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关党支部“支部联支部”活动工作总结(与村结对汇报报告).docx
-
资源ID:87752873
资源大小:19.66KB
全文页数:7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2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机关党支部“支部联支部”活动工作总结(与村结对汇报报告).docx
机关党支部与村党支部“支部联支部”活动工作总结范文为进一步提升党建统领基层治理效能,落实市委、区委关于加强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工作部署,根据区机关与村(社区)“支部联支部”活动方案要求,区委办机关第一党支部与xx村党支部开展“支部联支部”活动,现将活动情况汇报如下:一、活动开展情况为加强机关党组织和基层党组织服务基层、服务群众的自觉性,使党群干群关系更加密切,城乡统筹互动的基层联建工作更具活力,区委办机关第一党支部与xx村党支部开展支部联建活动。(一)班子共建。区委办机关第一党支部会同村党支部每月召开月联络会,建立支委联建工作群,方便互动交流,共同研讨“支部联支部”工作,推动重点工作开展;调整优化机关第一党支部,通过竞争让优秀年轻党员干部担任支部委员,选优配强支部书记。帮助村党支部加强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指导农村党支部培养和发展年轻党员,增强党支部的生机和活力。区委办机关第一党支部与村党支部开展联学共建活动,深入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社区观摩学习,互促互融、互学互通。(二)队伍共带。区委办机关第一党支部组织机关党员深入农村搞调研、结合村发展需要,梳理本村发展亟需解决的民生实事,落实志愿服务活动、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人才引进等方面谋划。通过每季度开展一次“支部书记上党课”、每月开展一次“主题党日”等活动,发挥共建支部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在五四青年节,组织开展年轻党员干部入田间、村“两委”进机关活动,结合前期调研、走访、座谈等,梳理并确定年度联建办理实事,结合下基层、察民情、解民忧、暖民心活动上党课。在七一建党节,开展了“重温入党誓词、重忆入党初心”主题党日活动,邀请了区委办机关党总支书记到村党支部开展七一建党节主题党课。(三)产业共促。区委办机关第一党支部助推村产业振兴,摸清发展需求、发展优势等情况,发挥区委办资源优势和人才优势,指导帮助选准产业项目。结合村实际协助推进指南针户外营地项目实施,整合有效资源,发展壮大特色产业,培育村集体经济。协助村支“两委”与指南针户外营地项目方进行洽谈,共同推动解决项目发展难题,为发展壮大特色产业奠定良好基础。(四)服务共做。区委办机关第一党支部结合全区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开展清洁家园集中行动,以治理“六乱”、开展“六清”为重点,集中志愿服务,改善乡村面貌。第一机关党支部志愿服务队在村里开展了人居环境卫生清理活动,重点配合村里做好村、组以及困难群众房前屋后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同时与村党支部开展机关党员结对认亲、村党员结对帮带、村党员认岗领责等活动。(五)新风共树。区委办机关第一党支部坚持城乡文明融合发展,推动形成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提升党建统领基层治理成效,对照“五星”支部任务清单,认真学习分析研判,结合村实际情况,指导村支委进一步明确工作任务、职责,助推创建“五星”支部;开展了“品味端午传承文明”主题党日活动,通过跟群众一起包饺子、包粽子等方式,凝聚民心,传递爱心,开展好“三评两榜”活动,培育乡风文明新风尚。(六)实事共办。区委办机关第一党支部聚焦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结合“下基层、察民情、解民忧、暖民心”活动,大力开展“一联四帮”,机关党支部与村“两委”共同研究解决涉及民生、发展的热点难点问题,为结对村办实事好事,拟定移民路项目,谋划实施1-2组通组道路实现水泥路面硬化工程,以及部分水利设施建设项目等为民利民实事。注重调动群众参与积极性,增强治理合力。二、存在问题(一)实地调研不够。针对“下基层、察民情、解民忧、暖民心”实践活动深入分管领域、帮扶单位开展调查研究,入户走访不够,还需要进一步深入了解群众所思所盼。不能多形式创新地开展“下基层、察民情、解民忧、暖民心”实践活动。(二)理论学习不足。基层工作繁重,对政治理论学习和思想政治建设抓的不够牢,集体学习深入研讨的时间较少,个人自学没有很好坚持,学习计划被当作“软指标”,知识结构不够系统和全面,不能很好地运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党的最新理论成果指导实践。三、意见建议(一)扎实开展调查研究。加大到帮扶村、社区实地查看、调研的力度,多和村干部、群众面对面地交谈,掌握群众的困难和急需解决的事。在办公室座谈会进行开门问计活动,广泛征求更好地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的工作建议、措施。积极推动党员“亮身份、树形象、显作用”,切实推动区委办公室服务质量进一步提升。(二)加强理论学习。加强对农村党员的教育培养。通过每季度开展一次“支部书记上党课”、每月开展一次“主题党日”等活动,发挥共建支部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坚持将“实”字贯穿始终,把学习教育往心里走、往深处走、往实里走,全面提升系统工作能力和服务群众水平。双联工作总结根据区委关于开展“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的实施方 案的要求,我及时深入“双联”行动联系点小沙渠 村开展实地调研,在走访贫困家庭、详细了解全村发展现状的 基础上,与村“两委”班子讨论研究,开展了“联村联户、为 民富民”行动,现将半年来工作情况总结如下:一、进村入户,开展调研,摸清了基本情况与发展现状。区上双联动员会议之后,先后两次组织单位全体党员,进 村入户,调查研究,和困难户互建了帮扶联系关系。小沙渠村位于铧尖乡北部,人均耕地面积2.4亩,低于全区平均水平。近年来,以蔬菜为主导产业,种植面积达到4000多亩,占到了全村耕地 面积的50%,玉米、等作物种植面积占近20%,一业为主多业并 举的产业格局初步形成。2011年全村人均纯收入2600元。但是,经济结构单一,劳动力素质整体偏低,农产品科技含量不高,是制约全村经济社会的发展主要瓶颈。2022年,农民人均纯收入 2300元以下困难户40户,贫困的 主要原因是村庄分散,交通不便,农田水利实施落后,产业发 展不足,群众增收的产业没有形成。二、科学谋划,制定了帮扶工作重点和方法。根据区委关于开展“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的实施 方案的要求,我多次与小沙渠村党支部联系,共同研究联村联 户各项工作任务对接落实工作,明确了“联村联户、为民富民” 行动的目标任务和工作要求,为连续开展帮扶工作、建立长效 帮扶机制奠定了坚实基础。1、总体目标 从2012年开始,对结对帮扶的家庭人均纯收入2300元以下 的困难农户,通过实施“双联”行动,建立帮扶机制,确保人 均纯收入年均增长20%以上,帮扶村基础条件显著改善,经济发 展速度不断加快,特色优势产业形成规模,各项社会事业稳步 推进,农村小康目标全面实现。通过实施“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使联系村贫困户人均纯收入由原来2060元按照年均 增长20%,2012年人均纯收入达到2472元,2013年人均纯收入 达到2966元,2014年人均纯收入达到3560元,2015年人均纯收 入达到4272元,2016年人均纯收入达到5216元,基本接近全省 同期平均水平,实现脱贫致富目标,基本达到小康水平。2、主要任务 一是宣传政策。针对“双联”对象贫困实际,采取面对面 交谈、现场解答、赠送书刊等形式,深入宣传党在农村的基本 政策、各项惠农政策、扶贫开发政策和有关法律法规,努力增 强困难群众的政策意识和法律意识。二是反映民意。结合“重调研,转作风,抓落实,促跨越” 主题实践活动,采取驻村蹲点、走访座谈等形式,深入联系农 户,调查研究民情民意,听取群众诉求,记好民情日记,掌握 发展现状,找准发展难点,制定帮扶措施。三是落实增收措施。联户干部要引导“双联”对象把握市 场规律,帮助制定增收计划和致富“明白卡”,每户引导发展 一门致富产业。四是理顺情绪。要与“双联”对象促膝谈心,真诚交流,对反映强烈的问题要开展深入的调查研究,依据法律法规和相 关政策,作出耐心负责的解答,化解社会矛盾,畅通社情民意,消除不稳定因素,确保社会和谐稳定。3、工作重点 一是依托项目促进发展,积极在项目争取上想办法、下功 夫。围绕乡、村已申报和拟申报的项目,我社积极配合,协调 有关部门,帮助联系村多争取项目和资金,通过项目带动,早 日实现脱贫。二是在促进劳务输出上做文章。努力帮助联系村贫困户开 展劳务输出,结合我社劳务输转工作,强化对剩余劳动力技能 培训力度,多渠道、多门路的拓宽培训平台,提升劳动技能,有计划的组织联系村的劳动力参与项目建设和外出务工,有效 地提高家庭收入。三是动员组织全社职工捐款“输血”,购买化肥地膜等生 产资料,提高联系户“造血”能力,联系户不脱贫,输血不停 止,真正为群众“办实事,送温暖”,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四是充分发挥示范户带头引领示范作用。有计划、有针对 性的加大对示范户致富先进经验的宣传,引导贫困户积极向示 范户学习,吸取经验做法,制定发展计划,早日脱贫致富。4、工作要求 一是上下联动。加强与小沙渠村党组织的沟通协调,认真确 定“双联”任务,充分发挥单位在政策、人才、信息等方面的 资源优势,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形成上下联动、整体推进 的工作格局。二是务求实效。单位每年为“双联组”办实事不少于一件。每年深入“双联”户宣传政策法规不少于2次。注重向实践学习,向群众学习,认真倾听群众呼声,主动关心群众疾苦,千 方百计帮助群众解决生产发展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坚决防止和 克服形式主义,确保活动不走过场。三是长期坚持。立足“十四五”规划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目标的实际,建立长效工作机制,坚持不懈持之以恒地开展工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