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苏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知识点归纳总结.docx

    • 资源ID:87618648       资源大小:24.17KB        全文页数:24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苏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知识点归纳总结.docx

    苏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知识点归纳总结 苏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 学问点归纳总结 苏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复习教学学问点归纳总结 第一单元小数乘法 1、小数乘整数(P2、3):意义求几个一样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如:1.5×3表示1.5的3倍是多少或3个1.5的和的简便运算。计算方法:先把小数扩大成整数;按整数乘法的法则算出积;再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2、小数乘小数(P4、5):意义就是求这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如:1.5×0.8就是求1.5的非常之八是多少。1.5×1.8就是求1.5的1.8倍是多少。 计算方法:先把小数扩大成整数;按整数乘法的法则算出积;再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留意:计算结果中,小数局部末尾的0要去掉,把小数化简;小数局部位数不够时,要用0占位。 3、规律(1)(P9):一个数(0除外)乘大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大;一个数(0除外)乘小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小。4、求近似数的方法一般有三种:(P10)四舍五入法;进一法;去尾法 5、计算钱数,保存两位小数,表示计算到分。保存一位小数,表示计算到角。 6、(P11)小数四则运算挨次跟整数是一样的。7、运算定律和性质: 加法:加法交换律:a+b=b+a加法结合律:(a+b)+c=a+(b+c)减法:减法性质:a-b-c=a-(b+c)a-(b-c)=a-b+c乘法:乘法交换律:a×b=b×a乘法结合律:(a×b)×c=a×(b×c) 乘法安排律:(a+b)×c=a×c+b×c【(a-b)×c=a×c-b×c】除法:除法性质:a÷b÷c=a÷(b×c) 其次单元小数除法 8、小数除法的意义: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的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 如:0.6÷0.3表示已知两个因数的积0.6与其中的一个因数0.3,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 9、小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P16):小数除以整数,按整数除法的方法去除。,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整数局部不够除,商0,点上小数点。假如有余数,要添0再除。 10、(P21)除数是小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先将除数和被除数扩大一样的倍数,使除数变成整数,再按“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法则进展计算。 留意:假如被除数的位数不够,在被除数的末尾用0补足。 11、(P23)在实际应用中,小数除法所得的商也可以依据需要用“四舍五入”法保存肯定的小数位数,求出商的近似数。 12、(P24、25)除法中的变化规律:商不变性质: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一样的倍数(0除外),商不变。除数不变,被除数扩大,商随着扩大。被除数不变,除数缩小,商扩大。 13、(P28)循环小数:一个数的小数局部,从某一位起,一个数字或者几个数字依次不断重复消失,这样的小数叫做循环小数。循环节:一个循环小数的小数局部,依次不断重复消失的数字。如6.3232的循环节是32. 14、小数局部的位数是有限的小数,叫做有限小数。小数局部的位数是无限的小数,叫做无限小数。 第三单元观看物体 15、从不同的角度观看物体,看到的外形可能是不同的;观看长方体或正方体时,从固定位置最多能看到三个面。 第四单元简易方程 16、(P45)在含有字母的式子里,字母中间的乘号可以记作“”,也可以省略不写。 加号、减号除号以及数与数之间的乘号不能省略。 17、a×a可以写作aa或a,a读作a的平方。2a表示a+a18、方程:含有未知数的等式称为方程。 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方程的解。求方程的解的过程叫做解方程。19、解方程原理:天平平衡。 等式左右两边同时加、减、乘、除一样的数(0除外),等式依旧成立。20、10个数量关系式:加法:和=加数+加数一个加数=和-两一个加数减法:差=被减数-减数被减数=差+减数减数=被减数-差乘法:积=因数×因数一个因数=积÷另一个因数除法:商=被除数÷除数被除数=商×除数除数=被除数÷商 21、全部的方程都是等式,但等式不肯定都是等式。 22、方程的检验过程:方程左边=23、方程的解是一个数; 解方程式一个计算过程。=方程右边所以,X=是方程的解。第五单元多边形的面积 23、公式:长方形:周长=(长+宽)×2【长=周长÷2-宽;宽=周长÷2-长】字母公式:C=(a+b)×2 面积=长×宽字母公式:S=ab正方形:周长=边长×4字母公式:C=4a面积=边长×边长字母公式:S=a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字母公式:S=ah 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底=面积×2÷高;高=面积×2÷底】字母公式:S=ah÷2 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字母公式:S=(a+b)h÷2【上底=面积×2÷高下底,下底=面积×2÷高-上底;高=面积×2÷(上底+下底)】 24、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推导:剪拼、平移25、三角形面积公式推导:旋转 平行四边形可以转化成一个长方形;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长方形的长相当于平行四边形的底;平行四边形的底相当于三角形的底; 长方形的宽相当于平行四边形的高;平行四边形的高相当于三角形的高; 长方形的面积等于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等于三角形面积的2倍, 由于长方形面积=长×宽,所以平行四边形面积=底×高。由于平行四边形面积=底×高,所以三角形面积=底×高÷226、梯形面积公式推导:旋转27、三角形、梯形的其次种推导方法教师已讲,自己看书 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知道就行。平行四边形的底相当于梯形的上下底之和;平行四边形的高相当于梯形的高;平行四边形面积等于梯形面积的2倍, 由于平行四边形面积=底×高,所以梯形面积=(上底+下底)×高÷228、等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相等;等底等高的三角形面积相等;等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面积是三角形面积的2倍。29、长方形框架拉成平行四边形,周长不变,面积变小。30、组合图形:转化成已学的简洁图形,通过加、减进展计算。第六单元统计与可能性31、平均数=总数量÷总份数 32、中位数的优点是不受偏大或偏小数据的影响,用它代表全体数据的一般水平更适宜。 第七单元数学广角 33、数不仅可以用来表示数量和挨次,还可以用来编码。34、邮政编码:由6位组成,前2位表示省(直辖市、自治区)054001 前3位表示邮区前4位表示县(市) 最终2位表示投递局 35、身份证码:18位130521197803010019河北省邢台市邢台县诞生日期挨次码校验码倒数其次位的数字用来表示性别,单数表示男,双数表示女。 扩展阅读:最全面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学问点归纳总结 玉河冰剑制作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复习提纲4/22/201* 最全面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学问点归纳总结 一、图形的变换 图形变换的根本方式是平移、对称和旋转。 1、轴对称:假如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后两局部完全重合,这样的图形叫做轴对称图 形,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 (1)学过的轴对称平面图形:长(正)方形、圆形、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等腰梯形 等腰三角形有1条对称轴,等边三角形有3条对称轴,长方形有2条对称轴,正方形有4条对称轴,等腰梯形有1条对称轴,任意梯形和平行四边形不是轴对称图形。(2)圆有很多条对称轴。 (3)对称点到对称轴的距离相等。(4)轴对称图形的特征和性质:对应点到对称轴的距离相等;对应点的连线与对称轴垂直; 对称轴两边的图形大小、外形完全一样。 3、对称图形包括轴对称图形和中心对称图形。平行四边形(除棱形)属于中心对称图形。 2、旋转:在平面内,一个图形围着一个顶点旋转肯定的角度得到另一个图形的变化较做旋转,定点O叫做旋转中心,旋转的角度叫做旋转角,原图形上的一点旋转后成为的另一点成为对应点。 (1)生活中的旋转:电风扇、车轮、纸风车(2)旋转要明确绕点,角度和方向。 (3)长方形绕中点旋转180度与原来重合,正方形绕中点旋转90度与原来重合。等边三角 形绕中点旋转120度与原来重合。 玉河冰剑制作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复习提纲4/22/201* 旋转的性质: (1)图形的旋转是图形上的每一点在平面上绕某个固定点旋转固定角度的位置移动;(2)其中对应点到旋转中心的距离相等;(3)旋转前后图形的大小和外形没有转变; (4)两组对应点非别与旋转中心的连线所成的角相等,都等于旋转角;(5)旋转中心是唯一不动的点。 3、对称和旋转的画法:旋转要留意:顺时针、逆时针、度数 二、因数和倍数 1、整除:被除数、除数和商都是自然数,并且没有余数。整数与自然数的关系:整数包括自然数。 2、因数、倍数:大数能被小数整除时,大数是小数的倍数,小数是大数的因数。 例:12是6的倍数,6是12的因数。 (1)数a能被b整除,那么a就是b的倍数,b就是a的因数。因数和倍数是相互依存的,不能单独存在。 (2)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其中最小的因数是1,最大的因数是它本身。一个数的因数的求法:成对地按挨次找。 (3)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最小的倍数是它本身。一个数的倍数的求法:依次乘以自然数。 玉河冰剑制作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复习提纲4/22/201* (4)2、3、5的倍数特征 1)个位上是0,2,4,6,8的数都是2的倍数。 2)一个数各位上的数的和是3的倍数,这个数就是3的倍数。 3)个位上是0或5的数,是5的倍数。 4)能同时被2、3、5整除(也就是2、3、5的倍数)的最大的两位数是90,最小的三位数是120。 同时满意2、3、5的倍数,实际是求2×3×5=30的倍数。 5)假如一个数同时是2和5的倍数,那它的个位上的数字肯定是0。 3、完全数:除了它本身以外全部的因数的和等于它本身的数叫做完全数。 如:6的因数有:1、2、3(6除外),刚好1+2+3=6,所以6是完全数,小的完全数有6、28等 4:自然数按能不能被2整除来分:奇数、偶数。 奇数:不能被2整除的数。叫奇数。也就是个位上是1、3、5、7、9的数。 偶数:能被2整除的数叫偶数(0也是偶数),也就是个位上是0、2、4、6、8的数。最小的奇数是1,最小的偶数是0. 关系:奇数+、-偶数=奇数奇数+、-奇数=偶数偶数+、-偶数=偶数。 5、自然数按因数的个数来分:质数、合数、1、0四类.质数(或素数):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 合数:除了1和它本身还有别的因数(至少有三个因数:1、它本身、别的因数)。1:只有1个因数。“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0: 最小的质数是2,最小的合数是4,连续的两个质数是2、3。每个合数都可以由几个质数相乘得到,质数相乘肯定得合数。20以内的质数:有8个(2、3、5、7、11、13、17、19) 玉河冰剑制作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复习提纲4/22/201* 100以内的质数有25个:2、3、5、7、11、13、17、19、23、29、31、37、41、 43、47、53、59、61、67、71、73、79、83、89、97 100以内找质数、合数的技巧: 看是否是2、3、5、7、11、13的倍数,是的就是合数,不是的就是质数。 关系:奇数×奇数=奇数质数×质数=合数 6、最大、最小 A的最小因数是:1;最小的奇数是:1;A的最大因数是:A;最小的偶数是:0;A的最小倍数是:A;最小的质数是:2;最小的自然数是:0;最小的合数是:4; 7、分解质因数:把一个合数分解成多个质数相乘的形式。用短除法分解质因数(一个合数写成几个质数相乘的形式)。 比方:30分解质因数是:(30=2×3×5) 8、互质数:公因数只有1的两个数,叫做互质数。 两个质数的互质数:5和7两个合数的互质数:8和9一质一合的互质数:7和8 两数互质的特别状况: 1和任何自然数互质;相邻两个自然数互质;两个质数肯定互质;2和全部奇数互质;质数与比它小的合数互质; 9、公因数、最大公因数 几个数公有的因数叫这些数的公因数。其中最大的那个就叫它们的最大公因数。 玉河冰剑制作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复习提纲4/22/201* 用短除法求两个数或三个数的最大公因数(除到互质为止,把全部的除数连乘起来)几个数的公因数只有1,就说这几个数互质。 假如两数是倍数关系时,那么较小的数就是它们的最大公因数。假如两数互质时,那么1就是它们的最大公因数。 10、公倍数、最小公倍数 几个数公有的倍数叫这些数的公倍数。其中最小的那个就叫它们的最小公倍数。 用短除法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除到互质为止,把全部的除数和商连乘起来)用短除法求三个数的最小公倍数(除到两两互质为止,把全部的除数和商连乘起来)假如两数是倍数关系时,那么较大的数就是它们的最小公倍数。假如两数互质时,那么它们的积就是它们的最小公倍数。 11、求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方法 用12和16来举例1、求法一:(列举求同法) 最大公因数的求法: 12的因数有:1、12、2、6、3、416的因数有:1、16、2、8、4最大公因数是4 最小公倍数的求法: 12的倍数有:12、24、36、48、16的倍数有:16、32、48、最小公倍数是482、求法二:(分解质因数法) 12=2×2×316=2×2×2×2 最大公因数是:2×2=4(一样乘) 最小公倍数是:2×2×3×2×2=48(一样乘×不同乘) 玉河冰剑制作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复习提纲4/22/201* 三长方体和正方体 1、由6个长方形(特别状况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围成的立体图形叫做长方体。两个 面相交的边叫做棱。三条棱相交的点叫做顶点。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三条棱的长度分别叫做长方体的长、宽、高。长方体特点: (1)有6个面,8个顶点,12条棱,相对的面的面积相等,相对的棱的长度相等。(2)一个长方体最多有6个面是长方形,最少有4个面是长方形,最多有2个面是正方形。 2、由6个完全一样的正方形围成的立体图形叫做正方体(也叫做立方体)。 正方体特点: (1)正方体有12条棱,它们的长度都相等。 (2)正方体有6个面,每个面都是正方形,每个面的面积都相等。 (3)正方体可以说是长、宽、高都相等的长方体,它是一种特别的长方体。一样点长方风光不同点棱相对的棱的长度都相等都有6个面,6个面都是长方形。12条棱,(有可能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正方体 8个顶点。6个面都是正方形。12条棱都相等。3、长方体、正方体有关棱长计算公式: 长方体的棱长总和=(长+宽+高)×4长×4+宽×4+高×4L=(abh)×4长=棱长总和÷4宽高a=L÷4bh宽=棱长总和÷4长高b=L÷4ah高=棱长总和÷4长宽h=L÷4ab 正方体的棱长总和=棱长×12L=a×12正方体的棱长=棱长总和÷12a=L÷12 玉河冰剑制作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复习提纲4/22/201* 4、长方体或正方体6个面和总面积叫做它的外表积。 长方体的外表积=(长×宽长×高宽×高)×2S=2(abahbh)无底(或无盖)长方体外表积=长×宽(长×高宽×高)×2 S=2(abahbh)abS=2(ahbh)ab 无底又无盖长方体外表积=(长×高宽×高)×2S=2(ahbh)贴墙纸正方体的外表积=棱长×棱长×6S=a×a×6用字母表示:S=6a2 生活实际: 油箱、罐头盒等都是6个面游泳池、鱼缸等都只有5个面水管、烟囱等都只有4个面。 留意1:用刀分开物体时,每分一次增加两个面。(外表积相应增加) 留意2:长方体或正方体的长、宽、高同时扩大几倍,外表积会扩大倍数的平方倍。(如长、宽、高各扩大2倍,外表积就会扩大到原来的4倍)。 5、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物体的体积。 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V=abh长=体积÷宽÷高a=V÷b÷h 宽=体积÷长÷高b=V÷a÷h高=体积÷长÷宽h=V÷a÷b 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 V=a×a×a=a3读作“a的立方”表示3个a相乘,(即aaa) 长方体或正方体底面的面积叫做底面积。 长方体(或正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用字母表示:V=Sh(横截面积相当于底面积,长相当于高)。 留意:一个长方体和一个正方体的棱长总和相等,但体积不肯定相等。 玉河冰剑制作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复习提纲4/22/201* 6、箱子、油桶、仓库等所能容纳物体的体积,通常叫做他们的容积。 固体一般就用体积单位,计量液体的体积,如水、油等。常用的容积单位有升和毫升也可以写成L和ml。 1升=1立方分米1毫升=1立方厘米1升=1000毫升(1L=1dm31ml=1cm3) 长方体或正方体容器容积的计算方法,跟体积的计算方法一样。 但要沉着器里面量长、宽、高。(所以,对于同一个物体,体积大于容积。) 留意:长方体或正方体的长、宽、高同时扩大几倍,体积就会扩大倍数的立方倍。(如长、宽、高各扩大2倍,体积就会扩大到原来的8倍)。 *外形不规章的物体可以用排水法求体积,外形规章的物体可以用公式直接求体积。排水法的公式:V物体=V现在V原来也可以V物体=S×(h现在-h原来)V物体=S×h上升 ×进率 8、【体积单位换算】大单位小单位 ÷进率小单位大单位 进率: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1000000立方厘米(立方相邻单位进率1000)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1升1000毫升 1立方厘米1毫升 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10000平方厘米1平方千米=100公顷=1000000平方米 留意:长方体与正方体关系 把长方体或正方体截成若干个小长方体(或正方体)后,外表积增加了,体积不变。 玉河冰剑制作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复习提纲4/22/201* 重量单位进率,时间单位进率,长度单位进率 ×进率 【单位换算】大单位小单位 ÷进率小单位大单位 长度单位:1千米=1000米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1分米=100毫米1米=10分米=100厘米=1000毫米(相邻单位进率10) 面积单位:1平方千米=100公顷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 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1公顷=10000平方米(平方相邻单位进率100)质量单位:1吨=1000千克1千克=1000克 人民币:1元=10角1角=10分1元=100分 四分数的意义和性质 1、分数的意义:一个物体、一物体等都可以看作一个整体,把这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 这样的一份或几份都可以用分数来表示。 2、单位“1”:一个整体可以用自然数1来表示,通常把它叫做单位“1”。(也就是把什么 平均分什么就是单位“1”。) 3、分数单位: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一份的数叫做分数单位。如 数单位是。 5145的分 4、分数与除法A÷B= 5、真分数和假分数、带分数 9 AB(B0,除数不能为0,分母也不能够为0)例如:4÷5= 玉河冰剑制作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复习提纲4/22/201* 1、真分数:分子比分母小的分数叫真分数。真分数玉河冰剑制作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复习提纲4/22/201* (2)分数化为小数: 方法一:把分数化为分母是10、100、1000 如: 310=0.3= 53610=0.6 14= 25100=0.25 方法二:用分子÷分母 如: 34=3÷4=0.75 (3)带分数化为小数: 先把整数后的分数化为小数,再加上整数 如:2 310=2+0.3=2.3 12、比分数的大小:分母一样,分子大,分数就大; 分子一样,分母小,分数才大。 分数比拟大小的一般方法:同分子比拟;通分后比拟;化成小数比拟。13、分数化简包括两步:一是约分;二是把假分数化成整数或带分数。 1218=0.5 3814=0.25=0.75=0.2=0.4=0.6 455558312345=0.8 =0.125=0.375=0.625 78=0.875 120=0.05 125=0.04。 14、两个数互质的特别推断方法:1和任何大于1的自然数互质。2和任何奇数都是互质数。相邻的两个自然数是互质数。相邻的两个奇数互质。不一样的两个质数互质。 当一个数是合数,另一个数是质数时(除了合数是质数的倍数状况下),一般状况下这两个数也都是互质数。15、求最大公因数的方法: 倍数关系:最大公因数就是较小数。互质关系:最大公因数就是1 一般关系:从大到小看较小数的因数是否是较大数的因数。 玉河冰剑制作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复习提纲4/22/201* 16、分数学问图解: 分数的产生 分数的意义分数与意义:把单位1平均分成几份,表示其中的一份或几份。 分数与除法:分子(被除数),分母(除数),分数值(商)。真分数真分数小于1 真分数与假分数假分数假分数大于1或等于1 带分数(整数局部和真分数) 假分数化带分数、整数(分子除以分母,商作整数局部,余数作分子) 分数的根本性质:分数的分子、分母同时扩大或缩小一样的倍数, 分数的根本性质分数的大小不变。 通分、通分子:化成分母不同,大小不变的分数(通分) 最大公因数 约分求最大公因数 最简分数分子分母互质的分数(最简真分数、最简假分数)约分及其方法最小公倍数 通分求最小公倍数 分数比大小(通分、通分子、化成小数)通分及其方法 小数化分数小数化成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再化简 分数和小数的互化 分数化小数分子除以分母,除不尽的取近似值 五分数的加法和减法 (1)同分母分数加、减法(分母不变,分子相加减) 1、分数数的加法和减法(2)异分母分数加、减法(通分后再加减) (3)分数加减混合运算:同整数。(4)结果要是最简分数 玉河冰剑制作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复习提纲4/22/201* 2、带分数加减法:带分数相加减,整数局部和分数局部分别相加减,再把所得的结果 合并起来。 附:详细解释 (一)同分母分数加、减法1、同分母分数加、减法: 同分母分数相加、减,分母不变,只把分子相加减。2、计算的结果,能约分的要约成最简分数。(二)异分母分数加、减法 1、分母不同,也就是分数单位不同,不能直接相加、减。2、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异分母分数相加、减,要先通分,再根据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方法进展计算。(三)分数加减混合运算 1、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挨次与整数加减混合运算的挨次一样。 在一个算式中,假如有括号,应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假如只含有同一级运算,应从左到右依次计算。 2、整数加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对分数加法同样适用。3、 六统计与数学广角 众数一组数据中消失次数最多的数叫众数。众数能够反映一组数据的集中状况。 统计在一组数据中,众数可能不止一个,也可能没有众数。复式折线统计图 综合应用打电话的最优方案 121-12 1612-13 11213-14 1201*-15 玉河冰剑制作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复习提纲4/22/201* 1、众数:一组数据中消失次数最多的一个数或几个数,就是这组数据的众数。 众数能够反映一组数据的集中状况。 在一组数据中,众数可能不止一个,也可能没有众数。 2、中位数:(1)按大小排列; (2)假如数据的个数是单数,那么最中间的那个数就是中位数; (3)假如数据的个数是双数,那么最中间的那两个数的平均数就是中位数。 3、平均数的求法:总数÷总份数=平均数4、一组数据的一般水平: (1)当一组数据中没有偏大偏小的数,也没有个别数据屡次消失,用平均数表示一般水平。(2)当一组数据中有偏大或偏小的数时,用中位数来表示一般水平。(3)当一组数据中有个别数据屡次消失,就用众数来表示一般水平。4、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的联系与区分: 平均数: 一组数据的总和除以这组数据个数所得到的商叫这组数据的平均数。简单受极端数据的影响,表示一组数据的平均状况。中位数: 将一组数据按大小挨次排列,处在最中间位置的一个数叫做这组数据的中位数。它不受极端数据的影响,表示一组数据的一般状况。众数: 在一组数据中消失次数最多的数叫做这组数据的众数。它不受极端数据的影响,表示一组数据的集中状况。5、统计图:我们学过条形统计图、复式折线统计图。 条形统计图优点:条形统计图能形象地反映出数量的多少。 折线统计图优点:折线统计图不仅能表示出数量的多少,还能反映出数量的变化状况。注:画图时留意:一“点”(描点)、二“连”(连线)三“标”(标数据)。 要用不同的线段分别连接两组数据中的数。 6、打电话:规律人人不闲着,每人都在传。(技巧:已知人数依次×2) (1)逐个法:所需时间最多。 (2)分组法:相对节省时间。(3)同时进展法:最节省时间。 玉河冰剑制作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复习提纲4/22/201* 七数学广角 用天平找次品规律: 1、把全部物品尽可能平均地分成3份,(如余1则放入到最终一份中;如余2则分别放入到前两份中),保证找出次品而且称的次数肯定最少。 2、数目与测试的次数的关系:23个物体,保证能找出次品需要测的次数是1次49个物体,保证能找出次品需要测的次数是2次1027个物体,保证能找出次品需要测的次数是3次2881个物体,保证能找出次品需要测的次数是4次82243个物体,保证能找出次品需要测的次数是5次 244729个物体,保证能找出次品需要测的次数是6次 3、找次品规律 12345次数 33×33×3×33×3×3×33×3×3×3×3 392781243次品个数 友情提示:本文中关于苏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 学问点归纳总结给出的范例仅供您参考拓展思维使用,苏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 学问点归纳总结:该篇文章建议您自主创作。

    注意事项

    本文(苏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知识点归纳总结.docx)为本站会员(黑***)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