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浅论陶渊明的孤独人生-文学硕士毕业论文] 有关陶渊明的毕业论文.doc
-
资源ID:8764106
资源大小:12.50KB
全文页数:3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12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22年[浅论陶渊明的孤独人生-文学硕士毕业论文] 有关陶渊明的毕业论文.doc
2022年浅论陶渊明的孤独人生-文学硕士毕业论文 有关陶渊明的毕业论文浅论陶渊明的孤独人生-文学硕士毕业论文摘要:陶渊明,这位被钟嵘在诗品中誉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的文学大家,是中国士大夫在精神上的一个归宿。然而陶渊明为士大夫们筑了一个“巢”,却无法摆脱自己的孤独感。本文主要从陶渊明的社会生活及其创作的生命诗文中,追寻感受这位孤独隐士的自白,以期更好地贴近他的精神实质。 关键词:陶渊明;生命;诗文;孤独感 孤独,在中国文字解释中,孤是王者,独是独一无二。也就是独一无二的王者,他不需要接受任何人的认同,更加不需要任何人的怜悯,王者绝对可以在任何环境下很平静地独行。陶渊明正是这样的孤独者,他是田园诗派的王,有远大的抱负与理想,却也有深刻的绝望与悲哀。他生前为诗为文为人不做媚时媚世媚俗之语,独寻真知。杜甫写的梦李白“千秋万岁名,寂寞身后事”,用在陶渊明身上也是再恰当不过了。 陶渊明诗文中历历可见的孤独感是在魏晋动荡局势中滋养出来的,也是他在对自己生命思考里无法摆脱的。因此,其孤独可以分为两个层次,一是社会生活的孤独,二是宇宙生命的孤独,后者是前者的升华,两者相互交缠。 出身于没落官僚地主家庭的陶渊明,自幼受着儒家的传统教育,在“学而优则仕”、“治国平天下”的经世致用思想影响下,怀有“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大济于苍生”的抱负是再寻常不过的。然而不幸的是,在晋宋易代之际极度复杂动荡的政治环境之中,由于门阀制度森严,下层文人不是有心报国,无路请缨,就是随时可能卷入政治漩涡,成为无谓的牺牲品。正如陶渊明在感士不遇赋里说:“自真风告逝,大伪斯兴,闾阎懈廉退之节,市朝驱易进之心。”况且其“质朴自然,非矫厉所得”,因而每次出仕都令陶渊明感到“一形似有制”。终于,在彭泽县令任上八十余日后,陶渊明以一首归去来兮辞:“归去来兮,请息交以绝游,世与我而相违,复驾言兮焉求!”,结束了他的仕宦生涯。 陶渊明于社会生活的孤独不,仅体现在治国上,还有其齐家。他的绝意仕途,受到了来自各方面世俗观念的质疑。亲友的劝仕,使他深陷于不被理解的孤独痛苦之中。他感叹“邻靡二仲,室无莱妇”,“翩翩飞鸟,息我庭柯。敛翮闲止,好声相和”,其中不无期盼知音赏识的意味。纵然羡慕子期伯牙,庄周惠子,陶渊明也宁愿孤独,不想随其波逐其流。“吾驾不可回”是陶渊明对尚同的世俗观念的坚定回答,因此也产生了树立独立人格的欲求。 我以为,幸的是其仕隐抉择的几度纠缠,亲人知己逝去不复返的无依,与农民不能交心推腹的苦闷,这些社会生活的孤独感,看似颓废、悲观、消极,却铸就了陶渊明更高层次的生命孤独。陶渊明借由田园隐居,跳脱出狭隘意义上哀伤的孤单与落寞的苦吟,归于自然,真正附其根。时代社会的生活经验让他沉淀于生命本质,渗透出轻松、释然、安静的孤独。 与大多数如屈原、陈子昂这样消极等待的孤独者不同的是,陶渊明发现了“茫茫大块,悠悠高旻,是生万物,余得为人”,他能清醒坦然认识到自己孤魂游子的处境。虽苦闷,却也不乏一丝明朗,他一生探求的 第 3 页 共 3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