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施工组织设计应急预案》珠海市某高层群体建筑高支模施工方案.doc
目 录一、编制依据.1二、工程概况.2三、高支模支撑方案.21、模板及支撑架的材料选取.22、支撑系统的构造设计.3四、高支模验算书.41、楼板高支模计算.42、梁高支模计算.12五、高支模施工的安全管理.241、高支模系统施工安全管理机构.242、高支模施工注意问题.24六、高支模施工方法.241、门式架支撑系统安装.242、梁、板模板安装.273、验收及拆除的批准程序.284、门式架高支模拆除.285、安全技术措施.306、预防坍塌事故的安全技术措施.317、预防高空坠落事故安全技术措施.32七、混凝土浇筑方法及技术措施.33八、监测措施.34九、应急救援预案.351、概况.352、机构设置.353、报警救援及其他联络电话.364、人员分工与职责.365、应急救援工作程序.366、应急救援方法.371一、编制依据一、编制依据1.建筑施工门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28-2000;2.木结构设计规程GB50005-2003;3.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4.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50204-2002;5.建筑施工计算手册2007 版;6. 与本工程有关的结构施工图图纸等。2二、工程概况二、工程概况工程名称:建设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目标工期: 本工程位于*市*一路两侧,东侧占地 20979m2,西侧占地 4000 m2。总建筑面积 61330.19m2, 地下室面积 14560.89m2.由一栋 28 层(局部 27 层)的高层,二栋 18 层,一栋 11 层,六栋五层组成。高层结构型式均为框剪结构,多层为框架结构.东侧地下室层高 4.80m,局部层高 5.20m,架空层层高 6.00m;西侧地下室层高 4.30m,局部层高 4.70m,架空层层高 6.00m。则地下室与架空层都有高支模工程。根据结构施工图图纸以下情况为本工程楼面模板支撑系统主要和最薄弱环节:(1)9-10 栋地下室局部层高 5.20m,板厚 250mm,最不利梁为 KL5 及KL11,梁截面尺寸为 250mm1250mm;14-16 栋地下室局部层高 4.70m,板厚180mm,最不利梁为 KL17,梁截面尺寸为 250mm1350 mm(局部 1500mm)。(2)7-8 栋架空层层高 6.00m,板厚 120mm,最不利梁为 KL10,梁截面尺寸为 300mm1200mm;14-16 栋架空层层高 6.00m,板厚 150mm,最不利梁为KL17,梁截面尺寸为 250mm700 mm。三、高支模支撑方案三、高支模支撑方案1 1、模板及支撑架的材料选取、模板及支撑架的材料选取模板:采用 915mm1830mm18mm(厚)胶合板。木枋:采用 80mm80mm 木枋。支撑系统:选用 MF1219 门式脚手架及配件、12 对拉螺栓等。纵横水平拉杆:选用 483.5mm 钢管及配件。纵横向剪刀撑:选用 483.5mm 钢管及配件。3垫板:采用脚手架配套底托,垫板为两条 8080mm 木枋并排垫放。2 2、支撑系统的构造设计、支撑系统的构造设计本工程的超高支模方案采用门式钢管脚手架支撑系统,管径为 42,高架宽 1219mm,高 1930mm(图 1) ,矮架宽 1219mm,高 914mm(图 2) 。 具体构造措施如下:(1) 梁侧模板采用 18mm 厚夹板,竖枋间距 300,竖向设置一排穿梁螺栓 12600mm,第一排设在梁底以上 400mm(当梁高750 mm 时必设穿梁螺栓) ;梁底模板采用 18mm 厚夹板,梁底设置二层木枋,横枋采用8080木枋,间距 300,纵枋采用 8080木枋,支顶采用门式架,排距为600;楼面模板采用 18厚夹板,板底设置二层木枋,横枋采用 8080木枋,间距 300,纵枋采用 8080木枋,支撑采用门式架,排距为 600。(2)为加强门式架的整体刚度,门式架搭设必须保证架身垂直,纵横向基本顺直,并采用 48 钢管设置纵向水平拉杆,在脚手架的顶层、底层设置,水平拉杆用扣件与门式架扣紧。剪刀撑在主梁门式架两侧沿全高连续设置,剪刀撑与地面倾角为 4560,用扣件与门式架扣紧。(3)离地面 200mm 处设置纵横扫地杆一道。门式架直接置于浇筑好并且达到一定强度的楼板面上或者有一定强度的面层上,门式架下为两条8080mm 木枋并排垫放。(4)对跨度不小于 4m 的现浇钢筋混凝土梁、板,等模板应按设计要求起拱,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是,起拱高度应为跨度的 13。(5)所有标高高支模必须待下层梁板砼强度达到 50以上方可继续搭设。图 1 图 2 4上一层高支模施工时,下一层支架不能拆除,以便荷载能安全传至基础上。组合门式架时,采取高架在下,矮架在上的原则。四、高支模验算书四、高支模验算书1 1、楼面高支模计算、楼面高支模计算楼面模板支撑计算以 9-10 栋地下室为例(1)、计算参数、计算参数:结构板厚=250mm,层高=5.20m;模板材料为:夹板,底模厚度=18mm;木材弹性模量 E=9000.00N/mm2,抗弯强度 fm=13.00N/mm2 ,顺纹抗剪强度fv=1.40N/mm2.门架间横向间距 600mm,门架间纵向间距 600mm。(2)(2)、楼板底模验算、楼板底模验算1)1)、底模及支架荷载计算、底模及支架荷载计算荷载类型 标准值 单位 计算宽度 板厚 系数 设计值底模自重 0.50 kN/m2 1.0 1.2 = 0.60 kN/m砼自重 24.00 kN/m3 1.0 0.25 1.2 = 7.20 kN/m钢筋荷载 1.10 kN/m2 1.0 0.25 1.2 = 0.33 kN/m施工人员及施工设备荷载 2.50 kN/m2 1.0 1.4 = 3.50 kN/m5底模和支架承载力计算组合 q1 = 11.63 kN/m底模和龙骨挠度验算计算组合 q2 = 8.13 kN/m2)2)、楼板底模板验算、楼板底模板验算底模厚度=18mm,板模宽度=1000mm;木模板抵抗矩 W=bh2 /6=100018.002/6=54000mm3;木模板惯性矩 I=bh3/12=1000183/12=486000mm4。抗弯强度验算抗弯强度验算计算简图第一层龙骨间距 L=300mm,计算跨数=五跨。a 、荷载支座弯矩系数 KM=-0.105M1=KMq1L2 =-0.10511.630.302106=-109904N.mmb 、荷载支座弯矩系数 KM=-0.1056M2=KMq2L2 =-0.1058.130.302106=-76829N.mm跨中弯矩系数 KM=0.078M3=KMq2L2 =0.0788.130.302106=57073N.mmC、施工人员及施工设备荷载按 2.50kN(按作用在边跨跨中计算)计算荷载 P=1.42.50=3.50kN 跨中弯矩系数 KM=0.2M4=KMPL=0.203.500.30106=210000N.mm支座弯矩系数 KM=-0.10M5=KMPL=-0.103.500.30106=-105000N.mmM1=-109904N.mmM2M5=-181829N.mmM3M4=267073N.mm比较 M1、M2M5、M3M4,取其绝对值大的作为验算的弯矩。M=267073N.mm=0.27kN.m=M/W=267073/54000=4.95N/mm2 楼板底模抗弯强度 =M/W=4.95N/mm2小于 13.00N/mm2,满足要求。抗剪强度验算抗剪强度验算剪力系数 KV=0.606V=KVq1L=0.60611.630.301000=2114N=2.11kN=3V/(2bh)=32114/(2100018)=0.18N/mm2 楼板底模抗剪强度 =3V/(2bh)=0.18N/mm2小于 1.40N/mm2,满足要求。挠度验算挠度验算荷载不包振捣砼荷载,则计算荷载 q2=8.13N/mm挠度系数 K=0.644=K q2L4/(100EI)=0.6448.133004/(1009000.00486000)=0.10mm=300/400=0.75mm7楼板底模挠度 V=0.10mm 小于 0.75mm,满足要求。3)3) 、第一层龙骨验算、第一层龙骨验算第一层龙骨采用木枋 b=80mm,h=80mm;木枋抵抗矩 W=bh2/6=80802/6=85333mm3;木枋惯性矩 I=bh3/12=80803/12=3413333mm4。抗弯强度验算抗弯强度验算门架宽度 1200mm,门架间横向间距=600mm;第一层龙骨间距 300mm,计算跨数二跨;第一层龙骨受均布荷载q=q1第一层龙骨间距/计算宽度=11.630.30/1.0=3.49kN/m计算简图弯矩系数 KM=-0.094最大弯矩为 Mmax=KMqL2=-0.0943.51.22=-471266N.mm=-0.47kN.m=M/W =471266/85333=5.52N/mm2 第一层龙骨抗弯强度 =M/W=5.52N/mm2小于 13.00N/mm2,满足要求。8抗剪强度验算抗剪强度验算剪力系数 Kv=0.531V=KVqL=0.53131.21000=2224N=2.22kN=3V/(2bh)=32224/(28080)=0.52N/mm2 第一层龙骨抗剪强度 =3V/(2bh)=0.52N/mm2小于 1.40N/mm2,满足要求。 挠度验算挠度验算q=q2第一层龙骨间距/计算宽度=8.130.30/1.0=2kN/m挠度系数 K=0.183最大挠度为 max=KqL4/(100EI)=0.183212004/(10090003413333)=0.30mm=1200/400=3.00mm 第一层龙骨挠度 V=0.30mm 小于 3.00mm,满足要求。4)4)、第二层龙骨验算、第二层龙骨验算第二层龙骨采用单枋 b=80mm,h=80mm;抵抗矩 W180802/6=85333mm3惯性矩 I180803/12=3413333mm4门架纵向间距 600.00mm,计算跨数三跨。抗弯强度验算抗弯强度验算P=1.0313.491200=4318N计算简图9弯矩系数 KM=-0.175最大弯矩为 Mmax=KMPL=-0.1754318600=-453374N.mm=-0.45kN.m=M/W=453374/85333=5.31N/mm2第二层龙骨抗弯强度 =M/W=5.31N/mm2小于 13.00N/mm2,满足要求。抗剪强度验算抗剪强度验算 剪力系数 KV=0.650 V=KVP=0.6504318=2807N=2.81kN =3V/(2bh)=32807/(128080)=0.66N/mm2 第二层龙骨抗剪强度 =3V/(2bh)=0.66N/mm2小于 1.40N/mm2,满足要求。挠度验算挠度验算 挠度系数 K=1.146 P=8.131.031(0.6+0.30)1000=7546N =KPL3/(100EI)=1.14675466003/(1009000.003413333)=0.61mm =600/400=1.50mm 第二层龙骨挠度 V=0.61mm 小于 1.50mm,满足要求。5)5)、门架承载力验算、门架承载力验算传至每个门架立柱的力的系数=2.150传至每个门架立柱的力 NQK1 =2.1504318=9.28kN每个门架立柱的活荷载(1.0kN/m2):NQK2=(0.6+0.30)0.601=0.54kN每个门架立柱荷载 NQK =NQK1NQK2 =9.28+0.54=9.82kN 单 MF1219 榀门架与交叉支撑重量=0.1600kN10每个门架立杆沿高度重量 NGK=(5.20-0.25-1.90)0.08+(1.2+0.60)0.0384=0.31kN门架总承载力=1.2NGK+1.4NGK=1.20.31+1.49.82=14.13kN查(JGJ128-2000)规范每个门架立柱的承载力(N)40.162=20.08kN门架承载力 14.13kN 小于 20.08kN,满足要求。6)6)、门架立杆支承面受冲切承载力验算、门架立杆支承面受冲切承载力验算立杆设配套底座 100100mm,支承面为混凝土楼板(按 C30 考虑)支承楼板厚=350mm上部荷载为: F=14.13+1.900.08+(1.2+0.60)0.03841.2=14.36kN s =2.00 ft=1.43N/mm2 hO=350-20=330.00mm h =1.00 =0.41.2/s =1.00 pc,m =1.00 N/mm2 Um=4100=400mm(0.7h ft0.15pc,m)Um hO=(0.711.43+0.151)1.00400.00330.00)/1000=151.93kN 受冲切承载力 151.93kN 大于 14.36kN,满足要求。7)7)、地基承载力验算、地基承载力验算 立杆基础底面的平均压力必须满足下式要求 Pfg P=N/A=14.36/0.01=1436.34kN/m2 其中 P立杆基础地面的平均压力(kN/m2); A基础底面面积(m2),A=0.01m2; N上部结构传至基础顶面的轴向压力设计值(kN),N=14.36kN; fg地基承载力设计值(kN/m2); fg=kc fgk =1.011440.00=11440.00kN/m2 其中 kc地基承载力调整系数,kc=1.0; fgk混凝土抗压强度设计值(C30 砼受压 fc=14300.00kN/m2,因截面长边小于 300mm)11fgk=14300.000.8=11440.00kN/m2; 地基承载力 P=1436.34kN/m211440.00kN/m2,满足要求。(3)(3)、计算结果、计算结果底模 18mm,第一层龙骨采用单枋 b=80mm,h=80mm,间距 300mm;第二层龙骨采用单枋 b=80mm,h=80mm;门架间横向间距 600mm,门架纵向间距 600mm。12132 2、梁高支模计算、梁高支模计算梁高支模计算以 14-16 栋地下室梁 KL17,截面尺寸为 250mm1350 mm(局部 1500mm)为例:(1)(1)、计算参数、计算参数结构楼板厚=180mm,梁宽 b=250mm,梁高 h=1500mm,层高=4.70m;模板材料为:夹板底模厚度=18mm,侧模厚度=18mm;木材弹性模量 E=9000.00N/mm2,抗弯强度 fm=13.00N/mm2,抗剪强度fv=1.40N/mm2 ; 支撑采用门架宽度 L=1200mm,门架纵向间距=600mm,梁边至板支撑的距离=1.00m;门架顶可调底座调节螺杆伸出长度=200mm。(2)(2)、梁底模验算、梁底模验算1)1)、梁底模及支架荷载计算、梁底模及支架荷载计算荷载类型 标准值 单位 梁宽 梁高 系数 设计值底模自重 0.5 kN/m2 (0.25 + 2.64) 1.2 = 1.73 14kN/m砼自重 24.0 kN/m3 0.25 1.50 1.2 = 10.80 kN/m钢筋荷载 1.5 kN/m2 0.25 1.50 1.2 = 0.68 kN/m振捣砼荷载 2.0 kN/m2 0.25 1.4 = 0.70 kN/m梁底模和支架承载力计算组合 q1 = 13.91 kN/m梁底模和龙骨挠度验算计算组合 q2 = 13.21 kN/m2)2)梁底模板验算梁底模板验算底模厚度 h=18mm,板模宽度 b=250mm;第一层龙骨间距 L=300mm,计算跨数=五跨。木模板抵抗矩 W=bh2 /6 =250.0018.002/6=13500mm3木模板惯性矩 I=bh3/12=250183/12=121500mm4抗弯强度验算抗弯强度验算计算简图15弯矩系数 KM=-0.105M=KMq1L2 =-0.10513.910.302106=-131440N.mm=-0.13kN.m=M/W=131440/13500=9.74N/mm2梁底模抗弯强度 =M/W=9.74N/mm2小于 13.00N/mm2,满足要求。抗剪强度验算抗剪强度验算剪力系数 KV=0.606V=KVq1L=0.60613.910.301000=2529N=2.53kN=3V/(2bh)=32529/(225018)=0.84N/mm2 梁底模抗剪强度 =3V/(2bh)=0.84N/mm2小于 1.40N/mm2,满足要求。挠度验算挠度验算荷载不包振捣砼荷载,则计算荷载 q2=13.21kN/m挠度系数 K=0.644=Kq2 L4/(100EI)=0.64413.213004/(1009000.00121500)=0.63mm =300/400=0.75 mm 梁底模挠度 V=0.63mm 小于 0.75mm,满足要求。(3)(3) 第一层龙骨验算第一层龙骨验算第一层龙骨采用木枋 b=80mm,h=80mm;木枋抵抗矩 W=bh2/6=80802/6=85333mm3木枋惯性矩 I=bh3/12=80803/12=3413333mm4门架宽度 L=1200mm,门架错位尺寸 L2=600mm,梁宽度 b=250mm。a a 、梁传荷载计算、梁传荷载计算q=q1第一层龙骨间距/梁宽=13.910.30/0.25=16.69kN/mb b 、板传荷载计算、板传荷载计算P板重量=1.2(板厚度25模板重)1.4活载=1.2(0.1825+0.50)+1.42.50=9.50kN/m2板传递到第一层龙骨的荷载 P=0.500.309.50=1.43kN16计算简图经过计算得到从左到右各支座力分别为N1=-0.88kN N2=5.77kN N3=5.77kN N4=-0.88kN 经过计算得到最大弯矩 M=0.63kN.m 经过计算得到最大剪力 V=2.88kN经过计算得到最大支座 F=5.77kN 经过计算得到最大变形 V=0.61mm抗弯强度验算抗弯强度验算=M/W=0.63106/85333=7.34 N/mm2 第一层龙骨抗弯强度 7.34N/mm2小于 13.00N/mm2,满足要求。 抗剪强度验算抗剪强度验算=3V/(2bh)=32884/(28080)=0.68N/mm217 第一层龙骨抗剪强度 0.68N/mm2小于 1.40N/mm2,满足要求。挠度验算挠度验算最大挠度 =0.61mm=600/400.00=1.50mm 第一层龙骨挠度 V=0.61mm 小于 1.50mm,满足要求。(4)(4)第二层龙骨验算第二层龙骨验算取中间龙骨进行计算,门架纵向间距 600mm,计算跨数三跨;第二层龙骨采用单木枋: b=80mm, h=80mm。W=180802/6=85333mm3,I=180803/12=3413333mm4 ;计算简图抗弯强度验算抗弯强度验算弯矩系数 KM=-0.175P=F=5767 N最大弯矩为 Mmax=KMPL=-0.1755767600=-605550N.mm=-0.61kN.m =M/W=605550/85333=7.10 N/mm2第二层龙骨抗弯强度 =M/W=7.10N/mm2小于 13.00N/mm2,满足要求。抗剪强度验算抗剪强度验算18剪力系数 KV=0.650V=KVP=0.6505767.14/1000=3.75kN =3V/(2bh)=33.751000 /(28080)=0.88N/mm2第二层龙骨抗剪强度 =3V/(2bh)=0.88N/mm2小于 1.40N/mm2,满足要求。挠度验算挠度验算挠度系数 K=1.146P=F=5767N= KPL3/(100EI)=1.14657676003/(1009000.003413333)=0.46mm=L/400=600/400=1.50mm第二层龙骨挠度 V=0.46mm 小于 1.50mm,满足要求。(5)(5)、门架承载力验算、门架承载力验算传至每个门架立柱的力的系数=2.150传至每个门架立柱的力 NQK1 =2.1505.77=12.40kN 每个门架立柱的活载(1.0kN/m2):NQK2 =1.40.60.601=0.50kN每个门架立柱荷载 NQK =NQK1NQK2 =12.40+0.50=12.90kN 单 MF1219 榀门架与交叉支撑等配件沿高度重量=0.3041.9=0.160kN/m 每个门架立柱沿高度重量=0.080kN/m,钢管重量=0.0384kN/m门架和水平拉杆重量 NGK =(4.70-1.50-1.9)0.080+21.800.0384=0.24 kN门架总承载力=1.2NGKNQK =1.20.24+12.90=13.19kN查(JGJ128-2000)规范每个门架立柱的承载力(kN)=40.162=20.08kN 门架承载力 13.19kN 小于 20.08kN,满足要求。(6)(6)、门架支承面受冲切承载力验算、门架支承面受冲切承载力验算门架立杆设配套底座 100100mm,支承面为(按 C30 考虑)混凝土楼板 支承楼板厚 350mm上部荷载为:F=13.19+0.081.90+(1.2+0.60)0.03841.2=13.46kN s =2.00 ft=1.43N/mm2 hO=350-15=335mm h =1.00 =0.41.2/s =1.00 pc,m =1.00N/mm2 Um=4100=400mm19(0.7h ft0.15pc,m)UmhO=(0.711.43+0.151)1.00400335)/1000=154.23 kN 门架支承面受冲切承载力 154.23kN 大于 13.46kN,满足要求。(7)(7)、侧模板验算、侧模板验算1 1) 、荷载计算、荷载计算新浇砼的侧压力新浇砼的侧压力F1 =0.22r200/(T+15)1 2V1/2 =0.2224.004.441.201.152.000.5=45.75kN/m2 (r=24.0 1=1.20 2=1.15 V=2.0 T=30.0)F2=rH=24梁高=241.50=36.00kN/m2比较 F1、F2两者取小值 F=36.000kN/m2有效压头高度=F/r=1.50m2、振捣砼产生的荷载 4.00kN/m23、倾倒砼产生的荷载 4.00kN/m2分项系数标准值 kN/m2荷载值 kN/m21、新浇砼的侧压力1.236.0043.202、振捣砼产生的荷载1.44.05.603、倾倒砼产生的荷载1.44.05.6054.402 2) 、侧模板强度验算、侧模板强度验算取竖肋间距 L=300mm,计算跨数=五跨,木模板厚度 h=18mm木模板抵抗矩 W=bh2/6=1320182/6=71280mm3木模板惯性矩 I=bh3/12=1320183/12=641520mm4抗弯强度验算抗弯强度验算计算简图20弯矩系数 KM=-0.105均布荷载 q=54.40(1.50-0.18)=72N/mmM=KMqL2=-0.105723002=-678586N.mm=-0.68kN.m= M/W=678586/71280=9.52N/mm2 侧模抗弯强度 =M/W=9.52N/mm2小于 13.00N/mm2,满足要求。抗剪强度验算抗剪强度验算抗剪系数 KV=0.606V=KV q,L=0.606720.30=13.05kN =3V/(2bh)=313.051000/(2181320)=0.82N/mm2 侧模抗剪强度 =3V/(2bh)=0.82N/mm2小于 1.40N/mm2,满足要求。挠度验算挠度验算按强度验算荷载组合,不考虑倾倒、振捣砼产生的荷载,故q,=43.20(1.50-0.18)=57 N/mm挠度系数 K=0.644挠度 =Kq,L4/100EI=0.644573004/(1009000.00641520)=0.52mm=300/400=0.75mm 侧模挠度 V=0.52mm 小于 0.75mm,满足要求。(8 8) 、对拉螺栓计算、对拉螺栓计算梁侧模压力=2/3(倾倒、振捣砼产生的荷载新浇砼的侧压力)(梁高度-板厚度)=0.67(11.20+43.20)1.32=47.87kN/m设 3 排对拉螺栓;对拉螺栓受力=47.876003=9574N; 对拉螺栓 12,容许拉力N=13345 N21 穿梁螺栓受力 9574N 小于容许拉力 13345N,满足要求。(9 9) 、侧肋强度验算、侧肋强度验算 木枋尺寸 b=80mm,h=80mm; 木枋抵抗矩 W=bh2 /6=80802/6=85333mm3,计算跨度 330mm;木枋惯性矩 I=bh3/12=80803/12=3413333mm4 ,跨数 4 跨。计算简图1 1) 、抗弯强度验算、抗弯强度验算弯矩系数 KM=-0.107均布荷载 q=54.400.30=16N/mmM=KM.qL2=-0.107163302=-190166N.mm=-0.19kN.m=M/W=190166/85333=2.23N/mm2 侧肋抗弯强度 =M/W=2.23N/mm2小于 13.00N/mm2,满足要求。2 2) 、抗剪强度验算、抗剪强度验算剪力系数 KV=0.607V=KV q,L =0.607160.33=3.27kN =3V/(2bh)=33.271000/(28080)=0.77N/mm2 侧肋抗剪强度 =3V/(2bh)=0.77N/mm2小于 1.40N/mm2,满足要求。3 3) 、挠度验算、挠度验算22均布荷载 q,=43.200.30=13N/mm挠度系数 K=0.632挠度 =Kq,L4/100EI=0.632133304/3072000000000=0.03mm=330/400=0.83mm 侧肋挠度 V=0.03mm 小于 0.83mm,满足要求。(10)(10)、支承面砼受压承载力验算支承面砼受压承载力验算 立杆基础底面的平均压力必须满足下式要求 Pfg P=N/A=13.46/0.01=1345.94 kN/m2 其中 P立杆基础地面的平均压力(kN/m2); A基础底面面积(m2),A=0.01 m2; N上部结构传至基础顶面的轴向压力设计值(kN),N=13.46kN; fg地基承载力设计值(kN/m2); fg=kc fgk =1.011440.00=11440.00kN/m2 其中 kc地基承载力调整系数,kc=1.0; fgk混凝土抗压强度设计值(C30 砼受压 fc=14300.00kN/m2,因截面长边小于 300mm)fgk=14300.000.8=11440.00kN/m2; 地基承载力 P=1345.94kN/m28m1002m502m、8m75板8m100悬臂结构100注:“设计混凝土强度标准值”是指与设计强度等级相应的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3)高支模拆除前,外脚手架与建筑物边设安全平网,预防物体高处坠落事故发生。(4)侧模拆除时的混凝土应能保证其表面及棱角不受损伤。(5)拆除 4m 高度以上梁、柱、墙模板时,应搭设脚手架或操作平台,设防护栏杆。拆除时逐块拆卸,不得成片松动、撬落或拉倒。 (6)拆除平台、楼板的底模时,应设临时支撑,防止大片模板坠落。拆立柱时,操作人员应站在待拆范围以外安全地区拉拆,防止模板突然全部掉落伤人。(7)严禁站在悬臂结构上面敲拆底模。严禁在同一垂直平面上操作。(8)模板拆除时,不应对楼层形成冲击荷载。拆除的模板和支架宜分散堆放并及时清运。(9)严格控制模板及其支架拆除的顺序。31(10)拆除脚手架支撑前,应清除高支模支撑上存留的零星物件等杂物。(11)拆除脚手架支撑时,应设置警戒区和警戒标志,并由专职人员负责警戒。(12)拆除模板和支顶时,先将门式脚手架可调顶托松下,用钢钎撬动模板,使模板卸下,取下模板和木方,然后拆除水平拉杆、剪刀撑及门式脚手架。模板拆除后,要清理模板面,涂刷脱模剂。(13)脚手架支撑的拆除应在统一指挥下,按后装先拆、先装后拆的顺序及下列安全作业的要求运行:1)脚手架支撑的拆除应从一端走向另一端、自上而下逐层地进行;2)同一层的构配件和加固件应按先上后下、先外后里的顺序进行。3)通长水平杆,必须在脚手架支撑拆卸到相关的门架时方可拆除。4)工人必须站在临时设置的脚手板上进行拆卸作业,并按规定使用安全防护用品。5)拆除工作中,严禁使用榔头等硬物击打、撬挖,拆下的连接棒应放入袋内,交叉支撑应先传递至地面并放室内堆存。6)拆卸连接部件时,应先将锁座上的锁板与卡钩上的锁片旋转至开启位置,然后开始拆除,不得硬拉,严禁敲击。7)拆下的门架、钢管与配件,应成捆用机械吊运或由井架传送至地面,防止碰撞,严禁抛掷。5 5、安全技术措施、安全技术措施(1)门式脚手架搭设前,应按建筑施工门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282000) 、 (J432000)和施工组织设计的要求向搭设和使用人员做技术和安全作业要求的交底。(2)对门式架、配件、加固杆等应进行检查验收,严禁使用不合格的材料。(3)搭拆脚手架支撑必须由专业架子工担任,并按现行国家标准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考核管理规程 (GB5036)考核合格,持证上岗。(4)搭拆脚手架门架支撑时工人必须正确佩戴安全帽,穿防滑鞋。(5)高支模拆除前,外脚手架与建筑物边设安全平网,预防物体高处坠32落事故发生。(6)操作层(楼层)上施工荷载应符合设计要求,不得超载,不得在脚手架支撑上集中堆放模板、枋木、钢筋等物件。严禁在脚手架支撑上拉缆风绳或固定、架设砼泵、泵管及起重设备等。(7)模板支撑和门架搭设完毕后应进行检查验收,合格后方准使用。(8)在顶架搭设过程中要实行严格的监控,由专职施工员进行现场指挥监督,随时纠正可能出现的质量安全隐患。搭设前要进行班前安全技术交底,搭设完毕后要进行自检,若发现有松动、倾斜、弯曲、不牢固等现象,必须及时进行整改,整改有困难的,要有可行的加固方案方可施工。(9)支模完毕,经班组、项目部自检合格,报监理、安监验收合格后,方能邦扎钢筋、浇筑混凝土。(10)在浇筑砼前重点检查、巡查的部位:1)杆件的设置和连接、扫地杆、支撑、剪力撑等构件是否符合要求。2)地基是否积水,底座是否松动。3)门架体和门架杆件是否有变形的现象。4)安全防护措施是否符合规范要求。(11)在浇筑顶板砼过程中,支架下面要安装照明灯,在安全员的监督下,派木工进行巡查,负责检查模板、支顶,若发现异常,立即停止浇筑砼,并及时组织人员进行加固处理,保证浇筑工作正常进行。泵送砼时,应随浇、随捣、随平整,砼不得堆积在泵送管道出口处。(12)脚手架支撑在使用过程中,严禁拆除任何杆件或零配件,如防碍作业需拆除个别杆件时,需经技术负责人同意并采取可靠措施后方可拆除,作业完成后,马上复原。(13)施工现场带电线路,如无可靠绝缘措施,一律不准与门架接触。(14)脚手架支撑安装好后,应进行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梁、板、模的安装。浇筑砼前再次对脚手架支撑进行检查,确定无问题后方可浇筑砼。(15)设立门架维护小组,对拆下来的门架及配件应及时清除杆件及螺纹的沾污物,并加油保养,对受损伤、变形的构件应及时修理,按品种、规格分类整理存放,妥善保管。33(16)门架堆放场地应平坦,门架宜竖放,不得平放。(17)不配套的门架与配件不得混合使用于同一脚手架。(18)支撑系统安装应自一端向另一端延伸,自下而上按步架设,并逐层改变搭设方向,不得相对进行,以免结合处错位,难于连接。(19)水平加固杆、纵横剪刀撑安装应符合构造要求,并与支撑系统的搭设同步进行。(20)可调底座、顶托处应采取措施防止被砂浆、水泥浆等污物填塞螺纹。(21)泵送混凝土时,应随浇、随捣、随平整,混凝土不得堆积在泵送管路出口处。(22)应避免装卸物料对模板支撑或脚手架产生偏心、振动和冲击。(23)交叉支撑、水平加固杆、剪刀撑不得随意拆卸,因施工需要临时局部拆卸时,施工完毕后应立即恢复。(24)拆除时应采用先搭后拆、后搭先拆的施工顺序。(25)拆除模板支撑时应采用可靠安全措施,严禁高空抛掷。6 6、预防坍塌事故的安全技术措施、预防坍塌事故的安全技术措施(1)模板支撑必须严格按照高支模施工方案施工。(2)安装梁底模板及木方前,确保梁底支架水平杆已拉设。(3)本高支支模采用门式架作支撑立柱,不得使用严重锈蚀、变形、断裂、脱焊、螺栓松动的支撑材料作立柱。立柱基础应牢固,并按设计计算严格控制模板支撑系统的沉降量。斜支撑和门式架应牢固拉接,形成整体。(4)模板作业时,指定专人指挥、监护,出现位移时,必须立即停止施工,将作业人员撤离作业现场,待险情排除后,方可作业。(5)楼面堆放模板及门式架时,严格控制数量、重量,防止超载。堆放数量较多时,应进行荷载计算,并对楼面进行加固。(6)装钉楼面模板,在下班时对已铺好而来不及钉牢的定型模板或散板等要拿起稳妥堆放,已防止坍塌事故发生。(7)安装外围柱模板、梁、板模板,应先搭设脚手架,并挂好安全网,脚手架搭设高度要高出施工作业面至少 1.2m。(8)拆模间歇时,应将已活动的模板、拉杆、支撑等固定牢固,严防突34然掉落、倒塌伤人。(9)泵送混凝土时,应随浇、随捣、随平整,混凝土不得堆积在泵送管路出口处。(10)应避免装卸物料对模板支撑产生偏心、振动和冲击。(11)交叉支撑、水平加固杆、剪刀撑不得随意拆卸,因施工需要临时局部拆卸时,施工完毕后应立即恢复。(12)模板支撑拆除前必须向监理单位报送拆除申请书,经监理同意签字后方可拆除。(13)拆除时应采用先搭后拆、后搭先拆的施工顺序。(14)纵横向水平杆靠墙柱边部分应该顶住墙柱,提高支撑的整体性。7 7、预防高空坠落事故安全技术措施、预防高空坠落事故安全技术措施(1)项目经理对本项目的安全生产全面负责,指导做好高处作业人员的安全教育及相关的安全预防工作。(2)高支模工程应按相关规定编制施工方案,经公司技术负责人审批签字后报监理公司审批,审批通过后该方案方可实行。模板脚手架搭设完成后,须由项目负责人会同监理人员签字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3)支、拆模板时应保证作业人员有可靠立足点,作业面应按规定设置安全防护设施。模板及其支撑体系的施工荷载应均匀堆置,并不得超过设计计算要求。(4)所有高处作业人员应接受高处作业安全知识的教育;特种高处作业人员应持证上岗,上岗前应依据有关规定进行专门的安全技术签字交底。采用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和新设备的,应按规定对作业人员进行相关安全技术签字交底。(5)高处作业人员应经过体检,合格后方可上岗。施工单位应为作业人员提供合格的安全帽、安全带等必备的安全防护用具,作业人员应按规定正确佩戴和使用。(6)安全带使用前必须经过检查合格。安全带的系扣点应就高不就低,扣环应悬挂在腰部的上方,并要注意带子不能与锋利或毛刺的地方接触,以防摩擦割断。35(7)项目部应按类别,有针对性地将各类安全警示标志悬挂于施工现场各相应部位,夜间应设红灯示警。(8)已支好模板的楼层四周必须用临时护栏围好,护栏要牢固可靠,护栏高度不低于 1.2m,然后在护栏上再铺设一层密目式安全网。(9)高处作业前,应由项目负责人组织有关部门对安全防护设施进行验收,经验收合格签字后,方可作业。安全防护设施应做到定型化、工具化,防护栏杆以黄黑(或红白)相间的条纹标示,盖件等以黄(或红)色标示。需要临时拆除或变动安全设施的,应经项目分管负责人审批签字,并组织有关部门验收,经验收合格签字后,方可实施。(10)各类作业平台、卸料平台应按相关规定编制施工方案,项目负责人审批签字并组织有关部门验收,经验收合格签字后,方可作业。架体应保持稳固,不得与施工脚手架连接。作业平台上严禁超载。(11)拆除模板支撑时应采用可靠安全措施,严禁高空抛掷。(12)安装楼面模板时,在工作面下 1m 处满挂兜网作为水平防护措施,以确保安全。七、混凝土浇筑方法及技术措施七、混凝土浇筑方法及技术措施(1) 大截面混凝土浇筑应分层,每层不超过 500mm。(2) 浇筑混凝土时应派专人检查支顶有无松动、倾斜、弯曲,模板、钢筋、预留孔洞、预埋件、插筋等有无位移变形情况,发现问题应立即停止混凝土浇筑,并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