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城市交通时空大数据格式标准(T-CITSA 10—2021).pdf

    • 资源ID:87726226       资源大小:2.17MB        全文页数:32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7.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7.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城市交通时空大数据格式标准(T-CITSA 10—2021).pdf

    T/CITSA 10-2021 ICS 03.220.20;35.240.70 CCS L67;R85 团 体 标 准 T/CITSA 10-2021 城市交通时空大数据格式标准 Spatiotemporal big data format of urban traffic 2021-07-26 发布 2021-07-26 实施 中国智能交通协会 发布发布T/CITSA 10-2021 目 次 前 言.II 1 范围.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1 3 术语和定义及缩略语.1 4 基本约定.4 5 城市交通时空大数据内容分类编码.5 6 数据模型与结构.9 7 元数据规定.24 T/CITSA 10-2021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20的规定编制。请注意本标准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标准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本标准由东南大学提出,中国智能交通协会专家委员会归口。本标准的目的是制定一套城市交通时空大数据规范,对城市交通时空大数据的基本概念、内容分类和编码、数据模型与组织结构、元数据规定和质量要求等进行规定,可为城市交通时空大数据的采集、加工处理、建库、分析与应用提供参考。本标准起草单位:东南大学交通学院、南京全司达交通科技有限公司、华设设计集团有限股份公司、北京市交通信息中心、浙江信电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移动上海产业研究院。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炜、蔡先华、华雪东、任刚、范东涛、王茜、邓润飞、刘浩、李晓华、敖婷、孟鸿程、张挺、易新宇、金坤、陶章成。T/CITSA 10-2021 1 城市交通时空大数据格式标准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城市交通时空大数据的基本概念、内容分类和编码、数据模型与组织结构、元数据规定和质量要求等。本标准可为城市交通时空大数据的采集、加工处理、建库、分析与应用提供参考。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标准对于本标准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标准,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标准。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标准,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标准。GB/T 20258.1-2019 基础地理信息要素数据字典 GB/T 35638-2017 地理信息位置服务术语 GB/T 35648-2017 地理信息兴趣点分类与编码 GB/T 25529-2016 地理信息分类与编码规则 GB/T 28788-2012 公路地理信息数据采集与质量控制 GB/T 28970-2012 道路交通运输 地理信息系统 数据字典要求 GB/T 21337-2008 地理信息质量原则 GB/T 21139-2007 基础地理信息标准数据基本规定 GB/T 13923-2006 基础地理信息要素分类与代码 GB/T 19710-2005 地理信息 元数据 GB/T 51334-2018 城市综合交通调查技术标准 GB/T 50647-2011 城市道路交叉口规划规范 GB 50137-2011 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 GB/T 29098-2012 道路交通管理数据字典 交通信号控制 GB/T 29095-2012 道路交通管理数据字典 交通检测器 GB/T 29096-2012 道路交通管理数据字典 交通事件数据 GB/T 29097-2012 道路交通管理数据字典 交通网络 JT/T 747-2009 交通信息资源核心元数据 JT/T 749-2009 交通信息资源标识符编码规则 GB/T 13016-1991 标准体系表编制原则和要求 GB/T 35776-2017 智慧城市时空基础设施 基本规定 GB/T 35775-2017 智慧城市时空基础设施评价指标体系 GB/T 35294-2017 信息技术 科学数据引用 GB/T 35295-2017 信息技术 大数据 术语 GA/T 543.18-2019 公安数据元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3.1 数据 data 对静态或者动态对象的形式化表示,适用于人或机器进行通信、解释或处理。T/CITSA 10-2021 2 3.2 大数据 big data 具有体量巨大、来源多样、生成极快、且多变等特征并且难以用传统数据体系结构有效处理的包含大量数据集的数据。GB/T 35295-2017 3.3 时空基准 spatiotemporal datum 时间和地理空间维度上的基本参照依据和度量的起算数据。GB/T 35776-2017 3.4 时空大数据 spatiotemporal big data 按照时空基准序化的结构化、半结构化与非结构化的大数据。3.5 城市交通时空大数据 spatiotemporal big data of urban traffic 具有时间及空间维度的城市交通系统及其关联数据,具有多源、海量、更新快速等特点。3.6 兴趣点 point of interest;POI 描述特定活动与服务场所的点位。GB/T 35648-2017 3.7 定位 positioning 确定空间对象位置的过程。GB/T 35638-2017 3.8 要素 feature 现实世界现象的抽象。GB/T 17694-2009 3.9 要素属性 feature attribute 特征的属性,要素属性应当包括属性名称、属性类型和属性值。3.10 属性值 attribute value 赋予一个属性特定的值。GB/T 20258.1-2019 3.11 基础地理信息 fundamental geographic information 作为统一的空间定位框架和空间分析基础的地理信息。GB/T 13923-2006 3.12 线性参考 linear reference 采用沿具有测量值的线性要素的相对位置描述和存储地理位置的方法。3.13 动态分段 dynamic segmentation 利用线性参考技术,将属性和它对应的线状要素位置存储为独立的事件属性表,依据事件属性表中的距离值对线性要素进行动态逻辑分段,动态计算出属性数据的空间位置。T/CITSA 10-2021 3 3.14 模型 model 对于某个实际问题或客观事物、规律进行抽象后的一种形式化表达方式。3.15 结构 construction 事物自身各种要素之间的相互关联和相互作用的方式。3.16 节点 node 路段的起点或终点,一般是道路交叉口、道路尽头、匝道分合流点等。3.17 路段 link 端点为公路或城市道路的主要交叉口或匝道分、合流点的道路,路段的两端都是节点。GBT 29097-2012 3.18 行车道 carriage way 供各种车辆及行人纵向排列行进的道路带状部分,行车道由车道组成,表示道路中某一方向的所有车道构成的综合道路。3.19 车道 lane 行车道中供单一纵列车辆行驶的部分,行车道与车道的关系为一对多的关系,每条车道可以具有不同的转向类型。3.20 网络 network 由若干节点和连接这些节点的弧段构成的集合,表示诸多对象及其相互联系。3.21 路网 road network 由不同功能、等级、区位的道路,以一定的形式构成的网络结构。3.22 拓扑网络 logical network 节点和弧段构成的元素集合,与几何网络不同的是拓扑网络不存储节点和弧段的几何坐标数据,只存储网络中节点和弧段的关联关系。3.23 路径 route 按一定顺序组织的路段、行车道或车道序列。3.24 交通小区 traffic analysis zone 依据交通分析模型的需要将研究区域划分成的若干地理单元。3.25 区域 region 任意数量的节点和路段以任意物理布局(或排列)组成的集合。3.26 通行能力 capacity 在一定的道路和交通条件下,单位时间内可以稳定通过某一路段断面的最大车辆数。3.27 节点流量流向数据 node traffic flow data 在单位时间内,以路段方向统计的通过节点的车辆数量或行人数量。T/CITSA 10-2021 4 3.28 断面流量 cross-section flow 在单位时间内,沿同一方向通过路段、行车道或车道的某断面的车辆数量。分为上行断面流量与下行断面流量。3.29 交通事件数据 traffic accident data 记录车辆在道路上或水运交通中因过错或者意外造成的人身伤亡或者财产损失事件的数据。3.30 城市综合交通调查 urban comprehensive travel survey 为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编制、交通模型标定与校验等提供基础数据而开展的主要针对城市交通需求和运行特征的调查。GB/T 51334-2018 3.31 智能感知 intelligent perception 一种无需或仅需极少的人为干预,利用计算机技术模拟人类大脑对关联事件的逻辑判断思维,根据事物之间的关联关系和事件的逻辑关系,查找出影响一系列事件的关键因素和关键点,并能独立地感知环境,完成对目标自动判断分析的技术。3.32 手机信令数据 mobile signaling data 手机用户在网络活动中产生的信令数据。3.33 电子车牌 electronic vehicle identification;EVI 汽车电子标识,将车牌号码等信息存储在射频标签中,能够自动、非接触、不停车地完成车辆的识别和监控,是基于物联网无源射频识别(RFID)技术的细分、延伸及提高的一种应用。3.34 元数据 metadata 关于数据的数据。即数据的表示、覆盖范围、质量、空间和时间模式、空间参照系和分发等信息。GB/T 19710-2005 3.35 元数据元素 metadata element 元数据的基本单元,在元数据实体中是唯一的。GB/T 19710-2005 3.36 元数据实体 metadata entity 定义和描述其他数据的数据。GB/T 26816-2011 4 基本约定 4.1 时空基准 4.1.1 坐标系统 采用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当采用其他坐标系时应当与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建立转换关系。4.1.2 高程基准 T/CITSA 10-2021 5 采用1985国家高程基准。4.1.3 时间基准 日期采用公历纪元,时间采用北京时间。4.2 分类编码原则 4.2.1 分类原则(1)按照交通地理信息实体的属性或特征分类。(2)分类具有兼容性,与有关标准协调一致。4.2.2 编码规则(1)编码对象为城市时空交通大数据。(2)编码应具有唯一性,每一类数据只有一个编码,一个编码也只唯一表示一类数据。(3)编码结构应具有稳定结构,留有扩充空间,能满足用编码增量更新的需求。4.3 字段类型 本标准规定字符型、数值型、日期型和逻辑型共四种数据类型,详见表1。表 1 数据类型及格式表 数据类型数据类型 数据格式数据格式 说明说明 示例示例 字符型(string)Cm(m为自然数)表示定长m个字符型格式 字母、数字、汉字表达的值的类型 C5表示定长5个字符 C.0表示长度不确定的字符型格式 C.0表示一个长度不确定 的字符,一般多为大量的文本内容。C.表示确定最小和最大长度的不定长字符 C1.10表示一个最短1位、最长10位的字符型格式;C.6表示该指标是一个最长为6位的字符 数值型(int、double)Nm(m为自然数)表示定长为m位的数字 数字表达的值的类型,采用十进制数位表示 N8表示定长8位的数值 N.m(m为自然数)表示最长为m位的数字 N.4表示最长4位的数值 N.p,q(p,q均为自然数)表示最长p位数字,小数点后q位 N.8,2表示最长8位,小数点后2位的数值 日期时间型(Date)DT 通 过 YYYYMMDDhhmmss的形式表达的值的类型(24小时制)20191212010453 D 通过YYYYMMDD的形式表达的值的类型 20191225 逻辑型(bool)B 逻辑表达的值的类型(0表示非,1表示是)0或1 5 城市交通时空大数据内容分类编码 T/CITSA 10-2021 6 5.1 城市交通时空大数据分类 根据内容,城市交通时空大数据分为以下六大类:城市交通基础地理数据,城市交通设施数据,城市交通系统管理数据,城市交通系统运行状态数据,城市交通系统智能感知数据,城市交通系统外关联系统数据。5.1.1 城市交通基础地理数据 城市交通基础地理数据是城市交通时空大数据的空间位置框架数据,主要包含矢量和栅格两种数据格式,矢量数据一般从城市基本比例尺地形图(1:500,1:1000,1:10000)、地理国情普查数据等提取,栅格数据一般包括高分辨率卫星或航空影像数据,以及数字高程模型(DEM)等。按照交通大数据可视化和各种分析应用的要求,在充分需求分析的基础上确定数据尺度和要素内容的详细程度。5.1.2 城市交通设施数据 城市交通设施数据是指城市交通运输中必要的道(线)路、场地、工具、机械设备、通信设备、信号标志、房屋等的数据,可分为城市交通基础设施数据和城市交通拓展设施数据。城市交通设施数据是各种交通分析的基础数据,要求其数据组织基于特定的数据模型,能够满足各种交通基本分析、专题分析、虚拟仿真的基本数据支持。城市交通基础设施数据包含城市道路、道路交叉口和交通枢纽等城市交通的基础设施数据。城市交通拓展设施数据是除交通基础设施以外的其他交通设施数据,主要包括交通管理设施、公共交通设施、停车管理设施和其他附属设施数据,具体包括桥梁、隧道、停车场、加油站、收费站、服务区、公交场站、地铁站、共享单车停放点、充电站等数据。5.1.3 城市交通系统管理数据 城市交通系统管理数据是城市交通系统运行、管理、维护过程中所产生的数据,其内容覆盖各种交通管理对象,用于支持不同的交通分析、仿真模拟的数据需求。主要包括:(1)交通管理与控制措施数据(含交叉口、路段和区域三级的交通管理与控制措施数据);(2)交通小区数据(交通小区区域划分数据);(3)交通政策数据(含区域限行、限号和拥堵收费等交通政策数据)。5.1.4 城市交通系统运行状态数据 城市交通系统运行状态数据是记录城市交通系统不同时刻状态的基础数据,来自交通系统运行过程中的各个方面,是评价交通系统,制定交通管理措施,分析交通系统运行规律的基础数据。主要内容包括:(1)道路通行能力及自由流车速数据;(2)道路路段(车、人)流量及速度数据;(3)交叉口(车、人)流量流向数据;(4)交通事故数据;(5)多模式公交系统客流数据(含公交调度/配车数据、公交线路断面流量、公交站点乘降量与换乘量);(6)交通枢纽客流及方式选择数据;(7)城市交通调查数据(综合交通调查、出行意愿调查、社会经济普查等)。5.1.5 城市交通系统智能感知数据 城市交通系统智能感知数据是指通过信息采集设施、互联网技术、以及各类专业传感器等感知的可共享的交通行业专题即时数据,通过对城市交通系统智能感知数据的挖掘和分析,可以再现城市交通系统运行特征,为交通管控措施制定和交通系统效率评价提供依据。主要内容包括:T/CITSA 10-2021 7 手机信令数据(含 4G、5G 上网数据);电子车牌数据;网约车/出租车 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GNSS),含 BeiDou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BDS)、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GPS)轨迹数据;公共交通刷卡数据;公共交通 GNSS,含 BDS、GPS 轨迹数据;停车场运营数据;共享单车运营数据;“两客一危”轨迹数据;Electronic Toll Collection(ETC)刷卡数据;充电站运营数据;快递、外卖机动车轨迹数据;移动互联网数据(百度、高德、腾讯等地图平台的出行及打卡签到数据)、社交媒体数据。5.1.6 城市交通系统外关联系统数据 城市交通系统外关联系统是指与交通系统密不可分的、影响交通系统运行状态的其他系统,如城市规划、国土空间规划等。相应地,城市交通系统外关联系统数据是指其他系统中可用于交通生成的各种数据,如:国土空间规划、城市规划、土地利用、人口、政策。5.2 城市交通时空大数据编码 城市交通时空大数据的编码对象包括城市交通基础地理数据和城市交通设施数据。5.2.1 城市交通基础地理数据 城市交通基础地理数据从基础地理信息数据中选取获得。依据 GB/T 13923-2006 基础地理信息要素分类,基于城市交通承载和研究对象,选取与城市交通相关的要素类型,见表 2,包括 6 大类 17 个中类。表 2 城市交通基础地理要素分类编码表 要素大类名称要素大类名称 大类代码大类代码 要素中类名称要素中类名称 代码代码 水系水系 2 河流 210000 沟渠 220000 湖泊 230000 水库 240000 居民地及设施居民地及设施 3 居民地 310000 公共服务及其设施 340000 其他建筑物及其设施 380000 交通交通 4 铁路 410000 公路 420000 城市道路 430000 道路构造物及附属设施 450000 水运设施 460000 空运设施 480000 管线管线 5 城市管线 540000 境界境界 6 国家行政区 620000 T/CITSA 10-2021 8 省级行政区 630000 地级行政区 640000 县级行政区 650000 植被与土质植被与土质 8 城市绿地 820000 5.2.2 城市交通设施数据 大类代码为9,参考GB/T 35648-2017地理信息兴趣点分类与编码的规定,城市交通设施要素划分为航空服务及设施、铁路服务及设施、公路交通服务及设施、城市轨道交通服务及设施、城市公共交通服务及设施、能源站、停车场、桥梁隧道8个中类,具体编码见表3。表 3 城市交通设施要素分类编码表 要素中类名称要素中类名称 大类中类代码大类中类代码 要素小类名称要素小类名称 代码代码 航空服务及设施航空服务及设施 91 民用机场 910100 航站楼 910200 机场到达、出发口 910300 城市候机楼 910400 铁路服务及设施铁路服务及设施 92 火车站 920100 火车站出入口 920200 铁路线路 920300 公路交通服务及设施公路交通服务及设施 93 长途客运站 930100 长途客运站出入口 930200 货运汽车站 930300 公路线路 930400 公路枢纽 930500 高速入口 930600 高速出口 930700 城际客运招呼站 930800 城市轨道交通服务及城市轨道交通服务及设施设施 94 轻轨/地铁/有轨电车/单轨交通/磁悬浮站 940100 轻轨/地铁有轨电车/单轨交通/磁悬浮站出入口 940200 轻轨/地铁有轨电车/单轨交通/磁悬浮线路 940300 城市公共交通服务及城市公共交通服务及设施设施 95 公交车站 950100 公交线路(条数、长度)950200 出租车站 950300 网约车站 950400 自行车租车站 950500 城市道路 950600 道路交叉口 950700 能源站能源站 96 加油站 960100 加气站 960200 电动汽车充电站 960300 停车场停车场 97 换乘停车场 970100 T/CITSA 10-2021 9 公共停车场 970200 专用停车场 970300 路边停车场 970400 自行车停车场 970500 共享单车停放点 970600 桥梁隧道桥梁隧道 98 立交桥 980100 过街天桥 980200 桥梁 980300 地下通道 980400 隧道 980500 人行道路人行道路 99 人行道 990100 绿道 990200 廊道 990300 内部道路 990400 6 数据模型与结构 6.1 城市交通基础地理数据模型 城市交通基础地理数据包括矢量数据和栅格数据。矢量数据包括交通、水系、居民地及附属设施、管线、境界、植被等要素。其基本属性以 GB/T 20258.1-2019 基础地理要素数据字典为准,根据需要,可适当扩充。交通中的城市道路尽可能表示道路面及附属设施,用作交通网络模型的背景层。在资料不够详细的情况下可只表示道路中心线。矢量数据的基本属性项见表 4,其中代码前六位为要素分类代码,第七位为图形代码,后三位可提供扩展。栅格数据一般仅作为背景使用,符合精度要求的遥感影像、栅格地图和数字高程模型等数据都可采用。表 4 城市交通基础地理数据表基本属性项 序号序号 属性项名称属性项名称 英文名称英文名称 数据类型及格式数据类型及格式 说明说明 1 ID Fd_ID C8 要素标识编号 2 名称名称 Fd_Name C.40 要素名称 3 代码代码 Fd_Code N6 要素分类代码 4 数据源数据源 Fd_Source C.60 数据来源途径 5 更新日期更新日期 Fd_Date D 数据更新日期 6.2 城市交通网络设施数据模型 城市交通网络模型由道路交通基础子网络(机动车、非机动车)、人行道路子网络、常规公交子网络、轨道交通子网络和水路交通子网络组成。基于道路交通网络金字塔模型建模思想,构建道路交通基础子网络,人行道路子网络为扩展补充,常规公交子网络依托于道路交通基础子网络建立,轨道交通子网络相对独立,通过站点与其他子网络的衔接,采用线性参考和动态分段技术对各子网络进行集成,构成城市交通网络模型。6.2.1 道路交通基础子网络模型 6.2.1.1 道路交通基础子网络概念模型 T/CITSA 10-2021 10 道路交通基础子网络模型采用3+1层结构道路网络金字塔模型,其中3个特征要素层,1个背景层。特征要素层分别是道路级网络特征层、行车道级特征层和车道级特征层。三级特征层中分层次描述几何位置信息、属性信息和拓扑关系,通过综合叠加以满足各种详细层次要求的应用。背景层一般通过城市交通基础地理数据可视化后叠加实现。道路交通网络金字塔模型特征层次如图1所示。6.2.1.2 道路交通基础子网络逻辑模型 如图2,城市道路交通基础网络模型特征要素描述到行车道级,采用道路级网络特征层和行车道级特征层描述,通过语义描述支持车道级城市交通大数据应用。本标准中,城市道路基础网络的特征要素层为3层,第1、2层采用Link/Node结构,第1层由节点和路段要素组成,通过路段连接扩展转向表描述连接的转向限制。第2层由节点和行车道段组成拓扑网络。第1、2层共享节点。行车道几何形态用行车道中心线表示,模型中通过语义描述,记录与道路中线之间的距离。距离带有符号,说明行车道位于道路中线的哪一侧(+为左侧,-为右侧)。当距离为0时,行车道段与道路中线重合;当不为0时,通过对道路路段作平行线获得行车道段的几何位置。行车道的语义描述还包含道路类型、道路等级、路面宽度、通行方向、车道数量、车道属性(车道位置、车道类型、前方转弯方向等)等。具体地,行车道特征要素还可以细分为车道特征层(第3层)。1、2层叠合在一起满足行车道级层次的表达与应用,可满足最优条件的行车道级的路径的求解,一般性的车辆导航等。图 2 城市基础道路网络模型示意图 城市交通网络第1层以节点和路段作为基本组成要素,第2层以节点和行车道段作为基本组成要素,基础属性信息、城市交通系统管理数据、城市交通系统实时、历史运行状态数据通过节点ID、行车道编号与节点和行车道的空间属性相连接。图3是模型组成要素关系图。第 1 层:道路级网络特征层 第 2 层:行车道级特征层 第 3 层:车道级特征层 第 4 层:背景层 1、2、3、4 层叠合 图1 基础道路交通网络金字塔模型特征层道路路段(边)路段连接 行车道 车道(快)车道(慢)交叉口区 铺面边线 T/CITSA 10-2021 11 图 3 城市交通网络模型要素关系图 6.2.1.3 道路交通基础子网络组成要素基本属性表 表5、表6、表7与表8分别是节点、路段、行车道段和车道段基本属性表,描述节点与路段,节点与行车道段,行车道段与车道段之间的拓扑关系及网络构成要素的基本属性。表 5 节点表基本属性项 序号序号 属属性项名称性项名称 英文名称英文名称 类型及格式类型及格式 说明说明 1 标识编号标识编号 Nd_ID C8 节点的唯一标识编号 2 名称名称 Nd_Name C.20 为用户识别节点而设的名称 3 位置经度位置经度 Nd_long N.8,5 经度 4 位置纬度位置纬度 Nd_lat N.8,5 纬度 5 类型类型 Nd_Type N2 节点的类型,用整数编码分类表示 6 相邻路段数相邻路段数 Nd_LinksCount N1 相邻路段数 7 相邻路段表相邻路段表 Nd_Links C.50 相邻的路段标识编号列表,按顺时针排序 8 相邻行车道段数相邻行车道段数 Nd_rdLinksCount N1 相邻行车道数 T/CITSA 10-2021 12 9 相邻行车道段表相邻行车道段表 Nd_rdLinks C.50 相邻行车道段标识编号列表,按顺时针排序 表 6 路段表基本属性项 序号序号 属性项名称属性项名称 英文名称英文名称 类型及格式类型及格式 说明说明 1 标识编号标识编号 Ld_ID C8 路段的唯一标识编号 2 名称名称 Ld_Name C.40 路段的名称 3 起始节点编号起始节点编号 Ld_FromNodeID C8 路段起点的标识编号 4 终止节点编号终止节点编号 Ld_ToNodeID C8 路段终点的标识编号 5 起点转向限制起点转向限制 Ld_FromLim N4 禁:U 转、左、直、右(二进制编码:1111)6 终点转向限制终点转向限制 Ld_ToLim N4 禁:U 转、左、直、右(二进制编码:1111)7 道路编号道路编号 Ld_RoadID C8 路段所属道路的编号 8 等级等级 Ld_Level N2 路段的等级,用整数编码分类表示 9 宽度宽度 Ld_Width N.4,2 路段宽度(单位:米)10 行车道数量行车道数量 Ld_LineCount N.2 路段包含的行车道数量 11 实际长度实际长度 Ld_RealLength N.6,2 路段实际长度(单位:米)12 计算长度计算长度 Ld_Length N.6,2 路段计算长度(单位:米)表 7 行车道段表基本属性项 序号序号 属性项名称属性项名称 英文名称英文名称 类型及格式类型及格式 说明说明 1 标识编号标识编号 Rd_ID C8 行车道段的唯一标识编号 2 名称名称 Rd_Name C.20 为用户识别行车道而设的名称 3 关联路段编号关联路段编号 Rd_LdID C8 行车道所在路段的编号 4 起始节点编号起始节点编号 Rd_FromNodeID C8 行车道起始位置关联的节点编号 5 终止节点编号终止节点编号 Rd_ToNodeID C8 行车道终止位置关联的节点编号 6 宽度宽度 Rd_LaneWidth N.4,2 行车道宽度(单位:米)7 机动车道数量机动车道数量 Rd_LaneCount N2 行车道包含的车道条数 8 有无非机动车道有无非机动车道 Rd_BikeLaneCount B 行车道包含的非机动车道 9 非机动车道宽度非机动车道宽度 Rd_BikeLaneWidth N.4,2 行车道非机动车道宽度 10 有无人行道有无人行道 Rd_WalkCount B 行车道包含人行道 表 8 车道段表基本属性项 序号序号 属性项名称属性项名称 英文名称英文名称 类型及格式类型及格式 说明说明 1 标识编号标识编号 Lane_ID C8 车道的唯一标识编号 2 行车道编号行车道编号 Lane_RID C8 所属行车道编号 3 宽度宽度 Lane_Width N.4,2 车道宽度(单位:米)4 转向转向 Lane_Lim N4 直行、左转、右转、U 转(二进制T/CITSA 10-2021 13 编码:1111)6.2.2 人行道子网络模型 描述只能通行行人的道路,是道路基础网络的扩充,与道路基础网络融合,构成完整的人行道网络模型,基本属性项见表 9 和表 10。表 9 人行道子网络节点表基本属性项 序号序号 属性项名称属性项名称 英文名称英文名称 类型及格式类型及格式 说明说明 1 标识编号标识编号 Wt_ID C8 节点的唯一标识编号 2 名称名称 Wt_Name C.20 为用户识别节点而设的名称 3 类型类型 Wt_Type N2 节点的类型,用整数编码分类表示。不在行车道上为 0,在行车道段上为 1 4 关联人行道段数关联人行道段数 Wt_Num N1 关联的人行道段条数 5 关联人行道标识编关联人行道标识编号列表号列表 Wt_Wds N2 关联的人行道段标识编号列表,按顺时针排序 6 关联行车道段标识关联行车道段标识编号编号 Wt_Rds N2 落在的有人行道的行车道段上(类型为 1)时填写 表 10 人行道段表基本属性项 序号序号 属性项名称属性项名称 英文名称英文名称 类型及格式类型及格式 说明说明 1 标识编号标识编号 Wd_ID C8 路段的唯一标识编号 2 名称名称 Wd_Name C.40 路段的名称 3 宽度宽度 Wd_Width N.4,2 路段宽度(单位:米)4 实际长度实际长度 Wd_RealLength N.6,2 路段实际长度(为单位:米)5 计算长度计算长度 Wd_Length N.6,2 路段计算长度(为单位:米)6.2.3 常规公交子网络模型 常规公交系统包括常规公交、快速公交、定制公交、无轨电车等依托城市道路的公交系统。常规公交线路是道路子网络上的路径,其几何位置用路径描述,公交站点是路径上的停顿点。常规公交站点表描述所有公交站点,用常规公交线路表描述线路,基本属性项见表10和表11。表 11 常规公交站点表基本属性项 序号序号 属性项名称属性项名称 英文名称英文名称 数据类型及格数据类型及格式式 说明说明 1 标识编号标识编号 PS_ID C8 公交站点的唯一标识编号 2 站点名称站点名称 PS_Name C.20 公交站点名称 3 类型类型 PS_StaType N1 分类表示的站点类型,4 位置经度位置经度 Nd_long N.8,5 经度 5 位置纬度位置纬度 Nd_lat N.8,5 纬度 6 所属路段标识所属路段标识 Ld_ID C8 所属路段的标识编号 T/CITSA 10-2021 14 7 所属行车道标识所属行车道标识 Rd_ID C8 所属行车道的标识编号 8 过站线路序列过站线路序列 PS_TransferList C.0 经过此站点的公交线路编号 9 邻近公交站点邻近公交站点 PS_Nears C.0 步行距离 500m 范围内的公交站点编号集合 10 邻近地铁站点邻近地铁站点 PS_Nears1 C.0 步行距离 500m 范围内的地铁站点编号集合 11 配对站点编号配对站点编号 PS_MatchID C8 上下行公交线路上的对应站点(可为空)表 12 常规公交线路表基本属性项 序号序号 属性项名称属性项名称 英文名称英文名称 类型及格式类型及格式 说明说明 1 标识编号标识编号 BL_ID C8 线路的唯一标识编号 2 配对公交线路配对公交线路 标识编号标识编号 BL_PairID C8 与之配对的另一条公交线路编号,指同一线路的上下行或者内外环 3 名称名称 BL_Name C.20 线路名称 规则:线路号(起点站名-终点站名)4 类型类型 BL_LineType N1 线路类型,用整数编码分类表示(例如:1 常规公交,2 BRT)5 长度长度 BL_Length N.6 线路的运营长度(单位:米,默认为线路的计算长度)6 路段标识序列路段标识序列 BL_RoadRecord C.0 线路所在的路段标识编号序列 7 路径行车道标识路径行车道标识序列序列 BL_RoadRecord C.0 线路所在的行车道序列 8 站点总数站点总数 BL_StationNum N2 线路站点总数 9 站点标识序列站点标识序列 BL_Record C.0 线路经过的站点编号序列 10 站名序列站名序列 BL_NameRecord C.0 线路经过的站点名称序列 11 行程时间行程时间 BL_Pa_Information N.3 线路全程行驶总时间,单位为分。未采集时为 0。12 首班车时间首班车时间 BL_StartTime D 首次班车发车时间 13 末班车时间末班车时间 BL_EndTime D 末次班车到站时间 14 发车间隔发车间隔 BL_Interval C.0 线路发车间隔时间序列(单位:分),未采集时为 0。包含了高峰与平峰期的发车间隔时间 15 计费模式计费模式 BL_TicketCal N1 计费模式,用整数编码分类表示 16 全程票价全程票价 BL_TotalPrice N.4,2 线路全程的总票价 17 起步价起步价 BL_StartPrice N.4,2 上车后的初始价格 18 距离递增价距离递增价 BL_IncreasedPrice N.4,2 每千米的收费价格 19 车站递增价车站递增价 BL_IncreasedStep N.4,2 每站的收费价格 20 是否月票是否月票 BL_IsMonTicket B 真为是,假为否 21 是否双向是否双向 BL_IsBidirectional B 真为是,假为否 T/CITSA 10-2021 15 22 是否环线是否环线 BL_IsCircleLine B 真为是,假为否 23 支付方式支付方式 RL_PayType N1 支付方式,用整数编码分类表示(例如 1 刷卡支付 2 现金支付 3 在线支付 4 混合支付)真为是,假为否 24 所属公司所属公司 BL_Company C.0 线路所属公司 25 是否有人驾驶是否有人驾驶 BL_IsAuto B 真为是,假为否 6.2.4 轨道交通子网络模型 轨道交通系统包括有轨电车、地铁、轻轨、单轨交通、磁悬浮交通等轨道交通系统。轨道交通子网络描述轨道线路的位置、站点和线路间换乘关系。用轨道交通站点表、出入口表和线路表描述,基本属性项见表 13、表 14 和表 15。表 13 轨道交通站点表基本属性项 序号序号 属性项名称属性项名称 英文名称英文名称 数据类型及格式数据类型及格式 说明说明 1 标识编号标识编号 RS_ID C8 轨道站点的唯一标识编号 2 站点名称站点名称 RS_Name C.20 轨道站点名称 3 位置经度位置经度 RS_long N.8,5 经度 4 位置纬度位置纬度 RS_lat N.8,5 纬度 5 出入口数出入口数 RS_ENum N2 轨道站点出入口数目 6 出入口编号集合出入口编号集合 RS_Lists C.0 轨道站点出入口编号集合 7 类型类型 RS_StaType N1 分类表示的站点类型 8 是否换乘站是否换乘站 RS_IsTransfer B 假为非换乘,真为换乘 9 站内换乘时间站内换乘时间 RS_TransTime N.4 站内换乘的平均时间,单位秒 10 过站线路序列过站线路序列 RS_TransList C.0 经过此站点的轨道线路编号 11 是否大站是否大站 RS_IsLargeSta B 假为非大站,真为大站 12 邻近轨道站点邻近轨道站点 RS_Nears C.0 步行距离 1000m 范围内的轨道站点编号集合 13 近邻公交站点近邻公交站点 RS_Nears1 C.0 步行距离 1000m 范围内的公交站点编号集合 表 14 轨道交通站点出入口表基本属性项 序号序号 属性项名称属性项名称 英文名称英文名称 数据类型及格式数据类型及格式 说明说明 1 标识编号标识编号 ES_ID C8 出入口的唯一标识编号 2 出入口名称出入口名称 ES_Name C.20 出入口名称 3 位置经度位置经度 RS_long N.8,5 经度 4 位置纬度位置纬度 RS_lat N.8,5 纬度 5 所属轨道站点编号所属轨道站点编号 RS_ID C8 所属于的轨道站点编号 6 步行距离步行距离 ES_Di

    注意事项

    本文(城市交通时空大数据格式标准(T-CITSA 10—2021).pdf)为本站会员(wo****o)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