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菱溪石记阅读答案3篇.docx

    • 资源ID:87618217       资源大小:19.01KB        全文页数:13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菱溪石记阅读答案3篇.docx

    菱溪石记阅读答案3篇菱溪石记阅读答案1 菱溪石记 (北宋)欧阳修 菱溪之石有六:其四为人取去;其一差小而尤奇,亦藏民家;其最大者偃然僵卧于溪侧,以其难徙,故得独存。每岁寒霜落,水涸而石出,溪旁人见其可怪,往往祀以为神。 菱溪,按图与经皆不载。唐会昌中,刺史李濆为荇溪记,云水出永阳岭,西经皇道山下。以地求之,今无所谓荇溪者,询于滁州人,曰此溪是也。杨行密有淮南,淮人为讳其嫌名,以荇为菱,理或然也。 溪傍若有遗址,云故将刘金之宅,石即刘氏之物也。金,伪吴时贵将,与行密俱起合肥,号三十六英雄,金其一也。金本武夫悍卒,而乃能知爱赏奇异,为儿女子之好,岂非遭逢乱世,功成志得,骄于富贵之佚欲而然邪?想其陂池、台榭、奇木、异草,与此石称,亦一时之盛哉。今刘氏之后散为编民,尚有居溪旁者。 予感夫人物之废兴,惜其得意而弃也,乃以三牛曳置幽谷,又索其小者,得于白塔民朱氏,遂立于(丰乐)亭之南北。亭负城而近,以为滁人岁时嬉游之好。 夫物之奇者,弃没于幽远则惋惜,置之耳目,则爱者不免取之而去。嗟夫! 刘金者虽缺乏道,然亦可谓雄勇之士,其终生志意岂不伟哉。及其后世,荒堙零落,至于子孙泯没而无闻,况欲长有此石乎。用此可为富贵者之戒。而奇怪之士闻此石者,可以一赏而足,何必取而去也哉? 【解释】佚:同逸,安逸。 22. 第段的见其可怪中的其是指 (用自己的话答复)(1分) 23. 对刘金其人的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为哪一项(3分) A.刘金是乱世举事的三十六位英雄之一。 B.刘金爱石是效仿爱赏奇异的孩子女人。 C.刘金曾构建陂池台榭,植种奇木异草。 D.刘金后代为平民,仍有散居在溪边的。 24. 第段考求溪名,是否游离于文外?(2分) 25. 第段的作用是什么?(2分) 26. 概括本文主旨。(3分) 参考答案: 22.(1分)六块菱溪石中最大的一块 23.(3分)B 24.(2分)否。溪名虽被迫改掉,且被记于正史,流传于民众心中的却仍旧是溪的本名。可见只有民众的口碑才是真能流传转变不了的。这与主旨是有内在全都的。 25.(2分)承上文我对两石的安置方式,解释这样安置的缘由(避开天下全部奇异事物或被弃或被占的命运),为发出告诫和恳求作铺垫。 26.(3分)借菱溪石的或被取或被弃的命运,慨叹人事兴衰无常,表达与民同乐的思想。 【文言文参考译文】 有个姓封的老人,家里有钱,品德高尚。有一年除夕,他在出屋门的时候观察自家的燕子惊慌的飞出来,就让两个仆人拿着蜡烛看看是怎么回事,出了中庭,他抬头观察树梢上有人,于是就止步不进,对两个婢女说:你们把蜡烛留在这,我一个人在这里喝酒,赶快把酒杯拿来!酒杯拿来后,他屏退家人,抬头对着树说:树上的人,这里已经没有外人,为何不下来呢?树上的人听了后,吓得直打哆嗦几乎都要掉下来了!老翁说:别怕,我怎么是忍心去抓你的人呢。那人才下来了,磕头称自己是死罪!老翁一看,原来是邻居,于是把他带进亭子,先替他倒了三杯酒,说:你需要什么。邻人流着泪说:我家有个老母亲,现在遇到年荒,没有什么可以度日,一直知道你家富有,所以做这不孝的事情。现在你不怪罪我,我还有其他什么要求呢。说完,声音哽咽!老翁说不能周济邻居,以至于你做坏事,这是我的过错!现在酒菜还温着,你先吃饱,我再送你三十两银子,用来过日子的同时,也可以做小生意,这就可以过日子了!以后不要再做这样的事情了。别人不会像我这样宽恕,而且你这样也陷你母亲于不义。一旦成为小偷,到老也洗脱不了,何苦呢。他吃完了,给了他三十两银子,并把食物打包让他带走,送到墙下,说:回去给你母亲!你照旧从这出去,不要让我的家人知道这件事,我也不会把这件事告知其他的人。 菱溪石记阅读答案2 菱 溪 石 记 欧阳修 菱溪之石有六,其四为人取去;其一差小而尤奇,亦藏民家;其最大者偃然僵卧于溪侧,以其难徙,故得独存。每岁寒霜落,水涸而石出,溪旁人见其可怪,往往祀以为神。 菱溪,按图与经皆不载。唐会昌中,刺史李渍为荇溪记,云水出永阳岭,西经皇道山下。以地求之,今无所谓荇溪者,询于滁州人,曰此溪是也。杨荇密有淮南,淮人为讳其嫌名,以荇为菱,理或然也。 溪傍若有遗址,云故将刘金之宅,石即刘氏之物也。金,吴时贵将,与荇密俱起合肥,号三十六英雄,金其一也。金本武夫悍卒,而乃能知爱赏奇异,为儿女子之好,岂非遭逢乱世,功成志得,骄于富贵佚欲而然邪?想其陂池、台榭、奇木、异草,与此石称,亦一时之盛哉。今刘氏之后散为编民,尚有居溪旁者。 予感夫人物之废兴,惜其得意而弃也,乃以三牛曳置幽谷,又索其小者,得于白塔民朱氏,遂立于亭之南北。亭负城而近,以为滁人岁时嬉游之好。 夫物之奇者,弃没于幽远则惋惜,置之耳目,则爱者不免取之而去。嗟夫!刘金者虽缺乏道,然亦可谓雄勇之士,其终生志意岂不伟哉。及其后世,荒堙零落,至于子孙泯没而无闻,况欲长有此石乎。用此可为富贵者之戒。而奇怪之士闻此石者,可以一赏而足,何必取而去也哉? 4对以下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3分) A菱溪,按图与经皆不载 按:观察 B与此石称,亦一时之盛哉 称:适合 C骄于富贵佚欲而然邪? 佚:遗失 D亭负城而近 负:靠近 5以下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一样的一组是( )(3分) A而乃能知爱赏奇异 吾常终日而思矣 B号三十六英雄,金其一也 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 C石即刘氏之物也 养生丧死无憾也,王道之始也 D以地求之,今无所谓荇溪者 去以六月息者也 6以下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3分) A重新安置菱溪石的目的是满意滁州百姓逢时过节玩赏,本文写作目的只是告诫世人不要玩物丧志。 B菱溪石在刘金手中是私人藏品,在欧阳修手中供百姓欣赏,价值得到充分表达,这说明二人境地悬殊。 C刘金是一名威猛之人,身处乱世,志向远大,事业有成,他保藏菱溪奇石是为了满意自己的骄奢淫逸。 D介绍了刘金在世时的盛极一时,后表达刘氏后代泯然无闻之状,两相比照,突出了的兴废之感。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予感夫人物之废兴,惜其得意而弃也。(4分) (2)夫物之奇者,弃没于幽远则惋惜,置之耳目,则爱者不免取之而去。(6分) 参考答案: 4C(佚通逸,放纵。此题为了考察学生对通假字的理解和推断方法的把握。) 5.(都是表示推断的语气助词。A、转折连词可是/假设连词假设。B、代词其中的/祈使语气词还是。D、介词依据/介词凭借。) 6A(依据最终一段的谈论可知,的写作目的有二,其一是富贵如浮云,奇物难以永久占有;其二才是告诫世人不要玩物丧志。) 7.参考答案: (1)我对那些人与物的兴盛与衰废产生感慨,惋惜这块大石让人宠爱却反而遭到遗弃。(其中感人物废兴和弃的被动句式各1分,全句通顺1分) (2)那些奇异的事物,被弃置在偏僻悠远的地方就很惋惜,被放在大家都看得到的地方,则喜爱它的人免不了会把它拿走。(其中物之奇者定语后置、幽远活用、置之后的介词省略、耳目各1分,全句通顺1分。) 参考译文: 菱溪的奇石共有六块,其中四块被人取走了,一块略微小一点但外形特殊奇异,也被保藏在老百姓家里;最大的一块仰面躺于溪边,由于它难以移动,所以能够单独存留下来。每年天寒霜降,溪水干枯就露出了石头,溪旁住的人见它外形怪异,往往把它作为神灵祭祀。 菱溪,查阅各类图册经籍中都没有记载。唐代会昌年间,刺史李渍写了一篇荇溪记,说:荇溪水出永阳岭,向西从皇道山下经过。依据地理位置查找,现在没有被称为 荇溪的河流。问滁州人荇溪在什么地方,他们答复说菱溪就是这条河。杨行密占据淮南的时候,淮南人为了避讳他的名字,把荇改为菱,从道理上说或许就是这样。 溪旁有一处遗址,听说是以前将军刘金的住宅,奇石就是刘金的东西。刘金,伪吴时代的贵将,和杨行密同时在合肥举事,号称三十六英雄,刘金就是其中之一。刘金原来是一个骠悍武夫,却也知道喜爱、观赏奇异的事物,有了像小孩子一样的爱好,莫非不是由于在乱世之中功成志得,满意于富贵人的安乐与嗜欲而使他这样吗?遥想这宅院当年的水池台榭、奇木异草,和这些石很匹配,也是一时的盛事!现在刘金的后人,散居为平民,还有住在溪两岸的。 我对那些人与物的兴盛与衰废产生感慨,惋惜这块大石让人宠爱却反而遭到遗弃,就用三头牛拖出来,放置于幽谷之中,又查找那块略微小一点的,在白塔的老百姓朱某家得到了它,就将它们立在丰乐亭的南北。丰乐亭靠近滁州城,道路近便,可以作为滁州人每年游玩的好去处。 那些奇异的.事物,被弃置在偏 僻悠远的地方就很惋惜,被放在大家都看得到的地方,则喜爱它的人免不了会将它拿走。唉!刘金虽然不值一提,但也可以说是一个威猛的人,他终生的抱负志向,莫非不大吗?可是到了他的后代,衰败零落,以至于子孙没落而悄悄无闻,何况是要想长期地占有这块石头呢?那这件事可以作为那些富贵者的戒备。而那些喜爱奇异事物的人听到了这块石头的故事以后,也就可以观赏就行了,何必取走占为己有呢! 菱溪石记阅读答案3 菱溪之石有六,其四为人取去;其一差小而尤奇,亦藏民家;其最大者偃然僵卧于溪侧,以其难徙,故得独存。每岁寒霜落,水涸而石出,溪旁人见其可怪,往往祀以为神。 菱溪,按图与经皆不载。唐会昌中,刺史李渍为荇溪记,云水出永阳岭,西经皇道山下。以地求之,今无所谓荇溪者,询于滁州人,曰此溪是也。杨荇密有淮南,淮人为讳其嫌名,以荇为菱,理或然也。 溪傍若有遗址,云故将刘金之宅,石即刘氏之物也。金,吴时贵将,与荇密俱起合肥,号三十六英雄,金其一也。金本武夫悍卒,而乃能知爱赏奇异,为儿女子之好,岂非遭逢乱世,功成志得,骄于富贵佚欲而然邪?想其陂池、台榭、奇木、异草,与此石称,亦一时之盛哉。今刘氏之后散为编民,尚有居溪旁者。 予感夫人物之废兴,惜其得意而弃也,乃以三牛曳置幽谷,又索其小者,得于白塔民朱氏,遂立于亭之南北。亭负城而近,以为滁人岁时嬉游之好。 夫物之奇者,弃没于幽远则惋惜,置之耳目,则爱者不免取之而去。嗟夫!刘金者虽缺乏道,然亦可谓雄勇之士,其终生志意岂不伟哉。及其后世,荒堙零落,至于子孙泯没而无闻,况欲长有此石乎。用此可为富贵者之戒。而奇怪之士闻此石者,可以一赏而足,何必取而去也哉? 1对以下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3分) A.菱溪,按图与经皆不载按:观察 B.与此石称,亦一时之盛哉称:适合 C.骄于富贵佚欲而然邪?佚:遗失 D.亭负城而近负:靠近 2以下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一样的一组是( )(3分) A而乃能知爱赏奇异吾常终日而思矣 B号三十六英雄,金其一也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 C石即刘氏之物也养生丧死无憾也,王道之始也 D以地求之,今无所谓荇溪者去以六月息者也 3以下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3分) A.重新安置菱溪石的目的是满意滁州百姓逢时过节玩赏,本文写作目的只是告诫世人不要玩物丧志。 B.菱溪石在刘金手中是私人藏品,在欧阳修手中供百姓欣赏,价值得到充分表达,这说明二人境地悬殊。 C.刘金是一名威猛之人,身处乱世,志向远大,事业有成,他保藏菱溪奇石是为了满意自己的骄奢淫逸。 D.介绍了刘金在世时的盛极一时,后表达刘氏后代泯然无闻之状,两相比照,突出了的兴废之感。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予感夫人物之废兴,惜其得意而弃也。(4分) (2)夫物之奇者,弃没于幽远则惋惜,置之耳目,则爱者不免取之而去。(6分) 参考答案: 1c(“佚”通“逸”,放纵。此题为了考察学生对通假字的理解和推断方法的把握。) 2(都是表示推断的语气助词。A、转折连词“可是”/假设连词“假设”。B、代词“其中的”/祈使语气词“还是”。D、介词“依据”/介词“凭借”。) 3(依据最终一段的谈论可知,的写作目的有二,其一是富贵如浮云,奇物难以永久占有;其二才是告诫世人不要玩物丧志。) 4参考答案: (1)我对那些人与物的兴盛与衰废产生感慨,惋惜这块大石让人宠爱却反而遭到遗弃。(其中“感”“人物”“废兴”和“弃”的被动句式各1分,全句通顺1分) (2)那些奇异的事物,被弃置在偏僻悠远的地方就很惋惜,被放在大家都看得到的地方,则喜爱它的人免不了会把它拿走。(其中“物之奇者”定语后置、“幽远”活用、“置之”后的介词省略、“耳目”各1分,全句通顺1分。) 译文 菱溪的巨石共有六块:其中四块已经被人取走了;另一块虽然体积不大外形却很奇怪,也被当地百姓保藏在家中;那块最大的,还悄悄地仰卧在溪水之旁,由于它太难搬动,故而得以存留在这里。每到天气转寒秋霜降落溪水干枯后,大石便显露出来,溪旁的人见此石外形怪异,往往把它当成神灵来祭祀。 菱溪这条小溪,当地方志的图画和正文都没有记载。唐朝会昌年间,滁州刺史李渍写过一篇荇溪记,说此水是从永阳岭流出来的,向西经过皇道山之下。到实地探求考察,如今并没有叫做荇溪的溪流。再向滁州人打听,人们都说:这条小溪就是荇溪。杨行密占据淮南的时候,淮南人由于要避讳他的名字,才改“荇”字为“菱”字。这种说法于理是讲得通的。 菱溪旁边似乎还有一片遗址,当地人说那是五代时期大将刘金的宅基,巨石就是刘金家的旧物。刘金是伪吴政权时颇受宠信的将军,和杨行密一道从合肥起兵,当时号称三十六英雄,刘金就是其中之一。刘金原本是个武夫健卒,竟然能够懂得珍爱观赏世间奇异之物,有斯文静致的爱好,是不是由于遭逢乱世功成志满、因过于富贵而骄奢安逸才使他产生了这样的雅兴呢?追想他当年的池塘、台榭、奇木、异草,和这块巨石是很相称的,也算得上是一时的盛事了。如今刘氏的后代散居在滁州成为一般的农户,还有居住在菱溪旁的。 我感慨人事的兴废无常,又因此石状貌得意却遭到遗弃深感惋惜,于是找来三头牛将它拉到幽谷泉旁,又查找那块比拟小的,在白塔镇民朱氏家找到了,于是将它们分别立在丰乐亭的南面和北面。丰乐亭挨着城墙离城里很近,可以作为滁州百姓逢年过节游玩欣赏的景物。 世间事物当中那些特别的,丢弃在幽暗荒远之处,是很惋惜的,放置在人的耳目所及之处,宠爱它们的人又难免取回自己家里。啊!刘金这个人虽然没什么值得称道的,然而究竟也算个雄杰勇武的人,他终生的志向莫非不雄伟吗?等到他身死之后,不过是一片荒凉零落,他的子孙也都沉沦民间悄悄无闻,还能希望永久拥有这些石头吗?这个故事可以作为对富贵之人的告诫。而喜好珍奇玩物的人听到有这样的奇石,前来观赏就已非常满意了,何必非要取回自己家里去呢?

    注意事项

    本文(菱溪石记阅读答案3篇.docx)为本站会员(蓝**)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