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中考数学对点突破模拟试卷含解析.doc
-
资源ID:87783126
资源大小:533KB
全文页数:13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23届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中考数学对点突破模拟试卷含解析.doc
2023年中考数学模拟试卷注意事项1考生要认真填写考场号和座位序号。2试题所有答案必须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第一部分必须用2B 铅笔作答;第二部分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作答。3考试结束后,考生须将试卷和答题卡放在桌面上,待监考员收回。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下列二次根式中,是最简二次根式的是()ABCD2下面的几何体中,主视图为圆的是( )ABCD3如图,直线AB与半径为2的O相切于点C,D是O上一点,且EDC=30°,弦EFAB,则EF的长度为( )A2B2CD24九章算术是中国古代数学的重要著作,方程术是它的最高成就,其中记载:今有牛五、羊二,直金十两;牛二、羊五,直金八两。问:牛、羊各直金几何?译文:“假设有 5 头牛、2 只羊,值金 10 两;2 头牛、5 只羊,值金 8 两。问:每头牛、每只羊各值金多少两?” 设每头牛值金 x 两,每只羊值金 y 两,则列方程组错误的是( )ABCD5若÷,则“”可能是()ABCD6统计学校排球队员的年龄,发现有12、13、14、15等四种年龄,统计结果如下表:年龄(岁)12131415人数(个)2468根据表中信息可以判断该排球队员年龄的平均数、众数、中位数分别为( )A13、15、14B14、15、14C13.5、15、14D15、15、157如图中任意画一个点,落在黑色区域的概率是()ABCD508小明调查了班级里20位同学本学期购买课外书的花费情况,并将结果绘制成了如图的统计图在这20位同学中,本学期购买课外书的花费的众数和中位数分别是()A50,50B50,30C80,50D30,509二次函数y=x2+bx1的图象如图,对称轴为直线x=1,若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22x1t=0(t为实数)在1<x<4的范围内有实数解,则t的取值范围是At2B2t<7C2t<2D2<t<710我国古代易经一书中记载,远古时期,人们通过在绳子上打结来记录数量,即“结绳计数”如图,一位母亲在从右到左依次排列的绳子上打结,满七进一,用来记录孩子自出生后的天数,由图可知,孩子自出生后的天数是()A84B336C510D1326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11 “若实数a,b,c满足abc,则a+bc”,能够说明该命题是假命题的一组a,b,c的值依次为_12用一直径为10cm的玻璃球和一个圆锥形的牛皮纸纸帽可以制成一个不倒翁玩具,不倒翁的轴剖面图如图所示,圆锥的母线AB与O相切于点B,不倒翁的顶点A到桌面L的最大距离是18cm若将圆锥形纸帽的表面全涂上颜色,则需要涂色部分的面积约为 cm2(精确到1cm2)13计算:(3)02-1=_14如果点A(1,4)、B(m,4)在抛物线ya(x1)2+h上,那么m的值为_15因式分解:2m28n2= 16在平面直角坐标系的第一象限内,边长为1的正方形ABCD的边均平行于坐标轴,A点的坐标为(a,a)如图,若曲线 与此正方形的边有交点,则a的取值范围是_三、解答题(共8题,共72分)17(8分)某街道需要铺设管线的总长为9000,计划由甲队施工,每天完成150工作一段时间后,因为天气原因,想要40天完工,所以增加了乙队如图表示剩余管线的长度与甲队工作时间(天)之间的函数关系图象(1)直接写出点的坐标;(2)求线段所对应的函数解析式,并写出自变量的取值范围;(3)直接写出乙队工作25天后剩余管线的长度18(8分)如图,将矩形ABCD绕点A顺时针旋转,得到矩形ABCD,点 C的对应点 C恰好落在CB的延长线上,边AB交边 CD于点E(1)求证:BCBC;(2)若 AB2,BC1,求AE的长19(8分)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ABC的三个顶点坐标分别是A(1,1),B(4,1),C(3,3)(1)将ABC向下平移5个单位后得到A1B1C1,请画出A1B1C1;(2)将ABC绕原点O逆时针旋转90°后得到A2B2C2,请画出A2B2C2;(3)判断以O,A1,B为顶点的三角形的形状(无须说明理由)20(8分)程大位是珠算发明家,他的名著直指算法统宗详述了传统的珠算规则,确立了算盘用书中有如下问题:一百馒头一百僧,大僧三个更无争,小僧三人分一个,大小和尚得几丁意思是:有100个和尚分100个馒头,如果大和尚1人分3个,小和尚3人分1个,正好分完,大、小和尚各有多少人?21(8分)列方程或方程组解应用题:去年暑期,某地由于暴雨导致电路中断,该地供电局组织电工进行抢修供电局距离抢修工地15千米抢修车装载着所需材料先从供电局出发,10分钟后,电工乘吉普车从同一地点出发,结果他们同时到达抢修工地已知吉普车速度是抢修车速度的1.5倍,求吉普车的速度22(10分)山西特产专卖店销售核桃,其进价为每千克40元,按每千克60元出售,平均每天可售出100千克,后来经过市场调查发现,单价每降低2元,则平均每天的销售可增加20千克,若该专卖店销售这种核桃要想平均每天获利2240元,请回答:每千克核桃应降价多少元?在平均每天获利不变的情况下,为尽可能让利于顾客,赢得市场,该店应按原售价的几折出售?23(12分)经过校园某路口的行人,可能左转,也可能直行或右转假设这三种可能性相同,现有小明和小亮两人经过该路口,请用列表法或画树状图法,求两人之中至少有一人直行的概率24某校对学生就“食品安全知识”进行了抽样调查(每人选填一类),绘制了如图所示的两幅统计图(不完整)。请根据图中信息,解答下列问题: (1)根据图中数据,求出扇形统计图中的值,并补全条形统计图。(2)该校共有学生900人,估计该校学生对“食品安全知识”非常了解的人数.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B【解析】根据最简二次根式必须满足两个条件:(1)被开方数不含分母;(2)被开方数不含能开得尽方的因数或因式判断即可【详解】A、 =4,不符合题意;B、是最简二次根式,符合题意;C、=,不符合题意;D、=,不符合题意;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最简二次根式的定义最简二次根式必须满足两个条件:(1)被开方数不含分母;(2)被开方数不含能开得尽方的因数或因式2、C【解析】试题解析:A、的主视图是矩形,故A不符合题意;B、的主视图是正方形,故B不符合题意;C、的主视图是圆,故C符合题意;D、的主视图是三角形,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考点:简单几何体的三视图3、B【解析】本题考查的圆与直线的位置关系中的相切连接OC,EC所以EOC=2D=60°,所以ECO为等边三角形又因为弦EFAB所以OC垂直EF故OEF=30°所以EF=OE=24、D【解析】由5头牛、2只羊,值金10两可得:5x+2y=10,由2头牛、5只羊,值金8两可得2x+5y=8,则7头牛、7只羊,值金18两,据此可知7x+7y=18,据此可得答案【详解】解:设每头牛值金x两,每只羊值金y两,由5头牛、2只羊,值金10两可得:5x+2y=10,由2头牛、5只羊,值金8两可得2x+5y=8,则7头牛、7只羊,值金18两,据此可知7x+7y=18,所以方程组错误,故选:D【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由实际问题抽象出二元一次方程组,解题的关键是理解题意找到相等关系及等式的基本性质5、A【解析】直接利用分式的乘除运算法则计算得出答案【详解】。故选:A【点睛】考查了分式的乘除运算,正确分解因式再化简是解题关键6、B【解析】根据加权平均数、众数、中位数的计算方法求解即可.【详解】,15出现了8次,出现的次数最多,故众数是15,从小到大排列后,排在10、11两个位置的数是14,14,故中位数是14.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平均数、众数与中位数的意义数据x1、x2、xn的加权平均数:(其中w1、w2、wn分别为x1、x2、xn的权数).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据叫做众数中位数是将一组数据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重新排列后,最中间的那个数(或最中间两个数的平均数),叫做这组数据的中位数7、B【解析】抓住黑白面积相等,根据概率公式可求出概率.【详解】因为,黑白区域面积相等,所以,点落在黑色区域的概率是. 故选B【点睛】本题考核知识点:几何概率.解题关键点:分清黑白区域面积关系.8、A【解析】分析:根据扇形统计图分别求出购买课外书花费分别为100、80、50、30、20元的同学人数,再根据众数、中位数的定义即可求解详解:由扇形统计图可知,购买课外书花费为100元的同学有:20×10%=2(人),购买课外书花费为80元的同学有:20×25%=5(人),购买课外书花费为50元的同学有:20×40%=8(人),购买课外书花费为30元的同学有:20×20%=4(人),购买课外书花费为20元的同学有:20×5%=1(人),20个数据为100,100,80,80,80,80,80,50,50,50,50,50,50,50,50,30,30,30,30,20,在这20位同学中,本学期计划购买课外书的花费的众数为50元,中位数为(50+50)÷2=50(元) 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了扇形统计图,平均数,中位数与众数,注意掌握通过扇形统计图可以很清楚地表示出各部分数量同总数之间的关系9、B【解析】利用对称性方程求出b得到抛物线解析式为y=x22x1,则顶点坐标为(1,2),再计算当1x4时对应的函数值的范围为2y7,由于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22x1t=0(t为实数)在1x4的范围内有实数解可看作二次函数y=x22x1与直线y=t有交点,然后利用函数图象可得到t的范围【详解】抛物线的对称轴为直线x=1,解得b=2,抛物线解析式为y=x22x1,则顶点坐标为(1,2),当x=1时,y=x22x1=2;当x=4时,y=x22x1=7,当1x4时,2y7,而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22x1t=0(t为实数)在1x4的范围内有实数解可看作二次函数y=x22x1与直线y=t有交点,2t7,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二次函数的性质、抛物线与x轴的交点、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把求二次函数y=ax2+bx+c(a,b,c是常数,a0)与x轴的交点坐标问题转化为解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是解题的关键.10、C【解析】由题意满七进一,可得该图示为七进制数,化为十进制数为:1×73+3×72+2×7+6=510,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记数的方法,注意运用七进制转化为十进制,考查运算能力,属于基础题.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11、答案不唯一,如1,2,3;【解析】分析:设a,b,c是任意实数若a<b<c,则a+b<c”是假命题,则若a<b<c,则a+bc”是真命题,举例即可,本题答案不唯一详解:设a,b,c是任意实数若a<b<c,则a+b<c”是假命题,则若a<b<c,则a+bc”是真命题,可设a,b,c的值依次1,2,3,(答案不唯一),故答案为1,2,3.点睛:本题考查了命题的真假,举例说明即可,12、174cm1【解析】直径为10cm的玻璃球,玻璃球半径OB=5,所以AO=185=13,由勾股定理得,AB=11,BD×AO=AB×BO,BD=,圆锥底面半径=BD=,圆锥底面周长=1×,侧面面积=×1××11=.点睛: 利用勾股定理可求得圆锥的母线长,进而过B作出垂线,得到圆锥的底面半径,那么圆锥的侧面积=底面周长×母线长÷1本题是一道综合题,考查的知识点较多,利用了勾股定理,圆的周长公式、圆的面积公式和扇形的面积公式求解把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求解是本题的解题关键13、 【解析】分别利用零指数幂a0=1(a0),负指数幂a-p=(a0)化简计算即可.【详解】解:(3)02-1=1-=故答案为:.【点睛】本题考查了零指数幂和负整数指数幂的运算,掌握运算法则是解题关键14、1【解析】根据函数值相等两点关于对称轴对称,可得答案【详解】由点A(1,4)、B(m,4)在抛物线y=a(x1)2+h上,得:(1,4)与(m,4)关于对称轴x=1对称,m1=1(1),解得:m=1故答案为:1【点睛】本题考查了二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利用函数值相等两点关于对称轴对称得出m1=1(1)是解题的关键15、2(m+2n)(m2n)【解析】试题分析:根据因式分解法的步骤,有公因式的首先提取公因式,可知首先提取系数的最大公约数2,进一步发现提公因式后,可以用平方差公式继续分解解:2m28n2,=2(m24n2),=2(m+2n)(m2n)考点:提公因式法与公式法的综合运用16、1a【解析】根据题意得出C点的坐标(a-1,a-1),然后分别把A、C的坐标代入求得a的值,即可求得a的取值范围【详解】解:反比例函数经过点A和点C当反比例函数经过点A时,即=3,解得:a=±(负根舍去);当反比例函数经过点C时,即=3,解得:a=1±(负根舍去),则1a故答案为: 1a【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点,关键是掌握反比例函数y=(k为常数,k0)的图象上的点(x,y)的横纵坐标的积是定值k,即xy=k三、解答题(共8题,共72分)17、(1)(10,7500)(2)直线BC的解析式为y=-250x+10000,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为10x40.(3)1250米.【解析】(1)由于前面10天由甲单独完成,用总的长度减去已完成的长度即为剩余的长度,从而求出点B的坐标;(2)利用待定系数法求解即可;(3)已队工作25天后,即甲队工作了35天,故当x=35时,函数值即为所求.【详解】(1)9000-150×10=7500.点B的坐标为(10,7500)(2)设直线BC的解析式为y=kx+b,依题意,得:解得: 直线BC的解析式为y=-250x+10000,乙队是10天之后加入,40天完成,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为10x40.(3)依题意,当x=35时,y=-250×35+10000=1250.乙队工作25天后剩余管线的长度是1250米.【点睛】本题考查了一次函数的应用,理解题意观察图象得到有用信息是解题的关键.18、(1)证明见解析;(2)AE=【解析】(1)连结 AC、AC,根据矩形的性质得到ABC90°,即 ABCC, 根据旋转的性质即可得到结论;(2)根据矩形的性质得到 ADBC,DABC90°,根据旋转的性质得到 BCAD,ADAD,证得 BCAD,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得到 BEDE,设 AEx,则 DE2x,根据勾股定理列方程即可得到结论【详解】解:(1)连结 AC、AC,四边形 ABCD为矩形,ABC90°,即 ABCC,将矩形 ABCD 绕点A顺时针旋转,得到矩形 ABCD,ACAC,BCBC;(2)四边形 ABCD 为矩形,ADBC,DABC90°,BCBC,BCAD,将矩形 ABCD 绕点 A 顺时针旋转,得到矩形 ABCD,ADAD,BCAD,在ADE 与CBE中ADECBE,BEDE,设 AEx,则 DE2x,在 RtADE 中,D90°, 由勾定理,得 x2(2x)21,解得 x,AE 【点睛】本题考查了旋转的性质,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和性质,勾股定理的应用等, 熟练掌握性质定理是解题的关键19、(1)画图见解析;(2)画图见解析;(3)三角形的形状为等腰直角三角形【解析】【分析】(1)利用点平移的坐标特征写出A1、B1、C1的坐标,然后描点即可得到A1B1C1为所作;(2)利用网格特定和旋转的性质画出A、B、C的对应点A2、B2、C2,从而得到A2B2C2,(3)根据勾股定理逆定理解答即可【详解】(1)如图所示,A1B1C1即为所求;(2)如图所示,A2B2C2即为所求;(3)三角形的形状为等腰直角三角形,OB=OA1=,A1B=,即OB2+OA12=A1B2,所以三角形的形状为等腰直角三角形【点睛】本题考查了作图旋转变换:根据旋转的性质可知,对应角都相等都等于旋转角,对应线段也相等,由此可以通过作相等的角,在角的边上截取相等的线段的方法,找到对应点,顺次连接得出旋转后的图形20、大和尚有25人,小和尚有75人【解析】设大和尚有x人,小和尚有y人,根据100个和尚吃100个馒头且1个大和尚分3个、3个小和尚分1个,即可得出关于x,y的二元一次方程组,解之即可得出结论【详解】解:设大和尚有x人,小和尚有y人,依题意,得:,解得:答:大和尚有25人,小和尚有75人【点睛】考查了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找准等量关系,正确列出二元一次方程组是解题的关键21、吉普车的速度为30千米/时.【解析】先设抢修车的速度为x千米/时,则吉普车的速度为1.5x千米/时,列出方程求出x的值,再进行检验,即可求出答案【详解】解:设抢修车的速度为x千米/时,则吉普车的速度为15x千米/时.由题意得:.解得,x=20经检验,x=20是原方程的解,并且x=20,1.5x=30都符合题意. 答:吉普车的速度为30千米/时. 点评:本题难度中等,主要考查学生对分式方程实际应用的综合运用为中考常见题型,要求学生牢固掌握注意检验22、(1)4元或6元;(2)九折.【解析】解:(1)设每千克核桃应降价x元.根据题意,得(60x40)(100+×20)=2240,化简,得 x210x+24=0,解得x1=4,x2=6.答:每千克核桃应降价4元或6元.(2)由(1)可知每千克核桃可降价4元或6元. 要尽可能让利于顾客,每千克核桃应降价6元.此时,售价为:606=54(元),.答:该店应按原售价的九折出售.23、两人之中至少有一人直行的概率为【解析】【分析】画树状图展示所有9种等可能的结果数,找出“至少有一人直行”的结果数,然后根据概率公式求解【详解】画树状图为: 共有9种等可能的结果数,其中两人之中至少有一人直行的结果数为5,所以两人之中至少有一人直行的概率为【点睛】本题考查了列表法与树状图法:利用列表法或树状图法展示所有等可能的结果n,再从中选出符合事件A或B的结果数目m,然后利用概率公式计算事件A或事件B的概率概率=所求情况数与总情况数之比24、(1),补全条形统计图见解析;(2)该校学生对“食品安全知识”非常了解的人数为135人。【解析】试题分析:(1)由统计图中的信息可知,B组学生有32人,占总数的40%,由此可得被抽查学生总人数为:32÷40%=80(人),结合C组学生有28人可得:m%=28÷80×100%=35%,由此可得m=35;由80-32-28-8=12(人)可知A组由12人,由此即可补全条形统计图了;(2)由(1)中计算可知,A组有12名学生,占总数的12÷80×100%=15%,结合全校总人数为900可得900×15%=135(人),即全校“非常了解”“食品安全知识”的有135人.试题解析:(1)由已知条件可得:被抽查学生总数为32÷40%=80(人),m%=28÷80×100%=35%,m=35,A组人数为:80-32-28-8=12(人),将图形统计图补充完整如下图所示:(2)由题意可得:900×(12÷80×100%)=900×15%=135(人).答:全校学生对“食品安全知识”非常了解的人数为135人.