲本可适当早播,以促成双亲花期一致。为保障授粉期间尤其是前期的花粉供应,提高制种产量,一般父母本比例为14。第64页/共72页播种前6-7天,将选好的种子投入70-80的热水中,不断搅拌,待水温降到30以下时静置浸泡8-10h,将种皮上的粘液洗净,用洁净湿布包好,放置温暖处催芽。茄子的发芽适温为25-30,催芽期间,最好每天用30的温水淘洗一遍,经5-6天,种子露尖即可播种。选晴天上午,将播种畦喷浇底水,水量以湿透营养土为宜,然后将种子与湿润细土混匀,撒播,播后覆土1-1.5cm厚,并覆盖地膜。这段时间温室(或大棚)的适宜温度为25-30,地温16-22,经5-7天幼苗即可出土。第65页/共72页3、分苗、炼苗3-4片真叶时应进行分苗,行、株距皆10-12cm。缓苗后,前期可少通风,尽量保持较高的畦温,定植前8-10天浇水、切块,并加大通风量,进行低温锻炼,白天畦温控制在20左右,夜间不低于12。第66页/共72页4、适时定植,合理密植华北地区在4月下旬,长江中下游地区在4月上中旬定植露地,采用宽窄行或加大行距缩小株距的方式,既改善通风透光条件,减少烂果率,又便于授粉操作,提高制种产量。定植必须采用高畦,定植前施足基肥,随即浇水,使茄苗所带的土坨湿透,水渗后覆土埋好,一般667平方米栽3500-4000株。第67页/共72页5、加强田间管理茄子早期松土,可以提高土壤温度,加速返苗,促进幼苗生长,灌返苗水后3-4天进行第一次松土,整个生长期要松土3-4次。茄子在生长期陆续结果,需要大量养分,追肥是保证茄子杂交制种丰产的主要措施之一。在定植缓苗后,结合第一次中耕追肥;第二次在结果盛期。在茄子生育期间,可结合灌水追肥。茄子在返苗后,应开始摘除枯黄叶和老叶,在摘叶同时,发现第一侧枝以下有腋芽要及时去掉,以免浪费养分。摘叶整枝有利于通风透光,促进上部枝叶和果实生长,防止落花和病虫害发生。第68页/共72页6、去雄与授粉为提高制种产量,及早摘除门茄花,应选用对茄花、四母斗花、八面风花进行杂交,每株授粉12-13朵花,保10个左右的果。在花开放前2天茄子的花粉都有散粉授精能力,因而去雄必须在小花蕾期进行。在母本开花前2-3天,用小镊子拨开花冠,夹住花药一一拔掉,且不要伤柱头。去雄一定要彻底。父本花粉的采集,应在傍晚采集第2天要开的大花蕾或清晨采摘初开的花,干燥数小时后,用镊子夹住花朵振动,使花粉落入盛花粉的器皿内。去雄后3天,当母本花盛开时,于800-1000和1500-1700进行授粉,授粉时用镊子插住小块橡皮蘸取花粉授于柱头上,授粉后掐去一个萼片作为标记,第2天重复授粉1次,重复授粉后再掐一个萼片作标记。整个去雄授粉工作自5月底始至6月底结束,授粉结束后,及时追肥浇水,促进果实生长,同时摘去八面风以上的花,打掉底部老叶、病叶。第69页/共72页7、病虫害防治茄子常见虫害主要有茄二十八星瓢虫、茄黄斑螟,前者主要危害叶片,后者危害顶心、花蕾、果实,引起落花落果,果实腐烂,可用80%敌百虫可溶性粉剂1000倍液,或25%功夫菊酯乳油2000倍液喷雾防治。茄子的主要病害有黄萎病、绵疫病、青枯病等,综合防治措施主要有种子消毒、与非茄科蔬菜作物4年以上轮作,及时摘除老叶、黄叶。药剂防治:黄萎病于发病初期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或50%苯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每株0.5L灌根;绵疫病防治重点是雨前和发病初期,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58%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每隔7天喷雾1次,连续3次;青枯病于发病初期用72%农用硫酸链霉素4000倍液,每株灌药剂0.3-0.5g,隔10天1次,共灌3-4次。第70页/共72页8、种子采收授粉结束后约30天,在种果完全老化、果皮金黄时,开始采收,成熟一批采收一批,摘下种果,置于干燥阴凉处后熟7-14天。当果肉变软后,用棍棒敲打搓揉种果,使种子与果肉分离,然后用刀剖开,放入水中淘洗,漂去秕籽,捞出果肉,淘洗干净后,用脱水机甩干,然后放在席子上晾晒。要防止直接放在水泥地上暴晒或在中午阳光直射下长时间晾晒,以免降低发芽率,晒干后收藏于阴凉干燥处待用。第71页/共72页感谢您的观看!第72页/共7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