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乡村振兴工作总结及工作计划乡村振兴工作员年度述职.docx
-
资源ID:87705805
资源大小:14.33KB
全文页数:4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23年乡村振兴工作总结及工作计划乡村振兴工作员年度述职.docx
2023年乡村振兴工作总结及工作计划乡村振兴工作员年度述职 2023年乡村振兴工作总结及工作规划 为切实加快推讲乡村振兴战略,根据相关文件要求,切实做好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兜底,临时救助工作等工作,为顺当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做好根底民生保障工作。现将乡村振兴工作总结及2023年工作规划工作状况总结如下: 一、2023年工作开展状况 (一)农村低保保障 是全面加强农村低保专项治理。年初根据省民政厅关于印发全国农村低保专项治理方案、市民政局关于印发全市农村低保专项治理方案要求,我县准时印发县农村低保专项治理方案的通知,并准时召开专项治理发动会和培训会,大力排查整治农村低保领域的各类不正之风和违规行为,进一步提高全市农村低保标准化治理水平,切实加强农村低保工作作风建立。二是严格落实动态治理。按月准时将符合条件的农村困难对象纳入困难群众兜底保障范围,把因病、因残及其他临时困难返贫的建档立卡贫困家庭作为重点,实现了“应扶尽扶、应保尽保、动态治理”。每月保障金按时通过一卡通发放平台发放到位。三是准时上调保障标准。依据上级文件要求准时制定县民政局市进展和改革委员会市财政局市统计局关于调整全市城乡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通知,将我市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由每人每月380元调整为每人每月430元,调整后的标准从2023年7月1日起执行,更好保障困难群众根本生活。截至2023年12月,我县在册农村低保保障对象3235户,5443人,其中纳入农村低保保障范围的建档立卡扶贫对象3650人,占全部农村低保人数的67.24%。全年农村低保保障金累计发放66948人次、1645.68万元,其中为建档立卡扶贫对象发放保障金1010余万元,切实发挥了农村低保兜底保障作用。 (二)临时救助。 为切实提高临时救助效率,我市于2023年建立了临时救助备用金制度,截至目前分3批共下拨93万元临时救助备用金到各镇街道,启动紧急程序和人均救助金额不超过500元的由各镇街道动用备用金准时救助。人均救助金额超过500元的由按月准时审批,通过一卡通发放平台准时发放救助资金。截至目前,2023年共审批临时时救助金99.931万元助291户次,支出临时救助金99.96万元,户均救助达3464元;其中救助农村户籍165户次,支出农村户籍临时救助金5.69万元。为切实提高临时救助效率,我市建立了临时救助备用金制度,2023年分两批共拨付给各镇街备用金32万元,确保各镇街有充分的备用金准时救助根本生活陷入困难的困难家庭,2023年累计支出临时救助金130.62万元。 (三)农村特困人员。 2023年1-12月,我市发放农村特困供给金1.475万人次,共计金额655.1632万元。为了加强对困难群众的救助力度,切实困难群众的根本生活,我市农村特困人员供给金标准于2023年10月起农村分散特困人员供给金标准由原来的400元/人/月巴为500元/人/月,2023年7月1日起农村特困人员供给金标准由原来的500元/人/月调整为559元/人/月,农村特困人员实行动态化治理,已全部根据应保尽保的要求,纳入保障范围,特困供给金也精确准时的发放到位。 二、2023年工作规划 ()连续严格执行农村低保、临旳双助“应保尽保、应救尽救“原则,切实加强主动发觉机制,织密救助网络,兜实民生底线,效劳疫情常态化防控大局。将符合条件的困难群众包括受疫情和自然灾难等缘由致贫返贫的群体按规定程序准时纳入农村低保或临时救助保障范围,科学合理确定救助资金额度,切实做到救助对象精准认定、救助额度科学 确定、救助资s四安全精确发放。连续执行好临时救助备用金制度,指导各镇街通过运用临时救助备用金的方式积极开展先行救助,切实提高临时救助准时性和救助效率。 (二)扎实推动社会救助兜底脱贫行动, 坚持“脱贫不脱政策”,对已脱贫且家庭人均收入超过低保标准的建档立卡扶贫对象,按实际状况赐予不超过12个。亲密关注已脱贫人群中收入不稳定、增收力量弱、返贫风险较高的群体及低保边缘群体,符合条件的准时给于救助,确保兜底保障“不漏一户、不落一人”。 (三)积极做好相关协作协调工作。 此外,我县将充分发挥区位优势,积极主动亲密同XXX 区沟通协作,做好同城化先行融合区进展战略下的社会救助融台工作。 (四)连续严格根据上级文件要求做好困难群众救助工作,对农村特困供给人员实行月动态化治理,同时也会依据上级相关文件的要求准时做好困难群众救助工作的调整,保障好困难群众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